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HG+23005

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HG+23005

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HG+23005
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HG+23005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管理规定

附件2: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以下简称报警器)管理,确保生产装置实现安全运行,根据《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50493-2009)、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仪表设备管理规定》(中国石化生〔2011〕62号),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是指固定式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 第三条应用报警器监视生产装置、罐区、液化气站等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泄露和积聚状况,是预防爆炸和中毒事故的重要手段,必须加强对报警器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分工与职责 第四条公司设备管理部是报警器的主管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公司新增报警器的实施及投用前的验收检查; (二)负责公司报警器更新、大修计划的审核; (三)负责公司新增、更新、技措项目中报警器的选型审定; (四)负责公司报警器的定期检查考评。 第五条公司安全环保部参与新增报警器的审查和投用前

的验收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对现有报警器拆除、停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二)参与对报警器设计、安装、投用、管理、维修工作的监督; (三)参与新建装置、新增报警器设置的审查。 第六条直属单位设备管理部门是本单位报警器的主管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报警器年(季)度检修、技措计划的审核和实施; (二)负责组织新增、更新报警器的施工及投用前的验收检查; (三)负责报警器运行状况和维护、检修质量的检查; (四)负责报警器运行指标(安装率、使用率、完好率)的考核; (五)负责正常业务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第七条直属单位安全部门参与本单位新增报警器的审查和投用前的验收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对现有报警器拆除、停用、临时停用的审查和备案; (二)负责对报警器设计、安装、投用、管理、维修工作的监督; (三)负责本单位新建装置、新增报警器设置的审查。

气体检测报警器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气体检测报警器安全管理规定 (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气体检测报警器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第一条应用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器(以下简称报警器)监视生产现场可燃性气体泄漏和积聚状况,是预防爆炸事故的重要手段,必须纳入制度管理。 第二条必须加强报警器的使用和管理,报警器的安装率、使用率、完好率达到100%。 第三条选择报警器应具备条件 1、功能、结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国家法令的要求。 2、取得国家法定计量单位颁发和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 3、取得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部门发放的防爆合格证,并达到安装现场所要求的防爆等级。 4、技术先进、质量稳定、反应灵敏、便于维修、保证备品备件的供应。 5、受其它气体的干扰小,受温度、湿度影响小。

6、在国家标准颁布后,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第四条凡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装置及贮运系统等有可燃性气体意外泄漏可能的,必须按着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三同时”原则配备报警器。引进项目和国内配套项目也要按照这一原则配备报警器。 第五条报警器设置的地点、数量、方式应参照国内外同类装置,设备的配备情况,依据生产经验和装置实际情况执行。 第六条报警器安装场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可能泄漏的可燃性气体的密度。 2、室外安装应考虑主导风向等环境因素。 3、雨水及有毒气体对检测原件的影响。 第七条报警器校验用标准气体,校验仪器、校验方法及校验人员应征得所在地市级计量部门的书面许可。 第八条报警器实行厂、车间、班组三级管理,专业管理以机动处为主,安全、技术、计量、仪表等职能部门共同负责。 第九条各管理部门都要认真制订以下有关制度:

有毒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选型

有毒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关键词: 便携式多气体报警器,气体报警器,可燃气体报警器,一氧化碳气体报警器,毒气检测仪器,有毒气体报警器,硫化氢气体报警器,煤气泄漏报警器,气体检测仪,气体报警仪,多功能气体检测仪,有害气体检测仪,可燃气体检测仪,固定式气体监测仪, 产品介绍: 1.S4100型可燃气体探测器 品牌:新泽仪器 型号:S4100型 厂家:山东新泽仪器有限公司 一、产品概况: S4100型可燃气体报警仪采用催化燃烧式传感器,可用于连续检测化工厂、煤化工、石化工业生产、尾气排放等环境下的可燃气体泄露。本产品可广泛用于电力、输变电、轻工、石油化工、、煤化工、造纸、食品、冶金、焦化、生物制药、化肥、石油化工、变压吸附、制氧、公用事业等行业的可燃气体的检测与报警。 可燃气体报警器S4100外观精美,采用微处理系统,设有功能按键,标定校准、校正零点、高低段报警设置的功能,电源模块具备电量欠压显示、欠压报警、电源保护功能,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内部采用超低功耗电路设计。外观构造巧妙,属同类产品中的高档型产品,可完成对所测量气体泄漏的检测。该产品按照GB16808-2008《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严格设计、生产。 三、技术特点: ●原装进口催化燃烧式传感器; ●原装进口传感器寿命达3-5年; ●标准4-20mA信号输出,可远距离传输;

●?固定式隔爆型外壳结构,安全可靠; ●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采用进口传感器; ●?采用单片机智能监控电路,程序控制检测; ●?传感器灵敏度高,反应迅速,调校方便,工作稳定; ●?显示所检测气体的浓度 ●?障报警、欠压报警 ●?设有便于操作的高性能微处理器 ●防无线电频率干扰 四、工作原理: S4100型可燃气体报警仪采用催化无焰燃烧原理进行对环境中可燃性气体浓度的检测,其传感器由检测元件和参比元件组成一对桥臂和另一对桥臂组成惠斯通电桥,当无可燃性气体存在时,桥路输出平衡,当有可燃性气体时,检测元件产生无焰燃烧,温度升高造成电阻增大,,桥路输出平衡破坏,输出一个与可燃性气体浓度成正比的信号,此信号经放大并送至模数转换器。然后再送至微处理器,并进行D/A转换,直接产生4~20mADC输出和浓度显示。 五、技术指标: 1、监控对象:可燃气体、挥发可燃液体蒸汽 2、测量范围:0~100%LEL 3、基本误差:≤±3%(满量程) 4、显示方式:数字显示 5、报警方式:声、光报警 6、报警音量:≥70分贝 7、报警设定:低报(20%LEL),高报(50%LEL)可调 8、响应时间:<30S 9、接收信号:DC4~20mA标准信号 10、报警输出:两级报警继电器输出 触点容量:1A/250VAC 11、供电方式:AC220V,50HZ 12、安装方式:壁挂式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安全管理规 定(最新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第一条应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以下简称报警器)监视生产现场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泄漏和积聚状况,是预防爆炸和中毒事故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对报警器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报警器的安装率、使用率、完好率应达到100%。 第三条选择报警器应满足以下条件: 1.功能、结构、性能和质量符合国家法定要求; 2.取得国家法定计量单位颁发的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 3.取得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部门发放的防爆合格证,并达到安装现场所要求的防爆等级; 4.技术先进,质量稳定,反应灵敏,便于维修,保证备品备件的供应; 5.受其它气体的干扰小,受温度、湿度影响小; 6.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要求。

检验检测方法程序

开发特定的检验检测方法程序 1 目的 对特殊情况下本检测室需要制定适用于本检测室内部检测的新检测方法时,对新检测方法制定的流程、方法被采纳的过程进行控制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无国家或地方标准检测方法、采用的标准方法不能适应现有检测、客户要求采用非标准检测方法等需变更检测方法的情况。3 职责 3.1 检测人员、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负责根据标准方法的适用性提出是否开发检测方法的建议。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依据开发检测方法的建议制定开发流程与计划 3.3 技术负责人会同检测室负责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法开发流程,并对检测方法进行试验验证3.4 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依据检测方法验证结果会同检测室、技术负责人进行评定,并报最高管理者同意后发布。 3.5 最高管理者负责批准开发的检测方法。4 工作程序 4.1 技术负责人根据检测方法开发的建议制定检测方法开发计划,计划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 a) 了解现有检测方法及可参考的文献资料b) 制定检测方法草案 c) 通过试验应确定的相关检测方法参数d) 对检测方法不确定度评定方法e) 验证方法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4.2 会同检测室对现有各种方法和检测工作需求开展调查研究,对比、筛选后提出工作方案,初步编写标准草案。草案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a) 适用范围 b) 参考文献及文件资料c) 检测原理d) 使用仪器e) 所需试剂及其纯度f)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g) 分析步骤h) 结果计算i) 其他说明 4.3 技术负责人会同检测室按照检测方法草案,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工作,通过对方法的各项技术参数和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确定具体的技术内容及检出限、测定下限、实验室内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范围等方法特性。在此基础上修订标准草案等。 4.4 最终确定的检测方法草案应至少由5名技术熟练的检测员(至少包含技术负责人)进行检测;应分别进行内标法、外标法、标准物质检验、重现性检验,且单项检验重复次数不小于10次。不同人员间、各项检验方法检测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可信度在95%及以上。检测方法草案应至少在3台不同试验室的同一类型检测仪器上进行实验,三个实验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可信度在95%及以上。 4.5 技术负责人会同检测室对各实验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对分析方法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对检测方法草案进行完善。如方法的技术指标未达到预期要求,标准编制组应通过进一步实验,并组织方法验证。 4.6 技术负责人会同检测室对检测方法开发、实验、验证过程进行总结,形成方法验证报告,并组织由检测室所有人员、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办公室、内审员、质量监督员组成的评定小组对报告进行评定,并形成检测方法有效性、可行性的最终决议。 4.7 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共同将拟采用检测方法草案及评定决议报最高管理者审阅。 4.8 最高管理者经审阅后批准,并交由质量负责人,由质量管理办公室制作形成有效可控检测方法文件并下发至相关人员,同时组织对新采用检测方法进行培训学习。5 支持性文件 5.1 HJ 168-2010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5.2 GBZT 210.1-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5.3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2.1 5.4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5.5

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管理制度

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管理制度1、目的 为了加强对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的管理,及时发现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泄漏,防止人员中毒、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适用范围 公司涉及有毒有害、可燃气体的车间及相关管理部门。 3、职责 3.1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所在生产车间是仪器日常使用管理的责任单位。负责管理仪器及被监测系统(控制点)的正常运行,保管和看护好安全设施;对日常泄漏点及时检查,对报警后泄漏点处理负责,对轴流风机保养、维护、备用更换负责。 3.2生产技术部是组织协调并监督处理的责任单位。接到报告后要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到现场检查处理,监督检查并负责具体落实。 3.3生产技术部及电仪车间是仪器技术业务管理的责任单位。对仪器的准确性、可靠性负责,对仪器、线路及附属设备防爆有监管检查责任。定期和不定期校验,建立校验检查档案,确保仪器可靠准确,每周对仪器巡检不少于一次,并在仪器室填写巡检记录,负责定期对岗位人员、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3.4安全环保部是仪器使用和被检测点(系统)的检查监管责任单位。每天检查一次,并对仪器是否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检,被检测点是否处于可控状态行使监管权和考核权。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报警仪暂时停止运行,拆除维修必须报安环部审批后方可进行。

3.5相关岗位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懂得固定式探测器和便携式报警器的性能、会操作使用,并及时记录、反馈和处理各种报警事件。 4、内容 4.1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设置要求 (1)在线的报警器完好率应达到100%。 (2)报警器设置的地点、数量、方式,执行《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设计规范》有关规定。 4.2选择报警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1)功能、结构、性能和质量符合国家法定要求。 (2)取得国家法定计量单位颁发的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 (3)取得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部门发放的防爆合格证,并达到安装现场所要求的防爆等级。 (4)受其它气体的干扰小,受温度、湿度影响小。 (5)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要求。 4.3报警器安装现场所应注意事项 (1)被测气体的密度不同,室内探头的安装位置也应不同。被测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时,探头应安装在距屋顶30cm外,方向向下;反之,探头应安装在距地面30cm处,方向向上。 (2)露天探头的安装可根据被测气体的密度而选择安装高度特别注意的,一点式探头应安装在下风侧。 (3)周围环境(雨水、清扫水)及有毒有害、可燃气体对检测元件的影响。

几种常见抗生素的相关性质和检测方法

四环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由放线菌产生的一类广谱抗生素及半合成抗生素,具有菲烷的基本骨架。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赶早状态下比较稳定,但遇日光可变色。在酸及碱性条件下都不够稳定,易发生水解。四环素类药物主要有以下化学性质: 1.酸性条件下不稳定:C-6羟基和C-5α上的氢正好处于反式构型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无活 性橙黄色脱水物。 在pH2~6条件下C-4位二甲氨基很易发生可逆反应的差向异构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土霉素由于存在C-5羟基与C-4二甲氨基之间形成氢键,4位的差向异构化比四环素难。 而金霉素由于C-7氯原子的空间排斥作用,使4位异构化反应比四环素更容易发生。 2.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生成具有内酯结构的异构体。 3.和金属离子的反应:在近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 四环素化学结构 本品为黄色结晶形粉末,无臭,空气中稳定,微溶于水,易溶于稀硫酸及氢氧化钠,略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及乙醚,pH2以下溶液不稳定,碱性溶液中很快破坏。 土霉素 子式C22H24N2O9,分子量460.45。又称地霉素、氧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素,黄色结晶性粉末,无嗅微苦。有二个分子结晶水。熔点181~182℃(分解)。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和乙二醇,不溶于氯仿和乙醚。在空气中稳定,遇强光颜色变深。在碱性溶液中容易破坏失效。 化学结构 金霉素 子式C22H23ClN2O8,分子量478.87。又称氯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素,金黄色结晶。无臭

味苦。熔点168~169℃。一般医药上用其盐酸盐。熔点210℃(分解)。微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丙酮和氯仿。见光颜色变深。在空气中和弱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 化学结构 强力霉素 强力霉素是抗生素类药,四环素类药物,可以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其性状为淡黄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臭,味苦。在水中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氯仿中不溶。 氯霉素 性状:白色针状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在甲醇、乙醇、丙酮、丙二醇中易溶。在干燥时稳定,在弱酸性和中性溶液中较安定,煮沸也不见分解,遇碱类易失效。 化学结构 妥布霉素 硫酸卡那霉素

检验检测方法的确定及应用程序

检验检测方法的确定及应用程序 1.目的 确保采用适当的检验检测方法实施检验检测服务,保障检验检测目的的实现和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所检验检测方法确定和应用的控制,用于具体检验检测项目作业指导文件编制和实施的控制。 3.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提出检验检测技术文件的编制内容和要求,并控制本程序的执行。 3.2各检验检测科室负责具体检验检测项目的检验检测方法和技术文件的编制。 3.3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检验检测方法和技术文件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4.工作程序 4.1 检验检测方法的确定和应用依据 4.1.1本所各层人员的《岗位职责》; 4.1.2条例、规程、规范、规则、标准; 4.1.3本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4.2检验检测方法的确定和应用 4.2.1检验检测方法的确定 4.2.1.1检验检测方法应当优先采用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明确规定的标准、方法,以及客户要求采用的标准、方法。 4.2.1.2当缺少文件化的作业指导书可能影响检验检测结果或者

实施过程时,由技术负责人根据检验检测项目的要求和各检验科室的分工,下发《检验检测细则/方案编制任务书》,指定具体的检验科编制检验检测细则、检验检测方案等技术文件,用来指导检验检测工作的实施和结果的判定。 4.2.1.3检验部门接到任务书后,安排检验责任师负责起草。 4.2.2当检验检测方法无标准可以依据或者需要扩大标准的使用范围,可以按上术规定的各岗位职责制定非标准的检验检测方法,但方法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4.2.2.1方法在使用前由检验部门通知客户并征得客户的同意,同时应当告知负责该设备登记的安全监察部门。 4.2.2.2依据检验部门对方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和政府与客户的要求进行评审。评审可以采用以下各种方法和组合: a与其他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b与同行间进行比对; c下一检验周期时的复查或者留样复检; d有关事故分析的结果; e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出评审。 4.2.3检验检测方法应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4.2.3.1检验检测人员应当能够得到、熟知、正确运用和实施已确定的检验检测方法; 4.2.3.2当检验检测需要偏离已确定的检验检测方法时,应当将偏离情况编制成文件,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并获得客户的同意。 4.2.3.3当认为客户提出的标准、方法、不合适或者已经过期时,由办公室负责通知客户。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

1.0 目的 对检测仪器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其测量精度满足使用要求,确保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检测仪器。 3.0 职责 3.1品质部: 3.1.1负责所有检测仪器的统计,并制定校验计划; 3.1.2实施可内校检测仪器的内部校验工作; 3.1.3负责外校检测仪器的送外校验工作,包括外校机构的选择与联络及外校实施跟进; 3.1.4异常量测仪器的送修,调整及报废鉴定。 3.1.5负责校准用的标准件和校验记录报告的保存。 3.2使用部门: 3.2.1负责本部门的检测仪器和量具的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 3.2.2保证本部门的检测仪器和量具不超出校准周期; 3.2.3当检测仪器出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品质部。 4.0 相关文件 《检测设备控制程序》、《内校作业指导书》 5.0 定义 5.1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保仪器仪表的指示值(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值)与被校准仪器仪表相对应的值之间 的关系,而执行的一组程序操作。 5.2校准周期:两次校准周期的长短。根据仪器仪表的稳定性、校准目的及使用频率和国家标准来设定校准周期的 长短。 5.3内校:根据国家或国际标准或外校合格的标准件进行内部校准。 5.4外校:由国家认可的校验单位或仪器设备的原供应厂商执行校验,校验系统追溯国家和国际系统。 6.0 输入 《检测设备一览表》、《年度检测仪器校验计划》 7.0 输出 《内校报告》、《外校报告》、《报废申请单》、《品质异常单》 8.0程序内容 流程图程序 内容 执行者作业内容(图示栏)

制 定校验计划计 量 员 1、从《检测设备一览表》(表单一)中筛选出需要校验的仪器设备清单; 2、依据检测仪器的使用频率、情况变化等故障来设定它的校验周期(内校周 期一般为3个月,外校周期为1年); 3、拟定《年度检测仪器校验计划》(表单二),并呈报审批。 计划审核品质主管、副总经理 校验实施计量员 、 品质 主管 、 外校机 构 1、内校由计量员在厂内完成,详细参照《内校作业指导书》。 2、外校: 1)品质主管对外校机构进行筛选、选择,并确定校验的具体时间; 2)计量员通知各使用人外校的具体时间安排,并陪同外校,同时记录各外校仪器的校验结果。 3、外校机构按约定的时间进行外校。 校 验结果判定计量员 、 外校机 构 1、内校完成后,计量员按实际校验结果对仪器校验合格与否进行判定, 并粘贴相应校验标签: 2、外校仪器由外校机构进行判定,并出具相应的校验标签; 3、本公司对校验不合格的检测仪器不实行限制范围内的使用; 4、针对外校不合格的仪器,计量员要进行确认并记录。 勾选校验 方式。 勾选校验日期 安排的月份。 2、品质主管审核。 3、副总经理批准。计量员拟定。 Y N 校验合格时贴此标签。 A 校验不合格时贴此标签,同 时由计量员进行修复作业, 若能修复并经校验合格,则 粘贴《校验合格标签》。 校验不合格且不能修 复时贴此标签。

可燃(有毒)性气体检测报警器安全管理规定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可燃(有毒)性气体检测报警器安全管理规定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567-56 可燃(有毒)性气体检测报警器安 全管理规定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条应用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器(以下简称报警器)监视生产现场可燃性气体泄漏和积聚状况,是预防爆炸事故的重要手段,必须纳入制度管理。 第二条必须加强报警器的使用和管理,报警器的安装率、使用率、完好率达到100 %。 第三条选择报警器应具备条件 1、功能、结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国家法令的要求。 2、取得国家法定计量单位颁发和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 3、取得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部门发放的防爆合格证,并达到安装现场所要求的防爆等级。 4、技术先进、质量稳定、反应灵敏、便于维修、

保证备品备件的供应。 5、受其它气体的干扰小,受温度、湿度影响小。 6、在国家标准颁布后,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第四条凡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装置及贮运系统等有可燃性气体意外泄漏可能的,必须按着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三同时”原则配备报警器。引进项目和国内配套项目也要按照这一原则配备报警器。 第五条报警器设置的地点、数量、方式应参照国内外同类装置,设备的配备情况,依据生产经验和装置实际情况执行。 第六条报警器安装场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可能泄漏的可燃性气体的密度。 2、室外安装应考虑主导风向等环境因素。 3、雨水及有毒气体对检测原件的影响。 第七条报警器校验用标准气体,校验仪器、校验方法及校验人员应征得所在地市级计量部门的书面许可。

检测方法

4 导热系数检测方法 4.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 4.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保温隔热材料干燥匀质试件导热系数(被测试件的热阻应大于0.1 m2·K/W)的测定,且所测定的结果均为在给定平均温度和温差下试件的导热系数。 4.1.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 GB 4132 绝热材料名词术语 GB 10294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GB 10295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 GB 10296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圆管法 GB 10297 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热线法 GB 3399 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护热平板法 4.2 仪器设备 4.2.1 量具 应符合GB6342规定。 4.2.2 导热系数仪 导热系数仪根据测试原理不同可分为分为防护热板式导热系数仪、热流计式导热系数仪等。防护热板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见图4.2.2-1,热流计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见图4.2.2-2。 a双试件装置b单试件装置 图4.2.2-1 防护热板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 a 单热流计不对称布置 b 双热流计对称布置 c 双试件式装置 图4.2.2-2 热流计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

4.3 检测程序 4.3.1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导热系数检测程序 EPS板导热系数的测定按GB 10294或GB 10295规定进行;仲裁方法时执行GB 10294。 1 状态调节 样品应去掉表皮并自生产之日起在自然条件下放置28d后进测试。样品按GB/T 2918中23/50二级环境条件进行,在温度(23±2)℃,相对湿度(45~55)%的条件下进行16 h 状态调节。 2厚度测量 试件厚度应为(25±1)mm。当仪器没有自动测厚功能时,建议在装置里、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当测试采用双试件时,试件厚度应为两个试件的平均值。测量试件厚度的准确度应优于±5%。 3测试温度的选择 冷热板温差(15~20)℃,平均温度(25±2)℃。 4试件安装 安装试件前,确保试件表面干燥清洁。将试件放入试件腔内,通过夹紧装置将试件夹紧,施加的压力一般不大于2.5kPa。 5 环境条件 当检测设备对周边环境条件有所要求时,实验室应通过空调或其他方式将实验室环境达到相关要求。 6测试过程 设置相关的试验参数(冷、热板温度、过渡时间、测量间隔等),开启检测装置,进行试验。当试验进入稳定状态后,进行数据采样,试验结束。 4.3.2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导热系数检测程序 XPS板导热系数的测定按GB 10294或GB 10295规定进行;仲裁方法时执行GB 10294。 1 状态调节 样品应自生产之日起在自然条件下放置90d后进测试。样品按GB/T 2918中23/50二级环境条件进行。 2厚度测量 当仪器没有自动测厚功能时,建议在装置里、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当测试采用双试件时,试件厚度应为两个试件的平均值。测量试件厚度的准确度应优于±5%。 3 测试温度的选择 测定平均温度为:(10±2)℃和(25±2)℃,试验温差为(15~25)℃。 4试件安装 安装试件前,确保试件表面干燥清洁。将试件放入试件腔内,通过夹紧装置将试件夹紧,

检测仪器校验方法和记录.

目录 沥青针入度测定仪校验方法 (1) 沥青延度测定仪校验方法 (3) 沥青软化点测定仪校验方法 (5)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校验方法 (7) 恒温水浴校验方法 (9) 针片状规准仪校验方法 (11) 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压碎值仪检验方法 (13) 负压筛析仪校验方法 (15) 坍落度筒及捣棒校验方法 (17) 水泥砼粗集料压碎值检验方法 (19) 抗压夹具校验方法 (21) 砂浆稠度仪校验方法 (23)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含测针)校验方法 (25) 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校验方法 (27) 无侧限抗压试模的校验方法 (29) 砂浆、水泥砼试模的校验方法 (31) 洛杉矶磨耗试验机校验方法 (34) 路面弯沉仪校验方法 (36) 土工电动击实仪校验方法 (38) 电热鼓风干燥箱校验方法 (40) 钢丝反复弯曲试验机校验方法 (42) 水泥胶砂试模校验方法 (44) 雷氏夹校验方法 (46) 恒温恒湿养护箱校验方法 (49) 振筛机校验方法 (51) 容量筒校验方法 (53) 砂、石标准筛校验方法 (55)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校验方法 (59) 试验室用混凝土搅拌机校验方法 (61) 冷冻箱校验方法 (63) 沥青混合料自动拌和机校验方法 (65) 动力触探(标准贯入)仪校验方法 (67) 灌砂仪校验方法 (69) 比重瓶校验方法 (71) 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校验方法 (73) 检定证书背面格式 (76)

本方法适用于新的、使用中和检修后的试验室用沥青针入度测定仪的校验。 1、概述 该仪器适用于测定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后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以100g荷重5秒钟内在垂直方向插入沥青试样的深度以鉴定沥青硬度。 仪器由电路系统、荷重连杆、标准针、时间控制系统组成。 2、技术要求 2.1 仪器应有以下标志: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出厂日期等。 2.2仪器外观完好、附件齐全、并附有产品合格证书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2.3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入深度精确到0.1mm。 2.4针和连杆及附加砝码合重为100±0.05g。 2.5针长50±1mm,直径为1.00~1.02mm,针尖直径0.14~0.16mm,针尖总长5.9~6.7mm。 2.6盛样皿:内径55±1mm,深度35±1mm。 2.7恒温水槽:控温的准确度为±0.1℃。 2.8贯入时间:控制在5秒。 3、校验条件 3.1校验用的设备仪器 3.1.1分度值为0.02 mm的游标卡尺和分度值为0.001mm的外径千分尺。 3.1.2分度值为0.01g的电子天平。 3.1.3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3.1.4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2所校验用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并且在计量检定有效周期内。 3.3石油沥青针入度仪应在15~30℃室温且环境清洁、无腐蚀性气体下校验。 4、校验项目和校验方法 4.1按技术要求2.1、2.2、2.3条对仪器的外观及运转情况进行检查。 4.2用分析天平对针和连杆以及附加砝码合重进行称重,测三次,求平均值,重量在100±0.05g。 4.3用游标卡尺、钢直尺测量标准针的直径和长度,并用万能角度尺测量针尖锥体角度。 4.4用万能尺测量标准针最大偏离度,测三次取平均值。 5、校验结果处理和校验周期 5.1经校验,满足2.1~2.8条要求的针入度仪即为合格,发给校验合格证书。任何一条技术要求不合格,均为校验不合格,发给校验通知书。 5.2该仪器校验周期为一年。在维修后应提前校验。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 字体大小:大- 中- 小waiyingm发表于09-02-05 10:21 阅读(181) 评论(0)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99—08—04发布1993—01—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质量评价、检验和选型。 2 引用标准 GB242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 GB3836.1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2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 GB3836.4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 GB5274 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称量法 GB5275 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渗透法

GB12358 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 3.1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以下简称仪器) 用于监测空气中对人体有毒有害气体的仪器(包括检测仪、报警仪、检测报警仪)。3.2 零气 不含被测气体或其它干扰气体的清洁空气或氮气。 3.3 标准混合气(简称标准气) 被测气体和零气的混合气,其浓度和不确定度均为已知。 3.4 标定用标准混合气(简称标定气) 用仪器全量程(50—70)%浓度的标准气做为标定气。 4 仪器分类 表1 仪器分类表

5.3.3 电源变化影响 按6.6.10试验,示值误差和报警点设置误差应符合5.3.1要求。5.3.4 振动影响 按6.6.11试验,示值误差和报警点设置误差应符合5.3.1要求。5.3.5 跌落影响 按6.6.12试验,示值误差和报警点设置误差应符合5.3.1要求。 6 试验 6.1 技术文件的审查 送检仪器应备有下列资料: a.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 b.使用说明书; c.其它有关材料。 6.2 试验条件

检验检测方法的确认

检验检测方法的确 认

检验检测方法的确认 检验检测方法是指实验室用于实施检验检测工作所依据的标准检验检测方法和技术规范。检验检测方法是实验室实施检验检测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开展检验检测工作所必须的资源,如果方法及程序不同就会造成结果不同。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5.3.2条款中规定:“实验室应确认能否正确使用所选用的新方法。如果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进行确认。实验室应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在《GB/T 27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条款中也有相应的规定。实验室采用的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样品的抽取、处理、运输、存储和制备等各个环节,确认时应当记录确认所获得的结果、使用确认的程序、确认对方法是否适合于预期的用途等,必要时还应包括不确定度和分析数据的统计学处理技术。 方法发生变更时或颁布新标准时,对方法如何进行确认: 1.在首次对外出具数据之前应确认标准方法已被正确的运用。 2.标准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确认。 3.对标准方法定期清理或者查新,以确保最新有效版本。 一、检测方法的选择及使用要求 实验室资质认定(或认可)现场考核时确定的检测项目的依据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因此说,当没有国际、国家、

行业、地方规定的检验检测方法时,实验室应尽可能选择已经公布或由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技文献或杂志上公布的方法,但应经实验室技术主管确认。如是在实验室计量认证或认可批准业务范围内,因客户的特殊要求而发生的情况,其检验检测结果和报告上应有明确的说明。 另外需要使用非标准方法时,这些方法应征得委托方同意,并形成有效文件,使出具的报告为委托方和用户所接受。这是指必须在实验室计量认证或认可批准业务范围内使用,所谓有效文件是指甲乙双方对使用非标准方法检测达成协议,一般来说应有双方签字盖章,也能够在检测委托(协议)书上注明,实验室在检测报告中也必须加以说明。因此,在检测方法的选择上,优先使用国家标准,然后是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非标准方法仅限于委托方同意才使用。 对于实验室完成的每一项或每一系列检验检测的结果,均应按照检验检测方法中的规定,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在检验检测证书或报告中表述,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证书或报告中还应包括为说明检验检测结果所必须的各种信息采用方法所要求的全部信息。除上述明确的要求外,检测报告中必须有检测数据和结论。 因此说,检测方法选择的核心就是方法有效性,要特别注意的是:要使用最新有效版本的方法。 二、检测方法的验证及确认

相关检验方法

常用检验方法 一、两配对样本Wilcoxon 符号秩检验 两配对样本的Wilcoxon 符号秩检验也是通过分析两配对样本,对样本的两总体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推断。其原假设是:两配对样本来自的两总体的分布无限制差异。 两配对样本的Wilcoxon 符号秩检验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按照符号检验的方法,分别用第二组样本的各个观测值减去第一组对应样本的观测值。差值为正则记为正号,为负记为负号,并同时保存差值数据;然后,将差值变量按升序排序,并求出差值变量的秩;最后,分别计算正号秩总和+W 和负号秩总和-W 。如果总样本数为n ,则+W +-W 的最小可能值为0,最大可能值为2 )1(+n n .容易理解:如果正号秩总和和负号秩总和大致相当,则说明一组样本值大于另一组样本值和该组样本值小于另一组样本值的幅度大致相当,两组样本数据差的正负变化程度基本相当,两配对总体的分布无显著差异。 在原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小样本的检验统计量W=min(+W ,-W )服从Wilcoxon 符号秩分布。在大样本下利用W 可构造Z 统计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Z=24 /)12)(1(4/)1(+++-n n n n n W SPSS 自动计算Z 统计量和对应的概率P-值。如果概率P-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则应拒绝原假设,认为两配对样本来自的两总体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反之,如果概率P-值大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则不能拒绝原假设,可认为两配对样本来自的两总体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一、Wilcoxon 秩检验 威尔科克森符号等级检验,适用于连续型数据,他不但考虑两个符号的差异,而且还考虑对样本数值之间的差异。所以比符号检验更有效。 1.计算 对于每个样品,在排序前,先计算成对观察值之间的差异i D =i X -i Y 和i D 。将所有非零的绝对差排列成序并赋秩。在有结的情况下,对结点使用平均秩。计算对应于正差异的秩和p S 和负差异的致和n S 。正秩的均值为 P X =p S /p n 负秩的均值为 n X =n S /n n 其中,p n 是正差异的样品的数量,n n 是负差异的样品的数量。 2.检验 0H :对称中心 θ=0 在 原假设为真时,大样本下,统计量Z=)1,0(48 /)(24/)12)(1() 4/)1((),min(13 N t t n n n n n S S L l j j j n p ?→?--+++-∑= 其中,n 为非零差异样品的数量,l 结的数量,j t 为第j 个结的长度。

PE管采购标准及检验检测方法

通信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用聚乙烯(PE)管材 采购标准及检验检测方法 1.目的 为统一通信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用聚乙烯(PE)管的产品质量,规范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特制定通信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用聚乙烯(PE)管材采购标准及检验检测方法。 2.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用聚乙烯(PE)管的结构与形状、技术要求、检验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和标识以及产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适用于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范围内,通信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用聚乙烯(PE)管管材的采购及检验检测。 3.引用文件/标准 a)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b)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 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c)GB/T 6671-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确定 d)GB/T 8804.1-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1 部分:试验方法总则 e)GB/T 8804.3-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 部分:聚烯烃管材 f)GB/T 8806-1988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 g)GB/T 9647-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

h)YD/T 841-1996 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 i)JT/T 496-2004 公路地下通信管道 j)SY/T 6656-2006 聚乙烯管线管规范 k)ASTM D3350-06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Polyethylene Plastics Pipe and Fittings Materials(聚乙烯塑料管及管件用材料) 4.定义/术语 4.1.材料等级 本标准采用ASTM D3350中规定的聚乙烯材料规范。 4.2.不圆度及直径偏差率 同一截面上管材的最大外径减去最小外径为不圆度,管材横断面上的直径偏差率是最大外径减去最小外径除以平均外径而得,用百分数表示。 4.3.合格质量水平(AQL) 在抽样检查中,认为可以接受的连续提交检查批的过程平均上限值,称为合格质量水平。 4.4.合格判定数(A C) 作出批合格判断样本中所允许的最大不合格品数或不合格数,称为合格判定数。 4.5.A STM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 5.管理和职责 本规范非管理规范。

检验仪器校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雷氏夹校验作业指导书 ............................... - 2 - 二、水泥胶砂流动度跳桌校验作业指导书................... - 2 - 三、水泥胶砂试模校验作业指导书 ......................... - 4 - 四、水泥胶砂试体养护箱检定作业指导书.................... - 4 - 五、水泥快速养护箱校验作业指导书........................ - 8 - 六、水泥标准筛校验作业指导书 ........................... - 9 - 七、水泥负压筛析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11 - 八、透气法比表面积仪检定作业指导书..................... - 13 - 九、抗折夹具校验作业指导书 ............................ - 16 - 十、火焰光度计校验作业指导书 .......................... - 17 -十一、测硫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 18 -十二、氯离子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0 -十三、水泥组分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1 -十四、水泥游离钙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2 -十五、灰分挥发分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2 -十六、硫钙铁分析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3 -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管理规定修订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管理规定修订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可燃有毒气体、射线检测报警仪管理制度 1 管理范围 事业部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装置、相关检测仪。 2 管理职责 2.1 组织实施本制度的责任部门是事业部。 3 管理内容 3.1 电控部是报警仪的主管部门 3.2 安全环保部是报警仪的监管部门。 3.3 事业部设立报警仪主管,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3.3.1 负责报警仪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现场报警装置的清洁卫生。 3.3.2 发现数据不准、无显示,及时告知电控部,由电控部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维护处理。 3.3.3 需要拆除或停用报警仪时需书面形式报生产、设备、安环部审批备案后方可执行,电控部安排人员负责拆除或停用。 3.3.4 放射线检测仪、煤气检测仪等现场检测仪器管理、登记。 3.4 岗位操作人员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3.4.1 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懂得报警仪的原理、功能等并会操作使用。 3.4.2 生产装置的报警仪报警后,操作人员必须到现场确认报警的真实性。并做好报警后的处理记录。

3.4.3 负责定期配合仪表部门对报警仪进行校准工作,确保报警仪的安全平稳运行。 3.4.4 报警仪的定期检定应按照国家要求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检定规程》执行,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3.4.5 报警器定期校准周期为一年进行一次,含技术监督部门检定的半年报警仪定期检定、校准用标准气体、校验仪器应符合计量检定规程要求。 3.5 任何人员不得擅自停止报警仪的运行。 4 本制度由事业部负责解释、考核,从2016年4月23日起开始实施。 附件: 附件一《报警仪日常检查记录》 附件二《报警仪报警后处理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