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教学大纲

《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教学大纲

《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教学大纲
《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教学大纲

《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教学大纲

编写说明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要求和课程教学计划而编写。为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策划方向本科教学的专业限选课。

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是区域旅游开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该门课程的深化与细化。旅游开发是根据旅游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通过科学的调查、评价、规划、建设、经营、管理,运用适当的资金、技术手段,使未被利用的资源得以利用,已被利用的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加强,并对资源、市场、商品、人才、环境保护等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开发方向,搞好相应的设施配套,使旅游业得以发展。旅游开发是以资源为中心的综合性开发。包括资源、市场、产品、商品、环境等的一系列开发和旅游设施的综合配套建设。区域旅游开发就是在旅游资源分布相对一致的空间范围内,依据区域自然地域、历史联系和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根据旅游者的需要,开发旅游资源形成有特点的旅游空间,即各种类型的旅游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以下基本内容:1、旅游产品开发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2、旅游产品的基本知识;3、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理论;4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的实践发展;5、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规范;6、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的应用。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穿插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学生到具体的旅游地产品项目中参观考察或参与具体旅游产品开发规划的实践操作。全课程教学由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外作业、案例分析、野外考察、课程设计六个部分组成。课程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本课程建议课时:18学时

课时分配表

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

第一章旅游产品及其相关概念一、旅游产品的概念

二、旅游产品的相关概念

2

第二章旅游产品分类一、旅游产品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二、重要旅游产品类型

三、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与开发策略

2

第三章区域旅游产品开发规划一、区域旅游产品开发规划概述

二、云南旅游产品开发实例分析

2

第四章以产品为中心的旅游规划模式一、以旅游产品为中心的旅游规划模式概述

二、旅游产品开发定位分析

三、旅游产品开发控制性框架

四、重点旅游产品的确定

2

第五章旅游产品组合战略一、旅游产品组合战略概述

二、旅游产品组合的方法

三、区域旅游组合模型及示例

2

第六章旅游产品开发的意境流设计一、旅游产品开发意境流的理论基础

二、旅游产品形象策划和示例分析2

第七章旅游线路设计包装一、旅游线路的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线路设计

2

第八章旅游景区产品开发一、旅游景区概述

二、旅游景区的开发

2

期末考查

2

目录

第一章旅游产品及其相关概念

第一节旅游产品的概念

第二节旅游产品的相关概念:旅游资源;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

旅游项目

第二章旅游产品分类

第一节旅游产品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第二节重要旅游产品类型

第三节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与开发策略(自学)

第三章区域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第一节区域旅游产品开发规划概述

第二节云南旅游产品开发实例分析

第四章以产品为中心的旅游规划模式

第一节以旅游产品为中心的旅游规划模式概述

第二节旅游产品开发定位分析;一、M性分析;二、P性分析

第二节旅游产品开发控制性框架:一、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二、旅游产品类型设计

第四节重点旅游产品的确定

第五章旅游产品组合战略

第一节旅游产品组合战略概述

第二节旅游产品组合的方法:一、波斯顿咨询公司产品组合法;

二、一般选举组合法

第三节区域旅游组合模型及示例

第六章旅游产品开发的意境流设计

第一节旅游产品开发意境流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旅游产品形象策划和示例分析

第七章旅游线路设计包装

第一节旅游线路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旅游线路设计

第八章旅游景区产品开发

第一节旅游景区概述

第二节旅游景区的开发

电子产品结构工程师必读的书

推荐电子产品结构工程师读的书(49) 多次收到新入行的工程师咨询邮件,问:作为一个电子产品结构工程师,应该读哪些专业书,我均写邮件婉拒。一则因为我读书很杂;二则因为问者并没有详细介绍其工作内容,所以不能贸然推荐。 最近因为在写这个专业的工程应用书,所以系统梳理了自己读过的中外专业书,故不揣浅薄,将其列出。有几本英文书我读的是老版本,现有了新版本,故列出的是新版。 记得30年前我的技术启蒙老师龚维蒸对我说过,要想成为一个专业的工程师,首先要花3年时间将这个专业的代表书通读一遍;然后再化3年跟踪这个专业的新技术,这主要是读专业杂志和参加技术研讨会;同时结合自己的技术工作,通过10年的积累,就可以走在这个专业的前列了。 据我了解,从事这个专业的工程师约有60%是纯机械专业毕业的,所以对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特殊性认识不深,知识的结构也有待完善.一个专业工程师基本功一定要扎实,知识要全面,再加上逻辑思维能力,这技术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成为成为高手。 推荐的书分中文和英文两部分,不可否认的是,中文书的内容,大多可以从英文书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当代,科学技术的传播路径就是从西方到东方的过程。所以当达到一定水准,就可以读英文原版书,这样才能开阔了视野,跟上专业发展的步伐。如果要分个等级的话,中文书可以说是专业入门,英文书则是从入门到精通。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需要,选择部分书籍来读。 所列的书是结构设计专业工程师需要读的书,可能有偏颇之处,也请专业人士不吝指教。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先读这些书,然后再找一些同类书比较,这样就走进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对自己将有更大的提高。 1. 龚维蒸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基础东南大学1994. 2. 邱成悌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大学2005. 3. 钟明湖电子产品结构工艺(第二版)(附光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赵惇殳电子设备热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5. 区健昌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理论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6. 马宁伟电子产品结构材料特性及其选择方法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7. 王健石电子机械工程设计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8. 陈文亮板料成形CAE分析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9. 丁玉梅等译塑料连接技术设计师和工程师手册(原著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0.杨桂通弹性力学简明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11.Ronald A. Walsh. Electromechanical Design Handbook.McGraw-Hill Professional, Jan 2000. 12.James J.Allen.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Design 1 edition.CRC Press,July 2005. 13. Ralph Remsburg.Thermal Design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1 edition(Electronics Handbook Series).CRC Press, Sep. 2000 14.Tim Williams. EMC for Product Designers 4 edition , Fourth Edition.Newnes, April 2007. 15.Charles Harper.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Handbook,McGraw-Hill Professional March 2009. 16.General Design Principles for DuPont Engineering Polymers. DuPont Design Guide. 17.Designing With Plastic The Fundamentals.Ticona Design Guide. 18.Sheet Metal Design Handbook. Quality Tool Design Guide. 19.Donail R. Askeland Essenti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homson learning, 2004.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大纲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增加和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矿山通风与安全技术对于矿井建设和生产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课程就是以阐明矿山通风与安全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为主要目的,并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应用到矿山生产中。所以,该课程是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该课程要在《流体力学》、《地质学》、《采矿学》、《地下施工》等专业课开设以后才开课。 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矿山通风与安全技术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基础上,具有从事矿山通风与安全科研、设计和管理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重点 1、 矿井空气的性质 2、 通风工程中空气流动的基本理论; 3、 井巷通风阻力; 4、 通风动力; 5、 风量分配与调节 6、 通风系统及通风设计; 7、 局部通风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以《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因此《流体力学》是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五)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了解空气的成分、性质和变化规律,掌握风流的能量及其变化规律、矿井通风阻力、矿井通风动力、风网中风流基本规律和风量自然分配的知识,掌握矿井空气的性质、通风工程中空气流动的基本理论、井巷通风阻力、通风动力、风量分配与调节、通风系统及通风设计、局部通风。

绪论——矿井通风史概述 了解矿井通风知识体系从无到有的发展由来,理解矿井通风学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1章矿井空气 清楚了解矿井空气成份与地面空气成份的差异,矿井有毒有害气体的来源,CO、CO2、NO x、SO2、H2S等有毒有害气性质及其允许浓度,矿井辐射的基本概念,氡的性质,氡及其子体的危害,矿井辐射防护剂量限值,矿井中氡的来源,矽尘的特点,矿尘的产生及分类,矿尘的危害,矿井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衡量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矿井气候条件的安全标准。重点掌握矿井内有毒有害气体及矿尘的危害和特征,难点是氡及氡子体和辐射单位的理解。 第2章矿井风流的基本性质 (1)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有:空气的密度、比容、比热、粘性、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焓、绝对压力、相对压力,风速、层流、紊流、风流点压力、风流动压、风流全压、硐室型风流等。(2)需要掌握的计算方法有:矿井通风的空气温度、湿度、焓的计算,空气压力单位的换算,通风风筒中风流全压、动压和静压三种压力的计算。(3)需要掌握的测试方法和仪器有:矿井空气压力的测定方法和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矿井风流点压力的测定方法和皮托管与倾斜压差计的使用,补偿式微压计与皮托管配合测量风流的静压、动压和全压的方法,用风表和热电式风速仪测定巷道风速和风量的方法等。 本章的难点有:湿空气焓湿图的理解和应用等。 第3章矿井风流流动的能量方程 本章内容是矿井通风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理论。(1)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有:空气流动连续性方程,风流运动的能量方程,单位质量流量能量方程,风流流动过程中能量分析,可压缩空气单位质量流量的能量方程,单位质量可压缩空气能量方程分析,断面不同的水平巷道能量方程,断面相同的垂直或倾斜巷道能量方程,有扇风机工作时的能量方程式,有分支风路的能量方程式等。(2)需要掌握的计算方法有:各种能量方程的计算方法,能量方程在通风阻力测定中的应用计算方法,分析矿井通风动力与阻力关系的方法等。(3)需要掌握的测试方法和仪器有:应用皮托管与倾斜压差计、补偿式微压计,结合能量方程测定巷道通风阻力的方法等。

电子工艺教学大纲

《电子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9320017 总课时:30学时(其中讲授学时,实践22学时)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工艺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限定选修课。讲授电子产品的基本装配工艺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电子工艺的一般知识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为今后走上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电子技术安全知识,科学的认识元器件及焊接技术,以及印制电路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对国内外电子行业的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以信号技术为支撑的制造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注:上表中,前一部分为理论学时,后一部分为实践学时。 四、主要仪器及设备 计算机、打印机、焊接机、制版机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附后) 1、元件测试10% 2、焊接练习(造型焊接10%,万能板焊接10%) 3、印制线路板的制作及电子小产品制作40% 4、FM收音机装配及调试30% 六、教学参考书目

焦辎厚电子工艺实习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4 张立鼎周志春先进电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会2001.4 王卫平电子工艺基础电子工业2000

《电工技能实训》实验教学大纲 大纲修订时间:2006年4月 课程名称:电工技能实训 课程分类:实践教学 适用专业:机械、电气、机电专业课程类型:必修 课程总学时:30学时课程总学分: 开课单位:物理与机电工程系 一、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电气、机电专业的一门独立实践课,学生在学习电路、电工技术、低压电器、电机等技术课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着重于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后续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达到的熟练程度,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通过生产实践,使学生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术;能独立完成一般的室内照明配线安装;能看懂电动机的一般基本控制线路,并能独立安装与检修。 另外,在生产实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文明生产习惯,克服困难,勤学苦练。 二、教学条件 1.教学条件符合电工作业条件(如场地、绝缘鞋、绝缘胶垫等); 2.有专用的电工专业基础技能实训室、电力拖动实验室; 3.有各种电工仪表和工具及材料。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电工技能实训〉〉总学时为两周,实训项目为十一项,具体分配如下:实训项目内容学时 实训一电工基本操作 6 实训二照明电路的安装 6 实训三双重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12 实训四参观电机厂 6 总学时30 实训一:电工基本技术及电工常用仪表的使用 (一)、教学要求 1.掌握单股导线、多股导线的连接方法 2.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安全教育及考试

不稳定煤层矿井开采技术探讨(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不稳定煤层矿井开采技术探讨 (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不稳定煤层矿井开采技术探讨(通用版) 1引言 在含煤地层中蕴含丰富的断层、褶曲;煤层走向、倾向起伏,呈向斜、背斜构造;煤层厚度变化大的矿井,称之为不稳定煤层矿井。 福建省煤矿基本上均属于不稳定煤层矿井。对不稳定煤层矿井采用适宜的开采技术是采煤业常遇的重要课题,尤其是缺煤地区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就不稳定煤层矿井开采技术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2开采技术探讨 2.1开拓方式 福建省煤矿煤层基本上均属于倾斜、急倾斜煤层,且均是分布在山峦起伏的山区,地表坡降大,沟谷发育,可利用作矿井地面工业广场的地表空间较为有限。因此,其矿井的开拓应选用以下方式

较为适宜:(1)平峒;(2)平峒———暗斜井;(3)斜井。 福建省煤层均分布在山区。在选择开拓方式时,应首先考虑其井田所在范围内可利用矿井地面工业广场的地表空间。在其条件许可下,优先选择平峒开拓方式。根据开采水平的划分,分别布置平峒。平峒位置应选择使平峒尽可能短揭露煤层的位置。在可利用作矿井地面工业广场的地表空间条件受到限制时,则考虑采用平峒———暗斜井或斜井的开拓方式。这两种开拓方式的选择,主要参照因素是井田范围内煤层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较高的,可考虑采用平峒———暗斜井的开拓方式。此开拓方式即可实现初期投资少,投产高,见效快,又可充分利用平峒揭露煤层地质情况,掌握更加丰富的井田范围内的煤层地质资料,有利于下水平暗斜井延深选择正确的位置。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较低,含煤地层相对较稳定的,则可采用斜井开拓方式。该开拓方式虽然初期投资较多,但总投资少,且有利于集中生产。 2.2回采工艺 由于不稳定煤层具有地质构造多、煤层厚度变化大的特征,造

电子工程师工作总结

报告总结参考范本 电子工程师工作总结 $

我是一位电子产品技术研发工程师,14年8月入职,到现在也1 年多了,在XX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收获很多!如果说刚毕业时是学走路的孩子,走路还需要搀扶,那么经过在XX这一年多的学习,我已经成长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少年。这一年,XX见证了我的成长,我 也见证了XX的壮大。现在把这一年的工作经历罗列出来,以期能总结一下过去,更深入的认识自己。 有了去年半年的工作经验,我感觉到自己已经完全熟悉了公司的运作流程,也尝试做了几个改型设计项目,感觉自己肚子里有点东西了,对开发设计中的问题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所以我感觉是时候接新项目了,于是我就向我们组长提出申请做新项目。没有想到的是接到的第一个新项目是那么的具有挑战性,台湾群献开发的一款触摸屏电热水器。初期对此项目认识不足,管中窥豹,没有分析到开发整个系统需要做哪些工作,后来才发现要开发的事情太多,还好一步步挺下来了。也许这是一个追求至善至美的客户,这个项目做了一年,中间客户不断更改控制方案,现在这个项目还在进行中,不过现在产品已见雏型,希望在20xx 年能够推向国外市场。 我们组长告诉我,开始工作的头几年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头一两年里,会慢慢形成一种工作态度、做事特点、行为习惯等,这些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所以一定不要形成不好的工作习惯和态度。我个人认为我本人做事不够细心,有些细节性的工作做的不够好。记得有一次录BOM我更改的好几次,虽然其中也有些客观原因,但是主要原因还是工作不够细致,不能做到统筹兼顾,就这件事还得到了项目经理的“嘉奖”,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事后我也总结了一下,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做工作不仔细,不能做到全面的考虑事情;2 、对公司的物料规格不能做到了然于

煤矿特殊条件开采暂行管理办法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 煤矿特殊条件开采暂行管理办法 晋煤行发(2014)1561号 第一章总则 第1-1 条为巩固我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成果,进一步加强我省煤矿资源管理和利用,促进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2]第16号)、《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2]第17号)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特制订本办法。 第1-2 条本办法所称的煤矿,是指在山西省境内证照齐全、合法有效并完成煤矿生产能力登记公告的生产煤矿,建设煤矿涉及有关内容的按照批准的设计严格执行。 第1-3 条本办法所称的特殊条件开采,是指“三下开采、蹬空开采、边角煤开采、旧采空区复采”等。 第1-4 条鼓励煤矿企业在安全、合理、经济的前提下,进行特殊条件采煤,提高资源回收率。鼓励煤矿企业开展特殊条件开采技术研究,采用适宜特殊条件开采的技术、工艺。 第1-5 条煤矿企业进行特殊条件开采必须编制技术方案或设计并制定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按规定报批或备案,有关部门对特殊条件开采的可行性应进行充分论证。 第1-6 条禁止使用炮采等落后采煤工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及以上、煤与瓦斯突出、自燃发火严重的矿井不得进行特殊条件开采。 第1-7 条进行特殊条件开采必须坚持集约生产,原则上在原批准的采煤工作面个数基础上,新增加的特殊开采工作面不超过一个,且矿井必须满足通风、排水、运输、供电、避灾等安全生产需要,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其他规定。煤矿必须按照登记公告能力组织生产,不得因增加特殊开采工作面超能力生产。 第1-8 条煤矿企业进行特殊条件开采,储量管理及回采率符合有关规定,设计应按有关要求确定合理的回采率,同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及其他规定。 第二章“三下”开采 第2-1 条“三下”开采必须严格执行《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的各项条款。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第2-2 条开采建(构)筑物、水体、铁路所压煤炭资源应遵循煤炭资源优化利用原则、

电子工艺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工艺基础》教学大纲学时数:拟定7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应用电子专业的一门工艺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气电子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电子工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2.掌握常用材料的种类、性质及印制线路板的制作 3.掌握焊接的基本知识、工具、材料及工艺 4.掌握工艺文件的编制、电子装配工艺 5.掌握电路的阶段调试及整机调试 6.整机装配实例操作 7.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规范与国家标准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附:整机装配实训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常用电子元器件 1.掌握电阻器、电位器的主要种类、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识别、检测和使用方法。 2. 掌握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的主要种类、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识别、检测和使用方法。 3. 掌握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种类特性、主要技术参数、检测方法与识别以及集成电路的封装等。 4.掌握电声器件、光电器件和压电器件的种类特性、主要技术参数、检测识别方法以及工作原理。 5.掌握片状元器件的相关知识。 课题二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1.主要掌握印制电路板的的结构与种类,认识常用材料,了解先进的PCB以及相关知识。 2.掌握印制线路板的设计基本原则。 3.简单了解手工制作线路板。 课题三焊接工艺 1.掌握焊接的基本知识。 2.掌握焊料与焊剂的种类、特性以及其它相关知识。 3.掌握手工焊接技术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技能。 4.掌握自动焊接技术、表面安装技术的设备、工艺流程、注意事项 等相关知识。 课题四电子产品的防护与电磁兼容 1.了解电子产品的防护与防腐、电子产品的散热、电子产品的防震的相关知识。 2.了解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的知识,掌握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3.了解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的知识,掌握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 课题五整机装配工艺 1.掌握整机装配工艺的基本知识。 2.掌握整机装配工艺的相关技能。 3.掌握电子产品的工艺文件的分类、编制以及格式和填写方法。 4.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要求及过程。 课题六电子产品的调试与检验 1.掌握调试的相关知识

电子产品可行性报告(可编辑修改word版)

电子产品可行性报告 【引言】 电子产品包含压电元件、传感器元件、电源、高频组件、高频元件、陶瓷振荡器、陶瓷电容器等多种分类。 随着半导体和软件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和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消费电子产品在产品定义、外观设计和功能应用等等方面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值 得关注的是“绿色技术正在成为消费电子创新源泉之一”,“小的、而且是美的”,“互联网改变消费电子产品定义和设计思路”,“服务、网络、内容与消费电子产品的一体化设计”四大趋势。华经纵横认为,未来电子产品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目录】 第一部分电子产品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 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电子产品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 号; 4.《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2011 版》;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2006 年审核批准施行;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2002 年 8.企业投资决议; 9.……; 10.地方出台的相关投资法律法规等。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电子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 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课程内容: 1、货币的起源 2、形形色色的货币 3、货币的职能 4、货币的定义 5、货币制度 基本要求: 1、了解货币的起源及币材的发展 2、理解货币制度发展的几个阶段 3、掌握货币的定义及货币职能 本章重点:货币的定义和职能 本章难点:货币制度的理解 第二章信用 课程内容 1、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2、高利贷信用

3、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4、现代信用的形式 5、信用与股份公司 基本要求: 1、了解信用的产生、发展; 2、了解高利贷的特点及其发展; 3、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4、理解信用与股份公司的关系; 5、掌握现代信用的形式。 本章重点:信用的概念和现代信用的形式本章难点:信用与股份公司的关系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课程内容 1、利息 2、利率及其种类 3、单利与复利 4、利率的决定 5、利率的作用 基本要求: 1、掌握利息、利率的一般概念 2、掌握利率的种类 3、理解复利公式的运用

4、掌握利率的决定理论和作用 本章重点:1、利率的决定 2、利率的种类本章难点:复利的运用 第四章金融市场 课程内容 1、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2、金融工具 3、证券市场 4、金融衍生工具 5、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 基本要求: 1、掌握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2、掌握金融工具的特征及其种类 3、了解证券市场及金融衍生工具本章重点: 1、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2、金融工具的特征及其种类。本章难点:证券市场的概况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 课程内容 1、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采矿学》教学大纲

《采矿学》(Mining Science)课程教学大纲 88学时 5.5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采矿学》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必修课,主要讲授现代矿井的采煤方法、准备方式、开拓方式、矿井开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对采矿原理、煤矿井下生产系统、环节和开采技术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使学生掌握现代煤矿地下开采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从事矿井采掘施工、组织生产的能力,及采煤工艺、采区(盘区或带区)及矿井开采设计的能力,并为今后深入研究开采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二、适用专业 采矿工程专业。 三、先修课程 煤矿地质学、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不同采煤工艺方式的装备、装备配套原则、工艺过程、工艺技术管理及参数确定方法、适用条件、选择采煤工艺方式的依据;掌握选择采煤方法的原则,了解采煤方法的发展趋势。 2.掌握单一长壁采煤法回采巷道布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厚煤层大采高采煤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3.掌握厚煤层倾斜分层长壁采煤法巷道布置和工艺过程。 4.掌握放顶煤采煤法的基本理论、巷道布置、技术参数、工艺过程和适用条件。 5.掌握急(倾)斜煤层开采的基本理论、不同采煤方法的巷道布置、技术参数、工艺过程及适用条件。 6.掌握准备方式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7.掌握准备巷道布置的基本理论;采区(盘区或带区)设计及技术参数确定方法;了解准备方式的改革及发展趋势。 8.掌握采区(盘区或带区)车场的型式、设计方法和轨道线路设计的基本知识。 9.了解煤田划分井田的方法;掌握矿井储量的分类及计算方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确定的原则、井田开拓方式分类和井田开拓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依据。 10.掌握立井、斜井、平硐及综合开拓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电工基础实验报告

篇一:电工基础实验报告 电工学 实验报告 实训时间: 2012/3/26 指导老师:班级:姓名:学号: 11 广州大学给排水工程专业学生实验报告 no1 科目电子电工技术班级 1 报告人:同组学生日期 2012 年 3月 26日 f u1 图1-38直流电路基本测量实验电路 u2b +e1 -r4 510ω r5 330ω c 解 解:由图中可知,图中共有3个支路,afed,ad,abcd, 因为流经各支路的电流相等,所以 e2 i1=i4i2=i5 图中有两个节点a和d根据基尔霍夫定律(kcl)节点个数n=2,支路个数b=3对节点a有i1+i2=i3 对于网孔adefa,按顺时针循环一周,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列出 i1r1+i3r3+i4r4?e1 i1510??i3510??i4510??6v 对于网孔adcba,按顺时针循环一周,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列出 i2r2+i3r3+i5r5=e2 i21000?+i3510?+i 5330?=12v 联立方程得 i1510??i3510??i4510??6vi21000??i3510??i5330?=12vi1+i2=i3 i1?i4i2?i5 i1=1.92mai2?5.98ma i3?7.90mai1=1.92mai2?5.98ma i3?7.90ma各电阻两端的电压 u1=i1r1=1.92?10-3?510=0.9792vu2=i2r2?5.98?10-3?1000?5.98vu3=i3r3=7.9?10-3?510=4. 029v u4=i4r4?u3=i3r3=7.9?10-3?510=4.029vu5=i5r5=i2r5?5.98?10-3?330=1.973v 以a点作为参考点则va=0 uad=0?u3?0?4.029v??4.029v ubf?uba?ufa?5.980v?0.9792v?5.0008v uce?uca?uea?1.9734v?4.029v??2.0556 以d点作为参考点则vd=0 uad??u3??4.029v ubf?ubd?ufd=5.980v?0.9792v?5.0008vuce?ucd?ued?1.9734v?4.029v??2.0556v 1实验目的 (1)学习万用表的使用

电子产品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

第一章概述 1.1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 1.1.1现代电子设备的特点 当前,电子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 由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超小型化元器件和中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和推广,使电子设备在电路上和结构上产生巨大的变化。小型化、超小型化、微型化结构的出现,使得一些传统的设计方法逐渐被机电结合、光点结合等新技术所取代,再加上电子设备要适应更加广泛的用途和恶劣苛刻的工作环境,就使当代电子设备具有不同于过去的特点。这些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设备组成较复杂,组装密度大 现代电子设备要求具有多种功能,设备组成较复杂,元器件、零部件数量多,且设备体积要小,组装密度大。尤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其衍生的各种功能模块的出现,使电子设备的组装密度较过去提高了很多。 2.设备使用范围广,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复杂。 现代电子设备往往要在恶劣而苛刻的环境条件下工作。有时要承受高温、低温和巨大温差变化;高湿度和低气压;强烈的冲击和振动;外界的电磁干扰等。这些都会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3.设备可靠性要求高、寿命长 现代电子设备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足够的工作寿命。可靠性低的电子设备将失去使用价值。高可靠性的电子设备,不仅元器件质量要求高,在电路设计和结构设计中都要作出较大的努力。 4.设备要求高精度、多功能和自动化

现代电子设备往往要求高精度、多功能和自动化,有的还引入了计算机系统,因而其控制系统较为复杂。精密机械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设备是现代电子设备的一大特点。自控技术、遥控遥测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和精密机械的紧密结合,有的电子设备要求有智能实现人机交流,使电子设备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上述电子设备的特点,只是对整体而言,具体到某种设备又各具自己的特点。由于当代电子设备具有上述特点,对电路设计和结构设计的要求更高了,设计、生产人员充分了解电子设备的特点,对于确保电子设备的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十分必要的。 1.1.2 电子设备的制造工艺和结构设计 工艺工作是企业生产技术的中心环节,是组织生产和指导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它的内容是确定产品的制造方案并完善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在产品的生产制造阶段,它的主要内容是组织指导符合设计要求的加工生产,直至出厂为止而采取的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工艺工作按内容可分为工艺技术和工艺管理,前者是生产实践劳动技能和应用科学研究成果的积累和总结,是工艺工作的核心;后者是对工艺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与实施,是保证工艺技术在生产中贯彻和发展的管理科学。工艺技术的实现和发展是由科学的工艺管理工作来保证和实现的。工艺工作将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环节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它的着眼点就是促进每项工作操作简单、流畅、高效率、低强度。 设计和制造电子设备,除满足工作性能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加工制造的要求,电路性能指标的实现,要通过具体的产品结构体现出来。电子设备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其结构和构成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初期的设备较简陋,考虑的主要问题是电路设计。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现了将复杂设备分为若干部件,树立起结构级别的先进想法;为防止气候影响,研制出密封外壳;为防止机械过载而研制出减振器,设备结构功能进一步完善,结构设计成为电子设备设计的内容。随后,由于军用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野战的需要,结构设计的内容逐步丰富起来。目前,结构设计在电子设备的设计中占有较大的

金融学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统帅性理论课,也是经济类、管理类等多个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有较系统的掌握,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农林经济管理者以及其他经济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正确观察、分析和解决当前农村经济领域面临的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大纲 (一)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理论学时68学时(单独开设一周课程教学实习),具体,金融学专业课程讲授64学时,自学与讨论4学时,非金融经管类专业讲授68学时。讲授中适当配以视频录像短篇、幻灯片等形式,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适当安排课外自学,阅读参考资料,交读书报告,讨论课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课程考核形式:考试。学生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试卷成绩(占70%)组成。其中,个人平时成绩包括两个部分:平时个人作业成绩和小组专题讨论报告成绩。专题讨论报告由教师根据当前金融形势或自己的科研课题提供,学生自由分组并提交小组专题报告(需课堂答辩和形成书面报告)。 (二)教学用书 黄达《金融学》精编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 曹龙骐《金融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年7月第2版

(三)金融学各章学时分配

《采矿工程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

《采矿工程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采矿工程英语(English for Mining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32学时讲课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 实践学时:0 学时上机教学:学时 学分:2学分 先修课程:《采矿学》或《采矿概论》 教材:《采矿工程英语》(自编) 参考书目:《金属矿山》等期刊杂志及相关专业文章 《采矿工程英语》是一门矿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主要是运用英语介绍采矿方面的基础知识,例如金属矿床地下开采,金属矿床露天开采,地质学方面以及凿岩爆破、矿山运输、通风、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的节选来自本专业英语文章及最新的期刊杂志。每一部分均包括课文、生词和词组,语言难点和阅读联系等。此部分内容主要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英语教学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掌握采矿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方式,并能流利的运用。其次就是引导学生会运用自己所学的采矿专业英语知识来检索本专业及相近专业的英语知识。让我们的学生自己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自己要寻找的知识内容。另外通过检索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的英语类矿业文章,让学生了解采矿专业在世界领域内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动态,及时掌握采矿同行在做什么,我们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十课 第一课:在国际矿山规划和开发学术会议上的发言(英文) 主要内容是:主要是介绍了我国采矿的发展状况 重点是:掌握如何把专业、晦涩的内容利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形式表达出来。 第二课:略谈地质 主要内容是:介绍地质学的概念,目的及重大理论意义 重点是:对我国地质知识等情况有所了解。 第三课:矿物、矿石、岩石、矿床 主要内容是:概念、成因等的介绍 重点是:掌握概念及所涉及词汇的掌握 第四课:断层的介绍 主要内容是:介绍断层的种类,断层的形成及对采矿等的危害 重点是:掌握断层的种类描述 第五课:矿井设计方面的知识 主要内容是:以煤矿设计为例,讲述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该考虑的因素等。重点是:掌握与我们有关的问题及因素等知识。 第六课:金属及金属采矿 主要内容是:介绍了金属及何谓金属采矿,及露采和地采的适用条件 重点是:掌握金属采矿的知识。 第七课:开拓工程及矿床开拓方法 主要内容是:讲述了开拓工程的作用目的以及所采用开拓方法等 重点是:掌握开拓方法的种类等。 第八课:矿井通风 主要内容是:介绍了矿井通风的重要性,及在通风中存在的问题。 重点是:掌握通风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课:井筒及井筒位置的确定 主要内容是:讲述了主要的开拓巷道井筒及确定井筒位置需要考虑的因素等内容。重点是:掌握井筒确定所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十课:露天开采的优缺点 主要内容是:介绍了露天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及适用条件等 重点是:掌握露天开采的适用条件 三、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程没有现成可用的教材,因此需要任课教师参阅大量资料,从中选出哪些

工程训练Ⅱ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Ⅱ》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训练Ⅱ 课程代号:1535105* 总学时数:120学时学分数:5 适用专业:近机类、电类各专业 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工程训练Ⅱ》是针对近机类、电类各专业本科生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是一门以制造技术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实际生产,认识工艺及其发展历程,学习技能的实践性技术基础课。也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拓宽工程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工程实践基础。学生通过工程训练要求达到如下目标: 1、了解机电工程基本知识,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常用的机电设备及工艺过程,初步形成正确使用通用设备和专用工具的能力及工艺分析能力。 2、了解数字化制造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工艺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编程;了解特种加工等新技术、新工艺,体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全过程。 3、树立产品质量意识,形成市场、技术、产品、销售、成本、效益、环保、安全等工程意识。并具有严谨务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和劳动意识、群体意识等。 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或《工程制图基础》),《电工技术》(或《电子技术》)等课程。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工程训练导学 工程训练导学安排在第一次课,内容主要包含:工程训练概述、安全教育和熟悉训练场地等。 工程训练导学要点 1、工程训练概述:工程素质的内涵;工程训练的内容、目的、要求、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等;明确工程训练的重要性及与其它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 2、安全教育:分析工程训练的特点,重点强调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的重要性、历史教训,解读工程训练有关管理规定,如:训练纪律、安全规则、考核办法等。 3、熟悉场地:参观训练场地,熟悉各训练项目所在的位置,让学生对工程训练场地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是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济政策及分析与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参考学时: 72学时 三、课程目标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本课程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教学目标: 1.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认知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2. 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货币流通的基本内容;信用形式;现行金融体系及构成;认知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3. 认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财政政策、方针、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2. 能正确把握商业银行与企业、单位的关系。

3. 初步具备运用所学金融基础知识,进行存贷款业务、保险业务、证券等业务操作的能力。 4. 能运用金融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货币政策、金融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5. 具有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形势变化对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影响的能力。 (三) 专业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 关心国家大事,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对现实影响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纲要 第一部分财政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标: 1、认知财政的含义和一般特征,了解财政与政府、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理解财政的职能;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知识观察社会经济现象。 2、认知我国财政的形式和分类,了解我国财政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确定标准,理解我国收入的基本特征。能运用财政收入的基本知识观察财政实践现象。 3、把握我国财政支出的分类、依据、重点、范围、形式,了解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相关内容。具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和特征的能力。 4、认知我国政府预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政府收支范围及其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历届政府预算的不同分类,了解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具有阅读和理解政府预决算的专业基本能力。

煤矿开采学课程教学大纲

《煤矿开采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先修课程 基础课;制图;力学;地质;测量;岩石力学。 二、适用围及属性 采矿工程专业复习使用 三、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研究地下开采的综合性工程技术科学,是采矿、安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之一,目的培养学生对煤矿生产系统,煤矿建设,生产方针有全面了解。 四、课程的重点和基本要求 (一)本课程的重点 重点要掌握缓倾斜煤层的长壁采煤方法、准备方式和井田开拓三部分,训练学生进行方案设计的基本技能。 (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煤矿开采的基本原理,掌握采煤方法、准备方式和井田开拓三部分容。并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对矿井开采技术、机械化采煤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五、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和分工 “煤矿地质”、“煤矿测量”是讲述矿图和煤柱留设方法,在本课程之前进行;“井巷工程”是述井巷断面和交岔点设计,在本课程之前进行。 “矿井通风”、“矿山压力与控制”、“矿井设计”、“特殊开采”应在在本课程之后进行。 六、执行大纲的几点说明 执行本复习大纲前必须系统的学习完《煤矿开采学》和相关的课程;如基础课,制图;力学;地质;测量;岩石力学;“矿井通风”;“矿山压力与控制”;“矿井设计”否则不利于系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容。 第二部分课程容大纲 绪论

介绍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历程、趋势及煤矿开采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篇采煤方法 第一章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煤田开发的概念 介绍矿区、煤田、井田、矿井生产能力和井型、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的概念。 第二节矿井井巷名称及井田划分 l、介绍矿井井巷名称; 2、井田划分(分采区、分段、条带、盘区)。 第三节矿井生产的基本概念 1、井生产系统概念; 2、矿井开拓、准备、回采的概念 第二章采煤方法概念及分类 第一节采煤方法的概念 介绍采场、采煤方法、回采工作面、采煤系统、回采工艺的概念。 第二节采煤方法的分类及应用 介绍壁式和柱式采煤方法的概念和特点。 第三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回采工艺 介绍三种采煤方法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爆破采煤回采工艺 介绍落煤、装煤、运煤、支扩、采空区处理五大工序。 第二节普通机械化回采工艺 l、普通机采实例; 2、单滚筒煤机的工作方式; 3、工作面支架布置; 4、工艺参数的分析及计算; 5、普通采面的设备配套 第三节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 l、双滚筒煤机的工作方式;2、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3、工序配合方式;4、设备的配套参数

《金融学》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金融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统帅性理论课,也是经济类、管理类等多个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有较系统的掌握,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农林经济管理者以及其他经济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正确观察、分析和解决当前农村经济领域面临的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大纲 (一)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理论学时48学时(单独开设一周课程教学实习),具体,金融学专业课程讲授44学时,自学与讨论4学时,非金融经管类专业讲授48学时。讲授中适当配以视频录像短篇、幻灯片等形式,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适当安排课外自学,阅读参考资料,交读书报告,讨论课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课程考核形式:考试。学生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试卷成绩(占70%)组成。其中,个人平时成绩包括两个部分:平时个人作业成绩和小组专题讨论报告成绩。专题讨论报告由教师根据当前金融形势或自己的科研课题提供,学生自由分组并提交小组专题报告(需课堂答辩和形成书面报告)。(二)教学用书 黄达《金融学》精编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曹龙骐《金融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