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线与方程》单元教学设计

《直线与方程》单元教学设计

《直线与方程》单元教学设计
《直线与方程》单元教学设计

《直线与方程》单元教学设计

摘要:单元教学设计是指对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作出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性、相关性、、阶梯性和综合性。本文以人教A版

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与方程》一章为例,从单元教学目标、要素分析、教学

流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整体设计,旨在更好地实现教与学。

关键词:直线与方程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要素

单元教学设计是指对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作出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这里

的单元可是一章,也可是以某个知识内容为主的知识模块。单元教学设计要有

整体性、相关性、阶梯性和综合性。本文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与

方程》一章为例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单元教学目标、要素分析(其中包含数学分析、标准分析、学生分析、重点分析、教材比较分析、教学

方式分析等)、教学流程设计、典型案例设计和反思与改进等。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并体会用代数方法研究直线问题的基本思路: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的代数方程,再通过方程,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2)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要素分析

1.数学分析:直线与方程为人教A版教材必修2第三章内容,必修2包括

立体几何初步、解析几何初步,其中立体几何初步分为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是继立体几何的学习之后从代数的观点认识、描述、刻画直线,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的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

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它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可以说

是高中数学体系中的“交通枢纽”。它与代数中的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

几何中的直线和不等式及线性规划等内容都有关联。

在本章教学中,学生应该经历如下的过程:首先将直线的倾斜角代数化,

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建立直线的方程,把直线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处理代数问题;分析代数结果的几何含义,最终解决几何问题。这种数形结合

的思想贯穿教学的始终,并且在后续课程中不断体现。

2.标准分析:①坐标法的渗透与掌握: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坐

标法,它是解析几何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②作为后续学习的基础,要灵活地

根据条件确定或者待定直线的方程,如将直线方程预设成点斜式、斜截式或一

般式,等等。③认识到直线方程中的系数唯一确定直线的几何特性,可类比学

习后续课程椭圆方程中的系数a,b,c,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系数,抛物线的系数,也可以延伸至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取决于直线方程中的系数,即取决于两

个重要的量――斜率和截距。④本单元内容属于解析几何的范畴,是用代数方

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所以在本单元学习中,学

生要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其核心

可以由以下知识结构图显现出来:

3.学习者特征分析:已有一次函数知识作为基础;刚刚结束了立体几何初

步的学习,现在学习直线与方程可以说是对点、直线的再认识、再深化;该课

程是高一课程,学生习惯于直觉思维,感性认识要多一点,或者说学生正在初

步接触和进行逻辑思维,处在由直观到精确、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水平的转化

和提高过程中。故从这种意义看来,本单元课程不失为一个思维提升训练非常

恰当的载体。

4.重点难点分析:本单元目的是在解析几何视角下完成直线上的点与方程

的解的联系,直线上所有点与方程的所有解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直线的方程,把直线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处理代数问题;分析代数结果得几何含义,最终

解决几何问题。由此说本单元的重点是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直

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重点方法和思想是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

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5.教材对比分析:现行教材都突出解析几何中坐标法的应用,强调数形结

合思想在本章中的渗透,授课内容也都基本相同,但是有各自的特点,下面就

人教A版和苏教版进行比较,如下图:

不管顺序怎么不同,各种教材都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遵循学生的认识

规律的,我们不必过于拘泥于某种教材,而是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6.教学方式分析:可以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我们学校主要采用五环节

教学法,即师生共同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精彩展示和老

师精彩点评五个环节。

三、教学流程设计

四、典型案例设计(略)

五、反思与改进

1.重视解析几何在高中数学中的指导性地位,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巩固,

加深学生对其重要性的认识。2.把握教学中的“度”,最好不要在细枝末叶处“折腾”。3.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可大可小,要用整体把握的观点指导教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电影院》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电影院》教案教学 设计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电影院》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电影院》精选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并经历这一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具准备 演示板,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计算下面各题。 16×1112×1432×21 2、结合以上各题,说说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引入谈话。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它与上一节课虚伪系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在探索过程中曲发现它,并掌握它。 2、教学例题。 (1)出示课本主题图。 (2)认真审视主题图,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_共有500人来电影院; _影院里的座位一共有21排; _一排一共可以坐26人。 (3)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告诉我们什么? (4)想一想:怎样列式,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1×26或26×21 (5)估算结果。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同伴间交流、提问、回答结果。现在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 (6)探索笔算。 第一种方法:口算法,26×20=520,26×1=26,520+26=546 第二种方法:简便运算,26×21=26×3×7=78×7=546 第三种方法:笔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个座位。

英文电影配音选修课教案

英文电影配音选修课教 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原音影视配音与英语学习》 Big Hero 6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英语组宁庆银 一.教学目标 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准,借助精彩的英语原版影视片断为教学平台,采取视,听,说,读相结合的手段,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操作性,在声音,图像和文本多重信息作用下,使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较快提升。通过影片的配音实践,激发学生的表演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走进影片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不自觉的和影片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反映出深刻的理性内涵,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调动学生主动追求高尚人格,利用影片强烈的教育功能和强大的教育征服力,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电影Big Hero 6 的欣赏及配音表演使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较快提升,激发学生的表演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模仿电影人物的声音及神态,把配音效果发挥到最好的水平。 四.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Greet the students as usual. Step 2. Introduce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is this movie. Step Make a self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movie. Teacher introdu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movie and show it on the screen. Step Students enjoy some wonderful parts of the movie. Step 5. Teacher introduce some useful words and sentences to the students. And students practice the sentences together.

公开课 快速跑教学设计

快速跑教学设计 晋江市启文小学教师:许天球班级:五年级(1)班人数:52人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以游戏和比赛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快速跑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探究、体验快速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练习,有效发展快速跑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锻炼。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快速跑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距离,发展速度素质的教学内容。学习快速跑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运动速度和位移速度,发展快速跑能力,提高机体无氧代谢耐力,发展腿部肌肉后蹬力量,在练习和比赛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验快速跑的乐趣。水平二对动作技能的要求是:跑时能用力蹬地,大腿抬起,手臂与身体姿势自如,动作自然,提高跑速。教学重点:自然放松,姿势正确。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 三、学生分析 基本情况:学生身体正处于迅速发育时期,身体发育尚未定型,大腿肌肉群快速发展,肌肉群富有弹性,感知能力强,灵敏度高;但肌肉力量较弱,耐力差,正是速度力量发展的敏感期。在心智方面,心理发育不成熟,他们自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自尊心强,对别人的评价很敏感;兴趣爱好广,但不稳定,可缩性强;精力充沛,求知欲高,争强好胜,爱自我表现。他们的直观思维能力比较强,具有活泼好动,喜欢比赛,喜欢做各种游戏的特点。 学习基础:学生已懂得用简单的语言来形容什么是快速跑,正确的跑的方法还没有定型,跑的姿势基本正确,能用前脚掌着地,能够沿前方的目标直线跑,但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四、本课目标 1、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快速跑的动作要领。 2、80%的学生在快速跑时做到不低头,不耸肩,眼平视,摆臂自然,蹬地有力,快速奔跑。 3、学生能在游戏和比赛过程中,发展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电影院》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第三单元《电影院》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估算判断正误。 教学难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竖式计算中要能正确进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知铺垫。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1×14= 16×8=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吗?这里是电影院的售票处。(出示书P36图) 2.你从图上得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三.自主探索,交流策略: 1、老师有个疑问,我们有500名同学去看电影,电影院的座位够吗?这个问题也是要解决什么问题(电影院一共有有多少个座位)? 2、学生自主探索。 (1)列出算式,估一估: (2)算一算; 3、学生反馈,交流想法: (1)电影院的座位够吗?用估算的方法:最后一个座位是 21排26号,可以看成20排25号,这样电影院的座位就有 20×25=500个座位,500人应该够坐; (2)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用计算的方法: 21×26= (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时,注意提醒进位的问题。) 4、小结:用竖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与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什么不同? 5、练一练: 笑笑还有一个问题请我们帮她解决:三(1)班有38名同学,买电电影票需要多少元? (1)列式,估算。 (2)算一算:先独立计算,再展示汇报。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你的表现如何?

小学体育快速跑教案设计

小学体育快速跑教案设计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体育《短跑》教案设计 教师:李强 一、教学课题 跑是每个小学生都具有的自然活动能力。跑的快,是每个小学生展现自我的愿望,又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重视过程性的评价。本课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在奔跑中获得身心体验,培养快速奔跑中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和提高奔跑的速度和能力,还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获得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并通过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优化学习氛围,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鼓励、帮助,使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展示自我。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快速跑的动作方法并获得快速奔跑的身心体验。 2、技能目标:使80—90﹪的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快速跑的正确姿势,并通过“往还接力”提高学生奔跑的速度和能力、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三、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三—四年级)体育教材第三章:走跑与游戏。快速跑是小学四年级跑的重要教材。跑的快,是每个小学生展现自我的愿望,又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由于单纯的快速跑对于活泼好动、富有求知欲望的小学生来说,会显得枯燥无味。对此,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情景导入:“竞选冬季运动会短跑运动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 掌握快速跑的技能及学练方法 教学难点: 对跑产生兴趣,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五、教学方法 1、教法: (1)情景导入法:本课设计“为学校即将举行的冬季运动会选拔短跑运动员”这样一个情景,使学生在竞争、欢乐中完成本节课的目标。 (2)讲解法:教师语言清晰、表达能力要强。 (3)示范法:本课采用示范法,使讲解更加形象生动。 (4)启发式教学法:本课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爱动脑,互帮互助的好习惯。 《短跑》课的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全汇总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 1.引导学生掌握用“替换”(或置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手段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例1时,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借助示意图,思考怎样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小杯替换成大杯。教学例2时,在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通过画示意图帮助自己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打开教材,看一看“西红柿”“青椒”“萝卜”是怎样想的。 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假设,找出问题的答案,充分感受“替换”“假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4.重视检验过程,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在解决问题后,教师都应要求学生对求出的结果进行检验,看答案是不是符合题目的已知条件,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 1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1课时 2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1课时 …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材第68、第6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1~3、第9~14题。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并进一步发展推理和转化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1.用等量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 2.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 课件。 谈话:我们每天写作业都要用到钢笔,请拿出你最喜欢的钢笔,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教师选择一支钢笔,问:你这支钢笔多少钱买的 、 学生回答后,教师拿出自己的一支铅笔,问:老师这支铅笔值()钱。老师想用这支铅笔换你这支钢笔,你愿意吗(不愿意)为什么(不公平) 提问:请同学们帮老师一个忙,怎样才能公平地换到这支钢笔 根据同学的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我们用数学语言说1支钢笔的价格可以替换成()支铅笔的价格,或者说()支铅笔的价格可以替换成1支钢笔的价格。 教师:刚才老师与这位同学换笔,说明“替换”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谁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替换现象 指出:我们读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一个用“替换”来解决问题的典型事例。既然生活中到处都有“替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板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1大杯果汁可以替换成3小杯果汁,或者3小杯果汁可以替换成1大杯果汁。 (2)小组合作。 提问:这里的960毫升不仅装了2大杯,还装了6小杯,要求大杯和小杯的容量,该怎么办呢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呢 小组讨论,教师出示思考题: $ ①替换的依据是什么 ②画一画,将什么替换成什么选一种替换方法,画出替换过程。 ③说一说,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3)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学生汇报时,教师用课件演示。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教学设计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1) 能掌握以下单词:theater, comfortable, seat, screen, close, ticket, worst, cheaply, song, DJ, choose, carefully, reporter, so far, fresh, comfortably, No problem 能掌握以下句型: ①It has the biggest screens. ②It’s the most popular. ③Which is the best clothes store? ④You can buy clothes the most cheaply there. ⑤They play the most boring songs. 2) 能了解以下语法: 掌握形容词及副词的最高级形式;用最高级形式来描述人或物的特殊。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们周围中有那些最出色的人或物,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人。周围环境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珍惜的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 形容词及副词最高级形式的构成。 2) 用形容词或副词的最高级形式来描述人或事物。 2. 教学难点: 用形容词或副词的最高级形式来描述人或事物。 三.教学过程

Ⅰ. Lead-in 1. 向学生们介绍一座大家都很熟悉的电影院,谈论自己对这座建筑物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课时中的一些重要单词:comfortable seats, big screens, best sound, cheap, new movies, close to home, buy tickets quickly, popular… 2. 学生们听老师的介绍,并学习这些新生词。 3. 学生们看幻灯片,并学习记忆这些生词。 Ⅱ. Presentation Learn the new words. Ⅲ. Discussion 1. How do you choose which movie theater to go to? Write the things in the box under “Important”or “Unimportant”. 2. Ss discuss with their partners and write the words in the box in the chart. Ⅳ. Listening 1. T: Tell Ss to read the sentences in the chart. Make sure they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s. 2. 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listen and match the statement with the right movie theaters. 3. 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Ss. Ⅴ. Pair work 1. Let Ss read the model with a partner. 2. Us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chart of 1b. Ask and answer with a partner. 3. Let some pairs ask and answer about the chart. Ⅵ. Listening Work on 2a: 1. Read 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 in 2a. Tell Ss to remember the information.

电影鉴赏欣赏选修课教案

选修课:电影欣赏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认识电影主人公的形象与品格: 2,学会欣赏电影对人物语言的精心选用。 3,介绍和传播世界优秀的电影文化. 4, 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作品的引进和赏析,为观众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电影文化和观看体验 (二)能力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电影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正确对待科幻电影,引导学生反思人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电影情节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2,学习主人公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 1,对电影中语言的欣赏; 2,从电影中品味人生道理。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播放器,课件 六: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过程及内容 1:导入主题 首先对影视欣赏课进行介绍,然后介绍5部旧版的猩球系列,从而引入新版的猩球系列。 2:简介猩球崛起2 《猩球崛起1》片末的致命病毒弥漫全球,遭此横祸的人类只有一小部分幸存下来,聚居在旧金山。智能进化的猿族首领凯撒也在深山密林中与族人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并试图将人性带入猿族社会。然而随着一小队人类的到访,他们的宁静被打破。在这场人猿大战中,人类也分成了两个阵营,杰森·克拉克、凯丽·拉塞尔饰演的角色将与猿族成为朋友,而加里·奥德曼饰演的角色则与猿族敌对。 3:对主演人物,电影使用的CG技术,进行介绍;摘取一段精彩影评共同欣赏。4:对影片进行反思。 5:播放电影。 6:让学生谈谈看完影片后的感受。 1

小学快速跑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学校: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2018年4月

水平阶段二快速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 本节课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利用情景式教学法,通过创设“大家来当消防员”的情景,进行了快速跑科目的训练,设置了“军事训练”、“军事演习”、“接警救火”等环节,将教学过程情景化、趣味化、游戏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热情。并将意志品质和“感恩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教育。 二、教材分析 快速奔跑能力是人体基本的运功技能,也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的练习形式多样,学生较为喜欢。本节课教学的快速跑是短跑中的内容,将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站立式起跑和摆臂姿势的基础之上,解决步频和步幅的教学重点。 三、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他们活泼好动,乐于合作,有团队协作精神。本节课将充分发挥小组长的骨干带头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游戏比赛,增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四、设计思路 课前布置场地,放置器材、水桶等创设情境,主动与学生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1、导入与准备阶段:教师通过一段关于消防员的描述,鼓励大家一起来当一次消防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摆臂练习,思考怎样才能跑的更快。 2、体验与探讨阶段:(军事训练)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几组快速跑的辅助练习(高抬腿跑和小步跑)后,引导学生根据学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步频和步幅的方法进行练习。然后通过“军事演习”进行各小组的比赛选出优胜者进行奖励。最后,听到火警警报迅速集合,通过“接警救火”模拟某

英文电影配音选修课教案精选文档

英文电影配音选修课教 案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原音影视配音与英语学习》 Big Hero 6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英语组宁庆银 一.教学目标 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准,借助精彩的英语原版影视片断为教学平台,采取视,听,说,读相结合的手段,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操作性,在声音,图像和文本多重信息作用下,使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较快提升。通过影片的配音实践,激发学生的表演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走进影片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不自觉的和影片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反映出深刻的理性内涵,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调动学生主动追求高尚人格,利用影片强烈的教育功能和强大的教育征服力,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电影Big Hero 6 的欣赏及配音表演使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较快提升,激发学生的表演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模仿电影人物的声音及神态,把配音效果发挥到最好的水平。 四.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Greet the students as usual. Step 2. Introduce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is this movie. Step 3. Make a self Array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movie. Teacher introdu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movie and show it on the screen. Step 4. Students enjoy some wonderful parts of the movie. Step 5. Teacher introduce some useful words and sentences to the students. And students practice the sentences together. 1. House rules: You gotta to pay to play. 2.No one likes a sore loser. 3. I’m surprised as you are.

(完整版)50米快速跑教案设计

50米快速跑教学设计 学校:金银滩中心学校年级:五年级执教人:郭佳斌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体育课程标准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将这一思想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之中。本课设计了以游戏贯穿于教学中,旨在让学生在“游戏中练,游戏中表现,游戏中指导,游戏中提高”,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关注学生的跑步姿势,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50米快速跑是小学五年级田径教学的主要教材,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距离的运动,发展速度素质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高速度,而且还要维持这种速度一直跑到终点。学习快速跑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快速跑能力,通过快速跑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勇往直前、拼搏向上、互爱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本。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好动,组织纪律性欠缺,不太爱与他人合作。身体素质与活动能力普遍较弱、运动技术与技能较差。但可塑性大,学习动作快,喜欢竞争,好胜心强,勇于表现。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知道正确的途中跑姿势。 2、技能目标:学生在途中跑时,能做到头正、肩放松、屈臂前后自然摆动;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学生在学习快速跑时刻苦认真,同学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学习;同时树立自尊自信,提高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五、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发展快速跑能力。 难点:途中跑时不耸肩,上体摇晃和后仰、前倾不要过大。 六、教学方法: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规律,人体动作形成规律,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法、学法为: (一)教法 1、讲解示范法: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明确要领,激发练习方法,学会练习。 2、体会练习法:通过练习,体会动作,加深学生对动作的感知认识。 3、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4、表扬鼓励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5、游戏参与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学法 1、体会:认真练习,亲身体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自主与合作学习法,学生在练习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 七、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教师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向老师报告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老师宣布本课,主要内容和任务。 4.绕场地小跑一圈。 5.教师组织游戏<喊数抱团、定向越野>,讲解游戏的放方法和规则。 6.请同学布置场地和控制赛跑的距离。 7.教师组织进行游戏。 8.进行小结,指出存在的错误好继续进行游戏。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解决方法。 2.通过解决问题,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在与同伴交流及自己探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感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二、教学重点用数一数、圈一圈的方法和数的组成解决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并学会剩下的不够一组时怎样处理。 三、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小练习篇子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出示46页主题图。 2.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3.引入:请同学猜一猜到底能穿几串?我们就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到底能穿几串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问题 (1)提问: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试做。 (3)学生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数数的标记方法、在解决问题时遇到的问题等) (4)全班交流,展示解题方法。 ①师提问:你们发现他是几个圈成一个圈,剩下的8个还圈吗? ②题目中要求10个穿一串,所以我数10个圈成一个圈,剩下的8个比10个少,不够穿一串了,就不能再穿了 ③师小结:一串的个数很重要。一串的数我们把它称为1份。剩下的不够一份就不能圈。 2.教学用数的组成解决问题 (1)师:刚才猜到底能穿几串时有些同学猜的又快又对,介绍一下你们的方法吧! (2)生:数的组成,58是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就圈出5个圈,所以能穿5串。 (3)对比学生的方法。

(4)师小结: 我们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也可以想数的组成来解决。(二)练一练(1 )师:喜羊羊给同学们带来 38朵花,请你们穿手链,你先想好自己几个穿一串,再试一试。 (2)学生完成 (3)小组交流:38朵花,几朵一串?穿了几串,还剩几朵? (4)汇报:38朵花,我是10个穿一串,能穿3串,还剩8朵。请结果不同的学生多说几组。(5)引导学生观察板书上的结果,发现:同样的38朵花,由于同学们每一份的数不同,也就是分的方法不同,所以有的穿的串数少,有的穿的串数多。有时正好分完,有时分不完,还有剩下的,但是剩下的都不够一份了。 (6)总结解题步骤。(7)师小结:第一步先看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几个为一份?第二步选用圈一圈的方法或数的组成的方法解决。第三步检验。 (三)拓展延伸1.懒羊羊:有43块饼干,10块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2.有43块饼干,5块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3.判断中国教育出版。1。8。。。。。。。。。。。。 。123 4 5678 。2。。。。。。。。。8。。。。 √X (四)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的什么知识? 解决问题时用什么方法呢? 2.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版第六册《电影院》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六册《电影院》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第六册《电影院》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北师大版第六册《电影院》教学设计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1611 1214 3221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什么想的? 2、想想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那么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它,并掌握它。 2、教学例题: (1)出示主题图:观察图,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是最后一个座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们什么? (3)列出算式: 板书:2126 或2621 A、先估算结果 解决:这个电影院大概能坐多少人?够500人坐吗?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B、探索笔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在上节课内容基础上,只是多加了进位,在全班汇报,教师把计算过程展示于黑板。 (4)引导学生将所有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特别是书上出现的三种,比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书写竖式: 强调:A、因数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 B、积52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比较书上3种算法哪一种简单、方便。 四、习题巩固 1、课本31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算法多样,但至少有一题要用竖式。 2、课本32页练一练1 独立计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一、课堂小结

电影课《时间》教学设计

电影课《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珍惜时光,认识拖拉的危害。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认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能好好抓住机会,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学习。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看影片知道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要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动画片《等明天》、课件、《明日歌》等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一部动画片给你们看。在看电影之前先来猜个谜语吧。 1.出示谜语:一寸太阳照门里。你们猜到谜底了吗?(时间) 2.板书:时间。 二、观看影片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电影。瞧,电影里的主人公来了。(出示小猴子图片) 1.带着问题观看电影《等明天》。 边看边想,小猴要做一件什么事情?最后他完成这件事了吗?为什么?(播放动画片:《等明天》) 2.看完后让学生简要地说说电影的主要内容。 ①小猴要做一件什么事?(生:要盖房子)

是啊,小猴要盖一座新房子。房子盖好了吗?(没有)为什么没有盖好?(它总是等明天。) ②你想对小猴说什么?(生:小猴你不要总是等明天,赶快动手呀!生:我想你不久一定会盖好新房子的。加油!(师:不久,通过自己的努力,小猴会盖好新房。)(生:你不要浪费时间要,赶快抓紧时间) 三、拖拉的后果 1.是什么偷走了小猴子的时间?(懒惰、拖拉、贪玩)这只小猴子觉得时间过去了无所谓,每天都想着玩,想着睡懒觉,想着明天再盖房子,浪费了很多时间。 1.它拖拉时间最后给他带来了什么麻烦呢?(没有房子住,被大雨淋成了落汤鸡。) 2.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拖拉时间的实例,以及带来的麻烦或是造成的危害。 3.联系生活,拓展思考:不抓紧时间的危害。 作业拖拉——用餐拖拉—— 排队拖拉——值日拖拉—— 医生拖拉——农民拖拉—— 爸爸妈妈拖拉,放学晚来接你—— (提醒:夏天热得受不了,容易中暑,冬天冷得发抖,快冻僵了。所以回家对爸爸妈妈说放学准时来接。) 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永不回头,所以我们大家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板书:学会珍惜 四、珍惜时间

快速跑教学设计

《快速跑》教学设计与反思

单位:寺头镇寺头初中 姓名:马海亭 快速跑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健康为宗旨,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 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和机会,并与师生同乐,共同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 、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初中学生对田径教学的主要教材,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发展速度素质的教学内容。学习快速跑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运动速度和位移速度。本课主教材设计为轻松、自然的快速跑。为避免教材枯燥给学生学习兴趣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较好地达成本课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本课通过设置多样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身体练习中。使学生在奔跑中保持上体较正直,屈臂自然摆动,轻松、自然快速跑的基本姿势。本课辅助教材设计穿插了游戏,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展示自我,学有所获和备战中考。 1、学情分析: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表现欲和独立性,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表现其追求成功,尝试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所以在体育教学上没有对学生进行过专业的训练。使学生对快速跑的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如何实施体育教育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2、设计思路:针对学生的自然状况,以及快速跑教学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思路 ①注重引导让他们体验快速跑运动带给他们的身心改变以及超越自我的成功喜悦 ②教学内容的安排着重于能力的提高。 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边学边用,阶梯式提高,逐步推进学生思考、改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最新)

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4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3,以及练习九第2、3、4题。 【教学目标】 1.是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正确理解题意、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合理完整解答的良好习惯。 3.是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习题。 (1)12个苹果,每份4个,可以分成几份?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列式计算。

引导:12里面有几个4?12÷4=3表示什么?(表示12里面包含3个4。)(2)12个苹果,平均分成3分,每份是几个? 列式:12÷3=4,12里有3个4. 2.揭题:除法可以表示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图。 谈话:同学们,跟老师到商店购物吧! 课件出示小熊、地球仪、皮球的价钱。师:我有56元钱,想买地球仪,请问可以买几个? 出示问题: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谈话: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知道哪些信息?(商品的价钱,总的价钱。)刚才这个购物的过程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一句话来表达?(56元里面有几个8元) 要求可以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人8元。 提问:应该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用除法计算,56÷8=)得数是几?你是怎样算的?(7,用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 得数7表示什么?写什么单位名称?(7表示可以买7个)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8=7(个)。口答:可以买7个地球仪。 (2)检验。 谈话:我们的计算对吗?你有什么理由?

《小电影院》教学设计

《小电影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2.学会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看过电影么?电影院什么样啊?(预设:放映机、屏幕、观影椅子…)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有关电影院的课文。出示课题《小电影院》 2.简介《回到童年》 师: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有谁关注了本文的作者?(预设:林良) 他是台湾著名的作家,代表作《回到童年》,收录了作者35篇描写生活的文章,篇幅不长但去颇具魅力。 3.欣赏小故事《想家》 我十九岁那一年,但是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独自搭小木船去那个偏僻的小县城就职。小木船要去一日一夜,夜里我开始想家。第二天中午,小木船抵达终点。头一天我勉励自己应该学习独立,不要老是想家。第二天我就开始写信给父亲,第一封信告诉父亲我要回家,第二封信告诉父亲我已经下决心留下来,第三封信告诉父亲我还是想回家,第四封信告诉父亲我想了想还是留下来的好。我在一天里寄出了四封信,我一连写了五天的信,第五天父亲的回信到了,他说:“回家吧,不要太为难自己。” 师:同学们故事读完了,老师想问你为什么作者一天写了四封信? (预设:因为他太想家了,一天写好几封这犹豫不绝的念头,反反复复地心情,恰巧说明作者想家) 小结:看来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呢。 二、初读课文,引出问题可以分类 1.出示自读要求: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把自己的新问题写在书边上,试着筛选出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 2.师针对题目提出疑问,为什么叫“小”电影院 老师发现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些问题,现在再次读又产生了新问题,看来每一次的读书都有不同体验啊!那有没有人对课题产生疑问呢?关于题目,你有老师倒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一起帮我,为什么叫“小”电影院?“小从何而来呢?” (预设1:开电影院的人是小孩。师:是呀,那时我才12岁,弟弟妹妹们就更小了。 预设2:播放电影的地方小。师:嗯,就在堆杂物的小房间里。 预设3:放映机结构简单。师:结构多简单呢?前面一个镜头、后面一个装灯泡的箱子,胶片装在镜头后面,只要以摇动手柄便可一格一格地放映了,而且要大就大,要小就小。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我一学就会,很自然便萌生了一个(做生意)的想法。)师:原来我做生意的念头就这么来的呀! 3.小结:看来“小”问题,不简单,解决了小问题,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呢!(板贴:帮助我们理解内容) 4.找出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 师:刚刚我们在分析放映机结构的时候,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在书边上一位同学提出了‘电影胶片是什么?’这个问题,有没有同学和他一样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答案的? 师追问:那你刚刚为什么没有举手问老师;或者问同学;昨天预习的时候怎么没查查资料;问问爸爸妈妈呢?(预设:我知道交卷是放动画片的;你猜到了它作用。我知道交卷一

快速跑教案与反思

即墨市大信镇司家疃小学 水平二 四年级快速跑 授课人:小学一级教师仇爽爽指导教师:陈正武 联系方式:0532——82535209

《快速跑》一课的设计思路 本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以养成正确的跑动姿势、提高快速跑能力为主,使儿童在规定的距离内达到一定的速度,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素质,促进身体各系统、器官功能和下肢力量的发展。通过对四年级学生快速跑学习基础分析,采用游戏化、兴趣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教材设计成游戏,开始的教学都由“叫号赛跑”—“抢占空位”—“十字接力”—“快速出击”—“挑战高手”这5个游戏组成,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法形式上,采用以小组合作练习、合作评价的氛围下,激发学生积极创新精神,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体验健身的乐趣和互助的快乐,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和奋力拼搏的精神。 一、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熟悉的“智慧树“栏目为载体,采用游戏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快速跑技能,提高快速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获得快速奔跑的身心体验,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及学生的小组合作和竞争意识、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本课选取生活中孩子喜欢的活动,通过快速跑,以“叫号赛跑”、“小小设计师”来实现,发展奔跑位移速度的能力。从《课标》理念和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科学性,让学生在“新”、“奇”、“乐”中,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运动的技能,寓教于乐。 二、教材分析 水平二快速跑的教学内容,是在走和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走和跑两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所以在内容设计和引导学生掌握跑的技能时,通过多种方式的游戏,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快速跑技术和技能,调动学生各种积极因素,发展位移速度,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形成跑的正确姿势,提高快速跑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游戏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思考、体验快速跑、提高反应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快速跑的教学与练习,提高学生跑的速度,同时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让90%以上学生懂得快速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练中的团结协作的意识、探究意识以及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创新精神。 四、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2、知识、技能基础: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但在知识的理解、技术的掌握和学习的方法、兴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去体验、去实践。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电影院》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电影院》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电影院》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课题:电影院课时 1 主备人授课人授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会通过估算解释运算结果的合理性。 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和巩固进位的乘法竖式计算的算法。 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 设计 思路本节课将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和估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结合

具体情境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价值、结合实际问题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中的进位法则、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活动,让学生会运用估算解释运算结果的合理性。 教学 准备课件 预习 要点图中“21排26号”这一生活信息要转化成数学知识,对多数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必要的引导。 沣东新城车辆小学大学区教案专用纸附页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要点与个性化修改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很多同学都喜欢看电影,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影院里一排排的座位的排列情况吗?怎样才能顺利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呢?(出示情境图)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二、解决问题,掌握算法 1、引导观察,发现问题

(1)我们的好朋友淘气、笑笑也在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观看了一场电影。(出示书第28页图) (2)你从图上得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2、估算解决问题。 (1)淘气请我们帮助解决什么问题?(电影院的座位够坐吗?) (2)21排26号是最后一个座位。来了500个人座位够吗? (3)小组交流、讨论,探究出估算的方法。 方法一:把21看成20,26看成25,20×25=500,够。 方法二:把21看成20,20×26=520,够。 方法三:把26看成30,21×30=630,够。 方法四:把21和26都看成20,20×20=400,不够。 2、探究多种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1)到底电影院实际有多少个座位,大家想算一算吗?怎样计算呢?(小组交流学习,至少想出一种计算方法) (2)交流汇报。(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方法一:26×20=520 26×1=26 520+26=546 方法二:20×21=420 6×21=126 420+126=546 方法三:26×21=26×3×7=78×7=54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