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与区域差异 (1)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要素及其关系: 要素: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多个要素。 关系:有内在联系,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征。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 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 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 岛状。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 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 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 水文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 秦岭—淮河 1月0℃等温线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②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2020人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4章 第2节

第四章第二节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1~2题。 1.在阶段Ⅰ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C) 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 2.进入阶段Ⅱ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A)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 ②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劳动力成本降低 ④政策优势突显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第1题,在工业化推进的第Ⅰ阶段,珠江三角洲依托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这一优势,承担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工业化的起步。第2题,进入第Ⅱ阶段,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政策优势已逐渐减弱。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3~5题。 3.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A)

A.江苏省B.河南省 C.四川省D.海南省 4.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D)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5.该省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A)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面积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省区判断。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说明该省经济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该省区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由此判断该省区为江苏省。故A项正确。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发展特点。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故D项正确。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故A项正确。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6~7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巴西每年约有2万平方千米的热带草原被破坏。环保人士指出,必须严格制止破坏草原的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农业用地。读图,回答1~3题。 1.巴西热带草原的形成原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交替控制 C.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控制D.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 2.调查并估算巴西热带草原的破坏面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RS和GPS B.GPS和RS C.RS和GIS D.GPS和GIS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第3~5题。 3.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A.①→②→③B.①→④→②C.③→④→②D.④→①→③ 4.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A.消费市场扩大B.原料供应充足 C.劳动力廉价D.技术水平较高 5.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A.环境污染加剧B.就业压力增加 C.人口向内地集中D.产业升级加快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6~7题。 9 / - 1 -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6 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A.2001 .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B .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C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7.20 .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BA.产业基础良好 D.技术水平高C.腹地范围广阔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98~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回答题。 8.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GIS —.RS—GPS —RS—GIS BGPSA.GPS —RS —GIS GPS D.C.GIS—RS—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用于9.“..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C 12题。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10~Ⅱ阶段Ⅰ阶段香港、台湾地区欧美中国大陆、越南等地 10.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钢铁工业D B .汽车产业C.石化工业A.玩具制造 .该产业部门属于11 .劳动密集型工业A B.技术密集型工业9 / - 2 - C.原料指向型工业D.资金密集型工业 12.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B.技术C.交通运输D.原料 下图为台湾省1993年和2003年部分出口产品所占比重的统计资料。回答13~14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完善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完善版)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 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 水文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 月0℃等温线 秦岭—淮河 暖温带与亚热带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②南北差异(P9图)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古+广西

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阶段性) 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发 展水产养殖,保护环境 (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 (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 农业:蔬菜、水果基地 工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 (2)原因: 北部:湿润、萨克拉门托河水量丰沛 (地中海气候) 南部:地势平坦、光热充足,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3)意义:增加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

负面:森林的过度砍伐(热带雨林砍伐最严重):物种急剧较少 正面:运用科学技术(改良品种、灌溉、施肥、塑料大棚),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产业转移 1、部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 2、原因:(1)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2)区域之间总体水平的差异 3、方向:发达地区 不发达地区 4、举例:亚洲:美国 日本 四小龙、东盟 中国、越南 第一次 第二次 珠三角:香港 珠三角 欠发达的相邻地区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原因 自然:(1)黄土疏松(2)暴雨集中(3)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4)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过渡开垦、放牧、采樵、开矿、轮荒等。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 经济损失 (1)土壤肥力下降 农业减少 案例:洞庭湖湿地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湿地 范畴:湖泊、沼泽、泛滥平原、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红树林、河流、水稻田等 功能:经济、生态(“地球之肾”) 作用:调节水位、蓄洪防灾、保证航运 洞庭湖 问题:围湖造田、水土流失 长江中游洪灾 湿地 可持续发展 原则:退湖还田、营造长江上中游防护林 具体做法:(1)调整农业结构(2)扩大城镇人口容量(3)发展生态旅游业 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基本条件 区域位置:位于美国南方地区棉花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自然条件 自然环境:降水丰沛、水量大;地形起伏、落差大;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 自然资源:矿产(煤炭、磷、铅锌、铁、铜等)、水能资源等 人文条件: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基础差、交通困难 治理措施 经 验 启 示 案例:塔里木河流域的治理 概况 位置:南疆、内流河、冰川融水补给 地位:棉花、石油、瓜果基地 生态 特点:干旱脆弱 环境 原因:气候变化、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盲目开垦和乱砍滥伐 问题: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水位下降、林木死亡、土地沙化 (1)上游:节水防渗、山区水库 治理 (2)中游:建闸、筑堤、造林 ? 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洪、航运、发电、养殖、旅游、提高水质) ? 电力先行(水、火、核电),发展高耗能工业(炼铝、原子能、化学) (美国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 ? 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 ? 设置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 ? 因地制宜地开发 ? 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 ? 中国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 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选修6unit3知识点总结课件

选修6 Unit3Aheal thy life 要点梳理 ●重点单词 1.abuse n. & vt.滥用;虐待 2.stress 压力vt.加压力于;使紧张→stressedadj.焦虑不安的 3.adolescentn.青少年adj.青春期的→adolescencen.青春期 4.banvt.禁止;取缔n.禁令;谴责 5.dueadj.欠款的;预定的;到期的 6.addictedadj.入了迷的;上了瘾的→addict n.有瘾的人→addiction n.沉溺;嗜好 7.accustom vt.使习惯于→accustomedadj.惯常的;习惯了的 8.automaticadj.无意识的;自动的→_automatically adv.无意识地;自动地 9.mental adj.精神的;智力的→mentallyadv.精神上;智力上 10.quit vt.停止(做某事);离开11?.effect n.结果;效力 12.strengthen vt. 加强;巩固;使坚强vi.变强→strength n.力气→strong adj.强壮的13.desperate adj.绝望的;拼命的 14.disappointed adj.失望的;沮丧的→disappointing adj.令人失望的→disappointvt.使失望;使扫兴→disappointment n.失望 15.ashamed adj.感到惭愧或羞耻的→shamen.羞愧→shamefuladj.可耻的 16.judgement n.看法;判决;判断→judge v.判断 17.embarrassed adj.尴尬的;陷入困境的→embarrass v.(使)尴尬→embarrassment尴尬18.awkward adj.局促不定的;笨拙的 ●重点短语 1.dueto由于…… 2.addicted to 对……有瘾 3.accustomed to习惯于……4?.decide on 对……作出决定5.feel like(doing) 想要(做)…… 6.in spite of 不顾;不管 7.take risks(a risk)冒险8.get into 陷入;染上(坏习惯) 9.atrisk 处境危险;遭受危险10.have an effecton 对……有影响 考点探究 Ⅰ.词汇短语过关1?.abusevt. &n.滥用;虐待 [即学即练1](1)Don’t 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要滥用你的特权。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 水文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 1月0℃等温线 秦岭—淮河 暖温带与亚热带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②南北差异(P9图)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古+广西 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补充:地形:丘陵、平原 欧洲的三圃制条件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 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 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 1、影响: 有利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不利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 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 2、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较便利(大秦线、黄骅线、石太线) 3、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运输力量不足 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发展水产养殖,保护环境(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 (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农业:蔬菜、水果基地 工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 (2)原因:北部:湿润、萨克拉门托河水量丰沛 (地中海气候)南部:地势平坦、光热充足,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3)意义:增加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 3、中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 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 水文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 月0℃等温线 秦岭—淮河 暖温带与亚热带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②南北差异(P9图) 附:(2)四大亚区的差异(P10图)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 、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 +内蒙古+广西 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 三、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阶段性) 补充: 地形:丘陵、平原 欧洲的三圃制 条件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 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 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 1、影响: 有利 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不利 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 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 2、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较便利(大秦线、黄骅线、石太线) 3、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运输力量不足 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发 展水产养殖,保护环境 (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 (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 农业:蔬菜、水果基地 工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

中图版_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与区域差异 (1)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要素及其关系:(3)要素: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多个要素。 (4)关系:有内在联系,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征。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 水文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南北差异①分界线: 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2)四大亚区的差异(P10图) (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补充: 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广西(110°E以西地区)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英语:Unit3课件(新人教选修6)

i ?单词拼写 l r My children have become hopelessly a to televi sion. 2. She found it necessary to a her child to getting up early. 3. He was a of his body so tie decided to go On a diet and do more exercise. 选修6 Unit 3 A healthy life 课前自主

4.With exams only a week away.I am under a lot of s _________? 5.M ________ health is as important as physical health, 6.Now that I am p *1 eat a good diet because I want my baby to be born healthy, 7.So I did the wrong thing! Well.nobody is _____________ (完美 的). & My father has q __________ smoking . folloAving the doctor? s advice. 9.The door Opened _________ (自动地)as we approached. 10.Some ________ (年青A) have got into the habit of taking drugs. 答案 :l f addicted 2r accustom 3r ashamed 4, stress 5. Mental 6. pregnant 7. perfect 8. quit 9. automatically 10. adolescents n ?短语填空

电子课本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含WORD版版及课本中的图片集)--第二节 产业转移

第二节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吸引的境外投资迅速增长。图5.7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 思考 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3.三家工厂的区住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像图5.7中展示的外资或合资工厂,在我国有成千上万,在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也或多或少存在。它们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即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国内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国际产业转移。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日本、韩国的企业为什么要到国外建工厂?为什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它们建厂的目的地?从本质上讲,企业生产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当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而使生产成本提高,或扩大产品销售市场面临一些障碍时,企业在原产地的生产利润就受到影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设立工厂等方式,将产品生产的部分甚至全部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成本差异较大。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导致产业在空间上不断转移。20世纪下半叶,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图5.8)。 思考 1.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地理信息技术导学案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遥感(RS) 1.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和等。 2.所谓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或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3.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等领域。4.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 遥感技术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遥感功能专业图件或统计数字 对点训练: 1.地理信息技术现在被广泛地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下列不属于此类应用的是 A.资源调查 B.自然灾害防御监测 C.国土开发规划 D.人口普查 2.根据你的理解“千里眼”“顺风耳”所指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导航技术 3.遥感技术与人工实地探测相比较具备许多明显的优点。下列关于其优点的论述,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探测范围大B.受天气的限制大 C.速度快、周期短、准确率高 D.全球性和连续性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1.利用,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 2.全球定位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 ——GPS信号接收机。 3.全球定位系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速度和,并且具有全能性、、、连续性和的特点。 对点训练: 俄罗斯航天署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16时49分,用“质子—M”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3颗“格洛纳斯—M”卫星。这样一来,在太空中就有18颗卫星为“格洛纳斯”系统全天候工作,信号可覆盖俄全境。据此回答1~2题。 1.“格洛纳斯”卫星系统是 A.遥感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计算机系统2.“格洛纳斯”卫星系统“满编制”时应有卫星数目是 A.18 B.20 C.21 D.24 3.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有一只大熊猫患胆囊炎,医护人员把它带回来经精心的监护与治疗,三个月后得到康复,并把它放归大自然。为了更多地了解其行踪,在它脖子上套了一个仪器,这个仪器所涉及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IS C.GPS D.DS 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始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即所谓的“精准农业耕作”。据此回答4~5题。 4.GPS在“精准农业耕作”中可以 ①获取农田信息②分析处理获取的信息 ③决策管理措施④将产量和土壤状态信息装入带有GPS设备的喷药、施肥设备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5.“精准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可以 A. 忽视农田内农作物的差异 B. 对同一农田内的作物统一施药 C. 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生产成本 D. 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1.专门处理地理数据的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凡是用到或需要处理地理的领域,都可借助GIS。 对点训练: 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1~2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布局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 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④水文地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②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Word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1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三明九中陈良豪 一、教材分析: 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资源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沙漠化日益严重地破坏着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教材以荒漠化严重的西北地区为典型案例,阐述西北地区荒漠化发展的地理背景和人地作用的特点,从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分布和防治措施。 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材首先分析了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其次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并指出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接着介绍西北地区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最后根据荒漠化形成的背景、成因和过程的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按照课标要求,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讲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荒漠化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第二课时主要了解西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本节教学设计是第二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荒漠化的发展及防治荒漠化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及高一地理学习中已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看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荒漠化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对信息提取和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较差。 三、设计思想 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有效运行讨论法、探究法、调查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所以本课教学手段采用自主式、互动式、探究式的网络多媒体教学,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如何防治荒漠化进行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结合具体实际,围绕突出矛盾,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课本插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分别穿插在相关知识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归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设计意图: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质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地理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最终提高全面素质。 本课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分析案例,并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在不同时期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人类在不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020人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1章 第1节

第一章第一节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从阶段Ⅰ到阶段Ⅲ的叙述,正确的有( A )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②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③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少,冬季流量增大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从阶段Ⅲ到阶段Ⅳ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D ) A.政策B.交通运输 C.劳动力D.市场 【解析】第1题,图中从Ⅰ到Ⅲ阶段,林地面积减少→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差→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变大,枯水期流量减小;村庄由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说明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第2题,一般区域土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为经济作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对经济作物需求量大,二是经济作物产值更高,利润大。从Ⅲ到Ⅳ时期,靠近城市的农业用地由耕地变为花卉、蔬菜用地→城市人口增加,市场扩大的结果。 (2018·东北名校联考)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 ℃~14 ℃,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 ℃~18 ℃。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3~4题。

3.该作物在甲地的最佳收获月份是( B ) A.3月B.4月 C.8月D.11月 4.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 ) A.上市较迟B.水源丰富 C.离市场近D.病虫害多 【解析】第3题,由材料知,该作物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 ℃~14 ℃,后期(1个月)15 ℃~18 ℃。读图,甲地符合这一条件的时间只有3、4月份,即3月份温度约12 ℃~14 ℃,4月份约为15 ℃~18 ℃,所以最佳收获月份是4月份,B对。第4题,依照上题分析,可以判断乙地种植该作物上市较迟,A对;图中没有水源条件,也无市场条件,无法判断,B、C错;从图中分析,乙地气温较低,最冷月气温低于0°,病虫害难以过冬,所以乙地病虫害少,D错。 (2018·滨州模拟)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5~7题。 5.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再到高科技集约农业转变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 A.环境、科技B.科技、市场 C.市场、环境D.成本、人才 6.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 D ) A.农业产值在减少,工业产值在增加 B.农业部门在减少,工业部门在增加 C.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D.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7.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未来最可能的是( B ) A.农业经济消失 B.影响演进的因素趋于复杂 C.整个社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巴西每年约有2万平方千米的热带草原被破坏。环保人士指出,必须严格制止破坏草原的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农业用地。读图,回答1~3题。 1.巴西热带草原的形成原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交替控制 C.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D.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 2.调查并估算巴西热带草原的破坏面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RS和GPS ?B.GPS和RS ?C.RS和GIS D.GPS和GIS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第3~5题。 3.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C.③→④→②??D.④→①→③ 4.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A.消费市场扩大?????B.原料供应充足 C.劳动力廉价??? D.技术水平较高 5.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A.环境污染加剧????B.就业压力增加 C.人口向内地集中??????D.产业升级加快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6~7题。

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7.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 ?D .技术水平高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回答8~9题。 8.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 — RS —GIS ??? ?B.RS —G PS —GI S C .GI S—RS —GPS ?? ??D.RS —GIS —GPS 9.“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 用于 A .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 ? B .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10~12题。 10.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 .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11.该产业部门属于 A .劳动密集型工业 ? ? ?B.技术密集型工业 ? C.原料指向型工业 ? D.资金密集型工业 欧美 Ⅰ阶段 香港、台湾地区 中国大陆、越南等地 Ⅱ阶段

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国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与区域差异 (1)区域:是指1一定范围的1地理空间,它1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1一个可度量的实体。(2)要素及其1关系:11 要素: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多个要素。111111 关系:有内在联系,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征。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 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 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 岛状。影响区域空1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 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 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少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高 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 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 工业为主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 产业加速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 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 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 出自给自足特征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 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现代化交通线路1少而稀疏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 步完善 城市化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 平均 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发展状态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不平衡增长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 1 水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