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部结节怎么治疗

-肺部结节怎么治疗

-肺部结节怎么治疗
-肺部结节怎么治疗

肺部结节怎么治疗

近来常有患者朋友咨询肺部结节是什么病,在此简单科普一下。

所谓肺部结节,并不是具体疾病名称,而是医生对肺部X线或CT 检查所看到某种类型病变影像学表现的描述。简单说,就是医生在您拍的胸片或CT片上看到的一种较小的、密度偏高的阴影,一时确定不了是什么疾病,因而暂时采用“结节“这个名称进行形态学描述的术语,待将来明确这个”结节“是什么了,就换成具体的疾病名称了。近十余年来,随着高分辨CT检查的普及,尤其是64排CT的应用,发现越来越多的“肺部结节”。就如我们现在用高清电视能看到演员面部更多的细节一样。

肺部结节的影像学表现非常复杂。结节的大小多在3cm以下,有些结节完全呈实性,边界光滑,无分叶或毛刺,多为良性。有些结节在影像上表现似毛玻璃样,学者们根据毛玻璃影中实性成份的多少又分为纯毛玻璃影、部分实性毛玻璃影和完全实性毛玻璃影。后两种多为肺癌早期表现。前者直径1cm以下多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但也有部分为肺原位腺癌。

导致肺部形成结节的原因非常复杂,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1)肺部长期受吸烟、空气污染等影响所致的炭末沉着(有时是肿大的淋巴结);

(2)结核或炎症;

(3)肺部良性肿瘤:如错构瘤、硬化性血管瘤、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可发展为肺癌)等;

(4)早期肺癌:多为腺癌,尤其是原位腺癌为多;

(5)肺部转移瘤;

(6)其它:如痰栓、畸形、肺动静脉瘘等。

因此,发现肺部结节,一定要找有经验的医生咨询或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结节的性质。有时由于结节缺少典型特征,医生判定结节的良恶性非常困难,这时采取的措施是:

(1)若结节表现为纯毛玻璃样,且直径不超过0.8cm,多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可定期CT复查,开始每三月复查一次CT,以后逐渐延长。

(2)若结节较大,实性成份偏多,则建议手术探查。以胸腔镜手术为佳。

(3)若发现肺部结节密切随访一年以上无变化者恶性可能性小,但非绝对;临床有随访8年切除后证实为恶性者。但此类肺癌进展缓慢,预后相对较好。

(4)若影像学考虑“肺部结节”为结核或炎症可能性大,可做试验性治疗,如抗炎抗结核治疗,若病变缩小或消失,则进一步表明炎症或结核可能;

(5)对影像学怀疑恶性,但患者不愿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者,可考虑行肺部穿刺活检,明确病理以便下一步治疗(如放化疗)。肺穿刺

活检适用于肺外周的病灶;靠近中心者行支气管镜检查,尤其是超声导航下的支气管镜检查进行活检。

(6)若临床高度怀疑肺部结节为恶性,则尽快行胸腔镜或开胸活检。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切除病变,达到病理确诊目的,同时还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术中冰冻病理为恶性,行扩大手术,行肺段或肺叶切除以达到根治目的。

不少人在CT报告单发现SPN便开始怀疑是否患了肺癌,实际临床上SPN良性病变占50%~65%,恶性肿瘤占35%~50%。良性的SPN包括炎性肉芽肿、错构瘤、硬化性血管瘤、肺脓肿、真菌病、结核球、局限性纤维化和局限性慢性炎症、癌前期病变和AAH等;恶性者主要是原发性肺癌和转移性肺癌。因此对于发现SPN后,不必过度紧张,也不能麻痹大意,应当积极咨询呼吸科、放射科和胸外科医生,接受正规的进一步检查和及时治疗。(一)肿瘤高危人群

以下几类人群为肿瘤高危者,在发现SPN时,更应积极进一步检查,必要时手术切除。

1 长期吸烟,烟龄超过20年,每天吸烟超过20支者,或有长期被动吸烟者;

2 年龄在40岁以上者,伴有胸痛、干咳、不明原因痰血丝、消瘦和体重下降者;

3 有肿瘤家属史或本人有肿瘤史者;

4 SPN>1.0cm,伴有分叶、毛刺或磨玻璃样、胸膜凹陷改变者;或近期SPN有明显增大增浓者。

(二)一般人群如不能确诊者,立即行薄层扫描HRCT以及图像三维重建,进一步观察其大小、形态、边缘、密度、结构和与周围的关系。

1 通过CT密切随访观察:随访的频率和时间取决于结节的大小。由于直径大于1.0cm的肺内单发SPN恶性占到一半以上,应当尽量通过多种方法确定结节的良恶性。而小于5mm 的微小结节,如果没有肿瘤史,则90%以上是良性的。因此5mm 以下的SPN每6个月、5~10mm每3个月、10mm 者1~2个月行CT复查一次。如果复查无改变,则可分别延长至1年、6个月和3个月进行复查。如发现SPN 2年无改变化,则良性可能性大,但仍需继续随访。

2 诊断性检查,如PET/CT、经皮肺活检、经气管镜肺活检等

⑴PET/CT: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视病变的大小而定,对于1~3cm的实质性结节: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另为94%和83%。但对于<1.0cm 的SPN其假阴性率大大增高,如原位癌、类癌、黏液腺癌;假阳性常见于真菌性疾病,如新型隐球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其它如炎症、结核、结节病、风湿性结节也可示阳性。因此应综合多个因素分析,包括临床其它影像诊断,对较大的SPN如不能获得病理或细胞学诊断,PET/CT检查SUV升高,延迟SUV 增加30%者,有诊断恶性病变的价值。

⑵穿刺活检:CT引导下细针穿刺(FNAB)的阳性率在60%~90%之间,这取决于结节的大小和部位。其主要并发症是气胸,多见于小病灶、位置较深的病灶或肺气肿患者,穿

刺后需进行引流者约5%。经支气管镜引导下肺活检(TBLB)诊断率10%~50%,<20mm 的外周病灶约33%能确诊,如CT中显示有支气管空气造影征,尤其是通向病灶者,TBLB 的阳性率可达70%。经支气管内超声活检(E-BUS)以及磁航结合气管镜的CT成像技术对SPN的诊断也有极大帮助。

⑶其它检查包括血液肿瘤标志物(TM)测定、血液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痰脱落细胞检查等对鉴别诊断也有帮助。

⑷外科手术:当预计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大于60%~70%,其它检查方法不能给出明确诊断时,需要外科手术介入,以明确诊断并进一步治疗。手术可选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术中需做冰冷切片。如冰冷切片考虑为良性病变,则仅做楔形或肺段切除;如为恶性病变,则再需扩大手术范围和行系统淋巴结清扫。这些SPN大多为早期肺癌,术后预后良好,不需要化疗和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达90%以上。电视胸腔镜手术由于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被越来越多的患者用于肺内SPN的手术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