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传统音乐:一般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它是一种活着的过去,经过历史不断累积,不断丰富并沿袭至今。

山东大鼓:是北方各种大鼓中较早进度城市,较早成熟成型的曲种之一。何老凤、郭大妮、黄大妮、王小玉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武生,杨小楼。

学堂乐歌:是什么:指的是20世纪初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意义:中国近代的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新品种,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的内因,还有着鲜明的外力作用。它“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学堂乐歌基本内容:1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墙欺凌的爱国精神。2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的胜利,代表性作品有沈心工作词的《革命军》等,此类歌曲大多产生于辛亥革命后。3配合向中小学进行所谓”军国民教育”的各种所谓的军歌。 4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代表作秋瑾作词的《免女权》等。5鼓吹新文化,倡导出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6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和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教育。7鼓吹忠君,尊孔等等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题材,如陈颂平的《尊孔》。

学堂乐歌基本形式:根据日本新式学校唱歌的经验和中国当时的国情,我国"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也是以在学校内集体歌咏、并通过学唱这些歌曲学会西方的记谱法(五线谱、简谱)和基本乐理的知识。但是,对于这些歌曲的编写,当时一般都采取以外国(日本、欧美)现成歌调配以我国自编的歌词给以填配而成的,而以我国传统音乐的音调来进行填配的歌曲相当少、以我国音乐家自创曲调来编写的更少。此外,当时这些歌曲大多采取"单音歌唱"(即齐唱曲调)的方式,而极少以多声合唱的方式。此外,除了李叔同外,一般对伴奏均无特定要求。

沈心工:沈心工1870年2月14日生于上海,名庆鸿,字叔逵。心工是他作歌、作曲时用的笔名。沈心工也于1902年4月赴日本,与鲁迅同期进入设在东京的弘文学院。在日本,给了沈心工最大触动的,是明治维新以后在学校教育、政治宣传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的乐歌活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乐歌之一《男儿第一志气高》,就是沈心工当时的第一首习作。此歌后来在国内广为传唱(初名为《体操--兵操》)。作品:沈心工的乐歌题材较为广泛: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从军歌》、《爱国》等;有直接鼓吹国民革命、歌颂共和新政的《革命军》、《美哉中华》等,有提倡男女平权,重视科学的《女学歌》、《电报》《纺织》等。他所编乐歌,多数是儿童歌曲。由于他长期担任教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唱歌要求有较深入的观察与了解,因而善于描写儿童生活中所接融到的一些事物,使儿童感到亲切。他也是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作者,所作歌词浅而不俗,简明易解。他选用曲调比较注意音乐语言的生动性和儿童特点。如他所编的《体操─兵操》、《赛船》、《竹马》、《铁匠》等乐歌,在学生中广为梳传。由他作曲的乐歌还有:《黄河》、《革命必先格人心》、《军人的枪弹》、《采莲曲》、《今虞琴社社歌》和《辍悼歌》等6首,以《黄河》一曲影响最大,此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真挚感情。

李叔同:弘一法师(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祖籍浙江,客居天津。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他的作品大部分代表的歌曲,主要集中在他回国后任职示范教学期间,如,《春游》《送别》》《莺》《归雁》《西湖》等。此外,有不少是触景生情的个人抒怀之作,如《早秋》《冬》《月夜》等。

曾志忞:号泽民,上海人。其实他也是20世纪初最早(1901年)赴日留学的热血青年。起初他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很快就被日本明治维新后活跃的新音乐生活所吸引。到了1903年,在学习法律的同时,他又进入东京音乐学校学习西洋音乐。沈心工在东京组织的

“音乐讲习会”,曾志忞也是最积极的参加者。音乐活动:他的《音乐教育论》是早期较有深度的探讨如何发展中国音乐教育的论文,并在《醒狮》杂志第一至三期(1905、10—1906、4)发表了我国第一篇介绍西洋和声知识的《和声略意》。并与高寿田、冯亚雄等人合作,于1907年创办上海贫儿院音乐部与管弦乐队。1914年出版了由高寿田译述,曾志忞校订的《和声学》,被教育部审定为师范学校中学教科书,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和声教科书。

华彦钧:国民间音乐家。人称阿炳,江苏无锡人。父名华清和,是无锡洞虚宫道观偏殿雷尊殿的当家道士,精于道教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阿炳从小受到父亲的严格训练,学会了演奏笛子、琵琶、二胡、鼓等乐器,15~16岁已成为无锡道教界一名出色的乐师。1918年左右,华清和去世,阿炳继为雷尊殿当家道士。这时他对民歌、戏曲等有着强烈的爱好和追求,拜了不少民间艺人为老师,学习、掌握了大量民间音乐,这对他以后创作特点及演奏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约1928年,阿炳双目失明,时人因称其为“瞎子阿炳”。由于社会动乱,道产亦变卖殆尽,阿炳开始了流浪卖艺生涯。他的大部分器乐作品出于这个时期。“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在全国掀起的抗日救亡运动影响下,阿炳常常在无锡崇安寺等地演奏救亡歌曲,编唱时事新闻等。阿炳的流浪生活,使他大量接融到江苏南部的民歌小调、丝竹乐、锣鼓乐、锡剧等,对他的创作提供了大量新鲜而生动的素材。但阿炳的创作不是这些民间音调的简单组合,而是创造性地加以丰富、发展而有别于当时的民间音乐。他所创作的3首二胡曲:《寒春风曲》约成于20年代末,《听松》约作于30年代初,《二泉映月》约作于30年代末。这些作品表达了阿炳对辛酸的现实生活的沉思,也寄托了阿炳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阿炳留下的3首琵琶曲,即《昭君出塞》、《大浪淘沙》和《龙船》。阿炳的二胡演奏细腻深刻,深朴苍劲,多以短弓见长,滑音的演奏给旋律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在琵琶演奏上,他也有很深造诣,左手触弦坚实、右手以大指开板为特点,气质淳直、粗犷健朗。阿炳以自己的创作、演奏(包括编唱新曲)等,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表现了被压迫阶层在旧社会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愿望。

杨元亨:中国民间音乐家。吹歌艺人。名小白,号老利,河北安平人。因家贫9岁出家当道士,从其师永兴学做法事,学识字和读唱工尺谱,并习奏笛、箫、笙、海笛、板胡、二胡、鼓等多种乐器,尤以掌握管子的演奏技巧最精。16~17岁时,已在冀中安平、束鹿、定县等地的道场活动中负有盛名。30年代后期,日本侵略军蹂躏冀中,元亨所在道观被毁,遂还俗回乡,在民间吹歌班社传授技艺。1950年2月,受聘为中央音乐学院管子教师,任教近十年。杨元亨的管子演奏,讲究唇、舌、齿、喉技艺的严格配合。其风格淳朴爽朗,简洁明快。其常奏曲目近200首,包括道教音乐、民间歌曲和民间器乐曲牌等;并能演奏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京剧、昆曲、评戏、哈哈腔、老调梆子等许多剧种的唱腔。不少民间乐曲,如冀中吹歌的《放驴》、《小开门》、《小二番》、《拿天鹅》、《叠里金钱》、《老板集贤宾》、《双黄莺》等,经他演奏加工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他演奏的道教音乐和其他民间音乐100多曲,已录音记谱传世。

广东音乐:是以广东民间小调为基础,又吸收了粤剧,粤曲,以及外省民间音乐而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

新型音乐社团:1 中华音乐会2国乐研究所3大同乐会4杭州国乐研究所5乐林国乐社6上海云和会7苏州吴平音乐社

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由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创办。

王光祈:光祈(1892—1936年),中国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字润玙,一字若愚。1892年8月15日生于四川温江,1936年1月12日病逝于德国波恩。1908年进成都高等学堂分设的中学堂,1912年毕业。1914年到北京,入中国大学攻读法律,同时任职于清史馆,并先后担任成都《四川群报》驻京记者和北京《京华日报》编辑。1918年与李大钊、曾琦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在翌年 7月1日的成立大会上,被推为该会执行部主任。同年

底,在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等支持下,又创建“工读互助团”。1920年赴德国留学,先学德文和政治经济学,并兼任《申报》、《时事新报》和北京《晨报》的驻德特约记者。1922年起改学音乐,在柏林从私人教师学小提琴和音乐理论,1927年入柏林大学攻读音乐学,师从E.M.von 霍恩博斯特尔、A.舍尔林、H.沃尔夫和C.萨克斯等教授,1932年起任波恩大学中文讲师。1934年以论文《中国古代之歌剧》(今译《论中国古典歌剧》)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他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位重要的音乐学家,他是我国近代音乐学事业的发展做出相当宝贵的贡献。

萧友梅:友梅(1884~1940),中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思鹤,又名雪明。1884年1月7日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市),1940年12月31日卒于上海。1901年赴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教育学,同时在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音乐。1909年回国,1912年赴德国入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理论,1916年以论文《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获得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任教并担任领导。1927年与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院,任教务主任,1929年改建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由他主持校政。他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为创立和发展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作出重要贡献。萧友梅在音乐创作和音乐学方面也有显著成绩,音乐作品主要有弦乐四重奏《小夜曲》(1916,为中国第一部重奏作品),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及《问》、《五四纪念爱国歌》等100多首声乐作品,音乐学著作主要有《和声学》、《普通乐学》、《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古今中西音阶概说》、《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等。

赵元任: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1910年为游美学务处第2批留学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1914年获理学士学位。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讲师。1920年回国任清华学校心理学及物理教授。1921年再入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继而任哈佛大学哲学系讲师、中文系教授。1925年6月应聘到清华国学院任导师,指导范围为“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等。1929年6月底国学研究院结束后,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主要著作有《国语新诗韵》、《现代吴语的研究》、《广西瑶歌记音》、《粤语入门》(英文版)、《中国社会与语言各方面》(英文版)、《中国话的文法》、《中国话的读物》、《语言问题》、《通字方案》,出版有《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等。元任的歌曲作品,音乐形象鲜明,风格新颖,曲调优美流畅,富于抒情性,既善于借鉴欧洲近代多声音乐创作的技法,又不断探索和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的特色。

黎锦辉:黎锦辉(1891年9月5日-1967年2月15日),作曲家,湖南湘潭人,早年广泛接触民间音乐,学习各种民族乐器演奏。1912年毕业于长沙高等师范学校。1916年曾参加北京大学音乐团的活动. 1920年至 1927年在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所国语文学部部长和国语专修学校校长.并主编《小朋友》周刊,还创办了中华歌舞专科学校,为改革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和推广国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年代起,开始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先后写下了《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12 部儿童歌舞剧及《可怜的秋香》、《好朋友来了》等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他的作品大都自编剧本和歌词,音乐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并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的精神.作于1928年的《小小画家》嘲讽封建读经教育,夺抑儿童天性,宣传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其歌舞剧制作在音乐的性格化与戏剧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被认为是中国近壮丽回景、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的英雄史诗。是近代中国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刘天华: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国乐一代宗师,“中西兼擅,理艺并长、而又会通其间”的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刘天华共作有十首二胡曲:

《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

青主:国现代音乐学家。原名廖尚果,笔名黎青主、黎青、青主。广东惠阳人,参加过辛亥革命,后赴德国学习军事、法律,兼学钢琴及理论作曲。1922年返国,参加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秘书等职。1929年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主编校刊以及音乐杂志《乐艺》。著有《乐话》及《音乐通论》两书,系统地论述了对于音乐的本质、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音乐的社会作用等问题的看法。其他还有音乐论文、小品、随感等六十余篇,声乐创作若干,均搜集于《音境》即《清歌集》两册歌集之中,《我住长江头》为其代表性作品之一。抗日前夕脱离音乐界,晚年从事翻译工作。

黄自:中国作曲家。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生于1904年3月23日,1938年5月9日卒于上海。1916年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参加学校乐队、合唱队,学习钢琴和声乐,1924年赴美国学习心理学,1926年入奥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28年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29年毕业,获得音乐学士学位毕业作品管弦乐序曲《怀旧》曾在学院演出,这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1931年起创作了多首抗战歌曲,如《抗敌歌》、《旗正飘飘》等。1934年与萧友梅等人创办《音乐杂志》,1937年辞去教职,专事编写专业教材。他倡导音乐创作走民族乐派的道路,探索音乐的民族风格。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代表作品还有清唱剧《长恨歌》、歌曲《点绛唇》、《南乡子》、《玫瑰三愿》等,他还主持并实际参与编写了《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材》(共6册) 黄自的歌曲《思乡》、《抗敌歌》、《长恨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

应尚能:应尚能(1902—1974),宁波人,生于南京。192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同年赴美国留学,入密歇根大学工学院读机械工程,后转该校音乐学院。1929年毕业,次年回国,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度主持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实验巡回合唱团,并历任国立音乐学院、戏剧专科学校、社会教育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是中国最早研究、介绍欧洲传统声乐艺术的歌唱家之一。30年代初,在上海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曲目以中外艺术歌曲为主,尤以演唱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见长。风格严谨朴实,声音丰满柔韧,富有抒情性。创作歌曲、合唱曲和练声曲等150余首,代表作有歌曲《吊吴淞》、《国殇》、《无衣》、《带镣行》、《夜歌》和合唱曲《请告诉我》等,出版有《创作歌集》、《燕语》、《国殇》、《儿童歌曲集》和《荆轲插曲》等歌集,另著有《乐学纲要》等。

周淑安:中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周淑安是中国最早学习与研究欧洲传统声乐艺术的音乐教育家之一。数十年来,她努力探索声乐教学民族化,为培养中国声乐专业人才作出了成绩。她的论文《我的声乐教学经验》(《音乐论丛》第 4辑,音乐出版社,1963),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乐观》《纺纱歌》《安眠歌》《坚劲歌》,《关不住了》

儿童歌曲《小老鼠》《天地宽.》

陈田鹤:国作曲家。1911年12月8日生于浙江永嘉,1955年12月23日卒于河北通县(今属北京)。1928年入温州私立艺术学院,1930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黄自学习作曲。1934年任教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1936年在山东省立剧院从事音乐创作及教学。1940年在重庆任国立音乐院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后随院迁至南京,1949年任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教授。1951年后,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歌剧院从事作曲。作品有钢琴曲《序曲》(1934年获“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二等奖),歌曲《哀悼一位民族解放战士》、《山中》、《秋天的梦》等,清唱剧《河梁话别》,管弦乐改编曲《广陵散》,编配歌舞

音乐《采茶灯》、《荷花舞》等。并编有《回忆集》和《剑声集》两部歌曲集。

刘雪庵:雪庵(1905~198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四川(今重庆)铜梁人。幼时受其兄影响爱好音乐。1926年入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和作曲并学唱昆曲。1929年转入上海私立中华艺术大学。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组,随萧友梅、黄自学习作曲与和声学。毕业后曾从事过救亡歌咏运动。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主修理论作曲,师从黄自,与贺绿汀等被称为“黄自四大弟子”。1934年起,先后在中央航空学校、上海音乐艺文社《音乐杂志》任教或作编辑。抗战时期创办抗战音乐刊物《战歌》,并先后在重庆担任中国电影制片厂音乐顾问、军委会政治部设计委员、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教员、国立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组副教授,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音乐月刊》主编。40年代以后在苏州社教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任教。 30年代创作了钢琴曲《中国组曲》和抗日歌曲《出发》、《前进曲》、《前线去》、《长城谣》、《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民族至上》等,并创作了《中华儿女》、《保家乡》等电影歌曲,同时为军队创作了《海军军歌》、《空军军歌》。1941年为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谱写全部插曲。1956年,根据古曲《平沙落雁》创作了钢琴曲《飞雁》。其他代表作还有歌曲《飘零的雪花》、《采莲谣》、《红豆词》。并撰有《音乐与个人》、《音乐中的民族形式问题》等文章。《何日君再来》

李惟宁:作曲家,作品《偶然》。

江定仙:定仙,作曲家湖北武汉人。1930年入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学习。曾任国民党政府陕西省教育厅、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编辑,湖北教育学院、重庆音乐院教授。建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作曲系主任、副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音协第一至四届理事。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作品有钢琴曲《摇篮曲》、交响诗《烟波江上》、交响曲《沧桑》、电影音乐《早春二月》等。有《江定仙歌曲选集。

贺绿汀:贺绿汀,(1903-1999) 湖南邵阳市邵东县人。主要音乐作品有《天涯歌女》、《四季歌》、《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牧童短笛》等,管弦乐《森吉德玛》、《晚会》等。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1999年4月27日在上海逝世。解放后,贺绿汀先生将主要精力放在音乐教学上。他一直担任上海音乐学院 (新闻) 院长的职务,并创办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和附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音乐人才。这期间,他还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并且写下《我对戏曲音乐改革的意见》、《论音乐的创作》、《民族音乐问题》等文章,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聂耳:聂耳是云南玉溪人,1912年2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聂耳从小喜爱音乐(原名聂守信,改名为“聂耳”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耳朵特别灵),1918年就读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利用课余时间,聂耳自学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乐器,并开始担任学校“儿童乐队”的指挥。1922年,聂耳进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 1925年考取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插班生。时值第一次国内革命风暴在中国南方兴起,他开始受到进步书刊和《国际歌》等革命歌曲的影响。聂耳一生共创作37首乐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所写的,其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有较大比重。聂耳经常与田汉合作。除义勇军进行曲外,聂耳的代表作品还有:1932年:《进行曲》(口琴曲),《圆舞曲》,《天伦之爱》(歌舞曲)。 1933年:《开矿歌》,《饥寒交迫之歌》,《卖报歌》。 1934年:《走出摄影场》,《一个女明星》,《雪飞花》,《翠湖春晓》,《一个女明星》,《雪花飞》,《翠湖春晓》,《金蛇狂舞》,《昭君和番》,《卖报之声》,《小野猫》,《打砖歌》,((码头工人),《苦力歌》,《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飞花歌》。 1935年:《告别南洋》,《春回来了》,《慰劳歌》,《梅娘曲》,《逃亡曲》,《塞外村女》,《打长江》,《采菱歌》,《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无题(雷)》,《小工人》,《伤兵歌》,《白雪歌》,《采茶歌》,《茶山情歌》。

冼星海: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中国作曲家。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5月11日(一说6月13日)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冼星海的四部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黄河大合唱简介:《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江文也:原名:文彬,中国作曲家。祖籍福建永定,1910年6月11日生于台湾台北淡水镇,1983年10月24日卒于北京。1929 年赴日本武藏学校学习,同时在东京上野音乐学校学习声乐,1932年正式投身音乐事业。1932年、1933年两次参加日本全国音乐比赛均获入选奖。1933年开始专攻作曲,师从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并参加了日本新兴作曲家联盟。1934年他创作了第一部作品管弦乐曲《台湾舞曲》。该曲在1936年第十一届奥林匹克国际音乐比赛中获银奖。此后他又连续 4 次在日本全国音乐比赛中获作曲奖。美籍俄国作曲家齐尔品(A.N.切列普宁)搜集出版了江文也创作的钢琴曲《小素描》、《三舞曲》、《十六首小品》和声乐曲《台湾山地同胞歌》等。1938年江文也回国,在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任作曲和声乐教授。同时他开始研究中国古典音乐。创作了大型管弦乐曲《孔庙大晟乐章》。1947年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作曲教授。195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授。他的音乐创作题材广泛,语言纯朴,感情真挚,并将现代音乐创作手法与民族精神相结合的创作原则贯穿于钢琴、交响曲、声乐、室内乐等各个音乐体裁领域。作品还有管弦乐组曲《故都素描》,交响诗《汨罗沉流》、《俚谣与村舞》,钢琴曲《北京万华集》、《乡土节令诗》、《渔夫舷歌》,钢琴三重奏《在台湾高山地带》等。写有《中国古代正乐考——孔子音乐论》等音乐学著作。

马思聪:我要把每一个音符献给祖国。——马思聪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广东海丰人。马思聪是中国重要的作曲家,他的创作,包罗交响乐、小提琴独奏曲、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等,其中以《思乡曲》、《摇蓝曲》、《西藏音诗》、《塞外舞曲》为代表作。

揭露性歌曲:《你这坏东西》《跌倒算什么》《民主是那样》讽刺歌曲:《古怪歌》《五块钱》《老天爷》费克的《差官小调》

谭小麟:他是近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主要作家,作品有《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浪漫曲》以及《弦乐三重奏》。其中《弦乐三重奏》是中国所写的西洋乐器重奏音乐在国外获奖的第一部作品。他的音乐风格有着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鲜明印迹,他的创作讲究作品的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用音考究,技术洗练;恪守调性原则,而又不受调式的约束。

白毛女:贺敬之丁毅作词编剧,马可,张鲁,李焕之,翟维,为我国歌剧创作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意义;本剧通过剧中各个不同人物关系,深刻的概括了存在我国当时广大农村中最基本的阶级矛盾和斗争,可以说本剧的内容极深刻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现实,又给被压迫的农民群众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此外本剧也富于浪漫主义保留了民间有关“白毛仙姑”这种传奇的情节,并使之提高到“就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哲理高度。艺术成就:1它开始解决如何通过音乐来具体而细致刻画剧中人物形象的问题,2并开始有意识的广泛吸取说唱,戏曲等民间音乐的音调,根据剧中人物性格发展的需要和格局发

展的需要,创造性的加以选择,改造和发展。3作曲家在创作的形式上和手法上,创造性的借鉴了近代外国歌剧的一些传统形式和经验,如主导主题运用,以及和声,复调,合唱,伴唱,重唱和管弦乐队等。丰富了歌剧的音乐表现力。

中国近代音乐史分析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 这个时期音乐发展的特点: ①传统音乐随社会变化而有相应调整,以求自身保存,主导地位下降。 ②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西方文化的影响,新文化的出现,产生了新音乐,不断发展,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③社会政治变化,对音乐影响深刻,有过各种政权下不同政治色彩的音乐文化同时共存,呈现了复杂、多元的特点。 清末以来随西方音乐传入逐步建立的不同此前传统音乐的近代新音乐,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启蒙阶段,由1898年康梁上书开办新式学堂,至1919年“五四”前。新音乐文化获得坚实基础,出现一批普通音乐的教育家。 ②“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至二十年代末。发展迅速,新型音乐教育机构建立,为专业音乐发展奠定基础,出现一批专业音乐家。 ③三十年代,国立音专的专业音乐创作和演出,全国性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贯穿这个时期。大多是声乐作品,器乐较少。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出现《黄河大合唱》具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④四十年代,中国处于沦陷区、国统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三种政权并存局面,音乐文化发展呈现不同色彩。仍以声乐作品为主,器乐创作明显提高。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创作里程碑式作品。 传统音乐的发展 戏曲 京剧等较大剧种已经定型。一些优秀京剧艺术家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对原来艺术形式大胆改革,扩大了京剧的表现力。 梅兰芳,创编进步时装新戏和革新的古装新戏《洛神》、《天女散花》;对传统剧目《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进行新的加工创造;编演爱国戏《抗金兵》。对旦角艺术进行改革,创立融青衣、花旦、刀马旦为一体的“花衫”,雍容华贵、凝重流畅的唱腔,形成独特风格的“梅派”。另外,伴奏加进二胡、月琴,一些新戏中采用新的配乐手法。三十年代赴美、苏,赢得国际声誉。 周信芳,创编进步时装新戏、新编历史剧,编演《四进士》等。发扬“海派”改革创新精神,强调唱腔与语言的结合,,形成质朴刚健、铿锵顿挫、富于激情的“麒派” 程砚秋,编演《荒山泪》、《窦娥冤》等,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广泛学习其它剧种和西方音乐,创造委婉幽咽而又刚劲的“程派”。 还出现了富连成班(1904年,叶春善筹组,在北京)、中华戏曲专科学校(1930年成立于北京)、昆曲传习所(1920年,穆藕初创办,在苏州) 锡剧、沪剧、扬剧、淮剧、楚剧、黄梅戏以及评剧、越剧等地方小戏迅速发展提高。 评剧由河北“对口莲花落”于东北“蹦蹦”合流而成。农民剧作家成兆才创作了近百个剧目,《杨三姐告状》轰动一时。著名女演员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做了很多改革创造,白将评剧带到上海,扩大了影响,一跃成为全国性大剧种。 越剧,二十世纪初由浙江嵊sheng县多种民间音乐发展而成,初为男演员组成的“的—班”,进入上海后,吸收其它艺术表演经验,改革原有形式,改称“绍兴文戏”,后女班盛行,又称“女子文戏”。女班“四季春班”影响最大,有袁雪芬、傅全香等。袁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改编演出《祥林嫂》,反响强烈。 说唱 以老曲种不断成熟、新曲种不断产生为发展特征。

2015教资考试复习必备: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2015教资考试复习必备: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五)1、沈心工编配的学堂乐歌有(《体操—兵操》)等;创作的学堂乐歌有(《黄河》)等。 2、李叔同编配的学堂乐歌有(《送别》),创作的学堂乐歌有(《春游》)等;他曾出版中国第一个 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 3、“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笛、箫、笙、鼓、板、木鱼,扬琴。 4、箫友梅音乐创作中代表性歌曲(《问》)、大提琴曲(《秋思》《春江花月夜》)等。 5、《怀旧》是黄自的管弦乐作品。 6、歌剧《白毛女》运用民歌素材塑造人物形象,如喜儿的主题音乐是河北民歌(《小白菜》)而发展。 7、施光南的代表作品有年: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歌剧(《伤逝》)。 8、80年代影视歌曲中,有充分发挥民族调式特性音色彩的歌曲,如(《绒花》);有运用传统作曲手法的歌曲。如(《我爱你,中国》);有西北摇滚风格,如(《少年壮志不言愁》)。 9、学堂乐歌:是1898年—1919年约20年间,中国新式学校音乐课中所教唱的歌曲。它引进 外来曲调,填以反映新思想的歌词,构成有别于中国传统音乐之通俗、典雅的新型歌曲。“学堂乐歌”本应称“乐歌”,因它产生在学堂,故都称“学堂乐歌”。虽其后冲出学堂走向社会,但称谓仍未改变。 10、江南丝竹:流行于江浙一带,是以丝弦和竹管乐器相结合的演奏形式,与明清时的“十番 锣鼓”有着紧密联系。“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等。在农村多演奏大套乐曲,常加多面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练朴实;在城市以文人演奏居多, 演奏手法即兴、协调讲究韵味,旋律多加花,故风格优雅华丽。现在泛指的“江南丝竹”即属此类。 11、广东音乐: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由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发展成独立演奏 的器乐曲。早期乐曲音符较疏、节奏也少变化。后经过演奏家们的改编创作,使旋律流畅、轻快,出现多种装饰音型,富有较强的娱乐性。曲调来源除粤曲外,还吸收古代词曲及其他乐曲。前期伴奏乐器以二弦为主,后期以高胡为主。 12、秧歌剧:是在旧秧歌中的“小场子戏”基础上,综合吸收当地民歌、地方戏曲、民间歌舞 以及话剧、舞蹈等音乐与表演形式而创作。秧歌剧以过场音乐、齐唱、对口唱及合唱等形式来表现剧情,其语言和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乐队以民族乐器为主,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西洋乐器。[page] 13、简述歌剧《白毛女》? 答:1945年4月,在延安成功上演了由贺敬之等人编剧、马可等人作曲,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作品通过“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的传奇故事情节,深刻反映了 处于地主阶级残酷压迫下的农民的苦难生活,表现了他们紧跟共产党、推翻旧世界的决心。该剧在音乐创作上创造性地吸取了民间音乐,并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使该作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强烈的戏剧性,成为我国新歌剧的标志性作品,是中国歌剧探索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歌剧《白毛女》吸收了河北民歌《小白菜》的音调,其中着名的唱段有《北风吹》《扎红头绳》《我要活》《太阳出来啦》《杨白劳》《大红枣儿甜又香》《哭爹》《十里风雪》等。

中外音乐史考题背

精心整理 1. 关于音乐起源问题的诸多争论中,我国古代哲学家多主张(模拟说) 2.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句话出自《乐记》。 3. 黄帝时代的代表性乐舞是(《云门》)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董解元) 16.“钟鸣鼎食之家”反映的是:(贵族家庭的奢华) 17.“乱”是音乐的高潮部分,他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 18.“乱”是相和大曲的:(高潮部分) 19.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汉琴,已初步确立了:(七弦的体制)

20.在唐代宫廷演奏大型歌舞时,乐器演奏者水平相对较差的被归入(立部伎) 21.隋唐九部乐、十部乐属于:(民间俗乐) 22.《春莺啭》是一首:(大曲) 23.北曲的音乐特点是:(七声音节) 24.轧筝是一种(拉线乐器)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交替圣歌集》的编辑者是:(格里高利) 35.欧洲第一部歌剧的剧名是:(达夫内) 36.十五世纪开创“泛协和”风格的乐派是:(勃艮第乐派) 37.十七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歌剧的中心。 38.欧洲“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特拉文斯基) 39.管弦乐《英国组曲》的作者是(巴赫)

40.清唱剧《创世纪》的曲作者是(海顿) 41.歌剧《魔笛》的曲作者是(莫扎特) 42.奠定小提琴协奏曲“快-慢-快”三乐章形式的是意大利作曲家(托雷利) 43.捷克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是(斯美塔那) 44.被称为“俄罗斯和民族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是(格林卡) 45. 46. 47. 48. 49. 50.《4 51. 52. 53. 54.《春之祭》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斯特拉斯文基)的代表作。 (一)八佾:我国古代歌舞的一种阵式(横8人,竖8人的歌舞方阵)。 (二)但歌:独唱(无伴奏、无伴唱)。 (三)四夷之乐:我国古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 (四)小令:也称令曲,演唱特点是“轻驾虚声”。 (五)五声:宫、商、角、徵、羽。

教资考试复习必备近现代音乐史

教资考试复习必备近现 代音乐史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2015教资考试复习必备: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五) 1、沈心工编配的学堂乐歌有(《体操—兵操》)等;创作的学堂乐歌有(《黄河》)等。 2、李叔同编配的学堂乐歌有(《送别》),创作的学堂乐歌有(《春游》)等;他曾出版中国第一个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 3、“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笛、箫、笙、鼓、板、木鱼,扬琴。 4、箫友梅音乐创作中代表性歌曲(《问》)、大提琴曲(《秋思》《春江花月夜》)等。 5、《怀旧》是黄自的管弦乐作品。 6、歌剧《白毛女》运用民歌素材塑造人物形象,如喜儿的主题音乐是河北民歌(《小白菜》)而发展。 7、施光南的代表作品有年: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歌剧(《伤逝》)。 8、80年代影视歌曲中,有充分发挥民族调式特性音色彩的歌曲,如(《绒花》);有运用传统作曲手法的歌曲。如(《我爱你,中国》);有西北摇滚风格,如(《少年壮志不言愁》)。 9、学堂乐歌:是1898年—1919年约20年间,中国新式学校音乐课中所教唱的歌曲。它引进外来曲调,填以反映新思想的歌词,构成有别于中国传统音乐之通俗、典雅的新型歌曲。“学堂乐歌”本应称“乐歌”,因它产生在学堂,故都称“学堂乐歌”。虽其后冲出学堂走向社会,但称谓仍未改变。 10、江南丝竹:流行于江浙一带,是以丝弦和竹管乐器相结合的演奏形式,与明清时的“十番锣鼓”有着紧密联系。“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等。在农村多演奏大套乐曲,常加多面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练朴实;在城市以文人演奏居多,演奏手法即兴、协调讲究韵味,旋律多加花,故风格优雅华丽。现在泛指的“江南丝竹”即属此类。 11、广东音乐: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由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发展成独立演奏的器乐曲。早期乐曲音符较疏、节奏也少变化。后经过演奏家们的改编创作,使旋律流畅、轻快,出现多种装饰音型,富有较强的娱乐性。曲调来源除粤曲外,还吸收古代词曲及其他乐曲。前期伴奏乐器以二弦为主,后期以高胡为主。 12、秧歌剧:是在旧秧歌中的“小场子戏”基础上,综合吸收当地民歌、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以及话剧、舞蹈等音乐与表演形式而创作。秧歌剧以过场音乐、齐唱、对口唱及合唱等形式来表现剧情,其语言和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乐队以民族乐器为主,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西洋乐器。[page] 13、简述歌剧《白毛女》 答:1945年4月,在延安成功上演了由贺敬之等人编剧、马可等人作曲,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作品通过“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的传奇故事情节,深刻反映了处于地主阶级残酷压迫下的农民的苦难生活,表现了他们紧跟共产党、推翻旧世界的决心。该

教师编制考中国音乐史演示教学

教师编制考中国音乐 史

通过的努力,二胡被纳入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轨道。 C.刘天华 西周时期设置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 B.春官 明清时期是我国南方说唱音乐品种的代表。 D.弹词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反映出哪种音乐起源观念。 C.劳动说“旋宫”的是指。A.调高的变化 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总结了“儒家音乐思想”的论著是 A.《乐记》 是我国封建社会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 C.太常寺 是南北朝末年兴起的歌舞戏代表剧目。 B.《大面》 上世纪30年代青主为宋词谱曲,创作了,成为这类作品中的经典。 D.《我住长江头》 曾候乙墓编钟,展示了时期我国编钟艺术的惊人文化成就。 C.战国 唐朝的歌舞大曲有复杂的结构但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A.散序、中序、破 相传是蔡文姬的古琴作品。B.《胡笳十八拍》 上世纪30年代黄自的合唱歌曲有。C.《旗正飘飘》 的代表作品《弦乐三重奏》是在国外获奖的第一部中国室内乐作品。 B.谭小麟 秦汉时期兴起的是一种以吹管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 B.鼓吹乐 合唱曲《保卫黄河》以的创作手法为主要特征。 A.卡农 的成名作《台湾舞曲》是一首标题性的幻想音诗。 C.江文也 ,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博览会“荣誉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奖项的作品。同名 主题曲的作者是。C.《渔光曲》,任光 是目前能确定创作年代最古老的琵琶独奏曲。 C.《海青拿天鹅》 贺绿汀作曲的是近现代民族风格无伴奏合唱的代表作。 B.《垦春泥》 中国近代音乐史上被称为“学堂乐歌之父”的是。B.沈心工 《踏谣娘》是的重要代表节目。 C.歌舞戏 黄自的“四大弟子”包括等著名作曲家。 A.贺绿汀C.陈田鹤 D.江定仙 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的外来乐器。 B.钹C.曲项琵琶 D.五弦琵琶 E. 筚篥 歌剧《白毛女》塑造的音乐形象个性化、富于戏剧性,主题音调来自于等。 A.河北民歌《小白菜》 B.山西民歌《捡麦根》 唐代歌舞大曲的著名代表作品是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的。D.李隆基 E.姜夔 左翼重要作曲家任光的代表作有等。A.《渔光曲》 B.《彩云追月》 D.《打回老家去》 汉魏时期的琴曲有。A.《广陵散》 C.《酒狂》E.《胡笳十八拍》 是隋唐时期重要的音乐论著。 A.《羯鼓录》C.《教坊记》 马思聪创作的小提琴作品包括等。A.《内蒙组曲》 D.《西藏音诗》 明代的四大声腔包括等。A.弋阳腔 C.昆山腔 E.余姚腔 近代发展较大的器乐合奏品种有。B.江南丝竹 C.广东音乐 D.弦管 华彦钧创作的二胡曲有。A.《寒春风曲》 C.《二泉映月》 D.《听松》 唐代《霓裳羽衣曲》失传后,宋代发现遗曲十八阙,存于其歌曲集中。C.姜夔E.《白石道人歌曲》 明清时期的重要古琴曲有等。B.《流水》C.《平沙落雁》 上世纪30-40年代,中国音乐现象中影响最大的是。B.抗日救亡歌咏 C.群众歌咏 D.新秧歌运动 京剧在北方有四大名旦,他们包括等。A.梅兰芳 B.荀慧生 我国音乐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是西周时设置的。答案: 春官 箫友梅先生的音乐创作涉及到歌曲、合唱、、等领域。答案: 室内乐,管弦乐,钢琴,大提琴京剧的唱腔以腔、腔为主,属于板腔体。答案: 西皮,二黄 音乐文化史上最早出现的“十二平均律”律学理论,是明代律学家创制的。答案: 朱载堉,新法密率 是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1927年创办。答案: 萧友梅,上海国立音乐院 唐代宫廷燕乐中的“二部伎”指、,以演出形式为区分标志。答案: 坐部伎,立部伎 四川成都的东汉墓中出土的实证了汉代说唱音乐已经是民间艺术中的一个品种。答案: 击鼓说唱俑 魏末琴家、音乐理论家嵇康的代表性音乐论著是。答案: 《生无哀乐论》 青主的音乐美学论著有、,其思想核心是。答案: 《乐话》,《音乐通论》,音乐是上界的语言 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尚小云、。答案: 荀慧生,程砚秋 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相传由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答案: 《霓裳羽衣舞》,唐玄宗宋元时期的说唱品种有:鼓子词、、、等。答案: 诸宫调,陶真,货郎儿

最新燕山大学音乐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燕山大学音乐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711)中外音乐史 (833)和声、曲式 参考书目为: 《中国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版杨荫浏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二版汪毓和 《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第三版于润洋 《和声学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版伊·斯波索宾 《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版吴祖强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 一.词汇 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多个词,到后期一定要发现规律,把握重点。还有一点就是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归纳形近词,有些词出现频率高而且很容易混淆,必须分清楚。 二.阅读理解

中国近代音乐史练习题 (7)

1 绝大多数工农革命歌曲的创作方式是。 、旧曲填新词 2 北伐战争时期产生的《工农兵联合歌》是选取学堂乐歌《》的曲调填词的。 中国男儿 3 1926年“求实”编印的《》中介绍了许多以外国革命歌曲填词的改编曲。革命歌声 4瞿秋白的《》是我国工农革命歌曲中留存的唯一的创作歌曲。 赤潮曲 5 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中明确指出:应成为革命宣传中有力的武器,革命的文艺必须与结合、为服务。 1、革命文艺 2、政治 3、群众 6 “”是我国最早的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培养文艺干部的艺术学校。 1、高尔基戏剧学校 7 革命根据地最主要的音乐形式是和。 1、革命民歌 2、工农红军歌曲 8 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了“”,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革命文学团体。他们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以的解放为目标,热情开创了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2、马克思主义 3、工农劳动大众 91932年9月周起应(周扬)翻译的《》(美国,佛里门著)对苏联社会主义革命音乐的发展和意义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1、苏联的音乐 10 年春,、安娥、任光、聂耳、张曙等在上海成立了名为“”的音乐小组,又名“”或“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 1、1933 2、田汉 3、苏联之友社 4、中苏音乐学会 11为电影《风云儿女》写了主题歌《》和插曲 《》。 1、聂耳

2、义勇军进行曲 3、铁蹄下的歌女 12《码头工人》是聂耳为舞台剧《》所写的插曲。 1、扬子江暴风雨 13 1935年2月22日,上海部分爱国学生、职工和市民自发组织了一个业余歌咏组织“”,该组织在上海救亡抗日歌咏运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民众歌咏会 14 1936年4月,吕骥、周巍峙等人提出了“”的口号。 1、国防音乐 15《新编“九一八”小调》的曲作者是。 1、吕骥 16“”简称“三厅”,这是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建立的一 个以体现共同领导抗日的统一战线领导机构。由任厅 长,任艺术处长,任艺术处主管音乐的主任科员。 1、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 2、武汉 3、国共合作 4、郭沫若 5、田汉 6、冼星海 17《丈夫去当兵》是创造的新的歌曲体裁——说唱性的。 1、张曙 2、叙事歌曲 18电影歌曲《渔光曲》及民族器乐合奏曲《彩云追月》的曲作者是。 1、任光 19《大刀进行曲》的词曲作者是。 1、麦新 20《五月的鲜花》的词曲作者分别是和。 1、光未然 2、阎述诗 21《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 1、张寒晖 22 1938年1月17日在武汉成立了音乐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组织“”。 1、中华全国歌咏协会 23创作的《》在齐尔品举办的“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中获头奖。 1、贺绿汀

音乐史资料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新音乐兴起于清末,再度兴起于五四时期. 2.肖有梅的《今乐初集》及《新歌初集》开近代中国艺术歌曲之先河. 3,黎锦晖主要从事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 4.30—40年代出现了一批为古诗词谱曲的艺术性独唱曲,著名的有如青主作曲的《大江东去》,《我在长江头》;有如黄自作曲的《卜算子》,《南乡子·灯京口北固亭有怀》;再如刘雪庵作曲的《红豆词》,《春夜洛城闻笛》. 5.冼星海在30—40年代也曾经为古诗词创作著名的歌曲《别情》. 6.江文也得《台湾山地同胞歌》是具有较高水平的艺术歌曲集. 7.中国近代大合唱的里程碑式杰作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8.30—40年代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是大型戏剧性歌唱音乐的重要作品. 9.中国早期的小提琴音乐做成功之作是马思聪的《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牧歌》等. 10.《南泥湾》和《咱们工人的力量》的曲作者是马可. 11.在秧歌剧基础上吸收其他的音乐艺术成分创作的《白毛女》,《刘胡兰》等奠定了中国民族新歌剧的基础. 12.40年代中后期,解放区器乐逐渐活跃,出现了贺绿汀的《森吉德玛》,马可的《陕北组曲》等优秀管弦乐曲. 13.京剧在北方有四大名旦,他们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4.京剧在北方的四大须生指的是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15.程砚秋创造了委婉幽咽而又慷慨刚劲的程派唱腔. 16.周信芳的表演富于激情,世称麒派. 17.评剧约于1910年由河北的莲花落子与东北的蹦蹦合流而成. 18.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了《山河恋》大大扩大了越剧的影响. 19.近代新产生和成型了不少新的曲种,如在“乐亭大鼓”基础上产生了北京琴书;在“弦子书”基础上产生了西河大鼓等. 20.河南坠子是由河南的道情与颖歌柳和三弦书等合流而成. 21.四川清音原来是流行于农村,乡镇的曲种,原名为唱琵琶或唱月琴. 22.骆玉笙创造了抒情宽阔的骆派,对近代京韵大鼓艺术给予较大影响. 23.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将琵芭曲《夕阳箫鼓》改编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24.20—30年代何柳堂创作广东音乐《饿马摇铃》,《赛龙夺锦》;吕文成创作《平湖秋色》,《步步高》;严老烈创作《旱天雷》,《连环扣》等作品. 25.古老琴乐的社团活动在近代最著名的是“今虞琴社”. 26.近代声乐发展的历程中主要经历了两个音乐潮流的洗礼,即学校音乐和抗日救亡歌咏. 27.近代填词歌曲以学堂乐歌为发展端. 28.20年代出现许多填词配曲的反帝爱国歌曲,如用《孟姜女》调填配的《五四运动》,用《苏武牧羊调》填配的《救国歌》.

新版河北师范大学音乐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719)和声与曲式 (908)中外音乐史

参考书目为: 《和声学教程》桑桐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2014年1月 《和声学教程》斯波索宾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2014年5月《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陈丹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2008年1月 《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2003年6月《欧洲音乐史》张洪岛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1983年10月 《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2009年1月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2009年6月《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等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2010年7月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 一.词汇 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多个词,到后期一定要发现规律,把握重点。还有一点就是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归纳形近词,有些词出现频率高而且很容易混淆,必须分清楚。 二.阅读理解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1部分名校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是()在自己的《乐话》和《音乐通论》中提出“音乐是上界的语言”。[燕山大学2014年研] A.丰子恺 B.王光祈 C.青主 【答案】C 【解析】青主以通信体的格式,诗化的语言撰写的《乐话》是我国近代音乐家青主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里,青主鲜明地提出了音乐的本质是“上界的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艺术,他更加关注音乐的本体以及音乐的哲学内涵,对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的构建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二、名词解释 1.黄自[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青岛大学2014年研] 答:黄自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贡献主要表现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三个方面。音乐教育方面,他的许多音乐理论课程在中国属第一次开设,培养出一批专业作曲人才;音乐创作成果丰硕,体裁、题材广泛,代表作品如歌曲《旗正飘飘》、《玫瑰三愿》,清唱剧《长恨歌》以及器乐作品《怀旧》等,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

音乐理论方面有论著《和声学》、论文《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以及多部音乐教材留世。 2.大同乐会[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研;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研;华南理工大学2014、2012年研] 答:大同乐会是1920年由郑觐文等人发起成立于上海的音乐社团,前身是“琴瑟乐社”。其宗旨是“专门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演奏古代雅乐、仿制古乐器、传授各种民族乐器演奏技艺、整理改编传统乐曲、搜集已经散失的寺庙和失传的古代宫廷和民间乐器并请工匠绘图试制乐器,积极组织演出活动等。该会是活跃在20世纪20—40年代的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民族音乐社团,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谭小麟[西南大学2012年研] 答:谭小麟,作曲家、琵琶演奏家。谭小麟是近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主要作曲家,代表作品有《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浪漫曲》、《弦乐三重奏》及《自君之出矣》、《彭浪矶》等。谭小麟的音乐风格有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鲜明印迹,创作讲究作品的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创作和教学中都贯穿着欣德米特的现代作曲理论体系,并力图将其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在当时中国乐坛独树一帜。 4.秧歌剧[河北大学2014年研;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研;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研;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青岛大学2012年研]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教案

《现代音乐和电影》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爵士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音乐发展与时代的关系。通过对好莱坞的学习,了解并掌握世界电影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2.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爵士乐,使学生不仅从音乐角度,还要从历史角度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达,提高学生从多学科视角上综合欣赏、理解音乐的能力。通过教师引领学生探寻好莱坞称霸世界影坛的原因,提高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并理解爵士乐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丰富学生从音乐世界体验人生的情感。客观而公正地评价现代流行音乐。在感受好莱坞大片过程中,形成对他民族性格及精神世界的正确理解。在好莱坞称霸世界影坛原因的探寻中,激发学生振兴中国电影的民族自信心。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爵士乐和好莱坞电影。 教学难点:理解爵士乐中的情感表达、探寻好莱坞称霸影坛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近代欧洲有一位以惊人毅力战胜耳聋带来巨大困难的音乐家叫什么名字?哪一首乐曲标志着他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学生: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教师:这首交响曲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 学生:这首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原打算献给拿破仑,后因拿破仑称帝,贝多芬才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写成“为纪念一个伟大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 教师导入: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说明了除文学和美术之外,人类情感还可以通过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来宣泄。到了现代,自然科学中的电学、光学与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形成了电影、电视等新的艺术形式,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起来了。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音乐考研中外音乐史论考试大纲

七艺考研简介:七艺考研是专业从事艺术生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辅导机构,为贴近艺术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更基础,教学管理更灵活,“讲”“练”“考”“评”四位一体,为艺术学生制定高效的辅导方案。 课程种类:艺术生集训营,文化课保过班,文化课周末小班面授,专业课暑假小班面授 特色课程:艺术生文化课保过班经过5年的实践积累,开发出一套专门针对艺术生的辅导方案,抓基础,保底分,国家线通过率99.8% 音乐考研中外音乐史论考试大纲 中外音乐史考研复习内容有哪些?中外音乐史考研复习纲要有哪些?音乐考研中外音乐史论考试题型有哪些?七艺考研精心整理了中外音乐史考研复习纲要,希望能给广大考试带来一些帮助,并预祝大家考研取得好成绩。 《中外音乐史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中外音乐史论》是音乐院校大学本科音乐学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的总称。它包括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影视音乐、音乐电视、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等。本考试科目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以上课程的基本概念、历史音乐事件、历史音乐人物及其重要代表性作品、音乐风格流派特征、音乐社会现象焦点、音乐的跨界融合现象等,并应用以上基本知识点,体现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一、远古及夏、商、周三代 二、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时期的音乐 2.战国时期的音乐 三、秦汉时期 1.乐府 2.鼓吹乐 3.相和歌 4.百戏 5.器乐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1.民间音乐 2.文人音乐

3.各民族乐舞的相互传播交流 4.乐律理论与音乐思想 五、隋、唐、五代时期 1.宫廷雅乐 2.宫廷燕乐 3.梨园与教坊 4.民间音乐舞蹈 5.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六、宋、元时期 1.城市音乐 2.歌曲 3.说唱音乐与戏曲音乐 4.器乐 七、明、清时期 1.戏曲音乐的繁荣 2.说唱音乐的繁荣 3.器乐 4.乐律理论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一、传统音乐的发展 1.民歌 2.说唱音乐 3.戏曲音乐 4.民族器乐 二、学堂乐歌 1.沈心工 2.李叔同 三、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音乐 1.学校音乐教育 2.音乐社团 3.工农革命运动中的音乐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名词解释 沈心工: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一直从事音乐教育,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作品 有《学校唱歌集》等。1947年病逝于上海。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中国音乐社团。前身为北京大学音乐团。不久改名北京大学音乐会, 1919年1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由校长蔡元培任会长。创刊《音乐杂 志》。1922年12月,在音乐研究会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该会遂 告结束。它既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演唱、演奏人才和音乐教师,又活跃了当时的社会音 乐生活,起到了开创社会新风和推行社会音乐教育的良好作用。 王光祈:20世纪20年代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开东方民族音 乐之先河。他研究音乐是希望达到音乐救国的目的。他是最早运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音 乐理论研究的音乐家。著有《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 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由于“左翼 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造就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自觉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的革命音乐队伍,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 成功的经验,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院派:是“国立音专”的代称。其本义概念应指以我国最高音乐学府为核心的音 乐流派。其基本特征是:一、理论作曲或音乐表演均经由正规、系统、严格的专 业训练;二、名教授云集;三、优异成果(音乐创作或理论研究)叠出;四、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美学理念(如重视音乐的艺术性和强调作品的艺术质量);五、影响乃至领导音乐时代潮流。因此,学院派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 救亡派:其产生标志着“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高潮时期的来临。“救亡派”的实质概念是指以创作救亡歌曲作为其使命和生命的音乐家群体。代表音乐家:聂耳,任光,吕骥,张曙,麦新,孟波,张寒晖。代表作品:《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松花江上》。任光:作曲家。其代表作品有歌曲《渔光曲》、《打回老家去》,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歌剧《洪波曲》等。任光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电影音乐作家,左翼音乐运动与抗日救亡音 乐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吕骥: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吕骥创作有歌曲多首,如《新编“九·一八”小 调》、《中华民族不会亡》、《保卫马德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祖国颂》等,发表音乐 论文多篇,如《论国防音乐》、《新音乐的展望》、《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等,并对整理 研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黄河大合唱》:我国音乐史上一部具有史诗性的里程碑式的大型声乐合唱作品。我国人民 作曲家冼星海创作于1939年。全曲分8乐章,兼具交响性和群众性、鲜明的民族特征,反 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 明月歌舞团:中华歌舞团解散后,黎锦晖为了继续他的歌舞艺术活动,于1930年初组建了明月歌舞团。作为专业演出团体,明月歌舞团伴随黎锦晖此后长时间的音乐活动,对 于普及推广歌舞音乐,包括对扩大黎锦晖的“家庭爱情歌曲”的影响,都起过重要的作用。人民音乐家聂耳及白虹、黎锦光、周璇等一大批艺坛名人都曾经在这里学习、演出过。

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期末复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音乐与名作欣赏 ●远古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相互结合的特点。比较大型的乐舞有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韶》等。其中以《韶》的艺术水平最高。 ●夏商时期的《大夏》歌颂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首领夏禹治水的事迹,而《大濩[hù]》则歌颂了商汤伐桀[jié]的功绩。这些音乐已变成为帝王歌功颂德、“以昭其功”的工具。 ●商朝巫风盛行,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xí](男巫),他们不仅参与神权统治,还充当职业音乐舞蹈家。 ●西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庞大的王家音乐机构——大司乐,负责全国的音乐行政、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三方面的工作。周代的宫廷音乐大体可分为“六代之乐”、“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 ●春秋战国时期,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转变,在思想、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雅乐逐渐退居到仪式乐的地位,俗乐在音乐生活中渐渐地占据重要地位。民间的歌唱艺术盛行起来,形成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还出现了独特的说唱形式“成相篇”。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在乐律和音乐理论方面,出现了音阶、调式、和转调的理论。十二个半音的音律结构已经形成,管仲的“三分损益法”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十二平均律的理论。 ●“乐府”是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在汉武帝时期最为兴盛。由音乐家李延年担任协律都尉,司马相如等十八位文学家担任歌词编写工作,乐府促进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 ●“相和歌”是乐府中最主要的音乐形式,始于汉初,是我国北方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音乐。相和歌的最高形式是相和大曲。 ●以相和歌为代表的汉族音乐与南方民歌“吴声”、“西曲”相结合,形成了“清商乐”。 ●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一般称为“燕乐”。 ●宫廷乐队的演奏分为“坐部伎”“立部伎”。坐部伎的演奏员水平高于立部伎。 ●曹柔创立了减字谱的古琴曲记谱法。 ●曲子(词)是宋代比较流行的一种艺术歌曲,它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曲调被称为“曲子”。歌词被称为“曲子词”,简称“词”。 ●鼓子词是宋代比较流行的说唱形式。 ●鼓词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种说唱形式。 ●弹词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说唱形式。 ●说唱音乐,又叫曲艺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具有以叙述性为主,兼有抒情性,并有语言密切结合的有说有唱的音乐特征。说唱音乐包括唱腔和器乐两部分。唱腔的结构基本上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五大类:民歌、曲艺、戏曲、民间乐器、民族歌舞。 ●明末清初,北方以陕西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发展。 ●中国戏曲经历了:元杂剧——昆曲——京剧三大高峰。元杂剧是第一个戏曲高峰,昆曲是第二个戏曲高峰,京剧是第三个戏曲高峰。 ●晚清,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曲调构成的皮黄腔,在北京开始形成,尔后产

音乐史教学大纲完整版

音乐史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刘茹 中国音乐史是音乐大专班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中国音乐文化史为学科对象,其交叉学科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多重学科。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概要了解中国音乐丈化发展的脉络。 2、使学生基本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生成土壤,能对重大的音乐事象作简要的解释。 3、培养学生在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时所必备的音乐史学常识。 4、培养学生价值相对论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原则及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中国音乐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和基本发展脉络,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思想。 3.密切联系实际,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艺术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艺术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 1.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结合音乐史料文献、文物、音响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多种相关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力求以音、像、图、书、谱、表等多种形式,全面介绍音乐史料的特点及其音乐艺术内涵。 2.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讲授进度,适当开展实地教学与社会实践。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堂课时数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专题研究活动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开课时间在四年级整学期,周课时两节,共计72学时。 六、考试形式: 1.平时成绩占20%,考勤占10%,期中成绩占10%,期末卷面成绩占60%。 2.考试为闭卷考,以百分制记分。考题包括填空、判断、改错、简答、选择和论述等类型。 主要内容、章次 第一学期(36学时) 第一编中国古代音乐 (约8000年前——公元1911年) 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4课时) (约8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音乐的起源 第三节古歌与古乐舞 第四节古乐器 第五节音阶的形成 作品欣赏: 1.埙曲《哀郢》 第二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4课时)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 第三节乐舞与歌唱、歌唱理论 第四节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第五节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 第六节音乐思想 作品欣赏: 1.琴曲《流水》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