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基因技术生物论文2100字_转基因技术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转基因技术生物论文2100字_转基因技术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转基因技术生物论文2100字_转基因技术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转基因技术生物论文2100字_转基因技术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转基因技术生物论文2100字_转基因技术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转基因技术生物论文2100字(一):生物制药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转基因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中的作用极大,并且有很大的市场,很多

国家已经把生物制药作为国家科学技术的竞争点,发展到了战略的高度和水平。

而转基因技术无疑也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国在“十五”计划中,也将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制药中研究的重点领域,进行了政策

支持。本文就以转基因技术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将转基因技术应用于生物制药

中的发展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进一步讨论。希望可以对我国的转基因技术有一个

很好的认识,对生物制药中转基因的应用和发展有一个很好的概括。

关键词:生物制药;转基因技术;应用;发展

一、我国转基因技术应用于生物制药的现状

(一)产业发展处于初期阶段

在我国,转基因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和发展一直处于初期。最重要的原

因就是起步比较晚。在1970年左右,我国的转基因技术才得以开展,但是在国

家政策的扶持上,一直到“863”计划的提出,我国的转基因技术才真正得到发展。

在初期,研究的团队人数较少,并且投入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也很少。我国的转基因技术在实际中举步维艰。虽然,在现在的发展中,我国的转基因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十分广阔,但是技术水平依旧低下,更多的是引进国外的专利,这不利于我国的转基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二)自主开发能力欠缺

如今,我国的转基因技术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中,虽然有了一些起色。但是,依旧还是停留在对于国外专利和技术引进和学习的阶段。自己开发新技术的能力有待提升。导致我国的自主开发能力低下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就大致概括以下几点:首先,研制和开发新技术,新科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研发的初期阶段。制药企业更需要向国外购买先进的专利来进行学习和生产。其次,由于转基因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性的、跨学科性质的研究工作。我国的很多企业,即使是大型企业,也没有充足的资金、技术,生产等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往往导致,各个方面的供应不足,无法进一步创新。最后,我国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总体上欠缺,这不仅与我国的应试教育有关,更与我国的科技综合实力有关。为此,综上几个理由,导致了我国的转基因技术应用于生物制药中,存在诸多的技术困难,我国的转基因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也欠佳。

(三)我国的基因制药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很大的差距

我国的基因制药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自主研发的水平低下、产品的结构单一、经费欠缺、企业的生产规模小等。在国外,将

转基因技术应用于生物制药中,主要有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美国作为主要的转基因制药发源国,在经费的投入,产品的制作,生产的过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美国开发的产品数量的销售额已经占领了世界的95%以上。美国在转基因制药中投入的资金是我国的三到四倍。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拉开了我国与国外的生物制药技术和水平。

(四)我国的市场大,实际的需求量也很大。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不断的提升。人们对于健康、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在未来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和需求。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在不断的提升,人们对于医药、保健品等基因技术的发展也有十分强烈的需求。

二、我国生物制药中转基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生产和研究一体化是主要發展方向

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是目前我国转基因技术应用于生物制药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就需要使得企业、高校、政府之间形成通力合作的关系,积极的引导我国的转基因技术应用于生物制药工程中。首先,政府方面需要,提升工作的效率,加快对转基因工作的审批工作,简化审批的流程,明确未来的发展前景。积极的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高校方面,需要加大对技术的攻克。不断优化生产,发展的效能。

(二)产业的升级发展是主要的发展前景

诸多的教训,我们已经看到,一味的购买国外的专利进行大量的生产,已经阻碍了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积极的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是未来我国转基因技术应用于生物制药工程的必然发展之路。对于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需要做到:首先,积极的推动技术创新,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已有的基因信息,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药物的开发和研究工作,来形成自己的发展体系。同时,要积极的迎合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积极的推动我国的基因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其次,我们要积极的做好专利的战略。企业和高校,政府对于长远的发展要有充足的准备。通过对专利的制度和技术分析,提升企业的实际竞争力,给未来生物制药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综上所述,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将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制药工程中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对于未来疾病的把握和预防有更多的了解,更有助于转基因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中,为心血管等患者带来康复的福音。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转基因技术应用在生物工程中的缺陷,并积极的提升技术发展,在未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我国的生物制药领域的快速,高质量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发展,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转基因技术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转基因技术研究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综述论文

摘要:随着马铃薯转基因研究的进展,国内学者对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主要根据2012到2017五年间转基因技术研究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内容涉及糖苷生物碱的研究现状、作用、前景等以及运用转基因技术调节糖苷生物碱的实验分析。

关键词:马铃薯;糖苷生物碱;转基因;RNAi;sgts

2014年东方网报:美农业部批准种转基因土豆比普通土豆在抗癌、运输上更有优势。随后在2016年日本育出转基因土豆:不发芽可长期存储。英国也在马铃薯抗病高产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而这些成果或多或少的涉及了马铃薯中的糖苷生物碱。糖苷生物碱,又称幽醇类糖着生物碱,是存在于茄科和百合科植物的一类重要次生代谢物,可以保护植物自身免受病虫害袭击,具有广泛的生理生态效应。因此,如何通过转基因手段改变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的含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的研究同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和研究兴趣。为了全面了解近五年学者关于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的研究,笔者主要通过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马铃薯糖苷生物碱”为主题,进行模糊匹配检索。收集了相关文献资料约20余篇进行综述。

一、为什么要转基因?

转基因也叫基因工程,就是通过人工合成特定作用的DNA转入到特定的生物体中,以达到一定目的的过程。农业生产中为获得优良的种子,常用两种方法:一种就是生物技术育种——转基因,还有一种是常规育种。由于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的特殊性,常规育种还不能做到维持叶片中的生物碱水平的同时做到减少块茎中生物碱水平以降低毒性。所以只能通过转基因手段从分子水平研究改变。

二、Sgt家族酶

马铃薯的SGAs的形成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三阶段的反应物为环阿乔醇,它有两个代谢途径,当走糖基化途径时形成SGAs。此途径中末端茄啶糖基转移酶(s gt家族酶)是SGAs合成的关键酶。牛继平对Sgts氨基酸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和茄啶糖苷转移酶家族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预测三个家族基因(sgt1,sgt2,sgt3)均为糖基转移酶家族成员,即具有合成类固醇糖苷生物碱的功能。后续的研究也发现通过抑制任何一个家族酶成员都可以影响SGAs的合成。验证了sgts的在SGAs合成中的重要作用。但不管怎么抑制,抑制哪种sgt家族酶,SGAs的总量都变化不大,可能家族酶成员之间存在类似互补的关系。

安然想要通过RNAi技术,對糖苷生物碱合成代谢途径末端酶基因家族成员S gt1-3在转录水平进行共调控,从而改变糖苷生物碱的含量或者组分分配,以降低块茎中SGAs的含量。实验结果:通过RNAi沉默技术虽然没有解决糖苷生物碱的总含量但是改变了它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到达了实验的目标——地上部分增多且地下部分减少。但是实验中转换率过低,且没有二代植株的情况,生产

实践中意义不大。最好能够通过改进此种实验,提高转换率和目标基因在后代植株中的存在率以应用到实践。

郭海霞选择SGAs合成途径末端酶基因sgt3,构建绿色组织特异启动了rbc S(加氧酶小亚基基因)驱动sgt3的超表达载体,并转化马铃薯茎段获得转基因材料,以提高马铃薯地上部绿色组织中SGAs积累,培育抗逆性强和食用安全的马铃薯品种(系)。结果分析:SGAs的总含量变化不显著,叶片中含量变化显著,块茎中未有明显变化。陇薯3号植株叶片中SGAs积累较‘夏波蒂’植株中较多。‘陇薯3号’3个转基因植株分别比野生型提高了约32%、37%和21%,‘夏波蒂’分别比对照提高了约26%、28%和20%。这表明rbcS启动了介导的sgt3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绿色组织中的糖苷生物碱含量。虽然完成了实验目标,但是对块茎的含量改变不大。

三、问题与展望

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目前对于其毒性和生理活性之间的相互协同机制尚不清楚,对于糖苷生物碱合成及代谢机理仍比较缺乏,尤其是对于合成中涉及的基因、酶等方面研究都较少。糖苷生物碱作为一种有毒致癌物质在食用马铃薯中理应尽量减少,但是由于其具有多种生理功效,在抗病抗虫,提高产品品质上又有至关的作用,一直给研究的进展带来很大的问题。既然改变马铃薯中糖苷生物碱总量的路途中困难太多,如何使用转基因手段分配糖苷生物碱在各部分的含量,扬其之长避其之短,就应该成为研究的关注点。14年,白江平教授采用GCE-biplot图表法,分析了红光照射对糖苷生物碱合成的主要基因的

影响,发现光照时间越长,sgts家族酶表达量均下降;他还对比了糖苷生物碱合成途径中不同阶段的sgts表达量,结果显示:不同阶段的sgts家族酶表达量有显著差异。这或许能够给我们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启发。

近些年研究,还推动了糖苷生物碱的特殊用涂。由于糖苷生物碱的抗菌性,多甜甜认为SGAs可以作为天然的抗菌剂,用在农业生产中。通过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的深入,日后马铃薯提供给人类的可能不仅仅只是地下的食用块茎,地上叶片中的的SGAs也会被作为天然的抗菌剂用在农业生产中。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XXXXXXXXX 学校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作用和影响 指导教师: XX 教授 专 业: 电子商务 级 班 准考证号: 论文作者: XXX 年 月 日 或毕业设计, 字号:二号宋体 初号,华文中宋 四号宋体 小三号楷体 小三号黑体 小三号楷体

二级以下(包括二级题序 )用小四宋体 目 录 摘要 1 绪论...................................................................................................... 1 1.1公路运输市场的现状.................................................................................1 1.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 2 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发展的作用............................................................ 2 2.1 公路运输市场..........................................................................................2 2.1.1 公路运输产品 (2) … … … … 5结论 (4) 三号黑体 小四宋体加黑 一级题序用小四宋体加黑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主要知识点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复习重点 第一讲绪论 1、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分子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或DNA的结构及其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的科学。 基因工程是一项将生物的某个基因通过载体运送到另一种生物的活体细胞中,并使之无性繁殖和行使正常功能,从而创造生物新品种或新物种的遗传学技术。 2、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发展简史,特别是里程碑事件,要求掌握其必要的理由 上个世纪50年代,Watson和Crick提出了的DNA双螺旋模型; 60年代,法国科学家Jacob和Monod提出了的乳糖操纵子模型; 70年代,Berg首先发现了DNA连接酶,并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重组DNA分子; 80年代,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 90年代,开展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模式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分子生物学进入“基因组时代”; 目前,分子生物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或“蛋白质组时代”。 3、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专业地位与作用:从专业基础课角度阐述对专业课程的支 撑作用 第二讲核酸概述 1、核酸的化学组成(图画说明) 2、核酸的种类与特点:DNA和RNA的区别 (1)DNA含的糖分子是脱氧核糖,RNA含的是核糖; (2)DNA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RNA含有的碱基前3个与DNA完全相同,只有最后一个胸腺嘧啶被尿嘧啶(U)所代替; (3)DNA通常是双链,而RNA主要为单链;

(4)DNA的分子链一般较长,而RNA分子链较短。 3、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直接和间接证据; 间接: (1)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的细胞,不论年龄大小,功能如何,它的DNA含量是恒定的,而生殖细胞精子的DNA含量则刚好是体细胞的一半。多倍体生物细胞的DNA含量是按其染色体倍数性的增加而递增的,但细胞核里的蛋白质并没有相似的分布规律。 (2)DNA在代谢上较稳定。 (3)DNA是所有生物的染色体所共有的,而某些生物的染色体上则没有蛋白质。(4)DNA通常只存在于细胞核染色体上,但某些能自体复制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有其自己的DNA。 (5)在各类生物中能引起DNA结构改变的化学物质都可引起基因突变。 直接:肺炎链球菌试验、噬菌体侵染实验 4、DNA的变性与复性:两者的含义与特点及应用 变性:它是指当双螺旋DNA加热至生理温度以上(接近100oC)时,它就失去生理活性。这时DNA双股链间的氢键断裂,最后双股链完全分开并成为无规则线团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DNA从双链变成单链的过程。增色效应:它是指在DNA的变性过程中,它在260 nm的吸收值先是缓慢上升,到达某一温度后即骤然上升的效应。 复性:它是指热变性的DNA如缓慢冷却,已分开的互补链又可能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的过程。复性的速度与DNA的浓度有关,因为两互补序列间的配对决定于它们碰撞频率。DNA复性的应用-分子杂交:由DNA复性研究发展成的一种实验技术是分子杂交技术。杂交可发生在DNA和DNA或DNA与RNA间。 5、Tm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Tm的含义:是指吸收值增加的中点。 影响因素: 1)DNA序列中G + C的含量或比例含量越高,Tm值也越大(决定性因素);2)溶液的离子强度 3)核酸分子的长度有关:核酸分子越长,Tm值越大

第九章_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第九章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计划学时:2 重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过程,基因工程的应用。 一、基因工程的发展历史 基因工程是在本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三项关键技术的建立为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这三项技术是:DNA的特异切割、DNA的分子克隆和DNA的快速测序。 早在50年代,阿尔伯(Arber)的实验室就已发现大肠杆菌能够限制侵染的噬菌体,60年代末进而证明大肠杆菌细胞内存在修饰–限制系统,即给宿主自身DNA打上甲基化标记并切割入侵的噬菌体DNA。1970年史密斯(Smith)等人从流感嗜血杆菌(Hemophilus influenzae)中分离出特异切割DNA的限制酶。次年,内森斯(Nathans)等人用该酶切割猴病毒SV40 DNA,最先绘制出DNA的限制图谱(restriction map)。1973年史密斯和内森斯提出修饰–限制酶的命名法。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用以在特定位点切割DNA,限制酶的发现使分离基因成为可能。为表彰上述科学家在发现和使用限制酶中的功绩,197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被授予阿尔伯、内森斯和史密斯。 1973年,科恩(Cohen)和博耶(Boyer)等将pSC101质粒作为载体与R质粒的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抗性基因相融合,并将重组体DNA转化大肠杆菌,首次实现了DNA的分子克隆。 1975年桑格(Sanger)实验室建立了酶法快速测定DNA序列的技术。1977年吉尔伯特(Gilbert)实验室又建立了化学测定DNA序列的技术。分子克隆和测序方法的建立,使重组DNA技术系统得以产生。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伯格、吉尔伯特和桑格,以肯定他们在发展DNA重组与测序技术中的贡献。 1977年板仓(Itakura)和博耶用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Somatostatin, SMT)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成功,得到第一个基因工程的产品。1982年,在建立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的技术上均获得重大突破。借助土壤农杆菌Ti质粒可将外源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细胞内并发生整合,从而使植株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同年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把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鼠受精卵的雄核中,然后移植到母鼠子宫内,由此培育出巨型小鼠。仅仅10年时间,基因工程在实践中迅速成熟,日趋完善。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生物的遗传性状是由基因(即一段DNA分子序列)所编码的遗传信息决定的。基因工程操作首先要获得基因,才能在体外用酶进行“剪切”和“拼接”,然后插入由病毒、质粒或染色体DNA片段构建成的载体,并将重组体DNA转入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使其复制(无性繁殖),由此获得基因克隆(clone,无性繁殖系的意思)。基因还可通过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体外进行扩增,借助合成的寡核苷酸在体外对基因进行定位诱变和改造。克隆的基因需要进行鉴定或测序。控制适当的条件,使转入的基因在细胞内得到表达,即能产生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或使生物体获得新的性状。这种获得新功能的微生物称为“工程菌”,新类型的动、植物分别称为“工程动物”和“工程植物”,或“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基因工程操作过程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主要步骤: ①分离或合成基因; ②通过体外重组将基因插入载体;

4000字转基因与食品安全论文

转基因与食品安全 关键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摘要:转基因食品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其安全性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转基因作物与传统的作物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联系了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自从人类学会了种植植物,蓄养动物,我们的先辈们就一直在探讨如何对物种的遗传进行改良,培养了更多优良的品种。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科学家们在生物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自90年代以来,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渐地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中。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也成了我们迫切需要知道的问题。 转基因指的是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物质。而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1] 过去的几千年里改良物种的主要方式:针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突变或无意的人为因素所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个体进行选育和利用,从而通过随机和自然的积累优化基因。然而这种极低几率且无人类控制性的被动模式大大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在本质上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区别于两点:首先,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的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定位于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型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可准确预测后代。故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两者的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2]传统的育种只能是同一物种进行杂交,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让不同的物种进行杂交,不仅植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甚至是植物与动物之间都可以进行基因组合,使得我们在进行培养新品种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 转基因食品的种类有以下四种。第一是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为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大的国家。我国主要种植的是转基因棉花,其次还有玉米、大豆、甜菜等。第二是动物性转基因食品,现在已经能够在

毕业论文范文(优秀模板)

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在BA汽车零部件有限公 司的应用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贸易阻力的不断减少,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因此,企业如何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杜绝物料浪费、降低成本成了摆在管理者面前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生产计划作为企业生产管理的依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探讨了生产计划与控制理论在温州BA汽配有限公司的应用。首先,本文介绍了生产计划与控制相关理论以及该企业的一些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BA汽配的主打产品空气流量计的生产工艺过程,最后制定出了该产品的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减少了工时浪费,避免了等待等不合理现象的出现,从而缩短了交货期,提高了效率。 关键词:生产计划;空气流量计;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1 绪论 (1)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 (1)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2) 2 生产计划与控制基本理论 (2) 2.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 2.2 生产计划与控制理论简介 (3) 3 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在BA汽配的应用 (5) 3.1 企业概况 (5) 3.1.1 BA汽配简介 (5) 3.1.2 BA汽配生产计划与控制现状 (8) 3.1.3 BA汽配生产计划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9) 3.2 编制主生产计划 (10) 3.2.1 主生产计划概述 (10) 3.2.2 制定主生产计划 (10) 3.3 编制生产能力计划 (11) 3.3.1 产品工艺过程 (11) 3.3.2 测定标准工时 (13) 3.3.3 产线平衡分析 (15) 3.3.4 计算生产能力 (17) 3.4 编制物料需求计划 (17) 3.4.1 产品结构树 (17) 3.4.2 编制物料需求计划表 (19) 3.5 实施效果分析 (22) 4 结论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1.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 一、发展过程 转基因植物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最早进行转基因食品研究的是美国,世界上第一例进入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食品是1994年投放美国市场的可延缓成熟的转基因番茄。进入21世纪以后,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发展异常迅速,1998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仅2780hm2(公顷)。美国最多,占74%;中国不到1%。转基因植物按种植面积多少排序为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转基因性状主要是抗除草剂和抗虫,分别占77%和22%。1999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总面积达4000hm2,其中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三国占99%,此外中国、印度等国也有一定量的种植。 2002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为5870hm2,主要生产国为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中国。主要农作物有:抵抗昆虫的玉米,抵抗杀虫剂的大豆,抵抗病虫害的棉花,富含胡萝卜素的水稻,耐寒抗旱的小麦,抵抗病毒的瓜类和控制成熟速度及硬度的西红柿等等。 二、优缺点 优点:转基因食品有较多的优点:可增加作物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耐贮性。例如:转基因食品土豆;缩短作物开发的时间;摆脱四季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缺点:转基因食品也有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同时在栽培过程中,转基因作物可能演变为农田杂草;可能通过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等。 三、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如下三种不同类型: (1)植物性转基因食品。所谓植物性转基因食品,是指以含有转基因的植物为原料的转基因食品。培育出高产、抗虫、抗病、抗逆、生长快、高蛋白的基因改良植物。木瓜:据悉,市场上卖的95%以上的木瓜都是,这或许出乎很多人的想象。大豆及豆制品:(包含大豆油)非转基因大豆:椭圆形,稍扁。肚脐为浅褐色。豆大小不一。打出来的豆浆为乳白色。转基因大豆:滚圆形。肚脐为黄色或黄褐色。豆大小相近。打出来的豆浆淡黄,用此豆制作的豆制品都有点黄色。部分水稻及大米:在国内取得转基因大米合法种植权的地区是湖北,细长的很亮的米有可能为转基因大米。容易与东北“长粒香”混淆。玉米及玉米油:2011年国内转基因棉花种植比例高达71.5%,国内批准的国产转基因棉花品种太多,至少数百。转基因玉米:甜脆、饱满、体形优美、头尾颗粒差不多,俗称甜玉米(但是并非所有的甜玉米都是转基因的),全部进口玉米基本都为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玉米油:在超市购买玉米油时,可以查看标签分辨是否为转基因玉米油。菜籽及菜籽油:转基因菜籽出油率高,目前国家已经确认的是黄籽油菜渝黄1号和2号。非转转基因菜籽是指我国原先有的一些菜籽品种,这种菜籽产量低,出油率也低。白菜及辣椒等:福山大包头,这是国家目前已经确认含有转基因的白菜品种。 (2)动物性转基因食品。所谓动物性转基因食品,是指以含有转基因的动物为原料的转基因食品。动物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是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培养生长速率快、抗病能力强、肉质好的动物或动物制品。截至2013年,生长速率快、抗病力强、肉质好的转基因兔、猪、鸡已经问世,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黑龙江野鲤,选育出了“超级鲤”。另外,有人将疫苗的基因转移入羊的乳腺,使这些产物随乳汁而分泌,比用工程茵生产成本更低、产量更大。999年2月19日下午2时15分诞生的中国首例转基因试管牛“陶陶”,产奶量可望高达10000kg,比山羊高20多倍。 (3)微生物转基因食品。所谓微生物转基因食品,是指以含有转基因的微生物为原料的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微生物食品,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培养一系列对人类有利的新物种。20世纪80年代中期,猪、牛等胰岛素、干扰素、生长素基因克隆人微生物,“工程菌”推入市场,开创了微生物生产高等动物基因产物的新途径。 四、国内现状 2006年3月20日开始实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只要求被列入目录的转基因生物产品必须进行标识。 在一些超市中发现,很少有食品标注“转基因产品”或“以转基因原料制成”等标识。有些产品倒是在精

大连大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模版

大连大学本科学位论文格式规范(草案) 作者姓名: 学科、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大连大学 Dalian University

大连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总计:毕业论文页 表格:表 插图:幅 指导教师: 评阅人: 完成日期: 大连大学 Dalian University 摘要 本文给出了大连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排版格式要求。文中格式可作为编排学士学位论文的格式模板,供本科生参考使用。 摘要部分说明: “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中、外文摘要均要独立成页。 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三号,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别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文中不允许出现插图。重要的表格可以写入。 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篇幅以一页为限,正文400字左右(小四、宋体) 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小四、黑体)。 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关键词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黑体,小四。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本科毕业论文

最新生物学常见模式生物资料

模式生物 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比如:孟德尔在揭示生物界遗传规律时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而摩尔根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在他们的研究中,豌豆和果蝇就是研究生物体遗传规律的模式生物。由于进化的原因,许多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物种中是保守的,这是模式生物研究策略能够成功的基本基础。选择什么样的生物作为模式生物首先依赖于研究者要解决什么科学问题,然后寻找能最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物种。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就发现,如果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相对简单的生物上则发育现象的难题可以得到部分解答。因为这些生物更容易被观察和实验操作,因此,除了在遗传学研究外,模式生物研究策略在发育生物学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一些物种被大家公认为优良的模式生物,如线虫、果蝇、非洲爪蟾、蝾螈、小鼠等。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研究时代的到来,模式生物研究策略得到了更加的重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其它合适的生物中去研究,同样人类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也可以选择合适的生物来模拟。 目前在人口与健康领域应用最广的模式生物包括,噬菌体、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秀丽隐杆线虫、海胆、果蝇、斑马鱼、爪蟾和小鼠。在植物学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有,拟南芥、水稻等。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还会有新的物种被人们用来作为模式生物。但它们会有一些基本共同点: 1)有利于回答研究者关注的问题,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 2)对人体和环境无害,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和繁殖; 3)世代短、子代多、遗传背景清楚; 4)容易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具有遗传操作的手段和表型分析的方法。 背景 早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中,甚至更早到19世纪,人们就发现,如果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相对简单的生物上则发育的现象难题可以得到部分解答。因为这些生物的细胞数量更少,分布相对单一,变化也较好观察。由于进化的原因,细胞生命在发育的基本模式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同一性,所以利用位于生物复杂性阶梯较低级位置上的物种来研究发育共通规律是可能的。尤其是当在有不同发育特点的生物中发现共同形态形成和变化特征时,发育的普

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论新疆农村土地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马某某学号 1234567890 所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法学 班级法学10-2 指导教师徐某某 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 目录 摘 要 ..................................................................... .......... 1 关键 词 ..................................................................... ........ 1 1.新疆农村土地流转概况及独特 性 ..................................................... 1 1.1新疆农村 土地流转概况 ........................................................... 1 1.2新疆土地流转的独特 性 ........................................................... 1 2.新疆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及其不 足 ................................................. 2 2.1我国及新疆土 地流转制度相关立法 (2)

2.2新疆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中存在的不 足 (3) ................... 4 3.新疆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完 善 ................................ 3.1立法上的完 善 (4) 3.2执法上的完 善 ................................................................... 5 .3司法监督上的完 善 ............................................................... 6 3 结 语 ..................................................................... .......... 6 致 谢 ..................................................................... .......... 6 参考文 献 ..................................................................... (6) 塔里木大学毕业论文 新疆农村土地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马某某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阿拉尔市843300) 摘要:新疆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农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没有专门的土地流转法,流转的市场化管理制度不完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作用和影响 指导教师: 王 明 教授 专 业: 电子商务09级2班 准考证号: 01865236895 论文作者: 张小波 年 月 日 或毕业设计, 字号:二号宋体 初号,华文中宋 四号宋体 小三号楷体 小三号黑体 小三号楷体

二级以下(包括二级题序 )用小四宋体 目 录 摘要 1 绪论...................................................................................................... 1 1.1公路运输市场的现状.................................................................................1 1.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 2 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发展的作用............................................................ 2 2.1 公路运输市场..........................................................................................2 2.1.1 公路运输产品 (2) … … … … 5结论 (4) 三号黑体 小四宋体加黑 一级题序用小四宋体加黑

转基因技术介绍

转基因技术 编辑 转基因即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Genetically Modified,简称GM),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基因组中提取所需要的目的基因,或者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基因片段,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特定的遗传性状个体的技术。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分子生物学。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但如今人们对改变原有动植物性状的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狭义),将对微生物的操作称为遗传工程技术(狭义)。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 目录 1发展历史 2基本技术过程 3分类 人工转基因 植物转基因 动物转基因 微生物基因重组 自然转基因 4转基因技术产物 转基因生物 转基因食品 5技术特点 组合原理 植物 动物 6与杂交的区别 种基根杂交技术 植物杂交 杂交畜牧 7转基因技术现状 转基因食品 技术应用 商业化 8媒体报道 9转基因植物转化方法 农杆菌介导转化 花粉管通道法 核显微注射法 基因枪法 精子介导法 核移植转基因法 体细胞核移植法

10影响 减少温室气体排量 疑问 对环境系统 对生态物种 动物试验 11社会 学者批评 转基因标识法案 12相关事件 动物异常事件 转基因水稻争议 巴西坚果事件 普斯泰事件 转基因玉米事件 俄转基因食品事件 广西迪卡玉米事件 转基因大米试验 实验鼠致癌事件 猕猴喂养实验 律师申请公开遭拒 13批准作物一览 1发展历史 1974年,波兰遗传学家斯吉巴尔斯基(Waclaw Szybalski)称基因重组技术为合成生物学概念,1978年,诺贝尔医生奖颁给发现DNA限制酶的纳森斯(Daniel Nathans)、亚伯(Werner Arber)与史密斯(Hamilton Smith)时,斯吉巴尔斯基在《基因》期刊中写道:限制酶将带领我们进入合成生物学的新时代。转基因技术,包括外源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受体细胞,以及转基因途径等,外源基因的人工合成技术、基因调控网络的人工设计发展,导致了21世纪的转基因技术将走向转基因系统生物技术2000年国际上重新提出合成生物学概念,并定义为基于系统生物学原理的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 2基本技术过程 (1)从生物有机体复杂的基因组中,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或者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2)在体外, 将带有目的基因的DNA 片段连接到能够自我复制并具有选择标记的载体分子上, 形成重组DNA分子。 (3)将重组DNA分子引入到受体细胞(亦称宿主细胞或寄主细胞) 。 (4)带有重组体的细胞扩增,获得大量的细胞繁殖体。 (5) 从大量的细胞繁殖群体中,筛选出具有重组DNA分子的细胞克隆。 (6)将选出的细胞克隆的目的基因进一步研究分析,并设法使之实现功能蛋白的表达。 3分类 转基因过程按照途径可分为人工转基因和自然转基因,按照对象可分为植物转基因技术,动物转基因技术和微生物基因重组技术。 人工转基因 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人们常说的“遗传工

精选论文之浅论转基因技术

浅论转基因技术 引言 转基因技术是生命科学前沿的重要领域之一。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未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的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则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因此,可以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与传统技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第一,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摘要 转基因技术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之一,已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转基因技术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让其他生物、植物朝着对人类有利方向发展的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末转基因植物在美国问世至今,十多年来,该项技术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迅猛发展,但由于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尚无定论,故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并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许多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科学家发明转基因技术的初衷是想利用该技术造福人类,既可加快农作物和家畜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又可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为患病者带来福音。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是否会造成潜在的尚不可能预知的危险?大量转基因生物会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产品会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一些科学家们开始担心对生物、植物生命进行的“任意修改”,创造出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危害到人类。它们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即所谓的遗传基因污染,而这种新的污染源很难被消除。通过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了解该技术的利弊关系,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规范管理,才能很好地利用该技术,使它为人类服务。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发展历程,利弊关系,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技术

对转基因技术的认识和看法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注射、基因枪、电破法、脂质体等。转基因最初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即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体基因组内(一般为模式生物,如拟南芥或斑马鱼等),观察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达到揭示基因功能的目的。 转基因生物 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遗传基因被改造修饰过的生物体,或者叫做转基因生物,简称GMO。 转基因分类 转基因按照途径可分为人工转基因和自然转基因,按照对象可分为植物转基因和动物转基因。 人工转基因 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 自然转基因 不是人为导向的,自然界里动物或植物自主形成的转基因。 植物转基因 植物转基因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植物。它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技术获得,有可能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的作物新品种。而且可用转基因植物或离体培养的细胞,来生产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如人的生长素、胰岛素、干扰素、白介素2、表皮生长因子、乙型肝炎疫苗等基因已在转基因植物中得到表达。 动物转基因 动物转基因就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动物。它是按照预先的设计,通过细胞融合、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再以生殖工程技术,有可能育成转基因动物。通过生长素基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基因转移,可能育成生长周期短,产仔、生蛋多和泌乳量高,转基因超级鼠比普通老鼠大约一倍。生产

毕业论文范文优秀模板

毕业论文范文(优秀模板)

————————————————————————————————作者:————————————————————————————————日期:

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在BA汽车零部件有限 公司的应用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贸易阻力的不断减少,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因此,企业如何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杜绝物料浪费、降低成本成了摆在管理者面前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生产计划作为企业生产管理的依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探讨了生产计划与控制理论在温州BA汽配有限公司的应用。首先,本文介绍了生产计划与控制相关理论以及该企业的一些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BA汽配的主打产品空气流量计的生产工艺过程,最后制定出了该产品的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减少了工时浪费,避免了等待等不合理现象的出现,从而缩短了交货期,提高了效率。 关键词:生产计划;空气流量计;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1 绪论 (1)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 (1)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2) 2 生产计划与控制基本理论 (2) 2.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 2.2 生产计划与控制理论简介 (3) 3 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在BA汽配的应用 (5) 3.1 企业概况 (5) 3.1.1 BA汽配简介 (5) 3.1.2 BA汽配生产计划与控制现状 (8) 3.1.3 BA汽配生产计划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9) 3.2 编制主生产计划 (10) 3.2.1 主生产计划概述 (10) 3.2.2 制定主生产计划 (10) 3.3 编制生产能力计划 (11) 3.3.1 产品工艺过程 (11) 3.3.2 测定标准工时 (13) 3.3.3 产线平衡分析 (15) 3.3.4 计算生产能力 (17) 3.4 编制物料需求计划 (17) 3.4.1 产品结构树 (17) 3.4.2 编制物料需求计划表 (19) 3.5 实施效果分析 (22) 4 结论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1.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论文查重-不限次数-永久免费 https://www.doczj.com/doc/3017559146.html, 本科毕业论文 高密度环境下的城市立体公共空间 以上海陆家嘴中心绿地为例 ON THE CITY FESTIVAL’S MARKETING STRATEGY 学院(部):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风景园林13-1 学生姓名:梁安琪 指导教师:方涛助教

2017年5月28日 高密度环境下的城市立体公共空间 以上海陆家嘴中心绿地为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伴随其发展,节庆活动在我国勃勃兴起,节庆活动在给地方带来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参阅了国内外大量对节庆活动研究的文献基础之上,以中国豆腐文化节为例,进一步探讨当前我国城市节庆活动营销的必要性、并根据我国城市节庆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提出相应的城市节庆活动营销策略。 关键词:城市节庆活动,节庆营销,中国豆腐文化节,营销策略

ON THE CITY FESTIVAL’S MARKETING STRATEG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forming and opening,our economy is booming. As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the activity of celebration bring the government some huge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At the same time activities of celebr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cademic circles. This essay is based on large quantities of documents from abroad and home . Make the China Beancurd culture Festival as an example,further argue the necessity of the comtemporary city fesitval activities,and pose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of festival selling at the base of present status and tendency of city festival celebrations. KEYWORDS:city festival,festival marketing,chinese bean curd culture festival,marketing strategy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论文

浅谈基因工程与人类健康 王招弟 经济管理学院 14会计4班 70 摘要: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在世界围发展迅速,渗透科学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基因制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等,回顾生物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基因工程、基因制药、转基因技术、人类健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已成功生产出白细胞介素-2、尿激酶、乙型肝炎苗等,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人类已知至少五千多种疾病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有关,如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艾滋病,如何根治这些疾病还需人类基因组的进一步研究。2003年4月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六国政府首脑联合发表了《六国政府首脑关于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联合声明》宣布: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组已经解读了人类生命密码书中所有章节的秘密,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并且全世界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免费获取这些信息。日前美国奎格?文特研究所和多伦多儿童医院以及加州大学的研究者第一次向世界公布了个人的二倍体基因组序列。 有关基因工程与人类健康的密切联系,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叙述。一、基因制药 科学家预言,下个世纪的药物主要是基因药物。在庞大的“人类基因组”这台大戏中,基因药物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尤其是针对一些遗传疾病与疑难顽症,基因药物把传统疗法上升到了基因疗法。 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将相应的人体遗传物质(基因)转移到不同的微生物中,制造出如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药物,已成现实。科学家在牛羊中植入人类基因,使这些动物的乳汁含有人类血液的主要成分,如特有的蛋白质、使血液凝结的成分和抗体等等。科学家还把基因切开、粘上,从一种植物转移到另一种植物,从一种动物转移到另一种动物,把切下的基因植入任何生命细胞中,从而获

2020年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标准的样本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标准的样本 1.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1规范我省电大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1.2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1.3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0篇,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排)。 2.编写要求 2.1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70克以上白纸,1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2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1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1条下划线。 2.3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 2.4前置部分从内容摘要起单独编页。 2.5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4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编写格式 3.1毕业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3.2毕业论文的构成(按毕业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 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 目次页(必要时) 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 正文 结论 致谢(必要时)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4.前置部分 4.1封面:封面格式按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封面统1格式要求。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其中论文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所用每1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2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1般不宜超过30字。论文题目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论文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具体内容依次列示如下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小2号黑体,居中) 论文题名:(2号黑体,居中) 学生姓名:(××××××××3号黑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