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翻译训练

文言文翻译训练

文言文翻译训练
文言文翻译训练

(一)宰相的车夫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

“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二)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

“xx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

“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归,至而求麑,答曰:

“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

“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

“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故曰:

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三)禁外必先禁内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

“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xx见,公问曰:

“寡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可以不使内而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

“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xx。

(四)猩猩贪酒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

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

“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数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矣。

(五)上常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读如“否”),各有差(读如“疵”)。上问曰:

“如我,能将几何?”信曰:

“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x x何如?”曰:

“臣多多而xx。”上笑曰: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六)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注:

“常”通“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七)贪人廉,淫人洁,佞人直,非终然也,规有济焉尔。王莽拜侯,让印不受,假僭皇命,得玺而喜,以廉济贫者也。晋王广求这冢嗣,管弦遏密,尘埃被之,陪扆未几,而声色罪邪?”李离曰:

“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呼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史记?循史列传)

(十)以百姓为甲兵xx奏:

“阅府库甲兵,远胜xx。”上曰:

“甲兵武备,诚不可阙;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忘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义安,此乃朕之甲兵也。”(摘自司光光《资治通鉴》)

(十一)无功就有罪郑①又言,此媪未至之前,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哂曰:

“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

“某虽无功,亦无罪。”xx曰:

“公一生处处求自全,某狱,避嫌疑不言,非负民乎?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踧踖,锋棱顿减。注①郑:

xx,一个“素有心计”的妇人。

(十二)创业与守成上问侍臣:

“创业与守成孰难?”xx曰:

“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

“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

“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房玄龄等拜曰:

“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选自《资治通鉴》)

(十三)寇准不营私第寇准出入宰相三十年,不营私第。处士魏野赠诗曰:

“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洎准南迁时,北使至内宴,宰执预焉。使者历视诸相,语译导者曰:

“孰是‘无地起楼台’相公?坐无答者。(《国老谈苑》)

(十四)xx亡国

中山之国有厹繇者,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为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厹繇之君将斩岸堙谿以迎钟。赤章蔓枝谏曰:

“《诗》xx:

‘唯则定国。’我胡则以得是于智伯?夫智伯之为人贪而无信,必欲攻我而无道也,故为大钟,方车二轨以遗君。君因斩岸堙奚以迎钟,师必随之。”弗听。有顷,谏之。君曰:

“大国为懽,而子逆之,不祥。子释之。”赤章蔓枝曰:

“为人臣不忠贞,罪也;忠贞不用,远身可也。”断毂而行,而衙七日而厹繇亡。欲钟这心胜也。欲钟之心胜则安厹繇之说塞矣。《吕氏春秋?权勋》

(十五)诸葛亮认错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顒直入,谏曰:

“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

请为xx以作家譬之:

今有人,使奴之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家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变劳乎!”亮谢之。及顒卒,亮垂泣三日。(司观光《资治通鉴》)

(十六)韩昭侯废申子之请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干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

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

“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选自《三国志注》)

(十九)楚绝齐,齐举兵代楚。陈轸谓楚王日:

“王不如以地东解于齐,西讲于秦。”楚王使陈轸之秦。秦王谓陈轸日:

“子,秦人也,寡人与子故也。寡人不佞,不能亲国事也,故子弃寡人事楚王。今齐楚相伐,或谓救之不便,子独不可以忠于子主计,以甚余为寡人

乎?①”陈轸日:

“王独不闻吴人之游楚者乎?楚王甚爱之。病,故使人问之日:

‘诚病乎?意亦思乎?'”左右日:

“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②,今轸将为王吴吟。”

(二十)卖者笑日:

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①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恩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②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③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基。《卖柑者言》

翻译

(一)晏子当了齐国宰相,(有一天)出门,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

(只见)她的丈夫替宰相驾驭车马,坐在车上的大伞下,挥鞭驱赶着四匹马,神气活现,非常得意。

不久,(车夫)回到家里,他的妻子要和他离婚。丈夫问她什么原因。妻子说:

“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国宰相,在诸侯中很有名望。今天,我看他外出,(觉得他)意志深远,(但)时时注意虚恭谦下。而你身高八尺,不过是替人驾驭车马的车夫,可是你得意洋洋,自以为很满足了,因此我要和你离婚。

从此以后,这个当丈夫的就变得谦逊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什么缘故,车夫把事情说了。晏子就推荐他做大夫。

(二)齐灵公喜欢女子穿着男子衣饰的模样,国都的女子都穿上了男装,灵公派官吏禁止这件事,(并指示)说:

“(凡是)女子装扮成男子的,撕裂她的衣服,割断她的腰带。”(官吏们照办了)撕裂了那些女子的衣服,割断了她们的腰带,(可是)女扮男装的人还到处都是,禁止不住。

xx朝见xx,xx问:

“我派人禁止女扮男装,撕裂了她们的衣服,割断了她们腰带,还到处都是女扮男装的人而禁止不了,这是什么缘故呢?”晏子回答说:

“你叫宫内的女子穿男装,而禁止宫外的女子穿男装,好比把牛头挂在门外,而在门内卖马肉一样。你为何不使宫内的女所以说:

乖巧奸诈不如拙直实诚。乐羊因有功却被怀疑,秦西巴因有罪而越发得到信任。

(四)猩猩是一种喜欢喝酒的野兽。山脚下的人摆下装满甜酒的酒壶,摆上酒杯,大大小小的都有。还编了许多草鞋,把它们连结在一起,放在道路旁边。猩猩一看就知道这是引诱自己上当的,还知道设圈套的人的姓名和他们的父母祖先,便一一指名骂起来。可是骂完以后,有的猩猩就对同伴说:

“为什么不去稍微尝它一点呢?可千万不要多喝了!”于是就一同拿起小杯来喝。喝完了,还一边骂着一边把酒杯扔掉。过了一会儿,又拿比较大的酒杯来喝。喝完了,又骂着把酒杯扔掉。这样重复多次,喝得嘴上甜蜜蜜的再也克制不住,就干脆拿起大的酒杯大喝起来,根本忘了会喝醉。喝醉以后便在一起挤眉弄眼地嘻笑,还把草鞋拿来穿上。这时候山脚下的人就出来追捕它们,结果互相践踏,乱作一团,都被捉了。以后来的猩猩也是同样的情况。

猩猩可算是很聪明了,知道憎恨别人的引诱,可是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贪心做成的啊!

(五)皇上(汉高祖刘邦)曾经从容地和韩信谈论各将领的才能高低,各有不同(参差)。

皇上问:

“象我,能带领多少兵?”xx说:

“大王只不过能带十万。”皇上说:

“对于你怎么样?”xx说:

“我愈多愈好。”皇上笑着说:

“愈多愈好,为什么被我擒获!”xx说:

“大王不会带领士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大王擒获的原因。”

(六)贾谊,洛阳人。十八岁就因能赋诗,写文章而闻名全郡。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很有文才,就把他招到自己门下,对他很爱惜。孝文帝即位后,了解到河南郡守吴先生治理政事、安抚百姓是天下第一,过去与李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召到朝廷,封他做廷尉。吴廷尉就向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年纪很轻,却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文帝也就把贾谊召到朝廷,任他为博士。

(七)贪婪的人装作清廉,奸诈的人装作纯洁,阿谀的人装作正直,他们不可能永远都是这样的,不过是谋求达到某种目的罢了。

郑注在唐文宗面前陈述治理国家的大道理,言语、表情激昂慷慨,君民一致依靠他使国家太平,结果因搞奸邪而失败:

这是伪装正直来掩饰奸巧的人。

“能够看透人,就是最明智的了,可是连尧舜那样的皇帝也很难做到”,古今都是一样的啊。

(八)【译文】聚合一国的民众要有充足的物资财富,管理国家的财政经济要靠强有力的法令制度,执行国家的法令制度要靠得力的官吏。(如果)官吏不廉洁奉公,那么制定的法令制度也不能贯彻执行;(如果)法令制度不完善,那么,有财富也管理不好(国家)。(如果)有财富而管理不好,那么,农村兼并土地的大地主和城镇操纵市场的投机商人都有能够私自霸占支配财富的权力,独揽一切财富的利益,并以此来同皇上争夺老百姓,乃至于放纵他们无穷无尽的私欲,这不一定是贵族豪强才能够这样做。到此地步,皇上还没有失去他的臣民,大概只不过是名义上(拥有)罢了。皇上纵然吃蔬菜,穿破衣,劳

累身体,愁思瞑想,这样来希望达到使天下老百姓富足,政权安定,我觉得这样还是不可能(办到)的。那么改善我们的法令制度,选择廉洁奉公的官吏来执行法令制度,以便管理好国家的财政经济,即使是远古的圣贤尧帝和

xx说:

“武器装备确实不可缺少,但是隋炀帝的武器难道不充足吗?最终他还是失掉了天下。

如果你们尽力使百姓平安,这才是我的真正的武器装备啊。

(十一)【译文】郑苏灿又说,这个老妈妈没到之前,有一个穿着公服的官员昂首走进来,自称(在任职期间)所到之处只喝一杯清茶水,今在鬼神面前也毫无愧色。阎王微微一笑,说:

“(国家)设置官吏是来管理百姓的,直到(职位)低下的驿丞闸官,都有举利除弊的事情应该做。(如果)只是不要钱就算是好官(的话),(那么)树一个木偶在公堂上,一点水也不喝,不是更胜过你吗?”那官员又分辨说:

“我虽然没有功劳,(但是)也没有罪过。”阎王(又)说:

“你一生处处只求保全自己,(譬如)某案件,你为避嫌疑而不过问,这不是有负于百姓的(期望)吗?(又有)某某几件事,你怕烦重就不去处理,这不是有负于国家的(重托)吗?三年考核一次政绩是为什么?没有功劳,就是有罪啊!”官员听了,很局促不安,(原先那)锋芒毕露的神气也顿时减去了(不少)。

(十二)【译文】xx问身边的臣子说:

“创建业绩和保持已有的业绩那样困难?”房玄龄说:

“刚开创国家基业,社会秩序混乱的时候,跟天下英雄同时起来用武力争斗,然后使他们屈服称臣,所以创建业绩是艰难的啊!”魏征说:

“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谁不是从艰苦中得到帝业,从安乐舒服中失去帝业的,所以保持已有的业绩也是艰难的啊!”唐太宗说:

“玄龄同我一起夺取天下,身经百战,多次经历生死关头而幸存,所以懂得创建业绩的艰难呵!魏征同我一起治理天下,常常害怕骄傲奢侈从富贵中滋生,祸害变乱从疏忽中产生,所以知道要保持已有的业绩是艰难的呵!可是,创建业绩的艰难,已经过去了;保持已有业绩的艰难,正好应当同大家慎重地对待它,是可以使天下的人民得到幸福的啊!”

(十三)【译文】寇准先后担任宰相三十年,不营造私人住宅。有才德的隐士魏野赠诗道:

“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到寇准被贬斥到南方时,辽国使臣至宫内入宴,执政大臣者参加了宴会。辽使一个个地看诸位相公,对任翻译带路的人说:

“谁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公?”座中没有应答的人。

(十四)【译文】春秋时,离山国不远有一个叫厹繇的小国,晋国的智伯想攻打它而没有道路可进。就铸造一口大钟,用并起来的二车,行驶在二车宽的道路上送给繇国君。厹繇国君将要截矮高起来的水厓,填高陷下去的谿谷,用来迎接大钟。赤章蔓枝直言规劝道:

“《诗经》上说:

‘只有法则才有安定国家。’现在,我们根据什么法去开辟二车宽的道路来得到智伯遗送的大钟呢?况且智伯的为人既贪婪又不讲信用,他想攻打我们而没有道路可进来,所以铸造大钟,用并用起来的二车装载,行驶在二车宽的道路上,送给国君。国君因此要去截矮高起来的水厓,填高陷下去的谿谷,用来迎接大钟,而智伯的军队一定会跟着大钟一起进来的。”厹繇国君不听规劝。不久,赤章蔓枝又规劝。厹繇国君却说:

“晋大国是为我们的欢乐,而你要反对,真倒霉!你可以离去了。”赤章蔓枝说:

“作为臣下不能忠诚坚贞,是有罪的。有了忠诚坚贞而不被任用,疏远我也是应当的。”于是,就坐了弄断轮轴圆木的车子出走了,到卫国七天,厹繇就被

灭亡了。这就是想要钟的心胜过一切,而安定保存厹繇的言论就听不进去了。申子曾经给他从兄请求官职,昭侯不答应,申子脸上有怨色。昭侯说:

“我向你学习的目的,是想用来治理国家,如今,我是听从你的请求而废弃你的学说呢,还是实行你的学说而废弃你的请求呢?你曾教导我,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予相称的官职,如今你请求给你从兄做官,我将听从你的哪一种说法呢?”申子于是离开正房,寝于他处,向昭侯请罪说:

“你真是一个能实践自己学说的人啊!”

(十七)【译文】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能高出的了。所以邵雍说:

“一天的安排能否完成就在于早晨了,一年的打算能否实现就在于春季了,一生的计划能否执行就在于勤劳了。”(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但意思却很深远啦!

然而,人们的一般情理是讨厌劳动,喜欢安逸:

(吃)甜美的食物,(穿)华丽的衣服,荒废岁月,虚度年华。(如果)用这种人生态度去务农,就不能深耕田土、管理好庄稼;(如果)用这种人生态度去做工,就不能按日计算做出成效;(如果)用这种人生态度去经商,就不能利用机会赚钱;(如果)用这种人生态度当读书人,就不能用坚定的意志尽力而为:

(这样的人)白白地在天地当中生活和生存,只是一只蠹虫罢了!

大自然的造化,就在于每天变化更新才不会陈旧。所以,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坏,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的确不能让它们经久不动啊!人们的脑力和体力又为什么唯独不是这样呢?(如果)经常动脑筋,思维就活跃;(如果)只图安逸,就容易忘记,这就是事物的情理。

大禹的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尚且爱惜点滴光阴;陶侃的思想品德如此高尚,还珍惜比寸阴更短的时光;更何况圣贤们还不如那些人呢!

(十八)【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和蒋钦说:

“你们现在都执掌大权,主管国事,应当学习以开阔自已的眼界,增长学识。”吕蒙回答说:

“在军中常常苦于事务太多,恐怕不允许再读书了。”孙权说:

“我难道要你们去研究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让你们一般地看看书,了解一些历史上的事情罢了。你们说事务太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年轻时看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没有读过《周易》。到(我)主管国事以来,仔细研读了三史以及各家兵书,自己觉得大有好处。象你们二人,资质聪明,(如果)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怎么可以不学习呢?应该赶快阅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和三史。孔子说过:

‘整天不吃,整夜不睡而去想,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东汉光武帝承担着繁重的军务,仍然书不离手。

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能勉励自己(去学习)呢?”于是吕蒙就开始读书,专心致志,不知疲倦。他所看过的书,比一般的老儒生还多。后来鲁肃被提升代替周瑜(驻守陆口),(上任时)路过吕蒙的营寨,和吕蒙一起谈论政事,常常要被难倒。鲁肃拍着吕蒙的背说:

“我(原先)以为老弟不过有点军事方面的才能罢了,到现在(才发现你)学问渊博,见识出众,不再是以前在吴郡时候的那个阿蒙了。”

(十九)①先生难道不能以您的忠心,在为楚王谋划之余,也为我谋划吗?②我不知道他是否思念吴国,果真思念吴国就将发出吴地乡土音。

(二十)①但是,我住在乡里,发现官吏们喜欢不断发号施令。好像很怜爱百姓,而结果这里主语“白居易”承上文省略。译文:

(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

②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江西卷13题)这里“不吾叛也”,主语“他”(尹何)省略。译文:

我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习为政之道,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封邑了。③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赴有夫!(福建卷6题)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两个紧缩复句,即“用之,(我)则行;舍之,(我)则藏”,主语“我”承前一分句宾语省略。译文:

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任用我,我就退隐。

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

④“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山东卷13题)这里两处省略主语,一处是“况为我死”,即“况(弟)为我死”;一处是“遂以斧自刎其项”,即“(讷)遂以斧自刎其项”。译文:

“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⒉省谓语是句子中的核心,人们讲话总是“有所谓”的。若补不出,则无法译出句子“大意”。

如:

①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湖北卷13题)这里“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中的“或”后省略谓语“达到”,“亦”后省略谓语“有”。译文:

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甚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

②兄曰:

“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山东卷13题)“且犹不可”,即“且犹不可(樵)”,是说,还是不能去砍柴。这里“樵”,名词活用作动词,砍柴。译文:

xx说:

“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

③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四川卷11题)这里“永乐元年入朝”句中的“入朝”承上句省略谓语“征召”,上句“致仕”,是辞官的意思,所以这里“入朝”前必须补上“征召”,否则,下文“留为故官”也无从说起。译文:

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⒊省宾语如:

①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湖南卷13题)“且又大购之”中“购”后承上文省略“捕”,即“且又大购(捕)之”,就整体而言,动宾短语“(捕)之”作“购”的宾语。译文:

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情感到苦恼。

②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湖南卷13题)

“胜”后省略宾语“审讯之苦”。译文:

然而官吏百姓还是怀疑他们(是因为)经受不住(审讯之苦)而自己承认强加给他们的罪名。行自己的抱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就)走自己的路。

②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安徽卷11题)这里“虽得罪,所甘心焉”中,“所甘心焉”前省略了“亦”。关联词语“虽……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即使……也……”,译文:

刺史倘若了解百姓的疾苦却不去救助,怎么能执政呢?即使获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7.综合省略这是指在一个文言文句子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省略现象。

如:

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湖北卷13题)“当……为事”句中的“志”前省略“章君”,定语省略,“为事”前承上文“乃辟塾聘师”,应补上动宾短语“办好义塾”,译文才文通字顺。译文:

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

二、变式句

这是比照现代汉语而言。文言文句子的语序变化,常见的有四种:

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语后置、定语后置。2008年高考考查了两种。

⒈宾语前置句如:

①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全国卷Ⅱ11题)

这个文言句子中的“罪人斯戮”是“戮罪人”的宾语前置句式,与“唯命是

听”“唯才是举”一类句式的特征相同。若译成“罪人严惩了”,则不符合要求,应译成:

严惩了罪人。译文:

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

②xx欲战,蛮奴撝之曰:

“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辽宁卷11题)“诸君何事!”即“诸君事何!”,代词宾语“何”前置。译文:

xx国人想要应战,xx奴挥手呵斥说:

“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么!”众人都四散逃跑。

⒉介词结构后置如:

①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江苏卷9题)“欲潜师就尚于江南”中的“于江南”是介词结构后置,即“欲潜师于江南就尚”。译文:

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②力不足,死焉,职也。(上海卷19题)“焉”用在动词之后(常在句末),相当于介词“于”加上代词“之”,可译为“在这里”“在那里”“在这件事上”。“死焉”即“死于之”,这里介词结构“于之”译为现代汉语,可不变语序,作补语。不过,介词结构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作状语。译文:

(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在这里),也是你的职分。

三、被动句常见的有五种形式:

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用“为”“为……所……”表被动,用“见”“见……于……”表被动,用介词“被”表被动,动词本身表被动。

2008年高考考查了两种。

1.用“见”“见……于……”表被动如:

及得召见,遂见亲信。(江苏卷9题)“及得召见”中的“见”,是动词,是接见、召见的意思:

“遂见亲信”中的“见”,副词,表被动,含“被、受、受到”的意思。译文: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即”“皆”“耳”等表判断;

4.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5.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2008年考查了直接表示判断,即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这实质上是“者”“也”表判断的一种省略式。如: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浙江卷15题)

这里“况,吴人”便是,这实质是“况,吴人也”或说“况者,吴人也”的一种省略式。

译文:

(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

六、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称凝固结构,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习惯句式。

1.“莫如”“莫若”意思是“没有……比得上”“莫如”“不如”。

如:

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全国I卷11题)译文:

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2.“是以”“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为这个”“因此”,这里“是”是指示代词。

如:

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北京卷8题)译文:

xx人从此相互告发成风,百姓间多仇恨。

3.“得无……乎”“得无……耶”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意思是“恐怕……吧?”“莫非……吧?”“该不会……吧?”。

如:

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北京卷8题)译文:

因敬爱父亲而受罚,这样恐怕会有伤教化吧?

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如:

①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天津卷15题)译文:

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得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广东卷9题)译文:

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你的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什么呢?

5.“何……之有”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意思是“有什么……呢?”,“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

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天津卷15题)这句中“此何难之有焉”,即“此有何难焉”,意思是:

这样有什么困难呢?“以为”即“以(之)为”,介词宾语省略。

译文:

这样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⒉“无乃……乎”表委婉的商榷语气,意思是“恐怕……吧?”如: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奈不可乎?(《崤之战》)

译文:

部队精疲力竭,远方的对手又有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⒊“孰与”“与……孰……”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你们看,xx将军跟xx比,哪个(厉害)?

⒋“不……亦乎”

表示委婉的反问,意思是“不是……吗?”或“岂不是……吗?”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⒌“何以……为”“何……为”表反问,意思是“还用……做什么?”“要……干什么?”如:

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⒍“有以……”“无以……”

就是“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所以”和后面的词语组成名词性短语,作“有”“无”的宾语。意思是“有什么可拿来用来……”“没有什么可拿来用来……”。

如: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译文:

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⒎“有所……”“无所……”

“有”和“无”是动词,“所……”是名词性短语,作“有”和“无”的宾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

如: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有所近”直译为“有接近的东西”。

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句式用来询问办法,可用“对……怎么样”“把……怎么样”来对译。

如:

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⒐“非惟……抑亦”

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如: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译文:

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⒑“庸……乎”

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哪里(怎么)……呢?”如: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文:

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⒒“何(奚)以……为”“何(奚、曷)……为”

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要……呢?”“还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将颛臾》)译文:

这是我们鲁国的臣属,为“见”“见……于……”等。

二是具体语境意识:

如动词表被动的句式,即主动句式表达被动内容的句子,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必须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如之前曾讲到的“罪细且不容”句中的“容”便是,这里动词“容”表被动。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翻译整理 (31~60) 3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向善于驾车的人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习不久之后就与他进行比赛,赵襄主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后了。赵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有把真本事全传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本领全部都教给你了,只是你使用得不恰当。但凡驾车特别注重的是,要使马套在车辕里很舒适,人的心意要跟马的动作协调,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目的。现在国君在落后时就一心想追上我,跑在前面时又怕我赶上,其实驾车赛跑这件事,不是跑在前面就是掉在后面。不管是跑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都总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输赢上,怎么能有心思去关心调整马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的原因了。” 32.管鲍之交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鲍叔荐举了管仲之后,甘心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33蜀贾卖药 四川有三个商人,都在市场上卖药。其中一人专门进优质药材,按照进价确定卖出价,不虚报价格,更不过多地取得赢利。(其中)一人优质不优质的都进货,他售价的高低,只看买者的需求(程度来定),然后用优质品或次品来应对他们。(其中)一人不进优质品,只求多,卖的价钱也便宜,要求多就多一点,不计较。于是(人们)争着到他那(买药),他店铺的门坎每个月换一次。过了一年就非常富了。那兼顾优质品和次品的商人,前往他那买药的稍微少些,过了两年也富了。那专门进优质品的商人,中午时的店铺就如同在晚上,早晨有吃晚餐不足。 郁离子见了叹道:“当今为官的,也如此啊!从前楚国边远的三个县的三个县官。其中一个廉洁却不能得到上司的提拔,他离任的时候,没有钱租赁坐船,人们都笑话他认为他蠢。其中一个选择方便获取的利益就取,人们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返回的路上过一条江,(船)走到江中间的时候,有两条龙绕着船将船挡住。衙役将他抓住并绑了起来,问道:“人们都在这里,您还抢别人的金子,为什么?”回答说:“完全看不见人,只看见金子啊!” 九、孔子困陈蔡 翻译: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 ②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十四、次非刺蛟 翻译:楚国有个叫次非的人,在干遂(地名)得到一把宝剑。趋,尚及之。 ①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十、澄子亡缁衣 翻译:宋国有个名叫澄子的人,丢失了黑色的衣服,(便)在路上找,看见一个妇女穿黑色衣服,拉住她不放,说:“今天我掉了黑色的衣服。没有你们两个人,我几乎要犯错误啊!”于是打发亲信,到亶父去传达旨意,告诉宓子贱说:“从现在开始,亶父不是我国君所管,归你管了。 吏书之不善,宓子贱为之怒。让他成为国王的左右,也必然是为义而死。”人了。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十二、亡戟得矛 齐晋相与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初二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带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⒌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朝服.衣冠:②孰.视之: ③皆以.美于徐公:④期年 ..之后: ⒍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②能谤讥于市朝。 译文:。 ⒎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1刍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 ⒏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4分) 答:。 【参考答案】 5.①朝服.衣冠:穿戴②孰.视之:通“熟”。缜密,仔细,周详 ③皆以.美于徐公:认为④期年 ..之后:一年 ⒍(4分) ①译文: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 ②译文: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⒎(4分)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⒏(4分)是因为邹忌以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告诫威王要虚心纳谏,对臣下友好,要赏罚分明,要亲近向自己提建议的人,远离光奉承自己的人,所以数月来提建议的人,宫中像集市一样。一年之后想提也提不出了。威王的虚心纳谏,是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关键。 (一)(12分) 伍子胥父诛于楚,子胥挟弓,身.干阖闾。阖闾曰:“士之甚,勇之甚。”将为之报仇。子胥曰:“不可,诸侯不为匹夫报仇。臣闻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行,报父之仇,不可。”于是止。 蔡昭公南朝楚,被.羔裘,囊瓦求之,昭公不与。即拘昭公南郢(yǐng),三年然后归之。昭公去至河,用事,曰:“天下谁能伐.楚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昭公闻子胥在吴,请救蔡。子胥于是报阖闾曰:“蔡公南朝,被羔裘,囊瓦求之,蔡公不与,拘蔡公三牟,然后归之。蔡公至河,曰:‘天下谁能伐楚者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蔡非有罪,楚为无道。君若有忧中国之事意者,时可矣。”阖闾于是使子胥兴师,救蔡而伐楚。楚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坟。曰:“昔者吾先君无罪,而子杀之,今此以报子也!” 囊瓦者何楚之相也。郢者何楚王治处也。 ⒎下列句中的“之”与“楚闻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至之.市 C.亲戚畔之. D.怅恨久之. ⒏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伍子胥父亲被楚王杀掉,但他在气愤之余仍能克制,不贸然报仇,显得异常冷静。 B.“诸侯不为匹夫报仇”的话,反映了伍子胥是胸有大志的人。 C.伍子胥攻打楚国,既为吴国灭了楚国,又报了杀父之仇,称得上是忠孝两全。

七年级文言文专题训练(含直译、答案解析)

七年级文言文专题训练 姓名成绩 诸葛恪(kè)得驴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①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②。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注解】①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②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子的面孔。 【补充注释】A.会:聚集,会合。B.使:让。C.以:相当于“用、把、拿”。D.题:书写,题写。E.益:增加。F.因:于是。G.听:听从。H.与:给。I.举:全部。J.坐:同“座”,座位。 【译文】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大规模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进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诸葛恪跪下来说:“(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孙权)听了就从了他,给(他)笔。诸葛恪接在上面的字下方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孙权于是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简析】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的故事。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 【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⑴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孙权大会.群臣聚会②以纸题.其面写 ③因听.与笔听从④举.坐欢笑全 ⑵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乞请笔益两字(我)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 黄香温席 昔汉时黄香,江夏①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则扇父母之帷帐②,令枕席清凉,蚊蚋③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注释】①江夏:古地名,在今湖北境内。②帷帐:帐子。③蚋(ruì):吸人血的小虫。 【补充注释】A.昔:往昔。/B.方:正当。/C.事:侍奉。/D.则:就。/E.扇(shān):扇风。/F.令:使,让。/G.远:形容词作动词用。使……远。/H.以:来。/I.待:等待,等候。/J.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K.安:舒服地,安心地。/L.寝:睡,眠。/M.至于:到了。/N.以:用。/O.暖:形容词作动词用。使……暖和。/P.衾(qīn):被子。/Q.于是:连词,表顺接关系,相当于“因此”“从此”“这时”“接着”等。/R.播:传播,流传,散布,传扬。/S.京师:京城;国都。/T.号:称,宣称。 【译文】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他)正当九岁时,就已经懂得服侍父母的道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帐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使蚊虫远远地避开(把蚊虫扇开),来等候父母舒服地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他的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来等候父母睡起来暖和。因此,黄香的名声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黄香,东汉时期官员、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他任内勤于国事,一心为公,熟习边防事务,调度军政有方,受到汉和帝的恩宠。后出任魏郡太守,于水灾发生时以自己的俸禄赏赐来赈济灾民。不久被免职,数月后在家中去世。其子黄琼、曾孙黄琬,都官至太尉,闻名于天下。 【文言知识】“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中的“暖”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为“使……暖和”。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

文言文翻译训练

文言文翻译训练 文言文翻译训练 2011.10 一、及而后知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二、岁不我与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馈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三、是己非人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犹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已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 四、齐宣王好射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疆(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五、和氏献璧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六、少负志气 (刘)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其意气相期如此。在晋阳,尝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涕歔欷,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 ——《晋书·祖逊传》 七、哀溺文序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八、太祖马鞍在库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日:“世欲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带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 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礼记?檀弓下第四》)【注】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 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左传?襄公十五年》)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 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小阅读翻译及练习答案

25.★和尚敬茶 【原文】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鸽异》) 【参考译文】 灵隐寺的某个和尚,凭借烹煮茶而得名,对烹茶的工具都精通。这样以后他储蓄的茶有几种,经常看客人的贵贱来烹茶进献给他;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不会全部拿出来。一天,有高官到来,那个和尚恭敬地拜见,拿出好茶,和尚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高官希望得到他的称攒,高官默不作声的样子。和尚感到很困惑,又用最上等的茶叶烹煮进献给他。高官已经喝完了,并没有称攒。和尚着急的不能在等待,鞠躬问道:“茶怎么样”高官拿着茶杯手一抬说:“茶太热。” 【阅读训练】 1.解释: (1)以:凭借,因为;(2)及:以及;(3)进:进献;(4)待:等待 2.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然所蓄茶有数等蓄:含蓄 B.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恭:通“躬” C.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惑:迷惑不解 D.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热:热情

答案:C (A储蓄;B恭敬;D水的温度高,与“冷”相对。) 3.翻译: (1)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 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僧人)不会全部拿出来。 (2)手自烹进,冀得称誉。 僧人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贵官),希望得到(他的)称赞。 3.概括文中僧人的性格: 趋炎附势,攀附权贵,奉承拍马。 4.文末僧人听了贵官的话后的心情应是() A.愉快、满意B.厌恶、不满 C.失望、沮丧D.仇恨、恼怒 答:C 31.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2)欲:想要。 (3)暮:晚。 (4)何:为什么。炳烛:点燃蜡烛照明。炳,<动词>点燃。乎:呢。 (5)安有:哪有。为人臣:做臣子的。戏:戏弄。 (6)盲臣:师旷是盲人,故自称是“盲臣”。安敢:怎敢。 (7)好:喜欢,喜好。 (8)阳:阳光。 (9)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 (10)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照明。 (11)孰与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2014届高三文言文翻译训练及答案

文言翻译专项训练 一、(年江苏卷)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译文:当初,魏明帝做太子时,李丰在文学中.等到魏明帝即位后,抓获一位东吴投降地人,魏明帝问他:“你在江东听说中原地带地名士是谁?”那位投降地人说:“听说有个李安国地人.”这时李丰为黄门郎,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魏明帝说:“李丰地名气竟然遍及吴趆一带了?”后来转任骑都尉、给事中等职务. 、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译文:当初,李丰地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 译文:等到嘉平四年司马宣王死后,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地人为谁?”有人指向李丰. 二、(年江苏卷)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苏涣)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译文:(王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地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地态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地治事交付给您. 标准【答案】(王蒙正)了解苏涣地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地事务托付给他. 【解析】注意关键点:“屈意”“礼”“委”. 、君(苏涣)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译文: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也可译为“谏官”或“只说不做地官员”)贤能啊! 标准【答案】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地官员好多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以”“此”“于”. 、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苏涣)之寡过焉可也. 译文:你们地才能比不上别人,姑且效仿(或译为“学习”)我很少过错,也是可以地. 标准【答案】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不逮”“姑”“师”“也”. 三、(年江苏卷) 、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陈公弼)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jLBHr。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陈公弼)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xHAQX。 、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陈公弼)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LDAYt。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高中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一) 1、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仁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仁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仁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候悦,使翟璜召仁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译文: 魏文侯派乐羊子攻打中山,攻破了它;魏文侯把中山封给他的儿子击。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怎样的君主?”群臣都说“您是仁爱的君主。”仁座说:“您得到中山,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怎么能说是仁君?”问候发怒了,仁座跑了出去。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君。”文侯问道:“您凭什么知道的?”翟璜回答道:“臣听说国君仁爱臣子就直率。刚才仁座的话直率,我因此知道您仁爱。”文侯高兴了,就让翟璜叫仁座回来,他亲自下堂迎接仁座,把他当作上等客人。 2、子思言苟变于卫侯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译文: 1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翻译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翻译 1、黄琬巧对翻译:黄婉小时侯聪明,祖父黄琼做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看不见日食情况,黄琼把听见的情况告诉皇上。皇太后招他问日食遮了多少。黄琼思索答案却不知道日食情况。黄婉当时7岁,在旁边:“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恍然大悟,立刻用他的话回答诏书。 2、神童庄有恭翻译:粤中部的庄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声。(他的)家在镇粤将军署旁边,有一次放风筝玩耍,(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院中,庄有恭直接进入要求归还。所有衙役都认为他岁数小而忽略了他,没有来得及阻挡他进入。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状态与众不同,急促喝问他说:“小孩从哪来的?”庄有恭实话回答。将军说:“你读书了没有?曾经学过对对子吗?”庄有恭回答说:“对子,小意思了,那有什么难的!” 将军问:“能对几个字的对子?”庄有恭回答:“一个字能对,一百个

字也能对。”将军以为他在吹牛,于是就指着厅里贴的画让他做对子,说:“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说:“就是这里一盘棋,便可以对呀。”应声对道:“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3、植聪慧翻译:植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背诵《诗经》、《论语》等几十万字的文章及其他诗词歌赋,善于文章写作。太祖操曾经看他的文章,对植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吗?”植跪下回答:“我的言论是自己的观点,写出来就成文章了,您可以当面考我,为什么还要请别人呢?”当时邺城铜雀台刚刚建成,操让所有的儿子都到台上,让他们以铜雀台为题写一篇文章。植挥笔马上就完成了,而且文章很有文采。操对他的才华感到十分诧异。植天性随和,不让人敬畏,他使用的车马以及自身的装束打扮也都不追求华丽。每次去见操,操都故意用疑难问题来刁难他,但植都能应声而答,因此颇受操宠爱。

文言文翻译训练(附答案和详解)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节选自《汉书·朱云传》) (1)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5分) 译文: (2)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5分) 译文: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周经,字伯常,刑部尚书瑄子也。经刚介方正,好强谏,虽重忤旨不恤,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太监李广死,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大怒。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有及经者,经上疏曰:“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阑入臣名。虽蒙恩不问,实含伤忍痛,无以自明。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陛下试思广在时,曾言及臣否。且交结馈遗簿籍具在,乞检曾否有臣姓名。更严鞫广家人,臣但有寸金、尺帛,即治臣交结之罪,斩首市曹,以为奔竞无耻之戒。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体,终事圣明。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帝慰答之。 (节选自《明史·周经传》) (1)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5分)

文言文翻译训练

文言文翻译训练 (一)宰相的车夫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二)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归,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 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三)禁外必先禁内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寡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可以不使内而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四)猩猩贪酒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数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矣。 (五)上常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读如“否” ),各有差(读如“疵”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六)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注:“常”通“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七)贪人廉,淫人洁,佞人直,非终然也,规有济焉尔。王莽拜侯,让印不受,假僭皇命,得玺而喜,以廉济贫者也。晋王广求这冢嗣,管弦遏密,尘埃被之,陪扆未几,而声色丧邦,以洁济淫者也。郑注开陈治道,激昂颜辞,君民翕然,倚以致平,卒用奸败,以值济佞者也。呜呼“知人则哲,惟帝其难之” ,古今一也。(王安石《知人》) (八)择吏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物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如是而天子犹为不失其民者,盖特号而已耳。虽欲食蔬衣敝,憔悴其身,愁思其心,以幸天下之给足而安吾政,吾知其犹不得也。然则善吾法,而择吏而守之,以理天下之财,虽上古尧舜,犹不能毋以此为先急,而况于后世之纷纷乎?(节自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九)李离伏剑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 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羽衣、羽客) ?遗药数剂,不索直而去.亡是公(人名)复留兼旬而后别,唯不敢纵饮矣. ?无虑吾农事 ?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吏民皆安堵如故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既而中州板荡,戎狄交侵 ?匈奴人民每来降汉,单于亦辄拘留汉使以相报复 ?宽尝于坐被酒 ?倍道、倍日 ?比年一小聘 ?比年以来,曾无宁岁 1、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⑴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译文: ⑵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 2、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002年北京卷)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⑴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译文: ⑵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文: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

文言文专项训练 一、课内文句翻译练习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5、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9、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10、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11、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12、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13、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1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15、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二、课外文段翻译练习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 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2)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3.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忍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文言文翻译与训练

文言文翻译与训练 从2002年开始,文言文翻译由第一卷的选择题改成了第二卷的笔答题,赋分8分,据说今年还可能增加到9分。要正确地解答,就应了解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 1.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 (1)译文要做到信、达、雅。“信”“达”“雅”是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衡量翻译外文好坏为标准,我们可以借用到文言翻译上。“信”就是忠实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达”就是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就是有文采,文义贯通。 (2)译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就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 2.文言翻译的具体方法。 (1)保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照原文抄录。 例1.燕使乐毅伐破齐。(1999年)其中的“燕”“齐”“乐毅”是国名和人名。 例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其中的“永元”“孝廉”是年号和科举名。 (2)解释。即联系上下文组成现代汉语常用的词语,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例3.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2003年)其中的“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例4.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2003年)其中的“能”“廷”“面”“从”分别组成“能够”“朝廷”“当面”“顺从”。 (3)更换。即结合上下文换成现代汉语惯用的词语,有些特称词语和修辞格还要采用意译。 例5.食毕,复随旅进道。(2000年)其中的“食”“复”“进道”就可以更换为“吃”“又”“上路”。 文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例6.履至尊而制六合。其中的“六合”,本义是“天地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整个天下”。

2014届高三文言文翻译训练及答案

文言翻译专项训练 一、(2013年江苏卷) 1、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译文:当初,魏明帝做太子时,李丰在文学中。等到魏明帝即位后,抓获一位东吴投降的人,魏明帝问他:“你在江东听说中原地带的名士是谁?”那位投降的人说:“听说有个李安国的人。”这时李丰为黄门郎,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魏明帝说:“李丰的名气竟然遍及吴趆一带了?”后来转任骑都尉、给事中等职务。 2、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译文:当初,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3、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 译文:等到嘉平四年司马宣王死后,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有人指向李丰。 二、(2012年江苏卷) 1、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苏涣)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译文:(王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的态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的治事交付给您。 标准【答案】(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解析】注意关键点:“屈意”“礼”“委”。 2、君(苏涣)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译文: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也可译为“谏官”或“只说不做的官员”)贤能啊! 标准【答案】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以”“此”“于”。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苏涣)之寡过焉可也。 译文:你们的才能比不上别人,姑且效仿(或译为“学习”)我很少过错,也是可以的。 标准【答案】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不逮”“姑”“师”“也”。 三、(2011年江苏卷) 1、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陈公弼)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2、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陈公弼)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3、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陈公弼)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文言文翻译训练

文言文翻译练习 文言文翻译步骤:1.通读全文,领会文意2.结合上下文,领悟句意3.逐词翻译,注意句式特点 文言文翻译原则: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准确表达原意 文言文翻译方法:1.词语扩展法 2.替换法 3.保留法4.增补法 5.调整词序法一、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也(《资治通鉴·唐纪八》) ⑴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译文: ⑵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 二、阅读下文,翻译画横线的句子(第③④小题为上海卷原题)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译文: 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译文: 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译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