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八大新提法

十八大新提法

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要坚持走下去、走向胜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只有走这条路,我们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如报告中所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关系人民福祉

十八大报告创造性提出了“五位一体”,大大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在十六大报告提的是“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到了十七大提出了“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这次进一步拓展到“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新的历史定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谈到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问题,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理解和把握。第一是实践视角。任何伟大的理论都产生于伟大的实践。实践需要理论,实践呼唤理论,所以我们从实践的视角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第二,可以从理论视角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30多年。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应实践创新而形成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收入分配结构在发展中调整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出了“两个倍增”、“两个同步”。“两个倍增”,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两个同步”,一个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另一个是劳动报酬增长和生产率提高同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目前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总的思路是,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在调整中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4个字概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十六大和十七大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凝练,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为24个字。浓缩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精炼,易于普通百姓理解,更易于转化为行动。总之,24个字就是希望用贴近老百姓的精炼语言,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提建设“服务型”执政党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预示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方式的嬗变。建设服务型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拉紧了党与群众之间的利益链。

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主要着眼于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务实转变。作为未来5至10年中共执政的纲领,十八大报告多处强调“服务”理念,凸显出“把‘人民’举过头顶”的执政观。

对于信访制度,报告强调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从“堵”到“疏”,体现出执政党力图塑造“服务者”形象的努力。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思路

十八大报告在治国理政方面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做出了新的部署。

在文化建设方面,这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且有明确的文化强国的目标,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同时还要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所

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了很明确的内容和内涵。

在社会建设方面更加强调以民生为重点,更加关注老百姓的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养、住有所居。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让老百姓对未来生活更加幸福有了足够的期待。这些都显示出大政方针上有了新的部署。

“海洋强国”走向世界必由之路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概念进入报告,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的情况下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未来国家海洋局将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推动海洋强国的建成。

反腐倡廉一个目标三条路径

中国式反腐倡廉归纳起来是一个目标三条路径。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廉洁政治,并且把反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与亡党亡国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根本性目标。建设廉洁政治拓宽了反腐倡廉的空间。

三条路径:一是政治体制改革;二是社会民主监督;三是反腐倡廉制度的法制化。

三个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三个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