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3页例1、例2和“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2.通过让学生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

3.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常见的数,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为用方程解应用题找等量关系做准备。

4.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

2.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情景导入】

生活中的用字母表示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用字母表示数”,并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1)用字母表示数。

师:你知道爸爸比你大多少岁吗?假如爸爸比小红大30岁,小红1岁时爸爸31岁。根据这个条件,你可以知道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列表,板书:

思考:观察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爸爸始终比小红大30岁。)这样的式子还能写下去吗?

教师引导提问:如果再写下去,每个式子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要想表示爸爸任何一年的年龄,该怎么表示呢?

学生各抒己见,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用字母来帮忙,任选一个字母表示小红的年龄,并写出表示爸爸年龄的式子。

提问:如果用字母a表示小红的年龄,那么爸爸的年龄怎样表示呢?(a+30)

讨论:

①这里的a表示什么?a+30又表示什么?

②3与a有什么不同?3+30与a+30又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表示爸爸的年龄,还反映了爸爸年龄与小红年龄的关系。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的呢?

第一步:假设小红同学的年龄 a

第二步:表示爸爸的年龄a+30

假如我假设爸爸的年龄是x,你能表示出小红同学的年龄吗?试着说一说。

第一步:假设爸爸的年龄 x

第二步:表示小红同学的年龄x-30

(2)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提问:在这个式子里,a可以表示什么数?a可以取任意的数吗?a可以是200吗?为什么?

小结:因为人的寿命有着一定的范围,所以a不能取任意数值,而是有一个范围。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

试一试,出示:

①当a=11时,爸爸的年龄a+30是多少?

a+30=11+30=

②当a=20时,爸爸的年龄a+30又是多少?

a+30==

做完后,同桌相互交流。

2.教学例2。

师:这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嫦娥奔月”航天计划已经实现,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有关月球的知识。

(出示资料)据资料显示:地球的质量比月球大,所以地球的引力比月球大。地球的引力相当于月球的6倍。正因为如此,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球上的6倍。

提问:通过阅读资料,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资料中的数量关系吗?想好后和同桌交换意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教师讲解:6×x可以省略乘号写作:6x,且省略乘号后,一般数字在字母之前。

讨论: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字母x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是1000就不可能了。

算一算:图中的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讲评。

当x=15时,6x=6×15=90(kg)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

这道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得出相关数据,再填表。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题。

(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在家了解父亲的身高与体重。)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任何数。

【课后作业】

1.教材第55~56页第2~4题。

2.《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教学板书】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

例1

第一步:假设小红同学的年龄 a

第二步:表示爸爸的年龄a+30

当a=11时,a+30=11+30=41 (岁)。

例2

6×x=6x

当x=15时,6x=6×15=90(kg)

6×x可以省略乘号写作:6x,且省略乘号后,一般数字在字母之前。

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任何数。

【教学反思】

一、取材于实际,来源于生活和社会。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等等。本课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生活背景,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选择了扑克牌上的字母,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字母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教学时,利用字母来表示一个人的年龄和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和社会,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的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学、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用所学知识和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31用字母表示数

3.1 字母表示数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是学生进入初中开始接触代数的第一课。小学的数学以学习算术为主,而初中数学以学习代数和几何为主。代数,顾名思义就是用字母表示数,因而代数中充斥着各种符号。数学就是一门描述客观规律的符号语言。事实上,现实生活与几何空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两个现实背景,而代数则为这些内容的学习提供了数学的语言、方法和手段。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如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用字母表示数学公式等,但由于抽象思维水平有限,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认识还较肤浅,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不深,对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接触较少,所以本课力求通过两个实例引入找规律和数量关系并通过字母表示数来描述规律和数量关系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用字母表示数,回顾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因为有以前的字母表示数的经验基础,学生在这部分完全可以自己完成,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思维个性,教师主要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归纳方面帮助学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字母表示规律的过程,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 2、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计算公式以及一些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3、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从特殊到一半,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建模思想和化归思想。 2、通过用字母表示数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现实情境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2、通过小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怎样用字母表示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用字母表示数优质课教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马村乡中心小学罗利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使学生在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具体意义的基础上,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3、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4、渗透不完全归纳思想和代数思想,培养符号化意识,提高抽象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难点: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并知道字母的取值范围。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学: 师:大家有玩过24点的游戏吗? 生:玩过。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四张扑克牌,请同学们算一下。(6、7、10、A) 生:6+7+10+1=24 师:算得很快!可是老师想问了,你的1是从哪儿来的? 生:1就是那个A。 师:在扑克牌中,字母A表示1,那扑克牌中还有很多字母,它们分别表示哪些数呢?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出示J。 生:11。 课件出示Q。 生:12。 课件出示K。 生:13。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用字母表示数列中的数。 师:这里老师写了三行数,每一行里面都有一个字母,请你求出这些字母表示的数,完成作业纸的第1题。来,开始。 全班学生做题,教师巡视,全班举手后校正。 生:第1题m表示3,因为这些数字都是有规律的,第1排的规律就是后面每一个数都比前面的数大1。2+1=3,m就是3。第2题的a表示2.7。第3题的b表示8/15。 师:请答案跟他一样的同学举手。 师:很好,请放下。3、2.7、8/15,请大家想一想,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生:字母可以表示整数、分数和小数。 师:好,请坐。我们从这道题就可以得到这个结论对不对?现在我们知道这三种属就可以了,以后我们学了新的数以后,它还可以去表示,字母的本领可大了! 2、用字母表示四则运算中的数。 师:现在跟刚才不一样了,字母不是出现在一行一行的数中,而是出现在算是里面。来,请求出这些字母所表示的数,完成作业纸第2题。开始!

《用字母表示数》典型案例_教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典型案例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用字母表示数》典型案例文章内容由收集!《用字母表示数》典型案例【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第4446页例1、例2、例3。 【教材分析】 知识点: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概括过程,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地位: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也为学生后续学习方程的初步知识奠定了基础。 作用: 这部分内容和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改变了原来局限于利用计算公式和常用的数量关系,进行比较抽象的数学教学,而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实际问题入手,涉及到的数量关系比较丰富,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而且也注意到问题呈现形式的变化,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强化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习惯。可以说,学习代数就是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开始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口头求简单的式子的值。 方法与过程目标:使学生完整地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发展符号感。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怎样用字母表示含有字母式子的数量。 教学难点:理解怎样根据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用字母表示数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设计

a2.1 整 式 第1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 1.知道现实情境中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符号感; 2.会用字母表示一些简单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重点,难点)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一、情境导入 我们不少同学都是唱着儿歌长大的,朗朗上口、童趣横生的儿歌有的至今难以忘怀.其中有一首名叫《数蛤蟆》的儿歌,你想起来了吗?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一声扑通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两声扑通跳下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a 只青蛙a 张嘴,2a 只眼睛4a 条腿,由此看出a 是一个字母,它代表“很多只”的数量,用字母a 可以清楚地表示出青蛙、嘴、眼睛、腿和跳水声之间的数量关系.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含字母式子的书写要求 下列各式中,符合代数式书写要求的是( ) (1)134 x 2y ; (2)a ×3; (3)ab ÷2; (4)a 2-b 23.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解析:(1)正确的书写格式是74 x 2y ,不符合要求;(2)正确的书写格式是3a ,不符合要求;(3)正确的书写格式是12 ab ,不符合要求;(4)符合要求.符合代数式书写要求的共1个.故选D. 方法总结:代数式的书写要求:(1)在代数式中出现的乘号,通常简写成“·”或者省略不写;(2)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3)在代数式中出现的除法运算,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带分数要写成假分数的形式. 探究点二: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类型一】 用字母表示代数型的数量关系 用字母表示下列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1)为落实“阳光体育”工程,某校计划购买m 个篮球和n 个排球,已知篮球每个80元,排球每个60元,购买这些篮球和排球的总费用为__________元.

用字母表示数

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简单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会化简形如“ax±bx”的式子。 2、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发展符号感。 3、使学生在运用简单符号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表达方式的严谨性、概括性以及简洁性,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理解怎样根据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 教学难点: 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与便利,发展符号感。 教具学具:展台、课件 教学时间:5课时 第一课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 教学内容:教科书P99~100例1、2、3及“练一练”、“你知道吗”和“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学会求简单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发展符号感。 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符号语言进行表述、交流,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表达方式的严谨性、概括性以及简洁性。 教学重点:理解怎样根据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教学难点:理解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你有信心学好吗?那你准备课堂上怎样表现呢?(学生回答) 那好,老师要看看谁在课堂上能积极动脑,认真听讲,表现最棒,好吗?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新知识。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1)例题1:(课件出示) 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2×3; 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3 )×3; 摆4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4 )×3: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案例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44-4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便写法及平方的意义及读写法,会根据计算公式用代入法求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与符号化思想。 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学。 1.引入:麦当劳M是标志、NBA标志,CCTV标志 扑克牌“J、Q、K和A”表示什么意思? 字母可表示:数 其实,字母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且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2、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感知字母表示数 课件出示例1

(三)、感知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课件展示:姚明的身高和体重 2.投影课本你知道吗? 三、探究练习。 下面的算式能简写吗?能简写的请简写。 4×bχ×5 42+162×3 1×χa×2 a×c a×a 1.讨论a2与2a的区别在哪里? 2.讨论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四、拓展应用,培养能力。 1 .判断题: 1 .x× 1=x() 2 .4+ɑ=4ɑ() 3 .10× 2=102 4 .8× 2=82() 2.选择题: 62表示() A .2个6相加 B .2个6相除 C.2个6相减D .2个6相乘 3.完成课后练习1、2两题 五、小结。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你喜欢用字母表示数吗?(喜欢)如果教师对你们今天的表现打一个分——“A”你认为属于你的A应该表示多少?说说原因。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案例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案例分析及教学反思 ——毛阳小组刘美《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联系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事实证明,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探索奥秘、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下面以《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为例谈谈课堂中的情境创设。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6至107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意义,会根据字母取值(口头)求简单代数式的值,掌握代数式的简写方法。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和符号化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价值,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课前准备:《青蛙跳水》歌曲 ㈠、激趣引入,感知新知 (情境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中关于课程目标明确地指出,让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能创造一个欢乐和生动的教学环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活动,用蕴含数学信息的故事、游戏、图片,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融声、图、文于一体的优势,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点燃他们心中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老师的家乡在美丽的终南山脚下,晚上经常听到青蛙美妙的歌声,你会唱《数青蛙》吗?

(1)学生齐唱(看大屏幕:【课件播放】) 1只青蛙、1张嘴。 2只青蛙、2张嘴。 唱乱了,找原因,探究算式。 (2)归纳 师:那用什么来表示青蛙的个数?可以把所有的都表示出来? 生:用字母表示。师:你想用什么字母表示?生:X、B、C、Z、A a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用字母表示数) ㈡、情境体验引导探究自主构建 (情境的可探性,有利于深化学生认知 探究是数学的生命。数学教学应该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为学生制造探究的环境,提供探究的机会。是探究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因为任何高于或低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探究要求,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在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之前,我们首先要找准学生的认知基础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水平,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值得去探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应用,在探究中创造,在探究中升华。) 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1...加减法关系式 猜一猜老师的年龄。 我的年龄比你们大11岁。 如果你9岁,我多大?10岁呢?11岁呢?20岁呢?边问边写算式。 那你a岁呢?板书:a+11 从a+11中,你能看出什么? 师引导小结:看来a+11不仅表示了(杜老师年龄),还能看出(刘老师比你们大11岁)。还可以用c表示老师的年龄,那么也可以用c-11表示学生的年龄。

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的教案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44—46例1—例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数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字与生活的联系,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和缩小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字,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在用字母表示数,由数过渡到字母的过程中,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四张扑克牌Q K 3 4 你会算24点?喜欢玩牌吗?玩些什么呢? 如果给你计算24点中的四张牌中有这样的两张Q K,你会把它们想成一个什么数呢? (Q=12 K=13) 这里的Q K 虽然是字母,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它们表示的是一个特定的数。 其实在数字的学习中,平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进一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 1.出示0.3 0.5 0.7 △ 你觉得这个三角形符号会是一个什么数呢?为什么? 2. 同学们真聪明,看来我们不但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符号也可以用来表示任意一个整数,小数或分数 3. 请同学们继续看黑板 ●+●+●=12 ●=() 你能看懂这个算式吗?那你知道●表示什么数吗? 4. 继续出示 n X 5=15 n=( ) 5.举例:你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同学们想的都很好,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都是怎样用字母表示的?请你选择两个运算定律用字母表达出来。 2.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交换律 a X b = b X a 还可以写成 a · b = b · a 也可以写成 ab = ba 3.谁能用文字表述加法交换律?不会吗?没关系,听老师说给你听? 我们发现,用文字叙述很麻烦,用字母表示很简便,也比较好记 4.介绍乘号的不同表示方法 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发现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不但简明易记,而且便于应用。其实,在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里,还可以进一步简化。(观察黑板上的运算定律)看你能发现什么。谁能把你的发现向大家说一说 同学们真了不起,就像你们发现的那样,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

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蚌山小学谢广川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P100例3例4及练一练、你知道吗?和练习十八第3~5题。 学情分析: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更让学生感到困难。让学生从具体的、确定的数过度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使学生从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逐渐过渡。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不会将含有字母的式子看作是一个量,如:苹果2元一斤,香蕉比苹果贵x 元,2+x 既表示苹果价格与香蕉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也表示香蕉的价格,很多学生认为这只是一个式子,不是结果。而这正是学生学习简易方程的基础,所以要先学习用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再学习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也就是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让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学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这样由易到难,便于学生在数学认知上有更高的飞跃。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有关图形计算公式。 2、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数量关系等。 教学难点: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外一个量,即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引入课题。

已知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b。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S=ab; C=2x(a+b)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P100的例3 学生认真读题并思考,首先回忆一下计算的文字公式 请学生回答: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师:怎样用字母表示呢?学生试答后,老师出示多媒体课件的答案。 C=4a S=axa=a.a 2、a.a可以写出a的平方,老师提醒学生注意,2写在a的肩膀上 a与1相乘,一般写着a。 3、老师小结:学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字母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还可以表示数学公式,光知道这些还不够,我们要学以致用。 4、练习反馈(多媒体课件出示) 练一练的第1~3题(考察学生的理解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读懂题意,试答。然后老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解题的思路及答案。 5、多媒体课件出示例4 学生理解题意,弄明白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实际上是增加2根小棒,增加几个三角形,共用小棒的根数就是3加几个2的和。 如果用a表示增加的三角形个数,共用小棒的根数是3+2x( a) 学生理解这个式子后,解决如果a=8,共用多少根小棒?如果a=15呢?

用字母表示数(1)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怎样用字母表示数(即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等)。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一次飞跃,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算数知识实行巩固和加深理解,同时初步渗透代数的思想。 学情分析 1、掌握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中要灵活使用学生原有的算数知识,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发现、归纳的过程中感悟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用字母表示数。 2、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初次接触,由数过渡到代数的一次飞跃,所以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要用字母来表示数呢?所以适当增大练习的量,协助学生理解和熟练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3、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后面学习方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初中代数知识的基础,教学中要增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数。 2、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 3、通过数学活动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数时省略乘号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学。 1、师:你想知道将来长多高吗?这个公式能协助你(课件出示)a=(b+c)÷2×1.08 师:你想说什么吗?今天我们从一首儿歌开始吧。青蛙儿歌(课件出示)学生齐说 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4只青蛙4张嘴,5只青蛙5张嘴… 师:能说完吗?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 生1:多少只青蛙多少张嘴。 生2:能够用一个字母表示。 生3:a只青蛙a张嘴。 师:你觉得这儿a能够表示什么数?(任何数) 师:能够是1.5吗?(学生都笑了,它不能表示1个半) 师:你能说一说下面这些字母或符号表示的数是多少吗? 课件出示例1 2、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师:在数学中,我们经常能见到用字母表示数,除了上面的例子外,你还见过哪些用字表示数的例子吗?(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例子) 2、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对用字母表示数有了一定的理解,那么,你们还知道用字母还能够表示什么吗?请填写下表,(课件出示)

31字母表示数

东升学校七年级数学导学稿(编号;301) 班级姓名组号时间年月日课题3.1字母表示数课型:新授主备:陈剑利审核: 一、学习目标 1、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 2、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 3、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二、课堂步骤 第一环节:.课前热身(独立完成) 三棱柱有个顶点,条棱,个侧面。 四棱柱有个顶点,条棱,个侧面。 五棱柱有个顶点,条棱,个侧面。 n棱柱有个顶点,条棱,个侧面。 第二环节:.新知探索(小组交流,展示) 同学们,如下图搭一个正方形需要四根火柴棒。 问:(1) 搭2个正方形需要______根小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______根小棒,搭10个正方形需要_______根小棒,搭100个正方形需要_______根小棒。 (2) 搭n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想的,小组内交流一下。 第三环节:.课堂展示 做一做:(课前板书,先独立完成,再展示) (1) 2的相反数是______,倒数是_______;a(a≠0)呢? (2) 买一个练习本m元,买8个这样的练习本______元; (3) 某校共有学生a 人,其中女生占45%,女生有______人; (4) 温度由30℃下降t℃是________ ℃; (5) 拿100元钱去买钢笔,每支钢笔的单价为m 元,买了p 支钢笔,剩下 ________ 元。

第四环节:课堂检测 1、校园里刚栽下1.8m 高的小树苗,以后每年长0.3m ,则n 年后是 _______m; 2、甲数是x,乙数是y,则乙数与甲数的2倍的差是________; 4、某仓库有存粮85吨,第一天运走了a 吨,第二天又运来了3车,每车装b 吨, 此时,仓库有存粮_______吨; 5、小华每分钟走a 米,小明每分钟走b 米,2分钟后,他们一共走了()米。 A、2(a-b) B、2(a+b) C、2ab D、2a/b 6、梯形的上底为a cm,下底为b cm,高为4 cm,梯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cm2。 7、用火柴棒按如图的方式搭建图形, … (1) (2) (3) (4) (1)、填写下表: 图形编号(1)(2)(3)(4)(5)(6)火柴棒的根数 (2)、第n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第六环节: 作业布置:全品第51页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案例及评析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 案例及评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用字母表示数》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用字母表数》。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用字母表示一个地区,一个数等生活经验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图形的面积、周长计算公式的知识经验,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数量,因此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是一个难点,需要大量的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体验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从中体会它的优越性 , 促使学生建立用字母表示数的观念,形成初步的符号感。如何使情境既富有思考性又富有趣味性,如何更好地体现“观念新、基础实、思维活”,是我在备课中一直思索的问题。本节课我力求让课堂充满数学的思考,重点就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感受符号化的思想,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我也力求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互评,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1、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 在问题情境中,我充分挖掘了教材中呈现的主题图情境,注重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事物、思考问题。通过学生观察青蛙嬉水图来引入用字母表示数,初步体会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很多数。在导入中: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将来你长多高吗这个公式能预测你的身高. 看到这个公式,你有什么话要说公式:a=(b+c)÷2×1.08 师:回忆一下,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用字母表示的例子呢? 生: KFC P M cm m ml

[评析: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让学生有了思考,分析,归纳的亲身尝试,使数学课堂氛围热情洋溢,充满情趣,时时刻刻闪动着合作与竞争的光彩,教学变得有活力,有价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愿望。] 师: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字母.让我们探索,从一首儿歌开始. 出示课件:1只青蛙1张嘴… 4、师::对口令 .10只青蛙,( )张嘴. 20只,80只, 对的这么快有规律吗? 5、师:你们发现了青蛙的只数和嘴巴的张数是有关系的,照这样子,100只…1000只…咱们这样说下去,能说的完吗谁能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用一句话表示出这首儿歌来 6、师: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在这里如果不用字母X来表示,还可以用哪些字母来表示(A、 T 、Y、N……) 7、师:( x)可以是哪些数?我们通常说的自然数,那么当 x是50时,就是50张嘴 ,是100时.一个小小的字母就能把青蛙的只数和嘴巴张数表达的清清楚楚,看来,这字母的作用还真大。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学生熟悉的儿歌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这一环节的教学,再现了儿歌的魅力,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的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用字母表示数(绘本版)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52-53页。 教学目标: 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并会熟练地根据数量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 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教学难点: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唱歌,放松。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师:同学们听说过superman 吗? 生:认识,他是超人,非常厉害的。 师:哦,原来大家都知道超人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啊。其实啊,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一位超级厉害的超人,想认识他吗? 生:想。 师:他长什么样呢?看,这位帅气的小超人就是x-man,我们的数学超人!(贴出x-man的照片,或者课件展示)他到底有什么大本领让我们称他为x-man 呢?他有什么超能力呢?x-man有什么法宝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x-man的神奇生活吧!请听——(课件播放《数学超人-绘本故事》的第一节:x-man 帮助蔬菜店老板整理记录蘑菇的数量和黄瓜的数量。(2-3分钟))师:故事讲到这里,大家能说一说,x-man帮助蔬菜店老板解决了什么问题?x-man用什么宝贝帮蔬菜店老板解决了记录黄瓜的困难? 生1:他帮助蔬菜店老板记录了蘑菇的数量。每箱蘑菇是5个,一共有四箱,就是5*4=20个。 生2:他用x表示黄瓜的根数。 师:x是什么?你们听说过吗? 生2:是个字母,是个未知数(不确定的数)。 师:那就是说我们对于不知道的数… 生:可以用x来表示(替代)。 师:小小字母可x真神奇啊!今天我们就跟随x-man 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激趣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的积极性。】 二、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及数量关系。 (1)用字母表示不确定的数。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黄瓜的数量了吗?(让学生充分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1:知道,5箱乘每箱的根数。 师:每箱是多少根? 生2:1根?2根?3根?…不确定。 师:不确定我们可以用谁来表示? 生:x。

教学案例分析 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1、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 单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2、能 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相关作业。 1、理解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能用含有字 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 式,初步学习用代数符号语言进行表述交 流。 2、经历把简单的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 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发展符号感。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体会代数符号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 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 数学的价值。以“数学史”为载体,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家不断解决新问题的探索精 神。 以前只注重知识的传 授,却没想到过程及 学生情感的培养也很 重要。 教学过程一、直入主题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板书例1 师: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摆2个三角形用2×3根小棒, 那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 是()×3呢?摆4个三角形 用小棒的根数是()×3呢? 依次类推,照这样说下去能说的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想不想玩游戏?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玩数青蛙游戏,看看哪 个同学数得又对又快。 师:1只青蛙生:1张嘴 2只青蛙,2张嘴 3只青蛙,3张嘴 4只青蛙,4张嘴 5只青蛙,5张嘴 6只青蛙,6张嘴 、、、、、、、、、、、 师:哇!同学们真棒,只是数得完吗? 生:数不完 师:那有没有同学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 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师:()只青蛙,()张嘴 师点击出示答案:x x 学生讨论:为什么x 只青蛙x张嘴 师:这里的x可以是哪些数? 生:可以是任何自然数。 师:字母的作用可真大呀,这就是用字母 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初步探究——用字母表示数 下面我们用小棒来摆三角形。 师:摆一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 那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呢? 该如何列式?为什么?(学生拿出事先准 备好的小棒,边摆边列式) 生:2×3,因为摆一个三角形要3根小棒, 摆两个三角形就是2个3,所以用2×3。 以前是直接入题,很 少有导入部分。却没 想到一个好的导入设 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更能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练习

用字母表示数(一) 一、填空: 1、学校有图书4000本,又买来a本,现在一共有()本。 2、学校有学生a人,其中男生b人,女生有()人。 3、李师傅每小时生产x个零件,10小时生产()个。 4、食堂买来大米400千克,每天吃a千克,吃了几天后还剩b千克,已吃了()天。 5、姐姐今年a岁,比妹妹年龄的2倍少2岁,妹妹今年()岁。 6、甲数是x,比乙数少y,甲乙两数之和是(),两数之差是()。 二、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1、a+18=( )+( )a×15=( )×( ) 2、m×2.5×0.4=( )×[( )×( )] 3、(a+b)×C=( )×( )+( )×( ) 4、m-a-b=( )-[( )+( )] 三、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a×12=b×b=a×b=X×Y×7= 5×x=2×c×c=7x5=2×a×b=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5+X=5x() 2、X+X=2x() 3、a×3=3a() 4、Y2=Y×2() 5、2a+3b=5ab() 6、2a+3a=5a() 7、5×a×b=5ab()8、a×7+a=8a() 用字母表示数(二) 一、说一说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1)、一天中午的气温是32℃,下午比中午的气温降低了X℃。 32-x表示:_____________ (2)、五(2)班有40人订阅《少年文艺》杂志,每本单价b元。 40b表示:__________ (3)、一个足球单价a元,一个篮球b元。 6a+4b表示:__________ (4)、张师傅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朱师傅每小时加工15个零件

X-15表示:________________ 5X表示:_____________ (X-15)×3表示:__________ 三、先写出图形的计算面积的公式,再把数字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1)、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12分米,高是8分米,求面积? (2)、一个三角形底是4.8厘米,高是底的2倍,求面积? (3)、一个梯形上底是15厘米,下底是9厘米,高8厘米,求m2+n2面积? 用字母表示数(三) 一、填空。 (1)、小花今年12岁,比小兰大a岁,小兰今年()岁。 (2)、一件上衣54元,一件裤子48元,买b套这样的衣服,要用()元。 (3)、一本故事书有a页,小明每天看x页,看了y天,看了()页,还剩()页没看。 (4)、王阿姨买了m千克香蕉和n千克苹果,香蕉每千克4.8元,苹果每千克5.4元,一共花了()元。 二、求下列各式的值。 (1)、已知a=1.8b=2.5求4a+2b的值 (2)、已知X=0.5,Y=1.3求3Y-4X的值 (3)、已知m=0.6。n=0.4,求2m+2n的值 三、应用题。 1、有两筐同样的梨,第一筐重a千克,第二筐重b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卖m元,(1)、用式子表示出梨的价钱。(2)、当a=24,b=27,m=9时,每千克梨价钱是多少元? 2、甲书架上有x本书,乙书架上的书比甲书架上的1.5倍还多5本,(1)、用式子表示乙书架上有多少本书。(2)当x=45,乙书架上有书多少本?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案例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案例 一、背景介绍: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们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七年级孩子来说,本课内容较为抽象与枯燥,教学有一定难度。我认真思考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字母表示数部分的目标要求,注意到在原有知识技能的掌握应用要求上,怎样“注重、强调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十分重要。所以我设计了试图让学生充分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的教学环节,力求使教学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递。 二、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引入。 1、生活中常常用字母的缩写表示一些特定的标志,如:KFC是肯德基的标志。(请学生说说收集的例子UFO、TNT、NIKE、P、FBI、CCTV等) 2、生活中用字母(组合)来表示特定的含义,这样既简单又明了,在我们的数学中还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例1教学 1、谈话。要想知道刘老师的年龄,先请个同学说说你今年几岁啦如:14岁, 2、反馈后说:如果刘老师比同学大10岁,那老师今年几岁说说你的想法反馈后继续问,并板书。 (板书)老师今年比xx同学大10岁 当同学岁数刘老师的岁数 1岁 1+() 2岁 2+() 3岁 3+() ………… 师:如果这样写下去,要写的算式会很多。想一想,能不能只用一个式子就简明地表示出任意一年你和老师年龄之间的关系 ①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同学与老师年龄之间的关系教师巡视 生1:X+10 ;生2:M+10 ;生3:()+10 …… ②学生在说自己的式子后,让他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质疑:为什么是用这个式子表示) ③1+10 2+10 3+10与X+10 M+10 比较有什么优缺点,说出你的理由 ④教师小结:看来这字母表示数真好,即简单又明确。板书:用字母表示数。 A表示什么(同学的年龄)A+10表示什么(刘老师的年龄),还表示什么(老师和同学年龄之间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数学案例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数学案例分析 一、出奇制胜、引君入“瓮” (出示“招领启事”)今天早上有学生在操场上捡到了A元钱,请失主得到消息后速与广播室联系,以尽快领回。 师:看了这则启事,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为什么写人民币A元呢? 生2:是呀!他为什么不写清楚究竟拾到了多少钱呢? 师:谁能解答他们的疑问呢? 生3:我想,如果写清楚了钱的真实数目,就很有可能被人冒领。现在写着A元,就能防止居心不良的人认领。 师:真聪明!那么,你觉得这里的A表示什么呢? 生4:A表示王明捡到的钱数。 师:请你猜想,这里的A元可能会是几元? 生5:可能是10元; 生6:可能是5.9元; 生7:可能是0.36元。 师:可能是0元吗?为什么? 生8:不可能。因为A表示王明捡到的钱数,王明不可能捡到0元钱。 师:在这张启事中,字母A表示大于0的整数或小数。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字母来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分析】:“用字母表示数”这一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是什么?新课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我想这正是教师在“数学内容现实性”理念支撑下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上面的片段中,教师通过精心创设的“解读招领启事”的生活情境,在围绕“A元”展开的平等互动式的对话中,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准了学习的认知起点,更重要的是,为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增添了浓郁的现实意义。 二、引导探究、逐层递进 师:谁告诉老师你今年几岁了? 生9:我今年12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张 12岁)。 师:大家想知道陈老师的年龄吗?(板书:陈老师)陈老师比小张大18岁。 生10:陈老师30岁。 师: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10:12+18=30岁(板书:12+18)

最新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P44-46。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便写法及平方的意义及读写法,会根据计算公式用代入法求值。 3、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与符号化思想。 4、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法。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学生伴随音乐齐唱英文字母歌《ABC—Song》。 [设计意图]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课堂环境,更为学生感受字母在数学 课堂中的应用意识架设桥梁。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引入:CBA是什么标志?你怎样知道?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预设]学生汇报课前的调查情况,如:DNA—人体基因密码;GPS—全球卫 星定位系统;CCTV—中央电视台;WTO—世界贸易组织……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中用字母表示的事物,初步感知字母表示事物的优越性。 2、玩牌游戏:你能把老师手中的六张“扑克牌”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 A、6、9、J、Q、K为什么这么排?(学生观察说出扑克牌中字母表示的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由字母表示事物过渡到用字母表示具体的数,让学生感悟用字母表示数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其实,字母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且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交流互动 (一)感知字母表示数 活动一:探究规律(观察下面每行图中的数,按规律排列填写) 活动二:百宝箱——解密码 师:同学们想打开百宝箱,必须知道百宝箱的密码,它是由以下横线中的三个数字组成,请你猜一猜。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这些符号和字母可以用来表示数。 (二)感知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活动一:猜数游戏 师:善于观察的同学们,考考你们,玩个猜数游戏。 课件出示:3×7=7×a 21×99=n×21 m×888=888×m 师:你能很快猜出算式中字母表示的数吗?你是根据什么方法来猜的呢?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并有效地运用已学的乘法交换律来解决问题,为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作好铺垫。 活动二:小组交流 1、回忆运算定律 师:应用所学过的运算定律能够帮助我们很快地猜数,我们还学过哪些运算定律?用文字怎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案例及评析

《用字母表示数》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用字母表数》。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用字母表示一个地区,一个数等生活经验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图形的面积、周长计算公式的知识经验,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数量,因此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是一个难点,需要大量的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体验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从中体会它的优越性, 促使学生建立用字母表示数的观念,形成初步的符号感。如何使情境既富有思考性又富有趣味性,如何更好地体现“观念新、基础实、思维活”,是我在备课中一直思索的问题。本节课我力求让课堂充满数学的思考,重点就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感受符号化的思想,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我也力求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互评,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1、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 在问题情境中,我充分挖掘了教材中呈现的主题图情境,注重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事物、思考问题。通过学生观察青蛙嬉水图来引入用字母表示数,初步体会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很多数。在导入中: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将来你长多高吗?这个公式能预测你的身高. 看到这个公式,你有什么话要说?公式:a=(b+c)÷2×1.08 师:回忆一下,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用字母表示的例子呢? 生:KFC P M cm m ml [评析: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让学生有了思考,分析,归纳的亲身尝试,使数学课堂氛围热情洋溢,充满情趣,

时时刻刻闪动着合作与竞争的光彩,教学变得有活力,有价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愿望。] 师: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字母.让我们探索,从一首儿歌开始. 出示课件:1只青蛙1嘴… 4、师::对口令.10只青蛙,( )嘴. 20只,80只,对的这么快有规律吗? 5、师:你们发现了青蛙的只数和嘴巴的数是有关系的,照这样子,100只…1000只…咱们这样说下去,能说的完吗?谁能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用一句话表示出这首儿歌来? 6、师: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在这里如果不用字母X来表示,还可以用哪些字母来表示?(A、T 、Y、N……) 7、师:( x)可以是哪些数?我们通常说的自然数,那么当x是50时, 就是50嘴,是100时.一个小小的字母就能把青蛙的只数和嘴巴数表达的清清楚楚,看来,这字母的作用还真大。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学生熟悉的儿歌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这一环节的教学,再现了儿歌的魅力,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的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2、调动儿童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构建数学模型。 尽管学生没有进行过有关代数知识的学习,但孩子们已具备一定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经验和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熟悉和喜爱的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理解既能用字母直接表示一个数,同时又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数,从而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 活动(一)“猜年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