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电大本科《西方行政学说》考试复习资料〖可编辑〗

2019年电大本科《西方行政学说》考试复习资料〖可编辑〗

2019年电大本科《西方行政学说》考试复习资料〖可编辑〗
2019年电大本科《西方行政学说》考试复习资料〖可编辑〗

2019年电大本科《西方行政学说》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 行政学的直接理论基础是(政治学)。

2. 从思想渊源来看,威尔逊的行政学说受到了来自欧洲大陆行政研究思想的影响, 尤其是(德国)。

3. 行政管理真正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

4. 行政学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在美国产生,其公认标志是曾任美国第28届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于1887年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的文章(《行政学研究》)

5.古德诺对西方行政学的理论贡献主要就体现在下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著中(《政治与行政》):

6.古德诺发现,美国政府体制得以顺利运行所必不可少的“适度控制”和“必要行政集权”全来自于一种法定体制外的调节功能,即(政党)。

7.韦伯认为效率较好的组织类型是( 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8.被称作“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韦伯)。

9.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书中(《科学管理原理》)。

10.泰勒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在于(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11.法约尔的主要功绩在于(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

12.从组织理论上看,法约尔所讨论的主要是(组织结构问题)。

13.被视为世界各国公认的第一本大学行政学教科书的是怀特所著(《行政学导论》)。14.怀特认为,为了保证监督的有效性,保证权力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上级部门及其行政领导必须有一定的监控幅度,其有效监督不能超出的行政单位的数目为(7个)。

15.人们认为,如果说在美国只有一个人是行政管理的化身,那么这个人就是(古利克)。

16.作为古利克许多思想信条的来源又是他实践其思想信条的工具的部门是(美国国家公共行政研究所)。

17.厄威克在管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把古典管理理论系统化)。

18.厄威克认为,一个行政领导人员直属的下级人员数量应有一定的限度,至多不能超过(6人)。

19.自学成才却获得了布朗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

学等七个著名大学的荣誉博士

学位的管理学家是(巴纳德)。

20.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并成为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社会

系统学派创始人的是(巴纳德)。

21.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的一位

以非经济学家的身份获得诺贝

尔经济学奖的学者是(西蒙)。

22.在行政学研究中,最受重视

并最常被引用,已经成为行政学

研究中最重要的新概念工具是

(决策)。

23.被视为20世纪最后25 年内

最有影响并荣获美国政治学会

的最高荣誉奖---威尔逊政治学

术奖的林德布洛姆的政治学名

著是(《政治与市场》)。

24.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

多国家行政决策基本模式的是

(渐进决策模式)。

25.麦格雷戈提出的建立在对人

的特性和人的行为动机具有更

为恰当的认识基础上的人事管

理新理论是(Y理论)。

26.麦格雷戈公共人事管理理论

的思想基础是(需要层次说)

27.在沃尔多所处的年代,当代

行政学的最后一个重要发展成

果就是(新公共行政运动的产

生)。

28.在沃尔多看来,强调组织的

生存和发展的组织理论是(现代

组织理论)。

29.被里格斯定义为研究“自然

以及人类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

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学

说是(行政生态学)

30.里格斯将根植于美国人心中

的主权在民、人生而平等、天赋

人权神圣不可侵犯等观念叫做

( 政治神话)。

31.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代表

人物是(弗雷德里克森)。

32.新公共行政学的效率观指的

是(社会性效率)。

33.最早提出目标管理这一概念

的是(德鲁克)。

34..德鲁克基于目标管理理论提

出的在政府机构中广泛运用的

理论是(公共服务机构管理理

论)。

35.长期从事政策分析的理论与

实践研究并享誉世界的公共政

策思想库----兰德公司地处( 美

国)

36.奎德把决策的行动方案按照

审定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然后

再对各个行动方案作进一步展

开和调整的过程称为“执行分

析”,主要考虑的是政策实施过

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其中

最重要的因素是(人)。

37.以布坎南的“政府失败说”

为主要代表的理论是(公共选择

理论)。

38.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

( 经济人)。

39.法默尔认为,所谓公共行政

理论,从某种重要意义上说,就

是一种(语言)。

40.法默尔认为可以与我们经常

在韦伯以及许多主流公共行政

理论家著作中所见到的“合理化”

一词相提并论的、一个用来表明

后现代主要特征的语词是(想

象)。

41.政府实施绩效管理进而改进

其绩效的必要性从根本上取决

于(政府的责任)。

42.霍哲认为对政府绩效最具有

决定性影响的要素是(对人的无

形资源的开发)。

43.奥斯本强调,改进政府工作

效率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改革政

府的不良体制)。

44.奥斯本认为,企业家政府对

政府各部门表现的评估和资助

的依据是(政策效果)。

45.1994年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

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企业家政

府理论)。

46.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评

声中,真正能够作为新公共管理

理论尤其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

替代性新理论模式而被提出的

是(新公共服务理论)。

47.所谓“新公共管理”(NPM),

最初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欧洲

现象)。

48.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

来,最能够代表西方行政学理论

主要发展趋势的理论是(公共治

理理论)。

二、多选题

1. 古德诺把行政功能从内部作

了划分,包括有( ABDEF )。

A.执行功能

B.司法功能

C.政

治功能 D.准司法功能 E.统计

功能 F.半科学功能

2.威尔逊的重要学术著作主要

有(ABCD )。

A.《国会制政体》

B.《行政学

研究》 C.《国家》D.《美国的

宪法政府》

3. 下列人物中,属于19世纪末、

20世纪初西方行政学说在初创

过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BCDEF )。

A.威尔逊

B.韦伯

C.古德诺

D.泰勒

E.法约尔

F.怀特

4. 韦伯认为,官僚制具有巨大

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具体体现

为( ABCD )。

A.严密性

B.合理性

C.稳定性

D.普适性

5. 韦伯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

的区分为(CDF )。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

神秘化组织 D.传统组织 F.

合理化---合法化组织

6.被誉为为“科学管理之父”的

泰勒有长期、丰富的企业工作实

践,先后做过( ABCDEF )。

A.机械工人

B.车间管理员

C.

技师 D.工长 E.总工程师 F.

总经理

7.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

个不同的概念,在他看来,“经

营”包括的活动有

( ABCDEF )。

A.技术活动

B.商业活动

C.财务

活动D.安全活动E.会计活动F.

管理活动

8.法约尔将管理定义为以下诸

要素( ABDEF )。

A.计划

B.组织 D.指挥 E.协调

F.控制

9.管理的14条原则是法约尔对

自己长期从事管理实践的经验

所作的理论概括,下列原则中在

14条原则之内的是(ABCD )。

A.劳动分工

B.纪律

C.统一

指挥 D.统一领导

10.怀特的人事行政思想十分丰

富且比较具体,主要表现在

( BDE )。

B.人才选拔问题 D.职位分类-

分级与工资的制定问题 F.福

利问题

11.怀特认为败坏官纪的因素主

要包括(ABCDEF )。

A.缺乏奖励

B.惩罚无度

C.

损失创制权 D.疏略社交生活

E.调资不及时

F.取消权利

12.怀特提出的建立行政学的基

本假定是(ACDF )。

A.行政管理具有共性

B.行政

学的系统性 C.行政学的实践

基础 D.行政的科学化 E.行

政的社会化 F.行政的重要性

13.古利克认为,可以将一个组

织的单元任务分组归类的根据

有(ABDF ):

A.目标

B.作用 D.服务对象

F.地点

14.在下列领域中,古利克的个

人兴趣一直都主要在(BDF )。

B.公共财政 D.人事 F.城市

政府

15.厄威克认为,作为一名领导

者,应该时时记住自己扮演的角

色所具有的功能有

(ACDF )

A.代表他所服务的组织 C.制

定组织战略并付诸行动 D.管

理日常工作 F.给下属解释所

要进行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16厄威克认为,组成管理过程

的职能有(ACE )。

A.计划 C.组织 E.控制

17.在巴纳德看来,作为一个系

统,不论哪一级别的组织,全都

包含着以下基本要素(ACDEF )

A.共同的目标 C.协作的意愿D.严格的管理 E.信息交流 F.激励机制

18.巴纳德概括的管理人员的职能为(ACE )。

A.建立和维持信息交流的体系C.促成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服务 E.规定组织的目标

19.西蒙认为,决策过程包括以下阶段:(ACDF )

A.“情报活动” C.“抉择活动”

D.“设计活动” F.“审查活动”

20.西蒙认为,个人在参加组织而成为组织成员之后,在组织成员的地位上所作的有关组织的决定受组织影响,这种组织影响力主要表现为:(BCDEF )B.权威 C.沟通 D.组织认同

E.效率准则

F.训练

21.林德布洛姆认为社会政治过程所包含的基本形态有(ABCF ):

A.价格体系

B.层级体系

C.多元体制 F.议价

22.林德布洛姆特别对渐进分析的层次进行了划分,即划分为( ACF ):

A.简单的渐进分析 C.断续的渐进分析 F.策略分析

23.在林德布洛姆看来,渐进决策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BDF )。

B.按部就班原则 D.稳中求变原则 F.积小变为大变原则24.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基本需要一般被划分为以下层次:( ACDEF )

A.生理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 E.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 F.自我实现的需要。

25.麦格雷戈认为在Y理论提出时,已经有某些与Y理论相一致的创新思想在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为:(ACDF )

A.分权与授权 C.扩大工作范围 D.参与式和协商式管理 F.鼓励职工对自己的工作成绩作出评价

26.沃尔多认为,传统行政学在1940年前一直支配着行政学领域的基本特点有:(BCDEF )B.接受政治-行政二分法 C.一般管理取向 D.通过科学分析来寻求一般原则

E.强调行政活动的集权化

F.对实质“民主”的基本承诺27.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主题是( ABC )。

A.参与

B.分权

C.代议官僚制

28.在沃尔多看来,现代组织理论的思想基础仍然是20世纪西方文化中的:(ABCDE )

A.科学

B.理性

C.效益

D.效率

E.生产率

F.道德

29.里格斯提出的著名的行政模

式是( ABC )。A.农业社会的行政

模式 B.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C.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

30.里格斯认为,影响一个国家

公共行政的生态要素多种多样,

其中最主要的有:(ABDEF )

A.经济要素

B.社会要素 D.符

号系统 E.政治构架 F.沟通网络

31.新公共行政学强调以下列观

念为基础设计出一种新的组织

制度,以增进社会公平实现的可

能性:(BCDEF) B.伦理 C.

民主 D.政治互动 E.公民参与

F.回应性

32.新公共行政学认为,行政组

织中存在着以下几种运作过程

(ABCD)。A.分配 B.整合 C.

边际交换 D.社会结构

33.德鲁克认为,组织中的目标

可分为(ABCF )。A.战略性目

标 B.策略性目标 C.方案 F.任

34.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包括以

下几个阶段(ADE )。A.制定

目标 D.实现目标 E.对成果进

行检查和评价

35.德鲁克认为整个政府机构目

标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

(ACDF )。A.目标制定 C.分

解 D.实施 F.评估

36.在奎德看来,政策分析一般

包括的要素有(ABDEF )。A.

目标 B.备选方案 D.标准 E.

效果 F.模型

37.奎德认为,无论问题属于何

种性质,政策分析过程都要包括

的基本阶段是(BCDEF )。

B.总体概述

C.广泛探索

D.多

方比较 E.说明解释 F.测试检验

38.布坎南认为,导致政府机构

工作低效率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方面(BCDEF ):

B.缺乏竞争机制

C.缺乏降低

成本的激励机制 D.政府机构自

我膨胀 E.监督信息不完备 F.

政府的寻租行为

39.法默尔提出的可以引导我们

对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后现代重

建的值得关注的方面有( ABCD)

A.想象

B.解构

C.去领地化

D.变

40.法默尔透过后现代主义的透

镜,从下列方面对现代公共行政

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阐释

(ABCEF ):A.特殊主义 B.

科学主义 C.技术主义 E.企业

精神F.解释学

41.霍哲认为恰当的领导角色需

要做到(ACDF )。A.转化性领

导 C.正确识别雇员动机 D.

建立信任 F.传播清晰的愿景

并扫除障碍

42.霍哲从绩效管理的视角提出

的构成一个全面改进政府公共

部门绩效的综合模型的关键性

概念有(ACDEF )。

A.为质量而管理 C.开发人力资

源 D.适应技术 E.建设伙伴关

系 F.绩效评估

43.在以下列各项中,属于奥斯

本列举的政府在建立市场过程

中所要担负的责任的是

(ABCDEF )。

A.建立市场规则

B.为消费者提

供信息 C.利用政策平衡供

求关系 D.鼓励新的市场因素的

产生 E.调整公共投资政策 F.

支持建立基层管理组织

44.奥斯本认为,一旦适当的措

施到位,政府部门便可以利用测

量提供的信息去改进自己业绩

的方法是(BCD )。

A.按业绩制定目标

B.按业绩付

酬 C.按业绩进行管理D.按效果

作预算 E.对效果作审核 F.对效

果作评估

45.登哈特认为,在新公共服务

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概念基础中,

更具当代性的理论先驱主要包

括(BCDEF )。

B.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C.民主

公民权理论 D.社区与公民社会

的理论 E.组织人本主义 F.新

公共行政学

46.公共治理理论认为,公共管

理过程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在这

种互动过程中,政府与其他社会

公共机构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合

作伙伴关系,主要有(CDEF ):

C.主导者与职能单位之间的关

系 D.组织之间的谈判协商关系

E.政府与执政党的关系

F.系统

的协作关系

三、填充题

1.“行政管理”是英文“Public

Administration”一词的汉译,

传统上亦称(“公共行政”)或“公

共行政管理”,最近一个时期,

也有人将其译为(公共管理)。

2.法国政治家布丹的《共和六论》

以及近代英国政治思想家洛克

的(《政府论》)和法国启蒙思想

家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和

卢梭的(社会契约说)等历史性

著作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行政管

理思想。

3.在科学管理运动兴起之后,一

些行政学家便开始重视通过科

学管理来寻求政府行政效率的

问题。例如,莱芬韦尔就把科学

管理的原则运用于(机关办公室

管理);库克也曾将科学管理运

用到(教育和市政机构);而怀

特则用科学管理理论研究政府

行政管理。

4.从学科发展历史来看,行政学

是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而成

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5.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一文

中,从行政学(研究起点)和(具

体研究)两个方面对行政学研究

的目标和任务作了明确界定。

6.从思想渊源来看,威尔逊的行

政学说特别受到了(德)国行政

研究思想的影响,(斯坦因)是

其中颇负盛名并具有一定的代

表性的人物。

7.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方法论

主张,应该运用(历史)方法和

(比较)方法对不同政府所共有

的行政管理规律进行研究。

8.威尔逊认为,在行政管理活动

中,(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评

判家的作用。

9.古德诺是西方行政学初创时

期的另一位具有重要理论贡献

的行政学家。他不仅是一位著名

的行政学家,还是一位享有盛誉

的(行政法学)家和(政治学)

家。

10.古德诺关于“(政治)是国家

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

志的执行”以及如何实现二者协

调的创见对其后行政学的独立

研究颇有贡献。

11.古德诺对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表现出的兴趣,主要已不是在于

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而是在

于二者的(协调)。

12.古德诺的行政学研究和威尔

逊的研究有着相当一致的地方,

他也是站在(中小资产阶级)利

益一边,主张公共行政权力的

(集中)。

13.韦伯认为,尽管社会组织在

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性质

和特质,但(权威)和(控制)

是各类社会组织都不可或缺的

要素之一。

14.官僚制组织通常要制定一整

套规则和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

成员的管理行为,韦伯认为,它

们可以保证官僚制组织的合理

性、(合法性)、稳定性和(连续

性)。

15.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都认同行

政管理的完善取决于从行政公

务中积极排除(政治性)因素。

16.韦伯是最早对社会生活中的

组织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

之一,因此,有人把韦伯称作(组

织理论之父)。

17.西方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是

与西方(科学管理)运动密切相

关的,而对于这场运动的形成起

着决定性影响的乃是泰勒。

18.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泰勒

主张明确划分(计划职能)与(执

行职能),改变传统的经验工作

方法。

19.泰勒所谓的第一流的工人是(适合于其工作)而又(愿意努力)的人。

20.泰勒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不能只依据(职能原则)来组织和管理,而必须应用例外原则。

21.作为一位与泰勒处在同时代的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没有像泰勒那样去过度关注作业现场的操作效率问题,而是试图寻求一种具更广泛适用性的“(一般管理)理论”。

22.法约尔对于管理的定义是通过将(经营与管理)进行比较并对管理活动的(要素分析)来揭示的。

23.法约尔的主要功绩在于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从组织理论上看,法约尔所讨论的主要是(组织结构)问题。

24.法约尔的理论已由当代美国传统管理学派的学者们加以继承并发展。这个学派亦称(管理过程学派)。这一学派的理论观点对于我国管理界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管理要素说和管理原则),在很大范围内已经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应用。

25.怀特作为西方行政学的奠基人,尤其擅长(人事行政)问题的研究。他坚信行政管理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原则,26.怀特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从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客观社会环境)以及(科技环境)等诸方面对行政环境之于行政管理的重要影响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

27.怀特认为,政府的行政效率从根本上来说是以行政组织中(责任)与(权力)的适当分配为基础的。

28.怀特指出,端正官纪应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进行,这两个途径要相互补充,灵活运用。

29.综观古利克的整个行政学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它明显具有(一体化)和(实践性)的特征。

30.在古利克看来,在一个多元化社会中的(民主制)政府优于(集权制)政府,因为前者能够产生新思想,具有自由批评的矫正效应并且要求老百姓对最终结果作出评价。

31.古利克的个人兴趣一直都主要在(公共财政)、人事和(城市政府)这些领域。

32.古利克采用了威尔逊关于应该建构一门行政科学的主题,认为这样一门科学应该建立在一些既可以应用于(公共部门)又能够应用于(私人部门)的基本原则之上。33.厄威克长期从事(管理咨询)

和研究工作,他在管理学方面的

主要贡献是把古典管理理论(系

统化)。

34.厄威克认为,管理过程由三

个职能组成:(计划),组织和(控

制)。

35.厄威克认为管理的控制的派

生职能同组织的(人事因素)有

关,主要包括配备人员、挑选人

员、安置人员和(惩罚)。

36.多届美国行政改革委员会在

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厄威克提出

的(行政组织管理)原则。

37.巴纳德认为,组织成员对组

织共同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协

作理解性)和(个人性理解)。

38.巴纳德认为权威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主体或个人方面,把命

令作为(有权威的来接受);二

是客体方面,命令(被接受的)

性质。

39.在巴纳德看来,所谓组织平

衡实质上就是(贡献)与(诱因)

的平衡,它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

关键环节。

40.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由

(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

息交流)这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

构成的有机整体。

41.西蒙对西方行政学的主要理

论贡献就在于他基于对行政学

所谓“正统”研究方法的批判而

提出的(行为主义)行政学说。

42.在行政学研究中,西蒙是以

(事实)与(价值因素)的区别

为其方法论的出发点。区分这两

种因素的理论依据是逻辑实证

主义学派的知识理论。

43.以西蒙为代表的当代西方行

为主义学派政治学者的重要方

法论主张之一就是提出(新的概

念)工具去从事研究。

44.从西蒙的(行政行为)一书

问世起,西方行政学便开始迈进

了一个新的时代,即以(科学化

的概念、实证)的研究方法来取

代传统的、充满含混命题和教条

化陈述的内容。

45.西蒙的(有限理解)决策模

式和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

模式都是从实证角度对理性决

策模式作了分析和批评。

46.林德布洛姆对渐进分析的层

次进行了划分,即划分为简单的

渐进分析、(断续的渐进分析)

和(策略分析)三个层次。

47.林德布洛姆认为,政策分析

之所以不能进行理性化的周密

分析,而要采用渐进分析,是因

为决策与政策的制定必然要受

到政治、(技术)和(现行计划)

的制约。

48.在方法上,渐进决策模式注

重事物变化量的积累,以量变导

致质变;它强调在进行改变时维

持(社会和组织)的稳定,因而

主张(不间断)的修改,而不是

引起动荡的变革,逐步对政策加

以修改并最终改变政策。

49.麦格雷戈的人事管理理论主

要就表现为他基于对传统X理

论合理内核的扬弃而提出的以

注重发挥人的才干和热情、重视

(人的行为)、尊重(人格)为

特征的Y理论。

50.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方

面》中把Y理论叫做“(个人目

标)和(组织目标)的结合”。

51.扩大职责范围、权力下放、

(分散责任)和(群众参与管理),

是麦格雷戈认为在组织中实施

贯彻执行Y理论的几种具体方

法。

52.(沃尔多)著有《公共行政

的事业》等大量行政学名著,是

西方(新公共行政)运动的积极

倡导者和参与者。

53.沃尔多说,在公共行政领域,

除了(案例研究方法),尚很少

有什么其他探讨公共政策的方

法。

54.沃尔多把组织理论的发展分

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

组织理论时期,第二阶段称之为

(新传统组织理论)时期,最后

一个阶段称之为(现代组织理论)

时期。

55.沃尔多在公共行政领域除了

是一个(创造者)之外他还更多

的是一个(评论家)。因此,他

所起的作用与其他行政学家有

所不同。

56.20世纪六、七十年代,行政

学摆脱了长期以来对政治科学

的过分依赖,由(纯理论)研究

转向(应用)研究。

57.里格斯基于对不同社会形态

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及文化、历

史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影响

进行(比较研究)而创立了(行

政生态学)这个重要的行政学分

支学科的。

58.里格斯在《行政生态学》中

以(泰国)作为溶合型行政模式

的典型代表,以(菲律宾)作为

棱柱型行政模式的典型代表,以

美国作为衍射型行政模式的典

型代表,对它们作了深入分析。

59.里格斯提出的过渡社会(发

展中国家)公共行政的三个基本

特点是(异质性)、形式主义和

(重叠性)。

60.行政生态学是以(行政现象)、

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之间相

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

61.1968年,新公共行政学高举

(社会公平)的旗帜应运而生,

它倡导关注(意义和价值)、着

重建立规范理论,以期促使未来

人类社会绽放出一线曙光。

62.在公共行政领域,对效率的

解释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即(机械性效率)与(社会性效

率)。

63.新公共行政学派鲜明主张社

会科学家应该以其专业知识和

才能从事价值判断,他们强调

(批判理论道德哲学)对行政学

研究的意义。因此,他们推崇后

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思辨方法,

将(价值理论)放在优先考虑的

地位。

64.自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美国政府部门广泛推行了(全面

质量管理)运动,倡导政府部门

积极寻求(满足公众)的基本需

求,尽力追求产品与服务品质,

并通过不断发展的组织体系与

能力稳定改进服务品质。

65.目标管理这一概念最初是由

德鲁克在《管理实践》(1954)一

书中作为一种新管理方法提出

来的,其宗旨是用(自我控制的

管理)代替(压制的管理)。

66.德鲁克认为,组织中的目标

可分为战略性目标、策略性目标

以及(方案和任务),它们分别

由组织中的各级管理人员和(一

般工作人员)来制定。

67.在德鲁克看来,政府机构是

“用经济活动所得的盈余来支

付的(服务性设施)”,其管理的

目的在于提出“(出色的服务)”。

68.德鲁克提出的政府机构工作

步骤实际上概述了包括目标制

定、(分解)、实施、(评估)等

环节在内的整个政府机构目标

管理的过程。

69.奎德认为,政策分析是在(运

筹学)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

70.奎德认为,政策分析的本质

不仅是要考虑(应该怎么办),

而且更要首先考虑(应该干什

么)。

71.奎德将准备实施备选方案这

一过程使用的方法叫“(行政方

案)”。

72.在奎德看来,与政策分析密

切相关的政治因素主要表现在

(政治可行性)与(谁是真正的

委托人)两个方面。

73.所谓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

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就是(政府

选择)。

74.(政府的失败)是公共选择

理论的研究重点,分析政府行为

的效率以及寻找使政府最有效

率工作的(规则制约体系),是

公共选择理论的最高目标。

75.布坎南认为,政府政策的低

效率是指(所执行的政策不是最

佳政策),这种政策不能确保(资

源的最佳配置)。

76.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西方行政学理论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并且最终出现了由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行政)向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转型的发展趋势。

77.法默尔认为,公共行政领域更多的认识和努力应致力于通过(语言解释)而不是通过(实证研究)来发展。

78.法默尔更多的是希望告诉我们在公共行政中必须学会接受(反例),必须学会让(矛盾)站住脚并且学会不再坚持单一的真理。

79.正是法默尔选择的哲学(认识论)高度才使得其理论对于公共行政尤其是行政理论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80.霍哲认为,绩效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次:个人的、(团体的)及(组织的)。

81.霍哲强调,最高管理层应在对组织文化的评估和变革中扮演关键性角色,必须把(官僚组织)文化改变成为(创造性和支持性)文化。

82.霍哲主张,评估政府的目的在于(改进服务),让政府对(公民的需求)更负责任。

83.奥斯本采用的企业家政府这一概念,实际上是试图把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些成功方法移植到政府中来,使政府这类公共组织能象私人企业那样,合理(地利用资源),注重(投入产出),提高行政效率。

84.奥斯本所强调的是要改变政府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以“(任务自动)的政府”取代“(规章驱动)的政府”。

85.奥斯本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并没有走极端,他强调的是政府要善于(建立市场机制),不能(只靠指令控制)进行管理。

86.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美国著名行政学家(登哈特)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特别是针对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的批判而建立的一种新的行政学理论。

87.登哈特认为,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概念基础中,更具当代性的理论先驱主要包括(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的理论、(组织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学以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88.公共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四、简答题1.真正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

论体系的行政学是如何产生

的?

答:行政管理真正形成相对完整

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

这一时期,不仅社会生产力的迅

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

使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任务日

愈繁重,而且社会关系的日益复

杂化也带来一系列带有公共性

的社会问题,各种社会矛盾和冲

突甚至演变成一种普遍的社会

现象。.为了缓和、消除各种社

会矛盾,解决各种带有公共性的

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

社会发展,政府开始转变过去那

种消极、被动的状态,送而积极、

主动地干预社会公共生活和处

理社会公共事务,行政管理活动

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背景下,

原有的行政管理方法已经不能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

有一门科学从理论上指导国家

的行政管理活动,以使政府能够

更好履行其职能和完成其使命。

于是,行政学便应运而生。

正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

才促成了西方行政学的形成和

兴盛。

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政

府长期的行政管理实践也为行

政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2.威尔逊的行政学说主要包括

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论证了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

明确了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揭

示了行政管理的本质;说明了行

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提出了其

行政学研究方法论;提出了其人

事行政思想;提出了其行政监督

思想。

3.古德诺主张如何使政治与行

政实现协调?

答: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政

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重要基础。

行政的适度集权化是政治与行

政实现协调的必要途径。

美国走向政治与行政协调的独

特道路——法外调节。

美国加强民主与效率协调的主

攻方向——政府体制的改革。

4.韦伯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

何种诠释?

答:韦伯认为有三种合法的权威,

由此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形式,

即:“神秘化组织”、“传统组织”

和“合理化一合法化组织”。其

中每一种组织形态都意味着其

独特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体制。当

然,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组织都

可以是三种组织形态的结合。

“神秘化组织,,行使权威的方式

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它以

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这

种组织内在的基础并不稳固,常

常会出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的现象。

“传统组织”行使命令和权威的

基础是先例和惯例。存在着两种

组织形式:“世袭制”和“封建

制”。这种组织类型的权威明显

具有世袭性、封建性和绝对性的

特点。

“合理化一合法化组织”行使权

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的各种规

则,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

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韦伯把

它看作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

位的权威制度。称之为合理化的

制度,是因为它被专门用来作为

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的手段;同时,

称之为合法化的制度,是因为在

此类组织中有着一系列规则和

程序,一定的时候在组织中担负

一定职务的组织成员则必须依

据相应的规则和程序去行使其

权威。韦伯用“官僚制”一词来

称呼这种组织,认为只有这种与

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形

式才是“理想的官僚制”。

5.韦伯所谓“官僚制”有何基本

特征?

答:韦伯认为,作为一种理想的

行政组织形式,“官僚制,,具有

以下基本特征:

合理的分工;层级节制的权力体

系;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组织管理

的非人格化;适应工作需要的专

业培训机制;合理合法的人事行

政制度。

6.简述泰勒实行刺激性的工资

报酬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它主要体现在其计件工资方

案中,其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工

时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个定额

或标准,把定额的制定从以估计

和经验为基础改变为以科学为

基础;采用一种叫做“差别计件

制”的刺激性付酬制度,按照工

人是否完成其定额而采取不同

的工资率;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

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

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

别来支付工资。

7.法约尔是如何对管理定义

的?

答:法约尔对于管理的定义是通

过将经营与管理进行比较并对

管理话动的要素分析来揭示的。

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

不同酌概念。“经营,,的意思是

指导或引导一个组织趋向一个

目标,根据具体情况.经营可以

指船长驾驶一只船、经理经营一

个企业或政府首脑管理一个国

家。在他看来,“经营’’包括六

种活动,即:技术活动、商业活

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

活动和管理活动,而作为这六种

活动中的一种,“管理”则由计

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

种要素构成,“管理就是实行计

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将管理定义为这五个要素正是

法约尔最主要的贡献之一。

8.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

内容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的

基本内容?

答: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

内容是指他根据自己长期从事

管理实践的经验概括出的管理

的14条原则,包括:劳动分工;

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

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系

列;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

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9.西蒙如何看待政策问题与行

政问题的区别?

答:西蒙认为从决策与执行的观

点来区分政治与行政并不妥当,

因为行政也必须作决策。

西蒙昌从价值与事实的区分以

及决策理论的观点来看待政策

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别的。

关于判断价值问题与事实问题

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不同的,即前

者是基于人的主观价值,而后者

是基于客观的、实证的真实性。

基于这种观点,西蒙提出了下列

区分政策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原

则:(1)一个决策问题是应该交给

立法机关还是应该交给行政机

关,这取决于其中所含的事实问

题和价值问题的相对重要性以

及关于事实问题的纷争程度。(2)

行政机关的价值判断必须反映

社会价值,当价值判断有争议时,

则行政机关对这种价值判断必

须向立法机关负完全责任,也就

是说,立法机关对这种价值判断

保留控制权。

10.什么是行政协调?怀特认为

应如何解决行政协调问题?

答:行政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

一定的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

织、部门、人员之间建立良好协

作与配合关系,以达到共同目标

的管理行为,它是行政管理的重

要内容之一。对此,怀特主张:

首先,应该精简机构,减少协调

工作的数量和难度。其次,应该

设置行政协调机关。第三,要通

过精密的协调来获得较好的协

调结果,进而提高行政效率。第

四,在协调过程中,行政首长的

裁定就是最后的决定。最后,明

确协调的原则,即“对任何事件

均由主管会制定完整的政策,用

以领导相关的各部。规划这种政

策是附设专门的协调委员会…

各部有专人参加……形成联合

规划中之一协调部分。应用这种

方策,可使各部在独立行动中,获得合作的行政效能”。

12.厄威克认为对于一切行政组织的管理都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是什么?

答:在厄威克看来,下列原则对于一切行政组织的管理都具有普遍适用性:目标原则;人员与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原则;单头领导的原则;“专业参谋和一般参谋”共存的原则;“授权原则”;“责权相符原则”;明确性原则;“控制幅度原则”。

13.巴纳德有关权威的诠释与以往的权威概念有何不同?

答:以往的权威概念大多都是建立在某种等级系列或组织地位的权力之上的,其来源在于权威者或发布命令的人,而巴纳德则给权威以一种自下而上的解释。他说:“权威是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命令)的一种性质,通过它的被接受,组织的贡献者或‘成员’支配自己所贡献的行为,即支配或决定什么是要对组织做的事,什么是不对组织做的事”。他认为权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或个人方面,把命令作为有权威的来接受;二是客体方面,命令被接受的性质。巴纳德明确指出应当从组织成员是否接受一项命令、指示或建议的角度去看待权威。他认为.当一个组织成员接受了另一个组织成员的指示或建议时,他们之间就发生了权威关系;反之,当我们说到两个人之间有权威关系时,就意味着其中一个人接受了另一个人的指示或建议。

14.巴纳德认为,管理者要想有效利用权威,必须做到什么?答:巴纳德就组织中的正式权威关系指出,管理者要想有效利用权威,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持久努力:(1)激励组织成员,从内心角度扩大接受范围。(2)设法培养良好的团体态度,作为保证服从性的一种约束力。(3)以组织目标为准作出决策,放弃“个人人格”,也就是要出于公心,对组织负责。(4)建立和改善信息交流渠道,使之能够准确、及时地传递必要的信息——指示、情报和建议等。(5)不要仅依赖职权,要把职权和才能、威信结合起来。

17.简述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的含义及其基本原则。

答:所谓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

在林德布洛姆看来,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按部就班原则;积小变为大变原则;稳中

求变原则。

19.沃尔多怎样批评传统行政

学?

答:沃尔多首先认为,政治与行

政二分法无论是作为现实的描

述还是作为对行政行为的规定

都是不恰当的,应该鼓励行政权

力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合作而不

是被分离权力之间的对抗。

沃尔多同样也批评了传统行政

组织理论的理性主义倾向,批评

传统行政学过分强调组织间的

共性或所谓的原则而忽视了作

为“行政实质”的具体性。

沃尔多还指责传统行政学家所

谓的行政“科学”主要依靠“事实

的堆积”。他认为公共行政涉及

到对人的思索和评价,而科学的

方法并不适合这样的主题。

最后,沃尔多还反对传统行政学

家过于重视效率的做法。他认为

效率概念本身就充满着道德含

义,因为对“技术效率”的追求

可以转变为对“社会效率”的追

求。

20.沃尔多本人的公共行政观涉

及哪些问题?

答:历史与公共行政;官僚制与

民主;公共行政与政治;道德与

公共行政;逻辑实证主义与公共

行政;科学与公共行政;公共行

政:学科、专业、事业;公共行

政与未来。

21.什么是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

及其核心内容?里格斯据此得

出了什么结论?

答:行政生态学是以行政现象、

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之间相互

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它要求运用

生态学的概念与方法对行政系

统作整体的观察与精密的分析,

作塞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从而正

确揭示行政这一主体生长和发

展规律,以从整体上把握行政过

程与行政运行规律。

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理论核心内

容是“溶合的一棱柱的一衍射的

模式”。正是基于对诸如传统泰

国、现代泰国、菲律宾以及现代

美国等不同形态的国家公共行

政的比较研究,里格斯创立了他

的行政生态学理论并得出了如

下结论:当我们研究一个国家的

行政制度和行政行为时,不能仅

从行政本身作孤立的描述和比

较,而必须进一步了解它与周围

环境的相互关系。里格斯认为,

在发达国家,社会的经济、政治、

行政等各个方面多少都有各自

的范围,所以比较容易个别地抽

离出来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

家,这些方面往往纠缠在一起,

彼此密切地相互影响着.因此研

究者必须把眼光扩展到整个社

会政治系统的各有关因素,才能

把公共行政的真实情况勾划出

来。

23.新公共行政学对当代公共行

政的发展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答:从理论研究来看。新公共行

政学的贡献主要表现为:首先,

超越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模式。新

公共行政学借鉴和运用解释学

方法和批判理论,强调民主行政

下的有效沟通和意识形态的解

放,着眼于对意义和价值的关注,

俨然摆脱了传统“理性模式”的

束缚;第二,迈开了行政学独立

发展的步伐。第三,扩大了公共

行政的领域范围。第四,完善了

行政组织理论的内容。第五,深

化了行政教育的内容。

从行政实践来看,新公共行政学

基于社会公平原则所提出的诸

如减少层级节制、分权、参与、

民主行政、对社会民众的需求作

出积极回应以及面对面沟通等

观念和主张,从公共服务的平等

分配、公务员权利的解放、利益

与价值代表的多元化、参与观念

的增强、内省伦理意识的建立以

及人事行政的分权化等方面,均

对当代美国政府及其行政管

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24.德鲁克认为运用目标管理方

法应注意哪些关键问题?

答:一般来说,运用这种方法应

注意如下关键问题:(1)要严肃认

真地做好准备工作,把实施目标

管理当作一项大事来抓;(2)目标

要制定得比较明确,尽量用数量

指标表示,并且要规定完成任务、

达到目标的时间;(3)应当将这种

管理方法用于比较长期的组织

任务;(4)落实到个人的目标必须

符合实际情况,每个人的目标均

不应超过其自身所具有的实际

承受能力;(5)对目标完成情况的

检查方式很重要,对能力较低和

缺乏自信心的组织成员来说尤

其重要;(6)应充分开发和利用人

际交流技能,特别是上下级之间

信息沟通的技能。

25在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的基

础上产生出了什么新的管理理

论?简述其主要内容。

答:以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为基

础产生了公共服务机构的管理

理论。

其主要内容:

在德鲁克看来,政府机构是“用

经济活动所得的盈余来支付的

服务性设施”,其管理的目的在

于“出色的服务”。基于对预算

拨款与政府机构所应达到的目

标之间这种反差的分析,德鲁克

认为,政府机构和商业企业都应

采取同一的管理方法即目标管

理方法。其基本要求就是,政府

机构的工作一开始,就必须有明

确的目标和任务。只有规定了要

求。才能拨给资源、安排先后次

序、限定日期和指定专人负责。

为了真正体现“服务机构应有出

色的工作”,德鲁克认为,政府

机构也应象工商企业一样采取

实际步骤,包括:(1)认真考虑和

回答自己本身的任务、目的和使

命是什么;(2)从任务、使命的定

义中提出能获得行政效益的明

确目标;(3)围绕重点工作规定达

到目标的日期、权责和达到最低

效益的标准;(4)制定衡量、考核

政府工作的标准;(5)对获取效益

进行自我控制,以形成整个机构

及其所有人员达标的系统;(6)

加强对“目标和效益’’的检查、

考核和评估,发现和解决达标过

程中的问题,以便防止把资金和

精力浪费在无效果的工作上。德

鲁克提出的上述步骤实际上概

述了包括目标制定、分解、实施、

评估等环节在内的整个政府机

构目标管理的过程。

26.什么是政策分析?政策分析

的必要性何在?

答:政策分析是政策科学的研究

方法,它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技

术来帮助决策者制定政策:政策

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求既出色又

节省地完成任务的方法。

奎德认为,政策分析的必要性可

以从决策失误以及决策机构的

低效得到说明。在他看来,决策

失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可以避

免的决策失误.即决策所必须的

信息、资料、证据完全具备,但

由于缺乏科学的决策方法和程

序造成的决策失误,这种决策失

误虽说不是政策分析的责任,但

缺乏政策分析是一个重要原因;

决策失误的另一种形式是难以

避免的决策失误,这种决策失误

是由于决策所必须的信息、资料、

证据不充分或者有关事件的未

来发展尚未充分展现或者决策

所涉及的问题复杂并带有大量

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的,奎德认

为这种决策失误虽然难以完全

避免,但运用政策分析可以把损

失控制到最小程度,事实上,在

所有决策过程中,政策分析都能

帮助决策者作出更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奎德认为,几乎在所

有国家的政府部门中都常常表

现出决策上的低效。在他看来,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首先,政府部门中参与决策

的决策者或潜在的决策者人数

多,他们又各自代表不同利益集

团,这时就很难就目标达成共识;

其次,政府机构使用的,决策程

序和方法十分落后,官样文章,

公文旅行,议而不决等是这秽决

策程序的一般特征,而引起巨大社会危害的“试错法”是最常见的决策方法:,这样,频繁的决策失误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便可想而知;最后,政府工作人员的不称职也是政府决策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政府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任何政策科学的知识,几乎没有受过任何政策分析方面的训练,而且在有些政府机构中几乎没有任何专职政策分析员。上述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缺乏政策分析,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充分和恰当地运用政策分析方法去发现我们的目标,去理解并解决我们的问题。从理论上说,政策分析可以在一切决策领域为我们提供帮助。

27.简述奎德所说的政策分析的过程。

答:奎德认为,无论问题属于何种性质,政策分析过程都要包括以下这五个基本阶段:

总体概述:即试图阐明目标,解释有关问题和限定问题范围。

广泛探索:在他看来,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搜集作为分析依据的材料,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寻找新的备选方案。

多方比较:根据可能产生的效果,即每个方案可能涉及的成本,效益及其他后果,依据不同标准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并列出优劣顺序。

说明解释:依照实际和现实的考虑对各种模型所展示的结果加以说明。

测试检验:在奎德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决策者是否根据分析结果作出了正确决策这一点是永远无法进行检验的,因为总会出现一些决策者所无力左右的情况,但是他仍然认为根据一种或若干种模型显示的结果,尤其是在形势稳定时,我们确实可以进行一些检验工作。

28.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怎样的?

答:所谓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就是政府选择。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经济人的假定为分析武器,探讨在政治领域中经济人行为是怎样决定和支配集体行为,特别是对政府行为的集体选择所起到的制约作用。所谓经济人假定,即是指:作为一个人,无论他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使个人的满足程度最大化为最基本动机,亦即假定人都具有经济人特点。基于这一假定,布坎南认为,通过类似的行为假设,我们也能够对集体选择的结构特征进行一些基本预测。他指出,政府不是神的造物,它并没有无所

不在和正确无误的天赋,因为政

府仍是一种人类组织,在这里做

决定的人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差

别,这些人一样会犯错误。因此,

建立在道德神话基础上的国家

政治理论一遇上“经济人”这一

现实问题便陷入难以解决的困

境,为此,我们必须从一方面是

利己主义和狭隘个人利益所驱

使的经济人,另一方面是超凡人

圣的国家这一逻辑虚构中摆脱

出来,将调查市场经济的缺陷和

过失的方法应用于国家和公共

经济的一切部门。这样便使所有

分析有了一个共同出发点;经济

人——当人们必须在若干取舍

面前进行选择时,他们将更愿意

选择那种能为自己带来较多好

处的方法。

30.法默尔是如何建立其后现代

公共行政理论框架的?

答:法默尔首先批判性地考察了

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即现代

公共行政语言形式的五种局限

性:特殊主义,科学主义,技术

主义,企业逻辑以及解释学。例

如,他认为,就特殊主义而言,

学者们经常透过公共部门行政

的语境来看待行政,所以理论往

往被这样一种缺乏远见的研究

方法所妨碍,因为行政是一个多

方面的概念,它既适用于公共部

门也适用于私人部门。然后,他

又基于后现代性的辩证法探讨

了可以引导我们对公共行政理

论进行后现代重建的四个关注

点。在他看来,通过这些探讨,

公共行政的语言便可以扩展进

而可以导致一种更富有生产性

的理论主体。首先,在后现代,

想象不再局限于艺术,它对于培

育有能力的新理论将会有工具

意义;第二,解构将被用来给一

些构成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叙

事去除外衣,尽管解构不可能提

供正确解释,但是解构将继续扩

大公共行政的语言;第三,去领

地化要求去除给我们的认识所

施加的种种假定格栅和准则,要

求从其他思想流派中吸取思想;

第四,变样是通过反行政的概念

加以描述的,通过使用诸如开放

性和多样性这样一些特征.法默

尔向我们描述了行政管理者怎

样才会善于开发和使用反行政

的概念。

31.在霍哲看来,一个设计合理

的绩效评估系统应该包括哪些

基本环节?

答:包括以下七个基本环节:

(1)识别要评估的项目:即必须对

欲评估的项目进行清楚界定。(2)

阐述目的并确定所需结果:即一

个政府机构提出一项战略计划,

阐明其使命、目的和目标。(3)

选择评估标准或指标。(4)设立绩

效和后果(成就目标)的标准。(5)

监督结果。(6)绩效报告。(7)评

估结果和绩效信息的利用。

33.奥斯本如何看待政府本质及

其存在的必要性?他所提的企

业家政府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答:奥斯本认为,所谓政府,它

“是我们用来作出公共决策的一

种机制”,他不赞成历史上曾有

过的’一种“把政府视作一种不

得不忍受的邪恶,,的错误观点。

在他看来,政府可以向我们大家

提供有益服务的方式。政府是我

们解决共同问题的方式。他认为,

对于一切文明社会来说,政府都

必不可少,他对政府充满信心。

奥斯本所提的企业家政府的本

质含义指的是公营部门的机构,

不断地以新的方式运用其资源

来提高其效率和效能。这一概念,

实际上是试图把企业经营管理

的一些成功方法移植到政府中

来,使政府这类公共组织能象私

人企业那样,合理利用资源,注

重投入产出,提高行政效率。

34.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

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观

点: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

掌舵;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

品;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

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为公民服

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责任并

不简单;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

生产率;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

业家精神更重要。

35.什么是公共治理理论?它有

哪些方面的主要内容?

答:所谓公共治理理论,它是伴

随着西方福利国家出现的管理

危机和市场与等级制的调解机

制发生的危机以及公民社会的

不断发育和众多社会组织集团

的迅速成长而出现的一种新型

的公共管理理论。它是对作为传

统公共管理理论的公共行政理

论进行反思和批判并旦对新公

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

之合理内核进行整合的结果,其

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

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

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其主要内容包括:(1)公共治理是

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

公共行动体系。这些公共管理主

体不仅包括几乎长期垄断公共

管理主体地位的政府部门,而且

还包括诸如私营部门和第三部

门等非政府部门的参与者。(2)

公共管理的责任边界具有相当

的模糊性。传统上法律和制度规

定由政府承担的公共管理责任

呈现出交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

来承担的趋势。(3)多元化的公共

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

和互动的伙伴关系。(4)公共管理

语境下的公共治理是多元化的

公共管理主体基于伙伴关系进

行合作的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

管理。(5)公共治理语境下的政府

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

“元治理”角色。

五、论述题

1.威尔逊对行政学最大的贡献

是什么?试述其主要内容。

答:威尔逊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提

出了政治一行政二分法并据此

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

其主要内容:

威尔逊主要通过将行政管理与

政治和宪政制度等概念进行比

咎而揭示了其本质。他认为,“行

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

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

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

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

并且具有与政府本身同样悠久

的经历。”就其与政治的关系而

言,一方面,行政管理不同于政

治,“行政管理是置身于‘政治’

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

的问题并不属于政治问题。虽则

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

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需乎自找麻

烦地去直接指挥行政管理机构。”

“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

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在

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

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

动。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

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

性职员的事情。“政策如果没有

行政管理的帮助就将一事无成,’

但行政管理并不因此就是政治。”

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与政治又密

切相关.“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

种事务性的领域。行政管理作为

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仅仅

与企业办公室所采用的工作方

法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一模一

样,仅仅与机器是制造品的一部

分一模一样。但是行政管理却同

时又大大高出于纯粹技术细节

的那种单调内容之上,其事实根

据就在于通过行政管理那比较

高深的理论,它与政治学智慧所

派生的经久不败的原理以及政

治进步所具有的永恒真理是直

接相关联的。”至于行政管理与

宪政制度的关系,他认为,尽管

“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着眼,行政

学的研究是与宪法中主权之恰

当分配的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

的”,但行政管理从本质上不同

于宪政制度,“公共行政就是公

法的明细而且系统的执行活动。一般法律的每一个具体执行细节都是一种行政行为。.……然而指导这些应予进行的工作的一般性法律,却显然是在行政管理之外和之上的。有关政府活动的大规模计划并不属于行政管理范围。因此,宪政制度所要过问的只是政府用以控制一般性法律的那些手段。”为了进一步说明行政管理的本质,他认为,宪法与行政管理职能之间“并不完全是‘意志’与相应‘行动’之间的区别,因为行政官员在为了完成其任务而选择手段时,应该有而且也的确有他自己的意志;他不是而且也不应该是一种纯粹被动的工作。这是一般决策和特殊手段之间的区别。”这里,威尔逊厘清了政治与行政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行政管理的运行方式和适用范围,从而为行政学研究后来的发展从研究对象上勾画出了一个初步的框架。

2.古德诺是如何看待“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答: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问题上的重要贡献主要并不是在于他率先提出了政治一行政二分法,而是在于他对政治一行政二分荤所做的进一步阐释,从而为其后来所提出的独创性行政学思想奠定基础。

古德诺明确指出,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之为“政治”与“行政”。古德诺之所以提出应将政治与行政相对地“二分”开,其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引出这样的观点:政府机构之间的分工不可能像政府两种功能之间的划分那样来得一清二楚。在他看来,“把每一种功能分派给一个分立的机构去行使是不可能的。这不仅因为政府权力的行使无法明确地分配,而且还因为随着政府体制的发展,政府的这两种主要功能趋向于分化成一些次要的和从属的功能。”古德诺反复强调的主线就是:政治与行政必须以某种方式取得协调。可以说,古德诺对“政治一行政二分法”的贡献,并是不在于他提出了这个“政治一行政二分法’’本身有什么新意,而是在于他通过对政治一行政二分法的进一步阐释第一次澄清了由这种“二分”的提法而容易造成的一种误解:认为一种政府功能只存在于一种政府机构之中;在于他第一次指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分权原则的极端形式不能作为任何母体政治组织的基础。因为这一原则

要求存在分立的政府机构,每一

机构只限于行使一种被分开的

政府功能。然而,实际政治的需

要却要求国家意志的表达与执

行之间协调一致。”很明显,古

德诺在此表现出的兴趣,主要已

不是在于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而是在于二者的“协调”。

古德诺在指出了政治与行政必

须取得某种协调之后,着重探讨

了如何取得这种协调:(1)这种协

调的基础便是政治必须对行政

取得某种形式的控制。(2)协调不

仅取决于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

制问题,而且还取决于行政权力

的必要集中问题。(3)美国走向政

治与行政协调的独特道路——

法外调节。美国政府体制得以顺

利运行所必不可少的“适度控制”

和“必要行政集权”全来自于一

种法定体制外的调节功能——

政党。(4)美国加强民主与效率协

调的主攻方向——政府体制的

改革。

3.试述韦伯的“官僚制”。

答:习惯上,尤其在汉语中,官

僚制是一个贬义词。然而,韦伯

所说的“官僚制”却有着截然不

同的含义。在他看来,所谓“官

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一分层、

集权一统一、指挥一服从等为特

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

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从纯技

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是效率

最高的组织形式,政府、军队、

宗教团体以及早期的企业都采

用的是这种组织形态,它是一种

高度理性化组织机构的“理想类

型”。可见,在这种意义上.“官

僚制”基本上属于中性词汇。

韦伯认为,作为一种理想的行政

组织形式,“官僚制”具有以下基

本特征:

(1)合理的分工:明确划分每一个

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

的形式严格固定这种分工是官

僚制的重要特征之一。韦伯认为,

组织根据分工要求规定每一职

位均有特定权责范围。这样不仅

有利于组织成员通过训练掌握

专门技能,更有利于提高组织的

工作效率。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官僚制

组织是一个等级实体,具有等级

与权力一致的特征,其中,将各

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组织

起来,形成一个指挥统一的指挥

链条,沿着自上而下的等级制,

由最高层级的组织指挥控制下

一层级的组织直至最基层的组

织。于是便形成了官僚制组织中

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在韦伯看

来,这种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可

以使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

确切知道从何处取得命令以及

把命令传达给何人,它有助于克

服组织管理中的混乱现象,提高

组织的工作效率。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在

官僚制组织中,管理工作不是随

心所欲地进行的.官僚制组织通

常要制定一整套规则和程序来

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行为,

以保证整个组织管理工作的一

致性和明确性。韦伯认为,这些

规则和程序是根据合理合法的

原则制定的,它们具有稳定性,

可以保证官僚制组织的合理性、

合法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在官僚

制组织中,一切重要决定和命令

都应当形成正式文件下达,并且

要记录在案,用毕归档,为此,

官僚制组织要设立一个妥善保

管一切记录和文件的“档案馆”。

韦伯认为,官僚制组织的这一特

征使得组织独立于个人之外。在

他看来,以文件形式下达决定和

命令,有利于下级组织及其成员

明确所下达的任务、规范要求和

应履行的权责;而就上级来说,

由于其对所属部门和个人的任

务分配比较明确具体且已记录

在案,因而也便于加强必要的控

制。有利于组织有效实现其目标。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韦伯认

为,人的个人情感和好恶等非理

性因素常常会影响其理性、合法

性和客观性,进而会助长亲情、

裙带和偏爱等关系,而这_切都

会严重干扰和妨碍组织管理工

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官僚制

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

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人

的行为的,人们在处理公务时只

应考虑合法性、合理性及有效性,

而不应考虑任何私情关系。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

制:官僚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就是专业管理人员的增加以及

在各业务部门中专家人数的增

加。韦伯指出.官僚制是建立在

高度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之上的,

为了有效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

和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各个部

门均有一套稳定且详细的技术

规范要求,因此,组织在各个领

域都必须配备专家和技术人员,

以适应工作需要。随着社会的进

步和科技的发展,官僚制组织必

须为其成员提供各种必需的专

业培训,以使其具备和增强处理

事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

高其服务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

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根

据韦伯对理想型官僚组织的分

析,它显然属于一种典型的行政

组织。他认为,从技术观点来看,

这种纯粹的官僚集权式行政组

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因

此这种组织是对人进行绝对必

要控制的最合理的手段,在精确

性、稳定性、严格的纪律性和可

靠性等方面都比其他组织形式

要优越,它能够正式应用于各种

行政管理任务中。

韦伯认为,官僚制具有巨大的优

越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严

密性;合理性;稳定性;普适性。

韦伯也指出了它的弱点。他认为,

官僚制压抑了人的积极性和创

造精神,使人成为一种附属品,

只会机械地例行公事,成为没有

精神的专家。没有情感的享乐人,

整个社会将变得毫无生气。

4.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有哪些

主要内容?

答:(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

高劳动生产率;(2)提高劳动生产

率关键在于为工作挑选“第一流

的工人”;(3)实行标准化原理;

(4)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

(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来

一次“精神革命”;(6)把计划职能

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

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7)实行职

能工长制;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

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怀特关于

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关系的论

述的认识。

答:行政环境是指围绕着行政活

动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和影响行

政管理、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效果

的各种因素的总和。随着社会的

变迁和发展,行政也相应地发生

变化。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往往

具有重要乃至决定性的影响。怀

特早在19世纪20年代便从经济

环境和政治环境、客观社会环境

以及科技环境等诸方面对行政

环境之于行政管理的重要影响

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

(1)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与公共

行政

怀特指出:“现代国家政府行政

的任务,深受这一时代政治、经

济与文化环境的影响”他认为,

环境首先影响着国家的行政制

度及组织。如英国统治美国时期

所建立的行政制度这一客观环

境深刻影响着美国独立后建立

的国家行政制度及其行政组织。

其次.国家经济上的发展变化也

直接影响着国家行政职能、任务

范围的变化发展。怀特认为,随

着工业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增多、

交通的拓展、贸易的扩大、都市

化和经济的垄断等经济环境的

变化,客观上必然要扩大政府行

政活动的范围,并增加了政府行

政的重要性和难度,此时放任主

义显然已不可取。因此,经济上

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行政必须从“守夜警察”的角色拓展到承担起干预经济、加强宏观管理的新职能。再次,在政治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业已存在的社会问题。政治环境的变化也要求政府加强协调劳资关系,强化社会管制,制定各种规制,通过有效管理来维护社会稳定。与此同时,对于政党的竞选,政府也必须加以干涉、规范,以防止“分赃制”的重演。怀特的这一思想已包含有行政管理必须适应环境才能发展、行政职能范围必须随客观环境变化而变化、保持行政的整体性和适应性等内容。

(2)客观社会环境与行政

随着经济等方面的发展,行政工作也须随之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国家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怀特将此归纳为以下几点:(1)随着美国政府职能的扩大,政府的支出日益增加,使公民的赋税相应增长,公民要求政府节约,反对政府高赋税;(2)随着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干预的加强,公民要求政府管理要民主;(3)经济贸易活动的拓展要求政府行政要高效,政府的支出要节约,政府行政的效能与节约是国家繁荣和商贸成功之第一要素(4)随着政府公务员队伍的扩大,公民要求政府应是忠实、优良及贤明之行政;(5)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应改革原有机构.增设新部门以管辖新的公共事务;(6)科学管理运动的蓬勃兴起,要求政府同样应实行科学管理,改进行政方法。

(3)科技环境与行政

怀特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国家行政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具体表现在:(1)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空前发展,不仅改革了行政的设备,而且改革了行政的任务,科学已经为行政目标的确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而且科学也改变了行政方法;(2)现代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现代行政管理过程中诸如决策、规划、设计、技术措施和监督等许多重要工作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3)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行政研究的发展,产生了行政科学,使行政管理从旧时的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因此,除科研机构外,在“行政领域中应分出研究之职务”,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行政管理的科学研究。

6.古利克对政府和行政问题的探讨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古利克对政府和行政问题的探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当私人行为证明不符合公共利益时政府应通过行动在

社会中扮演一种积极角色。应尽

可能建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

之间的合作机制,因为计划是所

有公共事业的一个基本要素。(2)

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都应提出

政策建议和执行政策,与此同时,

立法部门则只应承担批准行政

建议或否决行政建议的职责。(3)

在行政部门内,行政首长应通过

更为有力的层级控制、改进参谋

机构的支持、合并行政科室以及

减少州级政府和地方政府民选

官员的人数来其增强实力。(4)

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

间应就其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

建立和发展合作关系。尤其是,

联邦政府应承认州和地方的问

题具有全国性,因此联邦政府在

处理这些问题时应扮演一种领

导角色。(5)行政官员必然要涉及

到政治和政策问题,而且行政理

论应重新加以阐述以便在各项

行政职能中充分利用职业专长。

(6)应运用科学方法来发现能够

用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效益

的一般性行政原则。(7)组织的最

高领导人应在组织内部通过权

威机构和建立与发展统一目标

来对其行政分支组织进行内部

整合。总之,古利克的行政改革

方法意味着政府要承担新的职

能,所承担的工作要更有效率,

在行政机构内部以及对于作为

一个整体的行政分支机构而言

要集中,而且专家的管理要接受

民选行政首长的直接控制,要服

从立法机关的否决权并且要接

受公众监督。

7.厄威克在行政学上的主要贡

献是什么?试述其内容以及你

的看法。

答:厄威克在行政学上的主要贡

献在于他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

行政管理原则。

其主要内容:

(1)对前人管理理论的归纳和总

结.

厄威克选择了诸如法约尔、泰

勒’、福莱特、穆尼这些著名管

理学家的著作进行研究。对这些

管理学家的思想进行了系统阐

释,指出了它们的类似之处并且

使他们处于正确的相互联系之

中,便于读者理解,与此同时,

他也加进了自己的观点。正是通

过厄威克的分析,科学管理和古

典组织理论才得以结合,开始形

成了古典管理理论。’厄威克从

泰勒那里吸取了管理要以科学

调查为指导原则的思想,强调了

对工作的管理可以通过对工作

场所本身收集的客观资料的分

析来进行,他认为这是指导所有

管理职能的基本原则。厄威克关

于一般管理理论的言论和著述

是根据法约尔的管理五要素即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来展开的。在讨论这些要素的过

程中,厄威克多年以来一直在收

集和整理构成一个完美组织所

需的各种原则。厄威克认为,管

理过程由三个职能组成:计划,

组织和控制。这三个职能的指导

原则是预测、协调和指挥。

(2)对行政管理普遍原则的系统

化概括

厄威尔一直都致力于使范围广

泛的行政管理原则获得公认并

进而建立起专门的行政学知识

体系。在他看来,下列原则对于

一切行政组织的管理都具有普

遍适用性:

目标原则,即所有的组织都应当

确定出一个明确的目标;

人员与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原则,

亦称“为组织机构配备合适人员”

原则,即“决定某种目的(或‘计

划’)需要一些什么活动,并把这

些活动分成一些能分配给各个

人的小组”;

单头领导的原则,亦称“一人管

理原则”,即在一个组织中应该

由一个领导者承担管理职责;

专业参谋和一般参谋共存的原

则,即加强和发展“职能”部门

或“参谋”部门;

授权原则,即行政领导者要能够

把某些职权授予下级人员;

责权相符原则,即有权必须有责,

权责必须相符;

明确性原则,即是指各种职责都

应当有明确清晰的界线,要使从

上到下的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明

确的了解并承认各自的职责,而

且每一职位的职、权、责以及各

个职位之间相互关系均应以书

面的形式确定下来并传达给组

织的所有成员;

控制幅度原则,所谓控制幅度,

即是指每一个上级直接领导的

下属的人数。厄威尔认为,一个

行政领导人员直属的下级人员

数量应有一定的限度,宜小不宜

大。

8.巴纳德如何对组织定义?他

所说的“组织”具有哪些要素和

基本特点?

答:巴纳德认为,正式组织实体,

都是由物质、技术、人和社会关

系等方面或部分组成的协作系

统。他没有简单地把组织理解为

人的集团,而是将组织界定为

“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

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系统”。

其基本特点:(1)组织是由人的活

动或效力即人的行为构成的系

统,即巴纳德的组织概念所探讨

的不是组织的形式而是组织的

实质——人的行为。(2)组织是一

个系统,即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

调整的人的活动和行为的相互

关系。(3)组织是动态和发展的,

即当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同其它

部分的关系发生变化时,作为整

体的系统也要发生变化。(4)组织

是协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

两者揉合在一起,有时界限不太

明确。协作系统包括四个组成部

分,其组织是一个核心子系统:

物质子系统是机械设备、材料等

物质手段的系统;人员子系统指

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组成的集团;

而社会子系统则是指一个协作

系统同其它协作系统交换效用

的系统。协作系统以组织为核心,

把物质子系统、人员子系统和社

会子系统连接成为一个复合的

整体。(5)组织工作决不仅限于所

谓“组织内部”,对于一个组织来

说,其“内部”协作关系和“外

部”协作关系同等重要。在他看

来,作为管理者,不仅要注意内

部问题,而且要注意外部问题,

维持和加强种种协作关系是组

织工作的核心之一。

不论哪一级别的组织,全都包含

着三种基本要素:(1)协作意愿:

其含义是自我克制,交付出个人

行为的控制权以及个人行为的

非个人化。巴纳德认为,组织是

由人组成的,但真正组成为一个

协作系统的组织的,不是人,而

是人的服务、动作、活动和影响,

所以人们向协作系统提供服务

的意愿是必不可少的。(2)共同的

目标:它是协作意愿的必然推论。

巴纳德认为,组织成员协作意愿

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

织成员接受和理解组织目标的

程度,如果组织成员不了解协作

的目的和结果,就不可能诱导出

协作意愿来;同时,一个目标如

果不被组织成员接受,它自然也

不会导致良好的协作活动。所以,

对组织目标的接受几乎是和协

作意愿同时发生的。(3)信息交流:

指的是意愿、情报、建议、指示、

和命令等信息的传递。在巴纳德

看来,上述两个基本要素只有通

过信息交流把它们沟通起来,才

能成为动态的过程;组织、的共

同目标即使存在,如果不通过信

息交流使组织成员对此目标有

所了解,则没有意义;而为了使

组织成员有协作的意愿,能够合

理地行动,也必须有良好的信息

交流。所以,他指出,作为组织

的基本要素,信息交流是不可缺

少和无法取代的,组织的一切活

动都以信息交流为基础。

9什么是西蒙行政决策理论的主

体部分?试述其主要观点。

答:对行政决策过程的研究是西

蒙行政决策理论的主体部分。

其主要内容:

西蒙对行政决策过程的认识是与他对“决策”一词的理解密切相关的。他认为,关于“决策“一词的含义,不应仅从狭义上去理解,而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在他看来,广义的“决策”一词和“管理”一词几近同义。决策决不只限于从几个备选方案中选定一个这样的行动,而是包括几个阶段和涉及许多方面的整个过程。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1.“情报活动”,其任务是探查环境,寻求要求决策的条件;

2.“设计活动”,其任务是设计、制订和分析可能采取的备选行动方案;

3.“抉择活动”.其任务是从可供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适用的行动方案;

4.“审查活动”,其任务是对已经作出的抉择进行评价,这第四个阶段有时也被称之为执行决策任务的阶段。西蒙认为,尽管这四个阶段缺一不可,但对于优秀的行政管理者来说,四个阶段并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其中.关键性的是前两个阶段,后两个阶段次之。因此,他建议,在时间分配上,行政管理者应该用大部分时间去“调查经济、技术、政治和社会形势;判别需要采取新行动的新情况”;用较大部分的时间“独自或者是跟他的同僚们一起去创造、设计和制定可能的行动方案,以应付需要作出决策的形势”;而“用较少时间来选择他们为解决已确认的问题而制定的而且对其后果也已做过分析的决策行动”,同时.“还得用适量的时间去估价作为重复循环一部分的,再次导致新决策的过去行动的结果。”

西蒙对整个决策过程的四阶段划分只是在一般意义上来说的,他认为,在实际的决策活动中,诸阶段是相互交织的。一般来说,“情报活动”先于“设计活动”,而“设计活动”又先于“抉择活动”。但是,阶段循环的实际情况却要复杂得多,制定某一特定决策的每一个阶段,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决策制定过程。例如,设计阶段可能需要新的情报活动.而任何阶段中的问题又会产生出若干次要问题,这些次要问题又有各自的情报、设计和抉择的各个阶段,用西蒙的话来说,“也就是大圈套小圈,小圈之中还有圈。”

10.林德布洛姆渐进决策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你如何看待这一理论?

答:其一,林德布洛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的全面理性决策模式进行了批判:(1)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

的问题,而他们必须对自己的所

谓问题加以明确并予以说明。这

样,关于“问题是什么?”,不同

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存在有各种

争论的余地。但怎样解决这一问

题呢?目前还没有任何可以通过

分析来解决这一争论的方法。

(2)决策分析并不是万能的,对一

项复杂决策来说,分析永远没有

穷尽,有时或许还会造成错误;

而且在现实决策中,也不可能漫

无止境地分析下去。

(3)决策受到价值观影响。

其二,林德布洛姆明确了渐进决

策含义与基本原则:

所谓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

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基础

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

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改变,

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

决策目标。在林德布洛姆看来,

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

则:

(1)按部就班原则

(2)积小变为大变原则

(3)稳中求变原则

其三,林德布洛姆进一步分析了

推行渐进决策的原因:

在他看来,政策分析之所以不能

进行理性化的周密分析,而要采

用渐进分析,是因为决策与政策

的制定必然要受到政治、技术和

现行计划的制约,它们决定着决

策必然成为渐进过程,他分别从

上述这三个方面对推行渐进决

策的原因作了分析。

首先,决策的渐进性是由政治的

一致性所决定的。

其次,决策的渐进性也是由技术

上的困难造成的。

最后,决策的渐进性是由现行计

划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11.沃尔多如何论述官僚制与民

主之间的关系?联系实际谈谈

你对此的认识。

答:沃尔多说,由于政府与行政

一直都密切相连,所以行政与官

僚制也是密切相连的。在他看来,

我们时代的中心问题正是官僚

制与民主之间的潜在冲突。

在使用“官僚制“这个术语时,

沃尔多很小心地将他对这个术

语的用法与这个术语的通俗用

法和韦伯的理想类型区别开,按

照韦伯的理想类型,官僚制与理

性是一致的。而沃尔多却是在一

种描述一分析意义上使用“官僚

制”这个术语,在他看来,“官

僚制”仅仅意味着大规模的、正

式的、复杂的、任务专门化的以

及目标取向的组织。

在他看来,官僚制组织并非与民

主概念完全不相容,官僚制组织

可以为民主价值观提供重要支

持,例如,建立在能力和专长之

上的普遍性标准和机会。当然,

它们二者也有一些相抵触的特

点,例如,官僚制强调的是等级

规则,而民主强调的是平等;官

僚制依靠的是纪律和监督,而民

主强调的是自由原则。

沃尔多把官僚制与民主之间的

冲突视为一种窘境。一方面,权

力被视为一种应该分散的危险

物;另一方面,人们承认权力如

果引导得当则能够达到好的目

的。从公共行政方面说,这就意

味着官僚权力被视为一种不道

德的潜在力量而且应该鼓励分

权;同时,人们认为民主只有在

权力集中得既能够发挥作用又

负有应负的责任时才有存在的

可能。

沃尔多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

必须在民主与官僚制之间寻求

一种溶合,即承认不仅民主是合

乎需萼的而且官僚制也是必不

可少的。在他看来,我们应该承

认我们具有一种行政文化而且

我们应该利用这种文化来获得

尽可能多的人生利益。我们还必

须关心人类平等和参与的价值

观。即使大量的权威、等级乃至

压制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官

僚游戏也应该玩得让每一个人

都知道基本规则并允许人们根

据自己的技能和爱好来玩。此外,

我们还应该作好周密的计划以

便保护自由和自生的领域。简言

之,沃尔多是要让我们去改革这

个世界而不是试图逃避或消灭

这个世界。他希望我们在适应权

威与反叛之间寻求一种合理的

平衡。

1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里格斯提

出的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特点

的看法。

答:里格斯重点分析了现代泰国、

菲律宾的公共行政并据此提出

了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三个基

本特点:

(1)异质性

里格斯认为,“异质性”是指一

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存在

着不同的制度、行为和观点,极

不协调,表现出强烈反差。过渡

社会的多元社区、多元经济形式

以及多元价值使其公共行政具

有明显的多元性,即异质性特点。

从行政组织来看,一方面,中央

政府在航空、电子、通讯等部门

设有专门的机构并配备有现代

化的管理设施,勇一方面,在一

些偏远地区却根本没有专门的

行政机构,在那里,宗族、宗教、

宗派团体支配着一切。从人事行

政来看j过渡社会的异质性特点

表现为一种奇特的‘‘西化分子

反精英现象”。

(2)重叠性

过渡社会的行政异质性使行政

受到各种冲突的行政因素影响,

进而造成了公共行政的重叠性

特点。在里格斯看来,公共行政

的“重叠性”即行政机构的重叠

现象,具体是指,行政机构并不

一定产生其应当有的功能,行政

行为往往受非行政标准所主宰,

而不受行政标准所决定。当一个

行政机构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

能,不能完成其行政任务时,不

得不由另外一些非行政组织来

完成它的任务。里格斯认为。这

种重叠性是过渡社会的公共行

政特有的现象。在他看来,在传

统农业社会,由于所有功能都是

由一个机构来执行,行政不会出

现这种重叠性现象;在现代工业

社会,由于社会机构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行政也不会出现这种

重叠性现象;而在介于两者之间

的过渡社会,尽管有了相当程度

的社会分工,但其社会分工尚未

达到高度发展的程度;尽管专业

化职能机构及相应制度已经建

立,但其功能尚不能很好发挥。

里格斯认为,这种行政重叠性必

然导致合法机构受控于非法机

构以及派系林立、政出多门、互

相扯皮、彼此排斥等行政行为多

元化的恶果。

(3)形式主义

里格斯认为,过渡社会公共行政

的重叠性和异质性特点必然导

致其整个行政系统的形式主义。

所谓“形式壹义”即是指政府所

制定的法令和政策不能付诸实

施,形同虚设、徒有虚名。他认

为,任何一种行政制度都有理论

与实践脱节的形式主义,都可以

找到政策、法令不能贯彻的事例,

但是只有在像现代泰国和菲律

宾这样的过渡社会.形式主义才

达到了它的顶峰。

他认为,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形

式主义的首要表现便是宪法的

形式主义。过渡社会在变迁过程

中,IEt有的权力基础——神圣

的君主权力已经逐渐消解,替代

的人民主权的权力基础没有生

成起来。这种权力基础的危机影

响了统治和政府管理权力的社

会合法性。而这种合法性的缺乏

不仅使社会经常反抗政府的非

法之治,而且官僚结构内部也因

为没有主权权力者的监督和潜

在的制约,而很容易发生非法的

权力斗争。官僚间的政治比重越

高,则诸如效率、理性等纯行政

标准便可能越低。与行政一政治

化相关的一个现象是程序的仪

式化,即过去所推行的一切法规、

官僚习惯都逐渐固定成为一种

内在的价值。

里格斯认为,形式主义一旦与官僚权力相接触,就会产生许多矛盾和弊病以及种种社会不良之风。

13.“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它对当代公共行政的发展作出了什么重要贡献?

答:主要内容包括:

对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观的反思和批判;

对社会公平价值观的提倡;

对传统政治一行政二分法的突破;

动态、开放的组织观。

“新公共行政学”在理论研究和行政实践方面均对当代公共行政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理论研究来看;新公共行政学的贡献主要表现为:首先,超越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模式。新公共行政学借鉴和运用解释学方法和批判理论,强调民主行政下的有效沟通和意识形态的解放,着眼于对意义和价值的关注,俨然摆脱了传统“理性模式”的束缚;第二,迈开了行政学独立发展的步伐。1950~1970年,行政学已经沦为政治学和管理学的附庸,新公共行政学兴起之后,便不再局限于对制度和技术的研究定向,它并且试图从政治学和管理学中独立出来,许多专门行政研究机构和学会的建立便是公共行政学独立发展的典型例证;第三,扩大了公共行政的领域范围。新公共行政学认真细致研究和界定了“公共”的意义和范围,它着眼于建立公共哲学,倡导民主行政,不仅扩大了行政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也扩大了公共行政实际工作者的权力与责任;第四,完善了行政组织理论的内容。传统行政学理论的研究范围过于狭窄而且比较空洞,而新公共行政学者重新界定了行政组织的目的和意义,给行政组织理论赋予了一种规范性基础并且提出了理论建构的方向。第五,深化了行政教育的内容。过去按照传统行政学理论培养的行政人员大多为“效率机器人”,而新公共行政学者则强调应当培养一种德才兼备、高瞻远瞩、积极主动的行政通才。

从行政实践来看,新公共行政学基于社会公平原则所提出的诸如减少层级节制、分权、参与、民主行政、对社会民众的需求作出积极回应以及面对面沟通等观念和主张,从公共服务的平等分配、公务员权利的解放、利益与价值代表的多元化、参与观念的增强、内省伦理意识的建立以及人事行政的分权化等方面,均对当代美国政府及其行政管理

产生了重大影响。

14.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有哪

些基本内容?

答: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组织中目标的性质:战略性目

标;策略性目标;方案和任务。

(2)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

高层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下级

人员的参与;有充分的情报资料;

对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控制权;对

为实现目标而勇于承担风险的

组织成员予以激励和保护;相信

广大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和创造

性。

(3)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制定

目标;实现目标;对成果进行检

查和评价。

15.奎德是怎样论述政策分析

的?

答:(1)论述了政策分析及其必要

在奎德看来,一方面,政策分析

是一种应用的分析形式,它既不

同于运筹学,系统分析和成本二

收益分析这样的一般性分析理

论和方法,但又为了达到自己的

目的而使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另

一方面,政策分析是政策科学的

研究方法论,其目的在于帮助决

策者制定和改进政策,它在广泛

搜集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帮助

决策者阐释目标,寻找备选方案,

预测方案的效果,建立模型并对

方案作出评估,从而为决策者选

出最佳行动方案。政策分析的目

的在于寻求既出色又节省地完

成任务的方法。

奎德认为,政策分析的必要性可

以从决策失误以及决策机构的

低,效得到说明。在他看来,决

策失误有两种形式i一种是可以

避免的决策失误,即决策所必须

的信息、资料<证据完全具备,

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决策方法和

程序造成的决策失误,这种决策

失误虽说不是政策分析的责任,

但缺乏政策分析是一个重要原

因;决策失误的另一种形式是难

以避免的决策失误,这种决策失

误是由于决策所必须的信息、资

料、证据不充分或者有关事件的

未来发展尚未充分展现或者决

策所涉及的问题复杂并带有大

量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的,奎德

认为这种决策失误虽然难以完

全避免,但运用政策分析可以把

损失控制到最小程度,事实上,

在所有决策过程中,政策分析都

能帮助决策者作出更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奎德认为,几乎在所

有国家的政府部门中都常常表

现出决策上的低效。造成这种现

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到一

点就是缺乏政策分析,也就是说

我们没有充分和恰当地运用政

策分析方法去发现我们的目标,

去理解并解决我们的问题。从理

论上说,政策分析可以在一切决

策领域为我们提供帮助。

(2)提出了政策分析的要素

奎德认为,政策分析一般包括目

标,备选方案,效果,标准和模

型这五个要素。认真考虑这些要

素是任何一项优秀决策的必要

条件。

(3)说明了政策分析的过程

所谓政策分析的过程即是指政

策分析工作的先后次序,它是由

问题本身及其内容决定的,奎德

认为,无论问题属于何种性质,

政策分析过程都要包括五个基

本阶段:

总体概述:即试图阐明目标,解

释有关问题和限定问题范围。

广泛探索:在他看来,这个阶段

的任务是搜集作为分析依据的

材料.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寻找新的备选方案。

多方比较:根据可能产生的效果,

即每个方案可能涉及的成本,效

益及其他后果,依据不同标准对

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并列出优劣

顺序。

说明解释:依照实际和现实的考

虑对各种模型所展示的结果加

以说明。

测试检验:在奎德看来,从某种

意义上说,对于决策者是否根据

分析结果作出TiE确决策这一

点是永远无法进行检验的,因为

总会出现一些决策者所无力左

右的情况,但是他仍然认为根据

一种或若干种模型显示的结果,

尤其是在形势稳定时,我们确实

可以进行一些检验工作。

(4)论证了政策分析与政治因素

的关系

在他看来,与政策分析密切相关

的政治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政治可行性;谁是真正的委

托人。

16.布坎南所说的“政府失败”

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他对这

种“失败”的根源的分析及政策

建议?

答:所谓“政府的失败”,是指政

府的活动并不总是像应该的那

样“有效”或像理论上所说的能

够做到的那样“有效”。布坎南

认为,政府政策的低效率是指所

执行的政策不是最佳政策,这种

政策不能确保资源的最佳配置。

在布坎南看来,产生这一政府行

为的外部原因是缺乏一种约束

机制制约政府行为方式。如果约

束机制不能提供一种良性压力,

以确保任何人处于某一特权地

位时均不能过多地牟取私利,那

么再高尚韵执政官也不能保证

公共利益不被他或他的后继者

有意或无意地损害。正是在这个

意义上,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不

应该把增加社会福利与保证人

人平等的权力随便交给某一特

权机构或阶层,然后再虔诚地等

待他们的恩赐。理性的做法应该

是使这些特权机构或人物受制

于某一硬约束机制并且由公民

真正而非形式地掌握该约束机

制的最终决策权。

布坎南认为,导致政府机构工作

低效率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竞争机制。(2)缺乏降低

成本的激励机制。(3)政府机构自

我膨胀。(4)监督信息不完备。(5)

政府的寻租行为。

布坎南等公共选择理论家就如

何对这种失败进行补救提出了

一些颇有启发性的具体建议。(1)

创立一种新政治技术,提高社会

民主程度。(2)在公共部门恢复自

由竞争,改善官僚体制的运转效

率。(3)改革赋税制度,约束政府

权力。

总之.一旦发生公共生产低效率

的问题,就应该从现行体制上寻

找原因,从制度创新上去寻找对

策,以便从根本上减少政府的失

败。

17.霍桑认为政府公共部门有哪

些回应性障碍?应当如何运用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消除它们?

答:回应性是民主社会的政府公

共机构必须保持的一种重要价

值。霍哲引用罗克(Rourke)的定

义把回应性解释为“官僚的决策

与社区或有权为公众说话的官

员的偏好之间的相符程度。”这

种回应性可以在“一种大量权力

被授予下级行政部门的组织安

排中”得以实现。可见,回应性

显然与分权直接相关。分权通过

使政府更加贴近人民而可以促

进政策制定者更加关注公民的

意愿。霍哲认为,由于全面质量

管理也是一种分权的项目,所以

它也可以有助于政府公共机构

在一种骚动的环境中增强回应

性。他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和阐述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

于消除政府公共部门的回应性

障碍所具有的作用。

(1)回应性障碍之一:利益集团政

治与被俘虏的官僚机构

霍哲认为,通常,公共代理机构

倾向于听政党和有组织的利益

集团的话.而不是倾向于聆听公

众特地表达的“需求”。公民参与

存在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绝大

多数公民仍处于沉默状态,而且

有组织的利益集团却在积极参

与政治生活。在这种情境下,政

策后果很可能是为有组织的利

益集团而不是为了绝大多数公

民而存在的。

在霍哲看来,全面质量管理关于建立组织间的协作并且为外部顾客开展培训的方法可以消除这种回应性障碍。我们可以让各种公民团体、志愿者协会以及公民代表参与一个地方社区的重要决策过程。此外,为了增进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还要运用通过使用互联网的在线参与,从长远观点看,至关重要的是要对多数公民进行培训,为地方社区提供在线参与方面的适当培训和信息下是政府公共部门的责任。

(2)回应性障碍之二:官僚专长与信息歪曲

在霍哲看来,官僚专长会通过若干基本渠道影响公共政策;不公官僚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和提出的咨询建议可以塑造政治官员的决策,而且官僚机构具有执行的能力,它们在开展政府的工作时常被赋予裁量权,所有这些因素在一个组织中都可能会导致诸如信息歪曲这样的消极后果。这种有意的信息歪曲可能会使得公共组织很难适应其环境的变化。

霍哲认为,这种回应性障碍可以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的垂直协作和授权方法加以消除,因为垂直协作使每个雇员都有可能顺利地共享重要信息并且可以便于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在他看来,一个垂直小组不仅使最高管理层能够有机会从下级管理层那里获得重要信息,而且垂直小组同时还使下级雇员可以有权做出一些将会满足公民需要的决策。而且授权还可以提前排除信息歪曲的可能性。

(3)回应性障碍之三:专业化结构与狭隘的局部观念

尽管行政效率会随着专业化的增强而提高,但极端的职能专业化也会导致机构之间“狭隘的局部观念”。鉴于职能专业化与职能的分化直接相关,所以公共机构可能很难及时有效地对公民的各种需求做出回应,而且,狭隘的局部观念反倒会拖延为公民提供的公共服务。霍哲认为,全面质量管理中利用水平协作的方法可以消除这种回应性障碍,因为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要点之一就是消除部门间的障碍.通过利用水平小组,可以减少机构和部门间的冲突和紧张关系,在一个水平小组中,成员们能够建立相互的理解并且能够学会超越单位边界的合作。

(4)回应性障碍之四:归因错误与管理失败

归因是指关于一个人直觉而不是因果直觉的判断。霍哲认为,

在现实中,尽管组织领导者往往

倾向于接受一些将组织成功归

因于其自身行动并且将组织失

败归因于他人行动或外部因素

的范式,但是组织中的对立团体

却可能具有相反的归因原则。就

绩效管理而言,只要这种陈规信

念支配着人的思维,无论是在个

人层面还是在组织层面.绩效改

进都很难实现,因为在这种情境

下,人们并不试图找出政策或管

理失败的原因,而且他们也不会

承认“那是我们的错”。这种归

因使得公共机构很难适应一种

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而也就减少

了对顾客需求的回应性。

霍哲认为,全面质量管理中承认

雇员绩效的变动并消除数字定

额的方法可以消除这种回应性

障碍。在他看来,全面质量管理

假定任何组织都可能既具有绩

效表现好的工作人员也具有绩

效表现差的工作人员。今天成为

绩效表现好的人并非就意味着

明天也是一个绩效表现好的人。

同样,谁都不会知道一个在今天

绩效表现差的人是否明天就会

成为一个绩效出色的人。因此,

采用全面质量管垣方法的管理

人员不会责备雇员的低绩效表

现,相反,他们会努力从管理过

程方面寻找原因。而且L霉哲提

醒人们注意,戴明的14点之一

就是建议在这种情况下“消除数

字定额和标准”,因为在数字定

额和标准成为主要绩效指标的

地方,劳方与管理方之间的关系

很可能会处于敌对状态。在全面

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以顾客

为中心,承认雇员绩效的某种变

动并消除数字目标和定额将会

有助于公共机构以一种更加有

效的方式回应顾客的需求。

总之,霍哲认为,全面质量管理

的顾客中心论假定了在一种不

断变化的环境中每个组织都应

该是学习型组织,任何组织为了

生存都应该能够适应不断变化

的环境,政府公共组织当然也不

例夕I-,通过学习过程,政府公

共组织可以在骚动的环境中有

效回应顾客的需求。在他看来,

当今的许多公共组织常常正是

因为缺乏学习能力"Jr无法识别

和回应顾客的需求,而在这方面,

全面质量管理哲学对于帮助一

个公共组织有效回应环境具有

至关重要的意义。

18.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奥斯本与

古德塞尔提出的不同的政府改

革的原则的看法。

答:奥斯本认为,对传统的政府

官僚体制的改革应当遵循以下

十项原则:(1)掌舵而不是划桨;

(2)重妥善授权而非事必躬亲;

(3)注重引入竞争机制;(4)注重

目标使命而非繁文缛节;(5)重产

出而非投入;(6)具备“顾客意识”;

(7)有收益而不浪费;(8)重预防

而不是治疗;

(9)重参与协作的分权模式而非

层级节制的集权模式;(10)重市

场机制调节而非仅靠行政指令

控制。

古德塞尔提出的十大原则与之

针锋相对:(1)政府应是由人民通

过选出的代表桌控制的,而不是

企业家;(2)政府应该为公共利益

服务,而不是满足企业家的自我;

(3)政府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活

动,而非依据目标或任务;(4)

政府应该与私营企业的主要股

东合作而非任何一种合伙人;(5)

政府应该是灵活的、富有创造性,

但同时也必须具有公共责任心;

(6)政府活动的社会效果固然重

要,但也必须尊重那些为政府服

务的雇员;(7)在政府中,采取

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不违

背机会平等和公众监督的原则;

(8)简化繁文缛节是对的,但不能

破坏基本规范和法定程序;(9)

减轻财政负担的设想是可行的,

但不能无视行政工作本身对公

共开支的要求;(10)处理公共问

题应该具有创造性,但不能让少

数人中饱私囊。

19.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新公共管

理理论相比有哪些不同?其基

本观点如何?联系实际谈谈自

己的看法。

答:新公共管理的思想基础在于,

认识人类行为的最佳途径是假

定政府的行动主体和其他行动

主体都是根据它(他)们自己的自

身利益来做出选择和采取行动

的。按照这种观点,政府的角色

就是为了促进个人选择和实现

效率而释放市场力量,公民被视

为顾客而且问题是通过激励的

操纵来得以处理的,谷务员应该

成为获得“最佳交易”并且减少

成本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冒险

者。

相比之下,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

理论则主张,行政官员一开始就

应该认识到一种参与并旦开明

的公民权对于民主治理至关重

要。登哈特宣称,由于人的行为

不仅是一个自利的问题,而且还

涉及到价值观、信念以及对他人

的关心,所以这种“高度的”公

民权不仅很重要而且能够达到,

公民应该被视为政府的主人并

且能够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而

一起采取行动。因此,在登哈特

看来,公共利益超越了个人自身

利益的聚集,新公共服务通过广

泛对话和公民参与来追求共同

价值观和共同利益。这里,公共

服务本身被视为公民权的扩展,

它由为他人服务和实现公共目

标的欲望所促动。如果从这种观

点来看,行政官员的作用就是把

人们带到“桌子旁边”并且以一

种承认在一个民主系统中有多

种复杂层次的职责、伦理和责任

的方式来为公民服务。负责任的

行政官员应该努力使公民不仅

参与计划,而且还参与执行实现

公共目标的项目。这样做的原因

不仅在于可以使政府工作得更

好,而且还在于符合我们的价值

观。行政官员的职责主要不是控

制或使用激励,而是服务。按照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模式,

民主理想和对他人的尊重不仅

充满了我们与公民的互动过程,

而且还位公共组织内部被视为

榜样。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登

哈特为我们更进一步认识现时

代公共行政的本质特征提供了

一个全新视角。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的基本观点;(1)政府的

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2)

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3)

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

上要具有民主性;(4)为公民服务,

而不是为顾客服务;(5)责任并不

简单;(6)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

生产率;(7)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

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电大英语网考统考真题题库及答案完美版)

真题一 一、交际英语 1、- Hello, I'm David Chen. Nice to meet you. - _______ A:Are you? B:Nice to meet you too. C:Yes. D:Very nice. 答案: B 2、-- Happy birthday to you! -- _______________ A:Happy birthday to you! B:I am very glad. C:That's all right. D:Thank you. 答案: D 3、- Mr. Jones, this is Sean, an English teacher from the United States. - ______________ A:What can I do for you?

B:Nice to meet you. C:Please keep in touch. D: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答案: B 4、- I'm sorry. I lost the key. - ________ A:Well, it's OK. B:No, it's all right. C:You are welcome. D:You are wrong. 答案: A 5、- Could I speak to Don Watkins, please? - ________ A:Speaking, please. B:Oh, how are you? C:I'm listening. D:I'm Don. 答案: A 二、阅读理解 1、 Snowflakes look like white stars falling from the sky. But there have been times when snow has looked red, green,

电大会计学位英语模拟试题

会计专业学位外语考试模拟试题(1) 2010.12 一、语音题。(每空1分,共5分) 1、A. holiday B. some C. come D. cover 2、A. thousand B. surround C. cloudy D. should 3、A. great B. fate C. palace D. grade 4、A. move B. notice C. motor D. whole 5、A. choose B. flood C. spoon D. food 二、辩错题。(每题1分,共5分) 6、There was no bus. I have to walk home. A. no B. have C. to walk D. home 7、She has read the article last week. A. has read B. the C. article D. last 8、We set up a lot of universities since 1949. We have also set up a Central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A. set up B. since C. also D. a 9、By now Old Wang worked in that factory for twenty years. A. worked B. in C. that D. for 10、Now that they have successfully passed the TOEFL, the students were ready to begin their classes at the university. A. Now that B. successfully C. were D. to begin 9、Hangzhou is the most beautiful city I saw. A. the B. most C. city D. saw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1、It _____ the eyes to read in such poor light.

2020电大 行政组织学 第一章 行政组织学导论 章节测验题目+答案

第一章 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____ D.正式组织________。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____ A.非正式组织________。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____ C.强制性组织_______。 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____ B.互利性组织____。 5.行政组织是追求____ A.公共利益的组织___________。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组织,给予不同的定义,目前学界对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ABCD )。 A.静态的组织观B.动态的组织观C.生态的组织观D.精神的组织观 2.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BD )。B.正式组织C.非营利组织D.非正式组织 3.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上级服从程度、上级对下级权力运用的关系,将组织划分为( ABC )。 A.强制性组织B.功利性组织C.规范性组织D.集权性组织 4.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 ABCD )。 A.互利组织B.服务组织C.企业组织D.公益组织 5.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大体都发挥三种功能:( BCD )。 A.“调节”功能B.“聚合”功能C.“转换”功能D.“释放”功能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开放英语题题库及答案

开放英语(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1答案 选择题请在在选项上画√ 1、请自我评估一下目前的英语基础 你是否掌握了本课程作为起点要求的 600基础词汇:是否√ 2、你现有的词汇量约为 -:500词,熟练使用的词汇约为:300 3、请写出你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人称代词、冠词、一般现在时、词类、 there be的句型等的用法。 下面提供一些英语学习的方法, 供你参考。但请注意,语言的运用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不是专靠技巧能够获得的, 必须要对学习的内容本身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通过大量而反复的练习,才能真正做到熟能生巧。 (根据实际选择行当的方法用√表示 1、把英语当成获取信息、交流的工具,让英语派上用场,也让自己从学习中找到乐趣 . 2、每周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 帮助自己安排学习时间 , 完成学习任务 . 3、我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学习英语,不间断地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4、记忆单词时不是孤立地死记硬背 , 而是通过例句来记住它的含义 \搭配 , 并试着用它造句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5、学习新单词时注意它的词性及其变化形式。例如,名词要区分是可数还是不可数, 如果是可数名词,还要了解它的复数形式;动词要分清是及物,还是不及物,以及它的各种变化形式(单数第三人称的变化形式; ing 形式等等。

6、在学习新的语法知识时注意把新知识与已经掌握的联系起来,并进行归纳总结,加深理解。 7、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如小说、幽默故事等,以保证有足够的动力坚持下去。 8、看到好的的句子就把它摘抄下来,反复诵读。 9、先跟读音内容,尽量模仿其语音语调,然后再不跟录音自己大声朗读。将自己的朗读录下来与原录音内容进行比较,找出差距。 10选择一些难度适当的听力材料反复听然后进行听力练习,争取做到一字不漏。 11、营造听力的语言环境,如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节目,坚持每天都有语音输入, 锻炼自己的听力。 12、学完一篇课文后,将其译为汉语,然后不看原文再将汉语译文口译回英文,这样既作了复述练习, 又作了口语练习, 同时还发掘出一些学习课文时容易忽略的地道的英语用法。 13、经常选择身边非常熟悉的人或事物,用英语进行讲述。 14、说英语的时候不刻意追求语言形式上的完全正确, 而将注意力集中在要表达的意思上。 15、经常使用英英字典。 16、经常用英语记述一些身边发生的事情。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写在这里和大家共享。 认真预习和巩固复习,加强听、说、读、写训练,经常上网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1、下列名词的复数形式。 Parent photo bus life half child woman tooth

电大学位英语试题及答案

学位英考试试题-1 Part I Reading Comprehension (30%) Directions: There are three passages in this part.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ome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You should decide on the best choice and blacken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Passage 1 Questions 1 to 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Archaeology, like many academic words, comes from Greek and means, more or less, “the study of old things”. So, it is really a part of the study of history. However, most historians use paper evidence, such as letters, paintings and photographs,but archaeologists (考古学家) learn from the objects left behind by the humans of long ago. Normally, these are the hard materials that don't break down or disappear very quickly—things like human bones and objects made from stone and metal. It is very unusual to find anything more than the hard evidence of history--normally, the bacteria (细菌) in the air eat away at soft materials, like bodies, clothes and things made of wood. Occasionally, things are different. In 1984, two men made an amazing discovery while working in a bog called Lindow Moss, in the north of England. A bog is a very wet area of earth, with a lot of plants growing in it. It can be like a very big and very thick vegetable soup—walk in the wrong place and you can sink and disappear forever. The men were working when one of them saw something sticking out—a human foot! Naturally, the men called the police,who then found the rest of the body. Was it a case of murder? Possibly--but it was a death nearly two thousand years old. The two men had found a body from the time of the Roman invasion of Britain. Despite being so old, this body had skin, muscles, hair and internal organs—the scientists who examined him were able to look inside the man's stomach and find the food that he had eaten for his last meal! Why was this man so well preserved? (76) It was because he was in a very watery environment, safe fi:om the bacteria that need oxygen to live. Also, the water in the bog was very acidic. The acid preserved the man's skin in the way that animal skin is preserved for leather coats and shoes. How did he die? Understandably, archaeologists and other scientists wanted to know more about the person that they called,“Lindow Man”. (77) His hands and fingernails suggested that he hadn't done heavy manual work in his life—he could have been a rich man. They found that he hadn't died by accident. The archaeologists believe that he was sacrificed to three different gods. 1. Which language does the word “archaeology”come from? A. French. B. Greek. C. Roman. D. German. 2. The word “thes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refers to_______. A. letters B. photographs C. paintings D. objects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helped to preserve“Lindow Man”? A. Ice and Iow temperature. B. Bacteria and oxygen. C. Soil and energy. D. Acid and water. 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2019年电大《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年电大《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BCDE)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目标。 A.改善组织内部的行为方式 B.提高组织的业务能力 C.提高组织内员工的满意度 D.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E.提高组织内员工的积极性 2.(ABDE)属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环境。 A.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法律环境 D.工作环境 E.国际环境 3.(ABCE)属于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 A.时间性 B.主观能动性 C.消费性 D.客观规律性 E.创造性 4.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说法正确的是(ABCE)。 A.管理的系统化 B.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C.管理的规范化 D.管理思想的哲学化 E.管理的标准化 5.(AC)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一般特点。 A.综合性 B.规律性 C.实用性 D.能动性 E.精确性 6.(AC)说明了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A.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B.促进企业社会化 C.能使企业赢得人才制高点 D.促进社会科学化 E.能使员工随心所欲地工作 7.目前经济管理学界中出现的人性假设学说主要有(ABDE)。 A.经济人 B.社会人 C.管理人 D.复杂人 E.自我实现人 8.经济人假设理论中的“经济人”又称(AD)。 A.唯利人 B.管理人 C.社会人 D.实利人 E.复杂人 9.(ABCDE)属于人本管理机制。 A.动力机制 B.压力机制 C.约束机制 D.保障机制 E.选择机制 10.对人力资本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E)。 A.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 B.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 C.人力资本具有积累性 D.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 E.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

2020电大学士学位英语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必考重点【最新精编已排版

A act upon each other 相互作用 adapt oneself to 使自己适应…… a few (表示肯定)有些,几个 a great quantity of (接可数或不可数)大量 a good deal of (接不可数名词)许多,大量 a large amount of (接不可数名词)大量 a little (表示肯定)一些,一点点 a lot of (接可数、可数名词) 大量的,许多 a number of (接可数名词)若干,许多 above all 首先,首要,尤其是 after all 毕竟,终究 ahead of 在…前面,先于 all but 几乎,差一点;除了…都 all of a sudden 忽然 all over 到处,遍及;全部结束。 all right 令人满意的;(健康)良好的;好,行,可以 in all 总共,共计 all the same 仍然,照样地; all the time 一直,始终 and so on 等等 apart from 除…之外(别无);除…之外(尚有) a plenty of 许多,大量 as…as…像,如同,与…一样 as far as 远到;就…而言,至于 as follows 如下 as for 至于,关于 ask for leave 请假 as long as 只要,如果;既然,由于 as soon as 一…就,刚…便 as though 好像,仿佛 as to 至于,关于 as usual 照例,像平常一样- as well 也,又 as well as 除…之外(也),既…又 ask for 请求,要求 at a loss 困惑不解,茫然不知所措 at all (用于否定句)丝毫(不),一点(不) at all costs 不惜任何代价,无论如何 at all events 不管怎样,无论如何 at any rate - 无论如何,至少 at ease 舒适(地),安逸(地) at first 最初,起先at hand 近在手头,在附近 at last 终于 at least 至少 at most 至多,不超过 at no time 从不,决不。 at once 马上,立刻;同时,一起 at present 目前,现在 at the cost of 以…为代价 at the moment 此刻,目前 at the same time 同时;然而,不过 at the sight of 一看见…就 B back and forth (前后)来回地,反复地 back up 支持;倒退 be described as 被描写成 be in favor of 支持 be made up of 由…组成,由…构成 be short of 缺少,不足;未达到bear..in mind 记住(某事) because of 因为,由于 before long 不久以后 be worth doing sth 值得做某事 beyond the question 毫无疑问,确定无疑both...and..既…又…,不但…而且break down 损坏,抛锚 break in 破门(窗)而入;打断,插嘴 break into 强行闯进 break off -中断,中止 break one's leave ;超假 break out (战争等)爆发;使逃脱,使逃走break through 突破,突围 break up 打碎;终止,结束 bring about 带来,引起,导致 bring forward 提出(建议等) bring in to effect 使生效,实行 brmgin to operation …实施;使运行 bring out 使…显示出来;出版 bring up 教育,培养 build up 逐步建立、增强,增进 but for 倘没有,要不是 by accident 偶然 by air 通过航空途径;用无线电 by all means 尽一切办法,务必 by and by 不久,迟早

电大《法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国家的形成)。 3、不属于法的调整性职能的活动是(偿还债务)。 4、不属于法的保护性职能的活动是(依法纳税)。 5、划分法系的决定性标准是(法的传统)。 6、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7、英美法系是以(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8、在侵权行为法方面,自由资本主义的过错责任原则被当代资本主义的(严格责任原则)代替。 9、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的方 法。 10、既是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又是违法的行为有(结伙打架)。 11、“凡法律所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原则适用于(一般允许型)的法律调整。 12、“凡法律所不允许的,都是禁止”的原则适用于(一般禁止型)的法律调整。 13、下列哪些不能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自然过程)。 14、要求人们承担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的调整方法,被称为(禁止)的调整方式。 15、下列哪种关系在客观上要求法律来调整:(人身关系)。 16、法的创制是法的形成的(结尾)阶 段。 17、(保护性规范)是规定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的规范。 18、(授权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有权自己做出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19、(禁止性规范)是指禁止人们做出一定行为,即承担一定消极不作为义务的法律规范。 20、(法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21、(法规汇编)是指在不改变法规内容前提下,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涉及问题的性质或按发布时间的先后顺序予 以排列,汇编成册。 22、(法典编纂)是一种法的创制活动,它必须由立法机关按照职权范围和法 定程序进行。 23、下列属于法的适用的有(法院冻结某一公司的银行帐户)。 24、《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办法》属于(行政解释)。 25、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是(学理解释)。 26、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 法》施行后,原先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组织法失去效力。这属于(默示废 止)终止生效。 27、不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法律是(《香 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8、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指(主体、 客体和内容)。 29、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 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 为(行为能力)。 30、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必要条件是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31、(做出肯定行为的权利)是一种积 极行为的权利,处于权利的中心位置。 32、公民的名誉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 (人身利益)。 33、对于甲来说,属于法律事件的法律 事实是(甲的父亲的病故)。 34、法律关系产生的具体条件是(法律 事实)。 35、违法行为是指(一切具有社会危害 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的行为)。 36、(社会危害性)是违法的最本质特 征。 37、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 罚条例》的行为,是属于(行政违法行 为)。 38、故意或过失是(违法的主观方面)。 39、承担违宪责任的主体是(特定国家 机关及其领导人员)。 40、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国 家检察机关)。 41、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 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有错误, 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这种法 律监督称为(审判监督)。 42、我国法律监督的重点是(国家机关 创制法和适用法的活动)。 三、多项选择题 1、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法律行为、 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法律文化)等法 律现象。 2、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法、法律现 象及其规律、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3、属于理论法学的是(法哲学、比较 法总论)。 4、法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是(道德、 宗教)。 5、习惯靠(传统、惯性、社会舆论) 保证实施。 6、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基本形式是(制 定、认可)。 7、法是(一种规范、由国家制定或认 可的规范、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 范、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8、法的保护性价值实现的方式是(惩 罚犯罪、恢复被侵害的权利)。 9、法与利益的关系正确的是(利益是 法的创制的初始点、利益是法的实现的 动力和归宿、法确认、协调、实现利益、 法的实现就是法所保护的利益的实 现)。 10、法制包括(现行法律规则、法的运 行机制、法律文化传统、法学教育与研 究)。 11、勒内·达维把当代各国法律划分为 三大法系,即(大陆法系、英美法系、 社会主义法系)。 12、基本的法律调整的方式有:(积极、 允许、禁止)的调整方式。 13、下列哪些不能作为法律调整的对 象:(科学研究的自然现象、自然现象 发生的过程、大规模的社会过程)。 14、下列哪些能够作为法律调整的对 象:(财产关系、劳动关系)。 15、一般可以把法的制定过程分为两个 阶段,即(准备阶段、确立阶段)。 16、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法律规 范在逻辑联系上是由哪些因素或部分 构成的。一般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 构包括三个因素,即(假定、处理、制 裁)。 17、法律规范按其职能和专门化,可以 分为(调整性规范、保护性规范、专门 化规范)。 18、按照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调整性 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 范、积极义务性规范)。 19、根据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即法 律允许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进行个别调 整的程度,法律规范可分为(绝对确定 性规范、相对确定性规范)。 20、按照是否允许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当事人)依法自主调整进行分类,法 律规范可分为(任意性规范、强行性规 范)。 21、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主要有三 种方法,即(法规清理、法规汇编、法 典编纂)。 22、法的适用的主体有(国家机关、国 家授权的社会组织)。 23、法的适用结果有(产生权力义务关 系、变更权力义务关系、消灭权力义务 关系、实行法律制裁)。 24、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 含义包括(法律无差别地适用于全体公 民、公民平等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依 法保护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追究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 25、在我国,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有几 种情况,它们包括(法律自公布之日起 生效、法律本身规定了生效的具体时 间、法律本身规定了其生效时间取决于 其他法律的生效实行)。 26、在局部区域生效的法律是(地方性 法规、民族自治条例、地方国家机关制 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7、《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 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范围的规定》属 于(司法解释、检察解释)。 28、下列属于立法解释的有(全国人大 常委会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所作的解释、 国务院对其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

电大学位英语考试翻译试题

31. Tom’s father has taught English here since he graduated from Peking University.汤姆的父亲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这里教英语。 32. Please give this book to whoever comes first 请把这本书给最先来的人。. 33. Though it was late, they kept on working尽管已经很晚了,他们还在继续工作。 31. Apples here like water and sunshine. 这里的苹果喜欢水和阳光。 32. Fred was such a hardworking student that he soon came our first in the class. 弗莱德是一个学习十分用功的学生,以至于不久他就成了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 33. Ted and William have lived under the same roof for five years. 泰德和威廉已经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五年了。 31. A lot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mountain area are to be exploited and used. 那个山区有许多自然资源有待于开发利用 32. I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a checking machine is used to correct the students’ test papers. 在外语系,用阅卷机给学生阅卷 33. Th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by their teacher to do more liste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老师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多写 31. There is a large amount of energy wasted due to friction. 由于摩擦而损耗了大量的能量。 32. This place has plentiful material resources这个地方的物质资源是丰富的. 33. Various substances differ widely in their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各种材料的磁性有很大的不同 31. The more passions we have, the more happiness we are likely to experience. . 我们的激情越多,我们有可能体验到的快乐就越多。 32. Each time history repeats itself, the price goes up. 历史每重演一次,代价就增加(一分)。 33. In an age of plenty, we feel spiritual hunger. 在这个物质财富充裕的时代,我们感到精神上的饥渴 31. In no other country in the world can you find such plants as this one. 像这种植物在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中都找不到。 32. I was having a nap when suddenly the telephone rang我在睡觉时,电话铃突然响了。. 33.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闪光的东西,未必都是金子 31 Bill hit his car into a wall last night. 昨晚比尔开车时车撞到了墙上。 32 Would you please help me with this heavy box? 你能帮我抬一下这个很沉的箱子吗? 33 He has taught English in this university ever since he moved to this city. 自从他来到这座城市就在这所大学里任教 31 Transistors are small in size and light in weight. 晶体管的体积小,重量轻 32. John and his brother differ in personality even if their differences in age are not significant. 尽管约翰和他哥哥在年纪上相差不大,但他们的个性却不相同。 33. If you decided to learn a new language, you would have to dedicate yourself wholeheartedly to the cause. 如果你决定学一门新的语言,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 31. You needn’t go there anymore. He already knows about it. 你不必去了,他已经知道那件事了。 32. As is known to all,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33. The most common sampl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re the gases of the atmosphere, water, rocks, etc. 大气中的气体、水、岩石都是无机物中最普通的实例 76.The study was means to examine how the brain reacts to electromagnetic fields caused by wireless phone signals。研究意图检测大脑是如何对无线电信号引起的电磁场反应的 77.Experts said the results were interesting, but urged that they be understood with great care。专家指出这一结果值得关注,但是在解释时需要特别谨慎 78.Nor is electronic multitasking entirely new: We’ve been driving while listening to car radios since they became popular in the 1930s。电子操作的多任务处理也并不是全新的:自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它们流行开始,我们就边开车边听音乐了 79.Although multitasking kids may be better prepared in some ways for today’s fast-paced workplace, many scientists are positively alarmed by the trend。在如今的快节奏工作环境里,尽管能够多任务处理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也许会准备的更好,但许多科学家的确被这种趋势震惊了。 80.In Germany, nuclear power has been a repeatedly argued and widely felt issue for decades。在德国数十年来核武器已经被反复争论,并且引起广泛的讨论 81. Earthquakewhich recently happened in Japanhad changed the surface of earth。最近发生在日本的地震改变了

最新电大专科《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行政组织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 )理论。 A.行政生态 B.一般系统 C.社会人 D.动态平衡组织 2.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 )。 A.一般环境 B.内部环境 C.外部环境 D.组织环境 3.在单位和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为( )。 A.反比例关系 B.正比例关系 C.垂直关系 D.平衡关系 4.省级政府每届任期( )。 A.5年 B.3年 C.4年 D.6年 5.期望理论中的激励力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 )的综合作用。 A.期望概率 B.公平 C.个性倾向 D.努力程度 6.行政组织决策是以( )为后盾。 A.权力 B.组织 C.行政权力 D.权利 7.合作意向都很高,宁可牺牲自身利益而使对方达到目的的冲突处理模式为( )。 A.争斗型 B.协作型 C.妥协型 D.克制型 8.信息的发讯者和受讯者 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进行 信息的交流与意见反馈,直到双 方共同了解为止,这种沟通形式 为( )。 A.非正式沟通 B.双向沟通 C.单向沟通 D.正式沟通 9.根据行政组织文化产生 的时间,行政组织文化可以分为 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和( )。 A.行政主体文化 B.当代行政组织文化 C.行政统治型文化 D.权力导向型文化 10.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 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 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 ( )问题。 A.结果 B.投入 C.手段 D.质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以 上答案 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1.古典传统组织理论的主要 代表人物有( )。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12.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 关,它( )。 A.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产生 B.由中共中央产生 C.行使最高国家权力 D.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 13.组织管理心理主要由( ) 组成。 A.需要心理 B.群体心理 C.组织心理 D.个体心理 14.戴维斯在《管理沟通与小道消 息》一文中指出,口头传播方式的非正 式信息交流渠道 或形式主要有( )。 A.单线式 B.流言式 C.偶然式 D.集约式 15.我国行政组织文化正在向 ( )方向迈进。 A.法治型文化 B.开放型文化 C.参与型文化 D.服务型文化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6.组织结构设计 17.行政组织决策程序 18.冲突 19.组织沟通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领导影响力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 方面? 21.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功能。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2.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 重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3.试论组织变革的途径和策略。 试卷代号:2542

电大期末考试2018年《领导学基础》课程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及打印版整理精编

二、名词解释 1、领导(是以实践中心展开的,由拘役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2、领导活动的主体也称领导主体(是指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3、领导客体(是指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 4、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调动和激励下属的方式与方法) 5、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6、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7、内隐领导理论(有关领导概念的看法,既含有领导者是什么,又含有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既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要求, 也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期望。心理学家将这种探明人们“内心” 领导概念结构的理论之为内隐领导理论。 8、柔性领导(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9、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发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岀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10、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11、充分授权(也叫一般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在下达任务时,允许下属自己进行决策,并能进行创造性工作。充分授权又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柔性授权;二是模糊授权;三是惰性授权) 12、不充分授权(也称之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规定) 13、制约授权(又叫复合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将某项任务的职权分解授权给两个或多个子系统,使子系统之间产生相互制约的作用,以免岀现疏漏) 14、弹性授权(又称动态授权,是指在完成任务的不同阶段采 15、“腐败”概念(被称作为“权力腐败”概念的简称,它特指权力的蜕变。即权力主体滥用权力或者偏离公共职责,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的特殊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 16、权力制约(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对权力的限制与约束。具体地说,就是享有制约权力的个人或者组织与解体,运用民主、法制与新闻舆论等多种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权力所有人与行使者所形成的特定的限制与约束关系) 17、领导体制(就是指在组织内部与领导活动中,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领导权限的划分及其所形成的用以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的制度体系) 18、领导层次(是指领导体制中纵向组织结构的等级层次,有多少等级层次,就有多少领导层次) 19、领导幅度(亦称“领导控制跨度”是指领导者可直接下达 命令发岀指示并直接向他汇报,对他负责的人数) 20、直线式领导组织结构(又称层次制、分级制、金字塔式或传统式组织结构。它将是一个领导系统或单位,在纵向上垂直划分为若干层次(从最高德指挥中心到最低的基层单位)形成一个逐级扩散、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21、职能式组织结构(又称分职制,它是一种为了完成某一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或特定的领导功能而成立的某些专门性机构) 22、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一一 目标"结构) 23、一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24、委员会制(又称之为会议制或者合议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由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行政负责人共同行使的领导体制) 25、自然集体领导(是一种原始的、初级的、简单的领导体制,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产生在原始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主要表现为氏族议事会、部落议事会与部落联盟议事会等形式,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对简单协作劳动的领导与军事指挥要求的领导体制) 26、领导环境(是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 27、职位权力(是指与领导主体的职位相联系的正式职权以及领导主体从其上层和整个组织、群体各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的程度) 28、领导环境的发展(是指领导主体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适于发挥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全新环境条件,实现领导环境的优化乃至创新) 29、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同文化的风俗、行为和生活 方式的一个有力的决定因素) 30、领导文化(是指领导者群体或个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得到发展,对于领导活动的过程、本质、规律、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