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高中生物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高中生物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高中生物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知识体系】

【教材全解】

一、重难点诠释

1.维持水平衡的方式及意义

正常人每日水的出入量相等,维持动态平衡。

(1)水的来源有三个途径:

①食物:各种食物含水量不同,成人一般每日从食物摄入的水约900毫升。

②饮水:饮水量随气候、劳动和生活习惯而不同,成人每日饮水约1300毫升。

③代谢水: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水,数量较恒定,每日约300毫升。将水的三个来源合起来共计约2500毫升,其中,饮水和食物中所含水是主要来源。

(2)体内水的排出途径有四条:

①呼吸蒸发;成人每日在呼吸时以水蒸汽的形式丢失约400毫升,正常情况下所占比例较小。

②皮肤蒸发:指没有明显出汗的情况下,由皮肤表层蒸发的水分,约为500毫升,其中无机盐很少。(补充:若高温环境下作业或剧烈劳动时会由汗腺大量分泌汗液,其中约含0.2%和极少量的K+(常忽略),因失水多于失钠,会导致水与无机盐平衡失调,则在给大量出汗或高温环境作业工人供应饮料时,必须适当补充钠盐。)

③粪便排出:成人每日由粪便排出的水分约100毫升,其中包括饮食中的水以及消化液被吸收后余下的水。

④肾脏排尿:成人每日排尿量一般约1500毫升,是人体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径。为维持血浆成分的恒定及保证每日35~40克代谢废物溶解后排出,每日尿量至少500毫升。若尿量少400毫升,就会因代谢废物的积累而可能导致尿毒症。

水的四条途径排出水的量共计约2500毫升,与水的摄入量相等,机体能够通过调节排尿量,使水的排出量相当,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

2.无机盐的作用及平衡的意义(以钠钾为例)

多数无机盐在体内以离子状态存在,如细胞内液的K+、Mg2+等、细胞外液的Na+等。(补充:细胞内液以K+为主,细胞外液以Na+为主的显著差异,是由于细胞膜能够逆浓度差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将膜外的K+移入细胞内,称为“钠—钾泵”,简称“钠泵”。)因细胞外液的阳离子总数

中Na+占绝大部分,所以Na+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而决定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是K+。综上所述,是“钠泵”控制着细胞内外溶液中的Na+、K+浓度,而Na+、K+的浓度能凋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

Na+的作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与水的平衡,提高心肌的兴奋性。血液中Na+减少会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

K+的作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性作用,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血液中K+减少会降低细胞内液渗透压,并出现心肌自动节律异常;若血钾过高,则会出现心肌过度舒张,即心动过缓。

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水平衡的调节

①神经调节的过程: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缺一不可。

即:

参与水平衡调节的感受器是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效应器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和垂体后叶;引起感受器兴奋的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效应器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是释放抗利尿激素(ADH)。(补充:抗利尿激素是含有9个氨基酸的肽类激素,能够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图示正常情况下,机体调节维持水平衡的原因

(2)Na+、K+平衡的调节

①: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②:调节激素:醛固酮(固醇类激素,有保Na+排K+作用)

③:调节过程

二、旁栏思考题

1.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吗?

[精析] 体内多余的水分、钠盐以及代谢废物的主要排出途径都是经肾脏随尿排出,所以不能说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2.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盐水?

[精析] 大量出汗后,人体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所以喝盐水补充丢失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有人说:“一个人一天内不吃饭、不喝水,但只要没有大小便,就可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这种说法对吗?

[精析]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没有大小便尤其是小便。即使不排便,体内的水和无机盐也会从其它途径(如皮肤蒸发和呼吸)排出,使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遭到破坏。

据统计,一个人如果不能摄入水,每日仍会不断地由呼吸、皮肤蒸发和肾脏(按每日最低尿量500毫升计)排出的水分约1350毫升(约占人体重2%),所以每日必须保证供给大于这种水的最低需要量。临床上,对于禁食、昏迷等病人,每日应补液1500~2000毫升,若有额外的水分丢失,补液量应酌情增加。

4.有的人口味过于清淡,炒菜时放盐极少。想一想,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康会有什么影响?

[精析] 长期不吃盐或吃盐极少,由于钠的摄入量过少,而造成血液中Na+含量过低,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

三、易误辨析

1.分析比较Na+、K+的来源与去路

①来源:均来自食物

其中肾脏排尿是Na+和K+的主要排出途径。

例1 以下选项属于Na+特有的排出途径的是()

A.大肠排便B.皮肤排汗C.肾脏排尿D.呼吸蒸发

[精析] 本考点属于识记层次,应注意比较正确区分。明显地A、C选项为Na+、K+所共有的排出途径,而D选项中呼吸蒸发是水的排出途径,不符合题意。只有B项皮肤排汗是Na+所特有的排出途径。

[答案] B

2.分析比较Na+与K+的代谢特点:

例2 不能进食的病人能否只靠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就可以维持代谢平衡()

A.能,有能源供应

B.能,能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

C.不能,还应补充钾盐

D.不能,还应补充钙盐

[精析] 比较Na+与K+代谢的异同点可看出缺钠时钠几乎全部被肾小管吸收,排出的尿中可以无钠;但缺钾的情况下,尿中仍有相当数量的钾排出。所以,不能进食的病人,只靠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不能维持代谢平衡,还应补充钾。

[答案] C

【思维拓展】

例1 患有骨骼肌肌无力的病人和患有骨质软化病的病人,其原因是()

A.血液中缺少Ca2+B.前者血Ca2+过高,后者血Ca2+过低

C.血液中Ca2+含量过高D.前者血Ca2+过低,后者血Ca2+过高

[精析] 该考点属于应用层次,涉及无机盐离子的作用,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需要体液中Na+、K+、Ca+等离子维持一定的浓度和比例。一般地说,Na+、K+可提高组织的兴奋性,Ca2+、Mg2+、H+可以降低组织的兴奋性。当Na2、K+降低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可出现四肢软弱无力,膀反射减弱甚至消失、严重时出现肠麻痹,低血钾使心肌兴奋性增高,导致心律失常;而Ca2+、Mg2+等浓度升高时,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可能出现骨骼肌肌无力的症状;血体Ca2+、Mg2+降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常出现手足抽搐,同时Ca2+是骨骼与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血Ca2+降低也会出现骨质软化病。

[答案] B

例2 健康的成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实际上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左右,而且两者的成分差别也很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A.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B.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C.输尿管的吸收D、膀胱的储存

[精析] 尿液的形成包括三个连续的过程:

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③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和无机盐等溶质被管壁细胞全部或部分地重吸收回血液。例如:葡萄糖和氨基酸完全被重吸收,水和无机盐离子绝大部分被重吸收,而尿素、尿酸等则重吸收较少,所以原尿经过重吸收后形成尿液,只剩余较少部分,其中两者的成分相差较大。

③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尿液经过肾和管、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暂时进入膀胱贮存,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经尿道排出体外。

[答案] A

【高考链接】

★命题趋向:本考点是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调节等内容的扩展,高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命题:①人体内水的来源和排出途径,②Na+和K+的调节过程等。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理解和比较各个重要知识点。

例1 (2000·上海)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A.提供能量B.供给营养

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精析] 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人体内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患肠胃炎的病人,典型的症状是腹泻,此时消化道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导致人体内缺水,要给病人输液补充水分,由于人体体液的浓度为0.9%,所以要给病人输0.9%的生理盐水,以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即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答案]C

例2 (2002·上海)图l-l-3中甲是狗屎浓缩实验的结果,让狗大量饮水(图中箭头a所示)后,连续排出大量的尿,当将质量分数为2.5%的NaCI溶液10mL注射入颈动脉(箭头b)后,尿量暂时减少;当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提取物(箭头c)后,尿量也减少。根据此实验,可以推断;

(1)质量分数为2.5%的NaCI溶液注入动脉,使升高,刺激,引起激素分泌,导致尿量减少。本实验也证明中含有这种激素。

(2)如果预先将狗的脑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同样实验,请将预期结果的排尿曲线描绘在图乙中的坐标上。

[精析] 下丘脑控制排尿是通过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完成的,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的,由下丘脑与垂体后叶之间的神经后叶传递给后叶,再由垂体后叶贮存并释放。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这一浓度相当于血液中无机盐的浓度,当静脉注射高浓度的(2.5%)NaCI溶液后,可刺激下丘脑,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从而使尿液浓缩,水的重吸收能力加强,尿量减少。

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提取物后,也出现了尿量减少的结果,这是因为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储存在垂体后叶。如果预先将狗的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实验,则在b点不出现尿量暂时减少,但C点注射脑垂体后叶提取物后,尿量也减少。这说明脑垂体后叶中亦含有抗利尿激素。考查激素调节及分泌情况。

[答案](1)血浆渗透压下丘脑抗利尿脑垂体后叶

(2)如图1-1-4示: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

1.在炎热的夏季,人体运动时大量排汗,为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最好的补充溶液是()

A.淡盐水B.蒸馏水C.葡萄糖水D.蔗糖

2.下列关于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3.不能对肾小管重吸收水起促进作用的是()

A.渗透压升高B.抗利尿激素升高

C.血浆渗透压升高D.醛固酮升高

4.不属于醛固酮分泌异常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是()

A.K+在体内储存,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B.Na+在体内储存,造成水肿

C.腹泻丢失大量的Na+,血压下降

D.肾小管排出K+过量,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5.有关正常人每天(24小时)水的摄人量和排出量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摄入量>排出量B.摄入量<排出量

C.摄人量≒排出量D.无法判断

6.人体代谢终产物中水的排出途径是()

①皮肤②肺③直肠④肾脏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血钾与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的关系正确的是()

A.血钾→组织液K+细胞中的K+

B.血钾组织液K+细胞中的K+

C.血钾→组织液K+→细胞中的K+

D.血钾组织液K+→细胞中的K+

8.某儿童被诊断为“窦性心率不齐”住院治疗期间,为维持心肌正常兴奋性,静脉注射液中需添加()

A.CaC12B.MgCI2C.KCI D.C6H2O6

9.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的顺序是()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

10.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及调节的正确叙述是()

A.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B.K+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

C.人体内Na+主要来源是食物,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排出途径是肾脏和皮肤

D.在饮水不足时,通过减少排尿量就可维持内环境稳定

二、非选择题

1.人体排出体内水的最主要途径是,排出物的形成器官是,排放器官是,控制排放的低级中枢位于,高级中枢位于,并通过释放来调节其活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人体在炎热夏季运动所排出的大量汗液是一种低渗溶液,除绝大部分的水还有约0.2%的NaCl和极少量的K+(常忽略不计),导致水与无机盐的平衡失调,因此,给大量出汗或高温环境作业工人补充水时,必须注意补充钠盐,所以最好的补充溶液是淡盐水。答案:A

2.人体能够通过调节肾脏排尿量使之与水分的摄入量相当,以保证机体内水的平衡。水分的调节依靠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共同来完成,水分调节的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细胞合成并运输至人垂体后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其作用是促进水分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所以A选项中大量饮水时,尿量也会相应增加,则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所以A项错误。B选项中渴觉中枢兴奋会促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通过饮水来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从而对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减弱,相应地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而非增加,所以B项错误,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可以看出,若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弱,则尿量增加,故C项正确。而D选项中的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溶液浓度降低,则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与B项同理,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应增加,所以D项错误。答案:C

3.本题综合考查激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在调节水的平衡过程中的作用。当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的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趋于正常,这说明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间接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而渗透压升高,指向不明,没说明是细胞外液还是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升高,因此无法判断,则A选项正确。D选项中的醛固酮作用是保Na+、保水、排K+,即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分泌K+的同时,间接地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答案:A 4.醛固酮是由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若醛固酮分泌异常,则会引起不良反应,如:醛固酮分泌过多则Na+在体内储存,造成水肿,同时肾小管排出K+过量,造成心肌自动节律失常,即B、D选项正确,反之若醛固酮分泌过少会造成K+在体内储存,同样心肌自动节律会失常,则A选项正确。腹泻是消化系统发生病变而引起的反应,与醛固酮的分泌是否异常无关。答案(5.正常人能够通过调节肾脏排尿量来使水的排出量与摄入量相适应,即正常人每天(四小时)水的摄人量=排水量,即选项C正确。答案:C

6.本题考查代谢终产物的概念与水的排出途径的知识。新陈代谢指活细胞内一切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而消化并不属于此过程,人体的代谢终产物是CQ2、H2O、尿素等,可以通过肾脏排尿,皮肤排汗、肺呼吸蒸发排出即①②④符合题意,而直肠出的水来自饮食中的水以及消化道中消化液被吸收后所剩余的水,而不是代谢终产物中的水。答案:D

7.在人体内,血液中的K+与组织液中的K+,组织液与细胞内液中的K+,都在不断进行互相交换,这种交换保持着动态平衡,因此,血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的K+的含量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在临床上常把血钾(指血清中的K+)含量作为诊断某些疾病的指标。答案:B

8.该题考查K+的作用,属识记内容,K+具有维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维护心肌舒张的作用,若血K+含量过低,则易引起心肌自动节律失常,即“窦性心律不齐”,若治疗则需静脉补充K+。答案:C 9.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共同完成。当人吃了过成的食物时,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其兴奋产生渴觉,通过饮水来增加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刺激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减少尿的排出。两方面共同作用,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答案:C

10.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依靠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完成,则A选项正确,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在维持细胞内液上起决定性作用,对维持细胞外液起决定性作用的是Na+,则B项错误。人体内Na+的主要途径是肾脏排尿,则C项错误,当饮水不足时,只通过减少排尿量是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因为正常成年人每天要产生35~40克代谢废物,要保证其溶解后排出,至少每日尿量500毫升,若少于400毫升,则会因体内代谢废物累积而发生尿毒症,则D项也错误。答案:A

二、非选择题答案

1.肾脏排尿肾脏膀胱和尿道脊髓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及其调节 人教版必修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及其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合理膳食和自我保健。 ●重点·落实方案 重点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落实方案 1.学生课前预习,初步了解。 2.结合必修课本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作进一步的深化学习。 ●难点·突破策略 难点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突破策略 通过观察投影、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分析总结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教学用具 实物展示台(人体水的摄人和排出途径表),有关多媒体课件(展示K+的动态平衡过程、Na+的来源和去路及肾小管、集合管的结构和重吸收过程)。 ●学法指导 本节课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表、插图、课件。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思考、理解、迁移。 ●教法建议 讲述、讨论、观察、总结 在学习“水的平衡”部分内容时,利用展示台展示“正常成年人每天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让学生自已去观察、分析、讨论、总结。 在学习“无机盐的平衡”部分内容时,展示“体内Na+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的多媒体课件和演示“K+的动态平衡示意图”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教学,加深对“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主要包括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血糖的平衡、体温的稳定、pH的平衡等方面。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下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问题。 [教学目标达成]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一)水的平衡和调节 讨论:人体内水的摄人和排出途径有哪些?其主要途径是什么? (经学生之间的讨论,由学生说出可能的途径)

体温调节和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体温调节和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学习目标 描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 课前导学: 一、体温调节 1.人的体温是指的温度;人的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_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_系统等的调控下,人体的和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的体温来源于所释放的热量,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是。 的紧张性增进可以增加产热量,等分泌的激素增多可以提高 ,也引起机体增加产热量。 3.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热量增加。 4.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是人体______________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体温过低或过高,的活性都会降低,从而影响细胞代谢. 二、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水、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受和等的调控。如水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 和来实现的。 2.抗利尿激素是由神经细胞分泌,贮存于垂体中并由垂体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对水的重吸收,维持的平衡。 3.水平衡调节机机制 4.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的主动吸收和对 的分泌,使血浆中K+和Na+的浓度恢复正常。 质疑探究 1.人体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主要散热器官是什么?人体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

2.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可以分为哪两类?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什么部位?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小时内都处于39℃持续发烧状态,在这24小时内此人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对吗?为什么? 4.仔细观察课本P14页图2-3,人体在炎热的环境中是如何调节体温的?并把图补充完整。 5.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动态平衡,是靠摄入和排出来实现的,那么,水分和无机盐的来源哪些呢?排出的主要途径又是什么? 6.仔细观察课本P17页图2-8,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人体是怎样促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恢复正常? 例题精讲 1.下列与体温及体温调节的有关叙述均正确的一项是()①人体体温的形成源于体内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②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里③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加强产热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④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⑤正常体温是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表现之一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2.(2010·上海生物)右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A.发热和寒颤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

2018高中生物每日一题水盐平衡调节!

每日一题水盐平衡调节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如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 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 【参考答案】D 节,C正确。渴感虽然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但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D错误。 解题必备 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关系如图: 学霸推荐 1.吃的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A.下丘脑和上丘脑 B.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和大脑皮层 D.上丘脑和下丘脑 2.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3.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注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的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是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脱水时,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 B.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脱水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尿量增加 C.注射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后,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的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 D.注射的葡萄糖被组织细胞吸收后,患急性胃肠炎的病人的尿量减少 4.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等因素可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抗利尿激素作用于结构丙,可增加尿液的生成量 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由结构乙释放,并随血液流向全身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答案 1.【答案】C 【解析】食物过咸,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并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渴觉,使人通过主动饮水,补充血液水分,C项正确。 2.【答案】B 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进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最终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D项正确。 3.【答案】A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习题和讲义全

第八讲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一、水的平衡及其调节 (一) 水的平衡 来源:饮水、食物、物质代谢 排出途径:由肾、皮肤、肺、大肠排出 摄入量等于排出量 (二)水平衡的调节: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相关器官的作用,使摄入量等于排出量,在排出途径中,可调节的是由肾排出的水。 肾脏主要由肾单位(如下图)构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一般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通过它们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等,最后形成尿液(又称终尿)

【例析】 生活在干燥大米中的“米象”(俗称米虫),它新陈代谢所需水的来源主要是(C ) A .大米中所含的自由水 B .大米中所含的结合水 C .米虫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水 D .无法判断 二、无机盐的平衡 (一)钠、钾盐的摄入和排出 (二)肾脏排泄特点 1. 钠的排泄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2. 钾的排泄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一)水平衡调节(下图一) (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下图二) 1、水盐调节的条件类型:神经-体液调节 2、参与水盐调节的主要器官:下丘脑——水盐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 肾上腺——分泌醛固酮 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肾脏——水盐主要排泄器官 皮肤——水盐排泄器官 3、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醛固酮——保钠排钾 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谁的重吸收 四、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1. 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有重要作用,大量丢失水和无机盐(主要为钠)时会出现细胞外液 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甚至昏迷。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和食盐。 食盐中的Na +来源人体中的Na +人体中的K +去路肾脏(尿)(主要)皮肤(排汗)大肠(排便)肾脏(尿)(主要)大肠(排便) 食盐中的K +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习题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答案符合题意要求) 1.正常成年人每天(24h)应该饮入多少毫升水,才能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A.500ml B.1000ml C.1300ml D.2500ml 2.汗液排出的人体代谢废物是() A.尿素和尿酸B.水和无机盐C.CO2和油脂D.油脂和乳酸 3.人体内的无机盐存在的状态,大多为() A.分子B.离子C.络合物D.与蛋白质结合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尿是体内多余的水分B.每天排出的尿量应等于通过饮食的摄入量 C.小肠是摄取水分的唯一器官D.肺是排出水分的一个器官 5.饮食中的Na+经人体而排出的途径有() A.皮肤B.肾脏C.大肠D.肺 6.调节水和无机盐代谢的最高中枢是() A.垂体前叶B.大脑皮层C.下丘脑D.垂体后叶 7.水的下列哪种特性有利于体内的化学反应() A.流动性B.分子极性强C.分子比热大D.有润滑作用 8.下列对排尿的生理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B.排出细胞代谢的终产物 C.维持血浆和组织液的平衡D.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 9.以下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B.人在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的排出量减少 C.K+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 D.当血钾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K+的重吸收增加 10.下列的人体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B.汗液的排出 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D.皮脂腺的分泌 11.人体血浆中蛋白质过少,会出现的症状是() A.脱水B.抽搐C.组织水肿D.贫血 12.下列代谢产物中参与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的是() A.水B.尿素C.二氧化碳D.无机盐 13.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来自() A.胰岛A细胞B.胰岛B细胞 C.肾上腺D.脑垂体 14.糖尿病的主要成因是() A.吃糖过多B.吃纤维素多的食物少 C.胰岛A细胞受损D.胰岛B细胞受损 15.糖尿病人的临床表现是() A.吃得多,但日渐消瘦B.喝水多,但口还干渴 C.尿得多,尿有果香味D.尿得多,尿有醇香味 16.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该() A.多吃香蕉少吃糖B.多吃粗粮少吃肥肉 C.多吃蔬菜少吃水果D.多吃甘薯少吃油腻 17.如果某人持续性出现糖尿,能肯定他是糖尿病患者;有的人口味过于清淡,炒菜时放盐极少,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康不会有什么影响。这两种说法依次是()A.不正确、正确B.不正确、不正确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习题及讲义

第八讲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一、水的平衡及其调节 (一) 水的平衡 来源:饮水、食物、物质代谢 排出途径:由肾、皮肤、肺、大肠排出 摄入量等于排出量 (二)水平衡的调节: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相关器官的作用,使摄入量等于排出量,在排出途径中,可调节的是由肾排出的水。 — 肾脏主要由肾单位(如下图)构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一般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通过它们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等,最后形成尿液(又称终尿) 【例析】 生活在干燥大米中的“米象”(俗称米虫),它新陈代谢所需水的来源主要是(C) A.大米中所含的自由水B.大米中所含的结合水

C .米虫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水 D .无法判断 二、无机盐的平衡 (一)钠、钾盐的摄入和排出 # (二)肾脏排泄特点 1. · 2. 钠的排泄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3. 钾的排泄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一)水平衡调节(下图一) (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下图二) 1、水盐调节的条件类型:神经-体液调节 2、参与水盐调节的主要器官:下丘脑——水盐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 肾上腺——分泌醛固酮 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肾脏——水盐主要排泄器官 皮肤——水盐排泄器官 ¥ 3、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醛固酮——保钠排钾 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谁的重吸收 四、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1. 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有重要作用,大量丢失水和无机盐(主要为钠)时会出现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甚至昏迷。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和食盐。 2. 钾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维持起决定性作用,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的兴奋性等作 食盐中的Na + 来源 人体中的Na + 人体中的K + 去路肾脏(尿)(主要) 皮肤(排汗)大肠(排便) 肾脏(尿)(主要)大肠(排便) 食盐中的K +

示范教案一(1.1.2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及其调节)

示范教案一(1.1.2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及其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合理膳食和自我保健。 ●重点·落实方案 重点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落实方案 1.学生课前预习,初步了解。 2.结合必修课本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作进一步的深化学习。 ●难点·突破策略 难点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突破策略 通过观察投影、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分析总结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教学用具 实物展示台(人体水的摄人和排出途径表),有关多媒体课件(展示K+的动态平衡过程、Na+的来源和去路及肾小管、集合管的结构和重吸收过程)。 ●学法指导 本节课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表、插图、课件。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思考、理解、迁移。 ●教法建议 讲述、讨论、观察、总结 在学习“水的平衡”部分内容时,利用展示台展示“正常成年人每天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让学生自已去观察、分析、讨论、总结。 在学习“无机盐的平衡”部分内容时,展示“体内Na+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的多媒体课件和演示“K+的动态平衡示意图”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教学,加深对“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主要包括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血糖的平衡、体温的稳定、pH的平衡等方面。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下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问题。 [教学目标达成]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一)水的平衡和调节 讨论:人体内水的摄人和排出途径有哪些?其主要途径是什么?

高中生物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知识体系】 【教材全解】 一、重难点诠释 1.维持水平衡的方式及意义 正常人每日水的出入量相等,维持动态平衡。 (1)水的来源有三个途径: ①食物:各种食物含水量不同,成人一般每日从食物摄入的水约900毫升。 ②饮水:饮水量随气候、劳动和生活习惯而不同,成人每日饮水约1300毫升。 ③代谢水: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水,数量较恒定,每日约300毫升。将水的三个来源合起来共计约2500毫升,其中,饮水和食物中所含水是主要来源。 (2)体内水的排出途径有四条: ①呼吸蒸发;成人每日在呼吸时以水蒸汽的形式丢失约400毫升,正常情况下所占比例较小。 ②皮肤蒸发:指没有明显出汗的情况下,由皮肤表层蒸发的水分,约为500毫升,其中无机盐很少。(补充:若高温环境下作业或剧烈劳动时会由汗腺大量分泌汗液,其中约含0.2%和极少量的K+(常忽略),因失水多于失钠,会导致水与无机盐平衡失调,则在给大量出汗或高温环境作业工人供应饮料时,必须适当补充钠盐。) ③粪便排出:成人每日由粪便排出的水分约100毫升,其中包括饮食中的水以及消化液被吸收后余下的水。 ④肾脏排尿:成人每日排尿量一般约1500毫升,是人体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径。为维持血浆成分的恒定及保证每日35~40克代谢废物溶解后排出,每日尿量至少500毫升。若尿量少400毫升,就会因代谢废物的积累而可能导致尿毒症。 水的四条途径排出水的量共计约2500毫升,与水的摄入量相等,机体能够通过调节排尿量,使水的排出量相当,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 2.无机盐的作用及平衡的意义(以钠钾为例) 多数无机盐在体内以离子状态存在,如细胞内液的K+、Mg2+等、细胞外液的Na+等。(补充:细胞内液以K+为主,细胞外液以Na+为主的显著差异,是由于细胞膜能够逆浓度差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将膜外的K+移入细胞内,称为“钠—钾泵”,简称“钠泵”。)因细胞外液的阳离子总数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习题及讲义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习题及讲义

第八讲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一、水的平衡及其调节(一) 水的平衡来源:饮水、食物、物质代谢 排出途径:由肾、皮肤、肺、大肠排出 摄入量等于排出量 (二)水平衡的调节: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相关器官的作用,使摄入量等于排出量,在 排出途径中,可调节的是由肾排出的水。 肾脏主要由肾单位(如下图)构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一般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通过它们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等,最后形成尿液(又称终尿) 【例析】 生活在干燥大米中的“米象”(俗称米虫),它新陈代谢所需水的来源主要是(C)

A.大米中所含的自由水 B.大米中所含的结合水 C.米虫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水 D.无法判断 二、无机盐的平衡 (一)钠、钾盐的摄入和排出 (二)肾脏排泄特点 1.钠的排泄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2.钾的排泄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一)水平衡调节(下图一)(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下图二) 1、水盐调节的条件类型:神经-体液调节 2、参与水盐调节的主要器官:下丘脑——水盐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 肾上腺——分泌醛固酮 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肾脏——水盐主要排泄器官 皮肤——水盐排泄器官 3、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醛固酮——保钠排钾 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谁的重吸收 四、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1.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有重要作用,大量丢失水和无机盐(主要为钠)时会出现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甚至昏迷。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和食盐。 食盐中的Na+ 来源 人体中的Na+ 人体中的K+ 去路 肾脏(尿)(主要) 皮肤(排汗) 大肠(排便) 肾脏(尿)(主要) 大肠(排便) 食盐中的K+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习题及讲义

第八讲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水的平衡及其调节 (二)水平衡的调节: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相关器官的作用,使摄入量等于排出量,在排出途径中,可调节的是由肾排出的水。 肾脏主要由肾单位(如下图)构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一般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通过它们的重吸收和分泌 作用等,最后形成尿液(又称终尿) 【例析】 生活在干燥大米中的“米象”(俗称米虫),它新陈代谢所需水的来源主要是(C) A.大米中所含的自由水B ?大米中所含的结合水 C.米虫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水 D .无法判断 二、无机盐的平衡 (一)钠、钾盐的摄入和排出 (二)肾脏排泄特点 1.钠的排泄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2.钾的排泄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一)水平衡调节(下图一)(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下图二) 1、水盐调节的条件类型:神经-体液调节 2、参与水盐调节的主要器官:下丘脑一一水盐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 肾上腺一一分泌醛固酮 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脏一一水盐主要排泄器官皮肤一一 水盐排泄器官 3.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醛固酮——保钠排钾 抗利尿激素一一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谁的重吸收 四、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1.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有重要作用,大量丢失水和无机盐(主要为钠)时会出现细胞外液渗透 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甚至昏迷。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和食盐。2.钾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维持起决定性作用,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的兴奋性等作用。 血钾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等症状。因此要合理膳食,获取足量的钾。 3.水对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有重要作用,人体每昼夜有35-50g代谢废物必须随尿液排出体外,否 则会引起中毒影响健康。溶解这些代谢废物的尿量应在500ml以上。因此每天要保证饮水。【例题】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水盐平衡调节学案(适用全国)

水盐调节 (1)相关知识总结 名称 位置 水平衡的调节中枢 下丘脑 产生渴感的中枢 大脑皮层 抗利尿 激素 来源 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作用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调节过程 ①神经调节途径(完善如下图解) ②神经—体液调节途径(完善如下图解)

考向水盐平衡调节的图表及曲线分析 1.如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 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 【参考答案】D 解题技巧 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关系如图: 2.为研究肾上腺分泌的盐皮质激素对动物水盐代谢的调节作用,科研人员将实验鼠随机分为五组,1为对照组,2、3、4、5为实验组,饲养于实验室,每天记录动物排尿量并测量尿中Na+含量。下表为各组处理条件(“+”表示施加条件,空白表示不施加,“?”表示请判断),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摘除肾上腺饮用清水饮用生理盐水适量盐皮质激素 1 ?+ 2 ?+ 3 +++ 4 ??? 5 ??? A.向各组提供的饲料、温度等条件相同 B.2、3、4、5组摘除肾上腺,1组经相同手术创伤但不摘除肾上腺 C.1、2组尿量变化对比可说明肾上腺对水代谢的影响 D.4、5组摘除肾上腺,一组仅施加盐皮质激素,另一组仅施加生理盐水 【答案】D 1.下列有关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促进垂体合成和释放抗利尿激素 B.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是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尿量也就增加 2.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B.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3.患急性肠胃炎的病人脱水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注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的生理

第一章 第一节 一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章第一节一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兔疫》的知识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必修课中均有涉及,本章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它主要从内环境的稳态、营养与健康、兔疫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 《人体的稳态》、《人体营养与健康》和《兔疫》这三节内容在知识上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它们都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本章正是通过这条主线,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不仅更加深入了解了有关人体健康的知识,而且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章涉及的“稳态”、“调节”和“免疫”的内容相对抽象,这里有分子水平的物质基础,有细胞水平的结构知识,还有个体水平上的调控和表现,因此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 本章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紧密,也容易与理、化的相关知识相互渗透,因此这部分内容还是对学生进行STS教育,培养学生思维综合能力的良好素材。 本章作为选修教材的第一章,在全书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理解); (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理解); (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理解)。 2.态度观念方面 (1)增强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局部与整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3.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识别、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本节知识解释和说明日常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2.难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3.分析:稳态是一个在生理学中涉及范围比较广的概念,通过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槽态的概念,已经了解了它的温度、渗透压和pH等理化性质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内环境的渗透压是如何维持稳态的呢?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内环境中水和无机盐的含量必须稳定。因此,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人体内水和无机盐通过生命活动的调节其含量是稳定的,对于深入理解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是本节的重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还知道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而体液调节主要又依靠体液中的各种激素进行调节。具体人体内的水和无机盐是如何经过生命活动调节达到平衡的呢?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作为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依旧要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分析出完成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具体激素是什么,完成神经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解读

二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一、学习目标 1、基本知识点(背记) (1)一般(非运动)状态下人体内水的来源和主要来源,水的排出途径和主要排出途径及 器官; (2)人体含水量低于50%的组织或器官(骨骼和脂肪——见小资料); (3)钠和钾的(主要)来源和(主要)排出途径,主要吸收器官,各自排出特点; (4)钾离子的生理作用。 为什么在高温下工作的人、重体力劳动者或剧烈呕吐、严重腹泻的病人要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和食盐?否则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人体缺钾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人为什么要保证饮水? 2、基本原理(理解)水平衡的调节、钠和钾离子平衡的调节。 3、它相关知识(知道)溶液浓度与渗透压的关系;抗利尿激素(多肽)和醛固酮(固 醇)的化学本质;肾单位的组成;尿的形成(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使部分血浆转化为原尿,②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原尿中几乎全部小分子营养物质以及绝大部分水分和无机盐,③集合管分泌部分多余的无机盐离子以及一些代谢废物最终形成尿液。) 提醒:注意教材正文旁边图示、小资料和问题。 二、知识总结 4.水平衡的调节 水平衡调节的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液的 和内环境的稳态 调节过程: 1.水的平衡 来源: 排出: 2.钠盐的平衡 来源: 排出:主要由 ,极少量由汗液、粪便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3.钾盐的平衡 来源: 排出:主要由 ,其次由 排出 多吃 排,少吃 排,不吃 排

5.钠、钾平衡的调节 调节的意义:Na+在维持方面有重要作用;K+在维持、、方面有重要作用 〖例1〗排水和排盐的关系是 A.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伴随着排水 B.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着排水 C.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拌随着排水 D.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着排水 【解析】呼吸排出的水蒸汽不含盐,但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 【答案】 C 〖例2〗钠盐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所以 A.不吃钠盐也能保持钠盐的平衡 B.不吃钠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不变 C.多吃少吃尿量是变化的 D.多吃或少吃渗透压都是正常的 【解析】在排出钠盐的同时,排出大量的水分。 【答案】 C 〖例3〗若一个人剧烈运动,但是却不感到口渴,这时 A.丢失的水的质量比盐的质量大 B.丢失的盐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 C.丢失的水的比例比盐的比例大 D.丢失的盐的比例比水的比例大 【解析】丢失盐的比例大于丢失水的比例,细胞渗透压变小,不感到口渴。 【答案】 D 〖例4〗可以使尿量增加的原因是 A.高血糖B.血糖过高 C.血钾含量降低D.血钠含量升高 【解析】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排出了大量水分。 【答案】 B 〖例5〗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习题精选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答案符合题意要求) 1.正常成年人每天(24h)应该饮入多少毫升水,才能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 A.500ml B.1000ml C.1300ml D.2500ml 2.汗液排出的人体代谢废物是() A.尿素和尿酸B.水和无机盐C.CO2和油脂D.油脂和乳酸 3.人体内的无机盐存在的状态,大多为() A.分子B.离子C.络合物D.与蛋白质结合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尿是体内多余的水分B.每天排出的尿量应等于通过饮食的摄入量 C.小肠是摄取水分的唯一器官D.肺是排出水分的一个器官 5.饮食中的Na+经人体而排出的途径有() A.皮肤B.肾脏C.大肠D.肺 6.调节水和无机盐代谢的最高中枢是() A.垂体前叶B.大脑皮层C.下丘脑D.垂体后叶 7.水的下列哪种特性有利于体内的化学反应() A.流动性B.分子极性强C.分子比热大D.有润滑作用 8.下列对排尿的生理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B.排出细胞代谢的终产物 C.维持血浆和组织液的平衡D.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9.以下关于出入肾小球的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出球小动脉粗,入球小动脉细B.入球小动脉细,出球小静脉细 C.出球小动脉细,入球小动脉粗D.入球小动脉粗,出球小静脉粗10.以下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B.人在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的排出量减少 C.K+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 D.当血钾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K+的重吸收增加 11.下列的人体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B.汗液的排出 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D.皮脂腺的分泌 12.为了防止人在高温下剧烈劳动时出现肌肉痉挛,最好给人喝一些()A.糖水B.淡食盐水C.汽水D.纯净水 13.人体血浆中蛋白质过少,会出现的症状是() A.脱水B.抽搐C.组织水肿D.贫血 14.下列代谢产物中参与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的是() A.水B.尿素C.二氧化碳D.无机盐 二、非选择题 1.随粪便排出的水是饮食中经肠道吸收后的剩余水。() 2.随粪便排出的K+、Na+都不是代谢活动产生的。() 3.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4.人体的稳态是指机体在_______系统和_______的调节下,通过各个_______、_______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_______的相对稳定状态。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doc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教学目标(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理解);(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理解);(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理解)。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2.难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手段 1.实物投影仪:展示相关的问题、图表和信息资料,创设探究的情境; 2.挂图、板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3.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课时安排一课时。设计思路第一节二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 1.投影本章题图,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照片上所展示的内容与哪些生命活动有关?(2)结合照片上的场面,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通过分析、讨论明确:(1)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兔疫,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2)中国人民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做可爱的人。(1)激发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2)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的教育。第一节:人体的稳态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1)吃的东西过咸,为什么会感到口渴?(2)为什么夏天尿少,而冬天尿多?(3)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点盐水?(4)“以饮料代水”的做法科学吗?…… 发生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处于外在的兴奋状态。(1)诱发探究的欲望,明确探究的问题,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2)总结出本节课的课题——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

节。 观察讨论、探究新知一、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1.提供信息资料:(见书中小资料)分析讨论,的出结论:水是构成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的主要成分,且含量稳定。(1)培养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2)使学生明确:人体内的水是平衡的。 2.引导学生讨论:(1)人体内的水是从哪来的?(2)排尿是排出体内水分的惟一途径吗?回忆旧知识,联系自身生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1)人体内的水有三个来源;(2)排尿不是排出体内水分的惟一途径。(1)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2)总结出人体内水的来源与去路。 3.提供信息资料:(见书中表1-1)分析、讨论,表达见解:(1)人体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相等;(2)机体内的水保持动态平衡。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图表信息,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4.进一步提出问题:(1)人体内的无机盐主要以什么状态存在?它们在体内是否平衡?(2)以钠盐和钾盐为例,说明它们的来源与去路。回忆旧知识,带疑阅读课丈,分析教材中的图1-1和1-2,得出结论:(1)多数无机盐在人体内以离子状态存在;(2)钠盐和钾盐均来自食物,它们有多条排出途径。(1)培养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图表的能力;(2)引导学生总结出:3 2017-08-10 教学目标(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理解);(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理解);(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理解)。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2.难点:水和无机盐平

水盐平衡调节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提纲(17) 必修三:水盐平衡调节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水盐调节。(A) 知识结构: 自主预习: 一、水平衡的调节 1.水的来源和去路: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另有少部分来自____________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____________,其次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______,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由______ 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2.调节水平衡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产生,由________释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排尿量________。 3.水平衡调节的过程:(______反馈) 答案: 1.饮水和食物物质代谢泌尿系统皮肤肺大肠肾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管 2.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垂体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 3.负 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4.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人体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来自饮食,通过尿液、汗液、粪便将无机盐排出体外 5.调节无机盐平衡的激素:醛固酮,它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功能是吸钠排钾。 6.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负反馈)

过程:血钠降低、血钾升高→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吸钠、增加排钾→血钠升高、血钾降低(反之则相反) 7.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 典型例题: 8.下图为人体对水的摄入、吸收、分泌和排出的示意图,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胃肠道的水分通过①___________方式进入内环境。 ⑵内环境的水分通过②___________的形式进入胃肠道内。 ⑶内环境的水分通过⑤___________作用成为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其中大部分的水分又通过 ③____________作用进入内环境。 ⑷内环境的水分通过皮肤的④______________结构排出体外。 ⑸如内环境中液体的浓度升高,细胞内液的水分_____________。 ⑹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渗透压有关的主要阳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9.右图是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写出①-⑦的名称 ③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 ⑵由③引起的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产生的生理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方式分别由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调节。 ⑷严重腹泻时会导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应及时补充________________。 ⑸体液中的水和电解质的含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血,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____________。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激素分泌增加,__________中枢兴奋。 ⑹夏天人由于大量出汗常会感觉口渴。据此判断汗液的渗透压______(大于、小于、等于)细胞

3.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2.13水和无机盐调节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一节课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中的内容。本部分教材内容主要有四个问题:⑴水的平衡⑵水的调节⑶无机盐的平衡⑷无机盐的调节。这些内容是对“人体稳态”这部分内容的典型性研究,目的是探讨水和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平衡和调节机理。这部分内容不仅涉及到微观结构如肾单位?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等,调节过程更是看不见的微观生理过程,同时不仅涉及到神经调节还涉及到激素调节,学起来有一点难度,因此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恰当地组织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 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概述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过程;能运用有关知识,对水和无机盐代谢失衡产生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1.2能力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及建构水盐调节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1.3情感目标在理解掌握水盐平衡与调节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珍爱生命的思想情感。同时培养学生进一步形成“结构决定功能”的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2 教学过程 通过图片展示汶川地震中掩埋在废墟中人群打吊瓶的情景,以及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的各种饮料的功能,从而引出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进而引出关于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的相关问题,随之而来,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如何进行调节这一问题也就自然产生。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通过分析讨论和老师点拨,就会轻松解决。教师通过设

置一些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做出解释和说明,即锻炼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又可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2.1创设情景,导入正题在音乐《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的旋律声中进入课堂,课件展示一块石碑,上刻着“2008.5.12 14:28”,看到这个时间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大家很容易想到汶川地震。接着展示汶川地震中掩埋在废墟中人们打着吊瓶的情景,设问地震中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是水。再接着展示超市货架上摆放的各种饮料,教师将事先准备好一瓶运动型饮料递给一名学生,要求他大声的给同学们读读上面所标记的各种无机盐所占得的比例。由此引出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重要性。那人体内的水和无机盐如何保持平衡,如果失调的话,又是如何进行调节?这就是本节课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2.2 复习新课前有必要复习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可以扫清学习障碍,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复习知识点通过课件展示)在这些知识点中,上节课学习的人体稳态的实质,以及初中学习的尿液的形成作重点复习。这对学习本节至关重要。先让学生回答,最后集体订正。 2.3师生互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引导学生去感知教材并获取新知。将教材内容设计成三个问题,逐一加以分析。 2.3.1问题一水的摄入和排出途径各有哪些?其主要途径分别是什么?无机盐的摄入和排出途径各有哪些?其主要途径分别是什么? 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分析课本上面的图解,然后让学生自己做答。后引导学生总结(内容见课件)。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

北师大版生物必修3:2.1.2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教案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合理膳食和自我保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落实方案 1.学生课前预习,初步了解。 2.结合必修课本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作进一步的深化学习。 难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突破策略 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教学准备】 实物展示台(人体水的摄人和排出途径表), (展示K+的动态平衡过程、Na+的来源和去路及肾小管、集合管的结构和重吸收过程)。 学法指导 本节课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表、插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思考、理解、迁移。 教法建议 讲述、讨论、观察、总结 在学习“水的平衡”部分内容时,利用展示台展示“正常成年人每天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讨论、总结。 在学习“无机盐的平衡”部分内容时,展示“体内Na+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的演示“K+

的动态平衡示意图”。通过直观教学,加深对“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主要包括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血糖的平衡、体温的稳定、pH的平衡等方面。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下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问题。 【教学目标】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一)水的平衡和调节 讨论:人体内水的摄人和排出途径有哪些?其主要途径是什么? (经学生之间的讨论,由学生说出可能的途径) 总结,投影:“正常成年人每天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据图示分析:人体内水的摄入有三条途径:①来自饮水;②来自食物;③来自物质代谢。其中饮水和食物是体内水摄入的主要来源。人体内水的排出有四条途径:①由肾脏排出;②由皮肤排出;③由肺排出;④由大肠排出。其中最主要的排出途径是肾脏。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水的摄入和排出相当,以维持体内水的平衡。 提问: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饮水过多时,机体是如何调节的?(请学生带着问题去复习肾小球、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知识) 展示:演示肾单位和集合管的结构及尿的形成过程,由教师讲述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提问: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吗?(学生回答:体内多余的水分、钠盐以及代谢废物的主要排出途径都是经肾脏排出,所以不能说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过渡:人每天不仅要摄入一定量的水,而且还必须通过饮食摄取一定量的无机盐,同时也要排出一定量的无机盐,那么无机盐是怎样摄入和排出的呢?其平衡又是怎样来维持的呢? 讲述: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调节水的摄入;另一方面使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了尿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