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故障诊断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机械故障诊断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机械故障诊断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机械故障诊断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读书报告

MAO pei-gang

南阳理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473004

动平衡诊断案例分析综述

Diagnosis of dynamic balance Case Analysis were Review

摘要

简要阐述组动平衡故障诊断中所使用的现代测试与分析技术。通过五个动不平衡故障的诊断与处理实例,指出了波德图、频谱图等现代分析技术对于组动平衡故障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总结了基于现代测试与分析技术的动平衡故障的主要特征。;验证了影响系数法对于动平衡故障处理的准确性及实用性。对于提高动平衡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及其精度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动平衡故障诊断振动分析

Abstract

The modern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technologies applied in the dynamic balance fault diagnoses are described briefly。In view of five dynamic unbalance fault diagnoses and treatments。the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modern analyz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Bode Plot,Spectrum Plot for the dynamic balance fault diagnoses are put forward,and its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esting and analyzing technologies are summarized.The accurac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method for its treatment are proved.The instruc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improving th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of dynamic balance fault diagnoses are provided.Keywords:dynamic balance fault diagnosis vibration analysis

目录

1信号分析方法 (4)

1.1频域分析方法 (4)

1.2频谱图分析方法 (4)

2故障实例 (4)

2.1案例一 (4)

2.1.1故障机器及故障分析 (4)

2.1.2机组动平衡故障的现场处理 (6)

2.1.3分析结论 (6)

2.2案例二 (7)

2.2.1故障诊断分析 (7)

2.2.2现场动平衡校验 (9)

2.2.3分析结果验证 (9)

2.3案例三 (10)

2.3.1机组技术参数及测点布置 (10)

2.3.2 机组振动数据采集及故障分析 (10)

2.3.3处理结果 (12)

2.4案例四 (12)

2.4.1空压机电机振动监测和故障诊断 (12)

2.4.2安装平衡块试重及校正后效果 (13)

2.5案例五 (13)

3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1信号分析方法

1.1频域分析方法

频域(频率域)—自变量是频率,即横轴是频率,纵轴是该频率信号的幅度,也就是通常说的频谱图。频谱图描述了信号的频率结构及频率与该频率信号幅度的关系。

对信号进行时域分析时,有时一些信号的时域参数相同,但并不能说明信号就完全相同。因为信号不仅随时间变化,还与频率、相位等信息有关,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信号的频率结构,并在频率域中对信号进行描述。

1.2频谱图分析方法

信号频谱分析就是利用MATLAB实现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分析的方法,通过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对实时采集到的信号进行FFT运算后实现时域与频域的转换,频谱分析主要分析信号是由哪些频率的正弦信号叠加得到的,以及这些正弦信号的振幅,反映的是频域中各频率分量幅值的大小,适用于非周期信号和持续时间很短的瞬态信号的频谱测量。

2故障实例

2.1案例一

2.1.1故障机器及故障分析

鄂坪水电站1 号机组是由型号为HLD294 - LJ -220 的水轮机和型号为SF38 - 18 /4250 的发电机所组成。额定功率为38 MW,额定转速为333. 3 r /min,上导轴承安装间隙为双边300um,下导轴承安装间隙为双边300um,水导轴承安装间隙为双边320um。机组启动时发现轴承摆度较大,经过多次对轴瓦检查与调整,故障仍不能消除。测量显示,在额定转速下,各轴承的摆度数据如表1 所示。

表一:1 号机组额定转速下摆度数据( 峰峰值) um

图1 1 号机组原始摆度波德图

根据表1 的数据,鄂坪水电站1 号机组上导、下导摆度分别为871um和

597um。该值大大超过相应的导轴承间隙300um,因此存在严重的故障。图1 中的上图为相位随转速的变化; 下图为幅值随转速的变化; 实线为通频幅值,虚线为转频幅值。由从图1 可见,随着转速的升高,上导( 下导) 摆度的幅值与转速呈明显的抛物线关系,这就很好地说明了振动幅值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避免了变转速试验带来的繁琐工作,由此可以判断该发电机转子存一定的动不平衡。水导摆度( 未列出) 的幅值虽然呈现随转速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但主要是受下导摆度的影响,只需对发电机转子进行平衡处理,即可明显改善水导的摆度。

图2 额定转速下1 号机组上导摆度的频谱图

由图2 可见,1号机组额定转速上导摆度的频谱主要为1 倍频,反映相应的激振力为工频,振动为强迫振动。这同样也印证了该机组的故障为动不平衡。对此采用了影响系数法进行现场动平衡处理,共在发电机转子轮毂上部配重3 次。配重后,机组的摆度降到优良范围。整个动平衡过程见表2。动平衡后的上导-X 摆度波德图示于图3。图3 中,实线为通频幅值; 虚线为转频幅值。该图显示,机组摆度随转速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已大大减缓。

数据及图表表明: 通过3 次加重,已使机组摆度大幅降低,达到了优秀水平,动平衡效果明显,所采用的分析处理方法准确、迅速、精度高。

表2 1 号机组动平衡过程及摆度数据( 峰峰值) um

图3 动平衡后1 号机组摆度波德图

机组动平衡故障的主要特征通过以上对水轮发电机组现代振动测试与分析技术的阐述及多台机组动平衡故障的诊断处理实践,可以发现,采用现代传感器技术和先进的仪器、仪表及软件技术,可以对水轮发电机组动平衡故障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长期的诊断和处理实践,可以对水轮发电机组动平衡故障的主要特征归纳总结如下。

(1) 振动、摆度主要表现在发电机转子的轴承上,但对水轮机轴承会产生影响;

(2) 在额定转速条件下振动、摆度的幅值和相位比较稳定;

(3) 在频谱图上,在额定转速条件下,机组的上导、下导轴承的摆度、上机架、下机架径向振动的频谱以1 倍频为主,其分量占比达90%以上;

(4) 在波德图上,机组的上导、下导轴承摆度,上机架、下机架径向振动的幅值随转速上升呈近似抛物线形上升。

2.1.2机组动平衡故障的现场处理

现场通过加重的方式进行动不平衡故障的处理。根据上导、下导摆度或上机架、下机架径向振动的相对大小,额定转速,转子长径比等,可决定加重的端面和大小。大型机组可在轮毂沟中加重,小型机组一般可在转子轮毂上端面或下端面加重。在动平衡中采用影响系数法可很好地兼顾水导摆度的大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考虑电磁不平衡的影响。所以,影响系数法实际上也是一种综合平衡

法。实践表明,采用影响系数法进行水轮发电机组动平衡故障的处理是完全可行的,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平衡精度高的特点。

2.1.3分析结论

(1) 采用现代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测试与诊断技术进行动平衡故障诊断,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尤以波德图、频谱图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 将影响系数法用于处理水轮发电机组动平衡故障,能够做到快速处理,且能兼顾不同的测点和工况,平衡精度高,因此可广泛用于水轮发电机组动平衡故障的处理。

2.2案例二

八钢能源中心动调的煤气风机主要负责为各分厂提供燃烧煤气,用于锅炉燃烧、钢材切割及钢水冶炼等生产主线。能源中心动调共有此类风机6台,此次选用的为2~3#风机。电机型号YB450S2-2,功率355 kW,转速为2 980 r/min;偶合器为调速型液力偶合器,调速范围为1 700~2 920 r/min;风机转子D700-11,叶轮质量300 kg,最高转速2 920 r/min。设备结构分布,见图1。设备自投产以来,运行平稳,各项参数正常。2013 年10月,风机轴承振动值逐渐上升,已达到机组报警值,由于该风机介质为煤气,须严格控制振动幅值,故针对风机进行周期监测,分析故障原因,准备实施检修。

图4煤气风机测点分布图

表3煤气风机检修前各测点振动幅值

2.2.1故障诊断分析

由表3可知,电机和偶合器各测点振动幅值都在设备正常运行标准范围(4.5 mm/s)以内,主要以风机自由端(6号点)轴向和垂直振动幅值超标。接着将通过分析风机的故障频率(图5和图6),来做出最终判断。由风机自由端(6号点)垂直方向的频谱图和时域波形,其振动幅值的最大值出现在频率47.5 Hz,也就是风机的转动频率,且其它倍频不明显,同时在时域波形中,波形规整,类似于正弦波形。初步诊断为风机叶轮不平衡或基础强度不够。

图5 风机自由端(6V)频谱图

图6 风机自由端(6V)时域波形

转子不平衡常见频谱图和时域波形都与图5、图6相似,但常以水平方向振动最明显。此风机为悬臂风机,轴向方向较大可以理解,但查看表3发现其主要是垂直方向振动最大,轴向次之,而水平方向却在正常范围,这一特征给设备故障诊断带来了一些疑问。通过测量其底座位移,发现数据与其轴承座位移量相近。随后停机对风机底座进行加固,焊接加强筋,并对风机底座及外壳中分面螺栓进行坚固,后再次开机到工作转速,振动幅值下降了1.2 mm/s,效果不明显,故排除底座强度不够的原因。通过总结该类风机的历史维护经验,最终判断风机振动报警是由其叶轮动不平衡故障引起。停机对风机叶轮表面进行清理,同时安排技术人员准备进行叶轮动平衡校验。

2.2.2现场动平衡校验

由于年末生产需求,不能安排充裕时间进行风机转子离线动平衡校验,只好考虑对风机进行现场动平衡校验。在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眼镜阀隔断风机进出口煤气,并按相关工艺要求对管道用空气进行吹扫置换,煤气浓度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对设备进行现场动平衡校验,当前动平衡理论已经相当成熟,现代动平衡仪普遍采用影响系数法,又称测相平衡法,其步骤为( 以单面平衡为例) : ①首先测转频的振幅和相位; ②加试重; ③测取加试重后的振幅和相位; ④计算出应加的重量和位置。下面着重对配重计算及相位确定两个关键点进行说明。

表4 平衡后风机前后轴承振动数据

图7风机自由端(6v)瀑布图

2.2.3分析结果验证

(1)现场动平衡必须先判断设备为不平衡故障,而此类煤气风机的水平振动小,垂直和轴向却振动大,为不常见故障特征,给设备诊断带来了一定难度。

(2)现场动平衡校验中试配重选择必须满足:加重前后振动幅值变化率超过10% 或振动相位变化>15°⑶将数学矢量线性特性充分应用到影响系数法实践过程中,可为现场动平衡校验提供理论依据,简化校验过程中出现复杂问题。2.3案例三

莱钢炼铁厂2#105 m2 烧结机于1995 年建成投产,配套的76 m2电除尘器进行烧结机机尾、带式冷却机、机头布料系统、大烟道放灰系统等粉尘的收集及处理。在除尘器运行过程中,因风机系统出现剧

烈振动导致故障停机,不能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行,岗位粉尘严重超标。经查找,发现是由风机转子不平衡所致,此故障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将风机转子拆卸后返厂作动平衡处理。莱钢炼铁厂通过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现场进行动平衡技术处理,有效缩短了检修时间,降低了维修费用,消除了设备故障。

2.3.1机组技术参数及测点布置

烧结机尾76 m2电除尘器风机为Y4 系列锅炉离心引风机,型号为Y4-73-25D 右旋,流量为218880~359 000 m3/h,压力3 187~3 079 Pa,配用Y500-8 型电机,叶轮直径2 500 mm。机组测点如图8所示。

图8 测点分布示意图

2.3.2 机组振动数据采集及故障分析

定期使用振动检测仪振通904 及设备振动检测诊断系统对风机运行状态进行跟踪检测,建立引风机运行数据库,通过对比数据库中风机各测点的振动量,发现其振动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测点1 水平振动值由2007 年10 月的9.63 um 上升到2009 年1 月的85.32 um,特别是在2008 年11 月至2009 年1 月,其水平振值呈明显上升趋势,超过机组运行报警值。将测点振动值生成测点振动趋势见图2。

图9测点振动趋势

从图9可以看出,测点1 水平振动值上升幅度最大,已达到报警值,遂对其风机振动进行现场检测。得出测点1 水平振动频谱如图10所示,其振动波形如图11 所示。

图10测点1水平振动频谱

图11测点1水平振动波形

从图10、图11中可看出,其工频振值达85.32 um,其波形近似于正弦波,频谱图中谐波分量集中于基频,并且出现较小的高次谐波,使整个频谱呈所谓的“枞树形”。通过分析,判定主要故障为风机转子不平衡:

1)通过测点振动趋势图分析,其测点1 振动值上升幅度大,其他测点振值最大为65.34μm,位于轴承座后轴承,初步判测点2、3、4 振值增大为振动量传递引起。

2)通过紧固地脚螺栓等措施,未发现地脚松动等现象,排除因机械松动引起故障。

3)通过波形及频谱图分析,其为典型的转子不平衡故障。对此,联系停机,经检查转子无积灰,排除因积灰部分脱落造成风机振动,决定实施现场动平衡解决故障。

2.3.3处理结果

焊接好配重块后,一次试车成功,各测点振动值均很小测点1 水平振动值下降至19.32 um。通过风机故障诊断及现场动平衡的应用,处理了风机转子不平衡故障,确保了烧结机机尾电除尘器的同步运行。成功打破了传统的维修模式,无需拆卸转子外委进行动平衡处理,节省了检修时间。

2.4案例四

某钢铁厂制氧空压机为单轴、离心式压缩机,操作介质为空气,额定转速4398r/min,齿轮传动同电机相连,电机转速1500r/min。机组结构及振动测点分布如图12 所示。

图12 制氧空压机结构及振动测点分布示意图

该空压机电机自2009 年开始投运以来,电机驱动端振动一直接近高限制。2014 年11 月空压机组大修后试车,电机振动如前。后因其他原因更换电气模块停机8h 后,再开机电机驱动端振动值高达150μm,严重超标,机组跳机。随后使用离线振动数据采集仪器进行精确测量和故障分析。

2.4.1空压机电机振动监测和故障诊断

(1)幅值特征

由图13可见,在空压机组启动后,随着转速的增大,电机振动幅值也是不断增大,尤其以电机驱动端X 方向增幅最大,振动幅值最高达到了150μm,严重超过机组运行报警值。

(2)频率特征

以电机驱动端X 方向测点进行分析,振动频谱图如图14。由图可见,

谐波能量集中于基频,2 倍频及其他倍频非常小,甚至没有。对比基频和通频,基频振动值138μm,超过了通频幅值150μm 的80%,这是转子不平衡的典型特征。同时也看不出明显的半频及低频分量,说明不存在动静部件机械碰磨、松动等。

(3)时域特征

图15 所示为电机驱动端X 方向测点时域波形图,由图可见,测点振动时域波形在一个周期内为典型的正弦波,故障状态下的时域波形较正常运行状态下时域波形振幅增大。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基本确定电机振动大是转子存在不平衡造成的。决定立即实施现场动平衡解决故障。

图13空压机组启机过程各振动测点振动趋势图

图14 电机驱动端X 方向测点振动频谱图

图15电机驱动端X 方向测点振动时域波形图

2.4.2安装平衡块试重及校正后效果

停机后,打开人孔,将611g 平衡块配重加到280°位置上。封闭人孔,启动电机后,振动值下降为0.8mm/s,一次试车成功。电机驱动端X 方向振动值下降为60μm,振动合格。

2.5案例五

某乙烯厂C401 丙烯制冷压缩机,由美国YOKO 公司生产,于1995 年在厂丙

烯腈车间投用。该机组从2001 年8 月大修以来,压缩机的两轴承振动值从检修后的26μm,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约半年)后,渐渐地爬升到37μm,远远地超出了其报警值33μm,在连锁停车值38μm 附近波动,多次意外停车,严重地影响了机组的正常运行。

公司组织人员对此机组进行停车检修。下边的两幅图为停车

前、后轴承上两个测点的波形频谱图,明显可看出主频为工频的现象。现场专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机组运行的数据图谱做了如下结论:1、转子不平衡。 2、压缩机驱动端轴瓦磨损量较大。3、压缩机存在气隙偏心。4、蒸汽透平与增速器间不对中,并波及到压缩机转子,对其振动产生影响。

图16各测点的波形频谱图和轴心轨迹

机组开盖后,发现驱动端轴瓦间隙为0.11mm,较去年安装时的间隙增大

0.04mm;油槽端轴瓦间隙为0.11mm,较去年安装时的间隙增大0.01mm,两相比较,驱动端轴瓦存在较大磨损。检查转子时发现平衡盘存在十分明显的偏磨,中间迷宫密封也存在磨损。后来,转子送沈阳做动平衡,发现转子存在低速不平衡而高速平衡。

通过S8000 系统进行的预知维修,可以在机组开盖前准确预测机组存在的故障原因,从而可以提前为机组的针对性维修进行相关的准备,最终大大缩减机组维修的时间。本次维修,前后只花了10 天时间,非常顺利;机组运行至今,振动值都在11um 以内,运行非常平稳。

3结束语

在现代化生产中,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故障诊

断技术呈现的发展趋势有诊断对象的多样化、诊断技术多元化、故障诊断实时化、诊断监控一体化、诊断方法智能化、监测诊断系统网络化、诊断系统可扩展化。现代机械故障诊断技术正在成为信息、监控、通信、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集成技术,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学科。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故障诊断技术对当今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春生.水轮发电机组现场振动检测与分析[J].人民长江,2010,41(15) : 94-98.

[2]吕伟,陈轶谦.低速动平衡在某型号发电设备转子故障诊断及排除中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2012(6).

[3]谭松涛,乔汉东,柳建波.风机故障诊断及现场动平衡应用[J].山东冶金,2011(6).

[4]代琳娜孙光中王洪奎.空压机电机故障诊断及现场动平衡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5(6).

[5]麻玉东.煤气风机的故障诊断及动平衡处理[J].新疆有色金属,2014.

[6]刘石,屈梁生.全息谱技术在动平衡前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4(4).

现代大型设备的现状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大型设备的现状和机械制造业的进展趋势 1、现代大型设备的现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大型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近十年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它关于工业部门重要设备的治理维护、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保证安全生产、改进产品质量都具有极大的效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进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众所周知,一切工业部门有着许多各种各样的机器和设备,它们运行是否完好直接阻碍企业的效益,其中一些关键性重要设备甚至起着决定企业命运的作用,一旦发生事故,损失将不可估量。因此,如何幸免机器发生事故,尤其是灾难性事故,一直是人们极为重视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无法预知事故的发生,不得不采取两种对策:一是等设备坏了再进行维修,该方法经济损失专门大,因为等设备运行到破坏为止,往往需要昂贵的维修费用,灾难性破坏需要更换设备,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二是定期检修设备,这种方法需有一定打算性和预防性,但其缺点是如无故障,则经济上损失专门大,而且定期检修的时刻周期也专门难确定。因此,合理的维修应是预知性的,即在设备故障出现的早期就监测臆患,提早预报,以便适时、合理地采取措施,因此故障诊断技术应运而生。 现代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在国内外应用特不广泛,在

航天航空、能源电力、石油化工、交通运输、机械加工等行业都有应用[2][3][10]如: (1)航空发动机与飞机的故障诊断 (2)核反应堆的故障诊断 (3)汽轮发电机组的故障诊断 (4)冶金设备的故障诊断 (5)石油化工设备的故障诊断 (6)船舶发动机及其汽轮机的故障诊断 (7)车辆发动机的故障诊断。 (8)矿山机械与矿井设备的故障诊断 (9)大型结构的无损探伤及故障诊断 从以上叙述可看出,现代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关于国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作用要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早期预报,防止事故发生 (2)预知性维修,提高设备治理水平 (3)提高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改进产品质量 (4)确定复杂机器的最佳工作参数,提高效率 (5)降低噪声、泄漏等污染,爱护环境 此外,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与进展对促进其相关学

机械行业现状分析论文

机械行业现状分析论文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3) 1 绪论 (4) 1.1 研究背景 (4) 1.2 目的与意义 (4) 2 中国机械行业概况 (4) 2.1 中国机械行业进展历程 (4) 2.2 中国机械行业进展趋势 (5) 3 中国机械行业现状 (7) 3.1 与国外品牌产品的差距 (7) 3.2 2018机械行业诊断报告 (8) 3.3 工程机械现状分析 (10) 3.4 基础件现状分析 (10) 3.5 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11) 3.6 机床行业现状分析 (12) 4 中国机械行业的总体运营情形分析 (12) 4.1近年工程机械产品出口情形 (12) 4.2 2018年机械工业现状 (12) 4.3 以后专业化进展趋势 (13) 5中国知名机械工业产值数据分析 (14) 5.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 (14) 5.2 东风汽车公司 (15) 5.3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 (15) 5.4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 (16) 5.5 中联重工科技进展股份 (16) 5.6 三一重工股份 (17) 5.7 沈阳机床制造有限责任 (17) 终止语 (18) 参考文献 (19)

摘要 机械工业素有“工业的心脏”之称。它是其他经济部门的生产手段,也可说是一切经济部门进展的基础。它的进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必须加速进展机械工业。 通过新中国60年的努力,中国的机械工业实力和国际地位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显著机械工业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行业进展已进入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中国将逐步由机械大国向机械强国所迈进。 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差不多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差不多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显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进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刻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词:行业环境进展需要差不多现状行业进展 Abstract Machinery industry known as "industrial heart," said. It is other economic sectors means of production is the basis of all economic sectors. Its development level is measured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a country important symbo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regions, must accelerate development machinery industry. After new China 60 years of effort, China mechanical industri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have markedly improved significantly machinery industry, is undergoing historic change, industry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n important stage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China will gradually by mechanical power into mechanical powers have to move forward. Today, the pattern of the world have and manufacturing is undergoing major changes, Europe, Asia, America three cent world situation has been formed, the world economic barycenter began to shift to Asia, the signs have appeared the product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mode of production is in rapid reformation. All these also brings us a rare opportunity.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we should face reality, in the face of challenge, seize the opportunity, deepen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o revitalize and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s own duty, makes determined efforts, unyielding, in order to make ou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not too long a time, catch up with the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愈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策。 [关键词]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机械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对比其他行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这些主要特点: (1)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2)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业,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机械就业形势

中国机械工程师报考条件 机械工程师报考条件职业资格,该职业资格共分三级:助理机械工程师、机械工程师、高级机械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报考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助理机械工程师:1、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学生;2、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应届毕业生并有相关实践经验者;二、机械工程师:1、已通过助理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者;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力应届毕业生;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三、高级机械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报考条件:1、已通过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者;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两年以上者; 4、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力并从事相关工作三年以上者。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就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机械工程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主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机械类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制造并提供机械设备和电气装置的部门,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因为过去几乎所有的工科院校都设有机械类专业,已经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加上传统的机械企业这几年经济效益普遍不好,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和吸引力都有限,所以目前机械行业的就业需求并不旺盛。 但如果着眼今后,可以这样说,机械行业将焕发生机。经过数年的改革调整,我国的机械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机械行业逐步跟上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步伐;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将得到较大的发展,有专家预测,21世纪的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的制造业和加工工业中心,在这种形势下,对机械的需求必将有较大的提升。行业得到发展,继而会对用人提出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的要求,因此专家预测,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就业需求将得到改善,甚至有可能出现“热销”局面,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将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 在今后10年内,社会对机械行业毕业生总体需求较大,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最为紧缺。目前不少企业的生产设备逐步更新换代,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懂得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的机械专业人才将大受欢迎。不过目前我国高校的一些机械类专业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培养高水平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较高。因为这些专业将来的工作条件相对艰苦,需要从事车、钳、铣、刨等工作,所以报读这些专业的人不多,因而相关岗位上的人才缺口比较大。现在在不少地方的人才市场上,高级机械技术工人的待遇已直逼高学历人士。另外工业工程和工业设计专业也有望成为热门专业,因为我国的工业设计人才相对缺乏,我们20年来所培养的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仅3万人左右,只相当于目前韩国该专业在校生的数量。不过工业设计专业在当前的就业情形并不好,供大于求,这是因为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还不能为人、为企业所了解、所看重。 从行业发展看,数控机床、工程机械、发电设备、印刷机械等专业的前景都值得看好。 需要说明的是,机械类专业的名称、内涵过去和今天有所不同,现在经调整、合并,机械类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

暖通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邱林微

暖通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邱林微 发表时间:2017-10-16T11:04:24.6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作者:邱林微 [导读] 随着建筑业的大力发展下,也带动着空调迅猛发展。只有发展环保,健康,节能的空调系统,才是暖通技术持续发展的必行之路。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在不断提升,其中建筑工程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在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室内空气的质量、温度多由暖通进行调节,因此空调在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暖通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同时能够提升建筑使用的舒适性,更好地实现建筑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暖通技术;现状;发展前 引言 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因为压缩式制冷机的发展,暖通技术也在大范围地使用,开始大量运用于商业建筑和公用建筑中,并且是为了保证建筑内环境舒适为前提,所以这个技术在国内外都在快速使用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都在使用这种技术。暖通技术的发展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企业管理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提高。 1暖通技术发展的现状 1.1国内暖通空调设计投入少 暖通空调技术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整体的设计投入少,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暖通空调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人事,在暖通空调与建筑设计结合方面的投入很少。这就导致暖通空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影响到建筑的舒适性和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 1.2暖通技术缺乏一定的科学评价方案 在暖通技术的发展中,暖通技术的设计方案可谓是“百花齐放”,所以怎样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选择做最合适的,成本最低利用率最大的方案,就成为了一个待于解决的问题。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暖通是能源消耗的最大“凶手”,所以暖通很依赖国家的能源。关于如何减轻污染,减少能耗成为了暖通技术设计发展的关键之处。特别是随着节能减排的提出,对这些关键之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这就需要暖通技术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案,用这些评价方案来指导暖通技术的设计方案更合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1.3暖通空调设计方案不受重视 在建筑的建造中,很多企业为了实现自己自身的最大利益化,所以他们往往注意的是建筑的设计而不是暖通的设计,很多的建筑管理者认为,建筑的设计才是决定着建筑成败的关键,而暖通的设计往往只是加分项目,不用受到很高的重视。还有个原因导致暖通空调设计方案不受重视是因为暖通的设计费用使用不合理。在暖通的现状中,暖通的资源使用和设计需要的优化与现状相差很远,在人员的使用不足和不受重视以及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暖通技术的方案自然是不能做好的。 2解决暖通技术问题的措施 2.1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 要想促进暖通技术的发展,政府应当加大对暖通发展的支持力度。政府应当发挥自身宏观调控的职能,对暖通行业的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应当引导暖通技术向节能性、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同时,政府应当规范招标和投标工作,为暖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针对于节能企业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助,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更好地促进暖通空调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2.2培养暖通空调人才 要想促进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应当注重培养暖通空调技术冉才,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节能意识,对于建筑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技术都有所了解。同时应当注重对于空调人才的培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深入了解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更好地在暖通空调设计中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3暖通技术的发展前景 3.1蓄冷空调系统 蓄冷空调系统的介质主要由水和冰组成。它是指空调在夜晚电价比较低的时候,把水冻成冰块,把总能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期时,把冰融化成水,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降低用电成本,控制用电高峰期时能源的消耗。蓄冷空调技术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来的新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泵容量和配管尺寸,提高空调的供回水温差。所以,冰蓄冷的技术运用很广泛,但是由于释冷和蓄冷都必须使用不冻液循环,这种技术很复杂,并且运行和投资的成本都比水蓄冷要高。而水蓄冷技术是发展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使用低温水蓄存能量。它的优点是技术要求低,维修费用低,投资少。对于大型的蓄冷工程,它的投资比常规的空调还要低很多,而且水蓄冷在冬天还可以蓄暖,在我国的葛洲坝水电站中,其系统就用的水蓄冷式的中央空调,可以在冬天供热夏天供冷,但是水蓄冷的缺点是保温性能差,占地面积广,损耗也很大。 3.2太阳能空调系统 太阳能是十分重要的清洁能源,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这种能源来发挥自身的作用。使用太阳能系统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能够节约国家能源。同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保证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和整体湿度。太阳能空调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减少对于大气的污染,能够降低使用成本,更好地提升空调设计建设的效率,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太阳能空调是空调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促进资源节约的重要方式。 3.3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环保的,可再生的能源空调系统。它在夏天可以向天然建筑释放它的能量,给建筑物提供冷的能量;在冬天它吸收地下水,土壤以及地表水等资源的能量,来给建筑物供暖。而地下水热泵系统也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运用比较多的形式。地下水热泵系统分为闭式和开式两种。闭式是属于把地下水传送到板式换热器,需要第二次的换热。而开式是属于把地下水直接灌入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先进制造技术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这个名词没有确定的定义,但目前公认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 2.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 4.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5.从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小组工作方式转变。 6.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1)机械制造自动化。(2)精密工程。(3)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与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发展。 下面对自动化技术给予论述和展望。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始终是机械制造中最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制造企业提高生产率和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自本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一、集成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被认为是21世纪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CIMS作为一个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分系统)组成,通常可划分为5部分: 1.工程技术信息分系统 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装设计(CATD)数控程序编制(NCP)等。 2.管理信息分系统(MIS) 包括经营管理(BM),生产管理(PM),物料管理(MM),人事管理(LM),财务管理(FM)等。3.制造自动化分系统(MAS) 包括各种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如计算机数控(CNC),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单元(FMS),工业机器人(Robot),自动装配(AA)等。 4.质量信息分系统 包括计算机辅助检测(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AQC),三坐标测量机(CMM)等。 5.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分系统(Network & DB) 它是一个支持系统,用于将上述几个分系统联系起来,以实现各分系统的集成。 二、智能化 智能制造系统可被理解为由智能机械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该系统在制造过程中

机械行业现状分析论文精编版

机械行业现状分析论文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中国机械行业现状分析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机械工业素有“工业的心脏”之称。它是其他经济部门的生产手段,也可说是一切经济部门发展的基础。它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必须加速发展机械工业。 经过新中国60年的努力,中国的机械工业实力和国际地位都有了显着的提升,显着机械工业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行业发展已进入产业升级的重要阶段,中国将逐步由机械大国向机械强国所迈进。 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

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词:行业环境发展需要基本现状行业发展 Abstract Machinery industry known as "industrial heart," said. It is other economic sectors means of production is the basis of all economic sectors. Its development level is measured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a country important symbo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regions, must accelerate development machinery industry. After new China 60 years of effort, China mechanical industri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have markedly improved significantly machinery industry, is undergoing historic change, industry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n important stage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China will gradually by mechanical power into mechanical powers have to move forward. Today, the pattern of the world have and manufacturing is undergoing major changes, Europe, Asia, America three cent world situation has been formed, the world economic barycenter began to shift to Asia, the signs have appeared the product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mode of production is in rapid reformation. All these also brings us a rare opportunity.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we should face reality, in the face of challenge, seize the opportunity, deepen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o revitalize and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机械制造工艺学目前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工艺学目前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姓名:罗亚宁 班级:12机本一班 学号:20120663146 [摘要]机械制造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愈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级未来发展趋势对策。 【关键词】制造行业;发展趋现状;发展趋势 1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

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机械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对比其他行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这些主要特点: (1)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2)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业,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机械制造业跨国并购加剧。现代并购不再一味地强调对抗竞争,强强联合成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这是机械制造业全球化过程中大公司谋求生存发展的一大特点。而且趋饱和的市场,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投资建厂的风险增大,也使得更多企业开始采用联合并购的手段。在建厂的前提下,优化企业产品结构,以达到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规模效益的目的。以高技术为内涵的行业来自技术创新的威胁,使跨国公司走上了联合之路,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机械制造业大企业间的战略并购,导致了机械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机械工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协作型的局面。 (4)机械制造业全球化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传统的全球化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特点是:自己拥有制造设施与技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用上,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

十大热门专业未来就业前景揭秘

十大热门专业未来就业前景揭秘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就业市场风云变幻,没有人能准确断定,三五年后什么专业会热、什么专业会冷?本刊试图对未来几年各大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分析,揭秘十大热门专业未来就业前景。 纯文纯理专业掌握技能助你就业 文科类毕业生(如文、史、哲专业)就业困难,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由于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此类学科专业技能不强、替代性比较大,所以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受到限制。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着重基础研究的纯理科专业的毕业生身上。一些学习基础数学、基础物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就业很尴尬,到研发部门专业学习不够深入,而面对市场鲜有对口岗位。 因此,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不能只是简单掌握文案写作技能,还应掌握其他一些技术,如计算机知识、经济学知识、外语等,方能胜任未来相对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在择业过程中,除了关注传统的求职项目,如企业行政助理、文秘等工作岗位之外,也应注意到媒体、出版、广告、市场营销等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文科生比较占优势。而对做基础学科研究的纯理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平时善于积累,在热门行业也有后天优势:基本功扎实,入手快。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也可向相关热门转向,比如转向IT、金融、教育等行业。 江苏常熟理工学院新闻中心主任孔爱峰认为,相对于文科学生来讲,自主创业也是理科生不错的选择。有的学生在大学有一些很好的技术创意,获得了发明专利;有的跟着导师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并通过学校的产学研合作基地转化成了有形产品。这些都可以作为创业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创业,形成一条良性就业链。 师范类专业区域供求不尽均衡 调查显示,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待遇节节拔高等促使教师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从大城市的就业状况来看,师范类学生的供求量趋近平衡,其中民办教育机构(包括培训机构)对师范类人才的需求量占了很大比例。 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

我国暖通空调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我国暖通空调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针对我国暖通空调这一基础设施近年来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阐述了该项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在发展道路上的挑战。根据当前国家发展的大形势下,提出了暖通空调的机遇及发展方向。 标签:暖通空调;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30908749.html,ki.1672-3198.2017.19.103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巨大提高,国民经济也上升迅速,为了寻求更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大多工作、生活建筑采用中央空调来改善室内环境。在中央空调给人们带来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大量消耗了能源。据统计,用于控制室内温湿度的暖通空调能耗占据整个建筑能耗的50%~60%,由此可知,暖通空调的能耗是实现色绿节能生活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所以,关于中央空调的设计、施工以及使用,我国颁布了很多相关制度。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在健步如飞,中央空调的市场还在不断扩大,加上现有技术的制约,中央空调的能源消耗量还是居高不下。而制约我国暖通空调技术的具体原因有以下两点:(1)暖通空调负荷计算不准确。由于人们对暖通空调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人们产生了比较片面的思想,多数人认为暖通空调的存在就是在夏天降低室内的温度,让人们享受舒适的室内环境,更有甚者认为暖通空调制冷越好,其设计越好的理念。从专业角度来解析空调,其实就是空气调节,在合理的负荷条件下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而现在许多建筑内安装的暖通空调的负荷都存在设计计算问题,远远高于建筑实际需要的负荷,浪费空调设备和投资,没有合理的选择适合建筑的暖通空调设备,增加了运行成本,缺乏空调自我控制方面的设计,只是使用者在进行简单的人为操作。(2)缺少暖通空调专业设计人员。暖通空调在我国是新兴的建筑设施,但是对于其广泛的应用率来说,暖通空调的设计人员是相对缺乏的,这就导致由较少的设计人员进行大量的暖通设计。为了满足市场要求,设计人员往往会缩短设计周期,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设计人员问题考虑不全面,设计计算不准确,从而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而由于开发商在暖通专业上的认识不足,也就无法对设计人员的设计进行校核和约束。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人均能源占有量更是远低于全球人均能源占有量。我国紧张的房源市场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开发,这就更加导致了设计人员设计得不合理,浪費了大量资源,污染环境,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与国家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相背驰。 1 暖通空调技术行业现状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调高,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作为服务于人民的不可或缺的行业,暖通专业现下的重点应该是围绕节能展开工作与技术开发。然而,我国暖通行业对于新技术的研发相当滞缓,这主要受影响于暖通行业在技术开发上的能力不足以及过高的研发成本。而传统意义上减少能耗的技术也只是在空调自身变频技术上达到的智能调节。因此,暖通专业应该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以适应我国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方针和社会发展的节能要

国内外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学院:材料学院姓名:*** 学号:00000000 摘要:机械制造业已经熔入电子学、信息科学、材料学、生物学、管理科学等最新科学成就,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三个方面:高精度、高效自动化和特种加工。 关键词:现代机械制造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是以传统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交叉融合的结果,是一个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与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它使制造技术的内涵和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凡是那些能够融合当代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最能发挥人和设备的潜力,最能体现现代制造水平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均称为现代制造技术,它给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一国外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 在产品设计方面,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加工技术方面,巳实现了底层(车间层)的自动化,包括广泛地采用加工中心(或数控技术)、自动引导小车(AGV)等.近10余年来,发达国家主要从具有全新制造理念的制造系统自动化方面寻找出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造系统。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 1.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它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将制造厂全部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分散的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是适合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总体高效率、高柔性的制造系统。首先在功能上,它包含了一个工厂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即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制造、管理至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处理的全部活动.因此它比传统的工厂自动化的范围要大得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工厂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其次,在集成上,它涉及的自动化不是工厂各个环节自动化的简单叠加,而是在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支持下的有机集成。这种集成主要体现在以信息和功能为特征的技术集成,即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是CAD/cAM技术。 1.2 智能制造系统(IMS) 是指将专家系统、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制造系统中,以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提高制造系统的水平和实用性。人工智能的作用是要代替熟练工人的技艺,学习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并用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将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多年来积累起来的丰富而又宝贵的实践经验保存下来,在实际的生产中长期发挥作用。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机械制造业如何发展,本人做以下几大现状分析: 一、“节省”意识助长了低效率 机械制造业设备是万能的,精雕细着搞出一辆坦克来也没什么惊奇,有了这种优越的条件就极尽之发挥,在加上中国人的“节省、勤劳”意识,生产辅助用具、夹具、刀具等等辅助性的生产无所不干,最后企业成了一个大杂铺。这在中国机械制造业是一个通病,表面看起来企业运转顺利,实质算一算辅助性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和产出价值就会惊人。如果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就是在浪费资源。如何简化企业,剥离出非主导性的业务是未来机械制造业需重视的一个方向。 二、“机械盲”关闭了企业的大门 企业大门不打开就难以有大的发展。企业如何对外宣传?看过很多机械企业的产品宣传资料、企业网站,感觉就是个机械盲,不懂得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信息?信息模糊。在这方面机械配件生产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企业也很想将自己的一些零散性的任务转发出去,但不知找谁,逗逗转转还是自己干。一些零散性的生产任务在一个企业是零散,将很多企业的累积起来就成了专业。 “啊里把把”的机械配件交易版块就是一个最大的“机械盲”,如果其结构稍做一下改正就能解决好机械行业许多的问题。 三、“保守思想”守住的是无效率 “大而全”是保守的模范,同时也是一种最虚假规模的表现,其实质就是没有效率,样样上,样样不专业。 “将图纸当机密”其实质是最没技术水平缺乏自信的表现,现代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与经管模式的有效性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将一些机械配件的图纸转化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而促进更多的产品成为半规范化的产品将能大步的提高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平。

机械行业发展形势及自我职业规划

机械行业国内外发展形势及自我职业规划 1、机械行业国内发展形势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一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进步将引起连锁反应,带动其他行业也快速发展。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行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如今,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扩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义给我们带米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已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桃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有三大方向: 1)机械制造的传统领域与高新技术正密切结合,展现出新的面貌;2)新的交叉技术不断涌现,出现了一些新兴学科分支,高端机械制造研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3)随着机械制造的数字化、微纳化发展,其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的支撑日显重要,其学科基础已经从“技术”为主转为“技术、科学”并重。在后工业化时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研究内容领域有了新的拓展,研究手段和方法在不断创新,它仍然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技术之一。 2.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机械T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没,对比其他行业,机械T业的发展呈现出以F这些主要特点: (1)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共主干业务的投资

机械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面对如今激烈的人才竞争,作为一名大学生,感到很茫然,对于自己的未来更是不敢想象,我想请问一下对于我们专业,应该注意哪些课程的学习,注重哪些技术的培养? 机械类专业的就业方向,除了教学、营销等等外,常见的有:生产总监(生产主管)、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机电产品开发、机械产品开发、液压产品开发、仪器仪表开发、武器开发、汽车工业、环保设备开发、矿业设备设计、模具设计制造、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等,因为机械渗透到很多行业,所以要在这里把所有的具体方向一网打尽难度就太大了。 机械专业刚毕业的本科生,现在一般行情在800-1500元/月。其中有很多行业,外人看起来不够体面,但当你做到专家的水准时,待遇确实很诱人。比如设备维护、数控维修、环保设备的设计等,这些方面的工程师收入非常高,比如有些工程师年薪超过30万。还有一些行业,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涉及到学科交叉,待遇也惊人。而且,中国加入WTO后,机械方面的人才需求复苏是早晚的事情。 数控方向 入门装备:分析图纸、分析工艺、确定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和加工刀具、准备夹具、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加工(包括装夹零件,找正,首件试加工等)。当然还有自动编程,常见的自动编程软件:Mastercam (目前使用已越来越少),UG、Pro/e目前是主流学习软件。

UG短期内很难学好,掌握大概花上一年时间应该差不多。但不管怎样,一定要学学,入个门都是有用的,还有,你必须懂有限元分析。这方面北大编的书很不错,但好像只有V18.0的,现在流行NX2.0,比前者在使用上方便了一点。 建议装备:利用一切可以可以利用的机会去实习、锻炼,最好能去基层车间。工程师定的工艺,让你去实现应用,这过程中你应该考虑到这项设计的原理,如果是你的话,能搞定吗?到那里,你能学到很多东西,各种应用软件的精通一般也是在车间完成最后“蜕化”。甚至也许你会在那里明白技术不可能在办公室得到提高的真理。 模具加工方向 现在模具越来越复杂,技艺高超的设计师更是身价万金。如果想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模具设计师,可以选择去车间搞搞工艺,搞搞模具加工等实习,那样对你的成长,绝对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高等数学和Matlab,对搞模具设计都很有帮助,特别是在逆向工程和设计复杂去面时。主要有冲压模具、注塑、挤塑等等,可看看专业教材,再就是目前设计模具,得熟练使用常用三维加工软件AutoCAD (UG,Pro/e,Solidworks,Solidedge,Catia等)。 在做简历时,你可以突出图纸能力和能吃苦耐劳、善于学习的能力。有的同学在填写简历的时候,喜欢这样描述:“熟练掌握Pro/e、Ug等软件的使用。”其实很多工作了好多年的专家都没有勇气这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