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问答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问答

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分析】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问答.(摘编:杨进凤 校对:马荣清)


--------------------------------------------------------------------------------
【信息时间:2014/2/18 阅读次数:48】【关闭】

摘自2012年11月《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问答》

(摘编:杨进凤 校对:马荣清)

(淄博市鲁中勘察设计审查咨询中心)

1、教育,医院建筑中地震动峰值加速是否按国家地震局办公室发布的通知执行?

答:教育,医院建筑应执行现行抗震规范;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有要求时,医院建筑可执行国家地震局通知。


2、2008年汶川地震后,省厅有一个“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城乡建设和工程建设抗震防灾工作的意见”,其中第四条“两层(含两层)以上教学建筑、幼儿园、医院建筑不得采用砌体结构”,是否执行?学生宿舍是否可以采用砖混结构?

答:执行两层(含两层)以上教学建筑、幼儿园、医院建筑不得采用砌体结构”。 结构布置规则的学生宿舍可采用砖混结构,但抗震措施需加强。

3、 CFG桩适用工程范围,承载力提高上限及桩身砼耐久性问题(《地基处理规范》为

C15,是否应提高)。

答:适用范围应根据场区地基土情况、建筑的结构布置、基础形式等慎重选择;承载力上限考虑抗震要求不宜盲目提高,提高地基土承载能力2倍以上时需谨慎。

4、 预应力管桩的适用范围,在腐蚀性环境中的使用问题。

答:在腐蚀性环境下需灌芯;无地下室的高层建筑采用预应力管桩时需验算抗剪承能力;当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中风化岩石层时不适用(桩端宜受损)。

5、 高层建筑中,结构高宽比超限,但倾覆等参数均满足要求,在审查过程中如何把握?

需采取什么措施?

答:高层建筑高宽比超限,但抗倾覆计算等参数均满足规范要求时允许。

6、 中小学校舍加固文件的审查:因历史原因,现存校舍中存在框架与砌体混合使用,

层高不满足规范要求等的房屋,审查时如何把握?对此类文件的审查需甲方提供哪些资料?

答:框架与砌体混合使用,抗震变形不协调,加固时在刚柔结构结合部位需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层高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房屋,需采取更为严格的构造加强措施;中小学校舍加固文件的审查,甲方需提供现有建筑的鉴定报告、竣工施工图、计算书、地质报告(或参考勘察报告,必要时需补孔勘察)。

7、水、土对建筑材料腐蚀具弱腐蚀以上时是否按《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进行处理,对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及砼结构中的钢筋腐蚀性不同

如何把握?

答:一般情况下执行混凝土规范,特殊工程执行《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对中等腐蚀性需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8、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问题,“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十层的高低层连体建筑物”是否

包括地下车库?

答: 当主楼与地下车库结构连为一体时,包括地下车库。

9、基础构件(筏板基础、柱下扩展基础、桩承台等)最小配筋率是按GB50010-2010

第8. 5. 1条(强制性条文)还是按第8. 5. 2条执行?

答:一般情况下基础构件(筏板基础、柱下扩展基础、桩承台等)执行第8. 5. 2条;两桩承台执行《桩基》JGJ94-2008第4. 2. 3条。

10、带阁楼层的坡屋面《抗震规范》提出高度计算到山尖墙的1/2,在计算上为一层考虑,但在总层数控制上算不算一层。

答:重力代表值超过顶层30%时,总层数控制算一层。

11、目前有的小区是两座砌体结构住宅楼之间设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车库或半地下车库,车库与住宅楼连为一体,请问这种方式是否可行。

答:住宅楼在地下车库顶板标高处设有楼板时可行,半地下车库时不宜与住宅楼连为一体。

12、地下室对主体的影响:目前较多的工程为多层地下室,面积较大(某些工程整个小区全部为地下室),其中覆土多为1~2米之间,车库顶板与主楼顶板形成错层,此类工程计算时如何考虑地下室的影响,如侧向刚度比满足的情况下在选择嵌固端时还有什么要求。

答:靠近主楼时车库顶板适当起坡,结合加掖处理;剪力墙结构设有较多垂直于主楼外墙的内墙时可不处理。

13、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楼之间的地下车库连为一体,总长度二、三百米,结构设计仅采取适度加大地下车库墙、板配筋率及设置施工后浇带的措施,审查时应怎样把握?

答:重点审查抗裂措施,如:混凝土掺微膨胀剂、增加温度应力钢筋、设置后浇带、设置温度诱导缝、特殊工艺、加强混凝土养护等。

14、抗震规范要求抗震分析时“复杂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时,应采用不少于两个不同的力学模型,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复杂”应怎样把握?

答:高规规定的复杂结构类型及超限结构。

15、大型商场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界定问题。

答:分缝后每个结构单元没有独立的疏散口时,设防分类标准不降低;有一个疏散口时,设防分类标准不宜降低。大型商场应结合楼电梯间、盥洗室等位置增设剪力墙,形成二道防线。大型商场不宜分缝过多,应增加结构的冗余度。

16、关于剪力墙结构中附带部分框架裙房的问题。

答:附带2~3跨多层框架结构裙房时,计算按剪

力墙结构。

17、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剪重比调整的原则如何把握?

答:剪重比反映的是结构的抗侧刚度,设计时不应仅靠调整系数,而应调整结构布置。

18、新规范(GB50011-2010)及PKPM10版中计算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时,有的框架节点核芯区的抗震验算结果显示:箍筋往往比箍筋加密区箍筋面积大许多,使梁柱节点处箍筋过大,应如何对待?

答:手算复核,避免新规范计算程序运用初期的程序错误;箍筋计算过大,配筋困难时,可采用焊接钢板箍。

19、关于车库顶板作种植屋面时的板厚问题;现浇空心盖楼,DBF蜂巢芯板等如何掌握。

答:受力顶板厚度不小于150mm,可在柔性防水卷材上采用配筋的刚性防水混凝土层,该刚性防水混凝土层和受力顶板的厚度允许合并为计算结构的阻水截面厚度,满足地下室防水规范要求的防水结构最小厚度要求。网箱梁、蜂巢芯等现浇空心楼盖,应对其计算资料进行专项审查。

20、关于使用双T板的车间计算模型如何选取?

答:按排架模型和空间模型包络设计,并注意合理选择柱长系数。

21、对于钢筋混凝土柱顶设钢梁这种结构体系图审时应如何对待?

答:混凝土柱顶设钢结构折梁应进行超规范设计专项审查;混凝土柱顶设钢结构直梁时,按排架计算并采取平面外稳定措施,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

22、多层砌体结构底层因作车库开大洞口,不符合(GB50011-2010)第7. 1. 7条有关规定,如何把握?

答:该体系不符合抗震规范要求。

23、框剪结构设备层整层框架柱全为短柱,如何控制?

答:采取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措施,如配置钢骨、增设柱芯、加强配箍等。对超短柱可调整结构层高,或采用悬挂结构。

24、纯地下室大底盘上多栋高层建筑,(1)如地下室顶板不能满足嵌固要求,是否按多塔考虑;(2)如满足嵌固要求,在塔楼投影面积之外,地下室抗震等级是否可按纯地下室结构取?

答:(1)纯地下室与多栋高层建筑连为一体时可不按大底盘多塔结构分析;(2)在塔楼投影面积之外,主楼相关范围按《高规》JGJ3-2010第3. 9. 5条执行,相关范围以外,地下室抗震等级可按纯地下室结构取。

25、《抗规》抗震缝宽度与全国民用技术措施不一致,如何执行?

答:按照抗震规范执行。

26、“网梁楼盖(或蜂巢芯楼盖)”在框架柱顶处为板柱节点形式,按框架结构考虑是否合适?

答:应根据网梁楼盖(或蜂巢芯楼盖)的结构高度具体分析。

27、砌体结构相邻单元间纵墙不连贯,是否一定设缝分开?

答:一般情况下可不设缝;如果错位较大,应设缝分开。

28、《高

规》规定处于岩石上的基础,基础埋深可放松,此处岩石基础的定义是否包括全风化岩、泥岩等地基?

答:不包括。

29、走廊、门厅、楼梯活荷载根据《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5.1.1条,当人流可能密集时取3.5KN/m2,在具体设计时当楼梯活荷载取3.5KN/m2,与之相连的走廊活荷载是否也必须取3.5KN/m2?

答:人流可能密集时取3.5KN/m2,一般是指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中使用的消防楼梯。对走廊和门厅,设计和审查人员可根据具体工程的人流量判断,可能密集时取3.5KN/m2。与消防楼梯相连的走廊作为消防通道时,活荷载应取3.5KN/m2。

30、住宅的储藏室活荷载是否需按《荷载规范》取为5.0KN/m2,一些审图中心均按此控制。个人认为不会产生这么大的荷载需求。

答:《荷载规范》5.1.1条储藏物品的仓库活荷载标准值取值为5.0KN/m2,住宅的储藏室目前规范未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如无地方规定,建议参照《荷载规范》5.1.1条执行,取5.0KN/m2。如取3.0~5.0 KN/m2,可不作为违反强条。

31、露台活荷载标准值取2.0 KN/m2是否可以(不按阳台需求执行)?

答:公共建筑中的露台活荷载应按其使用功能确定;住宅中的露台,活荷载不应低于阳台的取值。

32、地下室抗浮验算时,地下水位确定没有统一的规定,抗浮系数也没统一的规定。设计抗浮水位和防水水位应如何确定?由谁确定?

答:《基础规范》GB50007-2011第3.0.4-1-6)条规定,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一般情况下,抗浮设计水位宜取简称后的室外地坪下500mm。

地下室整体抗浮稳定计算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取荷载的标准组合,水压力荷载分项系数取1.0。

防水水位指控制防水的地下水水位,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3.1.3条: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根据地表水、地下水、毛细管水等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确定。单建式地下工程,宜采用全封闭、部分封闭的防排水方式;附建式的全地下室或半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高度,应高于室外地坪高程500mm以上。

33-1、单跨框架在一些特殊性低层建筑(一~三层)中确实难以避免,如要求设置剪力墙,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对于6度地区低层建筑是否要求过高?可否根据具体条件和设防要求,对6度地区低层建筑适当放宽要求?

答:低烈度区(6度)从宽掌握,高烈度区(7度以上)从严控制;抗震分类乙类建筑不得使用;按建筑层次分:一、二层建筑从宽考虑;三层以上建筑从严从严控制。

33-2、单层厂房周边的车间辅房(二、三层)单跨框架怎么处理?

答:抗震设防类

别为乙类的的多层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特殊情况下,非乙类建筑、一二层建筑,尤其单层开敞式走廊确需作单跨框架时,应有加强措施。厂房周边的车间辅房,一般以抗震缝和厂房分开,处理方法同上。

34、砌体结构楼梯间外纵墙经常缩进,或底层无纵墙,即上下不连续,如何处理竖向承载力(底层设梁托墙还是层层设梁)及抗震问题?

答:砌体结构底层楼梯处无纵墙的情况较难避免,此时楼梯间构造柱应加强。每层设梁的方式较为合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