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教案

教师一对一个性化教案学生姓名年级科目

日期时间段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回顾基础知识点,练习常见题型,为期中考做准备

教学重点、

难点及考

点分析

元素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学过程【知识梳理】

一.模型、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

2.模型可以是一幅、一张、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不同和表达的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A.世博会会徽B.眼球结构C.地球仪D.动物细胞结构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

3.用粒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状态改变时,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发生变化,但构成分子的原子和没有发生变化。

4.原子和分子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不可分。

联系:是由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

【例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比原子的体积大得多

B.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大得多

C.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氧气O和臭氧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1、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原子结构模型而得到的。

2、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

____的实心原子结构模型→____的“西瓜模型”→____的“核式模型”→____的“分层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

3、原子结构

物质

分裂

构成

直接

构成

构成

教学过程

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电荷的____相等,____相反,整个原子______。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____构成

(3)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 = ____数 = ____数。相对原子质量=____ + ____

4.元素:具有相同 数( 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

5.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 数相同, 数不相同的同一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

6.离子:带电的 或 。

7.离子与原子的关系:

四.组成物质的元素

1、人类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0多种。根据性质的类似,初步把元素分类 元素和 元素(含有稀有元素)

2、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⑴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四位是_________ ⑵空气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两位是_________ ⑶人体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三位是_________ ⑷海水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四位是_________ 3、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五.表示元素的符号

1、熟记下列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氢 氦 锂 铍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B

硫 氯

锰 铁 铜 锌 金 银 碘 钡 汞 铅 钾

Ar Ca

2、元素称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____(宏观)。

②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____(微观)。

③若由____直接构成的物质,该元素符号还表示该种物质(宏观)。

【例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Ca B .2H C .H D .2Ca

【例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原子 __离子 __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微观概念,

即讲种类,

又讲个数. 元素

物质 原子

分子 (构 成) (构成) (构

成)

类原原子

⑴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 ⑵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写出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 ⑶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 (填序号)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电子数不同

⑷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六.表示物质的符号 1、化学式的写法及读法

2、化学式的涵义(以SO 2为例)

(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SO 2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分子中原子构成 SO 2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一种物质 S O 2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 SO 2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SO 2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价。

⑴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标出,先写出“+”、“-”后写出数字。 3.化合价一般规律

⑴常见的化合物中,氢总是 价,氧总是 价; ⑵金属元素常显 价;

⑶非金属元素跟氧化合时常显 价,跟氢化合时常显 价; ⑷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⑸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 4、根的化合价

【例5】符号“3H 2SO 4”中有“1(已省略不写)”、“2”、“3”、“4”四个数字,关于它们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 、“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 C 、“3”表示分子的个数 D 、“4”表示每个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 【例6】硒是抗衰老元素,且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北大富硒康”中含有硒酸根离子(SeO 42-),则在硒酸根离子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4价

B . +6价

C . -2价

D . -4价 七、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1、为了表达、计算方便,国际上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具体计算过程是:取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所得的值即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根据化学式求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3.根据化学式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4.根据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5.根据化学式计算某元素的质量

离子的名称 离子的符号 化合价

氢氧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碳酸氢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铵根离子

【例7】玛丁啉是一种常见的胃药,可促进胃动力,消除胃胀和胃痛等不适症状。已知玛丁啉的化学式为C22H24ClN5O2,请回答:

⑴玛丁啉是由种元素组成的;

⑵一个玛丁啉分子中共有个原子;

⑶计算玛丁啉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例8】小坤同学发现他家养的鲜花植株矮小,茎杆很细,叶片发黄。便利用所

学知识施加了右图包装袋所示的化肥。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⑴尿素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⑵计算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⑶列式计算尿素分子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⑷根据⑶的计算结果判断上述所示的化肥是否是纯净物?

⑸计算上述50千克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课后练习】

1.如图所示是水在三态变化时的分子示意图,请完成下列填空:

⑴ A是态, C为态, E为态。

⑵微观解释物质三态变化,其实质为:

2.为了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如下模型

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的是()

3.分子种类由决定。如图所示表

示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

为什

么?。

4.如图所示,表示1个甲分子,表示1个乙分子。已知1个甲

分子与3个乙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丙分子,则1个丙分子

可表示为()

5.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会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新粒子,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1个H3+粒子中含有个质子,个电子。

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电子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7.如下图为氢的三种同位素,比较它们的结构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同位素的质子数不同

B.同位素的电子数不同

C.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D.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

8.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9.下列概念中,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是()

A.化合物,纯净物

B.单质,化合物

C.化合物,单质

D.化合物,混合物

10.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11.如下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12.完成右上表格内容

13.(臭氧(O 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50km 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臭氧属于( )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单质 D .稀有气体

14.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 ①盐水 ②液氧 ③洁净的空气 ④铜丝 ⑤冰水混合物 ⑥二氧化碳⑦氖气 15.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书写上有错误,请改正:

(1)猛MN ;(2)钙CA ;(3)绿CL ;(4)镁Ma ;(5)钠Ne ;(6)汞HG 。 16.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 A .N 2 B .3Fe C .Al D .H

17.下列符号中,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 A .2H B .S C .N D .Mg 18.O 2不能表示( )

A .每个氧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

B .氧分子

C .氧气

D .氧原子 19.写出下列式子中数字“2”的含义。

⑴H 2: ;⑵2H : ;

⑶2CO : ;⑷H 2O : ;

⑸2Na + ;⑹Ca 2+ 。 20.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⑴ 3个氢原子 ;⑵ 5个水分子 ;⑶ n 个二氧化碳分子 ;⑷ 6个铜原子 。⑸钡离子 。

21.m 个H 3PO 4分子与n 个P 2O 5分子中磷原子的个数比( ) A .m :n B .m :2n C .2n :2 D .2:1

22.1993年,中美两国科学家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碳氢分子,这一种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请你写出此种物质的化学式 。

23.当前有一种发展较快、高效低毒的灭火剂叫“1211”灭火剂,其化学式是CF 2ClBr 。其名称“1211”是按照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的原子数(末尾的“0”可略去)。按此命名原则,写出下列几种该类新型灭火剂的化学式:

⑴1301 ;⑵122 ;⑶2402 。 24.下列符号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的是 ( ) A .2OH - B .SO 42- C .SO 2 D .2Cl -

25.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代表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 .Mg 2+ B .H 2O C .2CO D .2H +

⑴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⑵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

⑶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是 ; ⑷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原子个数的是 。 26.某同学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 .O 2: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B .2C :可表示两个碳原子

C .S 2-

:可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 .NH 3: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 、H 元素的个数比为1:3

粒子序号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带电性 1 1 1 0 2 1 0 不带电 3 1 0 2 4

11

12

不带电

27.如图是某品牌矿泉水包装上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矿泉水是 (选填:“混合物”、“纯净物”)。 ⑵请你依次写出该品牌矿泉水中所标示离子的符号: 。 ⑶该瓶矿泉水中,离子最高含量可能是 毫克。

28.下列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氧化镁 MgO B .氯化钙 CaCl C .硫酸 H 2SO 4 D .氢氧化钠 NaOH

2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可组成的化合物是………………( ) A . Al 2S 3 B .FeS C . CuO D .Al 2O 3

30.有下列含氮的物质:① N 2;② NO ;③NH 3;④ NO 2;⑤ HNO 3。请你按氮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将物质进行排列: 。

31.北京奥运会金牌的最大特点是“金镶玉”。奖牌背面的玉种类较多,有一种化学成分为Ca 2Mg 5Si 8O 22(OH)2的透闪石,该化学式中Si 的化合价为( ) A .-2 B .-4 C .+2 D .+4

32.金属钛(Ti )是航空、军工、电子等方面的重要原料。已知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其质子数为22,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22

B .26

C .48

D .70

33.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 6H 8N 2 B .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式量)为108

C .对苯二胺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

D .对苯二胺能被皮肤少量吸收

34.2006年6月9日~7月9日,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举行。当运动员肌肉受伤时,队医随即对准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化学式为C 2H 5Cl ,沸点为12.3℃),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下列有关氯乙烷的说法错误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1,C-12,Cl-35.5)…………( ) A .氯乙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

B .氯乙烷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

C .氯乙烷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8:10:71

D .氯乙烷用于冷冻麻醉与其沸点较低、易挥发吸热有关

35.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 3H 7O 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丙氨酸分子中C 、H 、O 、N 各原子个数比为 。

⑵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⑶合格奶粉每100 g 中含蛋白质约18g ,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现测定某奶粉每100 g 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 g 。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奶粉是否属于合格奶粉。

课后作业

习题

主要成分:

钾离子: 1.0-27.0mg/L 镁离子: 0.1-5.0mg/L

氯离子: 1.0-24.0.0mg/L 碳酸根离子:0.4-20.0.0mg/L 净含量:600ml

班主任审批

签字教学主任审批

签字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微粒模型与符号尖子生培优卷及答案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微粒模型与符号尖子生培优卷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 A. B. C. D. 2.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 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 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若两种分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分子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C.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中子数一定相同 D.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4.科学上用符号“Z A 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 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a b X n+和c d Y m-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a=d-c B.a+n=c-m C.a-n=c+m D.b-n=d+m 5.关于原子及原子结构发现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汤姆森、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B.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Al(NO3)3 B.CaCO3 C.Al2(SO4)3 D.Fe(NO3)3 7.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 合理的是() A. B. C. D. 8.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 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下列这些微粒中,不会引起极光的是() A.a粒子(氦的原子核)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9.已知微观粒子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 夸克 π+π-u d 带电量+e -e + e - e - e +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π+由u和组成 B.π+由d和组成 C.π-由u和组成 D.π-由d和u组成

微粒的模型和符知识点归纳

微粒的模型和符知识点 归纳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 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 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 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 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 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 质子(带正电) 夸克 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 克 (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如录音机、随身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我们生活中,用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用和意义: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2、模型: 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 1.图 2.表 3.计算机图像 4.公式 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一.分子的定义与性质: 1.分子的定义: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的。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如原子、离子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可向轮胎中打气),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不同液体混合总体积小于两者的原体积和等现象。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此处的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二、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通直流电时,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实验: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 ②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④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 ⑤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三、原子的定义与性质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原子的性质 (1)原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 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 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 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 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 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 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 :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 4、波尔--“分层模型” :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 质子(带正电)夸克 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夸克

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教案

教师一对一个性化教案学生姓名年级科目 日期时间段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回顾基础知识点,练习常见题型,为期中考做准备 教学重点、 难点及考 点分析 元素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学过程【知识梳理】 一.模型、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 2.模型可以是一幅、一张、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不同和表达的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A.世博会会徽B.眼球结构C.地球仪D.动物细胞结构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 3.用粒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状态改变时,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发生变化,但构成分子的原子和没有发生变化。 4.原子和分子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不可分。 联系:是由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 【例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比原子的体积大得多 B.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大得多 C.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氧气O和臭氧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1、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原子结构模型而得到的。 2、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 ____的实心原子结构模型→____的“西瓜模型”→____的“核式模型”→____的“分层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 3、原子结构 物质 分裂 构成 直接 构成 构成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课题: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知识梳理】 一.模型、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 。 2.模型可以是一幅 、一张 、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 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 不同和表达的 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 A .世博会会徽 B .眼球结构 C .地球仪 D .动物细胞结构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 。 3.用粒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状态改变时,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 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 发生变化,但构成分子的原子 和 没有发生变化。 4.原子和分子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 不可分。 联系: 是由 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例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比原子的体积大得多 B.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大得多 C.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氧气O 和臭氧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1、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 原子结构模型而得到的。 2、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 ____的实心原子结构模型→____的“西瓜模型”→____的“核式模型”→ ____的“分层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 3、原子结构 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电荷的____相等,____相反,整个原子______。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____构成 (3)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 = ____数 = ____数。相对原子质量=____ + ____ 4.元素:具有相同 数( 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所有 原子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教师资料 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 (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5、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造成的。 6、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 7、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也不同。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汤姆生(发现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提出一个原子模型) ——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波尔(改进原子核式模型,认为电子有稳定轨道)——现代电子云模型 9、 注:(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带正电),等于质子数。 (2)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4)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不是每个原子核中都有中子,质子和中子相近但不一定相等。 (7)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浙教版 科学《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历年中考题题精选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历年中考题题精选 (浙江衢州)1.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浙江杭州)2.下面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 均代表碳原子。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 B.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碳单质 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D.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浙江湖州)3.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 (浙江嘉兴)4.冰岛火山灰曾严重影响欧洲飞机的正常飞行。火山灰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物,它质地坚硬、不溶于水,含有硫、钙、硅、氧及重金属等成分。这里所说的成分是指()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浙江绍兴)5.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2O”所表示意义的是( ) (浙江温州)6.下列是四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其对应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浙江绍兴)7.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所属的类别都正确的是( ) A.甲烷、CH4、有机物 B.锰、MN、金属单质 C.氯酸钾、KCl03、金属氧化物 D.氧化汞、HgO、非金属氧化物 (浙江温州)8.随着分子、原子研究技术的提高,科学家可以利用原子来“组装”分子。 若用这种技术组装成脱氧核糖分子(C5H10O4),则该分子中不含有的原子是() A.氯原子 B.碳原子 C.氧原子 D.氢原子 (2010.浙江嘉兴)9.硅酸盐矿泉水具有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中硅酸钠是矿泉水中主要的可溶性硅酸盐,已知在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硅酸钠化学式正确的是() A.NaSiO2 B.Na2SiO3 C.NaSiO3 D.Na2SiO4 (2010.浙江绍兴)10.铌酸锂(LiNbO3)晶体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下列关于铌酸锂说法正确的是( ) A.铌酸锂是一种氧化物 B.铌酸锂是由五个原子构成的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综合A测试卷(含答案)

科学八年级(下册)测试卷(九) 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综合卷A)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若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2.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在硒的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6 C.+4 D.+7 3.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08 B.1.33 C.108g D.1.33g 4.在5H2O和5H2SO4中,一样多的是() A.氢原子 B.氢分子 C.氢元素 D.氢元素质量分数 5.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C.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 D.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 6.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AlO(氧化铝) B.CaCl2(氯化钙) C.K(OH)(氢氧化钾) D.HSO4(硫酸) 7.下列关于元素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Si B.太阳上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氢元素 C.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元素 D.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元素 8.下列对如图所示四种分子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B.氮分子和氢分子由相同的原子构成 C.比较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能说明分子可由种类不同的原子构成 D.比较氮分子和氢分子,能说明分子可以由种类相同的原子构成 9.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出 口含汞产品,如电池、荧光灯、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根据如图所示汞元素部 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汞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汞原子的原子质量是200.6 C.汞原子中的中子数可能是82 D.汞原子中的电子数一定是80 10.近年,科学家在较低的温度下,第一次制得了七氧化二氟,它在高温下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下列 有关七氧化二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氟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7 B.七氧化二氟属于氧化物 C.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1.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或构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一定是由微粒构成,但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 B.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12.某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则该氧化物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A.1:2 B.3:2 C.5:2 D.2:5 13.下列化学符号不正确的是() A.1个一氧化碳分子:CO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C.3个亚铁离子:3Fe2+ D.4个氢原子:2H2 14.金属元素R为+2价元素,其氧化物中,R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6 C B 6g C.24 D.24g 15.氢元素有3种不同的原子,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依次为0、1、2。这3种原子与金属锂形成的氢化

微粒的模型和符知识点归纳

微粒的模型和符知识点归 纳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 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 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 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 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微观世界(分子、原子、离子)重难点梳理及常考题型

空气的成分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 得到银白色液体和一种气体,而且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密 闭容器里减少的体积

【实验结论】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反思】 2.实验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人】 ××同学 【实验原理】 利用可燃物(红磷)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集气瓶中压强减小。 【实验操作】 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将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 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液体倒吸入集气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反思】 ⑴实验时,需要加入过量的红磷,为什么呢? ⑵实验时,若装置气密性不好,对氧气含量的测定会有什么影响? ⑶实验后,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是什么?说明这种气体有什么性质? 3.空气的组成 2

【例1】空气的成分以_______ 和 ______为主,其中按体积计, 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的78%,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21%。 【例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 【例3】 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 ⑶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例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汽水 C.液态氧D.雪花 【例5】臭氧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 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纯净物B.混合物 C.氧气D.稀有气体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 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 资源。 3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课教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科学课题第2章复习 课时类型复习课课时安排 2 自备教师周月聪备课时间 4.16 教学目标1.了解以及区分模型和符号2.掌握微粒模型3.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4.元素符号和名称5.化学式的书写6.利用符号求量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微粒模型 2.化学式的书写3.利用符号求量 教学难点 1.掌握微粒模型 2.化学式的书写3.利用符号求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第一节 1、模型 (1)模型的作用: 用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帮助人们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或复杂的事物 (2)模型类型: 1、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地球仪、细胞模型) 2、一幅图、一张表、一个计算机图像、一条曲线 3、表示一个复杂的过程(水的三态变化模型、化学反应模型) 4、数学公式 2、符号 (1)作用: 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过程。 (1)符号的作用和意义 1、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符号: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 科学符号 速度_____;暖锋_____;电流_____;…… 单位符号 电阻单位Ω;温度单位℃;质量单位㎏;… 1.下列所示的代表符号的是,

代表模型的是______ A.地球仪; B. t; C.ρ; D. 细胞模式图; E.地图; F. S=vt; G. W.C.; H. O2 2.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 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你知道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吗? 禁止吸烟易燃物品 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 不能再分,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微粒。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从上述水的两种变化的模型中你能归纳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吗?还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吗?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可以是分子间的距离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更小的微粒——原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化学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前三节

化学前三节概念题 1.表示氧原子,用“() A、、 2.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 M 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 温度(不超过 3000 ℃,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 M 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3.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 微小的实心球体,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道尔顿学说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下列有关氯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B、氯化钠是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 C、氯化钠是有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D、氯化钠是由氯分子和钠分子构成 5.199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8,核电荷数为80,这种汞原子的核外电子 数为() A、 80 B、128 C、 208 D、 288 6.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A、核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7.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 A、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B、核外电子数 C、核内中子数 D、核内质子数 8.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9.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①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③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④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A、只有分子 B、只有原子 C、有多种,分子和原子是其中的两种 D、以上说法都错 1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 ..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在不断地运动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12.原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它的质量主要决定于() A、质子的质量 B、核外电子的质量 C、中子的质量 D、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1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14.关于原子和分子的主要不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小,分子大 B.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分子可分 C. 原子不能运动,分子不停地运动 D. 原子之间没有间隔,分子之间有间隔 1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C、水是由水原子构成 D、1个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 16.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A B C D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测试卷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测试卷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 1.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D、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2.构成冰的分子和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性质 B.相同的物理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3.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A.分子有间隙,原子没有间隙 B.分子比原子体积大 C.分子比原子质量大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在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4.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非常小,如碳原子的半径和质量的数量级分别为-----------() A. 10-8米,10-27千克 B. 10-8米,10-26千克 C. 10-10米,10-27千克 D. 10-10米,10-26千克 5.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的是--------------() A. 汤姆生 B. 卢瑟福 C. 道尔顿 D. 玻尔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某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C.136 D.222 7、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区别是----------------------------------------() A、原子质量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核电荷数不同 D、中子数不同 8、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it WU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 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 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 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9、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 mg 、镁65mg、锌1.5 mg、铜2mg、锰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10、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氧碳氢氮 B.氧硅铝铁 C.氧铝氮铁 D.氮氧铝铁 11、一瓶固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固体是--------------------------() A.一种单质 B.一种化合物 C.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12、不同元素之间肯定不相同是:(1)核电荷数(2)电子数(3)质子数(4)存在形态 ( ) A.(4)B.(1)(3) C.(2)(4)D.(1)(4) 13、对于Mg2+和Mg两种粒子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14、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它的原子的------------------------------------() A、核外电子总数 B、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教案 浙教版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回顾基础知识点,练习常见题型,为期中考做准备 教学重点、 难点及考 点分析 元素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学过程【知识梳理】 一.模型、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 2.模型可以是一幅、一张、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不同和表达的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A.世博会会徽 B.眼球结构 C.地球仪 D.动物细胞结构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 3.用粒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状态改变时,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发生变化,但构成分子的原子和没有发生变化。 4.原子和分子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不可分。 联系:是由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 【例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比原子的体积大得多 B.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大得多 C.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氧气O和臭氧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1、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原子结构模型而得到的。 2、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 物质 分裂 构成 直接 构成 构成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五节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一)元素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及中文名称规则。 2.熟记常见元素的中文名称和元素符号。 3.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夯实基础巩固 1.请按照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判断,下列元素符号中书写正确的是()。 A.镁MG B.铜Cu C.锰mn D.锌ZN 2.目前已发现的元素达112种,所以很多元素都是由第一个大写字母带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的。下列各组元素中,其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氯、钙、铁 B.铝、银、氩 C.氖、钠、硅 D.镁、锰、锌 3.化学符号中常见表示法有“3Al”“I2”“S2+”“”等,化学符号中不同部位所出现的数字意义是不同的。“2H”表示的意义是()。 A.只能表示两个氢元素 B.只能表示两种氢元素 C.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D.既表示两个氢元素,又表示两个氢原子 4.查找下列元素符号所对应的元素中文名称,判断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的是()。 A.O、H、Cl B.Al、Fe、Zn C.H、P、Si D.Hg、N、Au 5.元素符号是最基本的化学语言之一,元素符号通常用该元素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当两种元素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则附上作为该元素的符号。 6.以H为字头的元素符号有He、Hg等。请你写出分别以B、C、M、N为字头的元素符号(每空写出两种元素符号即可)。 以字母B开头的元素符号。 以字母C开头的元素符号。 以字母M开头的元素符号。 以字母N开头的元素符号。 7.填写并强记下表中元素的中文名称及符号。

能力提升培优 8.大序号的元素大多都是实验室中人工合成的。1982年,德国的达姆斯塔特用高速铁离子轰击铋靶,一个星期后,一个第109号元素的原子诞生了,而且存在了0.005 s。后来定名为“Mertnerium”,中文名为“”。其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是()。 A.Mt B.mt C.mT D.MT 9.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10.中国对某些化学元素名称在统一规范前曾有其他叫法。其中“矽”元素在1871年的《化学鉴原》最早出现,它的含量在地壳中占第二位。现代化学中“矽”的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分别是()。 A.锡、Sn B.铝、Al C.氧、O D.硅、Si 11.元素符号前是否带上数字所表达的意义不完全相同,不同种类的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1)“N”既可以表示,又可以表示,而“3N”只表示。 (2)金属、稀有气体、某些非金属单质(如碳、硫、磷)等一些元素的单质,其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的单质。请写出“Cu”符号所表达的三层意思:①;②;③。 12.在前一课时中,我们曾学习了元素的分布及某些元素的性质、作用等相关知识。请按要求写出下列有关元素符号: (1)地壳中分布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 (2)地壳中分布最多的两种金属元素。 (3)一种呈黄色固态的非金属单质。 (4)构成人体骨骼、牙齿等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 13.请根据初中科学学习阶段所要求的30多种元素的名称进行分析,按要求用元素符号填写下列空格: (1)除氦、氖、氩等稀有气体外,常温常压下其单质为气体的元素有。(2)常温下其单质为液体的非金属元素有。 (3)常温下其单质为液体的金属元素有。 (4)常温下为固体的非金属有。 中考实战演练 14.【泰州】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是用1个或2个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Niccolum,则镍的元素符号为()。 A.Ni B.NI C.N D.Na 15.【滨州】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A.氯、碳、钙、铜 B.氢、汞、铁、银 C.钠、镁、氧、氮 D.锰、硫、锌、钡

八年级科学(下)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练习(一)

八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练习(一) 一、选择题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A.只有分子 B.只有原子 C.有多种,分子和原子是其中的两种 D.以上说法都错 2.水蒸气变成水,水分子主要改变的是() A.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B.水分子本身质量变大 C.水分子间隔变小 D.水分子变小 3.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在不断地运动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4.原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它的质量主要决定于() A.质子的质量B.核外电子的质量 C.中子的质量D.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5.铁原子有26个质子,30个中子,其核外电子总数为 ( ) A.26 B.30 C.56 D.4 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7.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 分子、原子、粒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8.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C.水是由水原子构成 D.一个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 9.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分子 10.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的科学家是() A.汤姆森 B.卢瑟福 C.波尔 D.牛顿 11.质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A.原子 B.夸克 C.电子 D.中子 ”表示氢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13.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道尔顿学说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 ①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14.下列有关氯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B.氯化钠是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 C.氯化钠是有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