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精华总结---高考数学(理科)知识点总结

高考精华总结---高考数学(理科)知识点总结

高考精华总结---高考数学(理科)知识点总结
高考精华总结---高考数学(理科)知识点总结

2013高考数学(理科)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I Y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Y I I Y =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x x a

M M M a --<∈?5

0352

的取值范围。

()(∵,∴

·∵,∴

·,,)335

30555

50

1539252

2∈--

?

????M a a M a a

a Y

5.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逻辑连接词有“或”,“且”和()()∨∧“非”().?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为假?p p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 :A →B ,是否注意到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 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

例:函数的定义域是

y x x x =

--432

lg

()()(

)

(答:,,,)022334Y Y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

]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f x a b b a F(x f x f x ())()()>->=+-0义域是_。 [](答:,)a a -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

)

如:,求f x e x f x x +=+1(). 令,则t x t =

+≥10

∴x t =-2

1 ∴f t e t t ()=+--2

1

21 ()∴f x e

x x x ()=+-≥-21

210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①反解x ;②互换x 、y ;③注明定义域)

()

()

如:求函数的反函数f x x

x x

x ()=+≥-

???1002

()()

(答:)f x x x x x -=->--

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

③设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y f(x)A C a A b C f(a)=b f 1

=∈∈?=-()b a [][]

∴====---f f a f b a f f b f a b 111()()()(), 14. 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取值、作差、判正负) 如何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则(外层)(内层)

y f u u x y f x ===()()()??

[][]当内、外层函数单调性相同时为增函数,否则为减函数。)f x f x ??()() (

)

如:求的单调区间y x x =-+log 12

2

2

(设,由则u x x u x =-+><<2

2002 ()且,,如图:log 12

2

11u u x ↓=--+

u

O 1 2 x

当,时,,又,∴x u u y ∈↑↓↓(]log 0112

当,时,,又,∴x u u y ∈↓↓↑[)log 1212

∴……)

15. 如何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在区间,内,若总有则为增函数。(在个别点上导数等于a b f x f x '()()≥0 零,不影响函数的单调性),反之也对,若呢?f x '()≤0

[)

如:已知,函数在,上是单调增函数,则的最大a f x x ax a >=-+∞013() 值是( ) A. 0

B. 1

C. 2

D. 3

(令f x x a x a x a '()=-=+?? ???-?? ?

?

?≥333302

则或x a

x a ≤-

≥33

由已知在,上为增函数,则,即f x a

a ()[)13

13+∞≤≤ ∴a 的最大值为3)

16. 函数f (x )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什么? (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若总成立为奇函数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f x f x f x ()()()-=-?? 若总成立为偶函数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f x f x f x y ()()()-=?? 注意如下结论:

(1)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

()若是奇函数且定义域中有原点,则。2f(x)f(0)0=

如:若·为奇函数,则实数f x a a a x x ()=

+-+=22

21

(∵为奇函数,,又,∴f x x R R f ()()∈∈=000

·,∴)a a a 22

21

0100+-+==

又如: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f x x f x x

x

(

)()()()-∈=+1101241

()求在,上的解析式。f x ()-11

()()(令,,则,,x x f x x

x ∈--∈-=+--1001241()

又为奇函数,∴f x f x x x x

x

()()=-+=-+--241214

()

又,∴,,)f f x x x x x

x

x

x ()()()00241

100241

01==-+∈-=+∈??

?????

17. 你熟悉周期函数的定义吗?

()(若存在实数(),在定义域内总有,则为周期T T f x T f x f x ≠+=0()() 函数,T 是一个周期。)

()如:若,则

f x a f x +=-()

(答:是周期函数,为的一个周期)f x T a f x ()()=2 ()又如:若图象有两条对称轴,f x x a x b ()==? 即,f a x f a x f b x f b x ()()()()+=-+=- 则是周期函数,为一个周期f x a b ()2- 如:

18. 你掌握常用的图象变换了吗?

f x f x y ()()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f x f x x ()()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f x f x ()()与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f x f x y x ()()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1 f x f a x x a ()()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2-= f x f a x a ()()()与的图象关于点,对称--20

将图象左移个单位右移个单位y f x a a a a y f x a y f x a =>?→

????????>=+=-()()()()()

00 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b b b b y f x a b y f x a b

()()()()>?→

????????>=++=+-00 注意如下“翻折”变换:

f x f x f x f x ()()()(||)

?→??→?

()如:f x x ()log =+21

()作出及的图象y x y x =+=+log log 2211

y

y=log 2x

O 1 x

19. 你熟练掌握常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了吗?

(k<0) y (k>0)

y=b

O’(a,b)

O

x=a

()()一次函数:10y kx b k =+≠

()()()反比例函数:推广为是中心,200y k x k y b k x a

k O a b =≠=+-≠'()的双曲线。

()()二次函数图象为抛物线3024422

2

y ax bx c a a x b a ac b a

=++≠=+?? ???+- 顶点坐标为,,对称轴--?? ???=-b a

ac b a x b

a 24422

开口方向:,向上,函数a y ac b a

>=-0442

min

a y ac

b a

<=-0442,向下,max

应用:①“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二次方程

ax bx c x x y ax bx c x 212200++=>=++,时,两根、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 的两个交点,也是二次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ax bx c 200++><()

②求闭区间[m ,n ]上的最值。

③求区间定(动),对称轴动(定)的最值问题。 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如:二次方程的两根都大于ax bx c k b a k f k 200

20

++=?≥->>????????()

y

(a>0)

O k x 1 x 2 x

一根大于,一根小于k k f k ?<()0 ()

()指数函数:,401y a a a x =>≠ ()

()对数函数,501y x a a a =>≠log 由图象记性质! (注意底数的限定!)

y

y=a x (a>1)

(01) 1

O 1

(0

()()“对勾函数”60y x k x

k =+>

利用它的单调性求最值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区别是什么?

y

O x

-k k

20. 你在基本运算上常出现错误吗? 指数运算:,a a a

a

a p

p 0

101

0=≠=

≠-(())

a

a

a a

a

a m n

m

n m n

m

n

=≥=

>-

((01

0)),

()

对数运算:·,log log log a a a M N M N M N =+>>00 log log log log log a

a a a n a M N M N M n

M =-=,1

对数恒等式:a x a x

log =

对数换底公式:log log log log log a c c a n a b b a b n

m

b m =?=

21. 如何解抽象函数问题? (赋值法、结构变换法)

如:(),满足,证明为奇函数。1x R f x f x y f x f y f x ∈+=+()()()()() (先令再令,……)x y f y x ==?==-000()

(),满足,证明是偶函数。2x R f x f xy f x f y f x ∈=+()()()()() [](先令·x y t f t t f t t ==-?--=()()() ∴f t f t f t f t ()()()()-+-=+ ∴……)f t f t ()()-=

()[]

()证明单调性:……32212f x f x x x ()=-+= 22. 掌握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了吗?

(二次函数法(配方法),反函数法,换元法,均值定理法,判别式法,利用函数单调性法,导数法等。) 如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23134y x x =-+-

()2243

y x x =

-+ (),3323

2

x y x x >=-

[]()()设,,449302

y x x x =++-=∈cos θθπ

(),,549

01y x x

x =+

∈(] 23. 你记得弧度的定义吗?能写出圆心角为α,半径为R 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吗? (·,··)扇l l ==

=ααR S R R 121

2

2

O R

1弧度 R

24. 熟记三角函数的定义,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的定义 sin cos tan ααα===MP OM AT ,,

y

T

A x

α B S

O M P

如:若,则,,的大小顺序是-

<<π

θθθθ8

0sin cos tan

又如: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y x =--?? ???122cos π (∵)122120--?? ??

?=-≥cos sin πx x

∴,如图:sin x ≤

2

2

(

)∴,25424

012k x k k Z y ππππ

-

≤≤+∈≤≤+ 25. 你能迅速画出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吗?并由图象写出单调区间、对称点、对称轴吗?

sin cos x x ≤≤11,

y

x

O -π2 π2

π y tgx =

对称点为,,k

k Z π20?? ?

?

?∈ ()y x k k k Z =-

+??

??

?

?∈sin 的增区间为,2222ππππ

()减区间为,22232k k k Z ππππ+

+??????∈

()()图象的对称点为,,对称轴为k x k k Z πππ

02

=+∈ []

()y x k k k Z =+∈cos 的增区间为,22πππ []

()减区间为,222k k k Z ππππ++∈

()图象的对称点为,,对称轴为k x k k Z πππ+?? ???=∈2

0 y x k k k Z =-+?? ?

?

?∈tan 的增区间为,ππππ22

()()[]

26. y =Asin x +正弦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要熟记。或ω?ω?y A x =+cos ()振幅,周期12||||

A T =πω ()若,则为对称轴。f x A x x 00=±=

()()若,则,为对称点,反之也对。f x x 0000=

()五点作图:令依次为,,,,,求出与,依点202322ω?ππππx x y +(x ,y )作

图象。

()根据图象求解析式。(求、、值)3A ω?

如图列出ω?ω?π()()x x 120

2+=+=???

?

?

解条件组求、值ω?

()?正切型函数,y A x T =+=

tan ||

ω?π

ω

27. 在三角函数中求一个角时要注意两个方面——先求出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判定角的范围。

如:,,,求值。cos x x x +?

?

???=-∈??

????πππ62232 (∵,∴,∴,∴)ππππππππ<<

<+<+==x x x x 32766536541312

28. 在解含有正、余弦函数的问题时,你注意(到)运用函数的有界性了吗? 如:函数的值域是

y x x =+sin sin||

[][]

(时,,,时,,∴,)x ≥=∈-<=∈-02220022y x x y y sin 29.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图象变换了吗? (平移变换、伸缩变换) 平移公式:

()点(,),平移至(,),则1P x y a h k P x y x x h y y k

→=?→?????=+=+??

?()''''' ()曲线,沿向量,平移后的方程为,200f x y a h k f x h y k ()()()==--=→

如: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才能得到的y x y x =-?? ?

?

?-=2241sin sin π图象?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

y x y x =-

??

???-?→?????????=?? ???-?????

?-22412212412sin sin ππ =-?? ??

?-?→??????=-?→??????=24142121sin sin sin x y x y x ππ

左平移个单位

上平移个单位 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

)1

2?→?????????

=y x sin 30. 熟练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和诱导公式了吗?

如:··14

2

2

2

2

=+=-===sin cos sec tan tan cot cos sec tan

ααααααααπ

===sin

cos π

2

0……称为的代换。1 “·”化为的三角函数——“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k παα2±“奇”、“偶”

指k 取奇、偶数。

()如:cos tan sin 94

7621πππ+-?? ???+=

又如:函数,则的值为

y y =

++sin tan cos cot αα

αα

A. 正值或负值

B. 负值

C. 非负值

D. 正值

()()(,∵)y =+

+

=++>≠sin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αα

αααα

ααααα221100

31. 熟练掌握两角和、差、倍、降幂公式及其逆向应用了吗? 理解公式之间的联系: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αβαβαβαβ

ααα±=±=?→??

?=令22

()cos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αβ

ααα±==?→???=-μ令222

()tan tan tan tan tan αβαβαβ

±=

±1μ· =-=-?211222

cos sin αα

tan tan tan 2212αα

α

=

-

cos cos sin cos 22

122

122

αα

αα=

+=

-

()a b a b b a

sin cos sin tan ααα??+=++=

22, sin cos sin αααπ+=

+

??

??

?24 sin cos sin αααπ+

=+?

? ??

?323

应用以上公式对三角函数式化简。(化简要求:项数最少、函数种类最少,分母中不含三角函数,能求值,尽可能求值。) 具体方法:

()()角的变换:如, (1222)

βαβααβαβαβ=+-+=-?? ???--?? ???

(2)名的变换:化弦或化切 (3)次数的变换:升、降幂公式

(4)形的变换:统一函数形式,注意运用代数运算。

()()如:已知,,求的值。sin cos cos tan tan ααααββα1212

3

2-=-=--

(由已知得:,∴sin cos sin cos sin tan ααα

ααα2211

22===

()又tan βα-=

2

3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βαβααβααβαα-=--=--+-=

-+=21231212312

18

32. 正、余弦定理的各种表达形式你还记得吗?如何实现边、角转化,而解斜三角形?

余弦定理:a b c bc A A b c a bc

2

2

2

222

22=+-?=+-cos cos

(应用:已知两边一夹角求第三边;已知三边求角。) 正弦定理:a A b B c C R a R A

b R B

c R C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

?2222 S a b C ?=

1

2

·sin ∵,∴A B C A B C ++=+=-ππ ()∴,sin sin sin cos A B C A B C

+=+=22

如中,?ABC A B

C 22

212

sin cos ++= ()求角;1C

()若,求的值。22

222

2

2

a b c A B =+-cos cos ()(()由已知式得:112112-++-=cos cos A B C 又,∴A B C C C +=-+-=π2102

cos cos

∴或(舍)cos cos C C =

=-1

2

1 又,∴03

<<=C C ππ

()由正弦定理及得:212

222

a b c =+

22334

2222

sin sin sin sin A B C -===π 121234

--+=cos cos A B ∴)cos cos 2234

A B -=-

33. 用反三角函数表示角时要注意角的范围。

[]反正弦:,,,arcsin x x ∈-?????

?∈-ππ

2211

[][]

反余弦:,,,arccosx x ∈∈-011π ()反正切:,,arctan x x R ∈-?? ??

?∈ππ22 34. 不等式的性质有哪些? (),

100a b c ac bc

c ac bc

>>?>

(),2a b c d a c b d >>?+>+ (),300a b c d ac bd >>>>?> (),4011011a b a b a b a b

>>?

<< (),50a b a b a b n n

n n

>>?>>

()(),或60||||x a a a x a x a x a x a <>?-<<>?<-> 如:若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11

0a b

<<

A a b

B ab b ..2

2

2<<

C a b a b

D a b b

a

.||||||.

+>++>2 答案:C

35. 利用均值不等式:

(

)

a b ab a b R a b ab ab a b 2

2

2

222+≥∈+≥≤+?? ??

?+

,;;求最值时,你是否注 意到“,”且“等号成立”时的条件,积或和其中之一为定a b R ab a b ∈++()()值?(一正、

二定、三相等)

注意如下结论:

()

a b a b ab ab a b

a b R 22222+≥+≥≥+∈+,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a b =

()

a b c ab bc ca a b R 222++≥++∈,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a b c == a b m n >>>>000,,,则

b a b m a m a n b n a b

<++<<++<1 如:若,的最大值为x x x

>--0234

(设y x x =-+

??

?

?

?≤-=-2342212243 当且仅当,又,∴时,)340233

243x x x x y =

>==-max 又如:,则的最小值为x y x y +=+2124

(∵,∴最小值为)22222222221x y x y +≥=+ 36.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都掌握了吗?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等) 并注意简单放缩法的应用。 如:证明 (1121312222)

++++

+++<+?+?++-n n n

=+-

+-++--=-<11121213111

21

2……)

n n

n

()370.()()

解分式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f x g x a a >≠

(移项通分,分子分母因式分解,x 的系数变为1,穿轴法解得结果。)

38. 用“穿轴法”解高次不等式——“奇穿,偶切”,从最大根的右上方开始

()()()如:x x x +--<11202

3

39. 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要注意对字母参数的讨论 如:对数或指数的底分或讨论a a ><<101 40. 对含有两个绝对值的不等式如何去解?

(找零点,分段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最后取各段的并集。) 例如:解不等式||x x --+<311

(解集为)x x |>???

???12

41.||||||||||会用不等式证明较简单的不等问题a b a b a b -≤±≤+ 如:设,实数满足f x x x a x a ()||=-+-<2131 求证:f x f a a ()()(||)-<+21

证明:|()()||()()|f x f a x x a a -=-+--+2

2

1313

=-+--<=-+-<+-≤++|()()|(||)

||||||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11111

Θ

又,∴||||||||||x a x a x a -≤-<<+11 ()∴f x f a a a ()()||||-<+=+2221 (按不等号方向放缩)

42.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用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可转化为最值问题,或“△”问题) 如:恒成立的最小值a f x a f x ?>()()恒成立的最大值 a f x a f x >?>()()能成立的最小值

例如:对于一切实数,若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x x x a a -++>32

(设,它表示数轴上到两定点和距离之和u x x =-++-3223 ()u a a min =--=><32555,∴,即

()()或者:,∴)x x x x a -++≥--+=<323255 43.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 定义:为常数,a a d d a a n d n n n +-==+-111() 等差中项:,,成等差数列x A y A x y ?=+2

()()前项和n S a a n na

n n d n n =

+=+

-112

12

{}性质:是等差数列a n

()若,则;1m n p q a a a a m n p q +=++=+ {}{}{}()数列,,仍为等差数列;2212a a ka b n n n -+ S S S S S n n n n n ,,……仍为等差数列;232-- ()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为,,;3a d a a d -+ ()若,是等差数列,为前项和,则

;421

21

a b S T n a b S T n n n n m m m m =-- {}()为等差数列(,为常数,是关于的常数项为52a S an bn a b n n n ?=+0的二次函数)

{}S S an bn a n n n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或者求出中的正、负分界=+2项,即:

当,,解不等式组可得达到最大值时的值。a d a a S n n n n 11

000

0><≥≤???+

当,,由可得达到最小值时的值。a d a a S n n n n 11

000

0<>≤≥??

?+ {}如:等差数列,,,,则a S a a a S n n n n n n =++===

--1831123

(由,∴a a a a a n n n n n ++=?==----12113331 ()又·,∴S a a a

a 3132

22

33113

=

+===

()()∴·S a a n a a n n

n n n =

+=+=+?? ???=-121221312

18 ∴=n 27)

44.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为常数,),a a q q q a a q n n

n n +-=≠=1

110 等比中项:、、成等比数列,或x G y G xy G xy ?==±2

()

前项和:(要注意)n S na q a q q q n

n ==--≠????

?

111111()

()! {}性质:是等比数列a n

()若,则··1m n p q a a a a m n p q +=+= (),,……仍为等比数列2232S S S S S n n n n n -- 45.由求时应注意什么?S a n n

(时,,时,)n a S n a S S n n n ==≥=--12111 46. 你熟悉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吗? 例如:(1)求差(商)法

{}如:满足……a a a a n n n n 12121

2

25

1122+++=+<>

解:n a a ==?+=11

2

2151411时,

,∴ n a a a n n n ≥+++=-+<>--212121

2

215

212211时,……

<>-<>=121

2

2得:n n a ∴a n n =+2

1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 文学常识: 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名段名句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

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字词、成语 字词:沉闷、梦幻、嫦娥、诞生、落伍、翌年、酝酿、苛刻、横亘、辉煌、蓊蓊郁郁、弥望、袅娜、羞涩、渺茫

最新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必修模块知识点总结 2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网络 3 集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高考数学常考题型的总结(必修五)

高考数学常考题型的总结(必修五) 对高三理科来说,必修五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它不仅要考查基础知识点,而且还要考查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问题。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明白什么是重要,什么是难点,什么是常考知识点。对重难点要了如指掌,能做到有的放矢。同学们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更重要的要对知识点理解的有深度,对经典题型或高考常考题型掌握到相当熟练的程度。人们常说,只有你多于一桶水的能力,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发挥出一桶水的水平来,否则,基本不可能考出相对理想的成绩来。 必修五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高考具体要考查那些内容呢?这是我们师生共同研究的问题。虽然高考题不能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不留死角,对常考题型的知识点和方法能倒背如流。下面具体对必修五常考的型作一分解: 解三角形 解三角形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每年都有考题,一般考查分数为5-12分。考查的时候,可能是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有时单独考查,有时会与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等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难度一般不是很大,如果出解答题,一般是第17题,属于拿分题。 知识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 正弦定理: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AB C ?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C ab c b a cos 22 2 2 =-+,B ac b c a cos 22 2 2 =-+,A bc a c b cos 22 2 2 =-+ (变形后) C ab c b a cos 2222=-+,B ac b c a cos 2222=-+,A cb a b c cos 22 22=-+ 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A bc B ac C ab S ABC sin 2 1 sin 21sin 21===?。 知识点分解: (1)两边一角,求另外两角一边,可以用正弦定理,也可以用余弦定理,特别注意两种三角形的情况。 (2)两角一边,求另外一角和两边,肯定是正弦定理。 (3)等式两边都有边或通过转化等式两边都有边,用正弦定理。 (4)知道三边的关系用余弦定理。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 总结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偶函数: )()(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 )(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x 且对数函数y=log a x (a>0且a ≠1)的图象和性质:

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整理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3)德摩根定律: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 :A →B ,是否注意到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 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义域是_____________。[] - a a (答:,)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①反解x;②互换x、y;③注明定义域) 13.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 14. 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取值、作差、判正负) 如何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

15. 如何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值是() A. 0 B. 1 C. 2 D. 3 ∴a的最大值为3) 16. 函数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什么? (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注意如下结论: (1)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

关于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版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I U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f x f =-,②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c.求)(x f -;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对数函数y=log a x (a>0且a ≠1)的图象和性质: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全总结(绝对全)

高中数学概念总结 一、 函数 1、 若集合A 中有n )(N 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n 2,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2-n 。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a b x 2-=,顶点坐标是??? ? ? ?--a b ac a b 4422,。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一般式)c bx ax x f ++=2)(,(零点式))()()(21x x x x a x f -?-=和n m x a x f +-=2)()( (顶点式)。 2、 幂函数n m x y = ,当n 为正奇数,m 为正偶数, m

),(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sin α= r y ,cos α=r x ,tg α=x y ,ctg α=y x ,sec α=x r ,csc α=y r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1cos sin 2 2 =+αα,αα22sec 1=+tg ,αα22csc 1=+ctg ; 倒数关系是:1=?ααctg tg ,1csc sin =?αα,1sec cos =?αα; 相除关系是:αααcos sin = tg ,α α αsin cos =ctg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23sin( απαcos -,)2 15(απ -ctg =αtg ,=-)3(απtg αtg -。 4、 函数B x A y ++=)sin(?ω),(其中00>>ωA 的最大值是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 π 2= T ,频 率是πω2= f ,相位是?ω+x ,初相是?;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2 Z k k x ∈+=+π π?ω,凡是该图象与直线B y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5、 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x y s i n =的递增区间是??? ?? ? + -222 2πππ 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 ? ++23222ππππk k ,)(Z k ∈;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tgx y =的递增区间是 ??? ? ? +-22ππππk k ,)(Z k ∈,ctgx y =的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Z k ∈。 6、=±)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 =±)c o s (βαβαβαs i n s i n c o s c o s = ±)(βαtg β αβ αtg tg tg tg ?± 1 7、二倍角公式是:sin2α=ααcos sin 2? cos2α=αα2 2 sin cos -=1cos 22 -α=α2 sin 21- tg2α= α α 2 12tg tg -。

高考数学(理科)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理科)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Y I I Y =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 5.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逻辑连接词有“或”,“且”和()()∨∧“非”().?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为假 ?p p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 0义域是_。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 ())()() f x a b b a F(x f x f x [] a a - (答:,)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①反解x;②互换x、y;③注明定义域)

关于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归纳

关于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 识点总结归纳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偶函数:)()(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最全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集)

最全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集)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高考理科数学必会知识点总结

高考理科数学必会知识点 §1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集合间的关系及其运算 (1)符号“?∈,”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的,如立体几何中的体现 点与直线(面)的关系 ; 符号“??,”或“?,”或“ ”等是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立体几何中的体现 面与直 线(面)的关系 。 (2)A B =;A B =;U C A =. (3)交、并、补的运算性质:对于任意集合A 、B ,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切记:A B A B A ???=?A B A B B ???=. (4)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计算: 若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2n ,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2n -1),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n -2)。 二、常用逻辑用语: 1、四种命题: ⑴原命题:若p 则q ;⑵逆命题:若q 则p ;⑶否命题:若?p 则?q ;⑷逆否命题:若?q 则?p 注:1、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判断命题真假时注意转化。 2、注意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命题p q ?否定形式是p q ??;否命题是p q ???.命题“p 或q ”的否定是“p ?且q ?”;“p 且q ”的否定是“p ?或q ?”. 3、逻辑联结词: ⑴且(and) :命题形式 p ∧q ; p q p ∧q p ∨q ?p ⑵或(or ): 命题形式 p ∨q ; 真 真 真 真 假 ⑶非(not ):命题形式?p .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或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即真,要假全假”; “且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假即假,要真全真”; “非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一假” 4、充要条件 由条件可推出结论,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由结论可推出条件,则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 5、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短语“所有”在陈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全体,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全体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 短语“有一个”或“有些”或“至少有一个”在陈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个体或部分,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性命题。 全称命题p :)(,x p M x ∈?;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2函数和导数 一、函数的性质

高中物理高考必背知识点

一、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 ,即v=s/t ,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 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5.加速度 (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 (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Δv 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 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 表示. 00 t v v v a t t t -?==?- (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 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 的方向一致. [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

高考物理光学部分知识点完美总结

高考物理光学部分知识点完美总结 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线传播的例证.(2)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体挡住所形成的暗区.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域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域内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发出的光.点光源只形成本影,非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本影区域的大小与光源的面积有关,发光面越大,本影区越小.(3)日食和月食: 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人可看到月全食.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看到的是月偏食. 2.光的反射现象---: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其中一部分光线在原介质中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1)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反射定律表明,对于每一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 平面镜成像 (1.)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为对称。 (2.)光路图作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光路图。 (3).充分利用光路可逆-------在平面镜的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用光路可逆。(眼睛在某点A通过平面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和在A点放一个点光源,该电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的范围是完全相同的。) 4.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将发生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②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sini/sinr=常数.(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折射率用n表示,即n=sini/sinr.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Y I I Y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 5.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逻辑连接词有“或”,“且”和()()∨∧“非”().?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 ∨ p q p q ?p p 若为真,当且仅当为假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 0义域是_。 >->=+- f x a b b a F(x f x f x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 ())()() [] - a a (答:,)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1.简谐振动F=-kx{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 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 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 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 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 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 本身;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 与波谷相遇处;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 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 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G= 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 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 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 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 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高考数学知识点与题型归纳

河南省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 g |l g (,)|l 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 {} 如:集合,A x x x B x a x =--===||2 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B Aa ? (答:,,)-? ?? ?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U U U A B A B A B A B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 x x a M M M a --<∈?5 0352 的取值范围。 ()(∵,∴·∵,∴·,,)335 30 555 50 15392522∈--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狭义:罗马公民法 广义: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法律制度 二、发展演变 1.起源: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制定: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细

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总结

必修模块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网络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 ?? ?? ?? ?????????? ???????? ??????????????????????? ?????????????????????=???????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题型分析答题方法总结归纳集锦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题型分析答题方法总结归纳集锦同学们存在的一些小问题。对解题的思路还有公式的不熟悉运用影响。如果都熟悉这些解题技巧,保守的基本分是都可以拿到的。在确保基础分的基础上去拿高分冲刺。 学习的问题,现在网络发达,很多网课,多途径获取资源,一位考生就是载到网课视频,把自己不足不会的弱缺项都补回来。这些可以通过这样取得进步。 再者,数学,思维很重要,公式是基本,运用是方法,是解题的思路,很多题只要知道运用什么公式,一套就知道了。有些需要变换变通的。关于解题速度和熟练程度靠练,一个题型练那么几道一起,你就会熟悉这个题型的解题方法。练多几个就会自然而然的知道怎么解。 主要问题: 一、不会解:想不到、分不清、思维定势 二、解题慢:速度慢、不熟练、记忆模糊 三、老出错:不细心、踩陷阱、毫厘之差 其实,将这些总结为一句话:成绩差,归根到底,没方法,缺少正确的引导! 针对这个令广大莘莘学子头疼的问题,我们提出模型解题法。只要在科学方法的引导下,成绩一定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模型三大步:看题型、套模型、出结果 第一步:熟悉模型,不会的题有清晰的思路

第二步:掌握模型,总做错的题不会错了 第三步:活用模型,大题小题都能轻松化解 一、选择题解答模型策略 注重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综合,渗透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基础知识求深度的考基础考能力的导向,使作为中低档题的选择题成为具备较佳区分度的基本题型。 准确是解答选择题的先决条件。选择题不设中间分,一步失误,造成错选,全题无分。所以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初选后认真检验,确保准确。 迅速是赢得时间,获取高分的秘诀。高考中考生“超时失分”是造成低分的一大因素。对于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速度越快越好,高考要求每道选择题在1~3分钟内解完。 一般地,选择题解答的策略是: 熟练掌握各种基本题型的一般解法。 结合高考单项选择题的结构(由“四选一”的指令、题干和选择项所构成)和不要求书写解题过程的特点,灵活运用特例法、筛选法、图解法等选择题的常用解法与技巧。 挖掘题目“个性”,寻求简便解法,充分利用选择支的暗示作用,迅速地作出正确的选择。 二、填空题解答模型策略 填空题是一种传统的题型,也是高考试卷中又一常见题型。高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