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下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C可用作补钙剂;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H、F物质类别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G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A转化为H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E和C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的名称为________。

【答案】NH4NO3 Na2CO3+2HCl═2NaCl+CO2↑+H2O CaCO3+2HNO3═Ca(NO3)

2+H2O+CO2↑(合理均可)硝酸

【解析】

【分析】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A和B反应会转化成C和D,C可用作补钙剂,所以C是碳酸钙,B是氢氧化钙,D是氢氧化钠,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所以G是硝酸铵,H、F物质类别相同,碳酸钙生成的F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F是二氧化碳,碳酸钠生成的H会转化成B,所以H是水,E会与碳酸钠、碳酸钙反应,所以E可以是硝酸、盐酸等常见的酸,经过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

(1)由分析可知,G是NH4NO3;

(2) A转化为H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E和C的反应可以是碳酸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NO3═Ca(NO3)2+H2O+CO2↑;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则E的名称为硝酸。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粉末,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D的化学式_____。

(2)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气体E在该实验中体现的主要性质是_____性。

【答案】Cu(OH)2复分解反应 Cu+2AgNO3=2Ag+Cu(NO3)2还原

【解析】

【分析】

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H是白色沉淀,所以H是碳酸钙,气体F和溶液G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所以F是二氧化碳,G是氢氧化钙,固体I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蓝色溶液和银白色固体K,所以I是铜,J是硝酸铜,K是银,A为黑色粉末,A和气体E加热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化铜,E是一氧化碳,氧化铜会与溶液B反应,所以B是盐酸或硫酸,C是硫酸铜或氯化铜,C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D,所以D是氢氧化铜沉淀,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根据分析过程,D的化学式 Cu(OH)2;

(2)反应①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②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2Ag+Cu (NO3)2;

(4)气体E在该实验中体现的主要性质是还原性。

故答案为(1)Cu(OH)2;

(2)复分解反应;

(3)Cu+2AgNO3=2Ag+Cu(NO3)2;

(4)还原。

3.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成为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1)F的化学式是;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

(2)D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答案】(1)Ca(OH)2,除锈(气体答案合理亦可)

(2)2H2O22H2O + O2↑ (3)复分解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F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Ca(OH)2,G是气体且能和F 反应为CO2,A能用于制备G,应该是CaCO3或稀盐酸,又因为A能转化为气体B,所以A 一定是稀盐酸而不是CaCO3,由此可得知B为H2,E 和B能相互转化E应为H2O,D和E 组成元素相同,D为双氧水H2O2,D和生成E和D,E为水,所以D为O2

考点:常见物质间转换关系

4.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气体单质,A与B的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E的化学式是_______;

(2)A和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3)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

【答案】H2复分解 2H2+O22H2O 制玻璃

【解析】

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与B的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酸钙,B是稀盐酸,D和C可以相互转化,D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C是二氧化碳,D可以是碳酸钠,E是气体单质,盐酸会转化成E,所以E是氢气,C和氢气可以互相转化,所以C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

可。(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与B的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酸钙,B是稀盐酸,D和C可以相互转化,D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C是二氧化碳,D可以是碳酸钠,E是气体单质,盐酸会转化成E,所以E是氢气,C和氢气可以互相转化,所以C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E是

H2;(2)A和B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3)E→C的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2H2O;(4)通过推导可知,D可以是碳酸钠,碳酸钠可以制玻璃。

点睛:首先分析所给物质的性质,然后结合各物质之间的反应进行猜想推断,最后将推导的各物质进行验证,只要合理即可。

5.框图中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J是最常见的金属,G是红棕色物质,E、F、I为无色气体,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在溶液D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⑴写出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⑤,

⑵指出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

⑶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

⑷白色沉淀H的化学式为。

【答案】(本题共10分,每空2分)

② 2H2O2H2↑+O2↑;⑤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⑵置换反应;⑶刷油漆、涂油、保持干燥等(若答“隔绝空气”不给分);⑷CaCO3

【解析】

析:此题的解题突破口在于B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说明B 是氢氧化钙,能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无色气体I ,I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I 是氨气,C 通电能生成E 和F 两种无色气体,说明C 是水,E 和F 是氢气和氧气,在溶液D 中滴入AgNO 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D 中含有氯离子,则A 可能是盐酸,D 是氯化钙,J 是最常见的金属,能与盐酸反应生成E 为氢气,则F 为氧气,J 与水和氧气能生成红棕色物质G ,则J 可能铁,生成的G 为氧化铁,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解:(1)C 通电能生成E 和F 两种无色气体,说明C 是水,B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说明B 是氢氧化钙,能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无色气体I ,I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I 是氨气,所以本题答案为:2H 2O 2H 2↑+O 2↑;Ca (OH )2+2NH 4Cl=CaCl 2+2NH 3↑+2H 2O ; (2)在溶液D 中滴入AgNO 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D 中含有氯离子,则A 可能是盐酸,D 是氯化钙,J 是最常见的金属,能与盐酸反应生成E 为氢气,J 与水和氧气能生成红棕色物质G ,则J 可能铁,铁与盐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所以本题答案为:置换反应;

(3)铁易生锈,防止铁生锈可以在表面覆盖保护层等措施,所以本题答案为:刷油漆; (4)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本题答案为:CaCO 3.

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6.图中A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俗称苏打;B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 可用作补钙剂;E 、F 的物质类别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A 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写一条)。

(2)物质D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E 转化为B_________________,

②C 转化为F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只需回答其中一条) NaOH 22H O+CaO=Ca(OH) 3222CaCO +2HCl=CaCl +CO +H O ↑或

32CaCO CaO+CO 高温↑(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

【详解】

A 俗称苏打;

B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可用作补钙剂;故A 是碳酸钠,B 是氢氧化钙,C 是碳酸钙,碳酸钠能生成E ,E 能生成氢氧化钙,故E 是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

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D 是氢氧化钠,碳酸钙能生成F ,F 和E 是同类物质,F 能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故F 是二氧化碳。

(1)碳酸钠的用途是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只需回答其中一条)。 (2)物质D 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

(3)①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为:22H O+CaO=Ca(OH)。 ②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为3222CaCO +2HCl=CaCl +H O+CO ↑ (或碳酸钙高温煅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32CaCO CaO+CO ↑高温)。

7.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 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 和C ;通常情况下,C 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E 俗称纯碱,D 、F 都是常见的碱。

(1)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B→D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D 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

(4)C 与F 反应生成E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 3 化合反应 改良酸性土壤 CO 2+2NaOH=Na 2CO 3+H 2O

【解析】

【分析】

A 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

B 和

C ;通常情况下,C 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碳酸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所以A 是碳酸钙,B 是氧化钙,C 是二氧化碳;B(氧化钙)能转化

D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 可能是氢氧化钙,C (二氧化碳)能与

E 相互转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E 可能是碳酸钠;D (氢氧化钙)与E (碳酸钠)能生成A (碳酸钙)和

F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能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F 可能是氢氧化钠,将猜想代入框图,猜想成立。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A 的化学式是CaCO 3;

(2)B→D 的反应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D是氢氧化钙,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建筑材料、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

(4)C与F反应生成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8.A、B、C、D、E、F、G、Y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E、G属于单质,Y是一种有毒气体,反应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D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E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此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写化学式)

(3)X是_____和_____(均写化学式)的混合溶液,当_____的情况下将没有E生成。(4)反应②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uO H2 Fe2O3+3CO 高温

2Fe+3CO2 CO HCl CuCl2无HCl时

Fe+CuCl2=FeCl2+Cu

【解析】

【分析】

由反应①是炼铁的主要反应,且Y有毒,所以Y是一氧化碳,则A是氧化铁,生成的B可能是二氧化碳,C是铁;由G是红色固体可知G可能是铜,G与氧气反应生成D,则D为氧化铜,D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X,则X中有氯化铜和过量的稀盐酸,X与C反应生成E 是单质,G是铜,F为浅绿色溶液,所以F中有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E为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代入检验推断正确。

【详解】

(1)由分析知D物质为氧化铜,化学式为CuO,E是氢气,化学式为H2;

(2)反应①是炼铁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

2Fe+3CO2,此反应中一

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元素,所以一氧化碳被氧化,其化学式为CO;

(3)由题意知,X是氯化铜与稀盐酸的混合物,氯化铜的化学式为CuCl2,稀盐酸中溶质

的化学式为HCl,当无稀盐酸时将没有氢气生成,即无HCl时,无E生成;

(4)反应②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反应是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所以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

9.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和B物质类别相同,只有C、F、G、H、I由两种元素组成,B、C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可用作干燥剂,J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E和J分别与足量I反应的生成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J______,B_______。

(2)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NaHCO3 Ca(OH)2 Na2CO3+2HCl=2NaCl+H2O+CO2↑

2AgNO3+CaCl2=2AgCl↓+Ca(NO3)2

【解析】

【分析】

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和B物质类别相同,只有C、F、G、H、I由两种元素组成,B、C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可用作干燥剂,所以C是氧化钙或氯化钙;J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J是碳酸氢钠;E和J分别与足量I反应的生成物相同,所以E是碳酸钠,I是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B会与E(碳酸钠)反应,A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B是氢氧化钙,A是氢氧化钠;碳酸钠会转化成G、H,G也会转化成H,所以G是二氧化碳,H是水;D会与C、F 反应,所以D是硝酸银,C是氯化钙,F是氯化钠。

【详解】

(1)由分析可知,J为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故填NaHCO3;

B为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故填Ca(OH)2。

(2)E为碳酸钠,F为氯化钠,所以E→F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C为氯化钙,D为硝酸银,C与D的反应就是硝酸银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AgNO3+CaCl2=2AgCl↓+Ca(NO3)2。

【点睛】

解答物质推断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

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0.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六种物质之间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如图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种。

【答案】Al 。Ca(OH)2+CO2═CaCO3↓+H2O 。2Al+3CuSO4═Al2(SO4)3+3Cu 。

2 。

【解析】

【分析】

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故E是铝,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能与铝反应,故F能是硫酸铜,D能生成硫酸铜,能与铝反应,故D是硫酸,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能与B相互转化,能与C反应,故A可能是二氧化碳,B是碳酸钠,C可能是氢氧化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

(1)E物质是铝,化学式为Al;

(2)A和C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3)E和F反应是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2Al+3CuSO4═Al2(SO4)3+3Cu;

(4)如图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两种;

1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S、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C是单质,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E的固体俗称“干冰“,F是氧化物,F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A、D的化学式:A_____;D_____。

(2)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D→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反应。

(4)写出B﹣C、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_____;F→E:_____。

【答案】CuH2SO4灭火复分解Fe+CuSO4==Cu+FeSO4CuO+CO Cu+CO2

【解析】

【分析】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S、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C是单质,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E的固体俗称“干冰“,所以E 是二氧化碳,F是氧化物,F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氧化铜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4:16=4:1,所以F是氧化铜,D会与氧化铜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硫酸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与碳酸钠反应能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硫酸,C会与硫酸反应,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C可能是铁,铁能转化为A,A是单质,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A是铜,B能转化为铜,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B是硫酸铜,将假设代入框图,假设成立。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铜,化学式是Cu,D是硫酸,化学式是H2SO4;

(2)E是二氧化碳,可用灭火;

(3)写出D→E反应是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4)B﹣C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Cu+FeSO4;F→E的反应是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CO Cu+CO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2.在上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为最常见的酸,D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G为蓝色不溶物。图中“—”表示相连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表示由两种物质可制得另外两种物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化学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___

(3)A物质所属类别为__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答案】CuO复分解反应碱

【解析】

试题分析:有题中的叙述可知,D为水;B为酸;A为碱、C为氧化铜;E为盐;F为可溶性硫酸盐;G为氢氧化铜;故(1)C物质的化学式为CuO(2)化学反应③为碱和盐的反应,故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3)A物质所属类别为碱类物质。

考点:物质的推断与转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