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2016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2016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2016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2016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它的。

A. 外貌

B. 镶嵌性

C. 成层性

D. 季相

2.如果人口按照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dN/dt=rN)增长,则人口倍增时间为。

A. 0.3/r

B. 0.5/r

C. 0.7/r

D. 0.9/r

3. 固氮作用的几条途径中最重要的是。

A. 高能固氮

B.生物固氮

C. 雷电固氮

D. 工业固氮

4.氧气对于水生动物来说,属于。

A. 综合因子

B. 限制因子

C. 代替因子

D. 一般生态因子

5. 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也较弱,当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质恰好抵偿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时的光照强度称为。

A. 光饱和点

B. 最适光强

C. 光补偿点

D. 最弱光强

6. 物质的周转率用于生物库的更新称为更新率。若某一森林的现存量为324 t/hm2,年净生产量为28.6 t/hm2,则其更新率为。

A. 10.36

B. 8.42

C. 4.35

D. 0.088

7. 短日照植物通常是在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否则就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这类植物多数在早春或深秋开花。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 水稻

B. 大麦

C. 油菜

D. 番茄

8. 有效积温法则表述公式K=N(t-t0)中,t0的生态学意义是。

A. 极端高温

B. 极端低温

C. 平均温度

D. 生物学零度

9. 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3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

A. 凸型曲线

B. 凹型曲线

C. 对角线型曲线

D. S型曲线

10. dN/dt=r N (1-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

A. 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 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 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 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11. 生态系统能够提供保护土壤肥力、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平衡与稳定等的服务。这种服务价值属于。

A. 直接利用价值

B. 间接利用价值

C. 选择价值

D. 存在价值

12. 在植物群落配置时,将浅根性植物与深根性植物配置,主要是遵循了。

A. 互利共生原理

B. 生态适应原理

C. 资源充分利用原理

D. 生态演替原理

13. 水鸟中农药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浓度比水体中高几万倍属于。

A. 生物放大

B. 生物富集

C. 生物积累

D. 以上都不是

14. 从演替的起始条件上看,在农田弃耕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

A. 原生演替

B. 次生演替

C. 自养性演替

D. 旱生演替

15. 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

A.间接作用 B.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种群的内分布型(或格局)表现为三种类型,即、和。

2. 美国生态学家Ehrlich P R等人1981年提出一个假说,认为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都具有相同主要的功能,任何一个物种丢失或灭绝都会导致系统的变故,这个假说被称作。

3. 重要值(important value)是用来表示某个物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 + 。

4. 集群效应对种群整体是有益的,它可以提高捕食效率和,和增加彼此学习的效率。

5. 沙漠中的啮齿类动物对高温环境常常采取行为上的适应对策,如夏眠、或等。

6. 景观多样性和是景观生态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前者主要描述斑块性质的多样化,后者则是指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

7. 生长在世界各大洲环境相似的地区,由于趋同进化而具有相同生长型的植物,可以称为。

8.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通常有、物理化学迁移和机械迁移三种方式。

9. 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最大持续产量,在对鱼类进行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英文名词请先翻译再解释,翻译正确得1分。)

1.密度效应 2.Ecological efficiencies 3.多元顶级论

4. Projected coverage

5. carnivore

6. 生态幅

7. 化感作用

8. Gause's hypothesis 9. subacute toxicity 10. Innate capacity of increase

四、论述题(5小题,共75分)

(一)请解释以下生态现象(每小题5分,共25分)

1. 如果没有生命出现,地球上大气中N2和O2的浓度可能为1.9%和0.0%,而不是现在的78.08%和20.95%。

2. 毛冬青在20-30℃时,发芽率为70%-80%,但在25℃时仅为20%-30%。

3. 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在2500m2内有植物130种;在巴西,一个777hm2的面积内有4000种乔木;在爪哇西部,一个280hm2面积内有250种不同的树木,已相当于欧洲全部树种之和。

4. 冬天不冷,不能吃饼(农业谚语)。

5. Sundin等(2000)分析了密克罗尼西亚某岛屿上人群中色盲的比例在4%-10%之间,比其他地区的人要高得多。原来,1780年时,台风袭击了这个岛,只剩下30个人,其中男人9个,并有一个是色盲。

(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充足的水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有记载的长江水生生物有1100多种,其中鱼类370多种、底栖动物220多种和水生植物上百种。长江还拥有许多特有、珍稀鱼类和野生保护动物。但是,目前长江各种生物资源正处于衰退之中,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白暨豚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水中活化石”中华鲟的数量也急剧下降;久负盛名的“四大家鱼”的鱼苗发生量锐减。试分析长江生物资源衰退的可能原因,并谈谈该如何减缓物种的衰退。(10分)

(三)种群的动态研究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即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及其变动原因(调节机制)。请简述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类型以及种群调节的主要理论。(15分)

(四)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使一些害虫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同时许多害虫的天敌又被大量杀灭,致使一些害虫十分猖獗。目前,生物防治技术在世界许多国家有了迅速发展,该技术就是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学现象和某些生物学特

性,以防治危害农业、仓储、建筑物和人群健康的生物所采取的措施。请根据你掌握的生态工程知识,谈谈在农林业生产过程中该如何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15分)

(五)下图引自某杂志,作者研究了“Arsenic additions”对两种植物(Pteris vittata 和Pteris tremula)“leaf dry weight”的影响。请仔细读该图,尽可能写出图形所反映出的信息。(10分)

Effect of arsenic additions on leaf dry weights of Pteris vittata and Pteris tremula in the pot experimen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