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智能化工程验收规范-新版.pdf

新版智能化工程验收规范-新版.pdf

新版智能化工程验收规范-新版.pdf
新版智能化工程验收规范-新版.pdf

一、总则

1.为统一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本工作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由昆明竞运达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新建、扩建、

改建智能化工程的验收。

3.本规范为智能化工程能用验收规范,考虑到各智能化工程的系

统配置不尽相同,验收项目可适当增减,以设计方案描述的

功能为准。

4.本规范尚在不断充实完善,本规范中未涉及系统的验收主要验

收施工质量及系统功能,并以设计方案描述的功能为准。

二、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

1. 一般规定

1.1系统的工程验收应由工程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代表组成验

收小组,按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

1.2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当验收不合格时,

施工单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验收。

1.3系统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3.1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1.3.2 系统质量的测试;

1.3.3 图纸、资料的移交。

2. 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2.1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项目和

内容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内容抽查百分数(%)

交接间、设备间、设备机柜、机架1、规格、外观

2、安装垂直、水平度;

3、各种螺丝必须紧固;

4、油漆不得脱落,标志完整齐全。

100

面板安装1、面板允许水平误差<2mm;

2、面板允许垂直误差<2mm;

3、面板距地面300mm。

5

2.2建设单位应对隐蔽工程工程随工验收、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办

理签证,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

3. 系统质量测试

3.1系统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项目内容抽查百分比(%)

基本链路电气测试1、接线图测试。

2、测试长度。

3、基本链路衰减,信道减测试。

4、近揣串音测试。

5

通断测试线路是否为通路。100

表1 信道衰减量

频率(MH Z)3类(dB)5类(dB)

1.00 4.2

2.5

4.00 7.3 4.5

8.00 10.2 6.3

10.00 11.5 7.0

16.00 14.9 9.2

20.00 ____ 10.3

25.00 ____ 11.4

31.25 ____ 12.8

62.50 ____ 18.5

100.00 ____ 24.0

表2 基本链路衰减量

频率(MH Z)3类(dB)5类(dB)

1.00 4.2

2.5

4.00 7.3 4.5

8.00 10.2 6.3

10.00 11.5 7.0

16.00 14.9 9.2

20.00 ____ 10.3

25.00 ____ 11.4

31.25 ____ 12.8

62.50 ____ 18.5

100.00 ____ 24.0 在选定的某一频率上信和到和基本链路衰减量应符合上表的要求,信道的衰减包括10m(跳线、设备连接之和)

表3 信道近端串音(最差线间)

频率(MH Z)3类(dB)5类(dB)

1.00 39.1 60.0

4.00 29.3 50.6

8.00 24.3 45.6

10.00 22.7 44.0

16.00 19.3 40.6

20.00 ____ 39.0

25.00 ____ 37.4

31.25 ____ 35.7

62.50 ____ 30.6

100.00 ____ 27.1

表4 基本链路近端串音(最差线间)

频率(MH Z)3类(dB)5类(dB)

1.00 40.1 60.0

4.00 30.7 51.8

8.00 25.9 47.1

10.00 24.3 45.5

16.00 21.0 42.3

20.00 ____ 40.7

25.00 ____ 39.1

31.25 ____ 37.6

62.50 ____ 32.7

100.00 ____ 29.3 近端串音是对电缆内,二条线对间信号的感应。对近端串音的测试,必须对每对线在两端进行测量。某和频率上,线对间近端串音应

符合上表的要求。

4.光纤链路测试

4.1测试前应对所有的光连接器进行清洗,并将测试接收器校准

至零位。

4.2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1、对整个光纤链路(包括光纤和连接器)的衰减进行测试;

2、光纤链路的反射测量以确定链路长度及故障点位置。

4.3测试链接图

(1)在两端对光纤逐要进行测试,连接方法如下:

光跳线

光连接器光连接器

光连接器光连接器

(2) 光缆布线链路在规定的传输窗口测量出的最大光衰减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光缆布线链路的衰减

布线链路长度

(m)

衰减(db)

单模光纤多模光纤

1310nm 1550 nm 850 nm 1300 nm

水平100 2.2 nm 2.5 nm 2.2 nm 2.7 nm

建筑物主干500 2.7 nm 2.7 nm 3.5 nm 2.6 nm

建筑群主干1500 3.6 nm 3.6 nm 7.4 nm m

(3)光纤布线链路的任一接口测出的光回波损耗应大于下表给出

的值。

最小光波损耗

类别单模光纤多模光纤

波长1310nm 1550nm 850nm 1300nm

光波损耗26 db 26db 20db b

发射器

5. 竣工验收

在系统的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按下列内容编制竣工验收文件一式三份交建设单位,其中一份由建设单位签收盖章后,退还给施工单位存档。

5.1 系统图;

5.2 设备概要说明书;

5.3 设备器材一览表;

5.4 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5.4 工程验收记录;

三、楼宇对讲系统验收规范

1、一般规定

1.1系统的工程验收应由工程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代表组成验收小组,按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

应立卷,归档。

1.2 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当验收不合格时,应由

设计,施工单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验收。

1.3系统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3.1系统的工程的施工质量;

1.3.2系统质量的测试;

1.3.3图纸、资料的移交。

2、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2.1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项目和内容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内容抽查比

门口机1、安装位置,标高是否符合设计

2、安装质量是否水平,垂直,牢固。

100

户机1、安装位置,标高是否符合设计。

2、安装质量是否水平,垂直,牢固。

100

电锁安装位置是否符合产品要求100

2.2建设单位应对隐蔽工程进行随工验收、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办理签

收签证,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

3、系统质量测试

系统的测试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内容抽查百分比

门口机1、门口机,户机可互相通话。

2、可呼叫管理机。

3、可以密码开锁。(视功能而定)

100

户机1、图像清晰、稳定(仅指定可视话机);

声音清晰,无明显交流声。

2、可通过户机开锁。

3、可通过管理机与另一用户通话。

100

电锁可接受控制开锁关锁。100

管理机1、可与门口机,户机互相通话。

2、可接受户机呼叫并转移至另一用户。

5

4、竣工验收

在系统的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按下列内容编制竣工验收文件一式三份交建设单位,其中一份由设计单位签收盖章后,退还给施工单位存档。

4.1 系统图;

4.2 系统平面图;

4.3 设备合格证、说明书;

4.4 设备器材一览表;

4.5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4.6 工程验收记录。

四、民用闭路监控系统验收规范

1.一般规定

1.1系统的工程验收应由工程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代表组成验收小组,按设计方案进行。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

1.2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当验收不合格时,应由

设计,施工单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验收。

1.3系统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3.1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1.3.2系统质量的测试;

1.3.3图纸、资料的移交。

2.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2.1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项目和内容

应符合表 4.2.1的规定。

项目内容抽查百分数(%)

摄像机1、设置位置,视野范围

2、安装质量

3、镜头、防护套、支承装置、云台安

装质量与紧固情况。

4、通电实验。

10~15(10台以下

摄像机至少验收

1~2台)

监视器1、安装位置

2、设置条件

3、通电试验

100

控制设备1、安装质量

4、遥控内容与切换路数

5、通电试验

100

其它设备1、安装位置与安装质量

2、通电试验

100

控制台与机架1、安装垂直水平度

2、设备安装位置

3、布线质量

4、塞孔、连接处接触情况

5、开关、按钮灵活情况

6、通电试验

100

电(光)缆敷设1、敷设与布线

2、电缆排列位置、布放和绑扎质量

3、地沟、走道支铁吊架的安装质量

4、埋设深度及架设质量

5、焊接及插接头安装质量

6、接线盒接线质量

30

接地1、接地材料

2、接地线焊质量

3、接地电阻

100

2.2建设单位应对隐蔽工程进行随工验收、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办理签收签证,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

3.系统质量测试

3.1系统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图像的测试可采用五级损伤评定;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就

符合下表的规定。

图像质量损伤的测试评分分级图像上不察觉有损伤或干扰存在 5

图像上稍有可察觉的损伤或干扰,但并不令人讨厌 4

图像上有可察觉的操作或干扰,令人感到讨厌 3

图像上操作或干扰较严重,令人感到讨厌 2

图像上操作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 1

3.1.2图像质量的测试项目应按下表:

项目损伤的测试现象

随机信噪比噪波,即“雪花干扰”

单频干扰图像中纵、斜、人字型或波浪状的条纹,即“网纹”

电源干扰图像中上下移动的黑白间置水平横条,即“黑白横条”

脉冲干扰图像中不规则的闪烁、黑白麻点或“跳动”

3.1.3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3.1.3.1测试应在摄像机标准照度下进行。

3.1.3.2测试应符合车家标准的监视器。黑白电视监视器的水

平清晰度应高于400线;彩色电视监视器的水平清晰度应高

于270线。

3.1.3.3观看距离应为荧光屏面高度的6倍,光线柔和。

3.1.3.4评价人员不应少于五名,并应包括专业和非专。评价

人员应独立评价打分,取算术平均值为评价结果。

3.1.4各测试项目的得分均不应低于4分。

4.竣工验收:

在系统的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按下列内容编制竣工验收文

件一式三份交建设单位,其中一份由建设单位签收盖章后,退还给施工单位存档。

4.1 系统图;

4.2 系统平面图;

4.3 设备合格证、说明书;

4.4 设备器材一览表;

4.5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4.6 工程验收记录。

说明:本验收规范内容参照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五、周界防范系统验收规范

1. 一般规定

1.1系统的工程验收应由工程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代表组成验收小组,按设计方案进行。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

1.2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当验收不合格时,应由

设计,施工单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验收。

1.3系统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3.1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1.3.2系统质量的测试;

1.3.3图纸、资料的移交。

2. 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2.1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项目和内容

应符合表的规定。

项目内容抽查百分比控制主机布线整齐、美观、牢固100

红外线对射探头1、设置位置,视野范围

2、安装质量

3、镜头、防护罩、支撑装置与坚固情况。

100

电缆1、电缆排列位置、布放和绑扎质量

2、支架的安装质量

100

其它设备1、安装质量与安装位置

2、通电试验

100

2.2建设单位应对隐蔽工程进行随工验收、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办理签

收签证,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

3.系统质量测试

3.1当发生入侵时控制器能够报警,并显示报警位置。

4. 竣工验收:

在系统的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按下列内容编制竣工验收文件一式三份交建设单位,其中一份由建设单位签收盖章后,退还给施工单位存档。

4.1 系统平面图;

4.2 设备合格证、说明书;

4.3 设备器材一览表;

4.4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4.5 工程验收记录。

六、门禁系统验收规范

1. 一般规定

1.1系统的工程验收应由工程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代表组成验收小组,按设计方案进行。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

1.2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当验收不合格时,应由

设计,施工单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验收。

1.3系统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3.1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1.3.2系统质量的测试;

1.3.3图纸、资料的移交。

2.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2.1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项目和内容

应符合表 4.2.1的规定。

项目内容抽查百分数

刷卡器1、安装位置,安装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规范。

2、通电试验

100

其它设备1、安装位置与安装质量

2、通电试验

100

2.2建设单位应对隐蔽工程进行随工验收、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办理签收签证,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

3. 系统质量测试

系统的测试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内容抽查百分数刷卡器当使用人刷卡时,锁能够自动打开。100

开关当内部人员外出时按动开管能够打开门锁。100

控制器1、控制器能够提供各类人员进出安全区门

禁的记录和分析。

2、当指定的事件发生时系统能够报警。

100

读卡器读卡器能够发售进出卡。100

4. 竣工验收:

在系统的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按下列内容编制竣工验收文件一式三份交建设单位,其中一份由建设单位签收盖章后,退还给施工单位存档。

4.1 系统图;

4.2 系统平面图;

4.3 设备合格证、说明书;

4.4 设备器材一览表;

4.5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4.6 工程验收记录。

七、停车场系统验收规范

1. 一般规定

1.1系统的工程验收应由工程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代表组成验收小组,按设计方案进行。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

1.2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当验收不合格时,应由

设计,施工单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验收。

1.3系统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3.1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1.3.2系统质量的测试;

1.3.3图纸、资料的移交。

2. 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2.1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项目和内容

应符合表的规定。

项目内容抽查百分数

摄像机1、设置位置,视野范围

2、安装质量

3、镜头、防护套、支承装置,云台安装质

量与紧固情况

4、通电试验

100

控制器1、安装位置

2、安装是否平直

3、通电试验

100

道闸安装是否水平,牢固100

其它设备1、安装位置与安装质量

2、通电试验

100

2.2建设单位应对隐蔽工程进行随工验收、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办理签

收签证,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

3. 系统质量测试

系统的测试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内容抽查百分数

控制器1、能够检测车库存车情况,并反映在LED

显示器上

2、能够自动发卡,读卡,起降道闸

3、出口控制器能够完成与卡的交流并判断

是否起降道闸

4、能够指导用户正确使用控制器

100

地磁

地磁能够判断汽车是否驶离工作区,并

发出信号。

100

入(出)口摄像机

入口摄像机能够录制进并反馈回控制

器与出口摄像头相结合判断是否放行。

100

道闸能够接受指令启降,并具备防砸功能。100

4. 竣工验收:

在系统的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按下列内容编制竣工验收文件一式三份交建设单位,其中一份由建设单位签收盖章后,退还给施工单位存档。

4.1 系统图;

4.2 系统平面图;

4.3 设备合格证、说明书;

4.4 设备器材一览表;

4.5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4.6 工程验收记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一章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一、总则 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并作为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统一准则。 3、本标准依据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管理标准和有关技术标准编制。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必须与本标准配全使用。 二、术语 1、建筑工程: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 2、建筑工程质量: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3、验收:建筑工程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以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4、进场验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按相关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对产品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5、检验批: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理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6、检验: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生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第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7、见证取样检测: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所进行的检测。 8、交接检验:由施工的承接方与完成方经双方检查并对可否继续施工做出确认的活动。 9、主控项目:建筑工程中的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10、一般项目: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11、抽样检验: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建筑工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大全9807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大全9807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与表格释义大全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及强制性标准条文 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条文说明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94—2008)条文说明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一2008)条文说明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4—2008)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4—2008)条文说明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条文说明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条文说明 地面辐射供暖木质地板铺设技术和验收规范(WB,T1037—2008)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条文说明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01一2007)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01一2007)条文说明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条文说明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CB50300—200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条文说明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条文说明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一2002)条文说明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Q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条文说明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条文说明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条文说明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条文说明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条文说明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条文说明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暧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暧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条文说明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条文说明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智能化工程验收要求规范

一、总则 1.为统一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本工作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由昆明竞运达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新建、扩建、 改建智能化工程的验收。 3.本规范为智能化工程能用验收规范,考虑到各智能化工程的系 统配置不尽相同,验收项目可适当增减,以设计方案描述的功能为准。 4.本规范尚在不断充实完善,本规范中未涉及系统的验收主要验 收施工质量及系统功能,并以设计方案描述的功能为准。

二、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 1. 一般规定 1.1系统的工程验收应由工程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代表组成验 收小组,按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 1.2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当验收不合格时, 施工单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验收。 1.3系统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3.1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1.3.2 系统质量的测试; 1.3.3 图纸、资料的移交。 2. 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2.1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项目和 内容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2.2建设单位应对隐蔽工程工程随工验收、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办 理签证,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 3. 系统质量测试 3.1系统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1 信道衰减量

表2 基本链路衰减量 在选定的某一频率上信和到和基本链路衰减量应符合上表的要求,信道的衰减包括10m(跳线、设备连接之和) 表3 信道近端串音(最差线间)

表4 基本链路近端串音(最差线间) 近端串音是对电缆内,二条线对间信号的感应。对近端串音的测试,必须对每对线在两端进行测量。某和频率上,线对间近端串音应符合上表的要求。 4.光纤链路测试 4.1测试前应对所有的光连接器进行清洗,并将测试接收器校准 至零位。 4.2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1、对整个光纤链路(包括光纤和连接器)的衰减进行测试; 2、光纤链路的反射测量以确定链路长度及故障点位置。 4.3测试链接图 (1)在两端对光纤逐要进行测试,连接方法如下: 光跳线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规范 公司方案~建筑公司~施工方案~施工组组组组大全~管理制度~公司制度~组效考核~豆丁文~道客文档档~组组方案~策方案~组组组表~组组制度~管理方案~工作组组~工作组~企组管理~培组制度~市组组组~划划组组管理~人力组源~生组管理~组量管理~采组管理~安全培组~部组组~组组管理~组组管理~管理培组~组组组境划~组文~修方案~合同装 中组人民共和家组准国国 Unified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GB 50300-2001 主组部组,中组人民共和建组部国 批准部组,中组人民共和建组部国 组施日期,,,,,年,月,日 1 组组 1.0.1 组了加强建筑工程组量管理~组一建筑工程施工组量的组收~保组工程组量~制组本组准。1.0.2 本组准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组量的组收~作组建筑工程各组组工程施工组量组收组范组制的并 组一准组。 1.0.3 本组准依据组行家有组工程组量的法律、法组、管理组准和有组技组组准组制。建筑工程各组组国 工程施工组量组收组范必组本组准配合使用。与 公司方案~建筑公司~施工方案~施工组组组组大全~管理制度~公司制度~组效考核~豆丁文~道客文档档~组组方案~策方案~组组组表~组组制度~管理方案~工作组组~工作组~企组管理~培组制度~市组组组~划划组组管理~人力

组源~生组管理~组量管理~采组管理~安全培组~部组组~组组管理~组组管理~管理培组~组组组境划~组文~修方案~合同装 2 组组 2.0.l 建筑工程 building engineering 组新建、改建或组建房屋建筑物和附筑物组施所组行的组、勘察、组组和施工、竣工等各组属构划 技组工作和完成的工程组。体 2.0.2 建筑工程组量 qualit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反映建筑工程组足相组组准组定或合同组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 能、组境保组等方面所有明组和组含能力的特性组和。 2.0.3 组收 acceptance 建筑工程在施工组位自行组量组组组定的基组上~建组活组的有组组位共同组组组批、分组、分部、参与 组位工程的组量组行抽组组组~根据相组组准以组面形式组工程组量到合格否做出组。达与确2.0.4 组组组收 site acceptance 组组人施工组组的材料、配件、组组等按相组组准组定要求组行组组~组组品到合格否做出组。构达与确 2.0.5 组组批 inspection lot 按同一的生组件或按组定的方式组组起供组组用的~由一定量组本组成的组组。条来数体 2.0.6 组组 inspection 组组组组目中的性能组行量组、组组、组组等~组果组准组定要求组行比组~以定每组性能是否并将与确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

办公楼设计规范办

建筑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组成。 第3.1.2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第3.1.3条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第3.1.4条窗 一、底层及半地下室外窗宜采取防范措施。 二、高层办公建筑采用大面积玻璃窗或玻璃幕墙时应设擦窗设施。 三、设采暖空调的办公建筑,外窗面积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有良好的密闭性和隔热性,全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设部分可开启窗扇。 第3.1.5条门 一、办公室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m,高度不应小于2m。 二、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档案库和贵重仪表间的门应采取防盗措施,室内宜设防盗报警装置。 第3.1.6条门厅 一、门厅一般可设传达室、收发室、会客室。根据使用需要也可设门廊、警卫室、衣帽间和电话间等。 二、门厅应与楼梯、过厅、电梯厅邻近。 三、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门厅,应设门斗或其它防寒设施。 第3.1.7条走道

一、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3.1.7的规定。 注: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 二、走道地面有高差,当高差不足二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 其坡度不宜大于1∶8。 第3.1.8条采光 一、办公室、研究工作室、接待室、打字室、陈列室和复印机室等房间窗地 比不应小于1∶6。 二、设计绘图室、阅览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5。 注:窗地比为该房间侧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第3.1.9条隔声 一、办公用房、会议室、接待室等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55dB(A声级),电话总机房、计算机房、打字室、图书阅览室等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50dB(A声级)。 二、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不宜与办公用房、会议室贴邻,否则 应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措施。 第3.1.10条超高层办公建筑的避难层(区)、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等的设置 应执行国家和专业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3.1.11条办公室的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60m,设空调的可不低于2.40m; 走道净高不得低于2.10m,贮藏间净高不得低于2.00m。 第二节办公用房 第3.2.1条办公用房包括普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室。专用办公室包括设计绘图室与研究工作室等。

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标准

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 1、新版标准规编制提出“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十六字方针。 2、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了《建 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检验批: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 验体。 4、主控项目:建筑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共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5、一般项目: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6、抽样检查:按照规定的抽样检查,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建筑工程检验项 目中,按检验批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7、抽样方案:根据检测项目的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和方法。 8、观感质量:通过观测和必要的测量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9、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 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 10、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11、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测,并应共同确认。 12、检验批的质量检验,应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在下列抽样方案中进行选择:对重要的检测项目当(尚)可采用简易快速的检测方法时,可选用全数检验方案。经实践检测的有效的抽样方案。 13、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分为一个单位工程。 14、分项工程应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 15、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16、室外工程可根据专业类别和工程规模划分单位(子单位)工程。 17、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2、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18、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19、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部(子分部)所包含的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完整。3、地基和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20、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包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21、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2、经由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3、经由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4、经返修或加固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够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22、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23、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2019

1、地基与基础 1.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2.GB/T 50783-2012 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3.JGJ7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4.JGJ/T199-2010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 5.JGJ/T 211-2010 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规程 6.JGJ/T282-2012 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规程 7.JGJ/T290-2012 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8.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9.GB50086-2015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10.GB50330-20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11.GB 50739-2011 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12.GB 50843-2013 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 13.JGJ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14.JGJ/T186-2009 逆作复合桩基技术规程 15.JGJ/T210-2010 钢-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16.JGJ/T213-2010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17.JGJ/T225-2010 大直径扩底灌注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18.JGJ6-2011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型基础技术规范 19.JGJ/T187-2019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 20.JGJ/T197-2010 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基础技术规程 21.JGJ/T301-2013 大型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22.GB50025-2018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23.JGJ167-2009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24.GB 50112-2013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办公建筑设计要求规范》

Design code for office building JG6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2006-11-29发布 2006-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510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67-2006,自2007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5.8、4.5.13、5.0.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1989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6年11月29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

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5.防火设计;6,室内环境; 7.建筑设备。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2,增加和补充了室内环境的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3.增加和补充了办公建筑智能化及节能的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4,增加了无障碍设计要求酌内容,5。参照现行防火规范增加和补充了相关内容;6,对办公建筑中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公建筑中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噎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杭州安吉路18号。邮政编码:310006) 本规范参编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代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方案 代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方案(草案) 为切实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代建项目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xxx 号代建文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工程代建委托合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等的规定,本着有利操作、、、有利监控、职责、程序明确、提高办事效率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现就工程竣工验收有关事宜制订如下方案:一、组织安排、分工职责(一)、组织与安排由东恒国际集团代建办(以下简称代建办)牵头并组织安排竣工验收工作,拟定参加工程竣工验收的单位有:省发、省财、代建办、行业主管部门、项目使用单位(海关)、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二)、分工及职责工程竣工验收分为现场验收和资料验收,相关单位分别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人员参加竣工验收。 1、现场验收组现场验收组由代建办、行业主管部门、勘察、设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由代建办的工作人员任组长。其职责是按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对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的质量实施检查验收,并按规定出具评审、整改意见。 2、资料验收组资料验收组由代建办、省发、省财、审计部门等单位派遣专业人员组成,由代建办工作人员任组长。其职责是按工程决算、审计、存档等有关规定审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所需要的资料(按工程性质的区别,准备不同资料)是否符合要求,重点审查工程计量书、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程验收主审材料、产品(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验(测)报告、实验报告等资料,并按规定出具评审、整改意见。二、工程竣工验收的条件及程序(一)、工程竣工验收条件: 1、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2、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检查,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应经项目经理和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3、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了质量评估,具有完整的监理资料,并提交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经总监理工程师及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4、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文件及施工过程中由设计单位签署的设计变更通知书进行了检查,并提出质量检查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应经该项目勘察、设计负责人和勘察、设计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5、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6、有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7、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8、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9、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已对该工程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进行了检查,并出具认可文件。 10、有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 1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等有关部门责令整改的问题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完毕。(二)、工程竣工验收程序: 1、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在自检时,施工单位应充分听取监理、使用单位(主管部门)等的整改意见。完成初验存留问题的整改或达成一致意见后,施工单位向代建办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须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 2、东恒代建办收到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对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工程,组织勘察、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2019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2019 2019年建筑施工安全常用规范、标准一览表 2019年12月10日统计 序号 规范名称 规范编号 实施时间 1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13-2005 2005.08.01 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4-2014 2015.01.01 3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8-2010 2010.12.01 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2004.12.01 5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 50348-2018 2018.12.01 6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 50484-2008 2009.06.01 7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 50605-2011 2012.04.01 8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GB 50656-2011 2012.04.01 9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 2011.08.01 10 租赁模板脚手架维修保养技术规范GB 50829-2013 2013.05.01 11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 50870-2013 2014.03.01 12 安全帽 GB 2811-2007 2007.12.01 13 安全色 GB 2893-2008 2009.10.01 1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 2009.10.01 15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 5082—85 1985.07.01 16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 5144-2006 2007.10.01 17 安全网 GB 5725-2009 2009.12.01 18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 5744-2006 2007.10.01 19

弱电工程验收规范

弱电工程验收规范 弱电系统综合布线 一、一般规定 1、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机房或设备间相线( L )颜色应统一,零线( N )宜用蓝色,保护线( PE )必须用黄绿双色线。过流一般铜芯线为6A/平方,铝芯线为:3A/平 方,计算电源供电线缆的粗细可以此标准计算。 2、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电阻必须大于 0.5M Ω。 3 、所有线路必须全程穿管或走线槽,不便于管或走线槽的部位应给采取适当的 保护措施,并且布线要美观大方、横平坚直、劳固结实。 4、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50%~60% ,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40%~50% 。 5、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6 、暗管直线敷设长度超过 30 米时,中间应加装过线盒。 7、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 15 米,且该段内不得有 S 弯。连 续弯曲超过 2 次时,应加装过线盒。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 的转弯半径。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8、暗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 6~10 倍。光缆一般不得小于管径的10-15 倍并且缆尾必须缠上电胶布。 9、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10、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11、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 300mm ,交*距离不 应小于 100mm 。 12、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涮锡并用绝缘带包 缠应均匀紧密。 13、暗盒均应该加装螺接以保护线路。 14、光缆的机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小于5-10米,视频电缆到摄像机的预留长度不小于60CM-100CM 二、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1、分体设备、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① 电源线:根据国家标准,单个电器支线、开关线用标准 1.5 平方毫米线, 主线用标准 2.5 平方毫米线;空调插座用 4 毫米平方线; ② 背景音乐线:标准 2 × 0.3 平方毫米线 ③ 环绕音响线:标准 100-300 芯无氧铜 ④ 视频线:不低于75-4标准 ⑤ 网络线:超五类 UTP 双绞线 ⑥ 有线电视线: 75欧姆宽带同轴电缆 ⑦防盗及其它控制线:RVV 4×0.5 平方毫米线 2 、设备器材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3 、塑料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各类信息面板必须是阻燃型产品,外观不应有 破损及变形。 5、室外设备连接电缆时,必须从设备的下部进线 6、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 平整。 7 、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选用与各设备 相匹配的产品。 8、电源的安装 ① 电源插座间距不大于3m,距门道不超过1.5m,距地面30cm ② 所有插座距地高度30cm ③ 开关安装距地 1.2~ 1.4m,距门框 0.15~ 0.2m。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目录 关于发布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通知 (2) 前言 (3) 1 总则 (4) 2 术语 (5) 3 基本规定 (7) 4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9) 5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10) 6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14) 本标准用词说明 (32)

关于发布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通知 建标[2001]157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有关协: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00-2001,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基中,3.03、5.04、5.07、6.0.3、6.0.4、6.0.7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1年7月20日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通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分会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并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由我部于2000年10月进行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修订是将有关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合并,组成新年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以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质量标准和程序。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和单位工程验收质量标准、内容和程序等;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提出了检验批质量检验的抽样方案要求;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子单位和子分部工程的划分、涉及建筑工程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见证取样及抽样检测。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必须与本标准配合使用。 本标准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了提高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分会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总结 北京市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 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总站 四川省华西集团总公司 陕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主要起草人:吴松勤高小旺何星华白生翔徐有邻葛恒岳刘国琦王惠明 朱明德杨南方李子新张鸿勋刘俭 建设部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2005年9月出版的《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03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 14-2004 https://www.doczj.com/doc/3119085602.html,/forum/detail3311271_1.html#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03 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条文说明 JGJ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https://www.doczj.com/doc/3119085602.html,/forum/detail3311271_2.html# JGJ107-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上)共3部分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下).part1共2部分https://www.doczj.com/doc/3119085602.html,/forum/detail3311271_3.html#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标准宣贯培训教材https://www.doczj.com/doc/3119085602.html,/forum/detail3311271_4.html# 2005年9月出版的《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目录 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SM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SM https://www.doczj.com/doc/3119085602.html,/forum/detail3311271_5.html#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SM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SM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GB50346-2004 https://www.doczj.com/doc/3119085602.html,/forum/detail3311271_6.html#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2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61-2003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03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重点汇总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重点汇总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办公建筑设计在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设计。其它建筑中的办公用房部分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1.0.3条办公建筑按高度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建筑高度24m以下为低层或多层办公建筑; 二、建筑高度超过24m而未超过100m为高层办公建筑; 三、建筑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办公建筑。 第1.0.4条办公建筑设计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一节基地 第2.1.1条办公建筑的基地应选在交通和通讯方便的地段,并应避开产生粉尘、煤烟、散发有害物质的场所和贮存有易爆、易燃品等地段. 第2.1.2条位于城市的办公建筑的基地, 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 并应选在市政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段。 第2.1.3条工业企业的办公建筑, 可在企业基地内选择联系方便, 污染影响最小的地段建造, 并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总平面 第2.2.1条总平面布置宜进行环境及绿化设计。 第2.2.2条在同一基地内办公楼与其它建筑共建,或建造以办公用房为主的综合性建筑,应根据使用功能不同, 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

第2.2.3条建筑基地内应设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库)。条件不允许时, 可由有关部门就近统筹建设停车空间。停车场地面积由当地规划部门确定。 第2.2.4条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好设备机房、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物。如设有锅炉房、食堂的宜设运送燃料、货物和清除垃圾等的单独出入口。采用原煤作燃料的锅炉房, 应留有堆放场地。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设计1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 确定各类用房。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组成。 第3.1.2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 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 合理确定建筑平面, 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第3.1.3条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建筑高度超

智能化系统工程竣工验收 标准模板

文件目录

交工技术文件密级: 建设项目名称: 单项工程名称:综合布线工程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年月日 交工技术文件目录

工程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学校园网综合布线工程位于广州市南沙溏坑村旁,本次施工是校园内教学大楼、体育馆、饭堂、门卫的综合布线工程,共计218个信息点。二、工程项目内容: 本工程于年月日开工,工程中主干网由高速千兆光纤骨干以太网组成,网络分布呈星型拓扑结构,水平布线子系统采用百兆主干网络、10/100兆自适应到桌面的校园网络方案,把学校的各个资源联系起来,另外,学校通过电信宽带线路把互联网系统接入到校园网内。综合布线部分包括水平线管安装(PVC φ32、φ20、φ25暗埋于各楼层墙体内)水平线槽安装(安装在综合楼各教室天花上);楼墙开孔10个,楼板开孔6个;超五类双绞线布放(布放218条);光纤布放(布放12条);底合安装(安装578个);网络面板安装(安装218套);白面板安装(300套);150X75水平主干桥架安装(中央机房--对面分机柜)150X75竖井垂直主干桥架安装(中央机房- -A区各楼层分机柜);100х80X1水平主干

桥架安装(主干桥架至分机柜);主干光纤布放(布放8条);机柜安装共9个,(安装在3楼中央机房42U落地式机柜、其他9U挂墙式分机柜安装在楼层办公室内);配线架安装(共8个:超五类24口配线架2个、超五类48口配线架6个、1U绕线架8个)光纤盒安装(共9个:24口光纤盒2个、12口光纤盒7个);配线架线缆端接(226条);模块端接218个;超五类线缆测试218条;光纤测试6条 三、项目组织系统 建设项目名称:学校园网综合布线单项工程 建设单位名称: 监理单位名称: 施工单位名称: 工程开工报告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钢筋分项工程 1.原材料 1.1钢筋进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质量符合规定 1.2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得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得比值不应 小于1.25 1.2.2 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得不知不应大 于1.3 1.3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者片状老锈 2.钢筋加工 2.1.受力钢筋得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2.1.1.二级钢末端要作1800弯钩弯弧直径≥2.5d(d为钢 筋直径),弯钩弯后平直部分长度≥3d 2.1.2.设计要求钢筋末端1350弯钩,HRB335、HRB400 钢筋得弯弧内直径≥4d,弯后平直部分长度根据设 计要求 2.1.3钢筋弯折角度不超过900弯钩,弯钩弯弧直径≥5d

2.2.一般箍筋得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应符合下列要求。 2.2.1. 弯弧内直径满足2.1要求,内直径不小于受力钢筋 直径。 2.2.2.箍筋弯折角度,一般结构大于900,对有抗震要求 的,1350弯钩, 2.2.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为箍筋直径得的5d,有抗震要求得结构,大于10d。 2.3.钢筋调直,有机械方法,也有冷拉法,采用冷拉法调直 钢筋,二级钢冷拉率≤4﹪,三级钢冷拉率≤1﹪, 2.4钢筋加工得允许偏差 3.钢筋连接 3.1.钢筋得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 宜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得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得距离≥10d 3.2.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者焊接接头,设置在同一构件 内得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得长度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office building JG6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11-29发布 -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510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67- ,自 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5.8、4.5.13、5.0.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1989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1月29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 ]104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5.防火设计;6,室内环境;7.建筑设备。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2,增加和补充了室内环

境的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3.增加和补充了办公建筑智能化及节能的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4,增加了无障碍设计要求酌内容,5。参照现行防火规范增加和补充了相关内容;6,对办公建筑中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公建筑中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噎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杭州安吉路18号。邮政编码:310006) 本规范参编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方子晋徐延峰陈政恩庄逸苏吴藻生姚国梁沈介骏张建良谷玲玲 目录 1总则 2术语 3基地和总平面3.1基地3.2总平面 4建筑设计

智能化项目工程验收一般规范标准

亠、总则 1. 为统一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本工作参照国 家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 本规范适用于由昆明竞运达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新建、扩建、改建智 能化工程的验收。 3. 本规范为智能化工程能用验收规范,考虑到各智能化工程的系统配置 不尽相同,验收项目可适当增减,以设计方案描述的功能为准。4. 本规范尚在不断充实完善,本规范中未涉及系统的验收主要验收施工 质量及系统功能,并以设计方案描述的功能为准。

1、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 1. 一般规定 1.1系统的工程验收应由工程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代表组成验收小 组,按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 1.2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当验收不合格时,施工单 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验收。 1.3系统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3.1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1.3.2系统质量的测试; 1.3.3图纸、资料的移交。 2. 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2.1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项目和内容应 符合下表的规定。

2.2建设单位应对隐蔽工程工程随工验收、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办 理签证,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 3. 系统质量测试 表1 信道衰减量 表2 基本链路衰减量

在选定的某一频率上信和到和基本链路衰减量应符合上表的要求,信道的衰减包括10m (跳线、设备连接之和) 表3 信道近端串音(最差线间) 表4 基本链路近端串音(最差线间)

近端串音是对电缆内,二条线对间信号的感应。对近端串音的测试,必须对每对线在两端进行测量。某和频率上,线对间近端串音应符合上表的要求。 4. 光纤链路测试 4.1测试前应对所有的光连接器进行清洗,并将测试接收器校准至零位。 4.2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1、对整个光纤链路(包括光纤和连接器)的衰减进行测试; 2、光纤链路的反射测量以确定链路长度及故障点位置。 4.3测试链接图 (1)在两端对光纤逐要进行测试,连接方法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