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GDW630-2011风电场功率调节能力和电能质量测试规程

Q-GDW630-2011风电场功率调节能力和电能质量测试规程

Q-GDW630-2011风电场功率调节能力和电能质量测试规程
Q-GDW630-2011风电场功率调节能力和电能质量测试规程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要求规范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 (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调度通信中心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数据准备 (2) 4数据采集与处理 (3) 5风电功率预测 (5) 6统计分析 (6) 7界面要求 (7) 8安全防护要求 (8) 9系统输出接口 (8) 10性能要求 (9) 附录A 误差计算方法 (10)

前言 为了规范风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研发、建设及应用,特制订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 本规范制订时参考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制订过程中多次召集国家电网公司科研和生产单位的专家共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 本规范规定了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预测时间尺度、信息要求、功率预测、统计分析、界面要求、安全防护、接口要求及性能指标等。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纯、裴哲义、王勃、董存、石永刚、范国英、郭雷。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 1范围 1.1本规范规定了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预测时间尺度、数据准备、数据采集与处理、功率预测、统计分析、界面要求、安全防护、接口要求及性能指标等。 1.2本规范用于指导电网调度机构和风电场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研发、建设和应用管理。 本规定的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的各级电网调度机构和风电场。 2术语和定义 2.1 风电场 Wind Farm 由一批风电机组或风电机组群组成的发电站。 2.2 数值天气预报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根据大气实际情况,在一定的初值和边值条件下,通过大型计算机作数值计算,求解描写天气演变过程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方程组,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的方法。 2.3 风电功率预测 Wind Power Forecasting 以风电场的历史功率、历史风速、地形地貌、数值天气预报、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等数据建立风电场输出功率的预测模型,以风速、功率或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结合风电场机组的设备状态及运行工况,得到风电场未来的输出功率;预测时间尺度包括短期预测和超短期预测。 2.4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Short term Wind Power Forecasting 未来3天内的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时间分辨率不小于15min。 2.5 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ultra-short term Wind Power Forecasting 0h~4h的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时间分辨率不小于15min。

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

黑龙江公司研发基于WAMS系统风电调峰控制系统 加强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 发布时间:2010-04-20 点击次数: 黑龙江公司在6座风电场完成WAMS系统风电调峰控制系统改进和完善,并成功进行了远方控制风电场有功功率试验。据了解,黑龙江公司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在4月19日召开的风电控制技术研讨会上提出了有关风电机组频率保护、电压保护、低电压穿越、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电能质量监测、无功补偿装置的技术要求,而WAMS系统风电调峰控制系统即针对其中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的实际应用。 《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中要求风电场应具备有功功率调节能力,能根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为了实现对有功功率的控制,风电场需配置有功功率控制系统,接收并自动执行调度部门远方发送的有功功率控制信号,确保风电场最大有功功率值及有功功率变化值不超过电网调度部门的给定值。 2008年黑龙江公司通讯调度中心研究开发了基于WAMS系统风电调峰控制系统,通过WAMS和EMS系统获取风电、水电、火电机组出力、联络线运行计划、线路潮流电压等电网运行信息,按照调峰量公平公正分配、风电电量损失最小、风电机组无损伤控制三个原则对风电场实施调峰控制。该系统通过在风电场PMU装置增设控制单元,实时接收省调风电调峰控制主站下发的调峰控制指令,从而智能判断风场的运行工况,并将最终的风机控制指令通过协议传递给风电场本地后台监控系统,利用监控系统完成风机控制动作。这种控制方式需要风机生产厂家开放后台监控系统控制协议,并对监控系统进行改进,目前华锐风电公司、金风科技公司配合黑龙江公司已经在6座风电场完成监控系统改进,并成功进行了远方控制风电场有功功率试验。 为充分发挥黑龙江电网风电调峰控制系统作用,解决人工调度的控制不精确、调整速率慢、工作量大等问题,各风电场、风机生产厂家与黑龙江公司密切配合,逐步完善后台监控系统控制协议开放和改进工作,实现风电场功率优化控制功能。(桑学勇)信息来源:黑龙江省电力公司 EMS -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环境监测系统

风电场检修规程(终)

GLZD GLZD-2014-003 检修规程 2014-09- 发布 2014-09- 实施

前言 为统一*****风电场设备检修的质量工艺,规范检修质量的检验标准,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特编写本规程。制定本规程的依据是标准化系列法规、标准和与本规程相关的上级部门的技术标准,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有限及缺乏相关资料支持,在编写过程中本规程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本版本为试行版,机组运行一年后,再版时给与修订完善。 本规程由*****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提出。 本规程从发布之日起,****风电有限责任公司风电场及有关部门均应遵照执行。 本规程适用于****风电场设备检修工作,所有运维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生产管理相关人员应熟悉并遵守本规程。

目录 前言 (2) 1适用范围 (5) 1.1本规程适用于**** 风电场的电气维护人员,是检修工艺方法和质量的标准和验收依据,是编写检修计划、作业指导书、材料预算、备品配件等工作的依据。 (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5) 2.1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 5 2.2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5) 2.3风力发电机组第 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60.1-2005 2006.01.01 (5) 2.4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285-2006 2006.11.0 5 2.5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GB/T 25383-2010 2011.0 3.01 5 2.6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维护要求GB/T25385 5 2.7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GB 17467—2010 5 2.8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变流器第一部分:技术条件 GB/T25387.1 5 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 5 2.10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 2004.06.01 (5)

风电场主变压器检修维护规程

风电场主变压器检修维护规程 4.1.1 主变概述 华能湖南风电有限责任公司风电场本期安装2台型号为SZ11-75000/110的升压主变压器,单台额定容量75MV A,共计150MV A。 4.1.2 技术参数 表4.1 主变技术参数 生产厂家山东鲁能泰山电力设备 有限公司 设备名称 110kV主 变 规格型号SZ11-75000/110(ONAN)设备类型 110kV设 备 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SZ11-75000/110(ONAN) 型式户外、双绕组、油浸自冷三相电力变压器 频率50HZ 额定容量75MVA 绕组额定变 比 115kV±8×1.25%(高压侧)/36.75kV(低压侧)系统最高运 行电压 126kV(高压侧)/40.5kV(低压侧) 冷却方式ONAN

绕组联接及系统接地星形,中性点经隔离刀闸接地(高压侧)/三角形(低压侧) 接线组别YN,d 11 绝缘水平电压等 级kV 最高电 压 UmkV 短时工 频(有效 值,kV) 雷电 冲击 全波 (峰 值, kV) 雷电 冲击 截波 (峰 值, kV)110 126 200 480 530 35 40.5 85 200 220 110kV中 性点 -- 140 325 360 变压器油物理特性型号 击穿电压(投运 前/kV) 击穿 电压 (运 行中 /kV)环烷基、低含硫量 #25变压器油 ≥40≥35 海拔高度≦1470m 变压器重量95t/70t (有油/无油)

噪音水平≤60dB(距离油箱2m处) 4.1.3 检修项目及周期 表4.2 主变检修项目及周期 项目内容 检 修 周 期 小修项目处理已发现的缺陷 一 年放出储油器柜积污器中得污油 检修油位计,包括调整油位 检修冷却油泵、风扇,必要时清洗冷却器管束 检修安全保护装置 检修油保护装置(净油器、吸湿器) 检修测温装置 检修调压装置、测量装置及控制箱,并进行调试 检修全部阀门和放气塞,检查全部密封状态,处 理渗漏油 清扫套管和检查导线电接头(包括套管将军帽) 检查接地系统 清扫油箱和附件,必要时进行补漆 紧固导管连接螺栓及法兰密封垫连接螺栓按有关 规程规定进行测量和试验

《风力发电场安全、检修、运行规程》题库资料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考试题库(796/797/666-2012)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一、填空题 1、风电场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要求,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风电场输变电设备是指风电场升压站(电气设备)、(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等。 3、飞车是指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失效,风能转速超过(允许或额定)转速,且机组处于(失控)状态。 4、安全链是由风力发电机组(重要保护元件)串联形成,并独立于机组(逻辑控制)的硬件保护回路。 5、风电场工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机械、电气、安装知识,熟悉风电场输变电设备、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掌握判断一般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掌握(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 6、风电场工作人员应掌握(安全带)、(防坠器)、(安全帽)、(防护服)和(工作鞋)等个人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具备(高处作业)、(高空逃生)及(高空救援)相关知识和技能,特殊作业应取得(特殊作业操作证)。 7、风电场人员应熟练掌握(触电)、(窒息急救法),熟悉有关(烧

伤)、(烫伤)、(外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学会使用(消防器材)、(安全工器具)和(检修工器具)。 8、外单位工作人员应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了解和掌握工作范围内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并经过(考试合格)方可开展工作。 9、临时用工人员应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和培训),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有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后,方可参加(指定)的工作。 10、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登塔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护鞋)、(戴防滑手套)、使用(防坠落保护)装置,登塔人员体重及负重之和不宜超过(100),身体不适、情绪不稳定,不应(登塔作业)。 11、禁止使用(破损)及(未经检验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和个人防护用品。 12、风力发电机组底部应设置“(未经允许,禁止入内)”标志牌:基础附近应增设“(请勿靠近,当心落物)”、“(雷雨天气,禁止靠近)”警示牌:塔筒爬梯旁应设置“(必须系安全带)”、“(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防护鞋)”指令标识:36V及以上带电设备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当心触电)”标识。 13、风力发电机组内无防护罩的旋转部件应粘贴“(禁止踩踏)”标识;机组内易发生机械卷入、轧压、碾压、剪切等机械伤害的作业地点应设置“(当心机械伤人)”标识;机组内安全绳固

风电场安全规范

编号:SM-ZD-90547 风电场安全规范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风电场安全规范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前言 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学科。风电场因其所处行业的特点,安全管理涉及全过程,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要积极开展各项预防性的工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工作中应按照标准执行。 1,风电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1 根据现场实际,建立健全安全监查机构和安全网。风电场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监督检查机构和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各项安全工作的监督执行。同时安全生产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形成一个覆盖各生产岗位的网络组织,这是安全工作的组织保证。 1.2 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做到“全员教育、全面教育、全过程教育”,并掌握好教育的时间和方法,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对于新员工要切实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并对员工定

风电场风电机组优化有功功率控制的研究

2017年度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评审答辩论文 题目:风电场风电机组优化有功功率控制的研究 作者姓名:李亮 单位:中核汇能有限公司 申报职称:高级工程师 专业:电气 二Ο一七年六月十二日

摘要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与日俱增,实现大规模的风电并网是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风能是一种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极强的清洁能源,导致风电并网调度异于常规能源。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风电场层的有功功率分配开展工作,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1)对风电机组和风电场展开研究,分析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特性、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策略、风电场的控制策略。 (2)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风电场有功功率分配算法,可以合理利用各机组的有功容量,优化风电场内有功调度分配指令,减少机组控制系统动作次数,平滑风电机组出力波动。 (3)优化风机控制算法后,通过现场实际采集数据将所提方法与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风电机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AGC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wind power capacity, to achieve large-scale wind power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wind power development. However, since the wind is a volatile, random and intermittent strong clean energy, resulting in wind power dispatch is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energy sources. And the wind farm is an organic combination for a large number of wind turbines, wind farms under active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layer hair is also included in the grid scheduling section. Based on this, the active allocation and scheduling for grid scheduling side active layer wind farm work, the main work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1)Wind turbines and wind farms to expand researc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turbines, wind turbine control strategy, control strategies of wind farms. (2)This paper propose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wind power active power allocation algorithm, can reasonable use each unit capacity, according to the optimization of wind farms in active dispatching command, decrease The Times of turbine control system action smooth wind power output fluctuation unit. (3)After optimization of the fan control algorithm, through the practical field data collected will be presented method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existing metho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verified. Keywords:wind turbine, wind farm, active power control

风电场风速及风电功率预测方法研究综述

——————————————————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0802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资助项目(2008J0018)。 第27卷第1期2011年1月 电网与清洁能源 Power System and Clean Energy Vol.27No.1 Jan.2011文章编号:1674-3814(2011)01-0060-07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志码:A 风电场风速及风电功率预测方法研究综述 洪翠,林维明,温步瀛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Overview on Prediction Methods of Wind Speed and Wind Power HONG Cui,LIN Wei-ming,WEN Bu-ying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Fujian Province,China ) ABSTRACT :Due to the intermittency of wind energy and the non -linearity of power system,there exist many uncertain variables which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wind power prediction.The current prediction methods include the physical method, statistical method, learning method and the comprehensive one combining all the other methods.Based on accurate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NWP ),the physical method is seldom used in the short term prediction,as its model is complicated and deals with large quantities of calculations.The model of the statistical method is simple and requires a small amount of data.It can be applied in those situations where data acquisition is difficult.The AI method is suitable in the random or non —linear system as it does not rely on the accurate mode of the objective.The comprehensive method maximizes favorable factors and minimizes unfavorable ones as contained in above-mentioned methods.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overview on prediction methods of wind speed and wind power,and raises further issues worth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evious studies.KEY WORDS:wind power prediction;statistical methods; learning methods;combinatorial prediction 摘要:由于风能的随机性以及电力系统的非线性等原因,预测风电功率时需要考虑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 现有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预测方法、统计预测方法以及学习预测方法、综合预测法等。基于数字天气预报(NWP-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 的物理预测方法模型复杂、计算量大,较少用于短期预测;统计预测方法模型简单,数据需求量少, 较适合于数据获取有一定困难的情况;人工智能预测方法不依赖于对象的精确模型,适合于随机非线性系统;综合预测方法可一定程度地扬长避短。本文主要就风电场风速及风电功率预测方法研究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风电预测;统计方法;学习方法;综合预测 随着全球石化资源储量的日渐匮乏以及低碳、 环保概念的逐步深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2007年初欧盟曾提出,2020年其可再生能源消费将占到全部能源消费的2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占到全部发电量的30%[1]。风力发电是风能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2009年,全球风电装机总量已达157.9GW ,较上年增加了37.5GW [2]。中国风能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kW 。近些年来风电在中国获得了飞速发展,2000年至2009年十年时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从0.34GW 增至25.8GW [3];2020年,预计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GW [1]。除部分采用离网运行方式外[4],大容量风电机组多数采用并入电网的运行方式。随着规模越来越 大、数量越来越多的风力发电功率注入电网, 风能具有的随机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 1风电预测的意义 准确有效地预测出风电场的输出功率不但可 帮助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人员做出最有效决策, 还

风电场运行规程考试试题

风电场运行规程考试试题 姓名成绩考试时间月日 考试说明: 本次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8分) 1、变电站的设备巡视检查,一般分为、、。 2、运行人员要严格按照巡视路线及内容对设备进行检查,运行人员以、、等感官为主要检查手段,发现运行中设备的缺陷及隐患,必要时借助检测工具和仪表,仔细查看、分析、并做好记录。 3、当在寒冷和潮湿地区,停止运行一个月以上的风电机组在投运前应检查,合格后才允许启动。 4、倒闸操作三核对指核对、、。 5、电气设备的最高允许温度:油浸变压器本体℃,隔离开关接线端子℃。 6、油浸式自冷和油浸式风冷的变压器,上层油温不宜超过℃,最高不超过℃,温升最高不超过℃。 7、当进入导流罩或在机舱内操作旋转部件之前,必须先。 8、在有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风电机内或靠近风电机。风电机遭雷

击后小时内不得接近风电机。 9、新安装或检修后以及停运半个月以上的变压器,在送电前必须测定其。 10、高压验电必须戴。验电时应使用。 11、塔筒内安全钢丝绳、爬梯、工作平台、门防风挂钩应每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变压器投入运行前的检查,室外变压器停用不超过小时,室内变压器停用不超过天,没有发现有可能造成绝缘降低的原因时,可不测绝缘,但必须仔细认真检查。 13、风电机接地电阻测试一次,要考虑季节因素影响,保证不大于规定的接地电阻值。 14、正常运行的变压器,重瓦斯应投,轻瓦斯投。正常运行的变压器瓦斯保护与差动保护不得。任一保护停用,必须请示值长。 15、登塔维护检修时,不得两个人在。登塔应使用、、。 16、风电场电气设备应定期做。 17、进入风力发电机组现场周围米以内的任何人员都应戴上安全帽。 18、若机舱内某些工作必须短时开机,工作人员应远离,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试行) 前言 为了规范风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研发、建设及应用,特制订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本规范制订时参考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制订过程中多次召集国家电网公司科研和生产单位的专家共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本规范规定了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预测时间尺度、信息要求、功率预测、统计分析、界面要求、安全防护、接口要求及性能指标等。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并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纯、裴哲义、王勃、董存、石永刚、范国英、郭雷。 1范围 1.1本规范规定了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预测时间尺度、数据准备、数据采集与处理、功率预测、统计分析、界面要求、安全防护、接口要求及性能指标等。 1.2本规范用于指导电网调度机构和风电场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研发、建设和应用管理。本规定的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的各级电网调度机构和风电场。 2术语和定义 2.1风电场Wind Farm由一批风电机组或风电机组群组成的发电站。 2.2数值天气预报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根据大气实际情况,

在一定的初值和边值条件下,通过大型计算机作数值计算,求解描写天气演变过程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方程组,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的方法。 2.3风电功率预测Wind Power Forecasting以风电场的历史功率、历史风速、地形地貌、数值天气预报、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等数据建立风电场输出功率的预测模型,以风速、功率或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结合风电场机组的设备状态及运行工况,得到风电场未来的输出功率;预测时间尺度包括短期预测和超短期预测。 2.4短期风电功率预测Short term Wind Power Forecasting未来3天内的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时间分辨率不小于15min。 2.5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ultra-short term Wind Power Forecasting 0h~4h的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时间分辨率不小于15min。 3数据准备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建模使用的数据应包括风电场历史功率数据、历史测风塔数据、历史数值天气预报、风电机组信息、风电机组及风电场运行状态、地形地貌等数据。 3.1风电场历史功率数据风电场的历史功率数据应不少于1a,时间分辨率应不小于5min。 3.2历史测风塔数据a)测风塔位置应在风电场5km范围内;b)应至少包括10m、70m及以上高程的风速和风向以及气温、气压等信息;c)数据的时间分辨率应不小于10min。 3.3历史数值天气预报历史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应与历史功率数据相

风电场运行规程(最新版)

风电场运行规程(最新版)

贺兰山风电厂运行规程 目录 目录 第一篇风机及配套设备主要系统 第一章、风力发电机系统介绍 第二章、 VESTAS风机主要系统介绍和技术规范,技术参数说明 第三章、箱式变压器主要系统介绍和技术规范,技术参数说明 第四章、架空线路主要系统介绍和技术规范和技术规范,技术参数说明 第二篇风机及配套设备正常运行 第一章、GAMESA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VESTAS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箱式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线路的正常运行 第五章、线路的正常运行 第三篇风机及配套设备的异常运行和事故处理 第一章、风电场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基本原则和要求 第二章、风电机组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

前言 一、范围 本规程给出了对宁夏贺兰山风电厂设备和运行人员的要求,规定了正常运行、维护的内容和操作方法及事故处理的原则和操作方法。本规程适用于Gamesa Eolica S.A.公司生产的G52/G58-850kW风力发电机和Vestas公司生产的V52 -850kW风力发电机。 二、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DL/T666-1999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T797-2001 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DL769-2001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GB14285-9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 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572-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620-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5027-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SD292-88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电力工业部(79)电生字53号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风电功率预测问题

第一页 答卷编号: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参赛学校: 报名序号: 证书邮寄地址: (学校统一组织的请填写负责人) 第二页 答卷编号:

风功率预测问题设计 摘要 未来风力发电可能成为和太阳能比肩的新能源行业。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面临着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储量由于大量开采而日益减少:另一方面是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这两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并在积极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以风能首当其冲。风速的随机性,给,和风电场的功率输Hj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旨在研究分电功率在一段时间的变化规律,本文组建三个模型来解决风电功率的预测问题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挖掘5月31号到6月6日风电功率的变化趋势,以便直观的检验模型与实际数据是否相吻合。 在问题一中考虑天气变化的随机性,分析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将Pa,Pb,Pc,Pd,P58表中5月30日第81时间点到96时间点的数据提取出来运用灰色理论作为预测2006年5月31日开始前四个小时内的16个时间点的数据预。同理以表中已给出的5月31日1-16时间点的数据预测出17-32时间的数据,然后运用此模型得出时间范围a,b内各时间点的风电功率。然后可与题目中以给的数据相比较得出误差。第二种预测方法运用指数平滑模型得出时间范围a,b内各时间点的风电功率。第三种预测方法运用移动平均模型,预测出时间范围a,b内各时间点的风电功率。通过三种预测方法的误差分析我们推荐指数平滑预测法。 在问题二中,通过比较分析问题一的预测结果,比较单台风电机组功率(P A ,P B ,P C , P D )的相对预测误差与多机总功率(P 4 ,P 58 )预测的相对误差,得出风电机组的汇聚程 度越高,对于预测风电功率结果误差影响越小。 在问题三中,选用了BP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加入了更多的自变量,使得预测结果更精确。 (关键词:风速的随机性,风速的预测,风电功率数值,灰色理论,指数平滑模型,移动平均模)

风电场风电机组优化有功功率控制的研究

风电场风电机组优化有功功率控制的研究

————————————————————————————————作者:————————————————————————————————日期:

2017年度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评审答辩论文 题目:风电场风电机组优化有功功率控制的研究 作者姓名:李亮 单位:中核汇能有限公司 申报职称:高级工程师 专业:电气 二Ο一七年六月十二日

摘要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与日俱增,实现大规模的风电并网是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风能是一种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极强的清洁能源,导致风电并网调度异于常规能源。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风电场层的有功功率分配开展工作,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1)对风电机组和风电场展开研究,分析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特性、风 力发电机组控制策略、风电场的控制策略。 (2)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风电场有功功率分配算法,可以合理利用 各机组的有功容量,优化风电场内有功调度分配指令,减少机组控制系 统动作次数,平滑风电机组出力波动。 (3)优化风机控制算法后,通过现场实际采集数据将所提方法与现有 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风电机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AGC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wind power capacity, to achieve large-scale wind power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wind power development. However, since the wind is a volatile, random and intermittent strong clean energy, resulting in wind power dispatch is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energy sources. And the wind farm is an organic combination for a large number of wind turbines, wind farms under active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layer hair is also included in the grid scheduling section. Based on this, the active allocation and scheduling for grid scheduling side active layer wind farm work, the main work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1)Wind turbines and wind farms to expand researc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turbines, wind turbine control strategy, control strategies of wind farms. (2)This paper propose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wind power active power allocation algorithm, can reasonable use each unit capacity, according to the optimization of wind farms in active dispatching command, decrease The Times of turbine control system action smooth wind power output fluctuation unit. (3)After optimization of the fan control algorithm, through the practical field data collected will be presented method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existing metho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verified. Keywords:wind turbine, wind farm, active power control

风电场安规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部门: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作业人员对本规程应( A )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A、一年,3个月 B、半年,6个月 C、两年,3个月 2、( D )不许单独进入、滞留在高压室内和室外高压设备区内。 A、工作班成员 B、所有工作人员(不包括工作负责人) C、工作票签发人 D、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工作负责人) 3、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若因故暂时离开工作现场时,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离开前应将工作现场交待清楚,并告知工作班成员。原工作负责人返回工作现场时,___B______。 A、不必履行同样的交接手续 B、也应履行同样的交接手续 C、只能做为工作班成员参加参加工作 D、告知工作班成员既可 4、在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以前,__D____不准将停电设备合闸送电。 A、运行人员 B、检修人员 C、调度员 D、任何人员 5、在所有的措施完成后,必须经过( A )的共同现场检查和认可。 A、工作负责人和许可人 B、工作负责人和签发人 C、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 6、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__B_时,应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A、2m B、 1.5m C、 1.9m D、3m 7、操作票和工作票均应保存__C__。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一个月 8、在工作期间,工作票应始终保留在( A )手中。 A、工作负责人 B、工作票签发人 C、工作班成员 9、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应至少由( B )进行,并完成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A、三人 B、两人 C、四人 D、一人 10、工作票签发人不在工作现场时,工作票的修改可由工作负责人进行,但必须经( C )同意。 A、工作许可人 B、工作班人员 C、工作票签发人 11、工作监护制度规定,工作负责人在( C )时,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 A、一经操作即可停电 B、邻近设备已停 C、全部停电 D、部分停电 12、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 B )时,应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A、1.0m B、1.5m C、2.0m D、2.5m 13、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A ) A、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B、无任何安全措施,可单独巡视; C、穿绝缘靴,可靠近任何设备; D、穿绝缘靴,但可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14、“两票三制”中的“三制”是指:( A ) A、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 B、交班制、接班制、巡回检查制; C、班前会制、班后会制、巡回检查制; D、设备运行制、设备检修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 15、新入厂的生产人员,必须经什么考试合格,方可进入生产现场工作:( D ) A、经班组考试合格; B、经车间考试合格; C、经厂(局、公司)考试合格; D、经厂(局、公司)、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合格。

风电功率预测文献综述

风电功率预测方法的研究 摘要 由于风能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性等特点,随着风力发电的不断发展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调度和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进行风电功率预测并且不断提高预测精确度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根据已有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按照预测时间、预测模型、预测方法等对现有的风电功率预测技术进行分类,着重分析几种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其使用场合。根据实际某一风电场的数据,选取合适的风电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对结果予以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风电功率预测;电力系统;风力发电;预测方法; 引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而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不可再生,以及化石能源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人类生活,人们迫切需要新的清洁能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成为各国的选择。根据相关统计,截止至2015年,全球风电产业新增装机63013MW,,同比增长22%[1]。其中,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30500MW,占市场份额48.4%。全球累计装机容量为432419MW,其中中国累计装机容量为145104,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3.6%。 目前风力发电主要利用的是近地风能,近地风能具有波动性、间歇性、低能量密度等特点,因而风电功率也是波动的。当接入到电网的风电功率达到一定占比时,风电功率的大幅度波动将破坏电力系统平衡和影响电能质量,给电力系统的调度和安全平稳运行带来严峻挑战。根据风速波动对风力发电的影响按照时间长度可分为三类:一种是在几分钟之内的超短时波动,该时段内的波动影响风电机组的控制;另一种是几小时到几天内的短时波动,该时段内的波动影响风电并网和电网调度;最后一种是数周至数月的中长期波动,该时段内的波动影响风电场与电网的检修和维护计划。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方法的优缺点。 通过对短期风电功率预测,能够根据风电场预测的出力曲线优化常规机组出力,降低运行成本;增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提升风电电力参与电力市场竞价能力。

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综述

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综述 发表时间:2019-03-29T16:00:29.6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作者:龙玮[导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大。 (上海上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90)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大。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环境污染小、投资灵活等诸多优点。风电场的有功功率控制是风电场可控运行的一项关键技术,控制策略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风场输出功率的稳定性、快速性、跟随性等各项性能指标,所以发展风电场的有功功率控制技术能够保证更有效地利用风能,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风电场;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引言 由于风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高比例的风电并入电网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有必要对风电场有功功率输出进行控制,减少风电功率的波动性,提高输出功率的平滑性。 1.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原理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系统一般主要由风电场功率控制层、机组群控制层、机组控制层组成图,各层功能及控制周期见表1。 表1风电场分层控制 风电场有功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使风电场能够根据调度指令调整其有功功率的输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常规电源相似的特性,从而参与系统的有功控制。然而,风电场有功控制能力不等同于风力发电机组控制能力的简单叠加。为此,利用风力发电机群的统计特性,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实现此目的:一是将风电场有功控制系统分为风电场控制层、各类机群控制层和机组控制层,依次下达调度指令,完成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的任务;二是电网调度中心将指令直接下达给风电机组,各机组调节有功出力,实现有功功率的控制。 2.风电场有功功率的控制 2.1最大出力模式 最大出力模式是指当风电场的预测功率小于电网对风电场的调度功率时,风电场处于最大出力状态向电网注入有功功率。最大出力控制模式就是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根据电网风电接纳能力计算各风场最大出力上限值,风电场输出功率变化率在满足电网要求的情况下处于自由发电状态。若超出本风电场的上限值时,可根据其他风场空闲程度占用其他风电场的系统资源,以达到出力最大化和风电场之间风资源优化利用的目的。在最大出力模式投入运行时,风电场内的各台达到切入风速但在额定风速以下的风机处于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PowerPointTracking,MPPT)状态;风电场内处于额定风速以上的各台风电机组运行在满功率发电状态,从而保证风电场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尽可能提高风能资源的利用效率。 2.2 基于目标函数优化的功率控制 基于目标函数优化的有功功率控制策略,通常先确定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目标优化的风电场模型。在基于目标函数优化的场站级有功功率控制策略中,基于小扰动分析方法分析了限功率运行下风电机组非线性模型的稳定特性,并综合了3个目标,分别是限功率运行状态均衡度、风电场功率目标偏差、总机组启停次数最少,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以减少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动作次数和平滑风电机组的功率输出为目标,通过超短期风功率预测数据确定风电机组出力趋势,来确定风电机组的出力加权系数,从而来优化风电场内有功调度指令,并与传统的固定比例分配算法以及变比例分配算法作比较,说明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3 功率增率控制模式 功率增率控制模式是对风电场输出有功功率的变化率进行限制,使风电场输出的有功功率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并且能满足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关于有功功率变化率的相关规定。在功率增率控制模式投入运行时,风电场的输出功率在每个控制周期的变化必须在给定的斜率范围之内,且风电场的整体输出功率应该在满足斜率的前提下尽量跟随风电场的预测功率。风电场的功率增率控制模式可以避免风电场的输出功率变化过于频繁、变化率过大,从而保证功率输出的稳定性。该模式通常与风电场的其他控制模式组合使用,在保证输出功率斜率满足条件下,对风电场的其他方面进行控制。 2.4 分层控制策略 分层控制策略一般将风电场内的控制系统分为若干层,从场站级控制层面到单机控制层面,逐层优化调度指令,从而实现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的准确度。在基于风电场场站级的分层控制策略中,综合运用分层递阶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含大规模风电场的电网有功调度控制方法。以风电场场站级有功控制为研究对象,将控制策略分为群间和群内优化调度2个层面,并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用于风电场内的机组分群,根据风电机组分群结果和分群调度思想,来实现风电场输出功率可控的目标,但本策略是在假设风电场预测功率准确的情况下进行控制的,并未深入研究风电场预测功率的准确性对调度的影响。风电场内有功调度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场站优化分配层、分群控制层、单机管理层,在分群控制层面,根据风电机组未来有功功率变化趋势以及负荷状态进行机组分类,值得借鉴的是,该系统加入了反馈校正环节,根据风电场实时有功功率的数据反馈,对功率组合预测模型系统进行误差反馈校正,整体提高了有功功率预测的精度。随着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造成风电场存在大量的弃风现象,由此风电场的控制模式发生变化,从传统的MPPT模式向限功率控制模式转变,这对风电场以及风电机组的控制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考虑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在不同风速下的功率调节和机械特性,从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运行维护状态3个准则层出发,提出风电场功率调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使用熵值法修正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机组调节性能进行评分,进而确定调控序列,建立风电场降功率优化分配模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