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美术上册11流光溢彩教学设计浙美版

八年级美术上册11流光溢彩教学设计浙美版

八年级美术上册11流光溢彩教学设计浙美版
八年级美术上册11流光溢彩教学设计浙美版

流光溢彩——玻璃

教学目标:能对玻璃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述,体会玻璃的材质特点,学会多角度认识和欣赏玻璃艺术的美,探究玻璃器的艺术性和生活性,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激发对丰富多彩的玻璃艺术的热爱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点:体会玻璃艺术因材质的特点而呈现独特的美,参与欣赏与评述。

教学难点:玻璃艺术的造型美和形式美,结合使用功能,渗透西方的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导入,学生发现都是生活中的玻璃制品,(板书:玻璃)玻璃的发展和运用主要在西方,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二,新授

1,造型美和形式美

1.1材质美

老师拿出一个生活中的玻璃杯,让学生现场看到它的透明,并把玻璃杯拿到学生面

前让学生伸手触摸一下(玻璃的表面是光滑的,触摸时还能感觉到玻璃的冷和硬),以此联想玻璃落地的声音,(同学们,玻璃材质的美感我们可以通过看,触摸和借

助于经验基础上的联想来感受)。出示玻璃工艺视频,玻璃加工技法上分热加工和

冷加工,现在视频中所看到的是玻璃热加工中的吹制技术,在高温下,玻璃拥有岩

浆般炎热的温度,有了火的气息,当它冷却了的时候,晶莹剔透,有了冰的气质,

冰和火两者是有强烈冲突的,但在玻璃艺术中它们是能完美的融合的,这就是玻璃

材质美感最典型的体现。玻璃材质美的另一个特性在于光,(如图1)有

了光,玻璃就有了灵魂。

1.2形体造型

展示图片,在欣赏对比中找出玻璃艺术作品中的两种形式,平衡和不对称视觉均衡。

问学生喜欢哪种形式?为什么?一般平衡使人感到对称、稳定,而均衡,因为造型的变化而生动优美,造型静中有动,更具方向感和运动感,生动活泼。这是玻璃艺术品的一大特色,也是它造型美感的一个体现(对称与均衡感,运动感)。同时也因为吹制

技法,使作品形态变化多端,独具张扬的个性。

造型美感体现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力度”的表现,不同造型有不同的力度体现,无论是粗犷的还是精致的,张扬的还是含蓄的,强悍的还是柔和的,都具有一

定的力度。请观察以下作品,找出作品中是如何表现力度的。(图2:整体造型有一种升腾的形式感,蜿蜒峻峭之中蕴涵着上升的力量。图3:笔直挺拔,瘦削却毫无单薄之感,那一发冲天的气势所体现的力感刚劲逼人。)随着作品一发冲天的气势,咱们的精神也被高高吊起,

接下来欣赏一幅柔和点的作品(图4),一起去体会作品带给我们的韵律美。欣赏这副作品时我们的视线会自然而然跟着作品形体的表面或轮廓线移动,请一个同学上黑板画出自己视线运动轨迹,画好后发现其实就是线的曲直变化,线的变化带动了面的变化,体现出或起伏或连续的韵律感。韵律是在变化中产生的,与造型紧密结合的装饰图纹本身也具有韵律,使造型更加完美。教师示范在黑板学生画好的轮廓中添加纹样,使作品产生旋转,渐变等韵律感。出示不同图案的作品,让学生寻找作品中纹样表现出的韵律感。学生体验环节:学生在老师给的轮廓图中添加自己认为具有韵律美感的纹样,并分享给大家。教师即时评价。

1.3色彩

把我们完成的作品赋予玻璃的材质,如果是无色的一定是透彻圣洁的,如果是有色彩的那一定是五彩缤纷的。纹饰的美依附于造型,通过色彩和光感效果激发出华丽变幻

的感觉。(如图6)以极富韵律感的色彩条纹搭配表现了音乐般的节奏效果,把原本无生命的材料由此变得流光溢彩,变得富有活力。

2,功能

继续欣赏作品在欣赏到镶嵌画时停下,让学生讨论这个作品你想把它放在哪里?为什么?以科隆大教堂里面的玻璃画作为学生理解对象,简介作品,想象模拟教堂空间,镶嵌画在教堂中的高度,学生仰望体会至高无上的神圣感。作品通过传统宗教故事的叙

述将文化的传承体现的淋漓尽致,整个建筑的采光都集中在玻璃窗的彩色玻璃上,给昏暗的内环境增添了希望之光。随时代的发展,现代的艺术家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了玻璃材质和文化的功能,但削弱了宗教历史的单一性,使彩色玻璃的运用更广阔。

(如图7给学生看时去掉背景)

问你们会把它们放在哪里?让它起什么作用?看艺术家们把它们放在了哪里?又反映了艺术家什么样的观念?(呼吁人们热爱大自然)

3,回顾,巩固

今天的课堂,我们一起欣赏了以西方为主的玻璃艺术,了解到玻璃的美来自于玻璃

的材质本身,形体造型、纹饰、色彩等表现出来的造型美和形式美,也看到了集审

美性,实用性统一的玻璃艺术,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拓展

玻璃的发展和运用主要在西方,但我们中国在这方面的起点也不晚,结合中国的文化,一起欣赏在中国的玻璃(视频)

四,结束

课后对玻璃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去探索,甚至去创造。流光溢彩的玻璃世界在等着你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