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2022年绵阳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年绵阳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年绵阳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年绵阳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模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1999年12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把爱因斯坦评选为世纪伟人,《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迷的开启者。”他能够当选“世纪伟人”的主要原因是

A.发明耐用碳丝灯泡

B.著有《物种起源》

C.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D.提出相对论

2.历史课上,九(1)班同学举行“我最崇拜的发明家”评选活动。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把手中的那一票投给四位候选人中的任意一位。投票结果如下:

发明家爱迪生史蒂芬孙卡尔·本茨瓦特

得票数1814108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在本次评选中总得票数是多少?

A.12票B.22票

C.28票D.32票

3.在下列科技发明中,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①蒸汽轮船②早期汽车③电灯④火车机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

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革命的镜子——《高老头》

D.达尔文——近代生物学的莫基者——《物种起源》

5.它被后人誉为“社会百科全书”,它真实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掠夺和一切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社会关系。这部作品可用来研究社会转型期发展情况,这部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B.《人间喜剧》C.《英雄交响曲》D.《罗密欧与朱丽

叶》

6.1879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洛帕克街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这盏电灯稳定地亮了整整两天,它发出的光芒驱散了夜晚的黑暗。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这说明()

A.电力已经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B.新技术的发明冲击传统工业部门

C.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D.煤气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7.分析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

A.英国依然是工业头号强国B.法国增长率在四国中始终最小

C.美德工业增长速度超越英法D.德国增长速度始终超过美国

8.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他俩的对话与什么理论有关

A.万有引力定律

B.适者生存原理

C.相对论

D.生物进化论

9.《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指出,他用数学的理论来表述法拉第的想法,完美阐释了电磁场理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A.牛顿B.麦克斯韦C.达尔文D.爱因斯坦

10.下列世界文化名人与成就配搭正确的是

A.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人间喜剧》

C.巴尔扎克﹣﹣《英雄交响曲》

D.贝多芬﹣﹣《物种起源》

11.日本是近代亚洲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实施了()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12.“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段话出自一位科学家之口,而这位科学家又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他是

A.麦克斯韦B.爱迪生C.牛顿D.哥白尼

13.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他”是

A.但丁B.莎士比亚C.巴尔扎克D.列夫·托尔斯泰14.某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剧《交通的变革》。以下他们设计的情节中符合史实的是

A.史蒂芬孙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B.卡尔·本茨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

C.亨利·福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D.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15.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也是英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2018年3月去世的著名科学家霍金被安葬在这里,与长眠于此的英国名人为邻。这些“邻居”中,包括:

A.亚里士多德

B.贝多芬

C.巴尔扎克

D.牛顿

16.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筑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A.恢复工业B.整顿金融业C.调整农业D.兴办公共工程17.拜伦(1788~1824年)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生活的时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

A.他在报纸上看到有关黑人奴隶买卖的广告

B.他与欧洲大陆的朋友用电话交流写作心情

C.他听说拿破仑当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D.他乘坐轮船到欧洲大陆各国旅游了解国情

18.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

A.电力的广泛使用B.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C.棉花时代的到来D.“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19.有学者指出:“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该学者主要认为科技革命

A.影响了人类的生态环境B.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密切了国家之间的关系D.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20.19世纪的法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下列文学、艺术作品能反应这一时期法国社会图景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1.20世纪以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共同问题,如图漫画反映的是

A.贫富差距拉大

B.核战争的威胁

C.国际恐怖主义猖獗

D.地球生态环境恶化

22.下图显示的是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状况,其中曲线①代表的阶级成分是( )

A.地主B.资本家C.工人D.农民

23.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提高了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B.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促使女性走上领导岗位

24.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以下列举不属于“明智”的是:

A.站在现在,以自己好恶评价历史人物

B.善于从遗迹文献和传说中学习历史

C.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问题

D.以历史名人为榜样,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25.如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导致1870年至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是

A.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B.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D.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应用和对宇宙的认识奠定了基础,D符合题意,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的是爱迪生;著有《物种起源》的是达尔文;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是牛顿,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C

解析: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迪生、卡尔本茨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家,他俩得票总数是28票,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汽车使用内燃机做动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符合题意;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③符合题意;蒸汽轮船、火车机车都是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①④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

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擅长深刻细致的心理描写,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而《高老头》是法国巴尔扎克的作品,故C对应错误,符合题意;ABD 搭配正确,排除。故选C。

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人间喜剧》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以毕生心血创作的由九十多部独立而又有所联系的小说组成的巨著,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B项符合题意;《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A项不符合题意;《英雄交响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C项不符合题意;《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导致煤气行业的股票下跌,并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变化,这说明新技术的发明冲击传统工业部门,科学技术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B项符合题意;A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美德工业增长速度超越英法,C符合题意;表格内容体现美德工业增长速度超越英法,没有体现英国依然是工业头号强国,A排除;法国增长率在1891-1900时期超过英国,B排除;德国增长速度在1861-1873,1874-1890年时期增长速度都比美国慢,D排除。故选择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从表格中获取信息。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在书中达尔文指出,一切物种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题干材料中的对话正是反映了生物进化论,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牛顿提出的,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用数学的理论来表述法拉第的想法,完美阐释了电磁场理论。B项符合题意;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排除A项;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排除C项;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排除D项,故选择B项。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牛顿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对后来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世界文化名人与成就配搭正确的是“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故A符合题意;BCD搭配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而且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故选B。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的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因此,他被称做“现代科学之父”,故C符合题意;麦克斯韦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故

A不符合题意;爱迪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家,在电力方面有很大贡献,故B不符合题意;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他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将在法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创作了小说集《人间喜剧》,C符合题意;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有《神曲》等,A排除;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等,B排除;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等,D 排除。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品。

1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史蒂芬孙是工业革命时期火车机车的发明者,但是电灯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故A不符合题意。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的是亨利·福特,故B不符合题意。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故C不符合题意。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也是英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牛顿就葬在这里,是霍金的“邻居”,ABC都不是英国人,不符合题意;故选D。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实施期间兴建了许多公共工程,其主要作用是以工代赈,既减少了失业,又能刺激消费,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属于公共工程。ABC 和题干材料关系不大,不符合题意,故选D。

17.B

解析:B

【分析】

【详解】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9世纪初期不会出现。ACD在19世纪初期已经出现,不符合题意。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1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电、电灯以及其他电器的发明和使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从20世纪初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的不可或缺的能源。由于电力的使用和发展,其它工业部门也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电器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化工业的崛起,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应选D。

1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科学技术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如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核战争的威胁等。依据题干关键词“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可知,该学者主要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人类的生态环境,故A符合题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密切了国家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表述不符合该学者意图,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2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②是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人间喜剧》是法国巴尔扎克的作品,①符合题意;《高老头》是法国巴尔扎克的作品,③符合题意;《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为法国的拿破仑所作,④符合题意。故选择A。

21.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挑战。右图漫画反映的是地球上工厂正冒着滚滚浓烟,地球则戴着口罩,表情痛苦,说明了地球的生态环境正在恶化,提醒人们要注重保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和平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环境问题

22.D

解析: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正在进行,通过圈地运动,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无业游民,为了谋生,这些农民就到城市中成为雇佣工人,所以农民的数量逐渐减少,D项正确,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时间19世纪的英国,可以想到根工业革命有关,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资本家工厂增多,农民阶级开始转变为工人阶级,由此做出正确的选择。

2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了工业革命中工厂的出现使女性在思想、交友、社会活动方面等方面更加的融入社会,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学习和分析历史中,我们应该学会历史角色的扮演,换位思考问题;善于从遗迹文献和传说中学习历史;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问题;以历史名人为榜样,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一分为二、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要站在现在,以自己好恶评价历史。A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BCD都是学习历史的明智之举,但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2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70年至1900年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世界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使得石油成为重要的能源,推动了石油的开采和使用,故C符合题意;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是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动力,而蒸汽动力使得煤成为重要的能源,故AB不符合题意;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使得电力成为重要的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