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秋《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概论国际礼仪概论》阶段练习4

2012秋《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概论国际礼仪概论》阶段练习4

2012秋《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概论国际礼仪概论》阶段练习4
2012秋《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概论国际礼仪概论》阶段练习4

2012秋《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概论国际礼仪概论》阶段练习4

讲评与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A )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A、《礼记.礼运》

B、《论语. 礼运》

C、《周礼.礼运》

D、《仪礼.礼运》

2、悬挂双方国旗,按照国际惯例,以旗本身的面向为准,( A )。

A、右侧挂客方国国旗,左侧挂本国国旗

B、左侧挂客方国国旗,右侧挂本国国旗

C、上方挂客方国国旗,下方挂本国国旗

D、下方挂客方国国旗,上方挂本国国旗

3、礼节性会见时间( C )为宜。

A、二小时

B、一小时左右

C、半小时左右

D、 10分钟左右

4、外事礼仪中,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来访鸣放礼炮数分别是(C)响,歌起炮响,歌落炮停。

A、19,21

B、18,21

C、21,19

D、12,18

5、日常进餐礼仪中,规范的行为是( B )。

A、宾主相聚,客人先动筷

B、就近拈菜

C、多食自己喜欢的菜

D、骨刺吐于骨碟或地上

6、中国自( A )起就把农历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 唐代

7. 不规范的饮茶礼仪是( A )。

A、浅酒满茶

B、叩桌行礼

C、捂杯谢茶

D、以茶代酒

8.餐巾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B )

A、中途离座,把餐巾放在餐桌上

B、用来擦嘴唇嘴角

C、用来擦刀叉

D、塞入衣服领口

9、英国男子崇尚绅士风度,在社交场合尊循( C )的原则。

A自由 B平等 C 女士优先 D穿礼服

10、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 )。

A壮族 B回族 C满族 D 汉族

11、崇佛拜佛是( B )人生活的显著特点。

A越南 B泰国 C 韩国 D 日本

12、在会谈时,主宾应居于( A )的位置。

A、正对着门

B、背对着门

C、斜对着门

D、不对着门

13、我国一般在签字厅内设置的签字桌是( A )

A长方桌 B圆桌 C椭圆桌 D方桌

14、国内合作伙伴签订合同时,客方签字人的位置在(C )

A主人的左边 B主人的右边 C签字桌的左边 D签字桌的右边

15、“首轮效应”指人们在初次见面的前( B )妙就决定了一方在另一方心目中的印象。

A、60秒

B、30秒

C、20秒

D、90秒

二、多选题:

1、中式餐饮的特点主要从( ABC )方面体现。

A、饮食结构

B、进餐方式

C、烹调特色

D、饮食习惯

2、世界三大饮品是( ABD )。

A、咖啡

B、酒

C、牛奶

D、茶

3、阿拉伯世界地处中东,是连接( ABC )三大洲的枢纽。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洲

4、宴请的菜谱安排应考虑( ABC )因素。

A、主宾的口味与喜好

B、饮食禁忌

C、经费的预算

D、职位的高低与年龄

5、根据主办目的不同,宴会可分为( BCD )

A、西餐宴

B、迎宾宴

C、商务宴

D、庆贺宴

6、餐宴时交谈的合适话题( AB )。

A、大家感兴趣的

B、轻松愉快

C、政治方面

D、宗教方面

7、饮酒的价值在于( ABCD )。

A、助兴

B、健身

C、陶冶情操

D、结交朋友

8、根据我国政府外交礼仪的要求,宴会可分为( ABCD )。

A、便宴

B、家宴

C、国宴

D、正式宴会

9、回族信奉伊斯兰教,肉食上以( AB )为主。

A牛肉 B羊肉 C猪肉 D 鱼肉

10、国际交往中迎送礼仪包括( ABCD )。

A、迎接

B、互相介绍

C、鸣放礼炮

D、检阅海、陆、空三军仪仗队

11、.诞生礼,是指孩子出生后举行的一系列喜庆活动,主要有()等。

A 贺三朝 B满月礼 C百日礼 D周岁礼

12 、常见的国际礼宾次序排列方法有( AB )。

A、按字母顺序

B、按身份与职务高低

C、按性别

D、按抵达的日期先后

13、在举行谈判时,谈判者在发言中应该注意语言的(ABC)

A针对性 B客观性 C准确性 D规范性

14、商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内容是( ABCD )

A遵守公德 B尊重为首 C平等互利 D诚信为本

15、商务人员的专业形象构成(ABC)

A专业知识与技能B敬业态度与谈吐C得体衣着与配置 D个人专业素质

16、从利益归属的角度来讲,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谈判时( AB )

A单独谈判 B私人谈判 C组织谈判 D混合谈判

三、判断题

1、正式宴会必须挂国旗,奏国歌。错误

2、两人碰杯,身份低者或年轻者与身份高者或年长者敬酒碰杯是前者杯身略高于后者的杯身为佳,否则为不礼貌。错误

3、按照国际惯例,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离主人座位的远近而定。正确

4、西餐宴会穿着的服装应与宴会形态、规模以及举办时间相适应。正确

5、正式宴会对餐具、酒水、菜肴道数及上菜的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正确

6、西餐宴会在座位的排列上,以左为尊,并以离主人座位的远近来决定客人的地位高低。错误

7、宴请的菜谱应符合对方的饮食习惯,但必须有反映我国传统风味的土特产品,如茅台烈性酒等。错误

8、在室外升降国旗时,应立正脱帽行注目礼,不能使用破损和污损的国旗。正确

9、成功的商务谈判不一定是谈判双方出色运用语言艺术的结果。错误

10、不要在酒宴上评论或附和别人对某人的议论,也不可评论菜肴的优劣。正确

11、主宾见面应互相介绍,通常先由主方礼宾人员介绍给来宾,职位由低到高。错误

12、斟酒时,服务员站在客人的右边后侧,面向客人,将右臂伸出进行斟倒,瓶口与杯口保持1厘米的距离,红葡萄酒斟至酒杯的一半即可;白酒、白葡萄酒、香槟酒斟至酒杯的2/3;白兰地酒则斟到酒杯容量的1/5。每斟一杯换一个位置,不允许在同一位置给左右客人斟酒。正确

13.、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能唱会跳。正确

14、在谈判中往往发挥重要作用的是谈判者的出色口才。错误

15、与外商签订合同时,必须按照国际礼仪规则,以左为上。错误

16、签订合同文本时都是实行“轮换制”的签订方式。正确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 山东威海凤林中学杨龙飞 一、基本实验仪器的应用 1.刻度尺: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 2.温度计: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 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____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______________; 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_____________。 3.天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应()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 C.不需要再调节

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量。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4.量筒: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____相平(填“顶部”、“底部”)。如图4所示,其中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由图5可知,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3,固体的体积为____cm3。 图4 图 5 图6 5.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__________。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如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N。 6.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_________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 (1)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图7所示,该实验的现象说明。

(完整版)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题专项练习

1 化学实验操作题专项练习 17.(11分)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 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起到 作用。 (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a”或“b”)端通入。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 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 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 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填字母)。 A. NaOH 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浓硫酸 五、(本题1个小题,共16分) 18.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 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 2O 3 、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 2O 3 ③只有 Fe(OH)3 ④是Fe 2O 3与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 与Fe 2O 3的混合物 ⑥是Cu 与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 ⑴ ⑵白色无水CuSO 4遇水变蓝; ⑶Cu 在FeCl 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 3+Cu =2FeCl 2+CuCl 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 、Cu 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 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⑴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下面左图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 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⑵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⑶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 装入硬质玻 璃管中,按上面右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 气体,过

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项训练题

0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一、平面镜成像实验 1、图表示小明和小丽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结果表明点燃的蜡烛所在位 置A点及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 且A点及B点的连线及镜面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 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蜡烛这一侧 观察(选填“A”或“B”)。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 __________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 出结论。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张力同学利用一块玻璃代替平面镜,下图是他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是画出的玻璃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1、B1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他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得出什么结论?(5分)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放好仪器、点燃蜡烛后,调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试问: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 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 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 成。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体到凸 透 镜的距离 像到凸透镜 的距离 像的大小 (放大或缩 小) 像的 正倒 l3015缩小倒22020等大倒31435放大倒410/不成像/ 58/放大正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图3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选项)。A.a→b→c→d B.b→a→c→d C.c→d→a→b D.d→c→b→a 4、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导引奥数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导引奥数加法原理与乘法 原理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十五讲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1.阿奇去吃午饭,发现附近的中餐厅有9个,西餐厅有3个,日式餐厅有2个.他准备找一家餐厅吃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2.阿奇进入一家中餐厅后,发现主食有3种,热菜有20种.他打算主食和热菜各买1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 3.老师要求冬冬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减法算式,而且被减数必须是两位数,减数必须是一位数,冬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写法? 4.传说地球上有7颗不同的龙珠,如果找齐这7颗龙珠,并且按照特定顺序排成一行就会有神龙出现.邪恶的沙鲁找到了这7颗龙珠,但是他不知道排列的特定顺序.请问:运气不好的沙鲁最坏要试几次才能遇见神龙? 5.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给图15-1的三个圆圈染色,一个圆圈只能染一种颜色,并且相连的两个圆圈不能同色,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方法? 6.在图15-2中,从“北”字开始,每次向下移动到一个相邻的字可以读出“北京奥运会”,那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 7.运动会中有四个跑步比赛项目,分别为50米、100米、200米、400米,规定每个参赛者只能参加其中的一项.甲、乙、丙、丁四名同学报名参加这四个项目,请问: (1)如果每名同学都可以任意报这四个项目,一共有多少种报名方法? (2)如果这四名同学所报的项目各不相同,一共有多少种报名方法? 8.冬冬的书包里有5本不同的语文书、6本不同的数学书、3本不同的英语书,请问: (1)如果从中任取1本书,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如果从中取出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各l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导引(奥数)第07讲 周期问题

第七讲周期问题 1.如图7-1,由一系列黑、白三角形按一定的规律排成一行,请问:第26个图形应该是什么样子? 2.在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46名同学组成仪仗队站成一排.如图7-2所示,每人手里都举着一面彩旗,从左到右颜色依次是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依次循环.最右侧的同学手里的彩旗是什么颜色的? 3.如图713所示,将自然数从1开始顺次写在A、B、C、D、E这五个字母下面,问:208会出现在哪个字母下面? 4.在一根绳子上依次穿2个红珠、3个白珠、5个黑珠,并按此方式重复,如果从头开始一共穿了77颗珠子,那么这77颗珠子中白珠比黑珠少多少颗? 5.如图7-4,四只小动物不断交换座位,一开始,小鼠坐第1号椅子,小猴坐第2号椅子,小兔坐第3号椅子,小猫坐第4号椅子.第一次前后两排交换,第二次在第一次交换的基础上左右两列交换,第三次又是前后两排交换,第四次再左右两列交换……这样一直换下去.第十次交换座位后,四只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号椅子上?

6.将一些自然数排成一列,其中任意相邻的五个数之和都等于15.已知第一个数等于1,第二个数等于2,第三个数等于3,第四个数等于4.问: (1)请写出这个数列的前十项; (2)第一百个数等于多少? 7. lOO位同学从左到右排成一行,然后按如下规律从左向右报数:先让第一位同学报1,然后从第二位同学开始,每位同学都把前一位同学所报的数乘以7,再报出乘积的个位来.请问:第100个同学报的是几? 8.(1)如图7-5所示,甲、乙两只蚂蚁,分别沿正方形ABCD和AEFG按照顺时针的方向爬行.甲2分钟能爬完正方形的一条边,乙1分钟能爬完正方形的一条边,现在两只蚂蚁在A点同时出发,那么50分钟后甲、乙分别在什么位置? (2)如图7-5所示,如果蚂蚁甲从C点出发,沿着C→D→A→E→F→G→A→B→C 的路线爬行,1分钟能爬完正方形的一条边;蚂蚁乙从F点出发,沿着F→G→A→B→C→D→A→E→F的路线爬行,2分钟能爬完正方形的一条边,它们同时出发,90分钟后甲、乙分别在什么位置? 9.一只蜗牛从深30米的井底向上爬,第一天向上爬了6米;第二天休息,于是向下滑了4米;第三天再向上爬6米;第四天又向下滑4米……按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蜗牛第几天才能爬到井口?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主要从复习目标、知识储备、典型例题、操作步骤及精选的探究题习题专练,希望本篇的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的复习, 【复习目标】 1、熟练掌握科学探究的各要素。 2、能够熟练掌握课本设计的各个探究实验。 3、能够对提出的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知识储备】 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实验探究过程可只包含一个或多个要素。 【典型例题】 【一】对提出问题能力考查 基本要求: ●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例题:某生在河边玩耍,看见两女士在散步,一位穿高跟鞋,另一位穿平跟鞋,尽管看起来她们体重相当,但她们留在河边湿地上的脚印深浅有明显差异,高跟鞋后跟的印痕窄而深,平跟鞋的宽而浅。请同学们经思考后提出一个相关问题?

力对物体的破坏作用和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 解题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对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考查 基本要求: ●能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例题.用手将一块木板慢慢压向水中,当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时,你的手感受到向上的力越大。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提出一个假设或猜想。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跟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练习: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研究中,学生发现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干的快这一事实,情根据以上事实提出你的猜想 猜想:液体温度高、表面积大、表面空气流速大,液体蒸发的快。【三】对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考查 基本要求: ●能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会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能选择正确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能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例题:设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方案时,通过推理得

初中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1.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发生装置生成的氢气可能含有氯化氢和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 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 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5)实验过程中,通入D装置的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就可能发生事故。 、CO和HCl组成,请从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注意:2. 为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 2 图中装置不得重复使用,有的装置可不选用。) (1)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序号)。 (2)选用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是;选用的第二个装置的作用是。 3.某同学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因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还要防止反应后多余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他准备了甲、乙、丙、丁四个装置(丙装置中的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丁 (1)装置丙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2)实验进行时,各装置口的连接顺序为:A 接 , 接 ,G 接 。 (3)C 处放出的气体为 ,应 处理。 (4)装置丁中反应管内的现象是 。(5)装置乙中的现象是 。 4. 一种气体可能含有N 2、H 2O (气)、CO 2、H 2和CO 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A 中试剂足量): 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A 、E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 、F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 中浓H 2SO 4无明显变化,D 中氧化铜转化为一种红色物质。于是他得到如下结论:气体中① 肯定不含CO 2;② 肯定含CO ; ③ 肯定含H 2O (气);④ 肯定含H 2;⑤ 可能含N 2。你认为不正确...的结论是 (填序号)。为使实验得到正确结论,须将上述实验中的仪器装置重新连接,你认为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填代号)。其中C 中浓42SO H 的作用是 ,F 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 5. 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 图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 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 。 (2)检验:证明CO 中混有CO 2,装置内应盛 。

奥数思维训练导引(4年级讲义)

第1讲整数计算综合 内容概述 熟练运用已学的各种方法解决复杂的整数四则运算问题;学会利用加减抵消、分组计算方法处理各种数列的计算问题。学会处理“定义新运算”的问题,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 典型问题 兴趣篇 1. 计算:(1) 121×32÷8; (2) 4×(250÷8) (3) 25×83×32×125 2. 计算:(1) 56×22+56×33+56×44 (2) 222×33+889×66. 3. 计算:(1) 37×47+36×53 (2) 123×76-124×75。 4. 计算:100-99+98-97+96-95+…+12-11+10. 5. 计算:50+49-48-47+46+45-44-43+…-4-3+2+1. 6. 计算:(1+3+5+7+…+199+201) -(2+4+6+8+…+198+200). 7. 计算:1+2+3+4+…+48+49+50+49+48+…+4+3+2+1. 8. 下面是一个叫做“七上八下”的数字游戏。游戏规则是:对一个给定的数,按照由若干个7和8组成的口令进行一连串的变换。口令“7”是指在这个数中插入一个数字,使得新生成的数尽量大;口令“8”是指将这个数中的一个数字去掉,也要使新生成的数尽量大。例如:给出的数是1995,口令是“8→7,”在第一个口令“8”发出后变成995,在第二个口令“7”发出后变成9995。

如果给出数“6595”以及口令“8→7→8→7→8→8”,问:变换后依次得到的6个数的和是多少? 9. 规定运算“?”为:a?b= (a+1) ×(b-1), 请计算:(1)8?10; (2) 10?8. 10. 规定运算“?”为:a?b=a×b-(a+b), 请计算: (1) 5?8; (2) 8?5; (3) (6?5)4; (4)6? (54) 拓展篇 1. 计算:(1)72×27×88÷(9×11×12); (2) 31×121-88×125÷(1000÷121). 2. 计算:(1) 555×445-556×444; (2) 42×137-80÷15+58×138-70÷15. 3. 计算:20092009×2009-20092008×2008-20092008. 4. 计算:1+2-3+4+5-6+7+8-9+……+97+98-99. 5. 计算:100×99-99×98-98×97-97×96-96×95-95×94+…+4×3-3×2-2×1. 6. 在不大于1000的自然数中,A为所有个位数字为8的数之和,B 为所有个位数字为3的数之和. A与B的差是多少? 7. 求图1-1中所有数的和.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班级:姓名:座号: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采取的措施是:;(2)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个,分别是。 (3)表面最粗糙,小车在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 (4)由实验结果可推出:若运动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做运动。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好处是确定像的位置。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 蜡烛B,如图2所示,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要确 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在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选填“A”或“B”)侧观察; 王刚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 是。 (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 (4)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屏幕,不能看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3、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它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 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cm 刻度处的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此类似的是。 4、如右图所示,小明是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当杠杆右端下沉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 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 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 图2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三) 1.(6分)小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探究活动。从分液漏斗依次向集气瓶中加入①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②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③一定量的 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实验②的探究目的 是。 (3)整个实验过程中,酚酞起到的作用是。(4)实验③结束时,集气瓶内溶液澄清,则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写其中的一种),确定该组成的方法是 2.(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 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 是。 (3)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3.(8分)三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当观察到玻璃管A中的 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冷却到室温,停止通气,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 小明认为: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小红认为:仅从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她增加了一个实验:用磁铁靠近生成的黑色固体,看到有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 于是得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的结论。 小光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得知: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3 Fe 2O 3 + CO 2 Fe 3O 4+ CO 2 (2)四氧化三铁(Fe 3O 4)为黑色固体,有强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 因此,小光认为小明和小红的结论都不能成立,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请 具体说明你的理由 小光欲通过实验检验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否 含有金属铁。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并填写下表。 除上述方案,还可以采取另一种实验方案,所用的试剂是 ,将该试剂与黑色固体混合,通过观察 ,判断黑色固体中是否含金属铁。 4.(8分)小丽去爷爷家,发现爷爷买了一台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她仔细阅读了所用制氧剂的说明 对制氧剂产生了兴趣。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化学式2Na 2CO 3·3H 2O 2)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 钠溶于水或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是很好的固体氧释放剂。 【做出猜想】猜想Ⅰ:A 剂可能是过碳酸钠。猜想Ⅱ:B 剂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 === 氧 氧立得复方制氧剂 A 剂:固体氧释放剂。 B 剂:不溶于水的固体,保证出氧速率稳定。 1. 用法与用量:将A 剂、B 剂先后放入装好水的 氧立得制氧器反应仓中,通过导管和鼻塞吸氧。 2. 规格:A 剂:50g/包 B 剂:3g/包 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 反应仓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导引(奥数)第05讲--竖式问题

第五讲竖式问题 1.如图5-1所示,每个英文字母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G”代表“5”,“A”代表“9”,“JD”代表“0”,“日”代表“6”.问:“,”代表的数字是多少? 2.(1)在图5-2的加法竖式中,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那么每个汉字各代表什么数字? (2)在图5-3的减法竖式中,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那么每个汉字各代表什么数字? 3.在图54的竖式中,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如果23+解+数+字+谜=30,那么“数字谜”所代表的三位数是多少? 4.图5-5所示的竖式中,每个汉字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那么“奥运”代表的四位数是多少? 5.已知图5-6所示的乘法竖式成立,那么ABCDE是多少?

6.(1)在图5-7的竖式中,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数字,那么☆、△、O分别代表什么数字? (2)在图5-8的竖式中,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数字,那么☆、△、O分别代表什么数字? 7.如图5-9,相同的字母表示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数字,那么十个方框中数字之和是多少? 8.在图5-10和图5-11中的方格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下列除法竖式成立.

9.在图5-12所示的除法竖式中填入合适的数字,使得竖式成立,那么其中的商是多少? 10.有一个四位数,它乘以9后所得乘积恰好是将原来的四位数各位数字顺序颠倒而得的新四位数,求原来的四位数. 1.在图5-13和5-14中,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求出它们使竖式成立的值. 2.如图5-15,在这个算式中,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那么数字A、B、C分别是多少?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及答案(完整)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训练 一、中考物理实验题型及解法分析: 1、测量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如测密度,测电阻,测电功率) 2、探究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一般是要求通过实验得出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物理规律。 常用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3、开放型实验题 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 4、设计型实验题 设计型实验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有就是贴近生产、生活,常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1.控制变量法:规律:被探究的因素不同,其它因素在要控制相同。 2. 转换法: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不好直接认识它,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或者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用容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如探究电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反映电热的多少) 3. 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4.建立模型法:例如: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引入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等等。 5.类比法:例如:将原子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的结构类比;电压与水压类比;电流与水流类比等。 6.等效替代法:例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的蜡烛去代替点燃蜡烛的像. 三、初中物理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1)解探究实验题目应抓住探究的目的思考,应怎样操作才能验证某个猜想或得出想要的规律、关系。 (2)解测量实验题目应抓住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思考,要测出某个物理量要知道那些物理量,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器材怎样才能测出这些物理量,思考清楚后再去解答 三、初中物理实验清单(加粗字体的为重点,年份是指广东中考已考) 声学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探究声音的单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光学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013)(2016)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012)(2014)(2015) 热学 1、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2、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 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比热容) 4、观察水的沸腾实验。(2015) 力学 1、用天平量筒测密度(原理:ρ=m/v) 2、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导引(奥数)第08讲--智巧趣题一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导引(奥数)第08讲--智巧趣题一

第八讲智巧趣题一 1.如图8-1所示,用12根火柴可以摆出3个正方形,如果要用11根火柴刚好摆出3个正方形,应该怎么摆?用10根火柴呢? 2.如图8-2所示,如果一根火柴长度为1,那么拼1个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需要3根火柴,拼2个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需要5根火柴,你能用12根火柴拼出6个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吗? 3.如图8-3所示,我们用13根火柴摆放成了一头向右前进的猪,请移动1根火柴,使得这头猪掉头向左前进. 4.在图8-4中,哪些图形可以一笔画出? 5.如图8-5所示,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有两个小岛,有7座桥连接这两个岛

及河岸.一个散步者能不能一次走遍这7座桥,而且每座桥恰好经过1次? 6.过节了,爸爸妈妈给小光和小强每人买了一盒相同数目的弹珠,打开后发现,小光的弹珠全是红的,而小强的弹珠全是绿的,第一天玩弹珠时,小光输给小强10枚弹珠.第二天小光又同小强玩弹珠,结果小光赢了10枚弹珠.这时,小光盒里的绿弹珠多,还是小强盒里的红弹珠多? 7.如图8-6,有6个杯子放成一排.前三个杯子中盛了一些水,而后三个杯子是空的.要使得盛水的杯子和空杯子相互交叉排成一排,最少要动几个杯子? 8.有一根粗细不均匀的绳子.如果从一端把它点燃,这根绳子能燃烧2个小时,但由于绳子粗细不均匀,所以不能确定燃烧到一半是在什么时候.但现在想用这根绳子来确定1个小时的时间,应该怎么做? 9.池塘里生长着一种浮萍.这种植物在水面上繁殖,而且每天都能增长一倍.如果10天后,池塘里刚好长满这种浮萍,那么多少天后,池塘里的浮萍会正好占据了一半的水面? 10.一休去河边打水,他有两个桶,大桶能装9升水,小桶能装4升水.要想恰好从河中打上6升的水带回去,他应该怎么办?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导引(奥数)第18讲行程问题三

第十八讲行程问题三 1.莉莉和莎莎一起从家去学校,莉莉步行,莎莎骑车.莎莎到学校后发现自己没带文具盒,便立刻骑车回家去取,到家取出文具盒后又马上骑向学校,结果她和莉莉一起到校,如果莉莉每分钟走53米,那么莎莎骑车每分钟行进多少米? 2.小燕上学时骑车,回家时步行,路上共用5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则全程需要70分钟,求小燕往返都骑车所需的时间. 3.一天,小悦到离自己家4000米的表哥家去玩,早晨7:20时,小悦从家出发向表哥家走去,每分钟行60米,同时表哥骑车从家出发来接她.表哥到小悦家后才发现小悦已经走了,又立即返回去追.表哥骑车每分钟行260米.当表哥追上小悦后,带着她一起回表哥家,这时骑车速度变为每分钟骑175米.请问:当他们到达表哥家时还差几分钟就到8点了? 4.培英学校和电视机厂之间有一条公路,原计划下午2点时培英学校派车去电视机厂接劳模来校作报告,往返需用l小时.实际上这位劳模在下午1点便提前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汽车,劳模便立刻上车去往学校,并在下午2点40分到达.问:汽车行驶速度是劳模步行速度的几倍? 5.快车和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在途中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向前行驶,慢车到达甲地后停留1小时再返回乙地.快车到达乙地后停留2.5小时再返回甲地.已知慢车从乙地到甲地用了12小时,那么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需要多长时间? 6.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3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在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请问: (1)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第一次迎面相遇? (2)第一次迎面相遇后又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第二次相遇? (3)第二次迎面相遇后又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 7.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在相距300千米的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行驶. 已知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请问:

物理中考实验专题训练

物理中考实验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 1.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 m的路程,每隔10 m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20、30、40 m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 m路程即告实验完毕.(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2.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可以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停止加热,过一会儿,在烧瓶壁上可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 3.做“研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首先要利用_______和_______测出一凸透镜的焦距.做这个实验时,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_______和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4.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__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5.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_______法来测定电阻的阻值,即只要测出电阻两端的_______和通过它的_______,就可以用公式_______算出电阻的阻值.根据这一实验要求,除待测电阻外,还必需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你的家庭电路中有一只表盘上标有3000 R/kWh的电能表,另外你手头还有一块秒表.如何测量你家中某一盏白炽灯的实际电功率? (1)写出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 (2)要测量哪些物理量:_______________; (3)写出根据测量的物理量,计算灯泡电功率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 7.白炽灯的灯丝常在_______时发生断开,如若能接上继续使用,则电功率将比原来_______(填“大”或“小”),这是由于它的电阻变_______了. 8.把几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隔一会儿,清水变成红水,这是_______现象.当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可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9.水的比热是_______.装有50 L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从20℃上升到50℃,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 10.黑板的“反光”现象属于光的_______现象;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_______反射的缘故. 11.普通自行车上,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装置是_______;在前后轮中减小摩擦的措施是在轮子的轴上安装了_______.

苏教版初三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2012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1.为了研究CO 2的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 2 气体。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 些实验装置。 (1)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 2 气体,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为。 (3)若在上述实验中气体无法收集满,则可能的原因 是。 2.简答下列问题。 (1)下列事实说明分子的什么性质? 屋里插花,满室飘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和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螳螂放在盛有CO 2的A瓶中,将蟋蟀放在盛有CO和O 2 的B瓶中,两个瓶 都拧紧瓶盖,结果瓶中的小动物不久都死了。 A瓶中蝗螂的死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中蟋蟀的死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市常山县芳村一带有丰富的石煤资源,部分村民常用石煤作为燃料。为了防止石煤中的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通常在石煤燃烧时加入一些生石灰(CaO),使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生石灰(Ca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固体产物,从而达到固硫的目的。则二氧化硫和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反应物SO 2 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提 示:SO 2的一些化学性质和SiO 2 相似,可以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如SiO 2 和稀HCl NaOH溶液 浓H2SO4 CaCO3 A B C D E F

数学思维训练导引

数学思维训练导引 主要面向在学校学有余力的学生,希望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对知识的范围和难度 有所控制,目的是让数学能力突出的学生接受系统化的训练,其难度上符合大多数竞赛的要求,且具有较 深厚竞赛数学功底的学生,这里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第1讲整数计算综合 内容概述 熟练运用已学的各种方法解决复杂的整数四则运算问题;学会利用加减抵消、分组计算方法处理各种数列 的计算问题。学会处理“定义新运算”的问题,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 典型问题 兴趣篇 1. 计算:(1) 121×32÷8; (2) 4×(250÷8) (3) 25×83×32×125 2. 计算:(1) 56×22+56×33+56×44 (2) 222×33+889×66. 3. 计算:(1) 37×47+36×53 (2) 123×76-124×75。 4. 计算:100-99+98-97+96-95+,+12-11+10. 5. 计算:50+49-48-47+46+45-44-43+,-4-3+2+1. 6. 计算:(1+3+5+7+,+199+201) -(2+4+6+8+,+198+200). 7. 计算:1+2+3+4+,+48+49+50+49+48+,+4+3+2+1. 8. 下面是一个叫做“七上八下”的数字游戏。游戏规则是:对一个给定的数,按照由若干个7和8组成的口令进行一连串的变换。口令“7”是指在这个数中插入一个数字,使得新生成的数尽量大;口令“8”是指将这个数中的一个数字去掉,也要使新生成的数尽量大。例如:给出的数是1995,口令是“8→7,”在第一个口令“8”发出后变成995,在第二个口令“7”发出后变成9995。 如果给出数“6595”以及口令“8→7→8→7→8→8”,问:变换后依次得到的6个数的和是多少? 9. 规定运算“”为:a b= (a+1) ×(b-1), 请计算:(1)810; (2) 108. 10. 规定运算“?”为:a?b=a×b-(a+b), 请计算: (1) 5?8; (2) 8?5; (3) (6?5)4; (4)6? (54) 拓展篇 1. 计算:(1)72×27×88÷(9×11×12); (2) 31×121-88×125÷(1000÷121). 2. 计算:(1) 555×445-556×444; (2) 42×137-80÷15+58×138-70÷15. 3. 计算:20092009×2009-20092008×2008-20092008. 4. 计算:1+2-3+4+5-6+7+8-9+,,+97+98-99. 5. 计算:100×99-99×98-98×97-97×96-96×95-95×94+,+4×3-3×2-2×1. 6. 在不大于1000的自然数中,A为所有个位数字为8的数之和,B为所有个位数字为3的数之和. A与B 的差是多少? 7. 求图1-1中所有数的和.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项训练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项训练 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项训练 1.(9分)小明在探究“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位于 (选填“A ”或“B ”)端,可以起到 作用。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写出1种即可) (4)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1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A ,所用电阻R 的阻值是 Ω。根据表(一)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5)小明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将R 先后更换为5Ω和15Ω的电阻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二)所示。通过分析表(二)的数据,可知他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 是 。 2.如图是某实验小组“保持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实验用到三只阻值分别为6Ω、8Ω、12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两个(10Ω,2A )、(20Ω,1A );蓄电池(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前开关应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最_______(选填“左”、“右”)端。 (3)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读数约为6V ,出现这一故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数据如图乙所示,可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V ;当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___关系。 (5)实验中将6Ω电阻换成8Ω电阻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选填“左”、“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他们组选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小组同学还想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该控制__________不变. 3.开县某中学的小明同学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设计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实验序号 电阻R/Ω 电流I/A 1 6 0.4 2 8 0.3 3 12 0.2 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