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题库

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题库

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题库
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题库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题库

一、判断题:

1、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

2、执行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是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

3、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4、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5、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

6、在刑事诉讼中,上级公安机关发现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决定或者办理的案件有错误的,应当指令下级公安机关予以纠正,不得直接予以撤销或者变更。(×)

7、下级公安机关对上级公安机关的决定应当执行,如果认为有错误,可暂停执行,同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

8、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9、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可以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讯问。对外公布的诉讼文书,应当使用当地通用的文字。(×)

10、对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人民法院移送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被害人直接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11、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应当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12、针对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被害人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地公安机关也可以管辖。(√)

13、列入武装警察部队序列的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门人员的犯罪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

14、公安机关办案过程中的记录人、翻译人员和鉴定人需要回避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15、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要求回避、申请复议。(√)

16、对于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委托同一名辩护律师的,或者两名以上未同案处理但实施的犯罪存在关联的犯罪嫌疑人委托同一名辩护律师的,公安机关应当要求其更换辩护律师。(√)

17、犯罪嫌疑人拒绝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作为辩护人或者自行委托辩护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三日以内通知法律援助机构。(√)

18、辩护律师向公安机关了解案件有关情况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将犯罪嫌疑人涉嫌

的罪名以及该罪的主要事实告知接受委托或者指派的辩护律师,并记录在案。(×)

19、翻译人员参及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的,看守所或者监视居住执行机关应当查验公安机关的许可决定文书。(√)

20、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公安机关不得监听,但可以视情派员在场。(×)

21、辩护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的,应当及时告知司法机关。(√)

22、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

23、在侦查阶段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依据。(√)

24、人民法院认为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的,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应当出庭。必要时,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也可以要求出庭说明情况。(√)

25、经人民法院通知,人民警察应当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出庭作证。(√)

26、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27、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一律不得取保候审。(×)

28、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居住地的派出所执行。必要时,办案部门可以协助执行。(√)

29、公安机关决定监视居住的,由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指定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执行,办案部门可以协助执行。必要时,也可以由办案部门负责执行,派出所或者其他部门协助执行。(√)

30、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异地执行拘留的,应当在到达管辖地后二十四小时以内将犯罪嫌疑人送看守所羁押。(√)

31、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可以要求被监视居住人支付一定费用。(×)

32、对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后,除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制作逮捕通知书,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逮捕通知书应当写明逮捕原因和羁押处所。( √ )

33、对犯罪嫌疑人执行传唤、拘传、拘留、逮捕、押解过程中,应当依法使用约束性警械;遇有暴力性对抗或者暴力犯罪行为,可以依法使用制服性警械或者武器。(×)

34、取保候审变更为监视居住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变更为拘留、逮捕的,对原强制措施依法办理解除法律手续。(×)

35、初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采取传唤、询问、查询、勘验、鉴定和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被调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

36、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可以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办理手续,移送主管机关。(×)

37、对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告知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要求公安机关处理的,公安机关不予受理。(×)

38、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对于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传唤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

39、公安机关在执行逮捕时,只要侦查人员认为必要即可不用搜查证进行搜查。(X)

40、对于鉴定人出具的鉴定意见,侦查人员应当进行审查。(√)

4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需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制作呈请报告,报办案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决定书。(X)

42、侦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死亡,现有证据能够证明其涉案财产应当予以没收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没收。(X)

43、对异地公安机关提出协助调查、执行强制措施等协作要求,只要法律手续完备,协作地公安机关就应当及时无条件予以配合。(√)

44、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执行人员只要持有拘留证、逮捕证便可以直接执行,不需及当地公安机关联系。(X)

45、外国籍犯罪嫌疑人的国籍以其在入境时持用的有效证件予以确认。(√)

46、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对)

47、公安机关作出终止侦查决定后,应当在五日以内告知犯罪嫌疑人。(错)

48、传唤、拘传、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并记录在案。(对)

49、讯问犯罪嫌疑人,在文字记录的同时,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

50、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错)

51、进行搜查时,公安机关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交出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遇到阻碍搜查的,侦查人员可以强制搜查。(对)52、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十件。(错)

53、辨认时,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对)

54、技术侦查措施是指由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技术侦查的部门实施的记录监控、行踪监控、通信监控、场所监控等措施。(对)

55、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严格限制和尽量减少使用逮捕措施。(对)

56、在取保候审期间又故意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可以继续取保候审。(错)

57、A县公安局决定对居住在B县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刑事拘留,为防止“地方保护主义”,A县公安局可以不通知B县公安机关,自行将王某抓回A县。(错)

58、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通知其家长、监护人

或教师到场。(对)

59、公安机关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制作《呈请移送案件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后,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连同案卷材料一并移交有管辖权的机关。(对)

60、犯罪行为实施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及销赃地公安机关都有管辖权的刑事案件,由最初肥理案件的公安机关管辖。(对)

61、各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依法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请逮捕、移送起诉、严格遵守刑事案件办案期限的规定。(对)

62、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可以侦查终结。(错)

63、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作为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原始材料,并妥善保管、存档备查。(对)

64、对于已查明死因,没有继续保存必要的尸体,应当通知家属领回处理,对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后家属拒绝领回的,公安机关可以直接处理。(错)

65、对拘留后没有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家属或单位的,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原因。(错)

66、拘留后,可以将犯罪嫌疑人暂放留置室看管。(错)

67、属于地方人武部门管理的民兵武器仓库和军队移交或者出租、出借给地方单位使用的军队营房、营院、仓库、机场、码头,以及军队和地方人员混居的军队宿舍区发生的非侵害军事利益和军人权益的案件,由军队保卫部门侦查,公安机关配合。(错)

68、拘传必须先经过合法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后才可以适用。(错)

69、在作出回避决定前或者复议期间,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不得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

70、犯罪嫌疑人可以自己委托辩护律师。犯罪嫌疑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律师。(对)

71、公安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可以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对)

72、判断:公安机关决定监视居住只能由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指定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执行。错

二、单项选择题

1、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自( B )起施行。

A、2012年12月1日

B、2013年1月1日

C、2013年2月1日

D、2013年3月1日

2、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 B )以上的地方。

A、六个月

B、一年 C 、两年 D、三年

3、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刑事案件,由( C )管辖。

A.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

B.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

C.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

D.受害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

4、侦查人员的回避,由( )决定;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 )决定。( C )

A、办案部门负责人、上一级公安机关负责人

B、办案部门负责人、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C、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D、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上一级公安机关负责人

5、被决定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进行的诉讼活动是否有效,由( D )根据案件情况决定。

A、办案单位

B、办案单位所属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C、主办侦查员

D、作出决定的机关

6、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需要拘传的犯罪嫌疑人,或者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拘传到( D )进行讯问。

A、办案单位所在市、县内的公安机关

B、办案单位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

C、其所在市、县内的公安机关

D、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

7、被取保候审人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应当经( C )批准。

A、负责执行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B、决定机关负责人

C、负责执行的派出所负责人

D、负责执行的民警

8、决定没收( D )保证金的,应当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A、一万元以上

B、二万元以上

C、三万元以上

D、五万元以上

9、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取保候审的相关监督管理规定,但涉嫌重新故意犯罪被立案侦查的,对其交纳的保证金,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 C )

A、没收其交纳的保证金

B、取保候审期满后,退还其交纳的保证金

C、暂扣其交纳的保证金,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根据有关判决作出处理。

D、让其重新交纳更多的保证金。

10、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 C )

A、拘留

B、强制其交纳保证金后办理取保候审

C、监视居住

D、直接逮捕

11、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 B )以内送达控告人。

A、二日

B、三日

C、五日

D、七日

12、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 )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 )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 D )

A、三日、三日

B、三日、五日

C、五日、五日

D、七日、七日

13、控告人对不予立案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 )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上一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核申请后( )以内作出决定。( D )

A、三日、三日

B、三日、五日

C、五日、五日

D、七日、七日

14、移送案件的行政执法机关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 )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行政执法机关的复议申请后( )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行政执法机关。( A )

A、三日、三日

B、三日、五日

C、五日、五日

D、七日、七日

15、对人民检察院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通知书后()以内,对不立案的情况、依据和理由作出书面说明,回复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通知书后()以内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复印件送达人民检察院。( D )

A、五日、七日

B、七日、七日

C、七日、十日

D、七日、十五日

16、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确实无法查明其身份的, ( D )

A、自查清其真实身份后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B、继续侦查,直至查清其真实身份

C、侦查羁押期限界满后,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D、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17、看守所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应当对其人身和携带的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对女性的人身检查,应当由( D )进行。

A、民警

B、医生

C、两名以上工作人员

D、女工作人员

18、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后( B )以内作出决定;

A、二日

B、三日

C、五日

D、七日

19、公安机关依法对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或者提请批准逮捕的,应当( D )

A、电话通报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

B、书面通报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

C、在执行后立即报告其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

D、书面报请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

20、对留看守所执行刑罚的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由(B)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A、居住地

B、犯罪地

C、暂予监外执行地

D、户籍地

21、被剥夺政治权利、管制、宣告缓刑和假释的罪犯在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由(D)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A、执行地

B、居住地

C、户籍地

D、犯罪地

22、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和解的公诉案件有(A)。

A、过失致人死亡犯罪

B、寻衅滋事犯罪

C、聚众斗殴犯罪

D、多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犯罪

2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中,对于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对象进行辨认时,陪衬物(A)。

A、不受数量限制

B、不得少于二件

C、不得少于三件

D、不得少于五件

24、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需要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债券、股票等财产的,经(B)批准。

A、办案部门负责人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C、现场指挥人员

D、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25、公安机关根据侦查刑事案件的需要,对于冻结的股票、债券每次续冻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D)。

A、三个月

B、六个月

C、十二个月

D、二年

26、公安机关根据侦查刑事案件的需要,对于冻结的存款、汇款每次续冻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B)。

A、三个月

B、六个月

C、十二个月

D、二年

27、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中,侦查人员执行(C)时,遇有法律规定的紧急情况,不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A、传唤

B、拘传

C、拘留

D、取保候审

28、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查封、扣押的财物经查确实及案件无关的,应当在(B)内解除。

A、二日

B、三日

C、五日

D、七日

29、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时,若不办理继续冻结手续,冻结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的期限为(C)。

A、六个月

B、一年

C、二年

D、三个月

30、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中,侦查人员组织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A)件。

A、五

B、七

C、九

D、十

31、技术侦查措施的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D)内有效。

A、三十日

B、一个月

C、二个月

D、三个月

32、技术侦查措施由(B)公安机关技术侦查部门负责实施。

A、县级以上

B、设区的市级以上

C、省级以上

D、公安部

33、通缉令的发送范围由( C )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A、负责该案侦办工作的

B、负责该案侦办工作的上一级

C、签发通缉令的

D、省级以上

34、为发现重大犯罪线索,查获犯罪嫌疑人,经(A)负责人批准可以发布悬赏通告。

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B、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

C、省级以上公安机关

D、公安部

35、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公安机关接到补充侦查的法律文书后应当按照补充侦查提纲在( B )内补充侦查完毕。

A、十五日

B、一个月

C、二个月

D、三个月

36、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 A )负责执行。

A、罪犯居住地派出所

B、罪犯被判决地的公安机关

C、负责该案侦查的公安机关

D、罪犯犯罪地派出所

37、公安机关接到人民法院生效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判决书、裁定书以及执行通知书后,应当在( B )内将罪犯送交监狱执行。

A、十五日

B、一个月

C、二个月

D、三个月

38、异地公安机关请求协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等情况的,协查地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在( C )日以内将协查结果通知请求协查的公安机关。

A、三日

B、五日

C、七日

D、十日

39、外国人犯罪案件由犯罪地( C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A、省级以上

B、设区的市级以上

C、县级以上

D、县级以下

40、外国人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罪行后进入我国领域内的,由该外国人( D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A、入境地县级以上

B、入境地设区的市级以上

C、被抓获地县级以上

D、被抓获地设区的市级以上

41、对管辖不明确的刑事案件,可以由( A )管辖。

A有关公安机关协商确定B最先受理的公安机关C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D有关公安机关

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

42、张某因涉嫌诈骗于2005年2月5日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收取保证金2万元。8月19日,该案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9月11日法院作出判决。在这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检察院如果需要继续取保候审,原取保候审期限未满的,可以不再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B检察院如果重新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原取保候审自动解除,不再办理解除手续

C检察院如果重新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原则上应当另行收取保证金

D如果张某在取保候审期间重新犯罪被法院判决有罪的,其保证金应当予以没收

43、对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 B )作出决定。

A同级政法委B同级检察院检察委员会C同级政府D上级公安机关

44、对鉴定人、记录人、侦查人员的回避,由( D )作出决定。

A同级政法委B同级检察院C办案部门负责人D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45、未经人民法院( C ),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A批准 B公开审判C依法判决D依法裁决

46、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 A ),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到案经过。

A口头传唤B书面传唤C拘传D口头或书面传唤

47、侦查人员对于及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 B )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

A办案单位负责人B侦查人员C被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D办案单位负责人和见证人

48、不符合刑事拘留期限延长至三十日条件的是( D )。

A流窜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B多次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C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D暴力犯罪的重大嫌疑分子

4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保证人和保证金可以同时并用B保证人和保证金不能同时并用

C有保证人的,可少交纳保证金D不交纳保证金的,不能取保候审

50、梁某(12岁)将张某(8岁)杀死,张某的父母到公安机关控告梁某杀人,要求惩办梁某,该公安机关应当( A )。

A决定不予立案B开始立案侦查C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D将案件移送人民法院

51、在现场勘查或者搜查中需要扣押物品、文件的,由()决定。

A公安机关负责人B现场指挥人员C现场侦查人员D检察院负责人

52、在侦查过程中需要扣押财物、文件的,应当经(B )批准,制作扣押决定书。

A、现场指挥员

B、办案部门负责人

C、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D、检察院负责人

53、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到( C )进行,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A公安机关指定的地点 B人民检察院指定的地点

C证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 D证人指定的地点

54、以下关于拘留通知家属或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不予通知的,需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B犯罪嫌疑人要求不予通知的可以不予通知

C在24小时内未予以通知的,应当在《拘留证》上注明原因D24小时内没有通知的,待情形消除后,应立即通知被拘留人家属或单位

55、关于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C )。

A犯罪嫌疑人对任何问题都应当回答B犯罪嫌疑人家属应当在场

C对侦查人员的提问,犯罪嫌疑人应当如实回答D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应当在场

56、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不立案决定有权监督,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以后,( A )。

A应当立案B斟酌考虑,是否立案

C重新审查,决定是否立案D置之不理

57、刑事诉讼中,关于询问证人的地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只能在公安机关B可以在现场C可以在证人所在单位或住处D可以是证人提出的地点58、公安机关认为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时,( D )。

A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先拘留B应当报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

C应当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件证据、材料,一并移送上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D应当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件证据、材料,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59、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 C )。

A二个月B四个月C六个月D八个月

60、辩护律师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看守所应当在查验其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后,在( C )以内安排律师会见到犯罪嫌疑人,同时通知办案部门。

A十二小时B二十四小时C四十八小时D七十二小时

61、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 A)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国家意志为准

C、以领导意志为中心

D、以法律为参考

62、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接受人民检察院的(A)

A、法律监督

B、舆论监督

C、纪律监督

D、内部监督

63、刑事案件由(A)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管辖。()

A、犯罪地、居住地、居住地

B、居住地、犯罪地、居住地

C、居住地、居住地、犯罪地

D、犯罪地、犯罪地、居住地

64、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必须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严禁( B)。

A、使用警械

B、刑讯逼供

C、非法取证

D、一个人讯问犯罪嫌疑人

65、对管辖不明确的刑事案件,可以由( A)管辖。

A、有关公安机关协商确定

B、最先受理的公安机关

C、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

D、有关公安机关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

66、对管辖(C)的刑事案件,可以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A、有争议或者情况特殊

B、有争议

C、情况特殊

D、不明确

67、在刑事诉讼中,上级公安机关发现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决定或者办理的案件有错误的,有权予以(B),也可以指令下级公安机关予以纠正。

A、撤销或者直接受理案件

B、撤销或者变更

C、直接受理案件

D、变更

68、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必须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B),严禁刑讯逼供。

A、口供和物证

B、口供

C、口供和其他证据

D、证据

69、各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依法向(B)人民检察院提请逮捕、移送审查起诉,严格遵守刑事案件为案期限的规定。

A、同级或者上级

B、同级

C、上级

D、下级

70、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对于不通晓(B)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及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A、全国通用

B、当地通用

C、北京方言

D、普通话

7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和(A)签订的双边合作协议,或者按照互惠原则,我国公安机关和外国警察机关可以相互请求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

A、公安部

B、外交部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72、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刑事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可以由(A)管辖。

A、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

B、几个公安机关共同

C、几个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共同

D、协作管辖

73、对于律师提出的以下要求,公安机关不应当受理的是(B)。

A、向公安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B、会见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情况

C、会见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的情况

D、依法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为犯罪嫌疑人代理申诉、控告

74、一般案件,律师提出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在(D)内安排会见。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75、在刑事诉讼中,上级公安机关发现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决定或者办理的案件有错误的,有权予以(),也可以()下级公安机关予以纠正。A

A、撤销或者变更指令

B、退查要求

C、撤销指令

D、变更要求

76、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对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诉讼参及人,(C)为他们翻译。

A、可以

B、根据案情需要

C、应当

D、视情

77、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讯问。对外公布的诉讼文书,应当使用(C)的文字。

A、汉语

B、少数民族语言

C、当地通用

D、英语

78、居住地包括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B)年以上的地方。

A、六个月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79、行驶中的交通工具上发生的刑事案件,由交通工具(D)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交通工具始发地、途径地、到达地公安机关也可以管辖。

A、所在地

B、所有人居住地

C、所有人户籍所在地

D、最初停靠地

80、对管辖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刑事案件,可以由有关公安机关协商。协商不成的,由(C)指定管辖。

A、地级市公安局

B、省公安厅

C、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

D、公安部

81、对指定管辖的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由被指定管辖的公安机关提请(A)审查批准;需要提起公诉的,由该公安机关移送()审查决定。

A、同级人民检察院同级人民检察院

B、同级人民检察院原管辖地公安机关同级人民检察院

C、原管辖地公安机关同级人民检察院原管辖地公安机关同级人民检察院

D、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同级人民检察院

82、重大的危害国家案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涉外犯罪、经济犯罪、集团犯罪案件的侦查,由哪一级公安机关负责?(B)

A、县级公安机关

B、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

C、市一级公安机关

D、省一级公安机关

83、铁路系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延伸到地方涉及铁路业务的网点,其计算机信息系统发生的刑事案件由(B)管辖。

A、地方公安机关

B、铁路公安机关

C、县级公安机关

D、市级公安机关

84、铁路建设施工工地发生的刑事案件由(D)管辖。

A、铁路公安机关

B、县级公安机关

C、市级公安机关

D、地方公安机关

85、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建立、完善和严格执行办案责任制度和(C)等内部执法监督制度。

A、执法过错追究制度

B、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C、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D、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86、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具备回避的法定情形时,应当自行出现回避申请,没有自行提出回避的,应当(D),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A、通知其回避

B、指令其回避

C、命令其回避

D、责令其回避

87、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侦查人员提出回避申请的,公安机关应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 程序规定 ----------------------培训材料 第一部分一般程序 一、行政案件来源: 检查发现;举报;投诉;移送;火灾事故调查发现;同级政府或上级机关交办等。 二、对各种案源的处理: 填写《受案登记表》进行初步审查,并视情处理。 (一)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的,调查处理: 1、有违法事实; 2、需要追究行政责任; 3、属于本公安消防机构管辖。 (二)不予受理: 不属于本公安消防机构管辖,告知报案人。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处理: 1、没有违法事实; 2、违法情节轻微,不需要追究行政责任;

3、有其他依法不予追究行政责任情形的。 程序要求: (1)内部审批; (2)受害人报案的,制作《不予处理决定书》,3日内送达;无法送达的,应当注明。 三、《受案登记表》的运用:*1、不管是报案的还是监督检查发现的,只要进入行政办案程序的,均应填此表; 2、一案一填,同一事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违法嫌疑人因不同案由被查处的,应分别填写受案登记表;一案多人且相同案由的可合用一表,但应注明各违法嫌疑人的情况(审批表中同,但对每一名违法嫌疑人员的处理意见必须分别写明,审批人部分同意或不同意承办意见的,应当具体写明审批意见)。 3、表中案由按受案时掌握的情况,对照消防法四十四种案由填写,一般表述为:“涉嫌违法主体+案由”。 四、报案人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物品等,应当登记。 登记单一式两份,加盖公安消防机构印章,注明提供人、接收人,一份给提供人,一份归档备查。同时对证据材料、物品采取固定保全措施,明确专人妥善保管。 第二节调查 一、基本要求

(一)全面: 对象——行为人本人,受害人、证人等; 内容——有无违法行为;违法行为轻重,包括: 1、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2、违法行为是否存在; 3、违法行为是否为违法嫌疑人实施; 4、实施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及其他情节; 5、违法嫌疑人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以及不予处理的情形; 6、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 (二)合法: 1、双人办案(当场处罚除外); 2、表明执法身份; 3、依法定程序调查。 (三)及时 一、传唤: 1、对象:只能是行政案件的违法嫌疑人,不得对违法嫌疑人的亲属、证人等其他人员进行传唤。 对涉嫌违法单位,应当传唤本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适用情形: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到公安消防机构或所在地其他指定地点接受讯问。到违法嫌疑人住处或单位讯问不办传唤手续;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 《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已经2020年7月4日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部长赵克志 2020年7月20日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2012年12月13日公安部令第127号修订发布,根据2020年7月20日公安部令第159号《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修正) 目录 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二章管辖 第三章回避 第四章律师参与刑事诉讼 第五章证据 第六章强制措施 第一节拘传 第二节取保候审 第三节监视居住 第四节拘留 第五节逮捕 第六节羁押 第七节其他规定 第七章立案、撤案

第一节受案 第二节立案 第三节撤案 第八章侦查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三节询问证人、被害人 第四节勘验、检查 第五节搜查 第六节查封、扣押 第七节查询、冻结 第八节鉴定 第九节辨认 第十节技术侦查 第十一节通缉 第十二节侦查终结 第十三节补充侦查 第九章执行刑罚 第一节罪犯的交付 第二节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第三节剥夺政治权利 第四节对又犯新罪罪犯的处理

第十章特别程序 第一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节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三节犯罪嫌疑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 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四节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 强制医疗程序 第十一章办案协作 第十二章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办理 第十三章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 第十四章附则 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保证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正确履行职权,规范办案程序,确保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是依照法律对刑事案件立案、侦查、预审;决定、执行强制措施;对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已经追究的撤销案件;对侦查终结应当起诉的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对不够刑事处罚的犯罪嫌疑人需要行政处理的,依法予以处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代为执行刑罚;执行拘役、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第四条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第五条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考试题库[优质文档]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题库 一、判断题 1、办理行政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 2、办理未成年人的行政案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保障其合法权益。(对) 3、办理行政案件,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可以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询问。对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当事人,可以为他们提供翻译。(错) 4、移交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的行政案件,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在移交前可以收集证据,但无需配合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错) 5、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可以由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管辖。(对) 6、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上级公安机关可以指定管辖,但不能直接办理。(错) 7、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对) 8、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的,应当书面通知被指定管辖的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的公安机关。上级公安机关直接办理的可以不通知。(错) 9、国有林区的森林公安机关管辖林区内发生的行政案件。(对) 10、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提出回避申请的,应当说明理由。(对) 11、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回避的,应当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对) 12、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回避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口头提出申请的,公安机关不予受理。(错) 13、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不得申请回避的。(错)

14、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对) 15、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不一定都是证据。(错) 16、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执法公正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错) 17、公安机关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违法嫌疑人是否违法、违法情节轻重的证据。(对) 18、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采用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对) 19、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执法公正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错) 20、书证有更改或者更改迹象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或者书证的副本、复制件不能反映书证原件及其内容的,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对) 21、法律文书送达的期间包括路途上的时间。(错) 22、违法行为人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期间,应当至期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对) 23、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应当在二日内送达。(错) 24、当场处罚不需收集证据(错) 25、当场处罚不需口头告知违法行为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也不需告知违法行为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错) 26、当场处罚应当当场收缴罚款。(错) 27、适用简易程序处罚的,可以由人民警察一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 28、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时,应当防止泄露工作秘密。(对) 29、安全检查需要开具检查证。(错) 30、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并在现场笔录中注明。(对)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犯罪案件程序规定之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办理

遇到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3117155158.html,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犯罪案件程序规定之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办理 核心内容:公安部近日公布《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该规定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关于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办理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由赢了网刑法小编为您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十二章外国人犯罪案件的办理 第三百四十五条办理外国人犯罪案件,应当严格依照我国法律、法规、规章,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并在对等互惠原则的基础上,履行我国所承担的国际条约义务。 第三百四十六条外国籍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我国法律规定的诉讼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三百四十七条外国籍犯罪嫌疑人的国籍,以其在入境时持用的有效证件予以确认;国籍不明的,由出入境管理部门协助予以查明。国籍确实无法查明的,以无国籍人对待。

第三百四十八条确认外国籍犯罪嫌疑人身份,可以依照有关国际条约或者通过国际刑事警察组织、警务合作渠道办理。确实无法查明的,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第三百四十九条犯罪嫌疑人为享有外交或者领事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应当层报公安部,同时通报同级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由公安部商请外交部通过外交途径办理。 第三百五十条公安机关办理外国人犯罪案件使用中华人民共 和国通用的语言文字。犯罪嫌疑人不通晓中国语言文字的,公安机关应当为他翻译。 第三百五十一条外国人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第三百五十二条外国人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罪行后进入我国领域内的,由该外国人被抓获地的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第三百五十三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中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由犯罪发生后该船舶或者航空器最初停泊或者降落地、目的地的中国港口的县级以上交通或民航公安机关或者该外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本题库:判断(49题)、单项选择(53题)、多项选择(63题),总计165题。 一、判断题(49题) 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不适用于公安机关办理的强制戒毒、收容教育等强制措施的案件。(×) 2、《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只能适用于公安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违法行为人决定行政处罚的案件。(×) 3、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罚款不因暂缓执行行政拘留而暂缓执行。(√) 4、因违反治安管理人逃跑等客观原因,导致无法查清案件事实,无法收集足够证据而结不了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向被侵害人说明原因。(√) 5、被处罚人拒绝缴纳罚款的,可以处15日以下拘留,罚款仍应执行。(×) 6、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7、行政案件如果由违法行为发现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应当由违法行为发现地公安机关管辖。(×) 8、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 9、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员回避的,应当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 10、对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公安机关应当在5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11、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员回避的,自提出回避申请之日起,公安机关应当停止办案人员对行政案件的调查。(×) 12、在公安机关作出回避决定前,办案人员不得停止对行政案件的调查。(√) 13、上级公安机关直接或指定管辖的,不受行为地管辖原则限制。(√) 14、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行政案件时,对涉及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当事人要求保密的,应当保密。(×) 15、对扣押物品进行鉴定、检测、检验的期间不计入扣押期间,但应当将鉴定、检测、检验时间告知当事人。(√) 16、在行政拘留处罚前因同一行为已经被采取继续盘问措施限制人身自由24小时, 1

公安部法制局孙茂利局长深度解读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公安部法制局孙茂利局长深度解读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原题:《〈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深度解读》) 孙茂利 来源:2013年2月20日《法制日报》第9版 【作者简介】孙茂利,公安部法制局局长、一级警监,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法学博士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制度作了大范围的修改、完善,涉及到辩护、证据、侦查、强制措施、刑罚执行等各个环节,对侦查工作影响重大而深远。为保证公安机关正确贯彻执行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公安部对1998年发布的原程序规定进行了全面修订,及时发布了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 此次修订《程序规定》,突出体现了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并重、公正与效率平衡的理念,一方面,全面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基本原则,在严格贯彻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有关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各项规定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明确要求;另一方面,注重结合公安侦查工作实际对有关完善侦查权的规定作出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规范执法活动,提升打击犯罪、保障人民群众财产生命安全的能力。 一、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时公安机关不得监听、不得派员在场,全面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 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基本、最核心的诉讼权利。《程序规定》在严格忠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础上,对于律师辩护权采取切实措施予以保障。修订的主要思路:一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是进一步细化规定,使有关程序更具可操作性。 1、明确辩护律师向公安机关了解案件有关情况的范围 结合侦查工作需要,《程序规定》将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了解的案件有关情况细化为“当时已查明的该罪的主要事实,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变更、解除强制措施、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等”,并要求,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将移送情况告知辩护律师,保证辩护律师更加全面、及时了解涉及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情况,更好地行使辩护权利。 2、取消涉密案件委托律师需要经过批准的规定 根据修订后的《程序规定》,所有案件包括涉及国家秘密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可以不经批准直接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为保障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律师的权利,《程序规定》要求,公安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并告知其如果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同时,对于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提出委托辩护律师要求的,应当及时向犯罪嫌疑人委托的辩护律师或者律师事务所转达。通过上述规定,保证犯罪嫌疑人能够及时知悉,并充分行使委托辩护律师的权利。 3、充分保障辩护律师会见权 一是明确看守所应当在48小时以内安排律师会见到在押犯罪嫌疑人。这里的“会见到”,是修订过程中专门增加的,以保证律师在提出会见要求后,能够在法定时限内会见到犯罪嫌疑人。 二是取消了律师会见时侦查机关可以派员在场的规定,并规定律师会见时,公安机关不得监听,不得派员在场。 三是进一步明确了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恐怖活动犯罪案件,辩护律师申请会见犯罪嫌疑人的程序。我们考虑,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是一项基本权利,对这两类案件也要尽可能准予律师会见,因此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除有碍侦查或者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情形外,应当作出许可的决定”,“有碍侦查或者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情形消失后,公安机关应当许可会见”。

行政案件程序规定题库3-2-10

行政案件程序规定题 库3-2-10

问题: [单选]《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行政案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保障其合法权益。这里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A.A、10周岁 B.B、14周岁 C.C、16周岁 D.D、18周岁

问题: [单选]公安机关办理的行政案件,如果由()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其公安机关管辖。 A.A、违法行为发现地 B.B、违法行为结果地 C.C、违法行为人居住地 D.D、上一级

问题: [单选]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下列案件哪个可以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 A.A、卖淫、嫖娼 B.B、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物品 C.C、引诱、容留、介绍卖淫 D.D、赌博 (私人电影 https://www.doczj.com/doc/3117155158.html,/)

问题: [单选]A县某公司的业务员甲、乙一起到B县出差,在B县的宾馆内认识了C县某公司的业务员丙、丁,四人便在房间内赌博,被人举报。派出所出警时,被出来买烟的甲、乙看见,两人打电话通知丙、丁后,先行逃到了公司设在D县的营销点,丙、丁则被派出所出警人员抓到,该案件应由()办理。 A.A、A县公安局 B.B、B县公安局 C.C、C县公安局 D.D、D县公安局

问题: [单选]王某从M省N市H县向M省X市Y区的被侵害人李某邮寄了一封敲诈勒索信。李某接信后按要求在M省X市Z区工商银行向指定账户存入了800元人民币,同日王某从M省N市H县取出。李某被敲诈勒索后向M省X市Y区公安机关报案,接报后H、Y、Z三地公安机关互相推诿,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请问该案管辖应如何办理?() A.A、由最初受理的Y区公安机关管辖 B.B、报请N市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C.C、报请x市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D.D、报请M省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 第十四条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下列情形外,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 (一)监察机关管辖的职务犯罪案件; (二)人民检察院管辖的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以及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的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 (三)人民法院管辖的自诉案件。对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人民法院移送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被害人直接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四)军队保卫部门管辖的军人违反职责的犯罪和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 (五)监狱管辖的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刑事案件;

(六)海警部门管辖的海(岛屿)岸线以外我国管辖海域内发生的刑事案件。对于发生在沿海港岙口、码头、滩涂、台轮停泊点等区域的,由公安机关管辖; (七)其他依照法律和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 第十五条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以及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犯罪行为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连续、持续或者继续实施的地方都属于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犯罪对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 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法律、司法解释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有关犯罪案件的管辖作出特别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中铁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研究 系别:经济管理系 学科专业:财务管理 姓名:李军 指导教师:孙维峰 运城学院 2015年5月

中铁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形成的企业债权,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的增长在为企业产品扩大销路的同时,其不合理的账款增多的风险性也大大增加。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中国中铁是一个较大的企业集团,其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选取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为对照,通过搜集2011-2013年财务报表,以样本分析为切入点,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上被忽视的控制点上,提炼出客户信用风险评级、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不合理账款准备比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四个主要风险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中铁应收账款存在一些问题,并指出可通过建立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体系、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策略等方法来提高其应收账款管理,以便为中国中铁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国中铁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Research of China railway group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Abstract:Accounts receivable is refers to the enterprise in the normal business activities, for selling goods, providing labor services and form of creditor's rights of enterprise, is the enterprise important current assets. The growth of accounts receivable in expanding market for the enterprise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its unreasonable also greatly increase the risk of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ccounts. Therefor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o strengthe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accounts receivable research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China railway group is a large enterprise group, its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is the key point of this study. This article selects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receivables for reference, by collecting 2011-2013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sample analysi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n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ignored the control points of extracting customer credit risk rating, unreasonable proportion of accounts receivable account for revenue, account receivable ratio and 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 rate of the four major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China railway group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nterprise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prevention system can be built, strengthen enterprise accounts receivable internal control, perfect the enterprise accounts receivable recovery methods such as management strategy to improve its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ina railway group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theory basis. Key words:China railway group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完整版)办理治安案件程序教案.doc

教学技能大赛教案 课目:办理治安案件程序—传唤 教师:杨鹏 学时:90 分钟 代表队: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Ⅰ教学提要 教学对象体改治安管理专业 使学生明确传唤的概念,了解不同传唤方式的适用情形,教学目标 掌握《传唤证》的填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办理治安案件程序——传唤 一、传唤的概念 教学内容 二、传唤的种类及适用情形 三、适用传唤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授课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实训示范动作规范。精选 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学生全面系统教学要求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熟悉相关法律文书的制作。培养学生实战能力,针对不同情况,能够灵活应用相关法律措施, 固定证据。 教师分工一位教师主讲,辅助教师协助组织学生实训。 教学重点传唤的种类及适用情形 教学难点口头传唤的适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时安排 2 学时( 90 分钟)

场地器材演示视频、讨论案例、演示图片、法律文书 Ⅱ教学进程 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精选案例视频,获取治教学准备 安传唤的各种基础材料。 课程导入老师讲授。 5 分钟 复习上节课内容—受案讲授5 分钟 一、受案概念引入案例介绍证人作 二、受案的步骤证存在现实的问题 三、治安案件的受理要求10 分钟 演示文书 四、文书制作学生演练:填写《传唤证》 正式讲述:15 分钟15 分钟 本节课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述。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讨 即概念、种类及适用情形、注意问题。论,分析口头传唤的 一、传唤的概念 适用情形 视频演示 教学实施 10 分钟学生 传唤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分组演练。教人或嫌疑人,限令其于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师点评 接受询问的一项法律措施。10 分钟 视频演示 执行主体——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本节重点 15 分钟 适用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同时回忆本 为人或嫌疑人;(对证人,节第一个大问题。 鉴定人不能适用。)引入案例,强 要求——是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调对传唤地点的要求 目的——是询问。(证据:能够证实另一个事实客观存在的事实。《程序规定》第 23 条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重点讲授。为下一节课做 铺垫。 引入“重庆李思怡案件” 提高学员执法

公安部修改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公安部修改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159号 《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已经2020年7月4日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部长赵克志 2020年7月20日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 公安部决定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十三条修改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和公安部签订的双边、多边合作协议,或者按照互惠原则,我国公安机关可以和外国警察机关开展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 二、将第十四条修改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下列情形外,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 “(一)监察机关管辖的职务犯罪案件; “(二)人民检察院管辖的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

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以及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的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 “(三)人民法院管辖的自诉案件。对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人民法院移送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被害人直接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四)军队保卫部门管辖的军人违反职责的犯罪和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 “(五)监狱管辖的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刑事案件; “(六)海警部门管辖的海(岛屿)岸线以外我国管辖海域内发生的刑事案件。对于发生在沿海港岙口、码头、滩涂、台轮停泊点等区域的,由公安机关管辖; “(七)其他依照法律和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 三、将第十五条改为两条,作为第十五条、第十六条,修改为: “第十五条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题集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题集 1、公安行政案件管辖的分类 答:管辖从内容上来分,可分为四类:地域管辖、级别管辖、职能管辖、指定管辖等。 2、管辖的基本原则? 答: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管辖,这是管辖的基本原则,也是行政处罚确定的管辖原则。 3、地域管辖包含的内容? 答:第一,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第二,行政案件如果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违法行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 第三,涉及卖淫、嫖娼,引诱、容留、介绍卖淫,赌博的案件不适用违法行为人居住地管辖原则,只能由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管辖; 第四,办案协作。 4、什么是共同管辖? 答: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公安机关对同一行政违法案件都有管辖权的情况,是管辖冲突的一种情形。 5、《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指定管辖”是如何规定的? 答: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

指定管辖。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上级公安机关可以直接办理或者指定管辖。 6、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证据的种类? 答:(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材料,电子证据;(四)被侵害人陈述和其他证人证言;(五)违法嫌疑人陈述和申辩;(六)鉴定意见;(七)检测结论;(八)勘验,检查笔录,现场笔录。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 7、书证? 答: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表达的思想、行为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 8、物证? 答:是指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存在状态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 9、视听资料? 答:是以声音、图像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 10、证人证言? 答:是指了解案件情况的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所作的口头或者书面陈述。 11、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 答:是指违法嫌疑人就本人是否实施违法行为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所作的陈述或者辩解。

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题库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题库 一、判断题: 1、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 2、执行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是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 3、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4、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5、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 6、在刑事诉讼中,上级公安机关发现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决定或者办理的案件有错误的,应当指令下级公安机关予以纠正,不得直接予以撤销或者变更。(×) 7、下级公安机关对上级公安机关的决定应当执行,如果认为有错误,可暂停执行,同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 8、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9、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可以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讯问。对外公布的诉讼文书,应当使用当地通用的文字。(×) 10、对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人民法院移送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被害人直接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11、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应当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12、针对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被害人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地公安机关也可以管辖。(√) 13、列入武装警察部队序列的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门人员的犯罪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 14、公安机关办案过程中的记录人、翻译人员和鉴定人需要回避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15、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要求回避、申请复议。(√) 16、对于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委托同一名辩护律师的,或者两名以上未同案处理但实施的犯罪存在关联的犯罪嫌疑人委托同一名辩护律师的,公安机关应当要求其更换辩护律师。(√) 17、犯罪嫌疑人拒绝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作为辩护人或者自行委托辩护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三日以内通知法律援助机构。(√) 18、辩护律师向公安机关了解案件有关情况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将犯罪嫌疑人涉嫌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试题.doc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试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X) 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所称的行政案件不包括劳动教养案件。(√) 2、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基本原则是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3、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应当坚持违法不究、执法必严的原则。(×) 4、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的行政案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保障其合法权益。(×) 5、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使用当地的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时正式使用的民族语言进行询问。(√) 6、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只有在办案中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情形的,才能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7、所有行政案件都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8、卖淫、嫖娼的行政案件,可以由违法行为发生地或者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证机关管辖。(×) 9、赌博的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10、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由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管辖。(×) 11、对行政案件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上一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12、公安边防、消防部门人员的违法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 13、公安派出所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公安派出所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 14、公安派出所所长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 15、办案人民警察是该行政案件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为不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在申请回避后,应当主动停止对案件的调查。(×) 16、公安机关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违法嫌疑人是否违法、违法情节轻重的证据。(√) 17、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 18、公安机关送达法律文书,被处罚人是单位的,应该由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签收。(√) 19、王某赌博被公安机关查获,因情节轻微,人民警察可以当场对王某作出罚款二百元的处罚决定。(×) 20、对违法事实确凿违反所有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处二百元以下罚款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21、对符合当场处罚条件的案件,办案人民警察必须适用当场处罚。(×) 22、适用简易程序处罚的,可以由人民警察一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3、人民警察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的二十四小时内报处罚决定书上加盖印章的公安机关的上一级公安机关备案。(×) 24、对边远,交通不便的地区适用当场处罚的,办案民警可以根据情况使用传真、电话等形式备案。(√) 25、公安机关对行政案件进行调查时,应当公开、公正、合法地收集、调取证据材料,并予以审查、核实。(×) 26、公安机关对所有行政案件进行调查取证或者处理时,人民警察都不得少于两人。(×) 27、人民警察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进行安全检查时,应当出具检查证。(×) 28、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时,对醉酒的违法嫌疑人,应当采取强制措施至其酒醒。(×) 29、行政案件移送管辖的,询问查证时间和扣押等措施的期限重新计算。(√) 30、公安机关对发现或者受理的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 3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对违法嫌疑人的调查,都必须使用传唤。(×) 32、公安机关强制传唤违法嫌疑人时,可以依法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33、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使用口头传唤时,不要求补办传唤手续,但是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询问地点、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 34、被传唤人到案时间是指违法嫌疑人到达公安机关或者指定的询问地点后公安机关开始询问的时间。(×) 35、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36、办案人民警察对同案的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同时进行询问。(×) 37、询问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38、对违法嫌疑人进行询问时,在文字记录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录音、录像。(√) 39、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时,对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请求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允许,但不能要求其自行书写。(×) 40、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到其单位、学校、住所进行。(√) 41、公安机关可以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进行检查。(√) 42、公安机关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进行检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 43、对违法行为人的住所进行检查时,必须开具检查证,但涉及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可以不开具检查证进行检查。(√)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159号 《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已经2020年7月4日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部长赵克志 2020年7月20日 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 公安部决定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十三条修改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和公安部签订的双边、多边合作协议,或者按照互惠原则,我国公安机关可以和外国警察机关开展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 二、将第十四条修改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下列情形外,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 “(一)监察机关管辖的职务犯罪案件;

“(二)人民检察院管辖的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以及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的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 “(三)人民法院管辖的自诉案件。对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人民法院移送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被害人直接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四)军队保卫部门管辖的军人违反职责的犯罪和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 “(五)监狱管辖的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刑事案件; “(六)海警部门管辖的海(岛屿)岸线以外我国管辖海域内发生的刑事案件。对于发生在沿海港岙口、码头、滩涂、台轮停泊点等区域的,由公安机关管辖; “(七)其他依照法律和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 三、将第十五条改为两条,作为第十五条、第十六条,修改为: “第十五条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题库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试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X) 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所称的行政案件不包括劳动教养案件。() 2、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基本原则是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3、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应当坚持违法不究、执法必严的原则。() 4、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的行政案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保障其合法权益。() 5、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使用当地的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时正式使用的民族语言进行询问。() 6、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只有在办案中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情形的,才能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7、所有行政案件都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8、卖淫、嫖娼的行政案件,可以由违法行为发生地或者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证机关管辖。() 9、赌博的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10、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由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管辖。() 11、对行政案件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上一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12、公安边防、消防部门人员的违法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 13、公安派出所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公安派出所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 14、公安派出所所长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 15、办案人民警察是该行政案件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为不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在申请回避后,应当主动停止对案件的调查。()

16、公安机关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违法嫌疑人是否违法、违法情节轻重的证据。() 17、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 18、公安机关送达法律文书,被处罚人是单位的,应该由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签收。() 19、王某赌博被公安机关查获,因情节轻微,人民警察可以当场对王某作出罚款二百元的处罚决定。() 20、对违法事实确凿违反所有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处二百元以下罚款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21、对符合当场处罚条件的案件,办案人民警察必须适用当场处罚。() 22、适用简易程序处罚的,可以由人民警察一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3、人民警察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的二十四小时内报处罚决定书上加盖印章的公安机关的上一级公安机关备案。() 24、对边远,交通不便的地区适用当场处罚的,办案民警可以根据情况使用传真、电话等形式备案。() 25、公安机关对行政案件进行调查时,应当公开、公正、合法地收集、调取证据材料,并予以审查、核实。() 26、公安机关对所有行政案件进行调查取证或者处理时,人民警察都不得少于两人。() 27、人民警察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进行安全检查时,应当出具检查证。() 28、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时,对醉酒的违法嫌疑人,应当采取强制措施至其酒醒。() 29、行政案件移送管辖的,询问查证时间和扣押等措施的期限重新计算。() 30、公安机关对发现或者受理的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