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1-6年级数学期末重点思维导图集锦

小学1-6年级数学期末重点思维导图集锦

小学1-6年级数学期末重点思维导图集锦
小学1-6年级数学期末重点思维导图集锦

1-6年级数学期末重点思维导图

1、每份数x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2、1倍数x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x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一减数=差被减数一差=减数差+减数=被减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x除数=被除数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a×a×6

表面积=棱长×棱长×6S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x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x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x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x高÷2S=(a+b)xh÷2

8、圆形(S:面积C:周长π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

(2)面积=半径×半径×π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x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2、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3、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4、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x(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5、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6、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7、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8、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9、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0、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x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x时间可×(1-20%)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精编版

过这样整理,关于小学数学,我对教学内容、课程结构、编排顺序等有了清晰地了解。并有了几点看法: 1、20以内的加减法是基础,一旦20以内加减掌握了,多位数进退位加减、小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规律可以一气呵成,教会孩子。而不是象大纲这样拖沓,小数的加减要拖到四年级下册才教。 我的女儿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按照我的方法,她已经能做小数的竖式加减了,而我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教。 2、统计:分布在不同的学期,过来过去教,当然了,有所不同,感觉太拖沓。个人觉得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可以一次教,并教孩子如何用EXCEL制作。计算机是工具,让孩子从小就学习运用它,而不是将计算机当成游戏机。 关键是让孩子理解统计的意义:统计是将死数据变成活数据的途径,让数据说话的方式。 3、分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是小学的难点,也是重点。以后的因式分解、集合、加减转化为乘除,这都是基础。 4、图形变换、面积、体积可以对比学习、集中学习。 5、方程、代数直到五年级才开始接触,感觉有点晚。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不少题目,如果用方程会很简单,可是孩子没有学,变得很难做。 我常和一年级的女儿玩一种扑克牌游戏,我就尝试用大小王代替任何数,渐渐让她领悟"王”可以代替任何数,就像我们代数和方程中的"X"。而她已经娴熟运用了。 6、做好应用题的关键是将文字信息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画图、列式子、列方程 7、个人觉得小数数学课本的亮点是"“数学广角”,它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让数学变得亲切可人。 经过上述剖析,我想到一些很有趣的游戏。通过轻松快乐的方式,就可以让孩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轻松玩转小学数学。当学校课堂学习时,孩子会感到轻松很多。

五年级数学思维导图

最近,开始在五年级布置思维导图作业,对此作了一些简单的记录。 一、引入思维导图的流程 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从第一单元开始,要求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发表意见,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挖掘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并借助课本、练习等资料尝试画出一个单元的思维导图,在此让学生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生已有语文思维导图的基础,画图上手比较快。 每个单元用10分钟讨论,10分钟汇报。汇报效果如下: 1.大部分小组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把一个单元总结出基本的知识点,但仍存在个别1-2个小组总结得不全面; 2.有些思维比较发散的小组可以找出课本以外的知识点; 3.学生会借助例题来解释相关的知识点; 4.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帮助后进生梳理知识。 1-3单元在课堂上整理复习一遍后,我布置了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手抄报思维导图作业。 二、学生作品展示

三、存在的问题 1.目前思维导图只能用在课后总结知识,无法做课前预习; 2.一个单元画一个思维导图,仍没有普及到每一课; 3.如果需要将思维导图普及到每一课,单是课本上的知识点并不多,有时可能只是1句话,就需要学生挖掘课本隐藏的知识点,这对中后进生而言有点难度; 4.学生思维如果不够发散,容易被参考资料的内容局限,即使课堂上通过引导说出的知识细节,学生回家画图时也很少想到(如:倒数,就很难想到带分数、小数的倒数求法); 5.学生课后画的思维导图大多数是查看参考资料,只写出概括性语句,没有写出具体内容如:

四、我的一点小看法 1.因为语文的思维导图多以文字形式表达,我认为数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更多数学符号来表达,甚至可以用符号加文字,,通过数学语言、符号再加上“图形、线段”将知识点链接起来, 2.可以更直观地梳理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抄写定义、概念; 3.可以让学生通过参考做过的练习,在习题中总结有关的重点,深入挖掘知识点的内涵;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课外参考资料; 4.思维导图中,可以规定一个固定板块【注意的问题】,让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思维导图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思维 导图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整理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习数学。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整理思维导图,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整理思维导图欣赏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 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 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

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 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 很多学生在微信上问过我,我的思维导图课程究竟是什么,怎么操作。也有一些小学家长问过我,现在的小学生是不是也不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学习?这是肯定的,而且就我个人来看,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是更加适用于小学生的,尤其是小学三到六年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都知道小学三年级等于是小学阶段的一个分水岭,知识难度增加,学生在这个时候常常会因为在学习上受挫而生挫败感,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以至于学习成绩下降。而这种情况在数学的学习上表现尤为明显。 一些家长在没有了解思维导图的时候,以为它只适用于文字学科,其实不然,数学也是非常需要的,因为绘图过程中,会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还能增加记忆,提高学习效率。今天,我分享几张我的思维图出来,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快学阶段是在三年级善学阶段的基础上,让孩子稳步掌握右脑学习方法、思维导图法、单词图像记忆法、快速阅读法等一系列方法,并与课本结合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孩子学习的高效、学习习惯的培养、意志力的锻炼,让孩子更加主动的去学习从而快速提升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阅读力。 小学四年级学生是小学阶段的转折点,是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也是形象思维不逻辑思维的转折期,这个时期是培养孩子思维导图能力,情绪自我管理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改变,孩子自身心里和能力的发展都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学习分

化现象,这时的学习成绩开始出现分层现象,若我们不即使采取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学习上有大量的记忆内容,这时有一些孩子甚至开始出现学习偏科的端倪。正确的学习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孩子一生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

一、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1×10=10分) 312-279= 5×2.4 = 3.57+4.3= 0.52= 40×40%= 6÷ = 20- - = 78 ×17 = - = × ÷ × = 2. 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3×6=18分) 12+7.5×36÷7.2 [ ÷÷ + × 2.5×32×12.5 4.83-1.56+0.17-2.44 24×( + - ) 3.求未知数X。(3×3=9分) 6.2 X-X=41.6 12-1.8x = 7.2 X∶8= 二、填空(1×20=20分) 1.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十亿九千二百万平方米,写作平方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平方米,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作平方米。 2. 全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那么全国每天可以节约元,如果建一所希望小学需要50万元,那么全国每天节约的钱能建所希望小学。 3. 填上合适的数或单位: 小明体重约35 ;足球场的面积约0.8 ; 马拉松比赛的全程是42.195千米,合千米米,一名运动员用了2小时45分跑 完全程,合小时。 4. 24的约数有,选择其中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为。 5. 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最小是,表面积是。 6. 5吨花生可以榨2000千克的油,则这种花生的出油率是;如果要榨5吨花生油,则需要这种花生吨。 7. △○○□△○○□△○○□△……左起第20个是形,前62个图形中共有△个。 8.用20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最长为厘米,周长最短为 厘米。 三、判断题(1×6=6分) 1. 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成比例正比例。()

五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

五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

《浪淘沙·其一》赏析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唐代:刘禹锡,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创作背景 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