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及行业介绍

中国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及行业介绍

中国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及行业介绍
中国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及行业介绍

中国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1. 无锡尚德创始人杨怀进总裁施正荣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由施正荣博士于2001年1月建立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外商独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尚德全球分支机构遍及北京、上海、旧金山、东京、慕尼黑、罗马、马德里、沙夫豪森、首尔、悉尼等重要城市目前拥有5 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无锡、洛阳、青海、日本长野及上海。2. 晶科能源创始人李仙德陈康平李仙华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创办于2006年12月注册资金1.9亿美元是香港栢嘉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创办的外资企业。公司营销中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生产制造基地位于江西上饶经济开发区内总占地500余亩。公司自成立以来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08年硅片产能达到约185兆瓦计划09年硅片产能达到400兆瓦是中国最具潜力的光伏企业之一。3. 昱辉阳光创始人李仙寿。其与李仙德李仙华为三兄弟ReneSola 成立于2005年6月是世界级的光伏制造销售企业之一拥有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和多家海外销售公司。经营业务包括原生多晶硅、单晶硅棒、多晶硅锭、硅片制造与销售、电池片、组件的制造与销售、光伏系统解决方案等。4. 英利新能源创始人苗连生英利品牌创建于1987年总部位于河北保定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聘请了在光伏领域从事多年研究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为指导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5. 阿特斯苏州太阳能创始人翟晓铧CSI阿特斯Canadian Solar Inc.是由加拿大学成归国的瞿晓铧博士在加拿大注册的一家光伏公司公司致力于光伏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自2001年以来CSI阿特斯先后在中国建立了六家独资企业。CSI阿特斯为全球客户生产在住宅、商用、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及太阳能发电应用产品同时还以公司的专业品牌为汽车行业、通讯行业等特殊市场提供太阳能光伏产品的解决方案CSI阿特斯也为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厂商进行OEM加工。6. 中电光伏创始人杨怀进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南京前身为成立于1990年的江苏中电设备制造公司2003年经改制组建集团迄今已拥有电力变压器、太阳能光伏、绝缘防护材料、成套电气四大产业下辖15家控股、全资子公司。2007年5月18日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CSUN成为镇江、南京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

7. 塞维太阳能创始人彭晓峰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工厂坐落于江西省新余市经济开发区专注于太阳能多晶硅铸锭及多晶硅片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拥有国际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2006年4月份投产7月份产能达到100兆瓦8月份入选“RED HERRING亚洲百强企业”10月份产能达到200兆瓦被国际专业人士称为“LDK速度奇迹”。8. 天合光能创始人高纪凡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SL是一家专业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组件生产的制造商。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国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高品质的光伏组件给世界各地的并网和离网状态下的民用、商用、工用以及大规模的公共设施带来洁净、可靠的太阳能。2003年底西藏昌都地区11个县39个乡的“无电乡通电工程”竣工那天藏民们高兴得整晚跳舞直

到天明庆祝他们终于结束了“天一黑就睡觉” 的历史。给他们带来光明的是位于江苏常州新北区电子产业园的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天合的18名技术人员在西藏成功安装了39台太阳能发电站。在天合这一段故事被称为“18勇士进西藏”。9. 晶澳太阳能创始人杨怀进2006年由杨怀进在河北创建。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是一家年轻的现代化光伏科技企业。公司位于河北省宁晋县高新技术开发区晶龙工业园内。公司是由河北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澳大利亚光电科学工程公司与澳大利亚太阳能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1.2亿元人民币建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主营单晶硅棒、硅片、高效太阳能电池以及组件的加工、制造和销售是国内主要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预计到2007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之一。10. 林洋新能源创始人陆永华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是一家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位于江苏省启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林洋工业园内林洋集团占地面积820多亩。公司于2006年12月21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第33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2010年8月韩国韩华集团宣布以4340亿韩元3.667亿美元现金收购江苏启东林洋新能源SOLF.NASDAQ下称“林洋新能源”49.99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原第一大股东Good Energies和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陆永华悉数出售了所持股权。第一章行业主要企业介绍第一节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一、公司简介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旗下拥有120位全球光伏行业一流专家。同时也是首家获得T üV、IEC、CE和UL等国际权威认证书的光伏企业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唯一出口免验光伏企业。目前尚德电力拥有超过10的全球市场份额。二、研究与发展专业从事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工程以及光伏应用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售后服务。尚德电力自2001年9月成立至今短短数年已快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及太阳能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于2005年12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NYSE:STP。尚德电力全球分支机构遍及北京、上海、旧金山、慕尼黑、罗马、马德里、沙夫豪森、首尔、悉尼等重要城市目前拥有5各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无锡、洛阳、青海、日本长野及上海。全球拥有11.000员工。三、财务分析2009 年全年太阳能产品出货量比去年增长42 达到704MW 。2009 年全年总营收为16.933 亿美元2008 年全年总营收为19.235 亿美元营收减少主要因为是光伏产品销售价格的降低2009 年全年综合毛利润为3.388 亿美元毛利率为20 2008 年综合毛利润为3.429 亿美元毛利率为17.8 毛利率增长原因为成本降低高于平均销售价格的降低2009 年全年营运支出为1.648 亿美元营运利润为1.74 亿美元。第二节天合光能光能有限公司常州一、公司简介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组件生产的制作商。2006年12月天合光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TSL上市并于2007年6月增发股票。二、研究与发展自1997 年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国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天合光能已获得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包括麦顿基金Milestone Capital 、好能源Good Energies 和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 。这些投资强劲推动天合光能公司的全球化发展进程在品牌推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公司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众多人才。三、财务分

析与展望2009 年全年太阳能组件出货量近399MW 公司先前对外公布的预期为380MW — 400MW 较2008 年增长了98.5 总销售收入为8.451 亿美元比2008 年增长了1.6 毛利润为2.372 亿美元比2008 年增长了44.2。第三节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河北保定一、公司简介英利绿色能源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之一。公司于2007 年6 月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纽交所交易代码YGE 。成为首家获得SA8000 证书的中国企业公司已成功加入国际环保组织—— PV CYCLE 并获得德国莱茵公司的TUV 认证。二、研究与发展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之一。我们的业务主要涉及光伏组件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主要销往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法国、韩国、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总部位于中国保定并在全球设有十多个分支机构及办事处员工总数超过6000人。致力于通过光伏发电技术为全球范围内的工厂、家庭和公共事业提供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三、财务分析与展望2009 年第四季度总净营收为3.708 亿美元光伏组件出货量比上一季度增长15.7 创历史新高2009 年全年总净营收为10.628 亿美元组件发货量为525.3MW 比2008 年增长86.6 毛利润为2.512 亿美元毛利率为23.6 。2009 年净收益为5340 万美元摊薄每股普通股收益0.37 美元。第四节赛维太阳能江西一、公司简介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专注于太阳能多晶硅铸锭及多晶硅片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拥有国际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二、研究与发展公司成立于2005 年7 月2006 年4 月投产当年完成销售收入9.5 亿元。2007 年6 月1 日赛维LDK 成功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成为中国企业历史上在美国单一发行最大的一次IPO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简称。江西赛维IPO 融资额高达4.69 亿美元成为继无锡尚德之后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又一巨头。2007 年8 月赛维完成销售收入4.8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0 多亿元。三、财务分析与展望公司预计2009 年第四季度晶圆出货量在

330MW 340MW 组件出货量在20MW 25MW 第四季度营收在3 亿美元3.1 亿美元预计2010 年营收在13.5 亿美元14.5 亿美元晶圆出货量在1.3GW

1.4GW 组件出货量在300MW 400MW 毛利率在15 20 多晶硅产量在4500 吨5000 吨。第五节江苏林洋新能源启东2010年8月份被韩华石化收购一、公司简介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Solarfun Power Holdings 成立于2004 年8 月于2006 年12 月21 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实现了本地企业在欧美资本市场上市零的突破。2006 年底公司投资5000 万元组建BIPV 生产线开辟国内光伏应用新渠道。江苏林洋新能源以其雄厚的历史背景吸引了世界顶级的投资机构兴趣。其中花旗银行、Good Tecgnologies 鸿毅以及联想基金成为其主要投资方。二、研究与发展林洋新能源为世界前五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商年产量约为

900MW2006年底其已在纳斯达克上市。而韩华石化则是韩国韩华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韩华集团为一家综合性商业集团业务覆盖石化、保险、建筑等是韩国前十大商业集团。三、财务分析与展望2009 年第四季度净收益为1.835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 净营收增加主要是因为发货量增长2009 年第四季度组件出货量为110.8MW 第三季度为102.6MW 去年同期为47.6MW 2009 年第四季度毛利润

为3450 万美元毛利率为18.8 。收购之后韩华集团提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计划到2015年将其在中国地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提高到4GW相当于林洋新能源目前的45倍。第六节晶澳太阳能河北宁晋县扬州、上海一、公司简介晶澳公司成立于2005 年。2007 年2 月7 日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代码JASO 。公司总部设立在中国上海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河北省宁晋和江苏扬州。主要从事高性能太阳能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远销世界各地。现有太阳能电池生产线26 条年产量超过650MW 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2006 年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在开曼群岛设立全资子公司晶澳发展有限公司在维京群岛设立。2008 年晶澳太阳能销售额为55 亿人民币全年电池片出货量达到

277MW 位列中国电池片制造商前三位。2008 年2 月晶澳太阳能第二大生产基地在江苏省扬州奠基成功同时创建了研发中心。第七节中电光伏南京一、公司简介一家太阳能电池产品及组件制造企业生产规模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注于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由于较高的技术门槛占据了产业链的高端。同时在2010年3月份向组件产业端发展。二、研究与发展2004年8月开始生产2007 年5 月18 日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CSUN 成为南京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集团光伏产业先后承担国家“十五”、“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多项并完成中美、中意、中欧、中西、中日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三、财务分析与展望2009 年全年收入为2.849 亿美元比2008 年的3.509 亿美元下降了18.8 2009 年毛利润为1660 万美元比2008 年全年的1550 万美元增长了7.1 毛利率为5.8 2008 年毛利率为4.4 。第八节浙江昱辉一、公司简介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 年6 月。2006 年8 月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的选择性市场挂牌上市。2008 年1 月公司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功融资1.3 亿美元并于当年6 月实现增发融资1.85 亿美元。公司主营产品为太阳能级电池单晶硅片、多晶硅片。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废碎硅片回收企业和世界第三的优质硅片生产商。第九节中盛光电集团泰州公司介绍中盛光电集团是一家国际型光伏企业主要从事光伏电站全面解决方案提供与核心光伏产品制造业务。我们的业务包括光伏原材料加工、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系统集成、光伏电站全面解决方案、光伏电站建造与维护等涵盖了几乎整条光伏产业链。公司的制造中心设立在中国泰州占地22万平方米厂房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拥有6条专业化生产线技术工人1200人现有产能120兆瓦预计2010年将达到900兆瓦。第十节CSI 阿特斯公司介绍阿特斯是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厂商进行OEM 加工。2006 年11 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阿特斯Canadian Solar Inc.是由加拿大学成归国的瞿晓铧博士在加拿大注册的一家光伏公司公司致力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光伏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自2001年以来CSI阿特斯先后在中国建立了六家独资企业CSI阿特斯光伏电子常熟有限公司CSI阿特斯光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CSI阿特斯太阳能光电苏州有限公司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

有限公司、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和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为全球客户生产在住宅、商用、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及太阳能发电应用产品同时还以公司的专业品牌为汽车行业、通讯行业等特殊

市场提供太阳能光伏产品的解决方案CSI阿特斯也为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厂商进行OEM加工。第十一节晶科能源公司介绍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光伏产品制造商注册资金1.9亿美元是香港栢嘉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创办的外资企业。公司现有员工1000余人营销中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生产制造基地位于江西上饶经济开发区内总占地500余亩。公司自成立以来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08年硅片产能达到约185兆瓦计划09年硅片产能达到400兆瓦是中国最具潜力的光伏企业之一。中国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JKS”为股票代码于2010年5月14日星期五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第十二节茂迪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介绍茂迪是在1981年以”Meter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名称成立一开始以设计仪器起家而今日仪器事业也持续提供高品质的测量仪器来服务我们的客户。在1998年茂迪成立了光电事业部成为台湾第一家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商为了因应公司事业版图的扩展茂迪公司将其英文名称由”Meter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改为”Motech IndustriesInc.” 。结合茂迪对仪器以及太阳能的专业知识再加上推广太阳能运用的前提下茂迪在2002年成立了电力事业部从事太阳光电系统的设计和安装以减少发电时对环境的污染。茂迪的总部在台湾台北其他三个事业部分布在台北及台南另外于1999年在中国区也成立了子公司并2005年营业额达4.3亿人民币在全体员工努力和协助下茂迪已成为世界第七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第十三节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介绍SSEC是由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沪市代码600151、上海申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合资成立的股份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于2000年元月现注册资金2亿元占地22080平方米生产厂房8000平方米。主要从事地面太阳电池及光伏发电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施工和服务。公司拥有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的设备采用部分航天技术生产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单晶硅太阳电池及组件目前年组件生产能力达到150兆瓦太阳电池生产规模达35MW产品具有高效率、大功率、高可靠及长寿命等优点。第十四节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公司介绍中国普天集团公司控股企业是中国光电发展中心和中国太阳能协会发起单位之一我国最早生产太阳电池组件的企业已有三十多年的生产经验是我国主要的?夥笠怠V饕ゾЧ枞廾嫣裟艿绯刈榧捌溆τ孟盗胁凡煌巫吹耐ピ暗啤⒉萜旱葡盗刑裟艿绯赜糜诠夥懒⒐┑缦低骋约坝胫嗯涮椎闹行」β士刂破?00A以上大功率控制器、智能控制器以及各种功率的逆变器。第十五节浚鑫科技公司介绍江阴浚鑫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AIM市场上市的外商独资企业浚鑫控股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是国内领先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和组件的制造商和销售商公司设计、生产和销售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荣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技术水平位于国内同行前列。NO1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第二章光伏企业排名2009年国内NO1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NO2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NO3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NO4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NO5江西赛维LDK有限公司NO6河北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NO7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NO8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NO9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NO10江苏阿特斯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全球太阳

能电池排名中国5企业进10强据国外权威媒体报道2009年全球太阳电池厂已经出炉薄膜太阳能厂First Solar如市场预期的排名第1且2009年总产出达1100百万瓦MWp实际产出更超出First Solar原本预期。无锡尚德则排名第2产出为

704MWp日本夏普Sharp排名第3产出为595MWp德国Q-Cells排名第4产出为586MWp英利绿色Yingli则排名第5产出为525.3MWp。排名第6、产出达

520MWp的晶澳亦是少数实际产出高于原先预估的业者其后第710名则依序为日本京瓷Kyocera、天合光电、美国SunPower及台湾昱晶产出分别达400MWp、399MWp397MWp及368MWp。昱晶首度登上全球前10排行榜但被挤出榜外的茂迪则是首度退出前10名。2008中国十大光伏企业公司名地区员工人数销售瓦数兆/2008 组件技术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中国9070 497.5 单晶体硅、多晶体硅、非晶体硅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国4500 281.5 多晶体硅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中国4500 201.01 单晶体硅、多晶体硅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国1500 172.8 单晶体硅、多晶体硅CSI阿特斯中国1200 167.5 单晶体硅、多晶体硅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3000 106 单晶体硅珈伟太阳能中国有限公司中国1150 90 单晶体硅、多晶体硅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中国1000 80 单晶体硅、多晶体硅无锡国飞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中国230 65 单晶体硅、多晶体硅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1000 65 单晶体硅、多晶体硅中盛光电集团中国1200 65 单晶体硅、多晶体硅

中国软件上市公司一览

软件概念股(软件上市公司)包括软件外包上市公司、管理软件(包括ERP 软件上市公司、财务软件上市公司)、电力行业软件上市公司、金融行业软件上市公司、医疗行业软件上市公司、电信行业软件上市公司、物联网应用软件上市公司、智能交通软件上市公司、安全软件上市公司以及其他行业软件上市公司。 软件外包上市公司: 1.中国软件(600536.sh),公司主营软件与信息产品开发、行业应用及系统集成服务、欧美及日本地区的软件外包业务,产品覆盖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三大领域;公司还是A股唯一一家拥有LINUX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业务的企业。 2.用友软件(600588.sh),公司是亚太本土第一大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中国最大的管理软件、ERP软件、财务软件、客户管理软件、财政软件、金融企业管理软件、资产管理软件供应商,也是中国最大的独立软件供应商;公司形成了NC、U8、“通”三条战略业务线,NC业务重点推进建筑地产、冶金、电力、烟草等行业业务,HRM软件签约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战略大客户,ERP软件锁定6个重点行业:金融、烟草、冶金钢铁、军工、房地产和行政事业,并有望向煤炭和电信业延伸;公司通过拥有100%股权的上海英孚思为信息科技主要从事汽车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及实施。 3.浙大网新(600797.sh),公司外包服务事业集团积极推进离岸、在岸服务外包协同发展,把握并购机遇,形成了跨越日本、欧美、中国三个服务外包市场以及从ITO、BPO到KPO全方位外包服务业务体系;公司子公司InsigmaU.S.,Inc.签订软件集成开发总包协议,将以软件项目总包集成商的身份为该机构提供具有市场领先地位的核心管理平台、医疗管理等一系列软件集成开发服务。 4.海隆软件(002195) 5.神州泰岳(300002.sz) 管理软件上市公司(包括ERP软件上市公司、财务软件上市公司): 1.久其软件(002279.sz),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管理软件供应商主要从事财务决算、统计及决策分析,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等相关系统及平台的研究和开发,以提供报表管理软件、商业智能软件、ERP软件等管理软件产品及其服务为主营业务;公司参股20%的拜特科技是专业从事资金管理软件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2.用友软件(600588.sh) 3.华力创通(300045.sz),公司投资建设“企业信息化项目”包括网络基础平台建设和信息化系统建设,保障信息化过程中信息系统软件之间的必要交互,相互协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 4.三五互联(300051.sz),公司企业信息化软件通过SaaS模式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OA和CRM等服务。 电力行业软件上市公司: 1.东方电子(00068 2.sz),公司以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化和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并已进入铁道(包括铁路、城市、地铁)自动化领域和智能电网领域;公司参股45%的烟台海颐软件业务主营集中在电力、公安

2018年度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附图)

2018 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附图) 1、行业概况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制约世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石油、天然气和煤碳等化石能源的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趋增大,迫使世界各国必须认真考虑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 (1) 全球光伏产业呈现爆发性增长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具有储量大、永久性、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就地可取等特点,因此成为目前人类所知可利用的最佳能源选择。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三位科学家研制成功单晶硅电池以来,光伏电池技术经过不断改进与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而成熟的技术。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该技术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尤其在二十一世纪,光伏产业以令世人惊叹的速度向前发展。2000年至2016年间,全球累计装机容量自1,250MW增至304,300MW,年复合增长率 高达%。 (2) 光伏产业的格局从欧洲一枝独秀发展为全球百家齐放 2000年,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EEG),为德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2004 年,德国对《可再生能源法》进行首次修订,大幅提高了光伏电站标杆电价的水平,收益率的突升使得资本涌入,带动了德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并引领了全球光伏数十年。2000 年至2012 年,以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三国为代表的欧洲区域成为全球光伏装机需求的核心地区。受2011 年末欧债危机爆发的影响,以德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盟各国迅速削减补贴,欧洲需求迅速萎缩,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增速放缓,光伏产业陷入低谷。2013 年,中国以国务院24 号文为代表的光伏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配套措施迅速落实,中国因此掀起光伏装机热潮。日本也于2013 年出台力度空前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全球光伏市场迅速升温,光伏产业从依赖欧洲市场向全球化迈进。自2013 年以后,中国、日本、美国三国接过了欧洲的接力棒,成为全球光伏装机的主要增长区域,市场份额持续攀升。2016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73GW其中中国、美国、日本、欧洲、 印度4GW。欧洲等传统市场的份额逐步向中国、美国、印度等市场转移,一批新兴市场,如印度、 南非、智利正在加速发展。海外新兴市场的崛起使得光伏产业从依赖欧洲市场向全球化迈进。 (3) 中国光伏产业几经曲折,目前已经形成成熟且有竞争力的光伏产业链,在国际上处 于领先地位中国光伏制造业在欧洲光伏装机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迅速形成规模。2003 年 至2007 年间,我国光伏产业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90%。2007 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 大的光伏发电设备生产国。中国光伏产业产能巨大,但“两头在外” 即太阳能级高纯度多晶硅原料依赖国外市场供应,而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品严重依赖国外消费市场的状况为行业快速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光伏电站融资困难,欧洲需求减退,中国的光伏制造业遭到重挫,产品价格迅速下跌。2009?2010年期间,在全 球市场回暖及国家 4 万亿元救市政策的刺激下,中国掀起了新一轮光伏产业投资热潮。2011 年末受欧债危机爆发影响,欧洲需求迅速萎缩,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增速放缓。而上一阶段的投资热潮导致我国光伏制造业产能增长过快,中国光伏制造业陷入严重的阶段性产能过剩,产品

光伏产业十年发展历程

从8月6日起,欧盟开始执行中欧就光伏产品达成的“价格承诺”,这让国人长吁一口气。但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以下简称双反,却像那只开启潘多拉盒子的手,将一个失衡、不可思议的光伏产业展露于世人面前。青岛太阳能展》 乱象溯源:非市场化 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路径不同,光伏产业走的是一条政策扶持型的路线。 如果对光伏产业近十年来的种种乱象进行梳理,不难发现,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源头,让一切由此滋生。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人类对新能源的渴求下,风电、生物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不仅成为投资界的宠儿,同时也提升为各国争相支持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解决新能源成本高于传统能源的问题,各国普遍采取了补贴的方法。 本世纪初,德国、西班牙一马当先,推出了补贴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项目。不久,德国推出了上网电价法,将光伏产业的支持提升到更高的层面。“用一个法规实现了原本不具备经济性的可再生能源能够以市场化的方式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及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如此评价。青岛太阳能展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再生能源等种种光环之下,特别是在各国政府的政策扶持背景下,光伏产业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在世界以及中国,一路狂奔。 数据表明,2002年~2011年这十年间,全球光伏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是53%。而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则更超出人们的想像。2003~2007年这五年间,中国光伏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91.3%。用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产业。 2003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是12兆瓦,2004年为50兆瓦。而到了2005 年,产量一下猛增到139兆瓦,2006年达到400兆瓦。200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首次达到1088兆瓦,超过日本(920兆瓦和欧洲(1062.8兆瓦,一跃成为世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情况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情况 据统计,截至2004年12月8日,共有40家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75个营业机构(含筹建)。40家公司中,寿险公司有23家,财险公司有14家,再保险公司有3家。分别有3家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和2家外资保险公估公司在华设立了营业机构。外资保险公司大量进入的同时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目前,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保费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中资保险公司增速的2到3倍。到今年上半年,外资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7.1%;外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1.2%。而同期,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只有23%;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只增长了6.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得到长足发展,保险市场年均增长超过30%。不过,调查也显示,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0%的人购买了保险,在上海、北京和其他大城市尽管购买保险的人口比例要高一些,但是在中小城市,这一比例就要低很多,百姓还没有形成购买人身保障的意识。简单一个10%加上中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得出的结果是:我国保险市场必将不断成熟并有一个光明的发展前景。 2010-2015年中国保险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从交强险制度实施到房地产投资解禁、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参与医疗纠纷调解、从养老社区投资到新农合建设、从农险覆盖面扩大到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启动……保险业正在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和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如今,保险业站在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国正在成为新兴的保险大国。 2008年,保险业积极参与抗击突如其来的两场特大自然灾害,应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保险业务较快增长,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损失补偿功能逐步发挥。2008年截至11月底,全国实现保费收入9150.5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59.1亿元,增长17.5%;人身险保费收入6991.4亿元,增长51.8%。2008年前11个月,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已达2675亿元,同比增长32.7%。在抗灾救灾中,保险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分别为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支付赔款55亿元和10亿元。 2009年,保险业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战胜种种困难,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财产险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保费收入2875.8亿元,同比增长23.1%。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8261.5亿元,在上年增速较高的基础上同比增长10.9%。全年赔付3125.5亿元。 2010年以来保险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也发生了积极变化,总体上呈现“快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特点,经营效益不断提升,业务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1-9月,全国保费收入11299.1亿元,同比增长31.7%。

我国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和行业介绍

中国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 1.无锡尚德(创始人:杨怀进;总裁:施正荣)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由施正荣博士于2001年1月建立,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外商独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尚德全球分支机构遍及北京、上海、旧金山、东京、慕尼黑、罗马、马德里、沙夫豪森、首尔、悉尼等重要城市,目前拥有 5 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无锡、洛阳、青海、日本长野及上海。 2.晶科能源(创始人:李仙德,陈康平,李仙华)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创办于2006年12月,注册资金 1.9亿美元,是(香港)栢嘉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创办的外资企业。公司营销中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生产制造基地位于江西上饶经济开发区内,总占地500余亩。公司自成立以来,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08年硅片产能达到约185兆瓦,计划09年硅片产能达到400兆瓦,是中国最具潜力的光伏企业之一。

3.昱辉阳光(创始人:李仙寿。其与李仙德,李仙华为三兄弟) ReneSola 成立于2005年6月,是世界级的光伏制造销售企业之一,拥有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和多家海外销售公司。经营业务包括原生多晶硅、单晶硅棒、多晶硅锭、硅片制造与销售、电池片、组件的制造与销售、光伏系统解决方案等。 4.英利新能源(创始人:苗连生) 英利品牌创建于1987年,总部位于河北保定,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聘请了在光伏领域从事多年研究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为指导,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5.阿特斯(苏州)太阳能(创始人:翟晓铧) CSI阿特斯 (Canadian Solar Inc.),是由加拿大学成归国的瞿晓铧博士在加拿大注册的一家光伏公司,公司致力于光伏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自2001年以来,CSI阿特斯先后在中国建立了六家独资企业。CSI阿特斯为全球客户生产在住宅、商用、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及太阳能发电应用产品,同时还以公司的专业品牌为汽车行业、通讯行业等特殊市场提供太阳能光伏产品的解决方案,CSI阿特斯也为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厂商进行OEM加工。6.中电光伏(创始人:杨怀进) 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南京,前身为成立于1990年的江苏中电设备制造公司,2003年经改制组建集团,迄今已拥有电力变压器、太阳能光伏、绝缘防护材料、成套电气四大产业,下辖15家控股、全资子公司。 2007年5月18日,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所挂

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中国南方航空

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中国南方航空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发起设立,以原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基础,联合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新疆航空公司和重庆航空公司重组而成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是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发起设立并控股的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分别在纽约(NYSE:ZNH)和香港(港交所:1055)同步上市发行股票,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上交所:600029)。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 有限公司合称中国三大航空集团。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属下航空运输主业公司,总部设在广州,以蓝色垂直尾翼镶红色木棉花为公司标志。有新疆、北方、北京、深圳、海南、黑龙江、吉林、大连、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台湾、珠海直升机等14家分公司和厦门航空、汕头航空、贵州航空、珠海航空、重庆航空等5家控股子公司;在上海、西安、大连设立基地,在成都、杭州、南京、重庆等地共设有18个国内营业部,在新加坡、东京、首尔、阿姆斯特丹、巴黎、洛杉矶、悉尼、拉各斯、纽约、伦敦、温哥华、迪拜、布里斯班等地设有53个国外办事处。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目前,南航经营包括波音777、747、757、737,空客A330、321、320、319、300、380在内的客货运输机400架,机队规模跃居世界前六。形成了以广州、北京为中心枢纽,密集覆盖国内150多个通航点,全面辐射亚洲全面辐射亚洲40多个通航点,链接欧美澳非洲的发达航线网络,航线数量660多条,每天有1500至2000个航班穿梭于世界各地,每天投入市场的座位数可达20万个。通过与天合联盟成员密切合作,航线网络通达全球884个目的地,连接169个国家和地区,到达全球各主要城市。 2009年,南航旅客运输量6628万人次,位列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已连续31年居国内各航空公司之首, 是亚洲唯一进入世界航空客运前五强,国内唯一连续5年进入世界民航客运前十强的航空公司。截至2010年6月3日,南航已累计安全飞行安全飞行达700万小时,连续保证了16年3个月的空防安全,安全运输旅客已累计超过5亿人次,安全管理水平在国内、国际均处于领先地位。2008年7月16日,南航荣获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飞行安全最高奖“中国民航飞行安全五星奖”,成为国内安全星级最高、安全业绩最好的航空公司,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南航飞行实力出众,拥有3332名(不含厦航)优秀的飞行人员,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拥有独立培养飞行员能力的航空公司,与全球知名飞行模拟器制造商CAE合资建立的飞行训练中心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训练中心;机务维修实力雄厚,旗下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建有亚洲最大的飞机维修机库,南航与德国MTU公司合建有国内最大、维修等级最高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保障体系完善,拥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飞行运行控制系统(SOC),以及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发动机性能监控系统等国内航空业最为先进的IT系统。

分析中国光伏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分析中国光伏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我国光伏产业近几年来经历了缓慢---快速---爆炸式的发展过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无论在核心技术、产品制造 、设备,还是在市场开发、安装与服务等方面,都具有了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有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10年,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已有16家;全球光伏电池组件及多晶硅产量前10强中我国分别占了4家。此外,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已有多家国内企业陆续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建立工厂,质优价廉的光伏产品为全球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我们光伏产业对中国制造业的一个贡献,它给了世界一个重新认识中国制造业的机会。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光伏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业规模大、技术薄弱、发展不协调 目前,中国已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重要生产基地,并逐步形成了高纯多晶硅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以及光伏系统应用等环节的产业链,产生了一批领先国际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虽然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目前居全球第一,但产业链发展不协调,有的产业供大于求,有的产业供不应求。加之产业整体技术薄弱,在整个光伏产业链技术壁垒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中,国外的主要厂商采用的是闭式改良西门子方法,而这项技术在我国尚属空白。中国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使用的多为直接或间接引进的俄罗斯多晶硅提纯技术,其生产成本高、耗能高,在整个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设备靠进口、产品靠出口、发展受制约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设备、市场需求、原料均来自国外。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高端设备仍需进口,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生产设备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太阳能电池用配套材料有超过五成要依赖进口,目前国内光伏发电的总装机量仅有全球装机总量的1%,与国内光伏产业的强大产能差距甚远。我国太阳能电池约90%还要依赖出口。由此,造成了原料、产品两头在外的局面,致使制约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产业迅速崛起、发展显现、竞争激烈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已呈现区域化、集群化,临近企业之间形成产业链互补和经济合作,产业竞争力实现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

2011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 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对每个国家提出了两个严峻挑战: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世界各国政府正在采取行动应对这些挑战。IEA(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10》(World Energy Outlook 2010)中给出的“新政策前景(New Policies Scenario)”预测:全球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但增长步伐将比近几十年放缓,化石燃料的份额将从2008年的81%降至2035年的74%。这一预期是根据世界各国政府所宣布的范围广泛的政策承诺做出的。如果所有的承诺都能够兑现,那么从长远来看,这些政府政策将打造世界能源格局的崭新未来。 1、中国的清洁能源承诺 中国政府已宣布了其在哥本哈根协议下的承诺,至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至15%左右。目前,中国已跻身于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费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之列。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上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考虑到中国当前人均能源使用量较低,持续的经济增长趋势显着,IEA预计在今后的几十年内,中国的能源需求仍会保持强势增长趋势。 中国政府早已认识到,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应对能源需求和气候变化的挑战,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和部署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重要的政策措施,旨在推动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在降低单位GDP能耗方面的显着进步,中国的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比2009年减少了%。“十一五”期间,中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中国已经成为清洁能源技术投资领域的世界领先者。据科技部某高级官员透露,2009年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投入达300亿美元,超过其他任何国家,中国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市场规模有望在2020年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人民日报在线,12/29/10)。 2、电力需求和供给 电力是全球能源总消耗的关键组成部分。据IEA预测,电力在全球能源总消耗的份额将从2008年的17%上升至2035年的23%。据“新政策前景(New Policies Scenario)”预测,世界电力需求在2008至2035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同期中国增长的速度将快得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中国的发电容量增加的绝对值将是全球所有国家中最大的。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挑战,全球发电将显着持续地向低碳技术转变,实现混合能源应用。 3、中国的新能源利用现状和发展规划? 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年底,火力发电在总装机量中仍占主导地位。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合计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累计发电量7862亿千瓦时,按发电煤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 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在此情况下,1865年5月25日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创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其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日起就深刻明白保险对于航运业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法,早期依附于外商航运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听命于上司,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对其所属船舶百般刁难。收取高额保费、对中国本土产的船只不保等限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坚持与外商保险公司进行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当然,洋务派在保险业方面的努力不能改变外商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二)建国前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民族保险业。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

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和行业介绍

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和 行业介绍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 1.无锡尚德(创始人:杨怀进;总裁:施正荣)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由施正荣博士于2001年1月建立,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外商独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尚德全球分支机构遍及北京、上海、旧金山、东京、慕尼黑、罗马、马德里、沙夫豪森、首尔、悉尼等重要城市,目前拥有 5 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无锡、洛阳、青海、日本长野及上海。 2.晶科能源(创始人:李仙德,陈康平,李仙华)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创办于2006年12月,注册资金亿美元,是(香港)栢嘉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创办的外资企业。公司营销中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生产制造基地位于江西上饶经济开发区内,总占地500余亩。公司自成立以来,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08年硅片产能达到约185兆瓦,计划09年硅片产能达到400兆瓦,是中国最具潜力的光伏企业之一。 3.昱辉阳光(创始人:李仙寿。其与李仙德,李仙华为三兄弟) ReneSola 成立于2005年6月,是世界级的光伏制造销售企业之一,拥有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和多家海外销售公司。经营业务包括原生多晶硅、单晶硅棒、多晶硅锭、硅片制造与销售、电池片、组件的制造与销售、光伏系统解决方案等。 4.英利新能源(创始人:苗连生)

英利品牌创建于1987年,总部位于河北保定,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聘请了在光伏领域从事多年研究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为指导,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5.阿特斯(苏州)太阳能(创始人:翟晓铧) CSI阿特斯 (Canadian Solar Inc.),是由加拿大学成归国的瞿晓铧博士在加拿大注册的一家光伏公司,公司致力于光伏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自2001年以来,CSI阿特斯先后在中国建立了六家独资企业。CSI阿特斯为全球客户生产在住宅、商用、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及太阳能发电应用产品,同时还以公司的专业品牌为汽车行业、通讯行业等特殊市场提供太阳能光伏产品的解决方案,CSI阿特斯也为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厂商进行OEM加工。 6.中电光伏(创始人:杨怀进) 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南京,前身为成立于1990年的江苏中电设备制造公司,2003年经改制组建集团,迄今已拥有电力变压器、太阳能光伏、绝缘防护材料、成套电气四大产业,下辖15家控股、全资子公司。 2007年5月18日,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CSUN),成为镇江、南京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 7.塞维太阳能(创始人:彭晓峰)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工厂坐落于江西省新余市经济开发区,专注于太阳能多

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地区分布

北京﹙38家,占100强总收入的66.81%﹚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 4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8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9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12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15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17 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8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19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1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5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30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32 冠捷科技有限公司 36 华润创业有限公司 41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42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45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 46 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 53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55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 57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4 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 65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66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 67 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 69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5 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7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82 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84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 94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98 中石化冠德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17家,占100强总收入的11.43%﹚ 1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20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3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4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2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56 复星国际有限公司 68 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70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3 上海物资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77 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89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90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2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历程 2001年国家推出“光明工程计划”,旨在通过光伏发电解决偏远山区用电问题。 2003年英利、无锡尚德相继投产,成为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的光伏组件生产企业。 2004年德国出台光伏并网政策,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激增。 2004年无锡尚德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中国第一个在海外上市的民营新能源企业。 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通过,鼓励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007年《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提出到2020年光伏总装机容量,实现2000兆瓦。 2008年《可再生能源法》修订案提出可再生能源补贴标准,即用户每使用1千瓦时的电需要支付1厘钱。 2009年国家开始实施“金太阳”工程,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给予50%或以上的投资补助。2009年国家能源局实施了甘肃省第一批光伏发电项目特许权招标,总装机容量为10兆瓦。 2010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光伏产业定位:科学规划、适度发展,启动了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 2010年国家能源局实施第二次光伏发电项目特许权招标,中国光伏电价进入1元时代。 2010年中国5大民营光伏企业获得了国家贷款支持。

2010年12月中国财政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国家能源局四部门强力推动光伏发电在国内的大规模应用。截止到2010年,我国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已有16家,全球光伏电池组件及多晶硅产量前10强中我国分别占了4家。 进入2011年,光伏产业呈现出“自由落体”的态势,光伏企业被迫集体“入冬”。 2011年第四季度,光伏产品价格一路向下。11月下旬,我国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发布三季报,仅大全新能源和晶科能源保持赢利,其余6家均出现不同程度亏损。 鼎盛时期,赛维和尚德市值均高达百亿美元;如今,这两家企业的市值只剩下约三四亿美元。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光伏制造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中长期前景广阔。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光伏产业普遍出现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失、依赖政府扶持、忽略品牌建设、缺乏战略思维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光伏产业的稳健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光伏产业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光伏企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标签: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展望;对策 1.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1.1产业链中游产能集中,光伏产业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 由于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及组件封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技术没有过高的要求,进入门槛低,因此中游企业发展迅猛。而产业链上游的多屏,硅在短暂的迅速发展后,速度明显放缓并出现了负增长,已无法满足中游产业生产的需要,需大规模从国外进口;下游的太阳能电站新增装机量虽然发展势头良好,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部分过剩产能,但仍然无法改变我国光伏产业不协调发展的格局。 1.2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由于光伏产业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大肆擴张,企业投资者一哄而上,一时间“光伏基地”遍地开花。由于产能快速扩张,行业陷入无序竞争状态,导致我国光伏产品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加剧。虽然近几年光伏制造业市场小幅回暖,但是整体产能依然过剩,光伏制造业正由绝对过剩向结构性过剩转化。 1.3出口规模增加,国际贸易摩擦不断 由于我国光伏产品产量与出口迅速增加,使得产品价格快速下降。2011年以来,关国和欧洲等国家为保护本国的光伏产业,相继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频繁的“双反”调查,设置贸易壁泉,打压我国光伏产业,国际贸易争端持续不断。在产品价格下行和贸易壁泉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光伏制造企业遭受重创,不少企业资不抵债而破产。尽管近几年市场逐渐回暖,但是我国光伏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却不容乐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挑战不断,欧关双反仍然持续,印度也于2017年7月发出公告,对来自我国进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进行反倾销调。种种贸易摩擦使我国未来出口贸易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1.4中小光伏企业发展困难 近年来,全国360个城市当中有将近一半的城市把发展目光锁定在光伏产业上,并提出了建设千亿级光伏产业园区的目标,盲目扩大项目投资,终将导致产品价格下滑、产能资源过剩等问题,进而丧失市场主动权。一些不具备竞争力或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 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 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 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现在保险业的现状。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 " 拼三余一" 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保险业的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经 济功能初步显现。 回顾保险业60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全行业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抓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我国保险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12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488亿元,同比增长8.0%,保险业增速继续在低位徘徊,而且增速首次降为个位数,与近20年来超过20%的平均增速形成了明显反差。从外部环境看,复杂严峻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通过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等多种渠道传导至保险业,增加了保险市场稳定运行和风险防范的难度与压力。2012年,保险监管强调“风险底线”和“消费者权益”,取得积极成效。从国际

中国五大光伏支架企业

中国五大大光伏支架企业 光伏支架是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部件,在获得太阳能电池板最大发电效率的前提下,保证支架的安全可靠性是光伏组件厂家需要考虑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根据不同形式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需要,支架系统一般分为单立柱太阳能支架、双立柱太阳能支架、矩阵太阳能支架、屋顶太阳能支架、墙体太阳能支架、追踪系统系列支架等若干规格型号,同时按照不同的安装方式又分为地面安装系统、屋顶安装系统和建筑节能一体化支架安装系统。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编辑按照已知销售商数量(非静态指标)列出了国内前五名光伏支架制造商,仅供参考。 1、尚瑞斯特(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尚瑞斯特(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太阳能光伏支架、产螺旋地桩、建筑用埋件、预埋件等产品,集太阳能光伏支架的技术研发、加工制造、安装、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出口导向型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 尚瑞斯特(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位于中国的钢材重镇-静海区大邱庄工业基地,距天津机场45公里,离天津新港60公里,紧靠津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即正兴建的丹(东)至拉(萨)高速公路傍区而过,并在距镇区2公里处开设专门出口,距出口10公里丹拉高速公路与京福高速公路相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便利。拥有多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月生产能力50~100MW。 2、杭州帷盛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帷盛太阳能成立于2009年,是中国最早专注于太阳能安装系统的高科技公司,总部位于杭州滨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公司拥有300名员工,其中60位以上研发工程师。工厂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产能1200兆瓦,同时占地60亩,总面积为6万平方米的产业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预计2012年建成后年产量可达2500兆瓦。 帷盛太阳能已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销售规模最大,产品线最齐全,研发最强的太阳能支架与安装系统供应商。2011年总投资额超亿元以上,全面进军太阳能光伏电站行业。目前为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可靠,经济,安全,快捷与完善的光伏电站建设解决方案,包括项目咨询、产品设计、工程计算、生产,物流管理、项目管理、现场施工安装及电站后期维护。帷盛太阳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产品创新,保持与国内外各著名研究机构合作,目前已经获得授权专利30余项。产品应用范围广,综合性强,包括全系列屋顶、各种地形地面、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单轴、双轴跟踪系统、全系列螺旋地桩、打桩设备等,全面满足所有光伏系统安装需求。

2011中国汽车工业上市公司100强

2011中国汽车工业上市公司100强 分析报告 “中国排行榜·2011中国汽车工业综合实力100强”排行榜分析报告,从宏观角度观察汽车行业的现状,综合分析汽车整车及配件行业,为战略投资者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趋利避害提供市场情报信息及决策依据,让投资者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选择恰当的企业投资方案。 一、汽车工业综述 2010年,在宏观经济高位趋稳,以及汽车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下,我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产销再创新高,继续领跑全球车市。 2010年年末汽车整车市场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在9月和10月狭义乘用车连续突破百万、11月又突破110万的背景下,12月的厂家销量又在年底冲到了顶点,12月的油价上涨,丝毫没有阻止汽车市场的火爆行情。 我国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率均在6.5%以上,在国际上属于较高水平。且除了第一季度我国零部件上市企业净利率低于整车企业外,第二、三季度其净利率均超过我国整车上市企业。 中国整车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汽车售后市场的崛起,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开始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特别是在欧美一些汽车发达地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被称之为黄金产业,全球汽车中心随之向中国转移,这给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带来了巨大机会与竞争。 二、整车行业分析 2010年各整车集团走势直接受到09年的影响,由于基数的原因和月度间的销量调整,其产销增速差异巨大。 2010年四大集团于激烈角逐中,总体看东风表现最突出,上汽表现较好。东风在09年名列第三,而2010年已经上升到第二位,呈现低基数、高增长的良好态势。一汽集团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若干思考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保险思想和救济后备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主张“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荀子提出“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可谓最古老的社会保险思想。 我国古代一直施行各种赈济制度。据记载,周朝已建立各级后备仓储。战国以后,逐步形成一套较完善的仓储制度,魏有“御廪”;韩有“敖仓”,汉代设有备荒赈济的“常平仓”,隋朝设“义仓”;宋朝和明朝还出现了民间的“社仓”,它属于相互保险的形式。宋朝还有专门赡养老幼贫病的“广惠仓”,这可以说是原始形态的人身救济后备制度。 尽管我国保险思想和后备救济制度产生很早,但因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和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从而保险业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都不具备。所以,始终没有产生商业保险。 中国资本主义形式的保险业是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通商贸易和 经济侵略而来的。在鸦片战争前,外国商人在对华贸易中,为了应付海盗、战争和变幻莫测的海上风险,需要保险的保障。1805年,英、印商人在广州成立“谏当保安行”,亦称为广州保险协会或广州保险社,这是外商在中国开设最早的保险公司。继英国之后,美国、法国、

德国、瑞士、日本等国的保险公司也相继来华设立分公司或代理机构,经营保险业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在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如魏源、洪仁玕、郑观应、王韬、陈炽等人,他们纷纷著述立说,阐述各自的保险观点,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创建作了思想、舆论准备。清廷维新派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也为民族保险业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1865年5月25日,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民族保险企业,打破了外国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垄断局面。1865至1912年的40多年间,成立的各类华商保险公司约有35家。1912年到1925年,陆续成立的保险公司有39家。1926年到1936年,全国有保险公司40家,分支机构126家。 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有关保险立法亦为政府和社会人士所重视。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先后拟订了《保险业章程草案》、《海船法草案》和《商律草案》。北洋政府时期,曾聘请法国顾问爱斯嘉拟订了《保险契约法草案》。1917年,北洋政府农商部拟订了《保险法草案》。1929年12月,国民政府公布了《保险法》。1935年5月和9月,分别公布了《简易人寿险法》和《简易人寿保险章程》。1937年1月,国民政府公布了修改后的《保险法》、《保险业法》和《保险业实施法》。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内地保险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保险中心则由抗战前的上海转移到重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