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

湖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

湖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
湖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A )。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

C.为人民服务D.独立自主

2.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和党性纯不纯的高度的文章是(D )。

A.《反对本本主义》B.《实践论》

C.《矛盾论》D.《改造我们的学习》

3.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是在( B )。

A.中共七大上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D.中共八大上

4.20世纪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A )。

A.毛泽东B.刘少奇

C.周恩来D.张闻天

5.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C )。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两者不相关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

A.实事求是B.毛泽东思想

C.为人民服务D.邓小平理论

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B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展真理D.密切联系群众

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是( B )。

A.独立自主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D.发展市场经济

9.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我党领导人是(A )。

A.邓小平B.刘少奇

C.周恩来D.江泽民

10.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D )。

A.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破除迷信的重要性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11.1978年我国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D )。

A.马列主义理论B.“两个凡是”

C.“三个有利于”D.实践

12.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两者之间是(D )。

A.替代关系B.继承关系

C.发展关系D.继承和发展关系

13.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D )。

A.遵义会议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八大D.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14.1978年我国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为了解决我们党的( B )。

A.政治路线B.思想路线

C.组织路线D.基本路线

15.最早对“实事求是”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 D )。

A.邓小平B.刘少奇

C.周恩来D.毛泽东

16.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A )。

A.理论创新B.科技创新

C.制度创新D.体制创新

17、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A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C.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

A.基本一致的B.完全一致的

C.不一致的D.没关联的

19.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 C )。

A.《完整正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20.在国际国内风波严峻考验的历史关头,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民群众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 D )。A.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反应一些

B.组成一个实行改革有希望的领导集体

C.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谈话D.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

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

22.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的会议是( C )。

A.党的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 D.党的十二大

23.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

起来就是( A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了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运用到社会各方面建设中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D.创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了持续稳定和谐的发展

24.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C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25.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在(C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6.毛泽东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毛泽东思想的(D )。

A.开始萌芽 B.初步形成

C.走向成熟 D.继续发展

27.毛泽东思想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的是(D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C.政策和策略理论

D.党的建设理论

28.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 B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期间

D.解放战争时期

29.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B )。

A.理论基础 B.时代背景

C.历史根据 D.现实依据

30.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C )。

A.理论基础 B.时代背景

C.历史根据 D.现实依据

31.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A)。

A.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B.立国之本、治国之基、发展之源

C.立党之本、治国之基、处世之道

D.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处世之道

32.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的会议是党的( C )。

A.十六届二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五中全会

33.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C )。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C.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D.俄国十一革命的经验总结

3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是(A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35.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的会议是( C )。

A.“八七”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党的七大

3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B )次历史性飞跃。

A.一 B.两

C.三 D.四

3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这句话强调了(B )。

A.实践的重要性 B.理论的重要性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D.经验的重要性

38.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是(B )。

A.旗帜问题 B.道路问题

C.主义问题 D.实践问题

39.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是(D )。

A.社会主义道路 B.资本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0.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B )。

A.新民主主义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D.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41.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是(D )。

A.党的十六大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七大

42.思想路线,亦称( C )。

A.政治路线 B.基本路线

C.认识路线 D.组织路线

43.邓小平认为,我们党在世界范围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之所以能够制定出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归根结底就是( C )。

A.坚持了改革开放 B.坚持了两手抓

C.恢复和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 A )。

A.实践创新

B.制度创新 C . 文化创新 D . 科技创新

4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B )。

A. 革命路线

B. 思想路线

C. 组织路线

D. 政治路线

46. 我们只有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突出的是(A )。

A.实践的观点 B. 群众的观点

C. 唯物的观点

D. 唯心的观点

4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A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展真理D.密切联系群众

4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 C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展真理D.密切联系群众

49.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A )。

A.实事求是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不断革命D.密切联系群众

50.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C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C.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D.国内与国外的统一

51.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B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C.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D.国内与国外的统一

52.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由毛泽东在(C )时期确立的。

A.井冈山B.长征

C.延安D.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53.对党的思想路线内容作了系统概括的中共领导人是(C )。

A.陈独秀B.毛泽东

C.邓小平D.刘少奇

54.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做到( A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一切从本本出发

C.一切从主观出发D.一切从经验出发

5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句话是(D )讲的。

A.毛泽东B.刘少奇

C.邓小平D.江泽民

56.毛泽东针对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党内斗争中存在过“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的错误,强调在党内斗争中要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为此,他提出的正确方针是(D )。A.联系群众B.谦虚谨慎

C.实事求是D.惩前毖后、治病求人

57.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时特别强调的是要(B )。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58.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D )。

A.思想路线 B.组织路线

C.军事路线 D.群众路线

5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这是在党的(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概括的

B.十一届四中全会上概括的

C.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概括的

D.十二大上概括的

60.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D )。

A.马克思主义被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取代

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已经过时

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

D.马克思主义它本身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61.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是在(B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62.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出马克思主义界定的著作是( D )。

A.《反对本本主义》 B.《矛盾论》

C.《实践论》 D.《改造我们的学习》

63.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开始产生的标志是( B )。

A.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D.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64.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的标志是(C )。

A.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D.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65.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标志是(D )。

A.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D.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66.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以(A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是(ABCD)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毛泽东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的文章是(BD )。

A.《反对本本主义》 B.《实践论》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矛盾论》

3.毛泽东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的文章是(AB)。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矛盾论》

4.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两种错误倾向。它们是(CD )。A.主观主义 B.客观主义

C.经验主义 D.教条主义

5.江泽民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它们是(ABCD )。A.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B.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C.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D.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6.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要求是(ABCD )。

A.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

B.全面地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

C.发展地看问题,决不能静止地僵化地看问题

D.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科学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7.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须(ABCD )。

A.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

B.注重把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C.要有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

D.要上升到对中国实际本质的理性把握

8.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BCD )。

A.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

B.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

C.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

D.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

9.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其中“是”是指(BC )。

A.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B.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C.规律性

D.我们去研究

10.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BC )。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特别重视理论创新

1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ABCD )。

A.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B.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

C.推进理论创新

D.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1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D )。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提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ABCD )。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

D.它们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BCD )。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目的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

C.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D.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15.实事求是是(BCD )。

A.一切政党的思想路线

B.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C.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D.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6.解放思想实质就是(CD )。

A.一切从经验出发

B.一切从实用出发

C.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D.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17.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BC )。

A.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

B.冲突“两个凡是”的束缚

C.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D.以邓小平理论代替毛泽东思想

1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实现了若干重要转变,即(ABC )。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从墨守成规到各方面的改革

C.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D.从“两个凡是”到否定一切

19.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BCD )。

A.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20.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提出(ABCD )。A.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B.不大大解放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C.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D.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21.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含义是(ACD )。

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B.必须以实用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C.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中国特色

D.离开中国实际谈论社会主义没有意义

22.对毛泽东思想正确评价的是(ABCD )。

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2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功绩有(ABCD )。

A.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建设上来

C.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D.提出了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

24.1987年党的十三大主要功绩是(ABC )。

A.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全面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C.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D.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5.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主要表现在(ABC )。

A.科学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B.科学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C.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D.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26.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AB )。A.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

B.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C.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27.求真务实,就是(ABCD)。

A.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

B.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

C.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

D.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建设之实

28.理论创新的成果要通过(ABCD )去贯彻落实。

A.制度创新 B.科技创新

C.文化创新 D.体制创新

29.进入21世纪,我们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江泽民继续强调解放思想,就是(ABCD )。

A.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B.要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要从主观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要从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30.实事求是(ABCD )。

A.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B.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D.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ABCD )。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2.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两次伟大革命是(BD)。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革命

B.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

C.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D.把中国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革命

3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是(ABCD )。

A.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B.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C.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D.它是提高党的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

D.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与时俱进

3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有(ABC )。

A.全面的发展

B.协调的发展

C.可持续的发展

D.不计代价的发展

36.以人为本,体现了(ABC )。

A.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B.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C.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D.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要求

三、判断题

41.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

4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和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 )

43.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解放思想。(× )

44.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

45.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的统一,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

46.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

47.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

48.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

49.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

50.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

51.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52.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

53.走自己的路,在基理论原则上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54.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由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确立的。(√ )

55.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是党确定正确的政治路线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56.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

57.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58.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59.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

60.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

61.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目的。(√ )

6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在任何时间、地点和条件下都要反对本本主义。(√ )

6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

64.邓小平不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65.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

6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6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6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

69.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7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

7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

72.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

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7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7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

75.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 )

76.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 )77.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四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78.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79.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

80.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

2015年西北工业大学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5年《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及解答 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 答:一、科学技术的定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是人们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是人们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二、基本内容如下: (1)科学的分类恩格斯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分类。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相互转化的运动形式,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恩格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运动着的物体,并将科学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2)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恩格斯强调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推动作用,认为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面日益迅猛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也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必须通过理论思维才能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自然地与哲学发生紧密的关系。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他认为,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五)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恩格斯认为近代以来科学“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六)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革命的出现,打破了宗教神学关于自然的观点,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从些快速前进。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上了发生了全面变革。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 (七)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揭示了新兴资产阶级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其次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再次,预见了只有在劳动中,科学才起到它真正的作用。同时也肯定了科学家个人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2017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第一章 1. 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幵拓着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 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 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 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 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 :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 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 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 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③改革幵放的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

湖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第五章

第五章 一、单选题 1.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要(C) A.走出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B.延续“第一次结合”的内容 C.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走出中国自己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道路2.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关系的重要著作是(B)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国家预算要保证重点建设又要照顾人民生活》 D.《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3.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的著作是(A)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国家预算要保证重点建设又要照顾人民生活》 D.《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4.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的是(B) A.周恩来 B.刘少奇 C.邓小平 D.陈云 5.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强调党执政后纪律检查工作基本任务的是(D) A.周恩来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朱德 6.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观点的是(B) A.刘少奇 B.周恩来 C.小平 D.陈云 7.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提出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的是(C)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8.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提出农业中生产责任制观点的是(B) A.周恩来 B.邓子恢 C.邓小平 D.陈云 9.中国共产党内率先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领导人是(A)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10.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是(A)A.陈云 B.邓子恢 C.毛泽东 D.董必武 11.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是(B) A.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毛概选择题题库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A.过渡性社会 B.独立性社会 C.半独立社会 D.可有可无社会 4、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族主义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A.经销代销 B.和平赎买 C.统购包销 D.加工订货 6、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 A.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B.革命和改革的路线 C.改良和前进的路线 D.稳步前进与大力发展的路线 7、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的经济成分有() A.四种 B.五种 C.六种 D.七种 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 A.多面性的阶级 B.三面性的阶级 C.两面性的阶级 D.单面性的阶级 9、从1949年到1952年经过三年时间,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恢复() A.民主革命任务 B.抗美援朝任务 C.打倒地主任务 D.国民经济任务 1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A.一化全改 B.一化四改 C.一化三改 D.一化两改 11、近代中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搞资本主义我国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 A.邻居 B.同伙 C.帮凶 D.附庸 12、我党完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具体时间是()

A.1950年6月 B.1951年8月 C.1952年10月 D.1953年12月 13、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的方针是:积极领导、() A.快速前进 B.稳步前进 C.踏步前进 D.迂回前进 14、我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 A.三个步骤 B.四个步骤 C.五个步骤 D.六个步骤 15、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取得了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 ) A.较大的错误 B.不确定因素 C.失误和偏差 D.人为地破坏 二、多项选择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没收官僚资本 B.没收地主的土地 C.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与新民主主义社会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是() A.大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西工大有限元试题(附答案)

1.针对下图所示的3个三角形元,写出用完整多项式描述的位移模式表达式。 2.如下图所示,求下列情况的带宽: a) 4结点四边形元; b) 2结点线性杆元。 3.对上题图诸结点制定一种结点编号的方法,使所得带宽更小。图左下角的四边形在两种不同编号方式下,单元的带宽分别是多大? 4.下图所示,若单元是2结点线性杆单元,勾画出组装总刚后总刚空间轮廓线。系统的带宽是多大?按一右一左重新编号(即6变成3等)后,重复以上运算。 5. 设杆件1-2受轴向力作用,截面积为A ,长度为L ,弹性模量为E ,试写出杆端力F 1,F 2与杆端位移21,u u 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出杆件的单元刚度矩阵)(][e k 6.设阶梯形杆件由两个等截面杆件○ 1与○2所组成,试写出三个结点1、2、3的结点轴向力F 1,F 2,F 3与结点轴向位移321,,u u u 之间的整体刚度矩阵[K]。 7. 在上题的阶梯形杆件中,设结点3为固定端,结点1作用轴向载荷F 1=P ,求各结点的轴向位移和各杆的轴力。 8. 下图所示为平面桁架中的任一单元,y x ,为局部坐标系,x ,y 为总体坐标系,x 轴与x 轴的夹角为θ。 (1) 求在局部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 )(][e k (2) 求单元的坐标转换矩阵 [T]; (3) 求在总体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 )(][e k 9.如图所示一个直角三角形桁架,已知27/103cm N E ?=,两个直角边长度cm l 100=,各杆截面面积210cm A =,求整体刚度矩阵[K]。 10. 设上题中的桁架的支承情况和载荷情况如下图所示,按有限元素法求出各结点的位移与各杆的内力。 11. 进行结点编号时,如果把所有固定端处的结点编在最后,那么在引入边界条件时是否会更简便些? 12. 针对下图所示的3结点三角形单元,同一网格的两种不同的编号方式,单元的带宽分别是多大? 13. 下图所示一个矩形单元,边长分别为2a 与2b ,坐标原点取在单元中心。

2016毛概考试重点总结笔记详细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

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 六: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七: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

西工大试题

西北工业大学考试试题(A卷) 2004 - 2005 学年第一学期 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计 30 分) 1. 塑性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金属的超塑性可分为 _____ 超塑性和 _____ 超塑性两大类。 3. 金属单晶体变形的两种主要方式有: _____ 和 _____ 。 4. 影响金属塑性的主要因素有: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5. 等效应力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常用的摩擦条件及其数学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π平面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8. 一点的代数值最大的 __________ 的指向称为第一主方向,由第一主方 向顺时针转所得滑移线即为 _____线。 9. 平面变形问题中与变形平面垂直方向的应力σz=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在有限元法中:应力矩阵 [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单元内部各点位移{U}=[ ]{ } 二、简答题(共计 30 分) 1. 提高金属塑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8 分) 2. 纯剪切应力状态有何特点?( 6 分) 3. 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的特点?( 8 分) 4. Levy-Mises 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8 分) 三、计算题(共计 40 分) 1 、已知金属变形体内一点的应力张量为Mpa ,求:( 18 分)(1)计算方向余弦为 l=1/ 2 , m=1/2 , n= 的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大小。(2)应力偏张量和应力球张量;

2017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2017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

湖南工业大学毛概题库第一章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是在(B) A.八七会议以后B.遵义会议以后 C.延安整风以后D.中共七大以后 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是(A)。A.毛泽东B.陈独秀 C.周恩来D.李大钊 3.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报告是( C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新民主主义论》 C.《论新阶段》D.《论持久战》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共识是在( C )。 A.八七会议以后B.遵义会议以后 C.延安整风以后D.中共七大以后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D )。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是(B )。 A.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C.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C )。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毛泽东思想 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D )。 A.帝国主义战争B.无产阶级革命 C.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D.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时代主题 9.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时期是(A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和和新中国成立以后 10.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是(C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以后到期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和和新中国成立以后 11.毛泽东思想发展时期是(D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和和新中国成立以后 12.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 )。 A.中共七大B.中共六届六中会会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D.中共八大 13.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B )。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 14.毛泽东思想围绕的主题是(D )。

毛概填空题

填空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党的十七大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十五大 4、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是七大 5、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 6、在中共七大上,做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刘少奇 7、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六届六中全会 8、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遵义会议 9、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并对毛泽东思想予以系统论述的是王稼祥 10、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11、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 12、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评价的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3、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14、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两个首要和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5、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 16、邓小平认为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7、在 1957 下半年开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地偏离 18、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纠正主观主义的领导人是毛泽东 19、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20、 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1、在文化上提出“洋为中用,批判地学习”“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的主张的是毛泽东 22、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3、邓小平在上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建设党,建设怎样的党 25、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行了深刻论述 26、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句话作了科学解释的著作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27、在我党的领导人中,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个概念的是毛泽东 28、从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29、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30、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过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的错误,毛泽东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 3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2、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两个问题展开论述 33、毛泽东在1941年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后不久,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的校训 34、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35、尊重实践就是尊重群众 36、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3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3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试题1-西北工业大学考试试题(卷)

诚信保证 本人知晓我校考场规则和违纪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保证遵守考场规则,诚实做人。本人签字: 编号: 西北工业大学考试试题(卷) 2008-2009学年第1学期 开课学院航天学院课程航天器飞行力学学时 48 考试日期考试时间 2小时考试形式(闭)(A)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 考生班级 2162、2163 学 号姓 名 一、名词解释(20分) 1、比冲 2、过载 3、二体问题 4、轨道摄动 5、星下点轨迹 6、临界轨道 7、顺行轨道 8、轨道转移 9、再入走廊 10、总攻角 注:1. 命题纸上一般不留答题位置,试题请用小四、宋体打印且不出框。 2. 命题教师和审题教师姓名应在试卷存档时填写。共2页 第1页

西北工业大学命题专用纸 二、简述(20分) 1、直接反作用原理 2、刚化原理(关于变质量物体质心运动方程和绕质心转动方程的描述) 3、瞬时平衡假设 4、开普勒三大定律 三、简答题(40分) 1、火箭产生控制力和控制力矩的方式有那些?写出各自的控制力和控制力矩计 算公式。 2、在什么条件下,一般空间弹道方程可以分解成纵向运动方程和侧向运动方 程? 3、自由飞行段的运动有哪些基本特征、轨迹是什么形状、特征参数有哪些、特 征参数与主动段终点参数有什么关系? 4、轨道要素有哪些,其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5、卫星轨道的摄动因素有那些? 6、双椭圆轨道机动的特征速度的确定方法? 7、基于状态转移矩阵的双脉冲轨道机动的过程和特征速度的求解方法? 8、航天器再入轨道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四、推导题(20分) 1、推导齐奥尔柯夫斯基公式(理想速度与质量变化的关系) 2、推导二体问题基本方程 教务处印制 共2页 第2页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容 ⑴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论成果是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容:①新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③改革开放的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⑦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

毛概选择题考试题库完整

1 单选题(1 号试卷) 1 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是 ? 空想社会主义 ? 儒家思想 ? 斯大林主义 ? 马列主义 2 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 ? 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农村根据地建设 3 ()进一步提出了人民专政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 会议之后 ?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后 ? 整风之后 ? 三大改造之后 4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人是p14 ?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 大钊 ? 周恩来 ? 独秀 5 思想写进党章是在 ? 党的七大 ?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 党的五大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论成果 ? 一 ? 二 ? 三 ? 四 7 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 近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活动的实践 ?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 ?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相结合 ?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相结合 ?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相结合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理论 ? 思想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多选题(1 号试卷) 1 关于独立自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p13 ?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 ?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坚持独立自主就是不争取外援,不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 2 群众路线就是 ? 一切为了群众 ? 一切依靠群众 ? 从群众中来 ? 到群众中去 3 以下对思想的理解错误的有 ? 它是个人的思想 ? 它包括晚年所犯错误 ? 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它没有完全坚持马列主义 4 以下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的理解错误的有? 二者毫无关联 ? 后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前者 ? 二者完全一样 ? 二者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5 对“实事”的含义作出的界定是p11 ?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部联系,即规律性 ?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 “实事”就是解放思想 6 以下对思想的历史地位正确的理解有 ? 它只是我们在革命时期必须要坚持的指导思想 ? 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 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它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判断题(1 号试卷) 1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p9、p129 ? 对? 错 2 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p17 ? 对? 错 3 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其主题是中国革命与建设。? 对? 错 4 思想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意义。p16 ? 对? 错

郑州大学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③改革开放的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⑧社

湖南工业大学C语言期末考试复习题(机房题库)

C语言期末考试复习题(机房题库) 2、下列各选项中,合法的c语言关键字是( )。 A. integex B. sin C. string D. void参考答案: D 3、C语言的程序一行写不下时,应该( )。 A. 用回车符换行 B. 在任意一个空格处换行 C. 用分号换行 D. 用逗号换行答案: B 4、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整型常量是( )。 A. 34.1 B. -80 C. 2,000 D. 1 2 3参考答案: B 5、在C程序中,可以作为用户标识符的一组标识符是( )。 A. void define WORD B. as_b3 _224 Else C. switch _wel ease D. 4b DO SIG答案: B 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c源程序可由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 B. 一个C源程序必须包含一个main()函数 C. c程序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函数 D. 在C程序中,注释说明只能位于一条语句的后面答案: D 9、C语言规定:在一个源程序中,main()函数的位置( ) A. 必须在最开始 B. 必须在系统调用的库函数的后面 C. 可以任意 D. 必须在最后参考答案: C 10、在C语言中,数字029是一个() A. 八进制数 B. 十六进制数 C. 十进制数 D. 非法数参考答案: D 12、C语言可执行程序的开始执行点是( ) A. 程序中的一条可执行语句 B. 程序中第一个函数 C. 程序中的main函数 D. 包含文件中的第一个函数参考答案: C 13、C程序是( ) A. 顺序执行 B. 从Main函数开始 C. 从函数体开始 D. 任意语句参考答案: B 1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语言程序中是从第一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 B. 在C语言程序中,要调用的函数必须在main()函数中定义 C. C语言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 D. C语言程序中的main()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参考答案: C 17、一个C程序的执行是从( ) A. 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main函数结束 B. 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C. 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D. 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main函数结束参考答案: A 18、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C程序中,main函数必须位于程序的最前面 B. C程序的每行中只能写一条语句 C. C语言本身没有输入输出语句 D. 在对一个C程序进行编译的过程中,可发现注释中的拼写错误答案: C 1、C源程序的基本单位是___函数__

毛概各章节考试选择题重点_(整理过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 D )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六届三中 B、六届四中 C、六届五中 D、六届六中 2.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在( C )中确立的。 A、遵义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C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 小平理论 4.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B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5.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 C ) A、萌芽时期 B、形成时期 C、成熟时期 D、继续发展时期 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A ) A、群众路线 B、思想路线 C、工人路线 D、农民路线

7.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C ) A、争取外援 B、艰苦奋斗 C、独立自主 D、利 用外贸 8.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 时间的人是( C )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 江泽民 9.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B ) A、邓小平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发展是硬道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 1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D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姓“资”还是姓“社”的判 断标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 12.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 党的( B )

毛概考试重点归纳必考内容2019

毛概考试重点归纳必考内容2019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

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