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五章试题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五章试题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五章试题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五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氧族元素

总体目标:

1.了解氧化物的分类

2. 握氧、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3.掌握硫的多种氧化态所形成的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各节目标:

第一节氧及其化合物

1.掌握氧、臭氧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氧的成键特征

2.了解氧化物的分类;掌握主要氧化物的结构、制备和性质(与水的作用、酸碱性)

3.掌握过氧化氢的结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性质和用途

第二节硫及其化合物

1.了解硫的同素异形体、制备、性质和用途

2.掌握硫化氢的制备、结构和性质;了解金属硫化物的主要性质

3.掌握SO

2、SO

3

、H

2

SO

3

、H

2

SO

4

和它们相应的盐、硫代硫酸及其盐、过二硫酸及其盐

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第三节硒、碲及其化合物

了解硒、碲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习题

一选择题

1.H

2O

2

熔、沸点较高(分别为273K和423K),其主要原因是()

A .H

2O

2

相对分子质量大 B. H

2

O

2

分子极性大

C. H

2O

2

分子间氢键很强,在固液时均有存在缔和现象 D. H

2

O

2

分子内键能大

2.气态SO

3

分子的几何构型是()

A.线性

B.平面三角形

C.弯曲形

D.三角锥

3.在293K,101.3KPa压力下,1体积水可溶解H

2

S气体2.6体积即饱和,

此H

2

S饱和溶液pH值约为()

A.2.5

B.3.8

C.3.5

D.4.0

4.在分别含有0.1mol/L的Hg2+,Cu2+,Cr3+,Zn2+,Fe2+的溶液中,在酸度为0.3mol/L条件下,通H

2

S至饱和都能生成硫化物沉淀的是()(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Cu2+,Hg2+ B.Fe2+,Cr3+ C.Cr3+,Hg2+ D.Zn2+,Fe2+

5.既能溶于Na

2S又能溶于Na

2

S

2

的硫化物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ZnS

B.As

2S

3

C. HgS

D.CuS

6.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后,会产生多硫物的是()

A.H

2S B.Na

2

S C.Na

2

SO

3

D.Na

2

S

2

O

4

7.热分解硫酸亚铁的最终产物是()

A.FeO+SO

3 B.FeO+SO

2

+1/2O

2

C.Fe

2O

3

+SO

2

D.Fe

2

O

3

+SO

3

+SO

2

8.用于制备K

2S

2

O

8

的方法是()

A.在过量硫酸存在下,用KMnO

4使K

2

SO

4

氧化

B.在K+离子存在下,往发烟H

2SO

4

中通入空气

C.在K+离子存在下,电解使H

2SO

4

反发生阳极氧化反应

D.用Cl

2氧化K

2

S

2

O

3

9.下列含氧酸中酸性最弱的是()

A.HClO

3 B.HBrO

3

C.H

2

SeO

4

D.H

6

TeO

6

10.硫的含氧酸酸性递变规律是()

A.H

2SO

4

>H

2

SO

3

>H

2

S

2

O

7

>H

2

S

2

O

4

B.H

2

SO

4

>H

2

S

2

O

7

>H

2

SO

3

>H

2

S

2

O

4

C.H

2S

2

O

7

>H

2

SO

4

>H

2

SO

3

>H

2

S

2

O

4

D.H

2S

2

O

7

>H

2

SO

4

>H

2

S

2

O

4

>H

2

SO

3

11.下列四种硫的含氧酸盐中,氧化能力最强的是();还原能力最强的是()

A.Na

2SO

4

B.Na

2

S

2

O

3

C.Na

2

S

4

O

6

D. K

2

S

2

O

8

12.下列各种硫的含氧酸,可以是同多酸的是()

A.H

2S

3

O

6

B.H

2

S

2

O

7

C.H

2

S

3

O

10

D.H

2

S

6

O

6

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自然界中只存在单质氧而没有单质硫

B.氧既有正氧化态的化合物,又有负氧化态的化合物

C.由H和18O组成的水叫做重氧水

D. O

2和O

3

为同素异形体

14.常温下最稳定的晶体硫的分子式为()(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S

2 B.S

4

C.S

6

D.S

8

15.为使已变暗的古油画恢复原来的白色,使用的方法为()

A.用SO

2气体漂白 B.用稀H

2

O

2

溶液擦洗

C.用氯水擦洗

D.用O

3

漂白

16.干燥H

2

S气体,可选用的干燥剂是()

A.浓H

2SO

4

B.KOH

C.P

2

O

5

D.CuSO

4

17.关于O

3

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

3比O

2

稳定 B.O

3

是非极性分子

C.O

3是顺磁性物质 D.O

3

比O

2

的氧化性强

18.不溶于Na

2S

2

的硫化物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ZnS

B.As

2S

3

C.Sb

2

S

3

D.SnS

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SO

2分子为极性分子 B.SO

2

溶于水可制取纯H

2

SO

3

C. H

2SO

3

可使品红褪色 D. H

2

SO

3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0.工业上生产SO

2

的方法主要是()

A.焙烧FeS

2

B.单质硫在空气中燃烧

C.亚硫酸盐与酸反应

D.浓硫酸与铜反应

21.下列各对物质中,能发生反应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CuS 和HCl

B.Ag 和 HCl

C.AlCl

3和 H

2

S D.Na

2

SO

3

和 I

2

22.对多硫化物的性质不正确的叙述是()(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H

2S

2

的酸性比H

2

S要强一些

B多硫化物的颜色比相应硫化物要深一些

C 多硫化物中硫的氧化数为负一,因此多硫化物具有同等的氧化性及还原性D多硫化物遇酸分解有H

2

S气体及S析出

23.硫酸盐具有的共性是()黑龙江

A.硫酸盐都是可溶性盐

B.从溶液中析出的硫酸盐都含有结晶水

C.具有高的热稳定性,且金属价态越高,硫酸盐越稳定

D.硫酸盐有形成复盐的特性

二填空题

1.臭氧分子的结构为,O—O之间的键级为,所以它的化学性质比氧分子 .

2.多硫酸的立体结构式为;连多硫酸的立体结构式为 .

3.长期放置的 Na

2S或(NH

4

2

S,颜色会变浑,原因是 .

4.氧族元素价电子层构型是;随着电离势降低,它们的减弱;硫、硒、碲常见氧化数为;在焦硫酸分子中硫的氧化数为;在硫代硫酸钠分子中硫的氧化数为;在连四硫酸钠分子中硫的氧化数为。

5.在硫的含氧酸盐“过二硫酸盐、硫代硫酸盐、连多硫酸盐和硫酸盐”中氧化能力最强的是;而还原能力最强的是 .

6.H

2S、H

2

Se、H

2

Te、H

2

SO

4

、H

2

SeO

3

中最弱的酸是 .

7.硫的两种主要的同素异形体是和。其中稳定态的单质是,它受热到95℃是,转变为,两者的分子都是,具有状结构,其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8.高空大气层中臭氧对生物界的保护作用是因为 .

9.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胆矾;石膏;绿矾;芒硝;

皓矾;泻盐;摩尔盐;明矾。

10.染料工业上大量使用的保险粉的分子式是,它具有强性。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11.氧的化学性质与同族其他元素比较有较大差别,其主要原因是。黑龙江

12.硫酸铜受热分解为;硫酸银受热分解为;亚硝酸钠受热分解为 .(川师大《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三、计算题

1.少量Mn 2+可以催化分解H 2O 2,其反应机理解释如下:H 2O 2能氧化Mn 2+为MnO 2,后者又能使H 2O 2氧化,试以电极电势说明上述解释是否合理,并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已知:V Mn MnO V O H O V O H O H 23.1/,68.0/,77.1/22022202220===+???)

2.为什么在FeSO 4溶液(0.1mol ?L -1)中,通入H 2S 得不到FeS 沉淀?若要得到FeS 沉淀,溶液中H +离子浓度应小于若干?(已知Ksp (FeS ))=

3.7×10-19,[H +]2[S 2-]=1.1×10-24)

3.在0.3mol ?L -1盐酸溶液中含有0.03mol ?L -1ZnS 和0.02mol ?L -1CdSO 4于室温下通H 2S 达饱和时,⑴是否生成ZnS 和CdS 沉淀?⑵沉淀完全后溶液中H +离子和其它残留离子的浓度各是多少?

(已知:H 2S:K 1=5.7×10-8

, K 2=1.2×10-15

; Ksp(ZnS)=1.2×10-23, Ksp(CdS)=3.6×10-29)

4.(1)往[Cu 2+]=0.10mol ?dm -3溶液中通H 2S 气体达饱和,CuS 沉淀是否完全? (2)通H 2S 气体达饱和,使溶液中Zn 2+成ZnS 完全沉淀,溶液pH 值应是多少? (3)通H 2S 气体达饱和,使溶液中Fe 2+成FeS 完全沉淀,溶液pH 值应是多少? (4)某溶液中含有Fe 2+

,Zn 2+

及Cu 2+

,它们的起始浓度都是0.10 mol ?dm -3

。若向溶液中通入H 2S 气体以分离这三种离子,如何控制溶液的酸度?

5.对于反应3O 2=2O 3,25℃的△H 0=284KJ ,平衡常数为10-54,计算此反应的 △G 0和S 0。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C

2.B

3.D

4.A

5.B

6.B

7.D

8.C

9.D 10.D 11.D;B 12.B 13.A 14.D 15.B 16.C 17.D 18.A 9.B 20.A 21.D 22.C 23.D 二 填空题

O 1.5;活泼

2. O

S O O

S O

O

O S O O

S O O

(S)x (x=0~4)

3.在空气中,S 2-氧化成S ,S 溶解在Na 2S 或(NH 4)2S 中生成-2n S (多硫离子)多硫离子中含有S 数可高达6、甚至9,颜色为黄或红棕色。

4.ns 2np 4

;非金属性;-2, +4, +6; +6; -2; +5/2

5.过二硫酸盐;硫代硫酸盐

6.H 2S

7.斜方硫,单斜硫。斜方硫,单斜硫,S 8,环,sp 3

8.吸收紫外线

9.CuSO 4?5H 2O , CaSO 4?2H 2O , FeSO 4?7H 2O , Na 2SO 4?10H 2O , ZnSO 4?7H 2O , MgSO 4?7H 2O ,(NH 4)2SO 4?FeSO 4?6H 2O , K 2SO 4?Al 2(SO 4)3?24H 2O 10.Na 2S 2O 4,还原 11.氧的原子半径与同族相比要小的多,而电负性却很大 12.CuO 和SO 3 Ag 、SO 3 和O 2 Na 2SO 4 和 Na 2S 四计算题 1.解:因为054.023.177.1/0/22

2

2

2

>=-=+

-Mn

MnO O H O H ??

所以

H 2O 2作氧

化剂可把Mn 2+氧化为MnO 2。

同时055.068.023.1//2220220>=-=-+O H O Mn MnO ??

所以,在此反应中H 2O 2又作还原剂,本身被MnO 2氧化为O 2。

H 2O 2+Mn

2↓+2H +(H 2O 2作氧化剂)

MnO 2+H 2O 2+2H

2+Mn 2++2H 2O(H 2O 2作还原剂)

由此可见上述解释是合理的。

2.解:Fe 2++H 2

+……①

推导:Ksp=[Fe 2+][S 2-]∴[S 2-]=Ksp/[Fe 2+] 又∵H 2

++S 2-,K 总=K 1K 2=1.1×10-23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六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七章卤素 总体目标: 1.掌握卤素单质、氢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2.掌握卤素及其化合无各氧化态间的关系 各节目标: 第一节卤素单质 1.了解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溶解性等等 2.掌握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水作用、与金属的反应、与非金属反应、与氢气的反应及其递变规律;了解卤素单质的用途 3.运用元素电势图来判断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 第二节卤化氢和氢卤酸 掌握卤化氢的酸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其变化规律;卤化氢的制备方法 第三节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和拟卤素 了解卤化物的分类;金属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和拟卤素的主要性质和制备 第四节卤素的含氧化合物 了解卤素含氧酸及其盐酸性、氧化性强度及变化规律 Ⅱ习题 一选择题 1.某元素的电势图为:E A ?M4+-0.15M2+-0.14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2+不能发生歧化反应 B. M2+是强氧化剂 C. M是强还原剂 D. M4+与M 反应生成M2+ 2.碘的电子结构式是[Kr]5S25P5 ,指出下列哪种化学式的化合物不能存在() A.IF 5 B.IF 7 C.Na 3 H 2 IO 6 D.HIF 3.下列关于(CN) 2 的反应中,不象卤素单质反应的是() A.(CN) 2 +H 2 O==HCN+HCNO B.可在空气中燃烧 C.与银、汞、铅反应得难溶盐 D.与卤素反应生成CNCl、CNBr等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论在酸性还是在碱性介质中,卤素电对X 2 |Xˉ不变

B.由于卤素阴离子(Xˉ)具有还原性,所以能用电解卤化物水溶液的方法制备卤素单质 C. 卤素阴离子可以作为路易斯碱而构成配合物的内界 D.氟的电负性最大,所以F 2 分子中的共价键是所有共价键中最强的 5.在含Iˉ的溶液中通入Cl 2 ,产物可能是() A.I 2和Clˉ B.ClO 3 和Clˉ C.ICl 2 ˉ D.以上产物均有可能 6.将氟气通入水中,生成的产物可能有() A.O 2、O 3 和HF B.OF 2 和HF C.H 2 O 2 和HF D.以上诸种 7.冷的氯水中微粒的种类有()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8.卤素互化物一般由较重卤素和较轻卤素构成,在卤素互化物分子中,较轻卤素原子个数一般为() A.1 B.2 C.1、3、5、7(奇数) D.2、4、6(偶数) 9.下列物质受热产生Cl 2 的是() A.Cl 3O 5 B.ClO 2 C.Cl 2 O 2 D.Cl 2 O 10.关于SnCl 2和SnCl 4 的熔沸点高低,正确的是() A.SnCl 2高于SnCl 4 B. SnCl 2 低于SnCl 4 C.两者差不多一样高 D.外界条件不同,熔、沸点高低不同 11.制备F 2 实际所采用的方法是() A.电解HF B.电解CaF 2 C.电解KHF 2 D.电解NH 4 F 12.实验室制备Cl 2 最常用的方法是() A.KMnO 4与浓盐酸共热 B.MnO 2 与稀盐酸反应 C.MnO 2与浓盐酸共热 D. KMnO 4 与稀盐酸反应 13.实验室制得的氯气含有HCl和水蒸气,欲通过二个洗气瓶净化,下列洗气瓶中试剂选择及顺序正确的是() A.NaOH,浓H 2SO 4 B.CaCl 2 ,浓H 2 SO 4 C.H 2O,浓H 2 SO 4 D. 浓H 2 SO 4 ,H 2 O 14.下列各对试剂混合后能产生氯气的是() A.NaCl与浓H 2SO 4 B.NaCl与MnO 2

山东大学2017年无机化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大学2017年无机化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无机化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03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造诣的身心健康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应掌握坚实宽广的化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深入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的专门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及时了解无机化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科技协作管理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机与现代信息工具;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应的产业部门承担教学、科研、高新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无机材料化学 2、配位化学 3、能源与环境材料 4、无机材料制备 5、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制5年,学习年限为5-7年。 四、培养方式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其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的导师或校外导师,研究生导师任组长。 五、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其中硕士研究生阶段应修学分不少于30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分(含前沿讲座2学分与社会实践2学分)。博士阶段应修学分不少于10学分(包括博士阶段前沿讲座4学分)。 六、课程设置 硕博连读培养研究生在修完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后,应修本专业博士研究生除外国语以外的课程。 (一)必修课 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硕士阶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博士阶段) 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 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 社会实践2学分 社会实践:硕士生在读期间应参加一定量的教学实践工作,可辅导本科生课程、参加实验室建设、承接横向课题、参与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或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结束后写出总结报告,导师根据报告评定成绩,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成绩及格以上记2学分。 前沿讲座6学分。 前沿讲座贯穿硕博连读培养的全过程。 (1)前沿讲座的目的和内容: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了解本学科相关研究方面的重大学术问题和前沿性问题,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前沿讲座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文献讲座、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等。 (2)前沿讲座的形式:“研究生前沿专题讲座”形式有两种:研究生和指导教师参加的、指导教师主持

大学无机化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六章试 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六章化学键理论 本章总目标: 1: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别; 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和键参数的关系; 3:重点掌握路易斯理论、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以及分子轨道理论。 4:熟悉几种分子间作用力。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离子键理论 1:掌握离子键的形成、性质和强度,学会从离子的电荷、电子构型和半径三个方面案例讨论离子的特征。 2:了解离子晶体的特征及几种简单离子晶体的晶体结构,初步学习从离子的电荷、电子构象和半径三个方面来分析离子晶体的空间构型。 第二节:共价键理论 1;掌握路易斯理论。 2:理解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掌握价键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点和共价键的类型。3:理解并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要点并学会用此理论来判断共价分子的结构,并会用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来解释分子的构型。 第三节:金属键理论 了解金属键的能带理论和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 第四节:分子间作用力 1:了解分子极性的判断和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以及氢键这种次级键的形成原因。 2;初步掌握离子极化作用及其强度影响因素以及此作用对化合物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合物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2 C. Na 2 O 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能最大的是()

A. O 2 C. O 2 2+ D. O 2 2- 3. 下列化合物共价性最强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C. BeI 2 4.极化能力最强的离子应具有的特性是() A.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大 B.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小 C.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小 D.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大 5. 下列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弱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3 C. SiCl 4 6.对下列各组稳定性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O 22- B. O 2 ->O 2 C. NO+>NO D. OF->OF 7.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3 C. Na 2 O 2 8.下列各对物质中,是等电子体的为() 和O 3 B. C和B+ C. He和Li D. N 2 和CO 9. 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3 C. PCl 3 10.下列分子中含有两个不同键长的是() A .CO 2 3 C. SF 4 11.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电子对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H 2O B. H 3 O+ C. NH 3 D. NH 4 + 12.氨比甲烷易溶于水,其原因是() A.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别 B.密度的差别 C. 氢键 D.熔点的差别 13. 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CCl 43 C. BCl 3 D. PCl 5 14.下列哪一种物质只需克服色散力就能使之沸腾( ) 15. 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等性杂化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习题16 过渡元素(二)

过渡元素(二) 1.试回答和解释下列事实: (1)PdCl 2·2PF 3比PdCl 2·2NH 3稳定?而BF 3·NH 3却比BF 3·PF 3稳定得多?这是为什么? (2)相应的化学式为PtCl 2(NH 3)2的固体有两种异构体(顺、反),它们的颜色不同,一种 是棕黄色,另一种是淡黄色;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也有差别,其中溶解度较大的应是哪一种?为什么? (3)钌和锇的四氧化物都是低熔点的固体(RuO 4为298K 、OsO 4为314K ),试加以解释。 (4)ZrO 2的碱性比TiO 2强,为什么? (5)Nb 和Ta 的原子半径几乎相同,为什么? 2.Pt(NH 3)2(NO 3)2有α和β两种构形。α形与草酸反应生成Pt(NH 3)2C 2O 4,但β形与草酸反应得到的反应产物却是Pt(NH 3)2(C 2O 4H)2。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产物?用什么物理方法来区分α形和β形。请画出这两种配合物的结构式。 3.完成下列方程式 (1)Pt +HNO 3+HCl → (2)PdCl 2+CO +H 2O → (3)K 2PtCl 6+K 2C 2O 4 → (4)MoO 42-+Zn 2++H + → (5)Mo 3+ +NCS - → (6)(NH 4)2PtCl 6 → (7)K 2PtCl 6+N 2H 2·2HCl → (8)ZrCl 4+H 2O → (9)PtF 6+Xe → (10)Ru +KClO 3+KOH → (11)MoO 3+NaOH → (12)WO 3+NaOH → (13)WO 3·nH 2O → (14)(NH 4)2ZrF 6 → 4.Zr 和Hf 有何宝贵的特征?基于这些特性有哪些主要用途? 5.锌汞齐能将钒酸盐中的钒(V )还原至钒(II ),将铌酸盐中的铌(V )还原至铌(IV ),但 △ △ △ △

2017年山东大学山大理论化学考试大纲

628理论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理论化学》是2014年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理论化学》考试要力求反映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腾飞培养综合素质高、复合型的化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考生应掌握本科目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具备对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理论化学》试卷满分150分。其中,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合计100分为必答,另外50分可选择无机化学(50分)或分析化学(含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50分)作答。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答题时允许使用计算器。 四、考试内容: 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100分) 该科目大纲共计十九章,其中第一至第十章考题占75分,第十一至第十九章(结构化学部分)考题占25分。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概论 1.1 热力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1.2 热力学基本概念:体系与环境,体系的性质;热力学平衡态和状态函数 2.热力学第一定律 2.1 热和功 2.2 热力学能 2.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 3.体积功与可逆过程 3.1 等温过程的体积功 3.2 可逆过程与最大功 4.焓与热容 4.1 焓的定义 4.2 焓变与等压热的关系 4.3 等压热容和等容热容 5.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5.1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 5.2 理想气体的Cp与Cv之差 5.3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6.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实际气体的应用 6.1 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 7.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相变过程的应用 8.化学热力学 8.1 化学反应热效应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反应进度; 8.2 赫斯定律与常温下反应热效应的计算:赫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

2015年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期中试卷

无机化学期中试卷 2015.11.17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 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 1. 2 分 (3778) 3778 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各组中所表示的 m r G ?, E 和K 的关系应 是…………………………………………………………………………………………… ( ) (A) m r G ?>0; E <0;K <1 (B) m r G ?>0; E >0;K >1 (C) m r G ?<0; E <0;K >1 (D) m r G ?<0; E >0;K <1 2. 2 分 (0438) 0438 关于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298K 时,纯物质的 m S = 0 (B) 一切单质的 m S = 0 (C) 对孤立体系而言, m r S ?>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3. 2 分 (3515)

25℃,2NO 2(g)N 2O 4(g),K c 与K p ( K )的比值( p = 100 kPa )K c /K p 等于… ( ) (A) 298 0831.01 ?= 0.0404 (B) 8.31 ? 25 = 207.8 (C) 0.0831 ? 298 = 24.8 (D) 0.0821 ? 298 = 24.5 4. 2 分 (3871) 3871 HI 的生成反应的焓变为负值,HI 的分解反应的焓变为正值,则HI 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E a ……………………………………………………………………………………………( ) (A) E a <ΔH 分解 (B) E a >ΔH 分解 (C) E a = 0 (D) E a =ΔH 分解 5. 2 分 (6709) 6709 常用的三种甘汞电极,即 (1) 饱和甘汞电极 (2) 摩尔甘汞电极 (3) 0.1 mol ·dm -3 甘汞电极 其电极反应为:Hg 2Cl 2(s) + 2e - = 2Hg(l) + 2Cl - (aq),在25℃ 时三种甘汞电极的 ?的大小次序为………………………………………………………………………………… ( ) (A) 1?> 2?> 3? (B) 2?> 1?> 3? (C) 3?> 2?> 1? (D) 1?= 2?= 3? 6. 2 分 (0436)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二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硼族元素 总体目标: 1.掌握硼单质、氢化物、卤化物和含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2. 通过硼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缺电子化合物的成键特征 3.掌握铝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制备 4. .认识铍和铝的相似性 各节目标: 第一节硼单质及其化合物 1.掌握硼单质的结构、化学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2.掌握乙硼烷、硼酸(H3BO3)、硼砂和三卤化硼的性质、结构和制备方法 3.通过硼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缺电子化合物的成键特点和桥键的形成 第二节铝单质及其化合物 1.掌握铝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AlCl3的结构,了解铝的提取和冶炼 2.认识铍和铝的相似性,如金属单质、无水卤化物、水合卤化物、氢氧化物

第三节镓、铟、铊 了解镓、铟、铊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习题 一、选择题 ⒈下列有关硼、铝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缺电子原子 (OH)3是弱酸,Al(OH)3是两性偏碱性C.其三卤化物分子都是平面三角形结构 D.都是亲氧元素 ⒉在下列a—Al2O3的制备方法中,不妥的是( ) A.灼烧Al(OH)3 B.灼烧Al(NO3)3 C.高温电解Al2(SO4)3 D.金属铝在氧中燃烧 ⒊下列铝的化合物不能用湿法制得的是( ) A. Al2(CO3)3 (SO4)3 C.AlCl3 (Ac)3 4. 以下矿物中含有铝的是( ) A.冰晶石 B.孔雀石 C.白云石 D.方铅矿 5. 下列化合物属于缺电子化合物的是 ( ) (吉林大学《无机化

学例题与习题》) B. H[BF4] C. B2O3 D. Na[Al(OH)4] 6. 在硼的化合物中,硼原子的最高配位数不超过4,这是因为( ) A .硼原子半径小 B.配位原子半径大 C.硼与配位原子电负性差小 D. 硼原子无价层d轨 道 7. 下列关于BF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易形成二聚体为离子化合物 C. BF3为路易斯酸 D. BF3常温下为液体 8. 下列金属单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 题与习题》) A. Cu B. Zn C. Na D. Ga 9. 下列化合物中,熔点最低的是( )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 例题与习题》) A. BCl3 B. CCl4 C. SiCl4 D. SnCl4 10. 下列物质中水解并能放出H2的是 ( ) (吉林大学《无机化 学例题与习题》)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第12章ds区元素.doc

第十二章ds区元素 12.1 铜族元素 (1) 12.2 锌族元素 (10) 12.1 铜族元素 12.1.1 铜族元素通性 铜族元素 1.铜族元素通性 铜族元素的氧化态有+1,+2,+3三种,这是由于铜族元素最外层ns电子和次外层(n-1)d电子能量相差不大。有人认为在本族元素中,元素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的差值越小,它的常见氧化值就越高。 对于Cu、Ag、Au,Δ(I2-I1)Au < Δ(I2-I1)Cu < Δ(I2-I1)Ag 所以常见氧化态物+3,+2,+1。 铜、银、金的标准电势图如下所示: 12.1.2 铜族元素金属单质 2.铜族元素金属单质 (1).物理性质 铜和金是所有金属中仅有的呈现特殊颜色的二种金属,铜族元素的熔点、沸点、硬度均比相应的碱金属高。这可能与d电子也参与形成金属键有关。由于铜族金属均是面心立方晶体(如下图),它们不仅堆积最密而且存在较多可以滑动的高密度原子层,因而比相应的

碱金属(多为体心立方晶体)密度高得多,且有很好的延展性,其中以金最佳。铜族元素的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金属中都是最好的,银占首位,铜次之。 (2).化学性质 铜族元素的化学活性远较碱金属低,并按Cu--Ag--Au的顺序递减。 在潮湿的空气中放久后,铜表面会慢慢生成一层铜绿。铜绿可防止金属进一步腐蚀,其组成是可变的。银和金不会发生该反应。 空气中如含有H2S气体与银接触后,银的表面上很快生成一层Ag2S的黑色薄膜而使银失去银白色光泽。() 在电位序中,铜族元素都在氢以后,所以不能置换稀酸中的氢。但当有空气存在时,铜可缓慢溶解于这些稀酸中: 浓盐酸在加热时也能与铜反应,这是因为Cl-和Cu+形成了较稳定的配离子[CuCl4]3-,使Cu == Cu++e-的平衡向右移动: 铜易为HNO3、热浓硫酸等氧化性酸氧化而溶解 银与酸的反应与铜相似,但更困难一些;而金只能溶解在王水中:

山东大学无机化学精彩试题大一下

第一学期无机化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30分) 理想气体;过热现象;钻穿效应;状态函数;盖斯定律;活化能;盐类水解;溶液;反应级数;氧化数;电负性;电离能;化学键;晶格能;镧系收缩。二.问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有哪些?用其中之一,设计一最合理的实验测定葡萄糖的莫尔质量。 2.试判断下列过程熵变的正负号 (1)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 (2)水蒸气和炽热的碳反应生成CO和H2; (3)冰熔化变为水; (4)石灰水吸收CO2; (5)石灰石高温分解。 3.解释下列事实: (1)AgCl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比在盐酸中的溶解度大; (2)BaSO4在硝酸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大; (3)Ag3PO4在磷酸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大; (4)PbS在盐酸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大; (5)Ag2S易溶于硝酸但难溶于硫酸; 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碱: NO2-、SO42-、HCOO-、HSO4-、Ac-、CO32-、S2-、ClO4-。 根据酸碱电子理论,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各酸: Li+、Na+、K+、Be2+、Mg2+、Al3+、B3+、Fe2+。 5.在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中,电子的运动状态要用几个量子数来描述?简要说明各量子数的物理含义、取值围和相互间的关系。 6.试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元素有哪些?写出它们的电子排布式、元素符号和中文名称。 (1) 有6个量子数为n=3、l=2的电子,有2个n=4、l=0的电子;

(2) 第五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 (3) 第四周期的第六个过渡元素; (4) 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5) 基态4p 轨道半充满的元素。 7.根据共价键理论,说明下列分子或离子的成键情况和空间构型: H 2O ;CO 2;PCl 4+;SO 3;NO 2-。 8.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判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磁性大小和稳定性高低: CO ;O 2;O 22-。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向含有Cd 2+和Fe 2+浓度均为0.020 mol ·dm -3的溶液入H 2S 达饱和,欲使两种离子完全分离,则溶液的pH 应控制在什么围? 已知K sp ?(CdS)=8.0×10-27,K sp ?(FeS)=4.0×10-19,常温常压下,饱和H 2S 溶液的浓度为0.1 mol ·dm -3,H 2S 的电离常数为K a1?=1.3×10-7,K a2?=7.1×10-15。 2.为了测定CuS 的溶度积常数,设计原电池如下:正极为铜片浸泡在0.1 mol ·dm -3 Cu 2+ 的溶液中,再通入H 2S 气体使之达饱和;负极为标准锌电极。测得电池电动势为0.67V 。 已知 Cu /Cu 2+E =0.34V , Zn /Zn 2+E =-0.76V ,H 2S 的电离常数为K a1?=1.3×10-7,K a2?=7.1×10-15。求CuS 的溶度积常数。 3. 已知 ++Tl /Tl 3E =1.25 V , Tl /Tl 3+E =0.72 V 。设计下列三个标准电池: (a)(-)Tl ∣ Tl + ? Tl 3+∣ Tl (+) (b)(-)Tl ∣ Tl + ? Tl 3+,Tl +∣Pt (+) (c)(-)Tl ∣ Tl 3+ ? Tl 3+,Tl + ∣Pt (+) (1)写出每一个电池对应的电池反应式; (2)计算298K 时,每个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 和标准自由能变化△r G m °。 第一学期无机化学试题(1)平分细则及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30分) 理想气体;过热现象;钻穿效应;状态函数;盖斯定律;活化能;盐类水解;溶液;反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复习全书(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第6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6.1 复习笔记 一、键参数 1.键能 (1)定义 键能是指气体分子每断裂单位物质的量的某键(6.022×1023个化学键)时的焓变。(2)特性 ①键能可作为衡量化学键牢固程度的键参数,键能越大,键越牢固; ②对双原子分子,键能在数值上等于键解离能(D); ③多原子分子中若某键不止一个,则该键键能为同种键逐级解离能的平均值; ④可通过光谱实验测定键解离能以确定键能,还可利用生成焓计算键能。 2.键长(L b) (1)定义 键长是指分子内成键两原子核间的平衡距离。一些双原子分子的键长如表6-1所示: 表6-1 一些双原子分子的键长

(2)特性 ①一个键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成键原子的本性; ②两个确定的原子之间,如果形成不同的化学键,其键长越短,键能就越大,键就越牢固。 ③键长可以用分子光谱或X射线衍射方法测得。 3.键角 (1)定义 键角是指在分子中两个相邻化学键之间的夹角。 (2)特性 ①键角可以用分子光谱或X射线衍射法测得; ②可以通过分子内全部化学键的键长和键角数据来确定这个分子的几何构型。 二、价键理论 1.共价键 (1)共价键的形成 共价键是指原子间由于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而形成的化学键。 (2)价键理论要点 ①两原子接近时,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的价电子可以配对,形成共价键; ②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如能重叠越多,则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最大重叠原理)。 (3)共价键的特征 ①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②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4)原子轨道的重叠 ①两个原子轨道以对称性相同的部分相重叠(正重叠) 图6-1所示为原子轨道几种正重叠的示意图。 (a)s-s (b)p x-s (c)p y-p y(d)d xy-p y 图6-1 原子轨道几种正重叠示意图 ②两个原子轨道以对称性不同部分相重叠(负重叠) 图6-2所示为原子轨道几种负重叠的示意图。 (a)p x-p y(b)p x-s (c)p y-p y(d)p x-d xy 图6-2 原子轨道几种负重叠示意图 (5)共价键的类型 ①按是否有极性来分类: ②按原子轨道重叠部分的对称性来分类: a.键 若原子轨道的重叠部分,对键轴(两原子的核间连线)具有圆柱形对称性,所形成的键称为键。图6-3给出了几种不同组合形成的键示意图。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七章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十八章 氢 稀有气体 总体目标: 1.掌握氢及氢化物的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稀有气体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3.了解稀有气体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 各节目标: 第一节 氢 1.掌握氢的三种成键方式 2.掌握氢的性质、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及用途 3.了解离子型氢化物、分子型氢化物和金属性氢化物的主要性质 第二节 稀有气体 1.了解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空间构型 习题 一 选择题 1.稀有气体不易液化是因为( ) A.它们的原子半径大 B.它们不是偶极分子 C.它们仅仅存在较小的色散力而使之凝聚 D.它们价电子层已充满 2.用VSEPR 理论判断,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数为3的是( ) A .PF 3 B.NH 3 C.-34PO D.-3NO 3.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中心原子周围的电子对数为3的是( )(吴成

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SCl2 B.SO3 C .XeF4 D. PF5 4.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数为6的是() A.SO2 B. SF6 C. 3 AsO D. BF3 4 5. XeF2的空间构型是() A.三角双锥 B.角形 C. T形 D.直线型 6.下列稀有气体的沸点最高的是()(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氪 B.氡 C.氦 D.氙 7.能与氢形成离子型氢化物的是()(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活泼的非金属 B.大多数元素 C.不活泼金属 D.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8.稀有气体原名惰性气体,这是因为() A.它们完全不与其它单质或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B.它们的原子结构很稳定,电离势很大,电子亲合势很小,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它们的价电子已全部成对 D.它们的原子半径大 9.下列各对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Be 与Mg B.Mg与Al C Li与Be D.Be与Al 10.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Li B.Be C. Na D.Mg 11.下列化合物中,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 共18题 35分 ) 1. 2 分 InCl 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 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1和+3 2. 2 分 下列氢化物中,在室温下与水反应不产生氢气的是…………………………………( ) (A) LiAlH 4 (B) CaH 2 (C) SiH 4 (D) NH 3 3. 2 分 和水反应得不到H 2O 2的是……………………………………………………………( ) (A) K 2O 2 (B) Na 2O 2 (C) KO 2 (D) KO 3 4. 2 分 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中既有酸又有碱的是………………………………………… ( ) (A) Mg 3N 2 (B) SbCl 5 (C) POCl 3 (D) NCl 3 5. 2 分 有关H 3PO 4、H 3PO 3、H 3PO 2不正确的论述是…………………………………( ) (A) 氧化态分别是+5,+3,+1 (B) P 原子是四面体几何构型的中心 (C) 三种酸在水中的离解度相近 (D) 都是三元酸 6. 2 分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 ) (A) SiCl 4,SnCl 4,PbO (B) CCl 4,NO 2,HgI 2 (C) SiC ,B 2H 6,N 2O 4 (D) PbO 2,PbI 2,SnS 7. 2 分 下列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 ( ) (A) Li 2O 2 (B) Na 2O 2 (C) K 2O 2 (D) Rb 2O 2 8. 2 分 1 mol 下列各物质溶于1 dm 3水中,生成的溶液 中H + 浓度最高的是……………( ) (A) SO 3 (B) P 4O 10 (C) HF (D) MgH 2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二)”课程试卷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材料系2004年级化学各专业 试卷类型:(A 卷)

山东大学《无机化学》课后习题2-5

第二章物质的状态 习题 2.1 什么是理想气体?实际气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用理想气体模型处理?实际气体方程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实际气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用理想气体模型处理? 2.2 为什么家用加湿器都是在冬天使用,而不在夏天使用? 2.3 常温常压下,以气体形式存在的单质、以液体形式存在的金属和以液体形式存在的非金属单质各有哪些? 2.4 平均动能相同而密度不同的两种气体,温度是否相同?压力是否相同?为什么? 2.5 同温同压下,N2和O2分子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平均动能是否相同? 2.6试验测得683K、100kPa时气态单质磷的密度是2.64g·dm-3。求单质磷的分子量。 2.71868年Soret用气体扩散法测定了臭氧的分子式。测定结果显示,臭氧对氯气的扩散速度之比为1.193。试 推算臭氧的分子量和分子式。 2.8常压298K时,一敞口烧瓶盛满某种气体,若通过加热使其中的气体逸出二分之一,则所需温度为多少?2.9氟化氙的通式为XeF x(x=2、4、6…),在353K、1.56×104Pa时,实验测得某气态氟化氙的密度为 0.899g·dm-3。试确定该氟化氙的分子式。 2.10温度为300K、压强为 3.0×1.01×105Pa时,某容器含640g氧气,当此容器被加到400K恒定后,问当容器内氧气的压力降到1.01×105Pa时,共放出多少克氧气? 2.11为什么饱和蒸气压与温度有关,而与液体上方空间的大小无关?试计算 (1)303K、空气的相对湿度为100%时,每升空气中水汽的质量。 (2)323K、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时,每升空气中水汽的质量。 已知303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23×103Pa;323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23×104Pa。 2.12 在303K,1.01×105Pa时由排水集气法收集到氧气1.00dm3。问有多少克氯酸钾按下式分解? 2KClO3 === 2KCl +3O2 已知303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23×103Pa。 2.13 298K,1.23×105Pa气压下,在体积为0.50dm3的烧瓶中充满NO和O2气。下列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瓶内总压变为8.3×104Pa,求生成NO2的质量。 2NO +O2 === 2NO2 2.14一高压氧气钢瓶,容积为45.0dm3,能承受压强为3×107Pa,问在298K时最多可 装入多少千克氧气而不致发生危险? 2.15将总压强为101.3kPa的氮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通入盛有足量P2O5干燥剂的玻璃瓶 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瓶内压强恒定为99.3kPa。 (1)求原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2)若温度为298K,实验后干燥剂增重1.50g,求瓶的体积。(假设干燥剂的体积 可忽略且不吸附氮气)

最新-天津大学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精品

第1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习题参考答案 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 g 。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 33111-1 222()(13.210-1.0110)kPa 32L 9.6d 101.325kPa 400L d n p p V -???= ==?? 4.解:pV MpV T nR mR = = = 318 K 44.9=℃ 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i i n p p n = p (N 2) = 7.6?104 Pa p (O 2) = 2.0?104 Pa p (Ar) =1?103 Pa 6.解:(1)2(CO )n = 0.114mol; 2(CO )p = 42.87 10 Pa ? (2)222(N )(O )(CO )p p p p =--43.7910Pa =? (3) 4224(O )(CO ) 2.6710Pa 0.2869.3310Pa n p n p ?===? 7.解:(1)p (H 2) =95.43 kPa (2)m (H 2) = pVM RT = 0.194 g 8.解:(1)ξ = 5.0 mol (2)ξ = 2.5 mol 结论: 反应进度(ξ)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 p - p ?V = 0.771 kJ 10.解: (1)V 1 = 38.3?10-3 m 3 = 38.3L (2) T 2 = nR pV 2 = 320 K (3)-W = - (-p ?V ) = -502 J (4) ?U = Q + W = -758 J (5) ?H = Q p = -1260 J 11.解:NH 3(g) + 45O 2(g) 298.15K ????→标准态 NO(g) + 2 3H 2O(g) m r H ?= - 226.2 kJ ·mol -1 12.解:m r H ?= Q p = -89.5 kJ m r U ?= m r H ?- ?nRT = -96.9 kJ 13.解:(1)C (s) + O 2 (g) → CO 2 (g)

大学无机化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 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 本章总目标: 1:学习物质的聚集状态分气态、固态、液态三种,以及用来表示这三种聚集态的相关概念。 2;重点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以及拉乌尔定律。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气体 1: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学习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推导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方法。 2: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及相关的计算。 理想气体:忽略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将分子看成是有质量的几何点;假设分子间没有相互吸引,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璧之间发生的碰撞时完全弹性的,不造成动能损失。 3:掌握Dalton 分压定律的内容及计算。 第二节:液体和溶液 1:掌握溶液浓度的四种表示方法及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符号:B c 单位1mol L -?):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 以溶液的体积。 ○2质量摩尔浓度(B B A n b m =,单位:1mol kg -?):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 ○ 3质量分数(B B m m ω=):B 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 ○4摩尔分数(B B n n 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2: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 第三节:固体 1:了解常见的四种晶体类型 2:掌握四类晶体的结构特征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比较其熔沸点差异。 Ⅱ 习题 一 选择题:

1.如果某水合盐的蒸汽压低于相同温度下的蒸汽压,则这种盐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气泡 B.分化 C.潮解 D.不受大气组成影响 2.严格的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气体状态方程式才是正确的,这时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这条件是() A.气体为分子见的化学反应忽略不计 B.各气体的分压和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忽略不计 C.各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和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忽略不计 D.各气体分子间的引力,气体分子的体积忽略不计 3.在300K,把电解水得到的并经干燥的H 2和O 2 的混合气体40.0克,通入60.0L 的真空容器中,H 2和O 2 的分压比为() A.3:1 B.2:1 C.1:1 D.4:1 4.在下述条件中,能使实际气体接近理想的是() A.低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高压 5.某未知气体样品为5.0克,在温度为1000C时,压力为291KPa时体积是0.86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42g/mol B.52g/mol C.62g/mol D.72g/mol 6.处于室温一密闭容器内有水及与水相平衡的水蒸气。现充入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则水蒸气的压力()(《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的 7.将300K、500KPa的氧气5L。400K、200KPa的氢气10L和200K、200KPa的氮气3L,三种气体压入10L容器中维持300K,这时气体的状态是() A.氧气的压力降低,氮气、氢气压力增加 B.氢气的压力降低,氮气、氧气的压力增加 C.氮气的压力不变,总压力比混合前低 D.氧气、氮气、氢气的压力降低,总压力比混合前低 8.土壤中NACL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下列稀溶液的性质有关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蒸汽压下降 B.沸点升高 C. 冰点下降 D. 渗透压 9.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的一定质量与核素12 6 C的摩尔质量的1/12的比值,这一质量是() A.原子质量 B.各核素原子质量的平均质量 C.平均质量 D.1mol原子平均质量 10.在一次渗流试验中,一定物质的量的未知气体通过小孔渗相真空,需要的时间为5S,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氧气渗流需要20S。则未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2 B.4 C.8 D.16 11.下述理想气体常数R所用单位错误的是() mol-1?K-1 B. 8.314KJ?mol-1?K-1 C. 8.314KPa?L? mol-1?K-1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gCO 2和32gO 2 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因而体积不同 B.12gCO 2和12gO 2 的质量相等,因而“物质的量”相同 C.1molCO 2和1molO 2 的“物质的量”相同,因而它们的分子数相同

山大无机化学试题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 一.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配平(20分)。 1.用氢碘酸处理CuO; 2.朱砂溶于王水; 3.向磷与溴的混合物中滴加水; 4.五硫化二锑溶于烧碱溶液; 5.光气与氨气反应; 6.单质磷溶于热烧碱溶液; 7.氯气通入含有氢氧化铋的烧碱溶液; 8.砷化氢通入硝酸银溶液; 9.向磷酸二氢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10.用烧热的铅除去酒中含有的醋酸。 二.述下列制备路线,并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30分)。 1.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什么方法生产氢氟酸、盐酸和氢溴酸?如果用H2和Br2直接燃烧法生产HBr而又不降低HBr的产率,实际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 2.以硼镁矿为主要原料制备乙硼烷。 3.以铬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备铬黄。 三.回答下列问题(40分)。 1.向Hg2+溶液中加入KI溶液时生成红色HgI2沉淀,继续加入过量的KI溶液,HgI2沉淀溶解得无色的HgI42-配离子溶液。请说明HgI2有色而HgI42-无色的原因。 2.什么是自旋-禁阻跃迁?为什么Mn(H2O)62+配离子几乎是无色的? 3.一些顺式铂的配合物可以作为活性抗癌药剂,如cis-PtCl4(NH3)2、cis-PtCl2(NH3)2、cis-PtCl2(en)等。实验测得它们都是反磁性物质,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它们的成键情况,指出它们是内轨型配合物还是外轨型配合物。 4.KClO3固态受热,在360℃时出现一吸热过程,500℃时出现一放热过程,580℃时再次放热并显著失重,770℃时又发生一吸热过程。请加以解释。 5.常见的金属硫化物中,哪些易溶于水?哪些可溶于稀盐酸?哪些可溶于浓盐酸?哪些可溶于硝酸溶液?哪些可溶于王水? 试用6种试剂,将下列6种固体从混合物中逐一溶解,每种试剂只能溶解一种物质,并说明溶解次序。 BaCO3,AgCl,KNO3,SnS2,CuS,PbSO4。 6.写出下列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毒重石,孔雀石,绿柱石,萤石,天青石。 7.分析说明NH3、N2H4、NH2OH、N3H的酸碱性变化规律。 8.设计实验方案分离下列离子: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考试(天津大学第四版)归纳.doc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 重要概念 1.系统:客观世界是有多种物质构成的,但我们可能只研究其中一种或若干物质。人为地将一部分物质与其他物质分开,被划分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 2.相: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3.状态:是指用来描述系统的诸如压力P 、体积V 、温度T 、质量m 和组成等各种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4.状态函数: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5.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如体积,热容,质量,熵,焓和热力学能等。 6.强度性质:不具有加和性,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性质。如温度与压力,密度等。 系统的某种广度性质除以物质的量或者质量之后就成为强度性质。强度性质不必指定物质的量就可以确定。 7.热力学可逆过程:系统经过某种过程由状态1到状态2之后,当系统沿着该过程的逆过程回到原来状态时,若原来的过程对环境产生的一切影响同时被消除(即环境也同时复原),这种理想化的过程称为热力学的可逆过程。 8.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 9.化学计量数:0=∑B VB B表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式,VB是B 的化学计量数, 量纲为一;对反应物取负值,生成物取正值。 10.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当安计量反应式反应时各物质转化的比例数,并不是各反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世界所转化的量。 11.反应进度ξ:b b v /n ?=?ξ 对于化学反应来讲,一般选未反应时,0=ξ 引入反应进度这个量最大的优点是在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时,可用任一反应物或产物来表示反反应进行的程度,所得的值总是相等的。 12.习惯对不注明温度和压力的反应,皆指反应是在298.15K ,100kPa 下进行的。 13.一般没有特别的注明,实测的反应热(精确)均指定容反应热,而反应热均指定压反应热。 14.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过程中,能量不会自生自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也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15.热力学能具有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一定,其值一定。殊途同归,值变相等。周而复始,值变为零。 16.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存在温差而交换的热量称为热。若系统吸热值为正,若系统放热值为负。 17.系统与环境之间除了热以外其他形式传递的能量都称为功。系统得功为正,系统做功为负。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系统体积的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pdV W ,除体积功以外的一切功称为非体积功如电功。 18.功和热都是过程中被传递的能量,它们都不是状态函数,其数值与途径有关。而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热力学能的改变量只有过程的始态和终态决定,而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 19.化学反应热是指等温过程热,即当系统发生了变化后,使反应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前始态的温度,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