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书画鉴定中的材料和笔墨

古代书画鉴定中的材料和笔墨

古代书画鉴定中的材料和笔墨
古代书画鉴定中的材料和笔墨

古代书画鉴定中的材料和笔墨

书画鉴定中的材料与笔墨,是形式和形象的关系。材料是“死”的,笔墨是“活”的。

前者易言传,后者难意会。原因很简单,对于“死”的东西,只要有充分的时间,科学的分析,一般人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排除也有钻牛角不解之人。对于“活”的东西,不是时间能解剖其中之秘要。笔墨需要人用激情去感悟,用大脑去理解。当然没有大量的资料,没有渊博的知识,是不可能做到的. 每个人的知识与理解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亦自然不一。

材料指的是书画家创作以外的东西. 具体分纸(绢)质,墨色,颜料,印泥四部分. 表面上看,这四点没有多大学说. 其实不然. 特别是在鉴定远古书画作品时,材料的区分可以直接对某些膺品作出科学的论断,无须深入. 比如一幅明代的书画,如果发现作品的材料不到年纪,或者是新的,就根本不用再深入研究. 要知道,古人是不会用后人的东西。

材料学说基本可以概括成一定义:一点假即全假. 也就是说发现材料的其中一点是假的,就可以断定整件作品是假的! 至于书画作品残破接笔,不能笼统概括混合其中,应另开思路科学对待! 虽说材料一点假即全假. 但是,材料真不一定作品真. 同时代的仿品,老纸

新作等膺品存世量巨大. 只有在肯定材料的基础上,鉴定才有必要深入研究.

值得补充的是,新手对于一些用老纸,老墨,老颜料,老印泥制造的伪作,会产生一定的疑惑. 其实这个疑惑是很天真的. 因为墨,颜料,印泥只有在纸质上使用之后,经过长时间氧化,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古气,现成使用这些老材料,出来的效果其实和新材料相差无几,是很容易分辨的. 除了同时代的仿品以外,现成的任何伪作是没有古气的. 总之,材料是鉴定的基础,在鉴定过程中,应严谨对待,不可轻视。

何为笔墨? 笔墨是作者创作之心境,笔墨是作品表达之语言. 笔墨可以反映出书画的时代气息,个人风格. 鉴定一件作品,首先要熟悉作品的时代气息,进而了解作者的生活

年代,活动场所. 然后研究作者不同年代不同的风格. 这些知识有些是必须掌握的,有些是可以灵活推理. 毕竟中国书画历史悠久,名家辈出,存世量巨大,任何鉴定家不可能涉足中国书画之全部。

作品的时代气息,是证实作者生活年代,活动场所的前提. 我们知道,在中国书画

发展史上,同一个时代,不同的地域,都活跃着不同的书画流派. 所以,当熟悉了作品的时代气息,就可以深入分割研究不同地域的不同流派,二者前后融会贯通,从而达到鉴定的真正目的. 笔墨是鉴定书画时代气息的法宝,也是鉴定的必经之路,鉴定书画时代气息必须以笔墨入手。

作者的个人风格,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 每个书画家在不同的年代,会出现不同的个人风格. 如果把某个书画家某个时期的风格,作为鉴定这个书画家作品真伪的依据,那就大错特错,容易进入鉴定的误区,出现误判! 当然,在没有完全熟悉书画家不同年代的风格时,可以先找自己熟悉的那一段风格,采取灵活推理的方式,进行分析. 推理不是凭空

想像,而是对笔墨的探索,缘由,理解,分解....

了解以上两点,平时多用心分析不同时期书画家的特点,定能帮助我们提高书画收藏方

面的鉴赏与辨伪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