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理论期末备考基础理论知识

翻译理论期末备考基础理论知识

翻译理论期末备考基础理论知识
翻译理论期末备考基础理论知识

翻译作者

严复

信(faithful)忠实准确的传达原文的内容。

达(expressiveness)译文通达顺畅

雅(elegance)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

1.翻译“隔尘”观

认为译文与原文“隔尘弥多”,“去真滋远”。他反对转译,认为翻译只是权宜之计,要了解西方文化,最好是学西文,直接体验西方社会的生活,阅读西文原著,这样做不仅能真实地了解西学,所读书目也不受限制。严复的不可译观反映了他对语言、文化和翻译本质的认识,体现了他对翻译质量的严格要求,包含着鼓励国人学习外语的良苦用心。

2.翻译版权思想

严复指出,从精神上来说,著译者劳心劳力,理应得到重视与保护;从经济上说,得到物质奖励的同时,也可以免去著译者的后顾之忧;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著译新书是开启民智、强盛教育的前提,如果著译者因为权利得不到保护而放弃这一工作,那么,对国民教育和国家未来发展都将是严重的阻碍。

3.翻译管理理念

严复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的“总办”,起草和制订过《译书局章程》,对翻译机构中岗位的设定和人员的分工合作、具体的计酬办法、翻译合同的拟订、译名的统一,等等,有一整套具体可行的想法和管理方案。《章程》分四个部分。“局章”和“薪俸”部分规定,“总译”挑选外国中小学教科书,根据课本的难易程度,估定翻译的稿费和所需时间,并按照译者的专长来分派任务。

林纾

翻译风格:

速度快、

自由式古文、

林译小说的语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古文,小说中出现很多白话、外来语和欧化句法。他继承了传统古文的长处,又冲破了古文的严格定律,在词汇、句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意译、

忠于原文

不足之处:

讹的毛病、不忠于原文、对原文删减或增加

翻译的影响

宣扬爱国精神、传播资本主义民主思想和自由平等观、新的生活和艺术理念、推动新文化运动

归化,意译(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是林纾采用的基本的翻译主张。

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归化法源于“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这一著名翻译论说。林纾的翻译是运笔如风,“所难者不加窜点,脱手成稿”,“能限一时许就千言,不窜一字”。

林语堂

Lin Y u Tang insisted that translation is a creation,it is an art.In his opinion,transl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both style and content of the original.

林语堂创新性的提出从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翻译。

翻译的问题,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及心理的问题,倘若我们要于此问题得到比较客观的解决,自当以语言文字心理的解剖为立论根据,必先明语言文字及行文心理的事实,然后可以做译者标准应如何,态度应如何的结论。

Faithfulness(忠实)

1.not word by word translation,but sentence translation

2.not only express the ideas,but also the spirit;pay attention to extend meanings.

3.absolutely faithfulness is impossible.

非字译,需传神,非绝对,须通顺

Smoothness(通顺)

1.base on sentence(以句子为本位)

2.according to Chinese psychology completely(完全根据中文心理)

Beauty(美)

林语堂指出“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需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该讲其工作当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去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去对他,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

声音之美、意义之美、传神之美、文体形式之美

梁实秋

忠实既指忠实原文的内容, 也指忠实原文形式。在内容和形式上不能兼得时, 更加注重形式。梁实秋追求的是一种雍容尔雅、温和内敛的美学风格, 崇尚“文贵在简约”, 认为美文的效果并非通过词藻美来实现, 而是力求言辞巧妙恰切, 使作品“行远”。情感表达上遵循: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的美学原则, 不主张人的自然情感的直露的发泄, 这种方式使得他的译文在总体上具有含蓄、简洁、典雅的艺术特征。

述中之作:以莎原文为依据,同时考虑到作者意图,作品意图和读者意图的有机结合。

梁实秋的文艺思想:文学的基本内容是基本的普遍的人性,文学要求纪律,亦即理性的节制。梁实秋的翻译方法是直译再加注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文艺思想:人性humanity 理性rational 自由的人格free personality

翻译特点:直译,忠实于原文;全译,决不删略原文

独到之处:一是加了注释二是每剧前都加了序言

钱钟书

典雅的文言行文

提出“等类(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or approximate effect)”的标准,意即对等或效果基本一致的原则

钱钟书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换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为语文习惯的差异二露出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的于‘化境’了”。

诱“诱”即“媒”

讹翻译中的“失真”和“走样”

化转化、规化、“化境”

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

信美兼具的翻译效果

杨宪益

Faithfulness and fluency忠实和通顺

Intergration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with emphasizing the previous one.

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Integrat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with emphasizing the later one.

归化与异化相结合,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王佐良

王先生认同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他的翻译风格也具有“忠实达意”的特点。他曾总结:翻译的前提是要能够深入理解原文并能巧妙地运用目的语言的表达方式。同时,他也认为翻译的理论不能永远停留在只是津津乐道于前人总结的“信、达、雅”三个字上,而应“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这也是王作良先生在翻译上追寻的最高目标。王佐良先生的译文多优美雅致,在翻译实践中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和四字格的翻译方法。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

王佐良对翻译十分重视,他认为“翻译天生是比较的、跨语言的、跨学科的,必须联系文化、社会、历史来进行”。跨文化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王佐良提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译者不仅要了解本国的文化,还要了解外国文化,包括诸多方面。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找出原文与译文的真正对等词。Stylistics and Translation

王佐良于1980年结集出版了《英语文体学论文集》,开我国英语文体研究之河。他认为:翻译应将文体学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翻译文体会有所启迪。在论述词义、文体和翻译的关系时,他指出:译者不仅要识别原文中的语言变异,还要在译文中再现这种语言变异。

Translation of Poetry

他认为诗歌的翻译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要“尽可能地顺译,必要时直译”(王佐良,1989:3)。他不主张把外语中的意象简单地用中文熟语代替,认为译文应该保持新鲜,有—定的洋味。

在诗歌翻译方面,他提出,不论是翻译外国诗歌或中国诗歌,不仅要在音韵和节奏等形式因素上接近原作,而且应忠实原作的风格和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

他认为译者应该选择与自己风格相近的,自己喜欢的作品来译,注重与原诗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他认为要以诗译诗,形式上尽量接近,而诗的意境,形象和比喻都很重要,有时可以做必要的变通以保持整首诗的效果。

他坚持认为只有诗人才能把诗译好。他从诗艺和语言的角度来看待诗歌翻译,认为诗人译诗有利于他的诗歌创作。

文化意识、神似、读者之上

许渊冲

翻译思想: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

三美:意美,音美,形美

三化:深化,等化,浅化

三之:知之,好之,乐之

优化论:

翻译时找不到对等词,译文不是优于原文,就是劣与原文,劣不如优,所以应该发挥译语的优势,也就是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这可以简称作优化法”。

1、信”:忠实--“三确”:正确,准确,明确

2.“达”:通顺--“三用”--通用,连用,惯用,即“译文应该是全民族目前通用的语言,用词能和上下文连用,合乎汉语的惯用”

3.“优”:扬长避短,发挥译语的语言优势

以诗译诗、文字优美兼顾双语、韵律和谐体现诗美、意象传达力求完整

葛浩文

(loyalty)忠诚

translation as betrayal(翻译即背叛)事实上, 翻译即背叛的特征是基于翻译不可能完全对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哪个翻译能够达到与原文完全一致。翻译就像读诗, 每个人在读诗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经历和知识融合进去, 有的是认同、有的是反对、有的是延伸。翻译的过程必然涉及到变化。

translation as rewriting(翻译即重写)

translation as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翻译涉及到将一个社会群体的思想用另一个社会群体的语言来表达, 这就涉及到一个文化解码、重新编码、编码的过程。由于当今社会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接触越来越多, 多元文化思考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尤金·奈达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功能对等是指从语义到风格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中用最贴近、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其理论核心在于:从源语的意义、风格以及读者反应出发,实现最高对等或者最低对等。与以往的翻译理论相比较,功能对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翻译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的同时,它还将文化以及西方文论中的读者反应纳入到翻译研究的领域。

功能对等理论以意义和风格对等为基础,强调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

“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1、词汇对等;

2、句法对等;

3、篇章对等;

4、文体对等。

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

奈达就翻译过程提倡四步式,即:分析(analysis)、转换(transfer)、重组(restructuring)和检验(test).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理论知识 一、翻译的定义 学习一门新的学科,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定义。翻译是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技艺,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规范、举世公认的定义。我们只能综合各种不同的定义来掌握翻译的本质。 1. The Definition of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2. The Definition of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turn into one’s own or another language. 3. A good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人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泰特勒,1790) 4.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 (奈达,1974) 5.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 6.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促进社会文 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孙致礼:2003) 7.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王克非,1997) 二、翻译的分类 翻译分不同的类型。就文本而言,随着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翻译的范围越来越广,涵盖各个领域,如文学、政治、文化、贸易、科技、传媒等。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和实用文体翻译。 1.按语言分类:本族语译成外语、外语译成本族语/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2.按活动形式分类:笔译(translation)、口译(oral interpretation) 3按翻译材料的文体分类:应用文体翻译、科技文体翻译、文学作品翻译、政论作品翻译 4按处理方式分类:全译、节译、摘译、编译、译述 三、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就是指翻译实践时译者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翻译批评家批评译文时必须遵循的原则。翻译是一种社会活动,翻译标准则是从中产生的。由于社会活动受制于社会条件及译者个人等等因素,因此翻译标准也就打上了深深的社会和译者的烙印。 在我国持这一翻译原则的有玄奘、严复和鲁迅等人。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主张翻译"既须求真又须喻俗"(A good translation should be both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ublic.),意即译文要"忠实通顺"。严复是我国清末时期的名学者。他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了"信达雅"三字标准(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信"是"意义不背本文","达"是不拘原文形式,尽译文语音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信"、"达"互为照应,不可分割开来。"雅"在今天看来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个"雅"是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即所谓的上等文言文。鲁迅先生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这就是说,译文既要信又要顺(both faithful to the SL and smooth in expression)。我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张培基等人在其《英汉翻译教程》中所提出的"忠实"、"通顺"标准也属此类型。从

翻译理论知识

《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张培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刘宓庆——翻译的实质就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王克非——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就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费道罗夫——翻译就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奈达——翻译就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就是文体而言。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Eugene Nida 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就是如此),翻译就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Peter Newmark 10、“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Dubois 12、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就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就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3、“泰特勒三原则”:(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与手法应与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谭载喜,2006)泰特勒指出,这三项原则就是好的翻译所必备的条件,它们次序的排列就是恰当的、自然的,就是按重要顺序排列的,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牺牲某一个原则就要注意到它们的次第与比较上的重要性,决不能颠倒主次,以牺牲思想内容的忠实来求得译文的优美与流畅。 5、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她对翻译所下的定义: 所谓翻译, 就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首先就是意义, 其次就是文体。

英语翻译的基本常识解析

翻译的基本知识 一、翻译的定义 奈达: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 Eugene A. Nida 二、翻译的标准 奈达: The receptors of a translation should comprehend the translated text to such an extent that they can understand how the original receptor must have understood the original text. ——Eugene A. Nida Eugene A. Nida (November 11, 1914 – August 25, 2011) was the developer of the dynamic-equivalence Bible-translation theory. 四、翻译的方法 1 .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例子: C.O.D. (cash on delivery) 货到付现 blue chip 蓝筹股 一箭双雕hit two hawks with one arrow

意译(Free translation) 例子:WPA 水渍blue chip 绩优股一箭双雕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广告的定义Advertising is the non-personal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usually paid for and usually persuasive in nature about products, services or ideas by identified sponsors through the various media. ——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二、广告的分类 1.理性广告(Rational ads)情感广告(Emotional ads) 三、广告的组成部分 1.Headline Subhead Text (body) Logo slogan I’m lovin’ it! (麦当劳)我就喜欢! Good to the last drop. (Maxwell coffee)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Just do it. (耐克运动鞋)只管去做。 We lead, others copy. (Ricoh 复印机)我们领先,别人模仿。Minolta, finest to put you finest. (美能达相机) 第一流的美能达,第一流的你。 I’m More satisfied. (摩尔香烟)摩尔香烟,令我更爱。Have a Break. Have a Kit-Kat. (奇巧巧克力)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

翻译概述(1) 一、学科特点 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80), 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谭载喜:《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p.10)。翻译虽为个体所承作,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就前者而言,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语言转换模式。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因此,学好翻译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学好翻译的必由之路。 二、为什么可能有翻译 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因为人类社会要发展进步就需要在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而这一全过程都离不开翻译。正如Steiner和张培基所说的那样:Translating it is that openeth the window, to let in the light; that breaketh the shell, that we may eat the kernel. (Steiner) 翻译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

翻译理论概述

第一章翻译理论概述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二、中国翻译简史三、中国翻译理论四、翻译的基本原则五、翻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Definitions given by Chinese scholars:●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吴献书,1949)●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刘宓庆,1990)●翻译的定义应该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 (蔡毅,1995)●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王克非,1997)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沈苏儒,1998)●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瞿秋白)Definitions given by Western scholars:● 翻译是翻成本族语言或另一种语言(to turn into one’s own language or another language)美国韦氏新大学词典●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遗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泰特勒,1790)●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

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费道罗夫,1953)● According to Catford transl ation is “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 (翻译的定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L)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L)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卡特福德,1965)●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巴尔胡达罗夫,1985中文版)● According to Newmark translation is “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2001a:7.美国现代翻译家、语言学会主席尤金奈达(EugeneA Nida)1969年所下的定义:Nida in sists “…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1969: 53。(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n fact has three distinguishable meanings for this word. It can refer to: 1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to translate the activity rather than the tangible object 2 a translation: the

翻译基础知识

翻译基础知识 一、翻译的分类 1.按所涉及的两种代码的性质,可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语符翻译(inersemiotic translation)。 2.按翻译主体的性质,可分为人工翻译、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两类。 3.按翻译的工具和成品形式,可分为口译和笔译。 4.按翻译的客体,亦即所译资料的性质,可分为文学翻译(literal translation)和实用翻译(pragmatic translation)。 二、译家译论 1.支谦: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2.道安:晋、前秦时道安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 余尽实录。”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3.彦琮: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 “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可见他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 4.玄奘:唐代僧人玄奘的指导原则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 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同时必须“喻俗”,亦即使群众理解,这就是说要“通顺”。玄奘在译经中成功地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等翻译技巧。 5.马建忠:清末,马建忠在其《马氏文通》中提出“善译”之说:“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 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当相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声音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 6.林纾:林纾强调在翻译时译者应该投入自己的主观感情,译者须与原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心灵 相交流。 7.鲁迅: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里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 则保存着原作得丰姿”。也就是说既要通顺,又要忠实。所谓忠实,是指内容上的“信”;所谓通顺,是指表达上的“顺”。 8.茅盾:文学翻译的目标是“艺术创造性翻译”——用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 读者读译文时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9.钱钟书:“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 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10.傅雷:“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两国文字词类的不 同,句法构造的不同,文法与习惯的不同,修辞格律的不同,俗语的不同,即反映民族思想方式的不同,感觉深浅的不同,观点角度的不同,风俗传统信仰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表现方法的不同。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而即使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翻译时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过则求其勿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

翻译理论知识修订稿

翻译理论知识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有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 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是文体而言。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ugene Nida

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 Peter Newmark 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 Dubois 12. 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 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翻译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翻译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331042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俄语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翻译基础理论是俄语专业第五学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培养俄语翻译人才的基础理论课程。翻译基础理论的教学目标是授予学生必要的翻译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和翻译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翻译中处理词汇和语法现象的方法 2.掌握正确地语义传达、翻译技巧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词汇的翻译问题、语法范畴的翻译问题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解决实际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基本技能:通过翻译实践练习来供学生从事翻译实践使用。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重视教材重点、难点的选定和启发式讲解,重视实践环节,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环境。课后要布置合理的复习任务和预习任务,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掌握翻译基础理论的能力。 2.教学手段:为了贯彻“翻译课首先是一门实践课”的原则,本课程中配有各种形式的重点思考题,包括填空、校对、翻译等,用以提示和巩固讲授的重点。 3.计算机辅助设计:无。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要求学生能独立、自主的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课后题;并且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翻译实践。(六)课程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考试。 2. 考核目标:考核学生掌握所学的重点词汇和翻译理论基础,重点考核学生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10%,期中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七)主要参考书目: 1.《俄译汉教程增修本(上)》,蔡毅,靳慰然,曹书勋,孙桂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2.《俄译汉教程增修本(下)》,蔡毅,靳慰然,曹书勋,孙桂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 3.《俄汉翻译基础教程》,杨仕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中国翻译理论

严复,中国介绍近代思想的第一人,翻译“第一国手” 信、达、雅——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信“Faithfulness”——忠实原文,达“Expressiveness”——语言通顺畅达,雅“Elegance”——文字古雅.信为本,雅为表,达是两者的纽带 林纾翻译理论: 1、“存旨”论:“神会、步境、怡神”; 2、“文心”论:要讲究“文之枢纽”文章的“纲领”文章的“开场、伏脉、接笋、结穴”; 3、“支点”论:在翻译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时候,总是努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寻找与之对应的作家; 4、“足音”论:虽不审西文,然日闻其口译,却能区别其文章之流派,如辨家人只足音。 近代西学翻译思想 (1)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 代表人物:徐光启,李之藻 翻译特点:翻译方式为外国人主译,华士润色;或中外合译;少见国人主译之书籍 (2)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高潮 A. 洋务时期的翻译贡献:科学技术术语的统一 B.维新时期的翻译贡献:①译名的统一;②东学西渐 代表人物:马建忠梁启超严复林纾 马建忠:杰出的语言学家,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评论家,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有《马氏文通》 贡献:“善译”说 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名史学家,被中国学术界奉为“鸿儒” 他的翻译思想:A “翻译强国”思想译书三义:择当译之本,定公译之例,养能译之才; B “翻译文体革命思想”:提倡“通俗语体”; C翻译小说理论的影响 D 翻译文学与佛典的关系,科学地提出了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 瞿秋白: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梵文。 事实上开创了白话的运用。 胡适:开创一种文学新体;解放了最缺乏想象力的中国古文学;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受其影响;佛经往往带着小说或戏曲的形成。 Th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1)The Confucianism(儒学) is obvious (2) It puts emphasis on practice skills (3)It closely relates with classical Chinese esthetics “五四”新文学时期的翻译思想: ⑴关于“直译与意译”; ⑵关于“信与顺”; ⑶关于“形似与神似”. 鲁迅的“易解,丰姿”双标准论,即“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和“翻译与创作并重”的思想。瞿秋白的“绝对正确,绝对白话”和“信顺统一”的思想,郭沫若的“创作论”的翻译思想。成仿吾的“批评的建设”和“建设的批评”的文艺翻译批评思想即诗歌翻译思想。 中国传统译论的特点: (1)、以中和为美 ,讲求和谐; (2)、尚化实为虚 ,讲求含蓄; (3)、重感性体悟 ,讲求综合 鲁迅主要理论贡献: 1. “易解、丰姿”双标准论, “移情、益智”双功能说; 2.“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思想; 3.“重译”和“复译”的思想; 4.翻译批评:“剜烂苹果”的思想; 5.“翻译应与创作并重”的思想. 《狂人日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真正意义的白话小说。 瞿秋白翻译思想: 1 、关于大众化原则“绝对正确,绝对白话”的思想; 2、关于翻译与中国现代语言建设的思想郭沫若翻译理论和思想:整个翻译思想的灵魂--创作论. 1、翻译家不是鹦鹉名士; 2、好的翻译等于创作; 3、风韵译; 4、共鸣说; 5、生活体验论; 6、译文同样应该是一件艺术品 成仿吾翻译理论和思想: 1. 文艺批评:翻译批评思想; 2. 诗歌翻译理论与思想; 3. 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顺”派

专业英语翻译基本知识

专业英语翻译基本知识 (仅供参考) 1.英语翻译的标准 专业英语的翻译注重客观性、准确性,不强调翻译者的主观色彩。翻译的用词应该准确、恰当,句子叙述清楚,表达简洁、流畅。 (1)准确忠实:准确无误,不得有错。即要如实表达原文的含义,不缺漏原文表达的每一层意思,也不添加任何原文没有的含义。 (2)通顺流畅:译文必须符合汉语的语法要求、修辞规则和通常习惯,使读者易看易懂易读。因此,要求译文不能逐字逐句死译,而是要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律和习惯表达出来,做到通俗易懂。 (3)简练清楚:译文在清楚明白表达原文意思,不使人产生歧义和模糊不清的前提下,尽可能简洁、精炼、不重复啰嗦。 2.英语翻译的基本技巧 2.1词性转译法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译文更加通顺,或为达到一定的修饰目的,可以适当改变一下原文中某些词的词类,将原句中属于某词类的词转译成为另一类词。一般而言有四种 (1)转译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转译为名词) 例:The cutting tool must be strong, tough, hard, and wear resistant.(形容词转译为名词) 刀具必须有足够的强度、韧性、硬度,而且耐磨。 (2)转译成动词(名词、形容词、介词和副词等转译成动词) 例:Rigid pavements are made from cement concrete. 刚性路面是用水泥混凝土建造的(介词转译成动词) (3)转译成形容词(名词、副词等转译成形容词) 例:This experiment in a success 这个实验是成功的。(名词转译成形容词) (4)转译成副词(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译成副词) 例:Although the basic materials for bridge building remain either prestressed concrete or

翻译理论期末备考基础理论知识

翻译作者 严复 信(faithful)忠实准确的传达原文的内容。 达(expressiveness)译文通达顺畅 雅(elegance)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 1.翻译“隔尘”观 认为译文与原文“隔尘弥多”,“去真滋远”。他反对转译,认为翻译只是权宜之计,要了解西方文化,最好是学西文,直接体验西方社会的生活,阅读西文原著,这样做不仅能真实地了解西学,所读书目也不受限制。严复的不可译观反映了他对语言、文化和翻译本质的认识,体现了他对翻译质量的严格要求,包含着鼓励国人学习外语的良苦用心。 2.翻译版权思想 严复指出,从精神上来说,著译者劳心劳力,理应得到重视与保护;从经济上说,得到物质奖励的同时,也可以免去著译者的后顾之忧;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著译新书是开启民智、强盛教育的前提,如果著译者因为权利得不到保护而放弃这一工作,那么,对国民教育和国家未来发展都将是严重的阻碍。 3.翻译管理理念 严复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的“总办”,起草和制订过《译书局章程》,对翻译机构中岗位的设定和人员的分工合作、具体的计酬办法、翻译合同的拟订、译名的统一,等等,有一整套具体可行的想法和管理方案。《章程》分四个部分。“局章”和“薪俸”部分规定,“总译”挑选外国中小学教科书,根据课本的难易程度,估定翻译的稿费和所需时间,并按照译者的专长来分派任务。 林纾 翻译风格: 速度快、 自由式古文、 林译小说的语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古文,小说中出现很多白话、外来语和欧化句法。他继承了传统古文的长处,又冲破了古文的严格定律,在词汇、句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意译、 忠于原文 不足之处: 讹的毛病、不忠于原文、对原文删减或增加 翻译的影响 宣扬爱国精神、传播资本主义民主思想和自由平等观、新的生活和艺术理念、推动新文化运动 归化,意译(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是林纾采用的基本的翻译主张。 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归化法源于“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这一著名翻译论说。林纾的翻译是运笔如风,“所难者不加窜点,脱手成稿”,“能限一时许就千言,不窜一字”。 林语堂 Lin Y u Tang insisted that translation is a creation,it is an art.In his opinion,transl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both style and content of the original.

翻译的基本知识读书笔记

为什么说“上帝的海豹”是个糟糕的翻译? ——《翻译的基本知识》 这本书前半部分讲述一些翻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后半部分讲解一些中英互译的具体实例。钱先生是散文家,这种翻译入门小册子信手拈来,通篇不讲任何高深莫测的翻译理论、翻译流派,简简单单讲故事,举例子,丝毫没有教科书的枯燥,实在是非大家所不能为。本书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趣之处俯仰皆是。 比如“西风”。我们国家东南方向面向海洋,西北接壤西伯利亚,因此东风温暖和煦,西 风冷酷严峻。在我们的语境中,“西风”一般是比较严酷的,譬如“西风烈”、“西风紧”之类。但是英国地理与我们迥异,西边为大洋,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要比中国同纬度地区温暖很多,而东部面向欧洲大陆和北极。因此英语中的东风就仿佛是我们的西风,严酷、刺骨,而西风却是万物生长的象征。这在翻译的时候就需要格外注意,如果东风、西风的直译,肯定会对读者造成不必要的误解。钱先生的看法是,利用“朔风”这样相对指向性不明确的词代替英文中的east wind是比较妥当的做法。而就我个人的看法,这应该与文体有关。如果是偏文学类的翻译,稍微含糊一些,但是意境保留下来,的确不错。但是对于一些非虚构作品,直译加注应当是可行的做法。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沟通。在文学意境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以合理的方式传递一些文化上异质之处,这就是超越了文字层面的更深层次的交流。这也是语言这种东西不断发展进步的生命力所在。以前有人对巫宁坤先生翻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批评甚多,其中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巫先生将美国人接电话时说的“This is John.”,翻译成“这是约翰。”大家普遍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中文表述。但是仅就这一个句子而论,如果我们是 从一种“语言包容性”而不是“语言纯洁性”的角度来看的话,这实在就是一个语言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例子。各种语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实在不算罕见。日语、英语对现代中文的影响人所共知,日语甚至直接将hotel这样的英文单词融为己用,约翰生博士九泉之下读到《经济学人》不时出现“chenguan”这么有中国特色的词语想来也会google一下,会心一笑。在今天这个年轻人纷纷对西方感恩节、万圣节如数家珍的年代,语言上的小小异国腔调,实在算不得惊天动地。 所以“西风”、“东风”这种东西,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在不伤害原文意境的情况下,如实地表现出这种东西方文化、地理上的差异,应该说是译员所作的一件好事。 再比如“信、达、雅”。大家对于严复先生提出的这个翻译标准自然都不陌生。但是在翻 译的具体尺度把握上,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钱先生在书中提出,“信”分为狭义的信和广义的信两个方面。狭义的信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正确。翻译意思不能错,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一味的追求准确,中文变得太过诘屈聱牙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因为毕竟译文是中国人来读,还是要兼顾中文习惯为好。这也就是钱先生所指出的广义的信。这实际上就是将严复所说的“信”和“达”结合起来的意思。 道理虽然简单,绝大部分译者想来也都会认同,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实在是千差万别。同一位作家作品,不同译者之间冷嘲热讽,甚至大打笔仗势在屡见不鲜。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对于非虚构作品,首先是准确,意思绝不能错,在这个基础之上,尽量保持文字的流畅性,作者本人的语言风格相对不那么重要。因为绝大多数非虚构作品旨在传递信息,作者也不像一些文学家一样过分讲求语言风格。如果是普通的商业文案翻译,原文逻辑不通、谬误之处比比皆是,这时候译员的职责其实相当于翻译+润色,一味强调译员保持原文的风格、忠于原文实在是尾生抱柱,愚不可及。像很多台湾译者翻译国外人类学、社会学类的学术作品,风格活泼到让人难以适应,在文中随手添加诗词,原文风格被破坏得一塌糊涂,甚至有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点

1.归化(domesticating method)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 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 2.异化(foreignizing method)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 者向作者靠拢”。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 3.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指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 如把汉语文本译文英语文本。 4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指同一语言的各个语言变体 之间的翻译,如把方言译成民族共同语,把古代语译成现代语。 5 连续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又称即席翻译,用于会 议发言、宴会致辞、商务谈判、学术研讨等场合,发言人讲完 全部或部分内容之后,由口译人员进行翻译。 6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通常用于大型正式会议 上,要求译员利用专门设备,不间断的进行边听边译。 7 信达雅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 雅 8 可译性指一种语言中的某个词、短语、小句或语篇可以翻译为另 一种语言的可能性程度。

9.形合(hypotaxis)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需要一种语言形式手 段(如连词或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和逻辑 关系。 10.意合(parataxis) 之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进行连接, 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11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即直接翻译,指译文基本上按原文的形 式和结构进行翻译,但也并非是死扣原文,字字翻译 12 意译(free translation)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按 译文的习惯将原文意义表达出来。 13.综合性语言(synthetic language)词与词的关系是靠词本身的 形态变化来表现的,如拉丁语、俄语、德语和古英语。 14 分析性语言(analytic language)词与词的关系并不是通过词 形变化,而是通过词序或虚词(助词)等手段来表示的,如汉 语。 15屈折变化(inflection changes )以语素内部的元音或辅音的变化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方式 16 “洋气”鲁迅坚持以忠实为第一要义的直译。并认为翻译需要兼 顾两个方面,一个是易懂,另一个是保存原作的丰姿。即信和 顺。假如信和顺之间必须取舍的话,宁信而不顺的,即使造成 句子有些不通顺,难懂。鲁迅主张在翻译中尽量保存原作的“洋 气”以体现“异国情调”。 17 “化境”钱钟书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