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校】2018年天津市中考真题化学

【精校】2018年天津市中考真题化学

【精校】2018年天津市中考真题化学
【精校】2018年天津市中考真题化学

2018年天津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乙醇汽油

解析:A.天然气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B.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项正确。

C.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D.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汽油燃烧也会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答案:B

2.(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盐酸挥发

C.冰雪融化

D.瓷碗破碎

解析:A、纸张燃烧过程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盐酸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冰雪融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瓷碗破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A

3.(2分)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A.铁

B.锌

C.钾

D.钙

解析:人体中氧元素的含量最高,金属元素中,钙元素的含量最高。

答案:D

4.(2分)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解析: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a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答案:B

5.(2分)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

A.

B.

C.

D.

解析: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

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错;

B.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故B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故C正确;

D.图中所示标志是自燃物品,故D错。

答案:C

6.(2分)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燃烧

解析:氧气的性质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严重的高原反应是由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气量少,吸氧是为了供给人类呼吸。

答案:C

7.(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解析:A、木炭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是黑色固体,故错误;

B、红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得达到燃烧的条件才能燃烧,故错误;

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故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正确。

答案:D

8.(2分)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胃液0.9~1.5

B.唾液6.6~7.1

C.尿液4.7~8.4

D.胰液7.5~8.0

解析:A、胃液的pH范围为0.9~1.5,小于7,显酸性。

B、唾液的pH范围为6.6~7.1,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C、尿液的pH范围为4.7~8.4,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D、胰液的pH范围为7.5~8.0,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答案:A

9.(2分)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D.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实施农药

解析:A、农药对提高农产品产量有重要作用,故A正确;

B、农药施用后会在农作物中有残留,所以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转移,故B正确;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施用农药,故C错误;

D、农药有毒,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实施农药,故D 正确。

答案:C

10.(2分)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 )

A.9.6g

B.8.8g

C.6.8g

D.4.4g

解析:根据“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则可假设A 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a、8a,

设2.8gA与B反应的质量为x

A+3B=2C+3D 7a 3×8a 2.8g x

7a 2.8g =3×8a

x

x=9.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8g+9.6g=C+3.6g,故C=8.8g。

答案:B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2分)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事实解释

A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形成溶

B 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

D 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 40L的

钢瓶中

加压时氧气分子变小

A.A

B.B

C.C

D.D

解析:A、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故选项解释错误。B、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H+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答案:AD

12.(2分)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 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Si+O2SiO2

②SiO2+Na2CO3Na2SiO3+CO2↑

③SiO2+2C Si+2CO↑

④Si+2NaOH+H2O NaSiO3+2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三种可燃性气体

C.Na2SiO3中Si 为+4价

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A、③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置换反应,故A正确;

B、一氧化碳、氢气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

C、(+1)×2+x+(﹣2)×3=0解得x=+4,故C正确;

D、Si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硅,SiO2和碳在高温条件下会生成硅,故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D正确。

答案:B

13.(2分)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B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观察颜色

C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Ba(NO3)2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D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点燃

A.A

B.B

C.C

D.D

解析:A、检验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变化,氢氧化钠反应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

B、纯棉线和羊毛线的颜色可能相同,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C、Ba(NO3)2能与适量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答案:A

14.(2分)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纳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

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

解析:A、稀硫酸将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溶液呈中性,故为无色,不选;

B、KOH+HCl═KCl+H2O

56 36.5

根据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溶液相混合,盐酸有剩余,故溶液呈酸性,酚酞为无色,不选;

C、K2SO4+Ba(OH)2═BaSO4↓+2KOH,根据反应可以看出,反应后生成了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酚酞变红,故选;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答案:CD

15.(2分)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木炭粉中的几种,取mg该固体粉末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本流程涉及到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且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N中只含一种溶质

B.原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碳酸钙

C.白色沉淀Y一定是碳酸钙,气体W一定是氢气

D.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一定含有碳酸钙

解析:A、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某固体粉末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气体X,X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说明X是二氧化碳,Y是碳酸钙;固体Z5.6g加入100g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W,固体Z全部溶解得到浅绿色溶液N,因此Z是铁,W是氢气,浅绿色溶液N中有氯化亚铁溶液;因此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氧化铁和木炭粉,一定没有氧化铜,碳酸钙可能有可能没有;

答案:B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分)

16.(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一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①二氧化碳②活性炭③氮气④熟石灰⑤硝酸钾⑥不锈钢,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冰箱除味剂的是;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答案:②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

解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答案:①

(3)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成波尔多液的是;

解析: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成波尔多液的是熟石灰

答案:④

(4)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的是;

解析: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

答案:③

(5)可用于制造炊具的是;

解析:不锈钢可用于制造炊具

答案:⑥

(6)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解析:硝酸钾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

答案:⑤

17.(5分)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

(1)组成: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解析: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试管a收集的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试管b 收集的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体积比约为2: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答案:2:1 氢、氧两种元素

(2)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解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3)性质: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写出水与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答案:CaO+H2O═Ca(OH)2

18.(8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

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答案:离子

(2)如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 (填“得到”或“失去”)。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 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力程式。

③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较老,山药等食物中常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相同。

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①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

②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力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③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

B、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

C、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e+O2SeO2

答案:得到 SO2+2NaOH═Na2SO3+H2O A、34 B、最外层的电子数 C、Se+O2SeO2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9.(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解析: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 C+O2CO2

(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解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答案:NaOH+HCl=NaCl+H2O

(3)镁与稀硫酸反应。

解析: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

答案:Mg+H2SO4=MgSO4+H2↑

20.(5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利用海盐提取粗盐的过程:

如图中①是池(填“蒸发”或“冷却”)。

解析: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所以图中①是蒸发池

答案:蒸发池

(2)粗盐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和泥沙,某同学将该粗盐样品进行提纯。

①将样品加适量水溶解,然后进行,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②向所得的澄清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和溶液,除去生成的沉淀后,再滴加稍过量的稀盐酸,得到较纯净的NaCl溶液;

③蒸发溶液,得到较多氯化钠固体时停止加热,他注意到不能立即把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解析:过滤是分离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操作,所以将样品加适量水溶解,然后进行过滤,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②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向所得的澄清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除去生成的沉淀后,再滴加稍过量的稀盐酸,得到较纯净的NaCl溶液;

③蒸发溶液,得到较多氯化钠固体时停止加热,他注意到不能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答案:过滤碳酸钠蒸发皿

(3)另一同学用所得的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步骤:①称量和量取②溶解③计算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配制上述溶液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解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正确操作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所以配制上述溶液的正确顺序是③①②④。

答案:③①②④

21.(7分)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填字母)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D.白糖

解析:高锰酸钾溶于水,溶液显紫色,汽油、面粉难溶于水,白糖溶于水,溶液显无色。答案:D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填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浓硫酸

解析: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所以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C

答案:C

(3)如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②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③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填“<“,“=”或“>“)。

解析: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甲;

②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时20g,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B,A、C

是不饱和溶液,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为:40g

140g

×100%=28.6%;

③降低温,甲物质会析出晶体,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答案:甲 B,28.6% >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22.(7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题: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 ,b 。

解析:据图可以看出,仪器a是试管,仪器b是集气瓶

答案:试管集气瓶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若用F 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F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解析: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是固液常温型反应,故选择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故选用的收集装置为D;若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F中应加入的试剂是浓硫酸。

答案:BD 浓硫酸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力程式为。

解析: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力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答案:2KMnO4K2MnO4+MnO2+O2↑

(4)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 mL。

解析: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1~2 mL。

答案:1~2

23.(9分)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金属却是液体,该金属是。

解析:金属汞是唯一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

答案:汞

(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解析: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其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

答案:Al2O3

(3)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解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锌>铁>氢>铜。在 ZnCl2、CuCl2和盐酸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时,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能将氯化铜全部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不能与氯化锌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无氯化铜,有生成氯化亚铁和原来的氯化锌。

答案:ZnCl2、FeCl

(4)铁矿石有多种,如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等。

①写出赤铁矿石中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冶炼2900t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石,理论上能得到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结果精确到0.1)。

解析:①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3CO+Fe2O3 2Fe+3CO2;

②设:理论上能得到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为x,则:

4CO+Fe3O43Fe+4CO2

232 168

2900t×80% x(1﹣2%)

232 168=

2900t×80% x(1?2%)

x=1714.3t

答案:1714.3

(5)含有锌粉6.5g、铁粉5.6g、铜粉3.2g、铝粉1.8g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

应,反应停止后,有6g固体剩余。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有6.5gZn、1.8克Al、5.6g﹣2.8g=2.8g铁和硫酸完全反应了;

设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x,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y,铝与硫酸反应生成氢

气质量为z,

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65 2 56 2 54 6

6.5g x 2.8g y 1.8g z

65 2=6.5

x

x=0.2g

56 2=2.8g

y

y=0.1g

54 6=1.8g

z

z=0.2g

则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0.2g+0.1g+0.2g=0.5g

答案:0.5

24.(7分)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 A+B A+C A+D B+C

现象产生气体产生沉淀产生沉淀产生沉淀

①写出溶液B、C中溶质的化学式:B ,C 。

②写出溶液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A+B产生气体,因此A、B是稀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个,A+C、A+D都产生沉淀,因此A是碳酸钠,B是稀硫酸; B+C产生沉淀,因此C是氯化钡,D是氢氧化钙,那么剩余的是E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

答案:H2SO4;B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

NaCl+H2O+NH3+CO2=NaHCO3↓+X;

2NaHCO3Na2CO3+H2O+CO2↑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化学式为。

②将碳酸钠和碳酸氡钠的混合物l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

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解析: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NaCl+H2O+NH3+CO2=NaHCO3↓+X 中,X是氯化铵;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H2O+CO2的质量=l0g﹣6.9g=3.1g;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2NaHCO3Na2CO3+H2O+CO2↑

2×84 18+44

x 3.1g

2×84 62=

x 3.1g

x=8.4g;

因此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10g﹣8.4g=1.6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1.6g:8.4g=4:21

答案:NH4Cl 4:21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5.(4分)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 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1)丙氨酸由种元素组成(写数值);

解析:由化学式可知,丙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答案:四

(2)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解析:1个丙氨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共含有13个原子

答案:13

(3)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解析: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7+16×2+14=89

答案:89

(4)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解析: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7)=2:1。

答案:2:1

26.(6分)现有一定质量的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其中含钠元素9.2g。将此混合物加足量水配成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28.7g。计算:

(1)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硝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解析:设氯化钠的质量为x,对应的钠元素的质量为y。

Na﹣﹣﹣﹣﹣﹣﹣﹣NaCl+AgNO3=NaNO3+AgCl↓

23 58.5 143.5

y x 28.7g

23 y =

58.5

x

=

143.5

28.7g

x=11.7g

y=4.6g

则硝酸钠中的钠元素的质量为9.2g﹣4.6g=4.6g 则对应的硝酸钠的质量设为z

Na﹣﹣﹣﹣﹣﹣﹣﹣NaNO3

23 85

4.6g z

23 85=

4.6g

z

z=17g

原混合物中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7g

11.7g+17g

×100%≈59.2%。

答案: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 原混合物中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9.2%

考试考高分的小窍门

1、提高课堂注意力

2、记好课堂笔记

3、做家庭作业

4、消除焦虑、精中精力、

5、不忙答题,先摸卷情、不要畏惧考试。

6、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持之以恒。

考试高分秘诀是什么?试试这四个方法,特别是中考和高考生

谁都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要掌握好相关的知识定理和方法技巧之外,更要学会一些考试技巧。因为一份试卷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题目的难易程度不等,再加上时间的限制,更需要考生运用考试技巧去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考试,这样才能获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在每次考试结束之后,我们总会发现这样有趣的情形:有的学生能超常发挥,考个好成绩,而有的学生却出现粗心大意的状况,令人惋惜。有的学生会说这是“运气”的原因,其实更深次的角度来说,这是说明考试准备不足,如知识掌握不扎实或是考试技巧不熟练等,这些正是考前需要调整的重点。

读书学习终究离不开考试,像中考和高考更是重中之重,影响着很多人的一生,下面就推荐一些与考试有关的方法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考试成绩。

一是学会合理定位考试成绩

你能在一份卷子当中考几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知识定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像最后一道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及最后两道大题,如果你没有很大把握一次性完成,就要先学会暂时“放一放”,把那些简单题和中等题先解决,再回过头去解决剩下的难题。

因此,在考试来临之前,每位考生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面对考试内容,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知识水平,进而应采取什么样的考试方式,这样才能帮助自己顺利完成考试,获得理想的成绩。

像压轴题的最后一个小题总是比较难,目的是提高考试的区分度,但是一般只有4分左右,很多考生都可以把前面两小题都做对,特别是第一小题。

二是认真审题,理清题意

每次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都会发现很多明明自己会做的题目都解错了,非常可惜。做错的原因让人既气愤又无奈,如算错、看错、抄错等,其中审题不仔细是大部分的通病。

要想把题目做对,首先就要学会把题目看懂看明白,认真审题这是最基本的学习素养。像数学考试,就一定要看清楚,如“两圆相切”,就包括外切和内切,缺一不可;ABC是等腰三角形,就要搞清楚哪两条是腰;二次函数与坐标轴存在交点,就要分清楚x轴和y轴;或是在考试过程中遇到熟悉的题目,绝不可掉以轻心,因为熟悉并不代表一模一样。

三是要活用草稿纸

有时候真的很奇怪,有些学生一场考试下来,几乎可以不用草稿纸,但最终成绩也并不一定见得有多好。不过,我们查看这些学生试卷的时候,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堆,原来都把试卷当草稿纸,只不过没几个人能看得懂。

考试时间是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提高解题速度,这没错,但很多人的解题速度是靠牺牲解题步骤、审清题意等必要环节之上。就像草稿纸,很多学生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要么不用,要么在打草稿时太潦草,匆忙抄到试卷上时又看错了,这样的毛病难以在考试时发现。

在解题过程后果,我们应该在试卷上列出详细的步骤,不要跳步,需要用到草稿纸的地方一定要用草稿纸。只有认真踏实地完成每步运算,假以时日,就能提高解题速度。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点:只要你把每个会做的题目做对,分数自然就会高。

四是学会沉着应对考试

无论是谁,面对考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这很正常,没什么好大惊小怪,偏偏有的学生会把这些情绪放大,出现焦躁不安,甚至是失眠的负面情况,非常可惜。

就像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难题这也很正常,此时的你更应不慌不躁,冷静应对在考试,有些题目难免一时会想不出解题思路,千万记住不要钻牛角尖,可以暂时先放一放,不妨先换一个题目做做,等一会儿往往就会豁然开朗了。

考试,特别像中考和高考这样大型的重要考试,一定要相信一点,那就是所有试题包含的知识定理、能力要求都在考纲范围内,不要有过多的思想负担。

考试遇到难题,容易让人心烦意乱,我们不要急于一时,别总想一口气吃掉整个题目,可以先做一个小题,后面的思路就慢慢理顺了。

考试高分秘诀是什么?试试这四个方法,特别是中考和高考生

谁都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要掌握好相关的知识定理和方法技巧之外,更要学会一些考试技巧。因为一份试卷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题目的难易程度不等,再加上时间的限制,更需要考生运用考试技巧去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考试,这样才能获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在每次考试结束之后,我们总会发现这样有趣的情形:有的学生能超常发挥,考个好成绩,而有的学生却出现粗心大意的状况,令人惋惜。有的学生会说这是“运气”的原因,其实更深次的角度来说,这是说明考试准备不足,如知识掌握不扎实或是考试技巧不熟练等,这些正是考前需要调整的重点。

读书学习终究离不开考试,像中考和高考更是重中之重,影响着很多人的一生,下面就推荐一些与考试有关的方法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考试成绩。

一是学会合理定位考试成绩

你能在一份卷子当中考几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知识定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像最后一道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及最后两道大题,如果你没有很大把握一次性完成,就要先学会暂时“放一放”,把那些简单题和中等题先解决,再回过头去解决剩下的难题。

因此,在考试来临之前,每位考生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面对考试内容,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知识水平,进而应采取什么样的考试方式,这样才能帮助自己顺利完成考试,获得理想的成绩。

像压轴题的最后一个小题总是比较难,目的是提高考试的区分度,但是一般只有4分左右,很多考生都可以把前面两小题都做对,特别是第一小题。

二是认真审题,理清题意

每次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都会发现很多明明自己会做的题目都解错了,非常可惜。做错的原因让人既气愤又无奈,如算错、看错、抄错等,其中审题不仔细是大部分的通病。

要想把题目做对,首先就要学会把题目看懂看明白,认真审题这是最基本的学习素养。像数学考试,就一定要看清楚,如“两圆相切”,就包括外切和内切,缺一不可;ABC是等腰三角形,就要搞清楚哪两条是腰;二次函数与坐标轴存在交点,就要分清楚x轴和y轴;或是在考试过程中遇到熟悉的题目,绝不可掉以轻心,因为熟悉并不代表一模一样。

三是要活用草稿纸

有时候真的很奇怪,有些学生一场考试下来,几乎可以不用草稿纸,但最终成绩也并不一定见得有多好。不过,我们查看这些学生试卷的时候,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堆,原来都把试卷当草稿纸,只不过没几个人能看得懂。

考试时间是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提高解题速度,这没错,但很多人的解题速度是靠牺牲解题步骤、审清题意等必要环节之上。就像草稿纸,很多学生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要么不用,要么在打草稿时太潦草,匆忙抄到试卷上时又看错了,这样的毛病难以在考试时发现。

在解题过程后果,我们应该在试卷上列出详细的步骤,不要跳步,需要用到草稿纸的地方一定要用草稿纸。只有认真踏实地完成每步运算,假以时日,就能提高解题速度。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点:只要你把每个会做的题目做对,分数自然就会高。

四是学会沉着应对考试

无论是谁,面对考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这很正常,没什么好大惊小怪,偏偏有的学生会把这些情绪放大,出现焦躁不安,甚至是失眠的负面情况,非常可惜。

就像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难题这也很正常,此时的你更应不慌不躁,冷静应对在考试,有些题目难免一时会想不出解题思路,千万记住不要钻牛角尖,可以暂时先放一放,不妨先换一个题目做做,等一会儿往往就会豁然开朗了。

考试,特别像中考和高考这样大型的重要考试,一定要相信一点,那就是所有试题包含的知识定理、能力要求都在考纲范围内,不要有过多的思想负担。

考试遇到难题,容易让人心烦意乱,我们不要急于一时,别总想一口气吃掉整个题目,可以先做一个小题,后面的思路就慢慢理顺了。

2018年天津市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

2018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试题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 天然气 B. 氢气 C. 酒精 D. 乙醇汽油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纸张燃烧 B. 盐酸挥发 C. 冰雪融化 D. 瓷碗破碎 3.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 铁 B. 锌 C. 钾 D. 钙 4.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5.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A. A B. B C. C D. D 6.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

的原因是() A.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 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 氧气可以燃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8.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胃液0.9~1.5 B. 唾液6.6~7.1 C. 尿液4.7~8.4 D. 胰液7.5~8.0 9.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 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 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使用农药 D. 为了减少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10.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A. 9.6g B. 8.8g C. 6.8g D. 4.4g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2018年天津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答案解析版)

2018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计算的结果等于() A. 5 B. C. 9 D.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进行计算. 详解:(-3)2=9,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比较简单,注意负号. 2. 的值等于() A. B. C. 1 D.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cos3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记忆情况.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计算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熟练掌握. 3. 今年“五一”假期,我市某主题公园共接待游客77800人次,将778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将77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4. 下列图形中,可以看作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结合所给图形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属于基础题,判断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旋转180°后能够重合. 5. 下图是一个由5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画出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即可得到它的主视图. 详解: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要循序渐进,通过仔细观察和想象,再画它的三视图.

2018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机密★启用前 2018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语文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3小题,6-8小题,每题2分;4-5小题,9-11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绽.开(zhàn) 脸颊.(xiá)一丝不苟.(gǒu) B.开拓.(tuò) 犀.利(xī)梦寐.以求(mèi) C.胆怯.(què)贪婪.(lán) 莫衷.一是(zhōng) D.挑衅.(xìn)宽恕.(shù) 鲜.为人知(xiān)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智慧,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启迪抚慰 B.困境启发抚恤 C.困难启迪抚恤 D.困难启发抚慰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5.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三)》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一、二句通过“盛”与“稀”的对比,写出诗人虽心归田园,却不善农事的情形。 B.三、四句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 C.末尾句中“愿”的内涵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 D.全诗语言朴素而诗意醇美,体现了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点。 阅读《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一文,回答6-8题。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严毅梅 ①人类一直好奇:为何唯独我们这个物种才有语言?语言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为此,从事现代生物学、当代语言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科学家,研究了人类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最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可能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②美国迈阿密大学的迦勒·埃弗雷特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某一地区的湿度可能对当地的话言造成影响。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大多出现在非洲和南亚的湿热地区,北美、亚马逊和新几内亚的潮湿地带以及中国以南的地区,比如越南语、缅甸语等:而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 ③我们知道,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发声时,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和拉紧,并控制呼吸,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出声音:而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 ④今日多数的欧洲语言被认为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印欧语。它最早是由气候干燥的黑海北部草原地带的先祖所使用的。因为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话言。因此,埃弗雷特认为干燥的气候可能使住在该地区的人的语言声调平和。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因而声调多变的方言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的地区。比如粤语中共有9个声调,而北方人利习惯了普通话的4个声调。 ⑤埃弗雷特认为,这意味着在漫长的岁月中,气候是影响语言形成和演化的要素之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因为控制声带的肌肉必须调整才能发出新的声调。

天津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

1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B.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氢氧化钙,加入过量稀盐酸 C.检验木炭粉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取少量样品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相等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0:87 B.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22.3g,其中含氧元素4.8g,则该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为7.1g C.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 D.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向38g该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2g氧气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6.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石墨②淀粉③硝酸钾④氯化钠⑤硫酸铜⑥碳酸氢钠,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 (2)俗称小苏打的是_____; (3)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 (4)大米中富含的糖类物质是_____; (5)可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 (6)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 17.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二氧化氯(ClO 2)是一种消毒剂,不仅能对饮用水消毒,而且可以有效灭杀病毒。将Cl2通入NaClO2 溶液中即可制得ClO 2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X+2ClO2,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3)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_____。生活上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构成氢气的粒子是_____(填“氢分子”或“氢原子”)。 (2)根据如图1所示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3)根据如图2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2中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填数字)。 ②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填序号)。 (4)如图3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018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1 / 8 2018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8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语文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3小题,6-8小题,每题2分;4-5小题,9-11小 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绽开(zhàn) 脸颊(xiá)一丝不苟(gu) B.开拓(tuò) 犀利(x)梦寐以求(mèi) C.胆怯(què)贪婪(lán) 莫衷一是(zhng) D.挑衅(xìn)宽恕(shù) 鲜为人知(xin)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依 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智 慧,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启迪抚慰 B.困境启发抚恤 C.困难启迪抚恤 D.困难启发抚慰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5.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三)》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 惜,但使愿无违。 2 / 8 A.一、二句通过“盛”与“稀”的对比,写出诗人虽心归田园,却不善农事的情 形。 B.三、四句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 C.末尾句中“愿”的内涵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 D.全诗语言朴素而诗意醇美,体现了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点。 阅读《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一文,回答6-8题。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严毅梅

2018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2016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 姓名;日期; 1.(2015?德阳)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0.4g,并得到残留固体6.4g.则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是() A 8.0g B 11.2g C 16.0g D 24.8g 2.现有10.6g碳酸钠和8.4g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其中说法正确的()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B.碳酸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3. (哈尔滨)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 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4% B.46% C.50% D.55% 4. (郴州)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50g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6g B.8g C.13.2g D.20g 1、(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镀金)含有金、铁(同其他成分忽略不计)。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铁画边角料,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0.3gH2,剩余固体质量为0.1g。 (1)求样品中铁的质量。 (2)求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 2、(福州)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图11所示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3.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4. (呼和浩特)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 示 (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 克。 5.(苏州)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⑴煤、石油、木柴中都含有硫元素,点燃后均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⑵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①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已知:亚硫酸盐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盐。 ②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2CaCO3+O2+2SO22CaSO4+2CO2 。若1000kg废气中含有1.6kg的二氧化硫,则至 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18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语文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绽.开(zhàn) 脸颊.(xiá)一丝不苟.(gǒu) B. 开拓.(tuò) 犀.利(xī)梦寐.以求(mèi) C. 胆怯.(què)贪婪.(lán) 莫衷.一是(zhōng) D. 挑衅.(xìn)宽恕.(shù) 鲜.为人知(xiān)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A脸颊(jiá)。C 胆怯(qiè)。D鲜为人知(xiǎn)。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智慧,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 困境启迪抚慰 B. 困境启发抚恤 C. 困难启迪抚恤 D. 困难启发抚慰 【答案】A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 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 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搭配不当,“改善”改为“提高”。B语序不当。“发扬”与“继承”对调。C残缺

主语。去掉“随着”或“使”。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4.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 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 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项中的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选择问中间不能加问号,因为一句话还没有说完。 5. 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三)》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 一、二句通过“盛”与“稀”的对比,写出诗人虽心归田园,却不善农事的情形。 B. 三、四句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 C. 末尾句中“愿”的内涵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 D. 全诗语言朴素而诗意醇美,体现了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点。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B项“流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欣赏不正确。“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作者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 阅读《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一文,回答小题。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严毅梅 ①人类一直好奇:为何唯独我们这个物种才有语言?语言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为此,从事现代生物学、当代语言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科学家,研究了人类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最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可能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②美国迈阿密大学的迦勒·埃弗雷特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某一地区的湿度可能对当地的话言造成影响。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大多出现在非洲和南亚的湿热地区,北美、亚马逊和新几内亚的潮湿地带以及中国以南的地区,比如越南语、缅甸语等:而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 ③我们知道,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发声时,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和拉紧,并控制呼吸,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出声音:而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

2018天津中考化学试题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最符合题意)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天然气B.氮气C.酒精D.乙醇汽油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盐酸挥发C.冰雪融化D.瓷碗破碎3.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铁B.锌C.钾D.钙 4.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5.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A B C D 6.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监紫色火焰 8.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胃液0.9~1.5 B.唾液6.6~7.1 C.尿液4.7~8.4 D.胰液7.5~8.0 9.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使用农药 D.为了减少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10.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A.9.6g B.8.8g C.6.8g D.4.4g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 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12.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 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Si+O2△SiO2②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③SiO2+2C高温Si+2CO↑④Si+2NaOH+H2O△Na2SiO3+2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B.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三种可燃性气体 C.Na2SiO3中Si为+4价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天津市2018年中考英语模拟试题(附听力稿及答案)

天津市2018年中考英语模拟试题(附听力mp3下载及答案) 英语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8页,第Ⅱ卷为第9页至第11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五大题,共80分。 一、听力理解(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A) 在下列每小题内,你将听到一个或两个句子并看到供选择的A、B、C三幅图画。找 出与你所听句子内容相匹配的图画。 1. A B C 2. A B C 3. A B C 4. A B C B) 下面你将听到十组对话,每组对话都有一个问题。根据对话内容,从每组所给的A、B、 C三个选项中找出能回答所提问题的最佳选项。 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A. A basketball. B. A birthday cake. C. A birthday party. 6. When will Mary be at the evening party? A. Before 7:00. B. At 7:30. C. After 7:30. 7. How long are they staying in Wuhan? A. A week. B. Five days. C. Three days. 8. Where are they talking? A. In a supermarket. B. In a library. C. In a hospital. 9. What did Alice do last night? A. She went to the movie. B. She watched TV. C. She did her homework. 10. Whose eraser can the girl use? A. The boy’s. B. Jack’s. C. Her own. 11.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tomorrow? A. Rainy. B. Cloudy. C. Sunny. 12.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A. The second turning. B. Fifth Street. C. The nearest supermarket. 13. How did the boy go to school this morning? A. On foot. B. By bus. C. By bicycle. 14. What does the boy like doing now? A. Swimming. B. Running. C. Cycling.

2018年天津市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生物试卷 第1页(共22页) 生物试卷 第2页(共22页) 绝密★启用前 天津市2018年初中学业考查 生 物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 A .蜻蜓点水 B .梨树结出果实 C .大雁南飞 D .机器人踢足球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要使物像从视野上方移至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哪个方向移动 ( ) A .上 B .下 C .左 D .右 3.儿童缺少哪种无机盐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易患佝偻病 ( ) A .含锌的无机盐 B .含铁的无机盐 C .含碘的无机盐 D .含钙的无机盐 4.女性能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 ( ) A .子宫 B .胎盘 C .卵巢 D .输卵管 5.如图叶片结构中,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是 ( ) A .表皮 B .叶肉 C .叶脉 D .气孔 6.人体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哪个器官组成的 ( ) A .鼻 B .喉 C .气管 D .肺 7.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某B 型血病人需大量输血时,应输入 ( ) A .A 型血 B .B 型血 C .O 型血 D .AB 型血 8.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 A .口腔 B .食道 C .胃 D .小肠 9.观察下图,当你屈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如何运动 ( ) A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B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D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10.侏儒症患者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病因是患者幼年时哪种激素分泌不足 ( ) A .胰岛素 B .生长激素 C .肾上腺素 D .甲状腺激素 11.下列可寄生于人体的动物是 ( ) A .蚯蚓 B .水螅 C .蛔虫 D .沙蚕 12.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 A .企鹅 B .响尾蛇 C .猎豹 D .金丝猴 13.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 A .仓鼠学走迷宫获取食物 B .鹦鹉学舌 C .导盲犬引领盲人过马路 D .蜘蛛结网 14.制醋需要的生物是 ( ) A .醋酸菌 B .乳酸菌 C .酵母菌 D .青霉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天津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天津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石蜡熔化 C.酒精挥发 D.湿衣晾干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0.03% B.0.94% C.21% D.78%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水泥砂浆 C.液氮 D.汽水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査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 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 5.氯酸钾(KClO3)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药品。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3 C.+4 D.+5

6.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其中显碱性的是 A.醋 B.酱油 C.食盐水 D.炉具清洁剂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 C.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 D.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9.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10.现将20g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gC和11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20:11 B.20:7 C.5:4 D.16:11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锈蚀 C.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 12.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2018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

2018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1 12 16 23 32 35.5 39 40 56 64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天然气B.氮气C.酒精D.乙醇汽油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盐酸挥发 C.冰雪融化 D.瓷碗破碎 3.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铁B.锌C.钾D.钙 4.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5.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A B C D 6.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监紫色火焰 8.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0.9~1.5 B.唾液 6.6~7.1 C.尿液4.7~8.4 D.胰液7.5~8.0

9.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使用农药 D.为了减少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10.在反应32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则生成C的质量为() A.9.6g B.8.8g C.6.8g D.4.4g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天津市2018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中考

机密★启用前 天津市2018年中考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为第1页至第8页,第I卷为第9页至第12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浄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五大题,共80分。 一、听力理解(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A)在下列每小题内,你将听到一个或两个句子并看到供选择的A、B、C三幅图画。找出与你所听句子内容相匹配的图画。 1. 2.

3. 4.

B)下面你将听到十组対话,每组对话都有一个问题。根据对话内容,从每组所给的A、 B、C三个选项中找出能回答所提问题的最佳选项 5. What sport does Lingling like best A. Swimming B. Skating C. Playing table tennis 6. Where are they going? A. To a library B. To a zoo C. To a supermarket 7. Whose pens are these? A. Daming’s B. Betty’s C. Tony’s 8. Who is that man? A. Betty s brother B. Belly s dad C. Betty s uncle 9. Where is the woman s hometown? A. In the north of China B. In the south of China C. In the cast of China 10. How often does Li lei's grandpa go to see the Beijing Opera? A. Once a month B. Twice a month C. Three times a month 11. What’s wrong with Jack? A. He’s got a cold B. He’s got a toothache C. He’s got a stomach ache

2017-2018年度天津市河西区初三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7-2018年度河西区初三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15题,共3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Mg 24 Al 27 Cl 35.5 Fe 56 Cu 64 Ag 108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花朵掰成花瓣 B. 粮食酿成美酒 C. 水果榨成果汁 D. 冰砖凿成冰雕 2. 下列物质中,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 鸡精 B. 胆矾 C. 蔗糖 D. 面粉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冰水 B. 硬铝 C. 铁锈 D. 盐酸 4.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会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A. 氦气 B. 氧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5. 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6. 下列病症中,因人体缺钙易引发的是 A. 贫血 B. 夜盲症 C. 骨质硫松 D. 甲状腺肿大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铜用于制电线 B. 氧气供给呼吸 C. 石墨用作润滑剂 D.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8. 学校食堂提供了下列5种食物 ① ② ③ ④ ⑤ 茜茜为自己安排的午餐食谱中,较合理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9. 下列有关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用汽油可去除衣照上的油渍 B. 用擦干放置在干燥处的方法保存菜刀 C. 用铁制容器盛装硫酸钢溶液 D. 用洗毒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天津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 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最符合题意)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天然气B.氮气C.酒精D.乙醇汽油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盐酸挥发C.冰雪融化D.瓷碗破碎3.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铁B.锌C.钾D.钙 4.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5.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A B C D 6.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监紫色火焰 8.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 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胃液0.9~1.5 B.唾液 6.6~7.1 C.尿液 4.7~8.4 D.胰液7.5~8.0 9.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 .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 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 .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使用农药 D .为了减少 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10.在反应A+3B=2C+2D 中,已知 A 和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7∶8,当 2.8gA 与一定 量B 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 3.6gD,则生成 C 的质量为( ) A .9.6g B .8.8g C .6.8g D .4.4g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2 个 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 1 分,若选 2 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 解释 A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洗洁精能溶解油渍形成溶液 B 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 6000L 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 的钢瓶中 加压时氧气分子变小 12.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 (Si)为材料制成的。 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①Si+O 2 SiO 2 ②SiO 2+Na 2CO 3 高温Na 2SiO 3+CO 2↑③SiO 2+2C 高温 Si+2CO ↑ ④Si+2NaOH+H 2O △ Na 2SiO 3+2H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 B .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三种可燃性气体 C .Na 2SiO 3 中Si 为+4 价 D .Si 和SiO 2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3.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NaOH 溶液中是否含有Na 2CO 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B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观察颜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