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因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危险因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危险因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全面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 (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 (试行》 (煤安监行管 [2017]5 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煤矿全煤矿安全风险辨识工作, 查找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和各类隐患, 全面提升矿井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二、工作部署

(一我矿于 2017年 10 月 20日,由矿长组织矿井安全管理人员,主持开展煤矿2017 年安全风险辨识活动,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二具体要求:按照专业要求,共分为四个评估小组:

安全管理组:

组长:夏新君

成员:王如发、龙必友、徐强、张普俊

主要负责: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培训持证情况、矿井各类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急救援及职业病防治情况等方面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一通三防”组:

组长:袁明刚

成员:张松、黄威、邹发财、耿礼喜

主要负责: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及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生产管理组:

组长:耿文元

成员:费克江、杨树坤、王华

主要负责: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现场各项管理制度、作业规程、施工工艺、顶板管理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机电运输管理组:

组长:洪深

成员:冯灿、余友平、黎德胜

主要负责:煤矿井上、下机电、运输设备管理及作业现场的安全供电、防尘设施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三、矿井主要灾害类型和等级:

水城县鸡场霖源煤矿存在的主要灾害类型有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事故。

1、水灾事故: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偏中等类型, 由于矿井周边存在有已关闭的老矿井,可能存在有老空区、老窑积水,如果探放水不到位, 可能造成工作面突水、钻孔导水及主要生产场所进水等。因此矿井的水灾事故是目前矿井安全生产的较大隐患。

2、火灾事故:

(一井下内因火灾:我矿煤层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鉴定为 II 类自燃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性,必须按照自燃煤层进行设计和管理。 (二井下外因火灾:井下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雷电引入井下引起火灾,人为造成的火灾,机械碰撞、摩擦引发的火灾。矿井火灾事故属于我矿一般隐患。

3、煤尘事故:我矿煤尘经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鉴定为具有爆炸性, 粉尘主要来自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运输巷转载点。如果防护不当可以造成尘肺病及煤尘爆炸, 这两种危害因素都会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综合防尘制度的落实,及时清除矿尘,消除事故隐患。

4、瓦斯燃烧和爆炸事故:

我矿属于瓦斯矿井,尽管瓦斯含量较低,如果通风管理不善,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很容易造成积聚瓦斯,遇到火源,可能会造成瓦斯燃烧和爆炸事故。矿井已建立严格的瓦斯检查和请示汇报制度,加强通风管理和对盲巷和密闭的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顶板事故:主要是在采煤、掘进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遇到地质构造变化、安全技术措施有缺陷、顶板支护工程质量差、空顶作业、违章操作等造成。顶板事故会造成堵人、埋人等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由于矿井周边存在有已关闭的老矿井,存在老空区和老窑积水,可能存在顶板破碎,因此顶板管理是我矿安全管理的一个重点, 必须严格按照《煤矿作业规程》要求进行安全操作,确保采、掘工作面一面一规程。采煤工作面初采、过断层、过老巷、初次放顶、停采撤面、顶板破碎,掘进工作面开门、施工、透巷、过巷、掘各类小峒室、巷修区回撤、修复等都必须有专项安全措施, 确保施工安全。经辨识评估我矿两个掘进工作面主要存在老空水透水和顶板破碎带冒顶两种危险因素。因此生产安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的灾害情况有:井下掘进工作面老空水灾事故和工作面冒顶事故等,

四、主要灾害原因分析及针对性措施

(一、透水风险灾害原因分析、针对性措施

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 由于防治水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 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通常也称为透水。

透水事故发生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 、积水范围不清,盲目开采引发水害事故煤矿整合重组后, 矿井井田内不同程度有多个已关闭的小煤矿存在。以前这些小煤矿大都不是正规开采,没有可靠的实测图纸资料, 甚至还存在超层越界现象, 所以对过去已开采巷道和采空区以及空区积水范围很难确定。在没有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情况下盲目采掘,势必引发透水事故。

(2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的复杂性,容易引发水害事故随着矿井产能迅速提升,开采深度不断延深,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变的更加复杂,相应受水威胁的程度也愈加严重。如果不及时对矿井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将会发生不可预见的突水事故。

(3 、预测预报不精准,引发水害事故水害预测预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 由于煤矿防治水技术力量薄弱,探测手段比较单一,提前所做的预测预报精准度不是很高,有时可能还造成误报,错失了防治的最佳时机而引发水害事故。

2、主观因素

(1 、安全意识淡薄探放水制度不落实,违章指挥、违章冒险作业。矿井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和防治水机构, 强化了安全生产责任制, 组建了专业防治水队伍, 配备了物探、钻探设备, 并组织实施。但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干部职工对水害认知度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为超额完成任务,赶时间、抢进度,急功近利,不坚持探放水原则,视法律法规与不顾,违章指挥、违章冒险作业, 盲目生产,最终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2 、防治水力量薄弱,水害预测预报不精准。煤矿防治水工作专业性强、责任大、风险高, 愿意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少, 特别是地质专业、

水文地质的技术人员少之甚少,几乎成为“矿宝” 。很多矿因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的物探设备, 导致防治水技术力量极其薄弱。另外由于矿井井田勘探程度低, 整合后又没有进行补充勘探, 造成矿井井田水文地质不清, 采空区积水不明,水情水害预报不准,甚至产生误区,错失水害治理最佳时机而引发水害事故发生。

(3 、没有建立联防预警机制,雨季汛期隐患排查不到位,不按规定与当地气象、防汛部门和相邻矿井签订预警和联防预警合同,不储备足够防洪救援物资,甚至在暴雨前后不对地面废弃关闭井口、泄洪渠和排水河道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或者排查不到位、隐患治理不及时,导致在暴雨后大量洪水从地面裂缝和塌陷区溃入井下造成水害事故。

(二矿井透水事故针对性预防措施

1、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摸清采掘区域内断层、含水层赋存状况及准确位置、标高情况,及时做出水文地质分析报告,制定防范措施,不失时机的做好防治水工作。

2、坚持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 先探后掘, 先治后采”的原则, 工

作中要制订出安全可靠的探放水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并报生产科、安全科审核后执行。特别是巷道内的出水点,都必须建立测水台帐。经常观察井下涌水变化情况,发现水量增大或异常时,要及时向总工程师汇报,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3 、下山巷道掘进中,必须配排水设备,并经常检修,保证正常使用。

4、接近可能发生灾害水源时, 必须查明水头压力和充水情况, 根据煤、岩硬度系数,确定合理的防水煤岩柱尺寸 ;

5、遇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必须进行探放水:(1 接近含水层 ; ( 2 接近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构造。如:断层、密集裂隙带等 ; (3接近地质钻孔, 特别是封闭不好的地质钻孔 ; (4 接近可能积水采空区、老巷 ; (5 有透水预兆采掘工作面。探放水钻孔的布臵要科学合理,全部工作要有专门施工组织设计,放水阀、止水塞必须满足要

求,放水时应按放水试验所预计的涌水量准备好排水设施 ; (6 采掘工作面穿越破碎带时, 应制定专门措施, 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支护方式 ; (7锚喷巷道的工作面必

须有可靠的临时支护,支柱必须支在实底上,支柱间要有撑杆以增强其整体性 ; 碹胎的拆除要满足规程及规范的要求 ; (8承压含水层存在时,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头值时,必须进行疏放降压的专门水文地质工作,将水压降至安全水头以下后,方可进行采、掘工作 ; (9疏水降压钻孔应布臵在富水地段。钻孔孔口的固定方法及安全控制等要进行工程设计,做到安全疏放水 ; 放水巷道要修建必要的防水闸门和排水设施。 (10在巷道穿过含水断层时,要确定探水警戒线,探水超前距离要大于 30m。当穿过断层时要加强支护, 严防冒顶 ; 穿过后, 应及时进行永久支护、灌浆, 防止“滞后突水” 。 (11在工作面接近透水构造或隔水煤、岩柱前,要核查防隔水煤岩柱的可靠性。 (12各采掘工作面人员,必须熟悉各地区的避灾路线,掌握透水征兆时, 若遇到巷道或煤壁发潮、“挂汗” 、发暗、挂红 ; 发生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 ; 用手触摸煤层时有发凉的感觉、空气变冷 ; 出现压力水流、裂隙

发生涌水 ; 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水味发涩或有臭鸡蛋味或其它异状时, 必须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工作人员。 (13雨季到来前,要充分做好防汛工作,对排水设备(包括水泵、管路、供电路线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证水泵台台完好,管路趟趟管用,截水门个个灵活可靠,备足防汛物资。井田和工业广场内要做好疏排水工作。 (14定期清理水仓和检修排水设备, 确保水仓的有效容量和排水能力。总之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 任重而道远。为此必须按照“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 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才能抓出成效, 防患于未然, 最终实现零事故, 确保矿井长治久安。

二、顶板事故风险灾害原因分析、针对性措施

(一巷道顶板灾害指在井下采、掘、修施工过程中由于矿山压力或支

护不当造成巷道内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等顶板事故。灾害

的发生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地质构造:由于地质构造的作用造成的断层、褶曲发育、挤压、破碎带、冲刷、节理、裂隙。使煤层的赋存状况极为复杂以上地质构造特征使巷道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引发顶板事故。 2、巷道围岩状况 :巷道围

岩状况包括围岩岩性结构、围岩移动、巷道断面、服务年限等。巷道状况发生变化引起岩石的强度降低等导致了顶板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3、开采深度:开采深度较大会使巷道支撑压力增加从而造成巷道变形。 4、煤层倾角:煤层倾角大的地段由于重力作用使围岩倾斜下推力增大巷道出现鼓帮、底板滑落及顶板冒落等形式的破坏。 5、管理人员对防治顶板灾害工作管理不到位,防治顶板灾害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及预防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培训不到位等组织管理因素也可能导致巷道顶板事故的发生。

(二灾害原因分析:顶板事故是矿井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矿井事故中, 顶板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过程,顶板冒落也是如此,任何冒顶发生之前总要出现各种各样的预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辨别,根据各种预兆,采取相应措施,就能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

1、顶板冒顶 (1采煤工作面大冒顶的预兆,采煤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采空区面积逐步增大。当厚度不大的直接顶逐渐垮落,坚硬的老顶大面积悬露时, 工作面顶板岩层形成一处自然压力拱, 煤壁受压发生变化, 造成工作面压力的增大,工作面顶板、煤帮、支架都会出现冒顶前的各种预兆。 (2 顶板连续发生断裂声由于直接顶垮落使老顶失去支撑, 形成悬梁状态 , 并随着采空区增大而急剧下沉切断发生不均的断裂声。 (3顶板连续掉落顶板大面积来压时,在破碎顶板处有粉碎末下落。 (4

采空区不断听见闷雷声因直接顶随采动影响逐步垮落,老顶暴露面积增大,这时老顶和上方岩层产生离层,沿煤壁或切顶线发生断裂。 (5煤层支柱直接断裂下沉顶板来压时,支柱受压变形,压缩量急剧增加。 (6采空区信号柱弯曲折断使用木支柱支护的工作面顶板来压时,支柱大量压损折断,底板软时支柱穿底下沉。 (7煤壁片帮增加。由于顶板来压下沉煤壁受压而产生下沉。 (8 瓦斯涌出量增加,有淋水的采面淋水增大。

2、掘进工作面冒顶的原因与预防:掘进工作面冒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地质构造突然变化;巷道支护没有到位及支护质量差;巷道失修严重; 矿车掉轨引起撞倒支架等。为此,须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 (1加强对所有工作面的地质构造的分析,以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 (2严格作业规程的贯彻执行,搞好巷道工程质量的管理; (3

加强巷道的安全检查与管理,加强巷道的敲帮问顶工作; (4对支架巷道,必须强制使用前探梁; (5合理布臵巷道,尽量避开地质构造带等。

3、局部冒顶局部冒顶预兆遇到工作面顶板松软、破碎、易冒落的煤层时,

如果没有及时加以支护或支护不符合要求,没有及时进行敲帮问顶,都有可能发生冒顶事故,冒顶前一般均有各种预兆出现: (1顶板岩石有缺口或缺口处产生新的裂口。顶板脱层产生裂隙。有时稍作震动就会冒落; (2顶板断裂时,裂隙内长有活矸。当顶板沿裂缝向下错动时,裂缝内活矸就会掉落; (3棚梁在支柱上偏移,棚梁、棚腿背部有响声。 (4支架变形,棚腿移动,有推梁危险。(三)针对性预防措施: 1、掌握好回采工作面顶板压力变化规律。正确选择采面放顶距、支护形式、控顶距和切顶方式。加强采面管理及时回柱放顶。确保顶板按要求冒落,否则要采取必要措施直至强制放顶。严禁手工回柱放顶。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处理危石、浮矸。顶板破碎时要及时进行支护,禁止空顶作业,支架巷道坚持使用前探梁。 3、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做到一步到位,对不合格工程要及时责令整改,消除隐患。 4、采掘工作面必须严格按作业规程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支护形式和施工方法,所有巷道必须先加强支护后才能开口。 5、采掘工作面遇到难施工地段,必须派有现场实践经验的老同志跟班指导,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6、采掘工作面和在用巷道出现断梁折柱要派人及时修复,巷道修复必须由外及里逐架进行。 7、发现冒顶预兆时,要组织人员立即加固工作面,同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工作面,如果加固来不及,应立即把受灾区域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四)冒顶事故处理:1、冒顶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积极组织处理。如果有人遇难,应尽快抢救遇难者,并派人迅速报告矿井调度室。遇难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自救。 2、矿井调度室接到报告后,要立即通知有关人员以便迅速组织应急抢救。 3、遇险者如果被堵在巷道里面或采面某一个角落时,应定时发出信号,以便抢救人员知道遇险情况和有方向地进行处理,并设法解决风水问题和运送食物。有风水管的出事地点应打开风水管,以供遇险者使用。如果冒顶严重,处理时间较长,遇险者应平静等待不能乱动乱叫,以免消耗体力和氧气。如果冒顶不严重在短时间可处理好,条件许可,遇险者应积极配合

处理以便尽快脱险。 4、采面冒顶或采准巷冒顶不严重,应采用整修采面或采准巷办法处理。如果采面冒顶或采准巷冒顶严重无法整修处理,且有人被堵在里面时,应重开切眼方法救人。 5、掘进工作面或巷道冒顶应采用整修巷道办法处理,如果冒顶严重无法处理又有人遇险的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首先救人的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6、抢救出的遇险人员,应根据伤势情况进行现场救护或立即送医院抢救。(五)措施落实情况 1、顶板管理自检情况:为了抓好顶板管理工作,落实顶板管理责任,落实顶板隐患的排查和治理,现场工作中真正把顶板管理措施、制度落实到实处,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由总工程师在调度室会议室组织各专业科室,技术科、地测科、调度室、安全科、机电科等科室部门及各生产、技术员对井下各施工现场对照规程措施进行自检。

2、顶板管理隐患的排查和治理情况成立矿井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健全由总经理牵头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明确隐患治理责任,及时排查分析分管范围内的重大隐患和薄弱环节,突出顶板管理工作重点,总工程师坚持每月组织排查一次,在生产调度会上通报落实;安全科、调度室坚持每天排查一次,做到项目、措施、资金、时间、责任“五落实”,根据排查隐患,生产单位、生产科室、安全科及专业副总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隐患治理措施,生产单位严格按照隐患治理措施落实到现场,安全科严把隐患销号制度,安排复查、验收,直至消除隐患,切实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3、规程措施的编制制度严格按照《煤矿作业规程》样本和要求进行了编制,确保采、掘工作面一面一规程,坚持一工程一措施,采煤工作面初采、过断层、过老巷,初次放顶、停采撤面、顶板破碎,掘进工作面开门、施工、透巷、过巷、掘各类小峒室、过断层、顶板破碎,巷修区回撤、修复等都专门编制了专项措施,作业规程会审严格坚持由生产技术科牵头,总工程师主持,分管副总、地测、安全、通风、机电等技术人员参加的制度,总工程师牵头组织技术、地测、安全、调度等部门对全矿在用作业规程和措施进行检查,查出问题,并由技术部分专业对照问题进行整改,经复查,每条问题都整改到位。及时补充分析意见或补充措施,确保规程措施能够符合现场、指导现场。

4、规程措施在现场的落实情况每个采掘工作面、每一个施工地点都配臵了安全员,严格要求各施工地点严格按照规程措施进行施工,每天每班都有科室人

员盯班或下井检查,能够严格检查规程措施在现场的落实情况,对不按规程措施施工的现象,由于检查力度的加大及处罚力度的加大,各施工地点按规程措施施工的现象较好。 5、现场工程质量和职工正规操作情况矿下井检查人员逢人必提问,班前会每会必提问,积极引导职工“学规程、用规程、正规操作、干标准活” ,使职工自觉做到正规操作、按章作业。通过教育与引导,现场工程质量达到了《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要求,达到了规程措施要求,但局部还有待提高。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情况计划制定福泉市仙桥乡茶园煤矿水灾事故和顶板事故两个专项预案,并贯彻学习到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