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酱腌菜防腐问题的研究

酱腌菜防腐问题的研究

酱腌菜防腐问题的研究
酱腌菜防腐问题的研究

酱腌菜及其防腐问题的研究

一、产品:酱腌菜

二、食品分类号:04.02.02.03腌渍的蔬菜

三、包装形式:罐装、瓶装和袋装为主。

四、贮藏要求: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运输产品时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

五、食品特征与腐败分析:酱腌菜产品食用方便, 口感鲜美, 是我国消费者长期早餐的常备佐菜。消费者对其质量问题非常关心而袋装的、尤其是低盐的酱腌菜在贮、运、销过程中易败坏变质, 发生“胀袋”。蔬菜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水组成, 且含水量较高, 容易受微生物侵人。酱腌菜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化以及成品的败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微生物的污染,而引起酱腌菜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酵母菌和少数细菌。

六、腐败微生物分析:

1.酵母菌:引起真空包装酱腌菜变质的酵母菌主要是球拟酵母属、假丝酵母属、啤酒酵母属、由于产品加热杀菌不充分或包装密封不良而导致酵母菌残存,产生二氧化碳,造成腐败胀袋。

2.霉菌:霉菌具有耐酸、耐高渗透压的特性。因此,该菌引起罐藏食品变质,常见与酸度高(ph值4.5以下)的酱腌菜罐头中。但霉菌多为好氧菌,且一般不耐热,若产品中有霉菌出现,说明罐头真空度不够、漏气或杀菌不充分而导致了霉菌残存,例如青霉属、曲霉属等。但也有少数几种霉菌耐热,如纯黄丝衣霉菌和雪白丝衣霉菌等较耐热、耐低氧,可引起酱腌菜罐头发酵,产生二氧化碳而胀袋。

3.细菌:如链球菌、粪链球菌和嗜热链球菌能分解糖类产酸,并不产生气体,造成胀袋。不产芽孢的细菌耐热性不如产芽孢的细菌,如果产品中发现有不产芽孢的细菌,这常常是由于包装密封不良、漏气而造成的,或由于杀菌温度过低造成的。

七、酱腌菜生产工艺流程:

蔬菜→腌制→切制成形→脱盐→当脱水→酱制(甜面酱或大豆酱,使用过2

次的酱)第1次倒菜酱制(放入使用过1次的酱内)水→加入脱盐环节第2次倒菜酱制(放入上等好的酱内酱制)第3次倒菜酱制→成品。

八、GB2760中规定的酱腌菜适用的所有防腐剂:

苯甲酸及其钠盐(1.0g/kg,以苯甲酸计);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低亚硫酸钠(0.1g/kg,最大使用量以二氧化硫残留量计);山梨酸及其钾盐(0.5g/kg,以山梨酸计);脱氢乙酸及其钠盐(0.3g/kg,以脱氢乙酸计);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0.25g/kg)

九、酱腌菜复配食品防腐剂:

复配防腐剂组成:苯甲酸钠、多聚赖氨酸、壳聚糖。

苯甲酸钠(化学合成防腐剂):根据GB2760规定,可用于酱腌菜。

多聚赖氨酸(生物防腐剂):当人体食用后,可降解为L-赖氨酸这一人体必需氨基酸,进一步用于蛋白质合成或继续代谢,无任何毒性,并于2003年通过了美国食品和医药管理(FDA)的许可,因此它被誉为“营养型防腐剂”。

壳聚糖(提取物):壳聚糖食用安全无毒,我国已批准为食品增稠剂。但这种天然多糖还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它在弱酸溶剂中易于溶解,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溶解后的溶液中含有氨基(NH2+),这些氨基通过结合负电子来抑制细菌。壳聚糖的抑制细菌活性,使其在医药、纺织和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十、使用剂量:苯甲酸钠0.3g/kg 多聚赖氨酸0.2g/kg 壳聚糖

0.2g/kg

十一、复配防腐剂使用方法:(1)散装酱腌菜、泡菜,调味品可以在调味时加入本品,也可以在泡制时加入本品,添加量为0.18%,充分搅拌均匀即可,也可以先用水溶解后再均匀喷洒在酱腌菜,调味品上拌匀即可。在常温下可以保存60天不变质。

(2)采用真空包装的酱腌菜,泡菜和调味品时,在调味时加入本品0.16%后,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包装,包装好以后可以不用进行高温杀菌,在常温下保存8个月不变质,不涨袋。

(3)带汤汁的酱腌菜,泡菜可以直接将本品添加到汤汁中,添加量为

0.18%,在常温下保存8个月不变质。添加时要连汤汁的重量一起算进去。

(4)红油榨菜、泡菜可以先把本品先放到红油中,再加到产品搅拌均匀即可,添加量为0.18%。在常温下保存6个月不变质。同时还添加油脂抗氧化剂,防止在保质期内因油脂哈败而导致产品变味。

(5)各种调味酱料(如甜面酱,辣椒酱),酱油,蚝油等调味品添加量为0.2%,在包装前直接添加到产品中搅拌均匀即可。

如何在保证食品质量前提下减少防腐剂使用栅栏技术:要达到理想的防腐保鲜效果,必须采用栅栏技术。栅栏技术是指把影响产品质量的每个因子作为一个栅栏,然后通过调节这些栅栏,来达到保障食品品质的目的的一种技术。酱腌菜保鲜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很难仅靠一种物质或一种方法来实现长时间的保鲜,而必须结合各方面因素、取长补短来共同完成。因而,栅栏技术非常适合酱腌菜的保鲜。从食品防腐的角度来说,影响有害微生物存活的栅栏包括:温度、ph值、水分活性、氧化一还原电位、贮藏空间的气体成分、竞争性菌群、防腐剂、初始带菌量、辐射以及包装等,通过调节这些栅栏,就可以控制有害微生物的存活状态。

在低盐化盐渍蔬菜的加工中, 水分活度 (Aw) 、pH值、食盐浓度、温度、防腐剂、气体成分及氧化还原势等一些栅栏因子对盐渍蔬菜的防腐保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不影响口感和脆度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水分含量如在调味的过程中, 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降水分活度剂, 如食盐、蔗糖、有机酸、乙醇等辅料。低盐盐渍蔬菜属微发酵制品, 一般在生产加工时需直接添加酸, 如乳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将其pH 控制在4.0 ~4.5,这样既可赋予产品适口的酸味, 又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同时还可降低热杀菌的温度和缩短热杀菌时间, 避免了使产品过度受热而软烂。不同的食盐浓度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是不同的, 新的《酱腌菜行业标准》中规定低、中、高盐酱菜中食盐的含量分别是≤6%, 6%~12% , ≥12% ,在低盐酱菜中食盐基本上对防腐没有贡献。复配添加剂添加量必须符合GB2760- 2011卫生标准中的规定, 若产品初始带菌量少, 加工操作规范, 则可以降低添加量甚至不添加。氧化还原势( Eh) 的控制可以防止褐变的发生, 生产中可以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如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钠等降低其Eh, 添加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

二钠( EDTA - 2Na) , 使用不锈钢的工器具, 抽真空等措施也可降低氧化还原电势。控制热力杀菌温度和时间, 低温储藏和运输也是减少长菌、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和色泽的变化, 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的重要因素。

实践证明, 将栅栏技术应用于低盐化盐渍蔬菜的实际生产是可行的, 既可避免过去单靠大剂量超标使用防腐剂来保藏该产品的弊端, 又可大大降低热力杀菌强度, 使得低盐化盐渍蔬菜既具较长的保质期, 又有良好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陈满全.酱腌菜防腐措施的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3)

2.董全.低盐酱菜软包装保存研究.食品科学, 1994,(4)

3.冯作山等.袋装酱腌菜的防腐保藏技术研究.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0,23(2)

4.唐春红, 孙瑾.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在酱菜行业的使用技术及法规标准.中国食品添加剂[J]

5.《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1.

酱腌菜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酱腌菜生产许可证审查细 则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酱腌菜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酱腌菜是指以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经淘洗、腌制、脱盐、切分、调味、分装、密封、杀菌等工序,采用不同腌渍工艺制作而成的各种蔬菜制品的总称。 酱腌菜的申证单元为1个。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的名称即酱腌菜。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6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原辅料预处理→腌制(盐渍、糖渍、酱渍等)→整理(淘洗、晾晒、压榨、调味、发酵、后熟)→ 灌装→灭菌(或不灭菌)→ 包装 (二)关键控制环节。 1.原辅料预处理:将霉变、变质、黄叶剔除。 2.后熟:掌握适宜时间,避免腌制时间不当导致亚硝酸盐超标。 3.灭菌:主要控制灭菌的温度及灭菌的时间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洗和灭菌。 4.灌装:注意灌装时样品不受污染。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量使用。 2.亚硝酸盐超标。 3.微生物指标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对于生产酱腌菜的企业,应具备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洗瓶间(仅有软包装的企业不适用)、腌制车间、分选车间、灭菌灌装封盖车间、包装车间等满足工艺要求的生产场所。 直接购买咸坯的生产企业可减少腌制车间。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原料清洗设施(不锈钢、瓷砖贴面水槽或清洗机);2.腌制设施(腌制容器,材质为不锈钢、陶瓷、水泥池内壁涂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应防腐、易清洗);3.分选台(不锈钢、瓷砖贴面);4.切菜设备(视产品情况而定,可用切菜机);5.半自动、自动洗瓶机(仅适合瓶装酱腌菜);6.灭菌设备(无灭菌过程的不适用);7.包装设备(如真空封盖机,真空包装机等半自动、自动包装线、包装机、打包机、生产日期打印装置、计量称重设备等)。 直接购买咸坯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3~7的设备。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准》;GH/T1011-1998《榨菜》;GH/T1012-1998《方便榨菜》;SB/T10215-1994《酱渍菜》;SB/T10216-1994《盐渍菜》;SB/T10217-1994《酱油渍菜》;SB/T10218-1994《虾油渍菜》;SB/T10219-1994《糖醋渍菜》;SB/T10220-1994《盐水渍菜》;SB/T10221-1994《糟渍菜》;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企业生产酱腌菜所用的蔬菜、水果原料应该新鲜、无霉变腐烂,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原辅材料中涉及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采购有证企业的合格产品。

广州腌酱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州腌酱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腌菜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18年我国酱腌菜规模达80.90亿美元,增幅达5%。从结构上看,榨菜占比约1/9,而泡菜占比达到8/9。从量价拆分看,未来仍存扩张空间。 酱腌菜是调味品子行业之一,主要有泡菜、榨菜、酱菜、新型蔬菜制品等种类,其中泡菜占比最大,达到了45%;其次为榨菜、新型蔬菜制品,其占比均为22%。 该腌酱菜项目计划总投资9014.8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841.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89%;流动资金2173.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11%。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1597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446.54 万元,税金及附加156.90万元,利润总额3523.46万元,利税总额4166.35万元,税后净利润2642.6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523.7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9.09%,投资利税率46.22%,投资回报率29.31%,全部投资回收期4.91年,提供就业职位234个。 酱腌菜行业量价具备发展空间:腌菜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18年我国腌菜零售总额超过500亿元,同比增长5%。相较于成熟市场而言,中国人均消费量相较日本仍有25%的提升空间;价格上看,我国酱腌

菜单价约为美国1/4,日本1/5,在消费升级背景下,行业仍存在规模扩张的空间。 酱菜是以新鲜的蔬菜,经食盐腌渍成咸菜坯,再用压榨或用清水浸泡以降低成度的方法,将咸菜坯中的多余盐水(盐分)拔出,使成菜坯的盐度降低,然后再用不同的酱(黄酱、甜面酱等)或酱油进行酱制,使酱中的糖分、氨基酸、芳香气等渗入到咸菜坯中,成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开胃增食、容易保存的酱菜。

花生酱生产加工工艺

花生酱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花生酱工艺流程图 ▲参数:按照NY/T1067-2006标准验收 设备:花生上料提升机、花生振动筛 ↓ ↓ ▲参数:烘烤温度:180℃-185℃时间:25min ↓设备:花生烤箱 ↓ ↓ ↓ ↓ ↓ ▲参数:粗磨:70-80目 精磨细化:170—220目 ↓设备:花生酱磨酱机、真空搅拌罐、刮壁带电热搅拌罐, 刮板式热交换器 ▲参数:SUS304,φ1.5;Fe φ1.2 设备:金属探测器 ↓

▲参数:符合JJF1070 设备:500g称重式灌装机 ↓ ↓ ↓ 其中:▲原料验收、烘烤、调配磨酱,金探、灌装为关键控制点。 ****有限公司 花生酱加工工艺操作规程 工艺说明: 1. 原料验收:有合格供方提供原料,每批花生在入厂后进行感官检查,后进行水 分、杂质不完善等检验,检验合格后方使用。 2. 烘烤:将合格的花生仁放入花生烤箱进行烤制,设定温度约为180-185℃,时 间约为20-25min.。烘烤后的花生颜色均匀、无焦糊现象。 3. 冷却:烘烤后的花生放入不锈钢冷却箱内进行冷却。 4. 脱皮筛选:冷却后的花生放入脱皮机进行脱皮。 5. 色选仪:花生经过脱皮后先用色选仪色选。 6. 人工拣选:经过色选的花生再进行人工拣选,去除异物、虫蚀粒、霉粒、焦糊 粒、杂质等。 7. 金探:经过挑选的花生经过金探进入下一道工序。 8.调配磨酱:将拣选合格的花生放入磨酱锅进行打磨,进行第一次盐碾磨粗磨,

磨成100目的中等细度,然后加入稳定剂及相关辅料,在搅拌罐里,把花生酱加热至100-110℃混合均匀并高温杀菌。再进行第二次糖碾磨细磨,磨成200目精细爽滑的成品。 9.金探:经过降温的花生酱产品进行检测,每2小时检测一次。 10.灌装:把成品花生酱装入客户指定的包装物中,定量包装. 11.稳定:包装好的成品花生酱转入稳定间,待产品达到最佳稳定状态后,即可装箱. 12.包装: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加挂标示包装入库。 13.成品检验:每批产品出厂前,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的内容包括感官、水 分、脂肪、蛋白质、净含量、菌落总数以及标签、标志和包装,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有限公司 花生酱加工工艺关键控制点操作规程 1.原料验收: 对每批花生进行感官检测,观察其表面质量是否有霉变、变异、泛油等现象。每袋任取上、中、下三个样,必要时摊开,查看其外形。核对其品种,并做出水份记录。 2.烘烤: 将花生烤箱预热10min后,将花生投入,设定温度约为180-185℃,烤制时间约为20-25min, 烤制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其运转情况及花生成熟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烤制完成后对花生进行感官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3.调配磨酱: 将拣选合格的花生放入磨酱锅进行打磨,进行第一次盐碾磨粗磨,磨成100目的中等细度,然后加入稳定剂及相关辅料,在搅拌罐里,把花生酱加热至 100-110℃混合均匀并高温杀菌。再进行第二次糖碾磨细磨,磨成200目精细爽滑

腌酱菜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腌酱菜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酱腌菜是调味品子行业之一,主要有泡菜、榨菜、酱菜、新型蔬菜制品等种类,其中泡菜占比最大,达到了45%;其次为榨菜、新型蔬菜制品,其占比均为22%。 酱腌菜行业量价具备发展空间:腌菜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18年我国腌菜零售总额超过500亿元,同比增长5%。相较于成熟市场而言,中国人均消费量相较日本仍有25%的提升空间;价格上看,我国酱腌菜单价约为美国1/4,日本1/5,在消费升级背景下,行业仍存在规模扩张的空间。 该腌酱菜项目计划总投资3287.1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44.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36%;流动资金842.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64%。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7328.00万元,总成本费用5607.42万元,税金及附加62.52万元,利润总额1720.58万元,利税总额2020.42万元,税后净利润1290.4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729.9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2.34%,投资利税率61.46%,投资回报率39.26%,全部投资回收期4.05年,提供就业职位137个。 酱菜是以新鲜的蔬菜,经食盐腌渍成咸菜坯,再用压榨或用清水浸泡以降低成度的方法,将咸菜坯中的多余盐水(盐分)拔出,使成菜坯的盐度

降低,然后再用不同的酱(黄酱、甜面酱等)或酱油进行酱制,使酱中的糖分、氨基酸、芳香气等渗入到咸菜坯中,成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开胃增食、容易保存的酱菜。 腌菜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18年我国酱腌菜规模达80.90亿美元,增幅达5%。从结构上看,榨菜占比约1/9,而泡菜占比达到8/9。从量价拆分看,未来仍存扩张空间。

兰州腌酱菜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兰州腌酱菜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酱菜是以新鲜的蔬菜,经食盐腌渍成咸菜坯,再用压榨或用清水浸泡以降低成度的方法,将咸菜坯中的多余盐水(盐分)拔出,使成菜坯的盐度降低,然后再用不同的酱(黄酱、甜面酱等)或酱油进行酱制,使酱中的糖分、氨基酸、芳香气等渗入到咸菜坯中,成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开胃增食、容易保存的酱菜。 该腌酱菜项目计划总投资15837.5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533.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45%;流动资金2303.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55%。 达产年营业收入22561.00万元,总成本费用17741.06万元,税金及附加291.24万元,利润总额4819.94万元,利税总额5776.00万元,税后净利润3614.9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161.0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43%,投资利税率36.47%,投资回报率22.83%,全部投资回收期5.88年,提供就业职位447个。 酱腌菜行业量价具备发展空间:腌菜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18年我国腌菜零售总额超过500亿元,同比增长5%。相较于成熟市场而言,中国人均消费量相较日本仍有25%的提升空间;价格上看,我国酱腌菜单价约为美国1/4,日本1/5,在消费升级背景下,行业仍存在规模扩张的空间。

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项目单位概况 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分析第四章项目市场前景分析第五章产品规划及建设规模第六章项目选址评价 第七章土建工程分析 第八章工艺原则 第九章环境保护概况 第十章安全保护 第十一章投资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节能可行性分析第十三章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四章项目投资方案分析第十五章经济效益评估 第十六章综合评估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图 1.2.1《下沙工艺》 1.2.1.1工艺流程: 过筛整粒高粱加95℃热水润料装甑蒸粮出甑聚堆补浆摊凉聚拢加曲翻拌堆积入池封窖。 1.2.1.2原、辅料使用要求: 1.2.1.2.1、酱香型白酒生产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每甑投料1200kg【根

据本公司实际甑体容积2.3立方米左右计算】。 1.2.1.2.2、原料要求:高粱颗粒饱满,过筛无壳,无虫蛀,无霉变,无异杂味,无污染。 1.2.1.2.3、投料数量:下沙为总投料量的50%。 1.2.1.2.4、高温大曲要求:大曲粉碎面粉化,便于糖化发酵,装入标准袋内,下沙用曲用量为原料量的10%。 1.2.1.3作业规程: 每甑投高粱数量1200kg。 1.2.1.3.1、泼水堆积 a、将备好的高粱按每甑1200kg单独堆放。 b、泼95℃以上的热水【称为发粮水】,泼水时从堆放的一边扒开小坑将95℃热水倒在里面,【注:不许泼开以防水温降低不利于高粱吸收并能使原料内的杂质、异味随水冲掉】。 c、泼水时翻拌,每泼1次翻拌3次,并堆成圆锥,然后停留半小时再向粮堆的表面泼6水桶95℃的热水。 d、润料时间12小时,每4小时加95℃的热水润粮1次,方法同第一次,共计加95℃热水润料3次。 e、上甑时翻拌不加水,翻拌后上甑蒸粮。 1.2.1.3.2、蒸粮【蒸生沙】P1.1大气压 a、装甑前要将甑锅、底锅等用水刷洗干净后并在底锅内加入3-4桶水【为使蒸气上气均匀】然后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防止原料掉进底锅。 b、上甑采用见气撒料,在一小时内完成上甑工序,园气后蒸料3小时

【随气压而定】,即可出甑,以不出现破粒、硬粒、发粘为主。 c、每甑活接两篓冷却水以备出甑补水,或加曲时补水用。 1.2.1.3.3、出甑摊凉 出甑时用推车将蒸好的熟粮推到操作场上,倒成堆进行补95℃热水,每车以原粮计约60-80kg,每堆补水2kg左右,聚好堆,堆积约15分钟左右后用掀摊开,然后脱鞋光脚趟凉。 1.2.1.3.4、聚拢加曲翻拌 将趟凉粮渣【温度32-33℃】聚拢,中间扒沟,适当加蒸粮冷却水5-10kg 泼撒,然后将大曲粉根据量比加入沟内,用粮将沟填满盖严大曲,然后从一头翻拌3次,【注:低翻撒匀,并使曲粉与高粱充分接触】,然后推到堆积场,水分控制在38-42%,温度26-28℃。 1.2.1.3.5、堆积 做好粮渣后,用推车抓紧推到堆积场上,要求随推随将粮渣堆成园堆型,堆积时间22-24小时,温度38-43℃。 1.2.1.3.6、入池发酵 a、先将池底用黄粘土铺8-10公分,铺底的黄粘土用80%的酱香黄水和20%的酱香酒尾与50kg大曲粉混匀,泼在黄土上,光脚踩实、踏平,在撒5kg大曲粉、1公分厚稻壳,【如用酱香黄水建池更好】。 b、堆积后入池前,对堆积粮渣的表面用约80kg的纯净水泼撒,扬凉降温28-33℃入池【注:扬凉时须使用吹风机吹】。 1.2.1.3.7、封窖发酵 将粮渣入满后摊平盖席,将席上面撒一薄层稻壳,然后将活柔的封顶泥

杭州腌酱菜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杭州腌酱菜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酱腌菜是调味品子行业之一,主要有泡菜、榨菜、酱菜、新型蔬菜制品等种类,其中泡菜占比最大,达到了45%;其次为榨菜、新型蔬菜制品,其占比均为22%。 该腌酱菜项目计划总投资6668.4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334.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99%;流动资金1334.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01%。 达产年营业收入12436.00万元,总成本费用9863.33万元,税金及附加123.85万元,利润总额2572.67万元,利税总额3051.37万元,税后净利润1929.5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121.8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58%,投资利税率45.76%,投资回报率28.93%,全部投资回收期4.96年,提供就业职位206个。 腌菜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18年我国酱腌菜规模达80.90亿美元,增幅达5%。从结构上看,榨菜占比约1/9,而泡菜占比达到8/9。从量价拆分看,未来仍存扩张空间。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第三章投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第四章市场调研 第五章产品及建设方案 第六章项目建设地分析 第七章土建方案说明 第八章项目工艺及设备分析第九章项目环境影响情况说明第十章项目生产安全 第十一章风险应对评价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节能情况分析 第十三章项目实施安排方案 第十四章投资计划 第十五章项目经济收益分析 第十六章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酱腌菜行业量价具备发展空间:腌菜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18年我国腌菜零售总额超过500亿元,同比增长5%。相较于成熟市场而言,中国人均消费量相较日本仍有25%的提升空间;价格上看,我国酱腌菜单价约为美国1/4,日本1/5,在消费升级背景下,行业仍存在规模扩张的空间。 酱菜是以新鲜的蔬菜,经食盐腌渍成咸菜坯,再用压榨或用清水浸泡以降低成度的方法,将咸菜坯中的多余盐水(盐分)拔出,使成菜坯的盐度降低,然后再用不同的酱(黄酱、甜面酱等)或酱油进行酱制,使酱中的糖分、氨基酸、芳香气等渗入到咸菜坯中,成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开胃增食、容易保存的酱菜。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杭州腌酱菜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经济开发区 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

酱腌菜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酱腌菜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发布日期:2006-03-12 浏览次数:6160 【发布单位】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效 力】 【备 注】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酱腌菜是指以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经淘洗、腌制、脱盐、切分、调味、分装、密封、杀菌等工序,采用不同腌渍工艺制作而成的各种蔬菜制品的总称。 酱腌菜的申证单元为1个。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的名称即酱腌菜。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6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原辅料预处理→腌制(盐渍、糖渍、酱渍等)→整理(淘洗、晾晒、压榨、调味、发酵、后熟)→ 灌装→灭菌(或不灭菌)→ 包装 (二)关键控制环节。 1.原辅料预处理:将霉变、变质、黄叶剔除。 2.后熟:掌握适宜时间,避免腌制时间不当导致亚硝酸盐超标。 3.灭菌:主要控制灭菌的温度及灭菌的时间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洗和灭菌。 4.灌装:注意灌装时样品不受污染。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量使用。 2.亚硝酸盐超标。 3.微生物指标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对于生产酱腌菜的企业,应具备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洗瓶间(仅有软包装的企业不适用)、腌制车间、分选车间、灭菌灌装封盖车间、包装车间等满足工艺要求的生产场所。 直接购买咸坯的生产企业可减少腌制车间。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原料清洗设施(不锈钢、瓷砖贴面水槽或清洗机);2.腌制设施(腌制容器,材质为不锈钢、陶瓷、水泥池内壁涂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应防腐、易清洗);3.分选台(不锈钢、瓷砖贴面);4.切菜设备(视产品情况而定,可用切菜机);5.半自动、自动洗瓶机(仅适合瓶装酱腌菜);6.灭菌设备(无灭菌过程的不适用);7.包装设备(如真空封盖机,真空包装机等半自动、自动包装线、包装机、打包机、生产日期打印装置、计量称重设备等)。 直接购买咸坯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3~7的设备。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准》;GH/T1011-1998《榨菜》; GH/T1012-1998《方便榨菜》;SB/T10215-1994《酱渍菜》; SB/T10216-1994《盐渍菜》;SB/T10217-1994《酱油渍菜》; SB/T10218-1994《虾油渍菜》;SB/T10219-1994《糖醋渍菜》; SB/T10220-1994《盐水渍菜》;SB/T10221-1994《糟渍菜》;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企业生产酱腌菜所用的蔬菜、水果原料应该新鲜、无霉变腐烂,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原辅材料中涉及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采购有证企业的合格产品。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分析天平(0.1mg);(二)干燥箱;(三)灭菌锅;(四)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五)微生物培养箱;(六)生物显微镜;(七)分光光度计;(八)酸度计(有氨基酸态氮出厂检验项目的企业需具备)。 七、检验项目 酱腌菜的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出厂检验分别按照下列表格中所列出的相应项目进行。出厂检验项目中标有“*”标记的,企业应在每次开始生产时进行1次检验;生产时间超过六个月的,需再进行1次检验。

酱腌菜的生产工艺

酱腌菜的生产工艺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副食品之一,但在自然条件下很容易受微生物的侵害而腐败变质。长期以来,蔬菜的生长受季节和地区条件的限制,市场上经常出现淡旺季。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了许多蔬菜加工贮藏的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的加T.E不再是单纯的保鲜,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口感、营养与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因此,现代的蔬菜加工应在广泛收集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蔬菜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加以不断创新,才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1.传统酱腌菜生产工艺 酱菜的品种很多,风味、口感各异,但是传统酱腌菜的制作过程、操作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将蔬菜 腌成半成品,切制成形,然后再进行酱制工艺。 (1)酱腌菜生产工艺流程 蔬菜→腌制→切制成形→脱盐→当脱水→酱制(甜面酱或大豆酱,使用过2次的酱)第1次倒菜酱制(放入使用过1次的酱内)水→加入脱盐环节第2次倒菜酱制(放入上等好的酱内酱制)第3次倒菜酱制 →成品。 (2)酱腌菜的制作预先腌制好经贮藏的蔬菜食盐含量较高,需经脱盐工艺处理,以降低食盐的含量。根据蔬菜的品种及酱菜的要求,将咸蔬菜切制成不同的形状(有的品种不需要切制)。用清水浸泡,将菜坯中的食盐含量降低至质量分数为10%以下时,经适当的脱水处理,进行酱制。传统的酱菜生产工艺是将

处理后的菜坯装入布袋,放入甜面酱(或豆酱)进行酱制。酱制过程中需要经过3次倒菜。一般经1个月 的酱制过程即为成品。 (3)酱菜制作注意事项采用机械切菜时,应保持刀片的锋利,否则会使菜坯表面粗糙,光泽度较差, 同时产生碎末,造成浪费。 菜坯脱盐时,应采用少加水的方法,以水没过菜坯为佳。及时搅拌,当菜卤中的食盐含量达到平衡时及时换水。夏季天热时,应注意菜坯的食盐变化,要及时进行脱水酱制。防止因食盐含量过低,而产生杂 菌污染,使菜坯发黏或产生异味。 菜坯经适当脱水后要及时酱制。为提高酱菜的风味、口感,节约酱的用量,一般采用套用酱酱制的方法。每次使用的酱连续套用3次。即第1次酱制菜坯放入使用过两次的酱内酱制,使其脱卤,将菜坯中的不良气味渗出;第2次酱制,将第1次倒菜后的菜坯放入使用过1次的酱内酱制。使酱中残存的有效成分渗入菜坯,并继续将菜坯中的菜卤置换出来;第3次酱制,将经第2次倒菜后的菜坯放入上等好的酱内酱制。此时菜坯中的菜卤大部分已渗出,并有部分酱汁中的有效成分渗入,当菜坯中渗透的有效成分与酱中 的有效成分达到平衡时酱制过程结束。 菜坯人酱后应及时倒菜。切制好的蔬菜经脱盐后酱制时,食盐含量较低,一般在10%左右。放入酱中与空气隔绝,一些厌氧的微生物很容易产酸。第1次倒菜应在酱制7天进行。此时的菜坯经一周的静置渗透,在酱和菜坯自身的压力和渗透作用下,菜卤大部分进入次酱中,渗透基本达到平衡。此时倒菜的目的是使菜坯疏松,各部位疏松一致,并将菜坯中的卤汁控出,同时防止产酸。经第1次倒菜后的菜坯,一部分菜卤已被次酱中的有效成分置换,菜的风味有所改变。此时采用较第1次使用的酱质量较高的中等酱酱

2020年酱菜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调研】

2020年酱菜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调研】 2020年2月

目录 1. 酱菜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6) 1.1 酱菜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6) 1.2 酱菜行业结构分析 (6) 1.3 中国酱菜行业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7) 1.4 酱菜行业特征分析 (7) 1.5 酱菜行业PEST分析 (8) 2. 酱菜行业政策环境 (10) 2.1 行业政策体系趋于完善 (10) 2.2 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1) 2.3 宏观环境下酱菜行业的定位 (11) 2.4 “十三五”期间酱菜建设取得显著业绩 (12) 3. 酱菜产业发展前景 (14) 3.1 中国酱菜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14) 3.2 中国酱菜行业市场增长点 (14) 3.3 酱菜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15) 3.4 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15) 3.5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15) 3.6 酱菜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16) 3.7 酱菜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17) 3.8 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18) 3.9 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18)

3.10 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9) 4. 酱菜行业竞争分析 (20) 4.1 酱菜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20) 4.2 中国酱菜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2) 4.3 中国酱菜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2) 4.4 初创公司大独角兽领衔 (23) 4.5 上市公司双雄深耕多年 (24) 4.6 互联网巨头综合优势明显 (24) 5. 酱菜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26) 5.1 政策体系不健全 (26) 5.2 基础工作薄弱 (26) 5.3 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26) 5.4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26) 5.5 技术相对落后 (27) 5.6 隐私安全问题 (27) 5.7 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28) 5.8 管理效率低 (28) 5.9 盈利点单一 (29) 5.10 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30) 5.11 法律风险 (30) 5.12 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30) 5.13 人才问题 (30)

108.1 酱腌菜 (1)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 CCGF 108.1—2010 酱腌菜 2010—07—13发布 2010—08—01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酱腌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酱腌菜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监督抽查可参照执行。监督抽查产品范围为酱渍菜、盐渍菜、酱油渍菜、糖渍菜、醋渍菜、糖醋渍菜、虾油渍菜、盐水渍菜、糟渍菜等。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及异议处理复检及附则。 注: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是指应急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或者由于某种特殊情况(或原因)仅需要对部分项目进行抽样检验的专项监督抽查。 2 产品分类 2.1 产品分类及代码 产品分类及代码见表1 。 表1 产品分类及代码 产品分类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 分类代码 1 108 108.1 分类名称食品蔬菜制品酱腌菜 2.2产品种类 酱腌菜根据不同的加工方式可分为酱渍菜、盐渍菜、酱油渍菜、糖渍菜、醋渍菜、糖醋渍菜、虾油渍菜、盐水渍菜、糟渍菜等。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酱渍菜:以蔬菜咸坯,经脱盐、脱水后,用酱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 3.2盐渍菜:以蔬菜为原料,用食盐盐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 3.3酱油渍菜:以蔬菜咸坯,经脱盐、脱水后,用酱油浸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 3.4糖渍菜:以蔬菜咸坯,经脱盐、脱水后,用糖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 3.5醋渍菜:以蔬菜咸坯,经脱盐、脱水后,用醋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 3.6糖醋渍菜:以蔬菜咸坯,经脱盐、脱水后,用糖醋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 3.7虾油渍菜:以蔬菜为主要原料,用食盐盐渍后再经虾油渍制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 3.8盐水渍菜:以蔬菜为原料,用盐水经生渍或熟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 3.9糟渍菜:以蔬菜咸坯为原料,用酒糟或醪糟经糟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 4企业规模划分

酱腌菜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酱腌菜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酱腌菜是指以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经淘洗、腌制、脱盐、切分、调味、分装、密封、杀菌等工序,采用不同腌渍工艺制作而成的各种蔬菜制品的总称。 酱腌菜的申证单元为1个。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的名称即酱腌菜。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6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原辅料预处理→腌制(盐渍、糖渍、酱渍等)→整理(淘洗、晾晒、压榨、调味、发酵、后熟)→ 灌装→灭菌(或不灭菌)→ 包装 (二)关键控制环节。 1.原辅料预处理:将霉变、变质、黄叶剔除。 2.后熟:掌握适宜时间,避免腌制时间不当导致亚硝酸盐超标。 3.灭菌:主要控制灭菌的温度及灭菌的时间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洗和灭菌。 4.灌装:注意灌装时样品不受污染。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量使用。 2.亚硝酸盐超标。 3.微生物指标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对于生产酱腌菜的企业,应具备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洗瓶间(仅有软包装的企业不适用)、腌制车间、分选车间、灭菌灌装封盖车间、包装车间等满足工艺要求的生产场所。 直接购买咸坯的生产企业可减少腌制车间。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原料清洗设施(不锈钢、瓷砖贴面水槽或清洗机);2.腌制设施(腌制容器,材质为不锈钢、陶瓷、水泥池内壁涂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应防腐、易清洗);3.分选台(不锈钢、瓷砖贴面);4.切菜设备(视产品情况而定,可用切菜机);5.半自动、自动洗瓶机(仅适合瓶装酱腌菜);6.灭菌设备(无灭菌过程的不适用);7.包装设备(如真空封盖机,真空包装机等半自动、自动包装线、包装机、打包机、生产日期打印装置、计量称重设备等)。 直接购买咸坯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3~7的设备。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准》;GH/T1011-1998《榨菜》;GH/T1012-1998《方便榨菜》;SB/T10215-1994《酱渍菜》;SB/T10216-1994《盐渍菜》;SB/T10217-1994《酱油渍菜》;SB/T10218-1994《虾油渍菜》;SB/T10219-1994《糖醋渍菜》; SB/T10220-1994《盐水渍菜》;SB/T10221-1994《糟渍菜》;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企业生产酱腌菜所用的蔬菜、水果原料应该新鲜、无霉变腐烂,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原辅材料中涉及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采购有证企业的合格产品。

腌酱菜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腌酱菜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酱腌菜行业量价具备发展空间:腌菜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18年我国腌菜零售总额超过500亿元,同比增长5%。相较于成熟市场而言,中国人均消费量相较日本仍有25%的提升空间;价格上看,我国酱腌菜单价约为美国1/4,日本1/5,在消费升级背景下,行业仍存在规模扩张的空间。 酱菜是以新鲜的蔬菜,经食盐腌渍成咸菜坯,再用压榨或用清水浸泡以降低成度的方法,将咸菜坯中的多余盐水(盐分)拔出,使成菜坯的盐度降低,然后再用不同的酱(黄酱、甜面酱等)或酱油进行酱制,使酱中的糖分、氨基酸、芳香气等渗入到咸菜坯中,成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开胃增食、容易保存的酱菜。 该腌酱菜项目计划总投资16643.6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828.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08%;流动资金3815.0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92%。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29452.00万元,总成本费用23284.05 万元,税金及附加305.44万元,利润总额6167.95万元,利税总额7324.14万元,税后净利润4625.9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698.1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06%,投资利税率44.01%,投资回报率27.79%,全部投资回收期5.10年,提供就业职位448个。

腌菜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18年我国酱腌菜规模达80.90亿美元,增幅达5%。从结构上看,榨菜占比约1/9,而泡菜占比达到8/9。从量价拆分看,未来仍存扩张空间。 酱腌菜是调味品子行业之一,主要有泡菜、榨菜、酱菜、新型蔬菜制品等种类,其中泡菜占比最大,达到了45%;其次为榨菜、新型蔬菜制品,其占比均为22%。

榨菜厂需要仪器与基本流程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原辅料预处理→腌制(盐渍、糖渍、酱渍等)→整理(淘洗、晾晒、压榨、调味、发酵、后熟)→灌装→灭菌(或不灭菌)→包装 (二)关键控制环节。 1.原辅料预处理:将霉变、变质、黄叶剔除。 2.后熟:掌握适宜时间,避免腌制时间不当导致亚硝酸盐超标。 3.灭菌:主要控制灭菌的温度及灭菌的时间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洗和灭菌。 4.灌装:注意灌装时样品不受污染。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量使用。 2.亚硝酸盐超标。 3.微生物指标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对于生产酱腌菜的企业,应具备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洗瓶间(仅有软包装的企业不适用)、腌制车间、分选车间、灭菌灌装封盖车间、包装车间等满足工艺要求的生产场所。 直接购买咸坯的生产企业可减少腌制车间。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原料清洗设施(不锈钢、瓷砖贴面水槽或清洗机);2.腌制设施(腌制容器,材质为不锈钢、陶瓷、水泥池内壁涂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应防腐、易清洗);3.分选台(不锈钢、瓷砖贴面);4.切菜设备(视产品情况而定,可用切菜机);5.半自动、自动洗瓶机(仅适合瓶装酱腌菜);6.灭菌设备(无灭菌过程的不适用);7.包装设备(如真空封盖机,真空包装机等半自动、自动包装线、包装机、打包机、生产日期打印装置、计量称重设备等)。(这部分仪器要根据你厂的规模大小,跟相关厂家联系制作,这个价格不好说是多少) 直接购买咸坯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3~7的设备。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准》;GH/T1011-1998《榨菜》;GH/T1012-1998《方便榨菜》;SB/T10215-1994《酱渍菜》;SB/T10216-1994《盐渍菜》;SB/T10217-1994《酱油渍菜》;SB/T10218-1994《虾油渍菜》;SB/T10219-1994《糖醋渍菜》;SB/T10220-1994《盐水渍菜》;SB/T10221-1994《糟渍菜》;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企业生产酱腌菜所用的蔬菜、水果原料应该新鲜、无霉变腐烂,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原辅材料中涉及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采购有证企业的合格产品。

宁波关于成立腌酱菜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宁波关于成立腌酱菜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酱腌菜是调味品子行业之一,主要有泡菜、榨菜、酱菜、新型蔬菜制 品等种类,其中泡菜占比最大,达到了45%;其次为榨菜、新型蔬菜制品,其占比均为22%。 xxx科技公司由xxx科技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 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530.0万元,占公司股份63%;B公司出资310.0万元,占公司股份37%。 xxx科技公司以腌酱菜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 司的行业经验,xxx科技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科技公司计划总投资10402.6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99.11万元,占总投资的77.86%;流动资金2303.58万元,占总投 资的22.14%。 根据规划,xxx科技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21925.00 万元,总成本费用17142.89万元,税金及附加210.31万元,利润总 额4782.11万元,利税总额5652.02万元,税后净利润3586.58万元,纳税总额2065.44万元,投资利润率45.97%,投资利税率54.33%,投 资回报率34.48%,全部投资回收期4.40年,提供就业职位387个。

酱腌菜行业量价具备发展空间:腌菜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18年我国腌菜零售总额超过500亿元,同比增长5%。相较于成熟市场而言,中国人均消费量相较日本仍有25%的提升空间;价格上看,我国酱腌菜单价约为美国1/4,日本1/5,在消费升级背景下,行业仍存在规模扩张的空间。

2014年酱腌菜行业市场分析

2014年酱腌菜行业市场分析 酱腌菜行业定义 酱腌菜是指以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经淘洗、腌制、脱盐、切分、调味、分装、密封、杀菌等工序,采用不同腌渍工艺制作而成的各种蔬菜制品的总称。 酱腌菜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酱腌菜包括酱菜和腌菜。按加工方式不同,酱腌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酱渍菜,以蔬菜咸坯,经脱盐、脱水后,用酱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如酱菜瓜、酱黄瓜、酱莴笋、酱姜、酱什锦菜、酱八宝菜等。 2、盐渍菜,以蔬菜为原料,用食盐盐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如干菜笋、咸香椿芽等。 3、酱油渍菜,以蔬菜咸坯,经脱盐、脱水后,用酱油浸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如北京辣菜、榨菜萝卜等。 4、糖渍菜,以蔬菜咸坯,经脱盐、脱水后,用糖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如糖大蒜。 5、醋渍菜,以蔬菜咸坯,经脱盐、脱水后,用醋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如酸藠头等。 6、糖醋渍菜,以蔬菜咸坯,经脱盐、脱水后,用糖醋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如糖醋萝卜。 7、虾油渍菜,以蔬菜为主要原料,用食盐盐渍后再经虾油渍制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 8、盐水渍菜,以蔬菜为原料,用盐水经生渍或熟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如泡菜、酸黄瓜等。 9、糟渍菜,以蔬菜咸坯为原料,用酒糟或醪糟经糟渍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如糟瓜、贵州独山盐酸菜等。 2酱腌菜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酱腌菜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酱腌菜卫生标准》 2003年9月,《酱腌菜卫生标准》(GB2714-2003)公布,并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酱腌菜的指标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包装、标识、贮存及运输要求和检验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各种酱菜、发酵性与非发酵性各类腌菜以及各类渍菜等。 2、《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为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障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安全性,200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2007),并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是由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1996年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属第六次修订,也是比较全面的一次。该标准规定,酱腌菜中苯甲酸及其钠盐不得超过0.5g/kg;酱渍蔬菜和盐渍蔬菜山梨酸及其钾盐不得超过0.5g/kg,其他类酱腌菜(比如酱油渍菜、糖醋渍菜等)均未作规定,表明其产品生产过程中是不允许添加的。 3、《酱腌菜》新标准 2007年11月,由中国调味品协会和北京市六必居食品公司共同起草的《酱腌菜》国内贸易行业标准正式发布,标准号为SB/T10439-2007。新标准代替原有的行业标准,于2008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套新标准更好地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水平,由此推动了中国酱腌菜业向正规化、标准化发展。 酱腌菜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目前,日本酱腌菜行业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其对酱腌菜基础理论研究比较透彻,大量运用了现代高新技术如辐射、微波、真空拌料、冷链运输等,相比之下,我国酱腌菜行业的工业化程度还很低。而韩国的酱腌菜工业化程度与我国大体相当,但是韩国泡菜在国际上的影响要远高于我国酱腌菜。

鲜泡菜的设备制作工艺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提供鲜泡菜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下述步骤:A、制备泡水Ⅰ和泡水Ⅱ,备用;其中,泡水Ⅰ和泡水Ⅱ的区别在于泡水Ⅰ添加了高福记泡乐美乳酸菌菌粉,泡水Ⅱ未添加高福记泡乐美乳酸菌菌粉;B、循环发酵:将步骤A制备好的泡水Ⅰ用于发酵蔬菜,得到鲜泡菜,当发酵至第4n次时,将第4n次发酵后的泡水依次经离心、丢水等处理后继续用于发酵蔬菜;n依次取连续的正整数;发酵为20~24℃下密封发酵15~40?h;该工艺通过泡水制备、循环发酵控制,尤其是泡水中添加高福记泡乐美乳酸菌菌粉和循环发酵过程中各参数和指标的控制,缩短了鲜泡菜的制备时间,提升鲜泡菜的品质和口感,适合大规模生产,促进了泡菜行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好。 技术要求 1.鲜泡菜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A、制备泡水Ⅰ和泡水Ⅱ,备用; 其中,泡水Ⅰ和泡水Ⅱ的区别在于泡水Ⅰ添加了高福记泡乐美乳酸菌菌粉,泡水Ⅱ未添 加高福记泡乐美乳酸菌菌粉; B、循环发酵:将步骤A制备好的泡水Ⅰ用于发酵蔬菜,得到鲜泡菜,当发酵至第4n次时,将第4n次发酵后的泡水依次经离心、丢水、补充泡水Ⅱ、添加高福记泡乐美乳酸菌 菌粉、检测、调整处理后继续用于发酵蔬菜;所述的n依次取连续的正整数;所述的发酵是在20~24℃下密封发酵15~40h; 所述泡水Ⅰ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饮用水100.00份、泡小米椒1.00~3.30份、泡生姜0.20~0.65份、泡大蒜0.10~0.33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1~0.05份、高福记泡乐美乳酸菌菌粉0.01~0.10份、安赛蜜0.01~0.02份、柠檬酸0.10~0.22份、乳酸0.10~0.36份、无碘食盐2.00~6.00份、味精0.70~1.45份、白酒0.10~0.20份、香辛料浓缩液0.80~1.00份。

酱油的生产工艺流程

酱油生产流程:

1、关键控制点(CCP) 危害分析和危害评估完成之后,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填写《HACCP计划表》。酱油的生产过程至少可设以下几个关键控制点:(1)原料验收,(2)蒸煮,(3)菌种制备,(4)制曲,(5)制醪,(6)发酵,(7)调配,(8)灭菌,(9)贮存,(10)罐装。 2、关键限值(CL)的确定 根据酱油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中检验,进行多次修定,最终确定产品的关键限值。 3、原料验收控制 所采购的原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食品行业强制性标准或企业标准,采取原材料索证制度和验收制度对达不到要求的原材料应拒收、拒用,更不能选用发霉、失效、污染和有毒、有害的物质。 4、蒸煮 严格控制原料的粉碎粒度、配比、蒸煮的时间、压力和水份,保证蛋白质的适度变性,杀灭原料上的微生物,防止二次污染。 5、制曲 对制曲的温度、通风量、制曲、翻曲时间及成曲的质量应严格控制,对制曲设备、设施应建立完善的清理消毒制度。 5、制醪 控制醪液的盐度、水份和温度和制醪设备、设施的卫生管理。6、发酵 控制发酵温度、发酵周期,随时检测发酵的成熟度,防止发酵过

程的污染。 7、淋油 控制淋油水的温度,淋油速度和泡淋时间。 8、调配 严格执行产品的标准,制定调配操作规程,控制防腐剂的使用。 9、灭菌 对酱油的灭菌要进行人员、设备、工艺的确认,并严格执行要求。 10、罐装 要保证酱油在灭菌后到罐装过程中间环节的卫生,防止酱油的二次污染。 11、建立监控程序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确定后,必须对CCP实施有效的监控,对在监控中发现的问题,立即采取纠正措施,保证CCP处于受控状态并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及对受影响的产品做出合理的处置。 12、建立CCP记录和验证程序 在生产中严格执行HACCP计划表的规定,并做好相应的验证记录,对验证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并至少保留三年以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