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学基础概念

高中生物学基础概念

高中生物学基础概念
高中生物学基础概念

生物学基础概念

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中有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

能量并生成的过程。

3.有氧呼吸,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

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的过程。

4.无氧呼吸,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将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分解,

生成乳酸或酒精与二氧化碳,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5.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

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6.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7.细胞的全能性,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8.干细胞,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9.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10.癌细胞,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

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1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

个细胞周期。

12.受精作用: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13.性状:生物体可以鉴别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特征的总称,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蛋白质体现。

1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5.形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16.显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

17.隐性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的基因。

18.相同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

19.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20.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1.纯合子:由相同基因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22.杂合子:由不同基因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23.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

24.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

25.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26.人类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7.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8.多基因遗传病: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9.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30.分子的复制,以亲代为模板,合成子代的过程。

31.基因的本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一个分子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

列。

32.转录,以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的过程。

33.翻译,以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

34.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5.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6.基因突变,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37.基因重组,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38.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数目的增减。

39.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

40.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41.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培养,获得

新品种的方法。

42.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43.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44.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45.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46.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47.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48.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与发展。

49.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50.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得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叫做稳态。

5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

活跃状态的过程。

52.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53.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5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

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55.分级调节指下丘脑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的分层控制方式。

56.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57.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58.免疫细胞,免疫调节中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59.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60.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

6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够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

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62.生长素类似物,人工合成的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

63.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64.种群,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65.种群密度,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66.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总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67.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68.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69.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70.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7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72.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中的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

构。

73.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74.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75.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76.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高中生物学中易混淆的概念

高中生物学中易混淆的概念 一、应激性、反射、适应性、遗传性 应激性:植物向性运动、感性运动,动物趋性、反射(一…就…最普遍) 反射:神经系统(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 适应性: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遗传性:决定、控制时选 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新陈代谢 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 结构基础:细胞 二、纤维素、维生素、生物素 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会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元素、基本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指生物体需要量少(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B、Mo、Cu,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包括Cl、Ni。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种元素,即C、H、O、N、P、S,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基本元素:C、H、O、N都是基本元素。 矿质元素:指除了C、H、O以外,植物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它必需具备下列条件:第一,由于该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完整的一生);第二,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四、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还原性糖: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α-碳原子上连有烃基和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共热时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 非还原性糖: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基团,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等。 五、斐林试剂、班氏试剂、尿糖试纸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的原理均是利用了铜离子的氧化性把醛基氧化,产生氧化亚铜砖红色沉淀。但成分略有不同。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O2养料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 - 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2-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 等离子有 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 cl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 -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 2- 、HPO4 等离子有 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轴突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填空题专项练习(无答案)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 ?体液 < ____________ 》内环境 k _____________ 丿 2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3 ?血浆组织液淋巴其成分有什么差异?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外液是指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理化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 5 ?渗透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______ ?人体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 ______ 禾廿_____ 两种离子。 6 ? 稳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胞只有通过________ 才能间接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除此之外,还需要其他器官和系统 的协调配合,这些器官和系统都有哪些,请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是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_____________ ,也就是在 ____________ 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 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它由、、、、五部分组成。 2 .兴奋是以________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到的,也叫 ________________ ,而且在神经纤维上的 传导是 ___ 向的。 3 .在未受刺激时,由于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离子分布特点,两侧的电位差为__________ ,称为 _________ 电位。在受到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 ,称为 __________ 电位。产生两种电位差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分析说明: 4.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是单向还是双向的?为什么?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触小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触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举出各级中枢并说明他们具有什么作用?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脑皮层的言语区若W区发生障碍不能, V区发生障碍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区发生障碍 不能 _____ , H区发生障碍不能________ 。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二) &激素调节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学基础概念

生物学基础概念 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中有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 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3.有氧呼吸,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 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4.无氧呼吸,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将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分解, 生成乳酸或酒精与二氧化碳,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5.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 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6.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7.细胞的全能性,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8.干细胞,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9.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10.癌细胞,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 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1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 个细胞周期。 12.受精作用: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13.性状:生物体可以鉴别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特征的总称,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蛋白质体现。 1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5.形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16.显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 17.隐性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的基因。 18.相同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 19.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20.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1.纯合子:由相同基因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22.杂合子:由不同基因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23.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 24.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 25.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26.人类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7.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8.多基因遗传病: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9.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30.DNA分子的复制,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31.基因的本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 上呈线性排列。 32.转录,以DNA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33.翻译,以mRNA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 34.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填空附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1、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直接从水中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 2、多细胞生物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内环境内环境与细胞内液的转换 1、概念:血浆()细胞 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是(),占到()。营养物质通过()等系统,氧气通过()等系统进入机体细胞;代谢废物(CO2、尿素等)主要通过()等系统排出体外。(P8图) 2、体内大多数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红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说明生命系统起源于原始海洋。血浆成分:含量最多的是()、其次是(),此外还有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为:()。 4、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渗透压、PH、温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对()的吸引力,取决与溶液浓度,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浓度越低渗透压越小。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取决于()。37℃时,血浆渗透压为(),与0.9%的NaCl等渗。当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因为()而破裂,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会因为()而死亡。 (2)PH:血浆PH为(),与()、()等离子有关 (3)温度:()左右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的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的作用,使各个()、()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就会出现(),最终会引起死亡。 2、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应用清单

高中生物必修3复习双基知识清单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的液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判断方法】:独来独往为淋巴;血浆沿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从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淋巴液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即溶液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37℃时,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物质:HCO3-、HPO42-:例 NaHCO3/H2CO3 和Na2HPO4/ NaH2PO4 6、稳态: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系统。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7、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教学必备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概念图汇编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教学必备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概念图汇编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酶,ATP,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化能合成作用 次要: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重铬酸钾溶液,酶的特性,细胞代谢,活化能,酶活性,高能磷酸键,同位素标记法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5.1.1 酶的作用和本质

5.1.2 酶的特性 第2节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 5.2 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5.3.1 有氧呼吸

5.3.2 无氧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5.4.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知识点专练(17)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解析】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cc,形成的配子种

类有4种,即ABc、aBc、Abc、abc;F2的基因型种类有9种,即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答案】A 2.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解析】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aabb产生的配子是ab,又因为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由此可见亲本基因型应为AABb。 【答案】A 3.(xx届·三明模拟)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现用杂合白色茧(YyIi)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茧对黄色茧的分离比是 ( ) A.3∶1 B.13∶3 C.1∶1 D.15∶1 【解析】据题信息可知,黄色茧和白色茧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仍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Y_I_、yyI_、yyii为白色,只有Y_ii基因型的个体为黄色,杂合白色茧(YyIi)的蚕相互交配,后代有9种基因型,Y_ii为黄色占3/16,其余个体为白色占13/16,白色茧对黄色茧的分离比是13∶3。 【答案】B 4.(xx届·南昌八一中学月考)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txt爱,就大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石头记告诉我们:凡是真心爱的最后都散了,凡是混搭的最后都团圆了。你永远看不到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在看不到你的时候就是我最寂寞的时候!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内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神经纤维上双向静息时内负外正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的传递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 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整理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填空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___________中,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直接生活在 _______________中。 2、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3(1)由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2)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___成正比。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和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pH为_________。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___。 1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神经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突起分为_______和______。 1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____向的。 16、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17、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_部位;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 18、突触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与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由于________________只存在于___________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____________释放,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_____向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学理论知识知识点汇总

第二部分教学知识16% 第一章高中生物学课程理论 第一节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概念: 一、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二、面向全体学生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 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第二节高中生物学课程目标 总目标: 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养成科学态度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心理准备。 具体目标: 一、知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能力 第三节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 ①利利用校内实物材料和设备作为课程资源 ②利用杂志、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资源作为课程资源 ③利用社区活动场所、科研院所等作为课程资源 ④用信息技术资源作为课程资源 ⑤利用生物实践活动素材或成果作为课程资源 ⑥发挥教师和学生资源作为课程资源 ⑦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或知识作为课程资源 第二章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内容 第一节高中生物课程内容框架 必修+选修 第二节高中生物学课程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4)文字表达准确、生动,图文并茂,印制精良。 (5)难易程度与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相适应,有利于学生实际, 达成教学目标。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以学生的发展作为选取内容的岀发点 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 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 的思 想。 应将探究活动作为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习题:简述生物课程标准与生物教学大纲的不同点。 答案要点:(1)生物学大纲注重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标准中探究调查等教学活动只对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和实现标准中的要求提供了活动建议,没有做统一规定。 (2)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而大纲是统一的要求。 (3)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3个领域;而大纲则主要侧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 (4)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隐约的指出了 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第三章基本教学技能 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 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 第一节导入技能 掌握目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2引起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弓I导进入学习情境; 3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4为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了解他们要做生么他们应 达到什么程度。 类型:直接、经验、原有知识、实验、直观、设疑、事例、悬念…。 应用原则: 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 导入要有关联性; 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 第二节教学语言技能 掌握目的: 保证准确清晰的传递教学信息,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育,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 不断提高教学语言水平,可以促进教师个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 高。 要素:语音和吐字音量和语速语调和节奏词汇语法 原则: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 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 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 第三节提问技能 类型:回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要点:清晰连贯;停顿与语速;指派与分配;提示第四节讲解技能 类型:解释式描述式原理中心式问题中心式 目的作用: 一、讲解的首要目的是传授知识,是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形成志趣以及影响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三、讲解启发学生思维并传授思维的方法,表达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创造条件。 应用原则:目标具体; 念记忆推理和判断能力; 帮助学生领悟新知识和新概念; 能开阔新视野,展现真实自我。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 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检测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基础知识过关检测 知识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1、 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 细胞内液(占 ) 2、 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图解: 体液 细胞外液 (=内环境 约占 ) 3、成分:水(血浆中含有90%~92%的水)蛋白质;气体(其中以氧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各种无机盐(其中以Na + ,Cl -,K +,Ca 2+,HCO -和HPO 42-的量较多) 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质、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 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细胞代谢的废物(如氨、尿素等) 比较: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________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含量较少。 知识点二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功能 1.理化性质 (1)渗透压????? 概念:溶液中? 对水的吸引力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数目的多少 来源: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 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2)酸碱度:血浆的pH 为________,PH 维持稳定与________ 和______ 等离子有关 (3)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2.功能 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 的媒介. ★(1)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与 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知识点三 内环境稳态 1.★(1)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________ 和________ 处于动态平衡中 (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 ________,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状态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现代观点认为________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稳态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 ________是________ ,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________ 时,均会遭到________ 3.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________ 的必要条件。 1.写出下列人体细胞的内环境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淋巴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 2.下列液体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有 。 ①血液;②消化液;③泪液;④汗液;⑤尿液;⑥乳汁;⑦细胞间隙液;⑧血浆;⑨淋巴 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 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 2和胰岛素④激素、分泌小泡和氨基酸 4、图中CO 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最低的部位 是 ; O 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最低的 部位是 ;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 。 5、下列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②毛细淋巴管阻塞;③过敏反应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④肾炎导致血浆蛋白流 失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知识过关检测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元(神经细胞): 重点难点突破 ①

高中生物学考大题专练教学教材

高中生物学考大题专 练

2015届高二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大题专项训练 1.(10分)下图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内填数字, 上题名称) (1)把细胞比喻成一个工厂,则动力车间是[ ] . 消化车间是 。 (2)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那么它的边界 应是[ ] 。 (3)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生产线” 由哪些细胞器组成 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相互配合来完成某项功能,体现局部 和整体的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4)在绿色植物细胞中,“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是 。 (5)对细胞核的功能较全面的阐述是 ; 。 (6)若以此图构成一个个体,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中间要经过哪几个结构层次? 。 2、下图中A 与B 分别表示动物或植物的 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在括号中填数字代码,横线上填文字。) (1)[ ]图表示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 是:此细胞具有[ ] ,[ ] 和 。 (2) 在A 细胞中具有而在B 细胞中没有的细胞器是[ ] ,它与B 细胞的 有关。 (3) 图中[1] 的主要成分是 和 。其结构特点是 ,功能特点是 。 (4) 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 和 。 (5)[3] 是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 (6)图中[4] 的片层结构薄膜和基质中含有 所需要的酶。 (7)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 ] ,是 的主要场所。其内膜向内凹陷形成 。 (8)[5] 的功能是 ,在植物有丝分裂时,则与 的形成有关。 (9)运输蛋白质的通道的细胞器是[ ] (10)[11] 是 的场所。 (11)[6]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消失和重建。 (12)除[4]和[9]具有双层膜外,[ ] 也具有双层膜结构。 (13)[12]是染色质,它是能被 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 和 。 (14)[10] 是 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15)若该细胞是西瓜果肉细胞,则糖类主要存在于 中 3、(16分)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序号与名称全对才给分)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等 .三者关系:血浆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组织液淋巴 ↑淋巴循环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水(90%),蛋白质(7%-9%),无机盐(1%),剩余部分为血液运输的物质,如各种营养物质(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成分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主要为Na+、Cl-。 37℃时,人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注意:渗透压即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 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大。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4、总结: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稳态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稳态调节机制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内环境稳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规律 (一)内环境成分辨别 1、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属于外界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血浆中的血细胞、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以及细胞内的各种成分,如血红蛋白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 2. 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 3.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内负外正; 兴奋时内正外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 4.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最新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归纳整理

最新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归纳整理 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归纳整理 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种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 的NaCl。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发射弧,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9.兴奋的产生:静息时,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状态下,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此时为协助扩散,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的 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篇(一):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 O2 养料 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 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 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35-45与HCO3-、HPO42- 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轴突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稳态 知识点总结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考点: 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

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3H+ + HCO3- 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1,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2,营养不良) (3,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值稳定的机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