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第三章人防地下室通风讲解

03第三章人防地下室通风讲解

03第三章人防地下室通风讲解
03第三章人防地下室通风讲解

3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3.1概述

人防地下室建筑是建筑的一种类型,是为战时居民防空需要而建造的有一定的防护能力的建筑物。整个建筑是密闭的,其口部设计与通风设计,在战争空袭的条件下,能满足并能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确保生命安全。

3.1.1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必须严格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进行。应确保战时的防护要求,满足战时与平时使用功能所必须的空气环境与工作条件。设计中可采取平战功能转换的措施。

3.1.2

与密闭门

1-

3.1.3

护单元协调一致,以减少转换工作,保证战时使用。

3.1.4 通风方式:平时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采用机械通风时,应能满足清洁通风、过滤通风、隔绝通风。三种通风方式,在使用中由一种通风方式转换到另一种通风方式,是靠关闭和开启系统中某些密闭阀来达到目的。

3.1.5 人员掩蔽所:按防护单元划分,掩蔽所面积不大于800m2,容纳的掩蔽人员,可按每人应占掩蔽面积计算。掩蔽面积是指供人员掩蔽使用的有效面积,不含口部房间、通道面积;不合通风给排水、供电等设备房间面积;不含厕所盥洗、洗消间的面积与建筑墙体占用面积。一等人员掩蔽室1.3m2/人,二等人员1 m2/人,防空专业队员掩蔽室3m2/人。一等人员掩蔽所系指地、局级以上机关人员掩蔽所,二等人员掩蔽所系指一般城市居民掩蔽所。

3.2防护通风设计

3.2.1 设计参数

1各类工程战时人员新风量按表3.2.1.1采用。

3

2 战时清洁通风的室内空气温湿度宜按表3.2.1.2选用。

表3.2.1.2战时清洁通风的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

3平时人员通风新风量标准宜按表3.2.1.3采用。

表3.2.1.3平时人员通风新风量标准[m3/(人·h)]

注:过渡季节采用全新风时,人员新风量不宜小于30m3/(人·h)。

4 平时使用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按表3.2.1.4选用。

表3.2.1.4平时使用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注:1.冬季温度适用于集中采暖地区; 2.车库冬季温度不应低于5℃。

5人防地下室战时隔绝防护时间,以及隔绝防护时室内CO2的容许含量,应按表3.2.1.5采用。

人防地下室隔绝防护时间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t=1000·V·(y-y0)/(N·y1) (3-1)

式中 t- 隔绝防护时间,h;

V- 人防地下室密闭区容积,m3;

y- 人防地下室室内CO2容许含量,%(应按表3.2.1.5采用);

y0- 隔绝防护前人防地下室室内CO2初始含量%,其值:医院急救、救护站隔绝防护前的新风量3~5 m3/(人·h),取y0=0.72~0.46%,y≤1.5%;

专业队人员与二等人员掩蔽室隔绝防护前的新风3~5 m3/(人·h),取y0=0.72~0.46%,y≤2.0%;

y1-每人呼出CO2量,L/h。对掩蔽人员取20L/h,对工作人员取20~25L/h;

N-隔绝防护时室内实际容纳人数。

6人防地下室平时各类房间换气次数可按表3.2.1.6。

表3.2.1.6平时各类房间换气次数(次/h)

3.2.2 防护通风设计要点

1清洁通风要求进风系统必须设有消波装置、粗过滤器、密闭阀门、通风机等。

2滤毒通风要求防空地下室需保持正压30~40Pa,进风系统除清洁通风所必备的设备外,还应有过滤吸收器。

3排风分两种情况:

a 不设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的人防地下室,在厕所设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排出,其排风量按平时厕所间换气次数要求计算、选用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

b 设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的人防地下室,在主要出入口设排风管排出,同时厕所设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排出。主要出入口排风管、密闭阀门的风量,按保证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要求来计算。厕所间的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按平时厕所间的换气次数要求计算风量,选用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的直径与数量。

4战时主要出入口、二等人员掩蔽所的最小防毒通道保证30~40次/h的换气。其他类型的防空地下室最小防毒通道应保证40~50次/h的换气。当滤毒通风的计算新风量不能满足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要求时,应按规定的换气次数确定其新风量。厕所间的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按平时厕所间的换气次数要求计算风量和选用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的直径与数量。在战时要同时保证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的超压排风量和厕所的超压排风。如出

现新风量小不能同时满足,只能在运行中调整以保证防毒通道换气。

5隔绝通风要求与外界隔绝(即不进新风不排风),内部空气进行循环。风机入口处设置

3.2.3.1。

清洁通风系统气流:1→2→31→32→5 →8→关闭密闭阀33,34;

滤毒通风系统气流:1→2→33→4→34→5→8→关闭密闭阀31,32;

隔绝通风系统气流为内部循环,开7→5→8→关闭密闭阀32,34。

2平时人防地下室所需通风量与战时滤毒通风风量相差悬殊,但合用的一台手摇电动风机不能满足平时使用要求时,清洁通风与滤毒通风应分别设置通风机,其进风口、粗过滤器、

管道。

1-

12341

滤毒通风系统气流:1→2→33→4→34→51→8→关密闭阀31及32,停风机5;

气活门或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

1设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的排风系统如图3.2.4.1。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可直接安装在墙上。穿越密闭墙的风管要采取密闭措施。

①-排风竖井;②-扩散室;③-简易洗消室;④-防毒通道

注:排风气流流向说明:清洁通风的排风,由室内过道→3b→②→1→通道或①排出(关闭3a密闭阀)滤毒通风的排风,由室内→2→③→4→④→3a→②→1→通道或①(关闭3b密闭阀)

2 防护通风系统中,进排风设备抗冲击波的允许压力值,可按表3.2.5.2。

表3.2.5.2防护通风设备抗冲击波的允许压力值(MPa)

3对扩散室的要求:扩散室可以用钢筋混凝土或厚度超过3mm的钢板制作,出风管位置于L/3处。如图3.2.5.1。

3.2.6 排风系统消波装置、密闭阀门、自动排气阀门或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等,设置方式按不同用途而定。根据风量按表3.2.6.1~3.2.6.2选用。

表3.2.6.1 密闭阀

1厕所间的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或自动排气阀的设置按平时厕所的换气次数所需排风量确定。

2洗消间及防毒通道处的防爆超压自动排气阀数量,按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量30~50次/h风量确定。压差3O~50Pa。手动密闭阀、短管的风量同上,其管内风速小于6m/s。自动排气阀门与相邻的通风短管或密闭阀门应错开布置。自动排气阀门不应设在密闭门的门扇上。

3.2.7 手摇电动两用风机选用应根据风管系统压力损失和电源情况选择确定。如只供平时通风或滤毒通风,且有可靠电源时,应选择电动风机,如没有可靠的电源,应考虑手摇电动两用风机。性能参数详见表3.2.7.1。

3.3柴油发电机房通风

柴油发电机房宜设单独的进排风系统,不与人防地下室合并。如果利用其它房间的空气进行通风时,蓄电池和厕所等房间的有害气体不得排入柴油发电机房。

3.3.2 柴油发电机房进风、排风的风量计算:

1柴油机采用空气冷却时,按消除机房内余热计算进风量;

2当柴油机采用水冷却时,按消除室内有害气体计算所需要的进风量。为简化计算,可按≥20m3/kWh计算进风量。

3排风量为进风量减去燃烧空气量。柴油机燃烧空气量,可按7m3/kWh计算。清洁式通风时,柴油机可直接取机房内空气。隔绝防护通风时,单独引室外空气燃烧。吸气系统压力损失不宜超过1kPa。

表3.3.2.2排烟管散热量Q3

注: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取λ=0.15~0.20[W/(m·℃)],厚度为50mm,烟气温度400℃~300℃,室温35℃。

3.3.3 柴油机房余热量计算:

1柴油机采用开式水循环(水冷)时,柴油发电机组的散热量按下式计算:

Q=Q1+Q2+Q3(11-2)式中:Q——柴油发电机组散热量,W;

Q1——柴油机散热量,见表3.3.2.1,W;

Q2——发电机散热量,见表3.3.2.2,W;

Q3——柴油机排烟管散热量,W。

2 柴油机采用闭式水循环(即风冷)时,柴油发电机组的散热量按下式计算:

Q=Q1+Q2+Q3+Q4 W (11-3)式中:Q4——柴油机汽缸冷却管散入机房内热量,W。

Q4的数值由厂家样本提供。

3.3.4 柴油机房的降温方式:

当室内外空气温差较大时,尽量利用室外空气降温;室外空气降温不能满足时,可用其他方式对机房进行降温。

3.3.5 柴油机的排烟系统:

柴油机的排烟口与排烟管要采用柔性连接,一般可采用带法兰的不锈钢波纹软管。两台或两台以上机组连接时,排烟支管上要设单向阀门。烟管在室内部分要有隔热处理,其表面温度≤60℃,排烟管出口处应设置消声装置。

3.3.6 人防地下室的蓄电池室可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排风系统要单独自成系统。蓄电

由柴油发电机房供新风时,应在进风管上设密闭阀和消声器。

3.3.8 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等附属房,也要设排风。排风管可并入发电机房排风系统。但储油间的排风支管上要装防火阀。

3.4 工程设计实例

二等人员掩蔽所,设有简易洗消间。平时作库房用,掩蔽室有窗井采光,战时采用挡窗板完善防护密闭。设计步骤如下:

3.4.1 了解设计条件,明确设计标准,计算掩蔽人数,计算清洁通风,滤毒通风的新风量。

1计算人员掩蔽面积;掩蔽面积系指供人员掩蔽使用的有效面积。其值为人防地下室的净面积,扣除下列各部分面积:口部房间通道面积;通风、给排水、供电等专业设备房间面积;厕所、盥洗室面积。从建筑专业发给的作业平面中,计算得该工程的总掩蔽面积为255m2。

2二等人员掩蔽所,据规范每人占有效面积l m2(二等人员系指城市居民)。

掩蔽人数为:n=255m2/(1m2/人)=255人

3计算清洁通风新风量:

根据表3.2.1.1,清洁通风新风量5~7m3/(h·人),本工程取上限7m3/(h·人),总新风量L清=255人×7 m3/(h·人)=1785 m3/h。

4计算滤毒通风新风量:

根据表3.2.1.1,滤毒通风新风量2~3m3/(h·人),本工程取上限3m3/(h·人),L滤=255×3=765m3/h

校核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本工程设有简易洗消,据规范要求,二等人员掩蔽室主要出入口的最小防毒通道,保证40次/h的换气。该项目最小防毒通道体积12.5m3。

L换=40次/h×12.5m3=500m3/h

滤毒通风新风量765m3/h>500m3/h,取765m3/h。

580Pa,电源三相380v,0.75kW,两台并联。

2 过滤吸收器选用:

滤毒通风新风量为765m3/h,选用500型过滤吸收器两台并联。每台风量500 m3/h,压力损失700Pa。

3 粗过滤器选用:

清洁通风量为1785 m3/h,选用LWP-(x)型金属网油浸滤尘器,详国标T521,每个风量1000 m3/h,初压力损失21Pa,两台并联。

4 消波装置选用:进风口部防爆波活门,一般由建筑专业设计选用。暖通专业要作校核,本工程应选用门式防爆悬板活门MH1800-3,通风量1800 m3/h,v≤8m/s,抗冲击波0.3MPa。

3.4.3 排风设备选用

1主要出入口设有简易洗消间,防毒通道体积为12.5m3,按40次/h换气计算,排风量为500m3/h。

2进入简易洗消间的自动排气活门排风量为500m3/h,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按超压50Pa 计算时,参考表3.2.6.2选用两个YF-200型。

4排风管与密闭阀门确定:通过密闭阀和风管,直到扩散室的风量是500m3/h,风管内空气流速不大于6m/s,风管直径为D=200mm,v=4.4m/s,密闭阀门按表11-14选用,D=200mm,v=4.42m/s。

5防爆活门选用:排风量500m3/h,按表3.2.5.1选门式防爆悬板活门MH900-3,并与建筑专业核实。

3.4.4 旱厕自动排气活门的选型

简易洗消间设有自动排气活门,排至防毒通道,满足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的同时,旱厕要设自动排气活门,以满足厕所间的换气。厕所换气次数按表3.2.1.6计算风量。该工程旱厕体积42m3,按10次/h换气,排风量为420m3/h。按表3.2.6.2选用YF-200,超压值30~100Pa,排风量120~500m3/h。该处门式防爆悬板活门选用MH900-3。

3.4.5 通风管道设计

1进风管:指进风防爆活门扩散室与粗过滤器、密闭阀门、过滤吸收器到风机的吸入口

之间的配管。这段管道要求有抗爆波能力,为此一般均采用2mm厚钢板焊制而成。清洁通风风管D=300mm,密闭阀D=300mm。滤毒通风风管D=200mm,密闭阀D=200mm。

2送风管:指风机出口至各房间的送风口之间的部分。送风管道出机房时应设防火阀,并与风机联锁。为了简化设计计算,送风管道风量按清洁通风工况送风量1785m3/h计算。风机出口一段风管空气流速不大于10m/s,主干管空气流速不大于6m/s,支风管空气流速不大于4.5m/s,支风管管径不小于130mm条件下,由风机出口到最远最不利送风口的送风管总长度不大于50m时,送风管道系统可不进行阻力计算。

由于地下室夏季比较潮湿,送风管道宜采用玻璃钢制品。

图3.4.2是通风机房的布置图。

人防计算书

杭州中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计算书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 计算人: 校对人: 专业负责: 审核人:

叫区地下汽车库人防结构计算书目录 一、人防主要计算依据和计算软件 二、人防等效荷载及材料强度 三、主要人防墙体计算 (一)人防临空墙 (二)非人防与人防隔墙 (三)相邻人防单元隔墙 (四)人防扩散室隔墙 (五)人防地下室外墙 四、各类门框墙、楼梯等按图集选用 人防地下室梁、柱计算(SATWE电算)五、(SATWE电算)人防地下室顶板和底板计算六、

人防结构计算 一、主要计算依据和计算软件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2、《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7FG01~05 3、《防空地下室》(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 4、计算软件PKPM(2O12版) A人防侧墙、临空墙、单元隔墙采用手算并结合结构计算软件Morgain 2012年版计算。人防门框墙、扩散室悬板活门门框墙、防暴波电缆井、室外主要出入口人防楼梯等,依据国标人防图集查选。 B人防底板和顶板采用PKPMk PMCA程序计算 C人防地下室柱、地梁、顶板的梁采用PKPMk Satwe程序计算 二、等效静荷载及材料强度 级,6级常6、本工程为甲类防空地下室,人防等级核1. 人防区为大地下室%区范围,共5个人防防护单元 2、人防等效静荷载标准值确定: 依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查表,人防构件允许延 性比按462条规定。 a、顶板:(梁板结构,允许延性比3.0)《规范》482条 1)纯地下室部分:70kPa (不考虑上部建筑影响,覆土1.5米,板区格. 最大短边净跨5.7米-0.3米=5.4米) 2)主楼范围地下室(-2.8米标高板):55kPa (考虑上部建筑影响,无覆.

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土地利用率也越来越少。为了能够更好,更充分发挥土地的作用,摩天高楼早已是屡见不鲜,地下土地的利用花样也越来越繁杂。地下室通风问题早已成为地下土地利用中的难题和难关,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地下室通风以及防排烟设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本文就主要围绕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作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地下室;通风设计;防排烟系统;系统设计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已经十分拥挤,用地紧张已经成为了城市开发建设的阻碍因素,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了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重要途径之一。地下室的通风以及防排烟设计是保证地下室安全使用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加强地下室的通风以及防排烟设计十分必要。 二.建筑地下室的特点 大型地下室是当今建筑的一大特征,住宅建筑地下室主要功能区域有:汽车库、自行车库、电气设备用房、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等。其主要特点是建筑面积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疏散扑救工作较地上建筑困难。同时地下室水电通风等管线多而且复杂,位于塔楼下的区域结构异形柱较多,影响管道走向,且要保证汽车库等的层高要求等。因此需要设置经济合理的通风及防排烟系统,以保证地下室各功能区平时使用要求及火灾时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的要求。 三.地下室通风设计的要求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颁布和实施,大多数民用建筑都要求设计带人防工事的地下室,汽车库和设备用房,战时转换成人防工事,且大多数为五、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对于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通风系统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系统:平时的送风、排风系统;消防时的防烟、排烟系统;战时的送风、排风系统。其中送风系统有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隔绝式通风。通风系统较多,相互转换复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做好各通风系统的相互转换,以简化系统,节约投资,并减少平战转换工作量。 四.各功能区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1.汽车库 根据规定,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住宅建筑地下室一般根据使用功能和建筑面积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汽车库被划分为多个单独的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大约为4000m2。因此,在设置有直通室外的汽车道和采光天井且

人防计算书

版本号:B 修改码:0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件 人防设计计算书 代码:[BR-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人防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 二、荷载取值 人防工程为地下两层,层高均为3.6m,地下二层为甲类核6级,常6级物资库,地下一层为甲类核6级,常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荷载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取值,按承受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核武器爆炸动荷载、静荷载组合分别作用设计,并取最

不利组合配筋。 三、材料 墙、柱混凝土采用C35,梁、板采用C35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级。 四、结构体系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临空墙、隔墙等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体,基础采用桩基础,地下室底板为桩基础防水板,地下室顶楼盖采用无梁楼盖体系,梁、板、墙、底板构件尺寸详见图纸。五:设计方法 人防楼板及梁柱配筋采用盈建科1.8.2版,输入相应荷载进行设计。 地下室外墙,临空墙,人防隔墙等采用理正,scct等结构计算软件,按相应人防荷载进行设计。 因每层净高均小于3.6m,门框墙根据图集《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FG01~05进行选取。 竖井,防爆波电缆井,人防楼梯,放倒塌棚架等根据《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FG01~05进行选取。 六:构件计算 LKQ1临空墙计算 3600x3600mm,双向板

一、计算条件: 工程名称: 工程一 工程项目: 项目一 临空墙编号: LKQ1 临空墙的宽度L x(mm): 3600 临空墙的高度L y(mm): 3600 临空墙的厚度t(mm): 300 临空墙等效静荷载q e(kN/m2): 160 临空墙保护层厚度c(mm): 20 临空墙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临空墙钢筋级别: HRB400 内力计算采用弹性方法: 否 临空墙最小配筋率(%): 0.25 动荷载下构件允许延性比[]: 1.0 进行斜截面抗剪验算: 是 进行抗冲切验算: 是 二、计算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实用手册》浙江大学编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三、计算结果:

浅谈人防地下室的通风设计

浅谈人防地下室的通风设计 陈明 (安徽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41) 摘要:文章介绍了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系统的通风方式、原理、系统流程以及战时转换方式,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人防通风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通风方式原理;系统流程转换;平战结合;工程实例 中国分类号:TU967;TU92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57(2004)04-0015-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人 防积极向民防转轨,逐渐由单一的防空职能向防空防灾双重职能转变,人防建设不仅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以及沿海地区,在内地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人防设计也成为越来越多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本文就人防地下室的通风设计,浅谈其系统设计原理以及在工程实例中通风口部设备布置中的一点体会。 1 战时人防通风的方式及原理 战时人防通风分为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隔绝式通风3种方式。 在人防地下室的主出入口和次出入口分别设置排风系统和送风系统[1,2],其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f1~f6为密闭阀门。 (1)清洁式通风是在战时室外未染毒期间、空袭紧急警报拉响之前工程所进行的通风方式,目的是在战时为掩蔽人员提供所需要的新风,其送、排风系统流程为: 室外新风→进风竖井→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滤尘器→清洁风机→人员掩蔽区域→排风机→扩散室→防爆波活门→室外。 (2)当接到核生化武器袭击警报后,工程应立即转入隔绝式通风,目的是在室外染毒的情况下进行内部空气循环,以使掩蔽人员支持尽可能长的时间,其送、排风系统流程为: 室内空气→插扳阀→滤毒风机→人员掩蔽区域。 隔绝式通风采用间歇运行,以保证工程有较长的防护时间,在隔绝通风期间,防化专业人员通过取样管或测压管取外界空气气样进行化验,查明毒剂的种类、性质及浓度,说明本滤毒器能否过滤该毒剂。 3)当有人员急需进出工程,或者室内CO2浓度上升到2.5%以上而使室内掩蔽人员难以忍受时,或者毒剂经门缝进入工程达到对掩蔽人员造成最低伤害的程度时,同时经证明本滤毒器能过滤毒剂且毒剂浓度较低时,才可以转入滤毒式通风。待人员出入完毕,或空气条件得以改善后,再转入隔绝式通风。滤毒式通风方式下的送、排风系统流程为 室外新风→进风竖井→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滤尘器→过滤吸收器→滤毒风机→人员掩蔽区域→超压排气活门→简易洗消间→扩散室→防爆波活门→室外。 战时人防3种通风方式的转换 上述战时人防通风3种方式的转换是依靠送、排风机的启停以及密闭阀门的启闭来实现的。其转换原理如下: 在清洁式通风方式下,关闭滤毒风机和密闭门f3、f4,开启清洁风机和密闭阀门f1、f2进行送风;关闭密闭阀门f5,开启排风机和密闭阀门f6进行排风。 在隔绝式通风方式下,关闭所有密闭阀门,打开插板阀,开启滤毒风机,造成室内空气内循环。在滤毒式通风方式下,关闭清洁机和密闭阀门f1、f2开启滤毒风机和密闭阀门f3、f4进行滤毒送风;关闭排风机和密闭阀门f6,开启密闭阀门f5,通过调节插板阀的开度,使滤毒器的风量渐渐达到设计风量,依靠超压排气活门超压排气。 在系统里换气堵头作用是在更换过滤吸收器后打开,将可能残留的毒气吸入系统中,再由过滤吸收器进行过滤。

450x900人防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共用)计算书

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共用)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6、《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一、工程属性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 18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5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5400 验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 截面抵抗矩:W=bh2/6=450×18×18/6=24300mm3,截面惯性矩:I=bh3/12=450×18×18×18/12=218700mm4 q1=γ0×max[1.2(G1k+(G2k+G3k)×h)+1.4Q1k, 1.35(G1k+(G2k+G3k)×h)+1.4φc Q1k]×b=1×max[1.2×(0.1+(24+1.5)×0.9)+1.4×3, 1.35×(0.1+(24+1.5)×0.9)+1.4×0.7×3]×0.45=15.326kN/m

q1静=γ0×1.35×[G1k+(G2k+G3k)×h]×b=1×1.35×[0.1+(24+1.5)×0.9]×0.45= 14.003kN/m q1活=γ0×1.4×0.7×Q1k×b=1×1.4×0.7×3×0.45=1.323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0.9)]×0.45=10.373kN/m 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14.003×0.22+0.117×1.323×0.22=0.062kN·m σ=M max/W=0.062×106/24300=2.56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77q2L4/(100EI)=0.677×10.373×2004/(100×5400×218700)=0.095mm≤[ν]=L/250=200/250=0.8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max=1.1q1静L+1.2q1活L=1.1×14.003×0.2+1.2×1.323×0.2=3.398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1.1q2L=1.1×10.373×0.2=2.282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钢管小梁截面类型(mm) Φ48.3×3.0

第三章人防地下室通风概论讲解

3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3.1概述 人防地下室建筑是建筑的一种类型,是为战时居民防空需要而建造的有一定的防护能力的建筑物。整个建筑是密闭的,其口部设计与通风设计,在战争空袭的条件下,能满足并能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确保生命安全。 3.1.1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必须严格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进行。应确保战时的防护要求,满足战时与平时使用功能所必须的空气环境与工作条件。设计中可采取平战功能转换的措施。 3.1.2 与密闭门 1- 3.1.3 护单元协调一致,以减少转换工作,保证战时使用。 3.1.4 通风方式:平时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采用机械通风时,应能满足清洁通风、过滤通风、隔绝通风。三种通风方式,在使用中由一种通风方式转换到另一种通风方式,是靠关闭和开启系统中某些密闭阀来达到目的。 3.1.5 人员掩蔽所:按防护单元划分,掩蔽所面积不大于800m2,容纳的掩蔽人员,可按每人应占掩蔽面积计算。掩蔽面积是指供人员掩蔽使用的有效面积,不含口部房间、通道面积;不合通风给排水、供电等设备房间面积;不含厕所盥洗、洗消间的面积与建筑墙体占用面积。一等人员掩蔽室1.3m2/人,二等人员1 m2/人,防空专业队员掩蔽室3m2/人。一等人员掩蔽所系指地、局级以上机关人员掩蔽所,二等人员掩蔽所系指一般城市居民掩蔽所。

3.2防护通风设计 3.2.1 设计参数 1各类工程战时人员新风量按表3.2.1.1采用。 3 2 战时清洁通风的室内空气温湿度宜按表3.2.1.2选用。 3平时人员通风新风量标准宜按表3.2.1.3采用。 3 注:过渡季节采用全新风时,人员新风量不宜小于30m3/(人·h)。 4 平时使用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按表3.2.1.4选用。 表3.2.1.4平时使用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注:1.冬季温度适用于集中采暖地区; 2.车库冬季温度不应低于5℃。 5人防地下室战时隔绝防护时间,以及隔绝防护时室内CO2的容许含量,应按表3.2.1.5采用。

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及其注意事项

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及其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19-05-09T14:33:35.1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作者:高爽 [导读] 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摘要: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进风系统;排风系统 1、人防工程通风设计的基本思路 1.1 战时通风系统 战时通风系统包括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三种通风方式:①清洁通风②滤毒通风③隔绝通风。在敌人实施核、生、化武器袭击时,清洁通风应立即转入滤毒通风,如果人防工事外空气污染浓度过高或过滤吸收器对毒剂失效时,应进行隔绝通风。 1.2 战时新风量 防空地下室战时新风量的确定,应按清洁式通风和滤毒式通风分别计算新风量,风量符合《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表5.2.2的规定。 1.3 防空地下室的进风系统 根据不同的通风方式应由消波装置、密闭阀门、过滤吸收器、通风机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以清洁通风和滤毒通风合用进风机为例,设计时应注意:①清洁通风管路上,必须设置增压管,严防滤毒通风时出现透毒现象。②所选用的进风机性能,必须同时满足清洁通风量和风压、滤毒通风量和风压的需要。③战时三种防护通风方式应能通过阀门进行转换。④经消波装置后的冲击波余压不大于0.03MPa。⑥选用过滤吸收器时,必须使通过该器材的滤毒通风量不大于该器材的额定风量,以确保滤毒通风时不出现透毒现象。 1.4 防空地下室的排风系统 根据不同的通风方式应由消波装置、密闭阀门、自动排气阀门或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战时滤毒式通风超压排气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自动排气活门选择应能满足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要求,《人防规》5.2.6条规定:“战时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二级人员掩蔽部应保证每小时30~40次”。自动排气阀超压排气量不宜过小,以防防空地下室超压超过限值,《人防规》规定:“滤毒通风时,防空地下室内应保持30~50Pa超压”。对于通风设计来讲,保持地下室超压的基本原则是进风量大于排风量。根据经验,要保持地下室内30~50Pa的超压,排风量应为进风量的80%~90%。 2、设备选择 (1)送风机是整个防护通风系统的动力部件,考虑到战时外界电源有被切断的可能,必须配置电动脚踏两用风机或电动手摇两用风机,以便在缺电的情况下采用人力驱动风机维持通风。《人防规》规定:“战时电源无保证的人防地下室应采用电动、人力两用风机”。该风机既要能满足战时清洁式通风的要求,又要能满足战时滤毒式通风的要求。《人防规》规定,该风机“按战时清洁式通风的计算新风量选用”(强制性条文)。 (2)?滤尘器(粗过滤器)的选择 《人防规》5.3.3规定:“平时和战时合用一个通风系统时,应按平时和战时工况分别计算系统的通风量”。“……粗过滤器……选择,按最大的计算新风量确定”。平时和战时相比,最大计算新风量应出现在平时,故滤尘器应按平时通风量选择。 (3)?手动密闭阀的选用 密闭阀是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一般设置在染毒区的进风和排风管路上,用于平时和战时通风方式的转换。手动密闭阀的设置一要考虑功能的需要,二要考虑经济合理性。应按《人防规》5.2.8条提供的图示(a)(b)(c)设置手动密闭阀。

人防地下室计算书

XXXXXX工程人防地下室计算书

目录 目录 (1) 工程概况 (3) 二、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 (3) 三、结构设计计算书 (3) 2.1顶板 (3) 2.1.1恒荷载 (3) 2.1.2活荷载 (3) 2.1.3 战时荷载 (3) 2.1.4 顶板计算 (4) 2.2梁 (6) 2.2.1符号说明 (6) 2.2.2内力计算及配筋 (7) 2.3柱 (12) 2.3.1符号说明 (12) 2.3.2内力计算及配筋 (14) 2.4侧壁 (15) 2.5底板 (20) 2.6基础计算 (22) 2.6.1荷载组合公式 (22) 2.6.2符号说明: (24) 2.6.3内力及配筋 (24) 四、地下室抗浮验算 (29)

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结构为框架结构,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11.7米,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地下一层为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工程,人防地下室防核武器抗力级别为6级,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6级。地下室采用现浇混凝土梁板式结构。地下室外墙、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其它构件混凝土等级为C30。 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形式,地基载力特征值140KN,本工程地下水位较深,故不需考虑底板抗浮设计。 二、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907-200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三、结构设计计算书 2.1顶板 2.1.1恒荷载 覆土自重:(覆土厚度1000mm)20×1=20.02 kn m。 / 2.1.2活荷载 室内顶板取3.02 kn m。 / 2.1.3 战时荷载 常规武器爆炸在地下室顶板产生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人防地下室通风

3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概述 人防地下室建筑是建筑的一种类型,是为战时居民防空需要而建造的有一定的防护能力的建筑物。整个建筑是密闭的,其口部设计与通风设计,在战争空袭的条件下,能满足并能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确保生命安全。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必须严格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进行。应确保战时的防护要求,满足战时与平时使用功能所必须的空气环境与工作条件。设计中可采取平战功能转换的措施。 密闭门9 1- 元协调一致,以减少转换工作,保证战时使用。 通风方式:平时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采用机械通风时,应能满足清洁通风、过滤通风、隔绝通风。三种通风方式,在使用中由一种通风方式转换到另一种通风方式,是靠关闭和开启系统中某些密闭阀来达到目的。 人员掩蔽所:按防护单元划分,掩蔽所面积不大于800m2,容纳的掩蔽人员,可按每人应占掩蔽面积计算。掩蔽面积是指供人员掩蔽使用的有效面积,不含口部房间、通道面积;不合通风给排水、供电等设备房间面积;不含厕所盥洗、洗消间的面积与建筑墙体占用面积。一等人员掩蔽室/人,二等人员1 m2/人,防空专业队员掩蔽室3m2/人。一等人员掩蔽所系指地、局级以上机关人员掩蔽所,二等人员掩蔽所系指一般城市居民掩蔽所。

防护通风设计 设计参数 1 各类工程战时人员新风量按表采用。 3 2 战时清洁通风的室内空气温湿度宜按表选用。 3 平时人员通风新风量标准宜按表采用。 表平时人员通风新风量标准[m3 注:过渡季节采用全新风时,人员新风量不宜小于30m3/(人·h)。 4 平时使用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按表选用。 注:1.冬季温度适用于集中采暖地区; 2.车库冬季温度不应低于5℃。 5 人防地下室战时隔绝防护时间,以及隔绝防护时室内CO2的容许含量,应按表采用。

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

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 防护通风设计 河北工程学院 魏东杰m 李清扬中煤六十九处 黄海庚 摘要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三种通风方式的功能及相互转换时的控制方法,以及通风设备的选择等问题。 关键词 民用建筑 人防地下室 通风方式 设备选择 Protective ventilation design of civil air defense works for civil buildings B y W ei Dongjie n ,L i Qin gyan g and H uang H aigeng Abstract W ith a pr o ject e xample,pr esents the f unction and sw itch co ntro l m ethod o f cleaning ventila tio n,g as f iltra tio n ventila tio n,iso lat io n ventila tio n and select io n of ventila tio n equipm ent etc. Keywords c iv il building,civ il air defense wo rk,ventila tio n mo de,equipm ent selection n Hebei Insti tute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 &Technology,Handan,Hebei Province,China 1 0 引言 随着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6的颁布和实施,大多数民用建筑都要求设计人防地下室,平时作为自行车库、汽车库和设备用房,战时转换成为城市防卫和生产人员的掩蔽部(大多数为五、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本文根据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6(GB 5003894)和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6 (GB 50098 98)的要 求,结合河北建筑科技学院二级学院北楼的工程设计经验,就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的战时通风设计作一介绍。 1 工程概况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二级学院北楼是一栋地上5层地下1层的教学楼,其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406m 2,其中用于人防的建筑面积为1520m 2。该地下室平时作为自行车库,依靠设在南北两面外墙上的通风采光窗进行自然通风、采光,战时采用 半填土方式进行封堵。依据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 规范6中关于人员掩蔽所的人防防护单元的掩蔽面积不大于800m 2的规定,将该人防工程划分为两个防护单元。由于两个防护单元相邻,故在每个防护单元各设一个独立出入口,同时在其相邻处的防护密闭门外设一个室外出入口。两个防护单元分设进排风系统及洗消污水集水坑、战时干厕、战时水箱间。两个防护单元由其间防护密闭隔墙上两侧设防护密闭门的门洞相连通,设在人防区与非人防区之间的门战时均封堵。 每个防护单元的防毒通道、(简易)洗消间、排风竖井、排风扩散室等设施用房,设置在与地面直接相通的战时主要出入口附近,以便于战时人员清洁和满足防毒通道换气次数的要求。进风机房、 #74#设计参考 暖通空调HV&AC 2004年第34卷第5期 1m 魏东杰,男,1971年1月生,大学,工学学士,工程师 056038河北邯郸河北工程学院(0310)7429150E -mail:zxhw dj666@https://www.doczj.com/doc/3018542456.html, 收稿日期:20030616修回日期

人防地下室侧壁计算 RWQ1.RWQ2

地下室侧壁计算书RWQ1.RWQ2 条件:1、土质参数:容重γ=18kN/mmγ` = 11kN/mm Ko=0.50,地下水头高度H1=1000mm;(在负一层) 2、地下室参数:覆土层厚Lo=300mm,地下一层层高L1=4500mm,地下二层层高L2=500mm,地下三层层高L3=500mm; 地面堆载p=10kN/mm d1=350mm;地下二层d2=500mm;地下三层d3=500mm; 临水面保护层为50mm; 3、材料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c=16.7 N/mm fy=300N/mm 计算:1、荷载计算,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计算[《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6.2] 堆载折算为土压力q1=Ko×p=0.50×10=5.00kN/mm 地下水位以上土压力q2=Ko×γ×H1=0.50×18×1000×10=9.00kN/mm 地下水位以下土压力q3=Ko×γ`×H2=0.50×11×4800×10=26.40kN/mm 水压力q4=γw×H2=10×4800×10=48.00kN/mm qD=q1+Ko×γ×Lo=7.70kN/mm qC=q1+q2+(Ko×γ` +10)×(L1+Lo-H1)=72.90kN/mm qB=q1+q2+(Ko×γ` +10)×(L2+L1+Lo-H1)=80.65kN/mm qA=q1+q2+q3+q4=88.40kN/mm 2、弯距计算,按多跨梁弯距分配法支座弯距调幅0.8计算, 顶点按铰支座,其余按固支座,按静力计算手册计算 Mdc=0; Mcd=1.2×(7×qD+8×qC)×L1/120=129.01 kN.m Mcb=1.2×qC×L2/12+1.2×(qB-qC)×L2/30=1.90 kN.m Mbc=1.2×qC×L2/12+1.2×(qB-qC)×L2/20=1.94 kN.m Mba=1.2×qB×L3/12+1.2×(qA-qB)×L3/30=2.09 kN.m Mab=1.2×qB×L3/12+1.2×(qA-qB)×L3/20=2.13 kN.m 弯距分配: D点:C点:B点:A点: 截面:1000×350 1000×500 1000×500 线刚度i=I/L:0.79×1020.83×10 20.83×10 分配系数μ:0.03;0.97;0.50;0.50 0 固端弯距:-129.01;+1.90;-1.94;+2.09;-2.13 开始分配:--3.53;--123.58 -0.08;-0.08 0 0;-0.04;--61.79;0 -0.04 +0.02;+0.04;+-30.90;+-30.90

人防结构计算书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依据 三结构计算 一地下室外墙计算 二地下室临空墙计算 三地下室门框墙计算 四地下室隔墙计算 五单建地下室地基计算 六地下室总信息 四地下室整体计算 ---(SATWE多、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 1、地下室计算图形文件

一.工程概况 1、该工程位于安成镇经济开发区对面,该项目主要包括2幢32层、11层住宅楼。 2、本院负责设计人防地下室部分,该地下室功能平时为小型汽车停车库,战时为甲类核6、常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 地下一层,单建人防地下室层高为3.900m,主楼部分层高为4.400m。地下室的抗浮水位取地表下27.900m(绝对标高)。 材料强度: 顶板C35;内墙C35;底板C35;外墙C35,上部落下来的剪力墙C40。 钢筋为: HRB400 二设计依据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2010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2006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设计规范》(GB50108-2008)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系列软件及北京理正人防工程设计结构软件RESJ。 三.结构计算 1、地下室抗浮计算: 1.确定抗浮水位,计算浮力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抗浮水位按绝对标高27.9m考虑。建成后的地下车库底板顶标高为24.6m,板厚400mm,顶板顶标高为28.5,板厚300mm,故地下水浮力为:Qf=(3.9+0.4-0.6) x10=37KN/m2 中柱: (以8.4x6.65=55.86为一计算单元) 2.计算抗浮荷载 中柱: 自重=覆土重+顶板自重荷载标准值+ 柱自重荷载标准值 + 底板自重荷载标准值 覆土重: 1.1m(覆土最厚处) x18=19.8KN/m2 顶、底板自重何载标准值: 板 ( 0.3+0.4)x25=17.5KN/m2 顶、底板梁自重荷载标准值: (0.65x0.55x14.9+0.6x0.5x14.9)x25/55.85=2.1KN/m2 柱自重荷载标准值: 0.6x0.6x2.9x25/55.86=0.46KN/m2 底板面层自重荷载标准值: 0.05x20=1KN/m2 ------------------------------------------------------------------- Qw=19.8+17.5+2.1++0.46+1=40.86KN/m2 Qw/Qf =40.8/37=1.1 抗浮满足要求 2 底板荷载取值: P1=水压力-底板自重:(主楼部分) P1=37-0.3×25=29.5 kN/m2 Pe=人防等效静载(工程桩): Pe=25 kN/m2、、 Pe=人防等效静载(筏板基础): Pe=45 kN/m2、 3、地下室墙体计算 外墙1计算:(核6级,常6级)(层高3.9米) ①.[ 地下室水土压力计算] 土层情况:根据当地地质情况,取γ=18kN/m3 因地下室为掘开式工程,地下室四周需采用粘土回填,粘性土 K0=0.5 地下室底板顶标高24.6 地下室顶板顶标高28.5 (绝对标高) 地下水位取27.9绝对标高)(依据地址报告)计算。 计算高度 h1=1.1m h2=3.9m (采用水土分算) 墙顶土压力(标准值) P1=K0γh1=1.1x18×0.5=9.9kN/m2 墙底产生的侧压力(标准值) P2=P1+K0γh2 =9.9+(0.6x18+3.3×8+3.3×10)×0.5=45kN/m2地面超压: P3=0.5×10= 5 kN/m2 ②.[ 地下室外墙荷载组合] 外墙荷载P3呈矩形分布, P1、P2呈三角形分布 三角形分布:设计值:q=45-9.9=35.1×1.2=42.12 kN/m2 矩形分布:设计值:q=1.2×(5+9.9=14.9)=17.88kN/m2 ③.[人防荷载]

防空地下室方案设计文件审查暂行要点

江西省防空地下室方案设计文件审查暂行要点 (二○○八年十二月) 第一章总则 一、为规范防空地下室方案设计文件审查工作,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等有关法规,特制定本要点。 二、本要点适用于《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规定范围内的各类防空地下室方案设计的基本技术审查。 三、防空地下室方案设计文件审查应以保障战时人员、装备、物资的安全为基本点,其主要内容为: (一)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是否符合《江西省防空地下室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暂行规定》; (二)防护单元划分、出入口设臵以及口部的防护等是否满足相关的设计要求,选用的防护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三)初步提出的风、水、电措施等能否满足战时防护要求; (四)初步提出的平战功能转换措施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四、本要点所列的审查内容是保证防空地下室方案设计质量的基本要求,并非全部内容,设计单位还应全面执行有关工程设计标准和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 第二章防空地下室方案设计说明书审查内容 一、设计依据。防空地下室方案设计有关的依据性文件的名称和文号、执行标准和规范等是否符合要求,设计基础资料是否齐全。 二、是否阐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基本概况。包括工程总规模、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场地周边概貌、防空地下室与地面民用建筑的关

系、防空地下室与非防护普通地下室的关系以及与相邻人防工程的关系等。若地面民用建筑分期建设,应说明防空地下室建设划分情况。 三、防空地下室设防类别、防护等级(包括防核武器等级、防常规武器等级和防生化武器等级)、面积(包括建筑面积、有效面积或使用面积、掩蔽面积)、平时用途和战时用途是否符合人防部门审批的要求。 四、防空地下室防护单元数、每个防护单元面积,抗爆单元数、每个抗爆单元面积,战时出入口的数量与形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五、防空地下室主体结构、层高、防水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防空地下室结构的选型,应根据防护要求、平时和战时使用要求,上部建筑结构类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二)防空地下室结构和设计使用年限应按50年采用。当上部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时,防空地下室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上部建筑结构相同。 (三)防空地下室的室内地平面至顶板的结构板底面的净高不宜小于2.4m(专业队装备掩蔽部和人防汽车库除外)。 (四)防空地下室的防水设计不应低于《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防水等级的二级标准。 六、防空地下室通风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战时为医疗救护工程、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人员掩蔽工程以及食品站、生产车间和电站控制室、区域供水站的防空地下室,应设臵清洁通风、滤毒通风和隔绝通风。 (二)战时为物资库的防空地下室,应设臵清洁通风和隔绝防护。滤毒通风的设臵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七、防空地下室给排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人防地下室计算书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 (2) 二、主要构件的计算 (2) 2.1顶板 (2) 2.2侧壁 (3) 2.2.5底板 (17) 2.2.6基础梁计算 (21) 2.2.7基础计算 (21) 2.2.8 人防楼梯计算 (21) 三、地下室抗浮验算 (22)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结构为框架结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19.6米,局部24.4米。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地下一层为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工程,人防地下室防核武器抗力级别为6级,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6级。地下室采用现浇混凝土梁板式结构。 地下室外墙、顶板底板及内墙等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基础采用桩基础形式,选用 400 PHC高强度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000KN。 本工程地下水位较浅,常年稳定水位为室外地坪以下0.4米(-0.85),防水设计水位为-0.85米,抗浮设计水位-0.85米。 二、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范》(DBJ/T15-22-98) 二、主要构件的计算 2.1顶板 2.1.1恒荷载 室外覆土自重:(覆土厚度850mm)20×0.85=17.02 kn m,观景亭等部位取 /

252/kn m 。 室内部分取1.52/kn m 2.1.2活荷载 室外消防车道荷载取202/kn m (双向板),室外其他部位取102/kn m ,室内顶板取5.02/kn m 。 2.1.3 战时荷载 常规武器爆炸在地下室顶板产生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以下简称《人防规范》4.7.2条) 覆土0.85米1ce q =352/kn m ,室内部分1ce q =452/kn m , 核武器爆炸时在地下室顶板产生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人防规范》4.8.2条) 覆土0.85米1e q =702/kn m ,室内部分1ce q =602/kn m , 综合上述,室内部分取602/kn m ,室外部分取702/kn m 2.1.4 顶板计算 该部分计算采用SA TWE 计算,分为两个模型,模型一不计算人防荷载,模型二计算人防荷载,取二者的大值配筋。 (1)构件截面尺寸详见附件一 (2)平时荷载布置图详见附件二 (3)战时荷载布置图详见附件三 (4)平时构件配筋详见附件四 (5)战时构件配筋详见附件五 2.2侧壁 2.2.1平时荷载

关于人防及外墙计算书

1. 本工程地下二层为甲类防空地下室,人防等级为核6级. 一、人防临空墙计算 1、室内出入口等效静荷载为q Q =200k N /㎡ 人防临空墙厚度为300㎜ 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γl =1.35 混凝土采用C35 受力钢筋采用HRB400 临空墙短跨方向(主要受力方向)为3.00m 考虑上、下端人防顶板和基础的约束作用 取M = 10 1 ql 2 现取宽度1.0m 板带进行计算,保护层厚度为20㎜ M = 10 200 ×3.02=180 k N ?m 按建筑结构常用数据: A S = 1.35h 3601018006 ???= 1.35 270360102.5206???=1371.74㎜ 2 取C18@150,A S =1696㎜2 人防临空墙配筋: 水平分布筋为D14@150 垂直分布筋为D18@150 均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 二、门框墙计算 本工程门框墙处均设有暗柱,无端柱门框墙按最大悬挑长度:l 0=700㎜ 防护密闭门门框墙:270k N /㎡,取宽度1.0m 板带进行计算 M = Pl l q 21212+??=7.05.02.12702 1 70.0270212?÷??+??=122.85 k N ?m A S = 1.35h 3600??M = 1.35 2703601085.1226???=936.21㎜2 门框墙暗柱箍筋水平筋取:D14@150,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 三、人防外墙计算 地下室外墙按单向板计算 取1m 宽进行计算 1、基本资料: 截面宽度b = 1000 (mm) 截面高度h = 250 (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C45 钢筋 III 级 fy= 360 N/mm2

福建防空地下室设计若干技术要求

福建省防空地下室设计若干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建筑专业 1.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人防有效面积、掩蔽面积的计算。 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是指防空地下室中受空气冲击波或土中压缩波直接作用的构件外边缘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即由与防空地下室的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相连接的临空墙、封堵墙、外墙外边缘所包围的水平投影的面积之和。防空地下室中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临空墙以外的通道、竖井、楼梯、风道等均不能计入防空地下室面积。 人防有效面积是指能提供人员、设备使用的面积。其值为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与结构面积之差。 人防掩蔽面积是指供掩蔽人员、物资、车辆使用的有效面积。其值为人防有效面积减去下列各部分净面积后的面积: ⑴口部房间、防毒通道、密闭通道面积。 ⑵通风、给排水、供电、防化、通信等设备房间面积。 ⑶厕所、盥洗室、开水间等面积。 ⑷抗爆隔墙、抗爆挡墙以及战时水池(箱)所占有的面积。 2.二等人员掩蔽单元当建筑面积大于1500㎡(含1500㎡)时,掩蔽面积应按不小于建筑面积70%计取;当建筑面积小于1500㎡时,掩蔽面积应按不小于建筑面积65%计取。一等人员掩蔽单元掩蔽面积应按不小于建筑面积55%计取。人员掩蔽单元

掩蔽人数应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以下简称“规范”)表3.2.1-2的“面积标准”确定,并应由暖通专业按“规范”第5.2.5条公式进行校核。 3.战时为人防物资库的防空地下室,应按储存非易燃易爆战时必需品的综合物资库设计。建筑面积大于2000㎡的物资库应设一个直通室外地面的坡道式出入口,建筑面积大于6000㎡的物资库室外出入口不应少于二个直通室外地面的坡道式出入口。设置的两个室外出入口宜朝不同方向,且各口宜保持最大距离。人防物资库应设置1-2个便桶,供管理人员使用。 4.防空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相邻时,普通地下室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普通地下室各出入口的断面面积不宜大于该垂直面的普通地下室横截面积的 1/7,同时普通地下室任何一 面外墙面开孔面积总和不宜 大于该墙面面积的50%,如 右图。距防空地下室隔墙 8m范围内的普通地下室顶 板一般不开孔、井,确需开 孔、井时,尺寸不应大于3m ×3m,且该范围内开孔数量合计不应超过2个,并采用临战封堵设计,临战封堵措施按国家标准设计图集07FJ02-126/127的技术要求执行。

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及其注意事项

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及其注意事项 摘要: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 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 用于防空的地下室。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的方针。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进风系统;排风系统 1、人防工程通风设计的基本思路 1.1 战时通风系统 战时通风系统包括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三种通风方式:①清洁通风②滤毒通风③隔绝通风。在敌人实施核、生、化武器袭击时,清洁通风应立即转 入滤毒通风,如果人防工事外空气污染浓度过高或过滤吸收器对毒剂失效时,应进 行隔绝通风。 1.2 战时新风量 防空地下室战时新风量的确定,应按清洁式通风和滤毒式通风分别计算新风量,风量符合《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表5.2.2的规定。 1.3 防空地下室的进风系统 根据不同的通风方式应由消波装置、密闭阀门、过滤吸收器、通风机等防护 通风设备组成。以清洁通风和滤毒通风合用进风机为例,设计时应注意:①清洁通 风管路上,必须设置增压管,严防滤毒通风时出现透毒现象。②所选用的进风机性能,必须同时满足清洁通风量和风压、滤毒通风量和风压的需要。③战时三种防 护通风方式应能通过阀门进行转换。④经消波装置后的冲击波余压不大于 0.03MPa。⑥选用过滤吸收器时,必须使通过该器材的滤毒通风量不大于该器材的 额定风量,以确保滤毒通风时不出现透毒现象。 1.4 防空地下室的排风系统 根据不同的通风方式应由消波装置、密闭阀门、自动排气阀门或防爆超压自 动排气活门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战时滤毒式通风超压排气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几 个问题:①自动排气活门选择应能满足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要求,《人防规》5.2.6条规定:“战时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二级人员掩蔽部应保证每小 时30~40次”。自动排气阀超压排气量不宜过小,以防防空地下室超压超过限值,《人防规》规定:“滤毒通风时,防空地下室内应保持30~50Pa超压”。对于通风设 计来讲,保持地下室超压的基本原则是进风量大于排风量。根据经验,要保持地下 室内30~50Pa的超压,排风量应为进风量的80%~90%。 2、设备选择 (1)送风机是整个防护通风系统的动力部件,考虑到战时外界电源有被切断的 可能,必须配置电动脚踏两用风机或电动手摇两用风机,以便在缺电的情况下采用 人力驱动风机维持通风。《人防规》规定:“战时电源无保证的人防地下室应采用 电动、人力两用风机”。该风机既要能满足战时清洁式通风的要求,又要能满足战 时滤毒式通风的要求。《人防规》规定,该风机“按战时清洁式通风的计算新风量 选用”(强制性条文)。 (2)?滤尘器(粗过滤器)的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