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23对染色体基本信息,你了解自己的染色体吗.

人类23对染色体基本信息,你了解自己的染色体吗.

人类23对染色体基本信息,你了解自己的染色体吗.
人类23对染色体基本信息,你了解自己的染色体吗.

人类26对染色体基本信息速查:(*具体内容可点击染色体序号链接,阅读中文资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复习笔记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 简述非显带染色体制备的过程及关键步骤。 ? 细胞遗传学研究和细胞来源 ? 通常取外周血淋巴细胞(骨髓细胞、羊水细胞、绒毛膜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癌肿细胞、进入母体循环的胎儿淋巴细胞) ? 取血PHA (植物凝集素)、秋水仙素、收获细胞、0.075mol/L KCL 低渗溶液、甲醛:冰醋酸(3:1)的固定液固定、离心、制成细胞悬液、滴片、干燥、Giemsa 染色、观察 ? 染色体的分组依据是什么?每组有哪些特征? ? 名词解释:整倍体畸变,超二倍体,亚二倍体,嵌合体,缺失,倒位,易位(罗伯逊易位) , 3273322+sex

环形染色体,等臂染色体。 ◆整倍体(euploid)畸变: 若生殖细胞分裂成熟时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为二倍体。这样的生殖细胞结合后可产生三倍体、四倍体个体。称为整倍体畸变。 ◆超二倍体(hyperdiploid):(2n+x)指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了一个或数 个。E.g. 47, XX, +21; 47, XXY ◆亚二倍体:(2n-x) 指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个或数个。 E.g. 45, XY, -21 (21 monosomy); 45, X0 ◆嵌合体(mosaic):一个个体内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核型的细胞系。e.g. 45, X0 / 46, XX / 47, XXX ◆缺失(末端缺失;中间缺失) deletion,del:指染色体臂的部分丢失。末端缺失:染色体 的长臂或短臂发生一次断裂,缺失了末端节段。中间缺失:染色体的长臂或短臂内 发生了两次断裂,两断裂面之间的断片脱离后两断裂面又重新结合。 ◆倒位(臂内倒位:臂间倒位) inversion,inv:染色体发生两处断裂后,中间的断片倒转 180度后又重新连接。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 系指倒位部分不包括着丝粒 而仅限于一臂之内。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系指倒位部分包括着丝粒。 ◆易位(translocation,t):广义的易位系指染色体的节段位置发生改变,即一条染色体 断裂后其片段接到同一条染色体的另一处或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去。狭义的易位 系指两条染色体之间的相互易位。即两条染色体都发生断裂,相互交换断片后又重 新接合,形成两条新的易位染色体。 ◆罗伯逊易位(又称着丝粒融合centric fusion): 是发生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易位形式。当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部位, 或着丝粒附近部位发生断裂后,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粒处接合在一起。两个短臂则 构成一个小染色体,往往在第二次分裂时丢失。 注:由于丢失的小染色体几乎全是衣染色质,故两长臂构成的染色体上几乎包含 了两条染色体全部基因。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携带者虽有45条染色体,表 型一般正常,形成配子异常,流产或者生出先天愚型患儿。

03人类染色体与染色体病

第三章人类染色体与染色体病 第一节人类染色体 一、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人类染色体的结构形态、类型和数目。 2.掌握人类非显带核型和G显带核型分析及描述方法。 3.掌握染色体多态性概念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4.熟悉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传递。 5.熟悉性染色质和莱昂假说。 6.了解人类细胞遗传学研究方法和进展。 二、习题 (一)A型选择题 1.真核细胞中染色体主要是由下列哪项组成() A. DNA和RNA B. DNA和组蛋白 C. RNA和蛋白质 D.核酸和非组蛋白质 E.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2.染色质和染色体是() A.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B.不同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C.同一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 D.不同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 E.两者的组成和结构完全不同 3.异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 A.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B.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C.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D.螺旋化程度低,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E.以上都不是 4.常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 A.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B.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C.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D.螺旋化程度低,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E.螺旋化程度低,很少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5.经检测发现,某个体的细胞核中有2个X小体,表明该个体一个体细胞中X 染色体的条数是() A. 1 B. 2 C. 3 D. 4 E. 5 6.根据ISCN,人类C组染色体数目为() A.7对 B.6对+X C. 7对+X染色体 D.6对+ X染色体 E.以上都不是 7.染色体的类型主要根据下列哪项划分() A.端粒的位置 B.染色体的长短 C.次缢痕的位置 D.着丝粒的位置 E.随体的有无 8.组成核小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DNA和组蛋白 B.RNA和组蛋白 C. DNA和非组蛋白 D.RNA和非组蛋白 E. DNA、RNA和组蛋白 9.在真核生物中,一个生殖细胞(配子)中全部染色体上所包含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 A.基因组 B.单倍体 C.染色体组 D.染色体组型 E.核型 10.人类最小的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属于() A. D组 B. E组 C. F组 D. G组 E. Y染色体 11.着丝粒位置在染色体纵(长)轴的5/8~7/8的染色体是() A.中着丝粒染色体 B.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C.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D.端着丝粒染色体 E.以上都不是 12.按照ISCN的标准系统,1号染色体,短臂,3区,1带第3亚带应表示为() A. 1P31.3 B.1q31.3 C.1p3.13 D.1q3.13 E. 1p313 13.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分裂前期 B.分裂中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末期 E.间期 14.某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 6条,如果不考虑交换,.它可能形成的正常生殖细胞类型是()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E. 10种

21高考人教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1 人类遗传病 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21人类遗传病 1.(2019河南周口调研)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B.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以减小误差 C.不是所有的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都能通过产前基因诊断检测出来 D.携带致病基因不一定会患遗传病但患遗传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2.如图为某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仅画出部分染色体),图中的现象是什么?若该细胞产生的配子参与受精,会发生何种情况?() A.交叉互换囊性纤维病 B.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先天性愚型 C.基因突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性腺发育不良 3.(2019山西太原期末)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基因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水稻的基因组,可以直接测定一个染色体组中所有的DNA序列 B.测定人类的基因组,需要测定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所有的DNA序列 C.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诊治人类遗传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D.对于某多倍体植物来说,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有几个基因组 4.(2019安徽淮北一模)下列关于遗传病调查和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在患者的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B.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以确定遗传方式 C.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减少遗传病发生 D.近亲结婚会增加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5.(2019皖江名校联盟摸底)一对夫妻不患甲病(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却生育一个患甲病的儿子。调查得知,该妻子(1号)有一个患甲病的弟弟和一个同卵双胞胎妹妹(2号),该丈夫(3号)有一个患甲病的妹妹和一个异卵双胞胎弟弟(4号),这对夫妻的父母亲均不患甲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2号应该是甲病的携带者,而4号有可能患甲病 C.该夫妻再生育一个女孩,患甲病的概率为1/8 D.甲病在自然人群中男女的患病概率是相同的 6.(2019山东临沂质检)四个家庭的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号家庭和2号家庭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若再生孩子,2号和3号家庭子代的患病概率与性别无关 C.1号家庭所患遗传病在自然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D.若考虑优生,建议4号家庭的患病儿子结婚后选择生女孩 7.(2019河南驻马店期末)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在一个数量较大的群体中,男女比例相等,X B的基因频率为80%,X b的基因频率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群体男性中的X b的基因频率高于20% B.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出患色盲的孩子 C.在这一人群中,X b X b、X b Y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2%、10% D.如果不采取遗传咨询、基因诊断等措施,该群体中色盲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word版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2004/2/10 执笔:杨忠超审阅:审批: 人类遗传病可以分为、、三大类。 1.单基因遗传病 (1)概念:。 (2)种类:、 显性遗传病: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 隐性遗传病: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如 (3)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 2.多基因遗传病 概念;。特点:(1)(2) 主要种类:、、,等。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概念: 种类:,如21三体综合征。,如性腺发育不良二.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1)(2) (3)(4) 三、1.优生概念:。 2.优生学:(1)概念: (2)分类: (负优生学): (正优生学): 四.优生的措施:1.禁止近亲结婚:(1)近亲直系血亲:。 旁系血亲:指。(2)原因:。 2.进行遗传咨询:对家庭成员进行,了解,并做出诊断→分析→推算后代的再→向咨询对象提出、和,并 3.提倡适龄生育:女子最适生育年龄一般是岁。 4.产前诊断 检测手段:、、和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 优点:。 例题解析: [例1]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 ( ) ①由多对基因控制②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③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④发病率极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例2](2000年上海)(多选)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在下列血亲关系中属于旁系血亲的是 ( ) A.亲兄弟、亲姐妹 B.祖父、祖母 C.表兄弟、表姐妹 D.外祖父、外祖母 [答1A、C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直系亲属的是( ) A.父母 B.外祖父母 C.外孙子女 D.兄弟

2.下列哪项是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遗传病 ( ) A.白化病 B.色盲 C.苯丙酮尿症 D.抗V.D佝偻病 3.软骨发育不全是下列哪一项引起的遗传病 ( )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 C.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 D.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 4.21三体综合症患者,进行体检时发现比正常人 ( ) A.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B.少了一条21号染色体 C.少了21个基因 D.多了21个基因5.下列关于21三体综合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21三体综合症是常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 B.21三体综合症患者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 C.21三体综合症又叫先天愚型或伸舌样痴呆 D.21三体综合症患者体细胞比正常细胞少一条X染色体6.近亲结婚所生子女患下列哪种遗传病的机会增大 ( ) A.单基因显性遗传病 B.单基因隐性遗传病 C.多基因遗传病 D.21三体综合症7.先天聋哑、抗V。佝偻病、青少年型糖尿病,21三体综合症、性腺发育不良症分别属于①单基因显性遗传病②单基因隐性遗传病③多基因病④常染色体病⑤性染色体病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④③ 8.造成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缺少由基因控制的( ) A.一种激素 B.一种酶 C.肝细胞 D.智力低下 9.下列哪种病不属于常染色体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 ( ) A。并指 B.软骨发育不全 C。抗VD佝偻病 D.遗传性神经耳聋 10.对于“软骨发育不全症”的根本解释是 ( ) A.常染色体上显性致病基因A引起的一种显性遗传病 B。由长骨端部软骨细胞的形成障碍而引发的侏儒症 C。患者四肢短小,身体矮小 D.该病致病基因纯合体病情严重,大多死于胎儿期11.遗传性佝偻病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如生女孩,则100%患病,如生男孩则100%iE 常,这种遗传病是 (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2.下列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 ) A.亲属中生过先天畸形孩子的未婚青年 B.得过肝炎的夫妇 C.父母中有残疾的未婚青年 D.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13.先天性愚型病的主要原因是下列现象之一发生了错误 ( ) A.有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转录 D.DNA复制 14.减数分裂的哪一异常变化将可能出现先天性愚型的后代( ) A.第5对染色体部分缺失 B.第2l号染色体着丝点分开但不分离 C.第3号染色体的着丝点不分开 D.第2l号染色体部分颠倒 15.三体综合症、软骨发育不全、性腺发育不良、苯丙酮尿症依次属于( ) ①单基因病中显性遗传病②单基因病中隐性遗传病③常染色体病④性染色体病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16.耳廓多毛症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又由儿子传给孙子。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 A.在常染色体上 B.在Y染色体上C.在X染色体上 D.在X、Y染色体上17.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又患血友病的孩子,他们很想再生一个既无白化又无血友病的孩子。你认为他们实现愿望的可能性有多大 A.1 B.9/16 C.3/16 D.1/16 18.唇裂和性腺发育不良症分别属于( ) A.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和单基因隐性遗传病 B。多基因遗传病和性染色体遗传病

高考总动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练21 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含解析

课时提升练(二十一)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 (参考时间:45分钟) A基础层 n=8)的单体图,图间的转化关系图,图2为黑腹果蝇(2.下图中图11为等位基因Aa 3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形成的四个精细胞的示意图。据图判断分别发生何种变异( )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解析】等位基因A、a是由基因突变形成的,图1反映了突变的不定向性;图2黑腹果蝇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单体则有7条,此变异应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图3形成了四个染色体各不相同的精子,可推断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 A 2.(2015·北京东城区高三月考)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卵细胞 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 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它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解析】八倍体经花药离体培养后所得单倍体植株仍有四个染色体组,但为异源四倍体,减数分裂时会出现联会紊乱,所以不可育,D选项错误。 【答案】 D 3.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分析下列遗传系谱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1 表示。、bA、a表示,乙病基因用B注:Ⅱ无致病基因,甲病基因用4染色体隐性遗传.甲病的

高中生物 第六章 遗传与人类健康课时作业 浙科版必修2

第六章遗传与人类健康 目标导航 1. 结合实例,概述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2.结合教材和有关材料,简述遗传咨询的概念,列举优生的主要措施。3.举例说出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有关,以及“选择放松”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一、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发病风险 1.遗传病:凡是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家族性疾病也不一定都是遗传病。 2.人类遗传病的种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3.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特点:种类极多,但每一种病的发病率都很低。性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可分为X连锁遗传病和Y连锁遗传病。 4.多基因遗传病是指涉及许多个基因和许多种环境因素的遗传病。特点:不易与后天获得性 疾病相区分;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大多超过1 1 000 。 5.由于染色体的数目、形态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叫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只占遗传病的1/10。6.家系分析法是人类遗传研究的最基本方法,通过对某个人的家系调查,可以绘出其家系图。家系图是一种用来反映家族中上下几代人之间关系的分支结构图。在遗传学中,家系图能清晰地反映出性状是如何一代一代地向下传递的。 7.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一般来说,染色体异常的胎儿50%以上会因自发流产而不出生;新出生婴儿和儿童容易表现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成人很少新发染色体病,但成人的单基因病比青春期发病率高,更显著的是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群体中随着年龄增加快速上升。各种病的个体易患性都有差异,人们应当根据自身体质、家族遗传史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关注自己的健康。 二、遗传咨询与优生

人类21号染色体与疾病

人类21号染色体与疾病 梁红业 吴白燕(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遗传教研室北京100083) 贾弘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北京100083) 摘要 21号染色体是人类染色体中最小的常染色体。由日本等13个国家的研究单位组成的国际基因组已完成了21号染色体的DNA序列分析,其99.7%的序列已被测定。21号染色体长臂(21q)DNA由33546361bp组成,其中只剩下3个小的克隆裂隙和7个序列裂隙(约100kb)尚未确定。在21q、q的近着丝粒处及21q远、近区域存在很多重复序列。21号染色体有39个断裂点,原因是由于21号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21号染色体内重排或受到辐射所致。人类21号染色体上的特异基因与小鼠16、17及10号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互为同质异构基因,显示了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异性和保守性。21号染色体基因密度较小,含有127个已知基因,98个预报基因和59个假基因。21号染色体与Dow n′s综合征、某些单基因遗传紊乱、某些复杂疾病(双相情感障碍、家族性复合高血脂症)、实体瘤及白血病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 人类21号染色体 染色体结构特性 疾病相关性 21号染色体占人类基因组的1%~1.5%,是人类染色体组中最小的常染色体,也是自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第一个被绘制出致密连锁图、酵母人工染色体(YA C)物理图谱和限制性内切酶N otⅠ图谱的常染色体。继22号染色体DN A序列公布[1]后,2000年5月《自然》杂志刊登了日、德、法、美、英和瑞士等国13个研究单位署名文章“人类21号染色体DN A序列”[2]。本文仅就21号染色体序列、基因特性及与疾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1 21号染色体序列与特性 1.1 制图测序 基因组DN A测序主要采用连续克隆(clo ne by clone)的策略[2],即将整个基因组切割成适当大小的DN A片段(约100~200kb),然后与cosmid、fosm id、细菌人工染色体(BA C)、P1噬菌体或P1衍生的人工染色体(PA C)构建重组体,经过BAC、PA C文库的筛选和鉴定,获得基因组DN A各个克隆的序列。该国际基因组利用4个全基因组文库和9个21号染色体特异文库,将21号染色体常染色质部分转变为518个插入片段大、而重叠最小的细菌克隆。这518个细菌克隆由192个BA C、111个PA C、101个P1、81个cosmid、33个fosm id及5个PCR扩增产物组成。然后采用两种策略分离克隆、构建21号染色体序列图谱。一种策略是,采用大规模非同位素杂交技术从点阵的基因组文库分离克隆,根据模拟退火汇集的杂交资料建立初级邻接克隆群(co ntigs),通过限制性内切酶解片段的指纹印迹推敲克隆重叠部分;再将邻接克隆群锚定在N otⅠ限制性片段的P FG E图谱上,并根据已知的序列标记位点(ST S)框架结构的标志进行排序。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 SH)验证邻接克隆群的整合情况;用纤维-荧光原位杂交(fibr e-FI SH)结合间期核制图法测定克隆裂隙大小,用多点克隆步行法填补裂隙序列。另一种策略是,利用选择的ST S标志分离种子克隆,继而进行末端测序或部分测序;再用经P CR(引物为种子克隆末端序列)或BA C末端序列搜检鉴定的新的基因组克隆向两方向延伸种子克隆。 21号染色体长臂(21q)上被测定的序列长33546 361bp,从近着丝粒区的1个25-kb长的 -卫星重复序列一直延伸至端粒区的重复序列:其间只留有大约100 kb(包括7个序列裂隙及3个克隆裂隙)的序列尚待测定。21q上最大的邻接克隆群为25.5M b长,因此,21q 总长为33.65M b,覆盖了该染色体的99.7%。此外,还测出21q的1个小的克隆群(281116bp)。通过比较1.2M b长的18个重叠序列得知序列测定的精确度达99.995%。 1.2 序列变异 经比较检测发现21号染色体上有1415个核苷酸变异,310个短小缺失或插入。平均每787bp就有1个核苷酸序列的改变。但是,所观察到的变异序列并非在21q上均匀分布。例如,在端粒区(21q2 2.3-qter)平均每500bp就出现1个序列变异,最高变异频率为400bp;但在近着丝粒区(21q11-q22.3)变异频率平均为1000bp,在21q22.1的61-kb片段区域内的变异频率则为3600bp。 1.3 序列特性 1)在21q、q的着丝粒周围及21q远、近区域都存在一些重复序列。重复序列可能参与染色体重排;类似的序列很可能是造成重叠、基因重组和染色体重排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