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国内三采的特点

世界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国内三采的特点

世界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国内三采的特点
世界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国内三采的特点

国内外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

摘要:对世界三次采油技术的前期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了国外采油技术的现状,。结合中国油田具体油藏情况及原油性质,分析了国内三次采油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及国内的技术特点,并总结国内三采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三次采油,化学驱,热力驱,CO2混相/非混相驱,中国三次采油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油气需求自然水涨船高,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供应供应却难填欲壑。依靠技术进步,增加新的储量发现,提高油田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是石油确保原油稳定增长、实现石油资源接替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另外,国内多数油田目前处于高含水期开采阶段,综合采收率仅为32%左右,意味着仍有六成以上的石油“留守”地下。而且,“多井低产”的问题难以回避。三次采油(EOR)技术是一项能够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新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油田开发技术。在过去的数十年内,世界石油大国都把如何提高原油才忧虑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目标。依靠技术的发展,分析近几年来原油产量构成,提高采收率技术获得的产量已达到相当比重,其中三次采油技术更是功不可没,这技术对减少充分挖掘中国石油自身潜力,维持原油稳产、增产,对于减少我国对外原油依赖程度,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战略需要。

世界三次采油发展历程

世界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次阶段的飞跃。

第一阶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这是蒸汽吞吐项目的高速发展时期。50年代后期,蒸汽在南美洲委内瑞拉首次用于重油开采,从此在世界范围内打开了重油这个资源宝库。60年代中期,美国蒸汽项目数和产量激增,实施中的蒸汽项目达到了132个,其中蒸汽吞吐项目达94个,蒸汽驱项目38个。

第二阶段: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化学驱的发展达到高峰期。据1971年调查,美国EOR项目共有133个,其中蒸汽驱53个,火烧油层38个,化学驱19个,气驱23个。虽然蒸汽项目仍是主要的,但其他项目的数量加起来已超过蒸汽驱项目数。80年代,美国化学驱项目数从1980年的42个剧增至1986年的206个,但到1988年却快速降到了124个,此后逐年下降,直到现在的2个。造成化学驱发展变缓的原因主要是化学注剂比热采和注气的成本高,且化学驱后对地下情况认识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尽管在此期间化学驱项目数量要多于气驱,但产量却远低于气驱,如1986年化学驱产量为16901桶/日,而气驱产量却高达108216桶/日。

第三阶段: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混相注气驱技术得以快速发展。最早获得成功利用的气驱技术是烃类混相驱,加拿大运用该技术在许多油田获得成功。随后,由于烃类气体价格上涨和天然气藏的发现,以及混相驱技术适用范围大、成本较低等优势,

混相驱逐渐发展起来。到90年代,世界上已有上千个注气工程,其中美国最多,其注气采油量约占EOR总产量的53.5%。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要求减少排放以及各国随之制定的不同优惠政策和排放税等措施,使得混相驱得以迅速发展,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利用驱油后并将其埋存在油藏中,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石油采收率,而且能消减温室效应。

世界三次采油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三次采油的四大技术系列,即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和微生物驱。其中化学驱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及其复配的二元、三元复合驱、泡沫驱等;气驱包括混相/非混相驱、氮气驱、烃类气驱和烟道气驱等;热力驱包括蒸汽吞吐、热水驱、蒸汽驱和火烧油层等;微生物驱包括微生物调剖或微生物驱油等。四大三次采油技术中,有的已形成工业化应用,有的正在开展先导性矿场试验,还有的还处于理论研究之中。

化学驱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化学驱达到高峰以后的近20多年内,化学驱在美国运用越来越少,但在中国却得到了成功应用。中国化学驱技术已代表世界先进水平,其中,聚合物驱技术于1996年形成工业化应用;“十五”期间大庆油田形成了以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剂的“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技术,胜利油田形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无碱二元复合驱技术;目前,已开展“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天然气”泡沫复合驱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

化学驱油目前为止存在着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首先,从改善油水的流度比出发,除使原油降粘外,相对应的办法是提高驱油剂的粘度,降低其流度,应用此原理发展了聚合物溶液、泡沫液等驱油方法。其次,从改善驱油剂的洗涤能力,以及改变岩石的不利润湿性出发,发展了活性水驱油方法,第三,就是介于前两种之间的化学驱油方法,称为碱性水驱,利用碱性水与原油组分就地形成活性水剂而改善润湿性或就地使原油乳化,堵塞大孔道。

化学驱油技术在国外的大量实际应用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1980年初,Shell 公司在加州Kern River油田的Meeca区块的4个10117.2大的5点井网做化学驱的试验,试验中使用了三种类型的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从试验开始到1981年10月的试验期间,累计产油82000桶,相对于单纯蒸汽驱开采,产量提高了32000桶,试验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2年到198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Midway-Sunset和Kern Front两个油田对44口井进行了化学驱现场试验。结果加TFSA增产原油18604,折合每消耗0.16t的TFSA可得到747.2原油。

热力驱

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运用于委内瑞拉稠油开采的热力驱技术为蒸汽吞吐,因蒸汽吞吐技术伴随着吞吐效果逐渐降低的实际情况,蒸汽驱和火烧油层成为主要接替方法。目前蒸汽驱技术已成为世界上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热采技术。为了提高热效应,国外近年来开发的稠油开采先进技术有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和电磁波热采技术。SAGD已成为国际开发超稠油的一项成熟技术,而电磁波热采技术被认为是未进行蒸汽驱油区的最好替代方法,但在巴西试验效果不如注蒸汽。

目前热采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向油层注入水蒸汽来驱动原油流动,一般称为蒸汽驱,第二种是以地下燃烧原油产生蒸汽来驱动油流动,一般称为火烧油层法。在国外采油技术中,热采占了很大一部分,尽管实施的项目数有所减少,但自1986年以来,热采产量一直保持稳定,比如在美国,在FOR产量中始终保持在60%以上。

最近几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热采方法,业界称之为地热采油。地热采油是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以深层高温度开发流体(油、气、水及其混合物)将大量的热量带入浅油层,降低原油薪度、提高原油流动能力。这种方法是基于以下内外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国家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石油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以注水蒸汽和燃烧原油产生蒸汽来实现稠油热采的开发方式需要转变以适应多变的时局。

注气驱

20世纪70年代,注烃类气驱主要在加拿大获成功应用,到80年代,混相驱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三次采油方法。氮气或烟道气技术应用较少。

二氧化碳驱

在国外,注二氧化碳技术主要用于后期的高含水油藏、非均质油藏以及不适合热采的重质油藏。推广二氧化碳驱油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天然的二氧化碳资源、二氧化碳的输送及二氧化碳向生产井的突进问题以及油井及设备腐蚀、安全和环境问题等。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就注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这种技术是向地层中注入反应溶液,使其在油藏条件下充分反应而释放出气体,溶解于原油之中,降低原油粘度,膨胀原油体积,从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微生物驱

国外微生物驱基本处于室内研究和先导试验阶段。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微生物清蜡和降低稠油粘度、微生物选择性封堵地层、微生物吞吐、微生物强化驱等已成为成熟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微生物驱油已成为继传统的热采、化学驱、气驱之后第四大类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微生物增效水驱,二是激活油藏微生物驱,三是微生物调剖驱油。

2007年底世界三次采油基本情况

2008年世界EOR调查显示(见表1、表2),世界EOR产量为182万桶/日,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世界范围内EOR项目数361个,其中蒸汽项目142个,产量119万桶/日,约占世界EOR总产量的65.6%;火烧油层21个,产量2.2万桶/日,约占EOR总产量的1.2%;化学驱24个,产量3.6桶/日,约占EOR总产量的2.0%;烃混相/非混相项目38个,产量27万桶/日,约占EOR总产量的14.9%;混相/非混相项目124个,产量27万桶/日(1371万吨/年),其中大部分为混相,产量25.8万桶/日,约占EOR总产量的14.2%,而

混相大部分在美国。微生物项目只有2个,未公布产量

从图1看出:2007年世界范围内EOR项目中,项目数排第一位的是蒸汽驱,占总项目数39.3%;第二位是混相驱,占29.9%;第三位是烃混相/非混相驱,占10.5%。

从图2看出:2007年底世界EOR产量约182万桶/日,产量主要来自蒸汽驱、烃混相/非混相驱和混相驱,这3项产量和约为172万桶/日,占总EOR产量94.7%。其中,

产量排第一位的是蒸汽驱,占EOR总产量65.6%;第二位是烃混相/非混相驱,占14.9%,第三位混相驱,占14.2%。

2007年底在世界范围内计划的EOR项目共有32个,其中混相项目数12个,非混相4个,这类项目基本都在美国;蒸汽驱7个,火烧油层1个;聚合物驱6个,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2个。与2005年底计划的EOR项目数相比,聚合物驱数有明显增加,由2个增加到6个,计划实施聚合物驱的新增国家有巴西、阿根廷和德国,他们分别计划于2009年、2008年以及2010年开始实施聚合物驱。从计划项目的经营公司和技术类型可见,美国仍然是未来EOR项目的积极倡导者和实施者。未来最具有发展前景的EOB项目是混相/非混相驱,占计划EOR项目的50%。随着油价高位运行,化学驱呈现较好发展前景。

世界三次采油发展趋势

IEA对2030年前世界EOR产量所做预测见图3。2005—2030年,世界EOR产量占石油总产量的比例不断增加。通过EOR技术的不断发展,EOR产量占石油总产量的比例将由目前的不足3%(产量主要来自热采和混相气驱)增加到2030年的15%-20%。

目前EOR产量对美国石油总产量的贡献是12%,对世界石油总产量不到4%。未来在原油价格保持相对较高且非常稳定的情况下,将来EOR产量占美国或全球其他任何国家的原油总产量的比例最高为18%。据预测,世界范围内的EOR产量高峰很可能在全球石油总产量开始递减30—35年之后出现,或在21世纪60年代出现。

在预测未来几十年内EOR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比例持续增加情况下,有关专家在讨论EOR 发展以及美国和加拿大未来EOR发展潜力时得出结论:世界丰富稠油资源决定了以蒸汽驱为主的热采仍将是未来EOR主要发展方法时,注气混相驱(美国的和加拿大的烃类气)要比其他EOR方法增长得更快。

由于注气混相驱发展较快,在国外已经成为一项成熟技术。通过世界注气驱发展趋势可以预测,随着注气驱技术发展、世界减排大环境影响、气源获取多样性、以及中国石化油藏特征(中原油田不适合化学驱的高温、高盐、高矿化度油藏,江苏油田的低渗油藏和江汉油田高温、高矿化度、高钙镁含量储层)等因素,决定注气驱在中国石化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由于我国注气驱发展较缓慢,所以首先需要开展技术攻关和先导试验。

通过对世界三次采油技术的前期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世界范围内,以注蒸汽为主体的热采是三次采油的主要方法;注聚合物方法的使用在急剧减少,近年随油价升高而有所增加;注方法的使用则在扩大。根据我国油藏特征和注入流体适应性,在把化学驱定为我国东部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主攻方向的同时,还要纵观全局、综

合考虑,借鉴国外先进成熟技术,发展我国除化学驱之外的三次采油技术,如加拿大和委内瑞拉的蒸汽驱和SAGD技术,美国的混相驱技术,使其成为常规聚合物驱或复合驱的重要互补技术,以用于那些不能适用聚合物驱或复合驱的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

国内三次采油发展状况

中国非常重视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我国将三次采油列为油田开发十大科学技术之一,对三次采油技术不仅重视室内研究,还安排许多现场试验,使得我国部分三次采油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由于缺乏足够的气源和我国油藏具体特征,我国主要发展了化学驱和热力采油,气驱和微生物驱基本处于室内研究和先导试验阶段。

(1)化学驱。我国在化学驱一些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聚合物驱油已形成完整的配套技术,并已在大庆、胜利等油田工业性推广;复合驱油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先导性试验获得成功。

(2)热力驱。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热力驱技术发展经历了蒸汽吞吐试验阶段、蒸汽吞吐推广和蒸汽驱先导试验阶段以及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工业应用3个阶段。目前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已成为我国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全国稠油产量主要来自辽河、新疆、胜利、河南4个油田。

另外,由于气源问题,我国气驱研究相对较晚,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微生物驱油技术方面,主要开展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

国内三采技术的发展现状

1、化学驱技术不断发展,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2、热力驱油技术获得突破,提高了热采稠油油藏的采收率解放了一批难动用稠油储量

3、气驱先导试验初步展示良好应用前景

4、微生物驱已开展系统研究

国内三次采油的主要方向

1、化学驱向复合驱、高温高盐油藏方向发展,同时加快聚合物驱后化学驱技术攻关

2、攻关和配套蒸汽驱技术,理论研究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

3、积极开展及混相/非混相驱技术攻关和先导试验

4、加强微生物驱基础理论研究

我国在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加强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课题包括改善注水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化学驱油技术科学基础研究、油气藏流体变组分及变相态开发原理研究、稠油开采新技术科学基础研究、微生物驱油技术科学原理研究

二、是开发新型提高采收率驱替剂。目前剩余储量大都集中在高含水、低渗透、稠油、高温高盐油藏、非均质极强的碳酸盐岩缝洞油藏等开采难度较大的地方,现有驱替剂已无法满足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需求。三是开发高效提高采收率的集成技术。针对复杂的油藏,每一项提高采收率技术都有其应用的局限性,结合不同技术的优势,研究高效集成技术,是提高采收率又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三、是开发高效提高采收率的集成技术。针对复杂的油藏,每一项提高采收率技术都有其应用的局限性,结合不同技术的优势,研究高效集成技术,是提高采收率又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石油供给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石油供给在这组成部分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石油企业多数面临中后期开采,三次采油技术成为保障产量的关键,继而成为经济、社会和环境共同关注的领域,在处理技术发展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中,技术预见正成为一种系统的高层次工具平台,三次采油技术是石油开发的必然也是明智的选择。随着思维的突破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次采油技术将在进一步推广应用中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三次采油概论》陈铁龙

《成熟油田的开发回顾》廉抗利

《油气层物理学》张博全王岫云

中国学术期刊

石油人网站

开题报告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分析

开题报告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分析

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尚不宜采取有力措施限制小汽车的购买和使用。因此,如何科学组织道路交通,充分发挥现有路网的通行效能,显得尤为重要。 道路拥堵早已是一大问题,许多城市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早晚高峰让民警在路面进行管控,随时调节信号灯这是最常见的做法。最近网上还有爆料,一些地方开始让民警红灯时拉绳管理,但这些效果可想而知,即搞疲了警察,还解决不了拥堵问题,对于强闯红灯的行人更是难以管理。所以我基于上诉问题以一问题路口为例,通过借鉴一些他人研究成果,并通过自己调查分析,进行优化,并通过仿真验证,探求在交通管理工作中适合大多路口的优化措施。 目前,全国各地在交叉口交通优化上存在较多的差异,总体而言,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布局不尽合理,缺乏人文特性。地方在交通布局上由于之前没有较好的预见性,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环境,比如道路宽度、车行道宽度走向不合理,加剧了交通的拥挤,造成交通堵塞。 (2)设施建设不完善。很多地区交通标志欠缺,道路没有中心线,护栏设置也不合理,给驾驶者带来许多不便,也增加了交通隐患。 (3)信号灯设置不合理,难以充分利用每一个相位,难以达到最大流量。 (4)缺乏行人诱导、保护措施,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行人随意穿插马路,影响交通对自身带来危险。 (5)诱导向标、标线不明确,设置不明显,或相互有冲突,有些

磨损严重易导致交通秩序紊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围绕信号交叉口,国内外学者研究人员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下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从交叉口渠化、信号灯优化、仿真分析几个方面予以介绍。 1.交叉口渠化 在进行优化过程中,根据影响交通的不同因素确定不同的优化措施。孙斌《城市交通组织优化实践——以太原市为例》通过调整道路交叉口、路段车道宽度,将道路交叉口导向车道宽度进行压缩至,车道数量增加,能提高通行能力。从他的观点可以看到合理压缩车道宽度,能充分利用城市有限的道路资源。 美国的MUTCD(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介绍了各种路口渠化措施及相应设施尺寸、颜色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日本的《平面交叉口的规范与设计》对交叉口渠化与设计做了很多论述,认为渠化是很有效的优化措施,渠化措施包括交通岛、导流设施、路障、中心圈等,交通岛可有效保护行人分割车流,导流设施可使车流明确行驶路线,路障阻隔禁止通行车辆,使交通设施为特定服务。 2.信号灯优化 王学军孙志勇商茂华《城市主干道交通组织优化的精细化设计》给予了一种研究思路,以交通调查为基础,确定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然

浅谈交通运输标准国际化现状及对策

浅谈交通运输标准国际化现状及对策 1引言 标准是促进互联互通的“通行证”,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 标准在世界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已经把标准作为技术、经济竞争的主要手段,把推动本国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作为 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有效途径。国务院《深化 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要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鼓励 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大国 际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推进优势、特色领域标准国际化, 创建中国标准品牌。标准国际化是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推进标准国际化工作是交通运输行业参与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提高中国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2交通运输标准国际化发展现状 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标准国际化工作,在《关于加 强和改进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加强标准国际化 工作”的重点任务,要求“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交通运 输行业优势特色技术制定为国际标准。加强行业标准中外文版同步 出版工作,推动中国标准的海外应用”。《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也将“标准国际化工作”作为8项重点任务之一,强调 引进吸收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交通运输标准走 出去和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国内外宣传交流与培训。近年来,交通运 输标准国际化工作取得一定进展,在国际标准制修订、承担国际组 织工作、标准翻译与海外应用等方面成效显著。 2.1国际标准制修订现状 交通运输行业目前累计主持和参与114项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

涵盖集装箱、内河船、公路工程设施、智能运输、臂架起重机、疏浚、铁路等领域,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铁路领域的国际标准制修 订项目较多,占比约87%,其他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相对较少,均未超过5项,交通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国际标准制修订的数量。图1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统计据统计,在开展的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中,我国主持29项,参与85项,如 图2所示参与项目的比例超过74%,反映出我国主导制修订的项目 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提升。 2.2承担标准化组织工作 交通运输行业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计16个,其中与国际标 准化技术组织有对口关系的共11个,占68.75%,具体对口关系见 表1。交通运输部管理的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航海安全、航 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接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航标协会(IALA)开展工作,信息通信与导航领域参与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 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中俄卫星导航标准协调小组和国际卫星导航差分 信息协议北斗工作组的工作。此外,臂架起重机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国内对口专家 工作组专家。 2.3标准翻译与海外应用 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早在19XX年印发了《国家标准英文版 翻译出版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国家标准的翻译出版工作。为满 足现阶段国家标准外文版的管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对原办法进行 修订,发布了《国家标准外文版管理办法》,对国家标准外文版的立项、翻译、审查和发布工作进行了规范,并鼓励国家标准制修订工 作与外文版翻译工作同步开展。交通运输行业也非常重视标准翻译

6、国内外同类技术分析报告(罐笼)

基于格雷母线定位技术的矿井罐笼动态检测系统国内外同类技术分析报告 武汉利德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九月

1.产品概述 提升系统安全是金属矿山安全管理的重点,2011年山东某铁矿3.15事故给了我们很好的安全警示。为进一步完善提升系统安全保护和杜绝提升安全事故的发生,研究罐笼位置动态检测与保护是有效避免罐笼蹲罐或断绳事故的重要安全措施。 目前国内提升机容器位置的测量都是根据卷筒旋转带动深度指示器或编码器来计算和判断罐笼的相对位置。当前,国内最先进的电控系统也无法检测罐笼的实际运行位置,当罐笼在井筒内运行过程中出现瞬间的卡罐后,因处理不当导致罐笼突然滑落时,会因钢丝绳严重松弛,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产生巨大的破断拉力导致罐笼坠井事故的发生。而当前提升电控系统应用的松绳保护因为钢丝绳的自重问题只能保护罐笼在井口区域内罐笼位置的异常,无法判断和保护罐笼在井筒内的实际位置异常。 山东黄金矿业(沂南)有限公司与武汉利德公司联合研发的格雷母线精确位置检测技术,采用非接触绝对位置检测方式工作,实时检测精度达5mm,在多粉尘、高温、高湿和高腐蚀性气体环境中可长期稳定工作,免维护。因其是绝对位置检测,不会因为提升机钢绳打滑、蠕动和松弛产生等外界原因产生检测误差,能够实时有效的反应提升机罐笼位于矿井井筒内的准确运行位置,从而根本上杜绝了重大矿井提升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与同类产品比较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此产品的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体内容见下表:

3.结论 通过上表的参数对比,我公司生产的格雷母线定位通信系统具有较优越的经济技术指标。该定位通信系统能适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性能稳定。 二〇一三年九月八日

我国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现状与发展

我国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现状与发展 二零一二年四月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我国近年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情况 意义:1、减少交通事故,增加交通安全。 2、缓和交通拥挤、堵塞,提高运行效率。 3、节约能耗,降低车辆对环境的污染。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我国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本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我国交通信号控制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我国城市交通状况 2、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应用现状 3、国内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问题分析 第二部分:分析我过交通信号控制的发展趋势。 1、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 2、我国一些城市的发展计划和目标

正文 第一部分:分析我国交通信号控制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我国城市交通状况 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总体形势:城市化势头迅猛、机动车拥有量增长迅速、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交通结构和路网结构不尽合理、市民的交通法规意识和交通安全常识缺乏,交通管理措施不完善、管理效率低下、城市交通拥挤严重、社会消耗巨大、交通事故多发、汽车废气对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在对我国城市交通目前的状况进行全面把握和详细解剖的基础上,探索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展望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讨适合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特点的道路交通管理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而交通控制实际上属于交通管理的范畴,交通控制是交通管理的某一表现方式。 将城市道路互相连起来构成道路交通网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造成车流中断、事故增多、延误严重的问题所在,是城市交通运输的瓶颈。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又是决定道路通行能力的关键所在,对城市交通网络的交叉口信号控制系统进行协调优化控制,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应用现状 交通控制的发展经历了点控、线控和面控3个阶段。把控制对象区域内全部交通信号的控制作为一个交通控制中心管理下的整体控制系统,是单点信号、干线信号和网络信号系统的综合控制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交通流理论的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的不断提高,世界上出现了多种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澳大利亚的SCATS系统、加拿大的RTOP系统、英国的TRANSYT系统和SCOOT系统、美国的UTCS-3GC系统以及ASCOT系统,其中TRANSYT系统、SCOOT系统和SCATS系统正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并在世界上很多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3、国内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问题分析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南宁等中大城市先后引进SCOOT、SCATS、TELVENT等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迄今国内已经有30多个城市引进类似系统。本土企业如青岛海信、上海宝康等自1990年后也先后进行了交通信号系统的研发,但总体的技术指标和应用范围与国外系统仍有一定差距。 交通信号系统建设工程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和社会公益性强的系统工程,但目前无论是建设中国本土系统还是引进国外先进系统,许多城市建成后投入应用的城市交通信号系统普遍存在效能发挥不佳、使用不方便、经济效益差等问题,究其原因,排除系统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功能因素外主要涉及一下几个方面: 1、轻视前期调查。交通调查和基于交通调查数据的交通工程设计是交通信号系 统是否个性化、适应性和效能发挥的关键性工作。遗憾的是,相对信号配时设计,中国内陆城市交通管理者和系统设计施工者对设计前期的交通现场调查、交通流组织、交通流量等分析工作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交通调查的方法、内容、时间和数据分析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导致受控区域的交

国内外交通组织现状要点

定义 交通组织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对城市交通运输的方式、设施和管理加以规划、引导,构建完整的交通系统,保证城市交通合理、有序的运行。本文的“组织”是指规划和调度,也就是对出行需求、运输能力、交通线网、场站、枢纽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建设步伐逐步加快,特别是1998年以来,为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央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公路建设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国道主干线为重点的高等级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全国国道主干线建设任务已于07年完成,比原计划提前十三年。为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快速、有序、健康地发展,交通部于2000年研究制定了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确定了13条纵向线路与15条横向线路共28条路线,约7.3万公里的布局方案,其中东部地区1.6万km,中部地区1.9万km,西部地区3.8万km。并提出了2020年前基本建成的目标。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地积极推动公路网规划、建设,在公路建设疾速推进的同时,对发挥公路交通特性起关键作用的公路网交通组织规划很少涉及;在已建成的公路网中,由于交通组织混乱,不少地区存在交通衔接不畅、交通效率低下等严重问题,使得区域公路网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难以实现,这直接影响到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公路交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如交通需求、公路网规划、交通管理、交通安全、环境影响等,并且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如此复杂的系统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规划,其意义重大,必将大大提高公路网交通运行效率的。 国外研究现状 (1)在微观点段交通组织规划方面,国外的研究较为成熟,对交叉口左转弯车道的设置、右转弯车道设计、进口道宽度、进口道车道数等做了大量研究,另外关于交叉口渠化、交叉口交角、交叉口缘石半径也有相关的研究美国的MUTCD 手册,介绍了各种渠化措施以及设施的尺寸、颜色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日本的《平面交叉路口的规划与设计》中对交叉口的渠化作了很多论述,认为渠化对解决交通拥堵非常有效。其中,渠化的定义是:“为了减轻、改善平面交叉路口处交通流的交错数量及性质,在正常交通流不利用的位置设置适当的“岛",规定车辆的行驶位置,诱导车辆按正常方向行驶,为行人提供避车场所,以整顿交通流为目的,这就叫平面交叉路口的渠化”。 (2)在局域路网及宏观政策交通组织规划方面,美国1906年开始采用单向交通,现在5万人口的城市有50%的街道采用单向交通,1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80%的街道采用单向交通。法国巴黎市4333条街道中已有1400多条实行单向交通,总长超过400公里。日本东京市有30%的道路、大阪市有38%的道路实施单向交通;横滨市行车道宽5.5米的道路5320公里中有66.1%实行了单向交通,宽5.5"-'13米的道路430公里中有28.6%实行了单向交通。原苏联规定宽度小于18米的街道原则上采用单向交通,莫斯科采用单向交通的道路已达120多条。其他如奥地利、西班牙、德国、意大利、瑞典、希腊、新加坡等也都采用单向交通。发展中国家泰国首都曼谷市的旧市中心有50%的街道实行单向交通。菲律宾等国的许多城市也广泛地采用单向交通。 国外案例 1.德国,慕尼黑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一:该项技术的概述及国内外发展概述 (1)、医用压敏胶、远红外陶瓷微粉共同组成的。是集光学、热学、医疗技术于一体的完美结合。当它吸收到皮肤的热能后,释放出8-15微米的远红外光线,与人体的细胞原子和水分子振动频率一致,从而活化人体组织细胞,快速透皮,作用于患处,阻断制痛介质合成。经数千家专科医院近千例临床病例验证表明:它既避免了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又克服了普通外用药贴透皮困难的缺陷,具有持续释放能量的功效,高效安全。它可以迅速止痛,缓解痉挛,消炎消肿,改善血液循环,加强代谢作用,增强肌体细胞活力,提高了人体的代谢功能,成功的实现了真正的内痛外治。 (2)、远红外贴最早起源于中国,在我国的应用由来已久,而其疗效也颇受认同。其悠久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文明承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选购心理。后流传到韩国、日本等亚洲其他国家,目前部分发达国家也在逐步使用远红外磁疗贴。远红外贴为也叫“透皮吸收剂”属于膏药的一种,它是由药材提取物、远红外陶瓷粉、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布上的外用制剂。相对于口服和注射两大用药方式来说,吸收剂可直接作用于病患处,不仅药效迅速而且降低了不良反应。 (3)、特别是上纪70 年代中期,美国首先提出透皮控释给药(TDDS)治疗方案并制成东莨菪贴片以来,透皮给药系统不断完善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国际上透皮吸收剂是先进用药方式的代表。我国的膏药可以说是传统的“透皮吸收剂”,把膏药的传统特色与世界先进给药方式联系起来。随着传统医药和现代医学的进一步结合与推进,远红外贴被挖掘出越来越多的新用途,如降压、减肥、避孕、治疗流感、助眠、治疗糖尿病、退热等,而且随着对传统医药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远红外贴的认识会进一步加强。

交通组织措施(完整版)

1.1交通组织措施 1.1.1交通组织原则 为顾及社会影响,交通组织方案要做到:减少堵塞,确保畅通,安全施工。具体原则如下: (1)保持现状交通的原则。维持好现有交通,保证车辆畅通,不随意封路,不随意占用行车道。 (2)自然分流与管制分流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广告宣传和交通管制,做到科学合理的分流车辆。施工路段前后有关交叉路口要设置明显的交通指示牌,引导车辆行驶,调节各线路交通量。 (3)交通大于施工的原则。施工前要先做好交通组织方案,通过有关部门批准后,先试行一段时间,经检验切实可行后再正式实施。 1.1.2交通组织目标 (1)施工期间内,全线不断流、合理分流。 (2)施工期间,各施工段外围分别封闭,在端部设置进出口。 (3)不出现因施工造成的重大拥堵。 (4)施工范围内设置应急车道并保证其畅通,在发生施工路段拥堵时,负责交通组织的专职管理人员及协管员应在10分钟之内到场疏导,并采取有效手段。 1.1.3交通组织管理体系

1.1.4交通组织计划 施工运输车辆基本属于大型货车,为降低其行驶过程中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对其行驶时间、行驶空间加以限制,具体如下: (1)施工车辆的材料运输尽量在夜间进行,基本保证错开高峰时段进行,砼运输车除外。 (2)施工车辆的通行、停靠尽量利用施工围挡内的空间。靠中央围挡的内侧车道作为“施工优先车道”,非高峰期施工车辆在此车道行驶、停靠,高峰期施工车辆不占用围挡外车道,提供给社会车辆通行。 (3)做好施工运输车辆车况、行驶路线等管理工作,施工运输必须服从城市特殊时期交通需求。 1.1.5交通组织措施 (1)成立交通协调管理小组。为使交通组织方案全面落实、责任到人,与宝安交警大队、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一起成立相应的交通协调管理小组。 交通协调管理小组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管理,审查及批准交通组织方案,协调有关单位、人员之间的关系,检查处理有关交通组织问题等。(2)安排10人以上担任交通协管员。协管员着反光衣,佩带值勤袖章,手拿红旗。其主要职责是对施工单位违章作业,影响交通安全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止;听从交警指挥,配合交管部门做好交通安全维护等工作。 (3)各施工队协调一致,各负其责,共同做好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工作。

交通组织方案和交通组织保证措施

5、交通组织方案和交通组织保证措施 5.1工程概况 本工程线路起于黄河路—西安路互通,采用全高架形式沿黄河路一路向东连续跨越西坝路、北京北路、鞠通路、淮海北路、银川路、承德北路,终点止于承德北路东侧,含西安路里程XAK1+525~XAK2+558.4。 5.2工程周边环境调查 (一)现状道路情况 (1)西安路现状 现状西安路道路两侧以居住用地为主,道路沿线主要建筑物包括金泰公馆、商业住宅楼等。西安路为现状双向四车道。 西安路现状图 西安路与黄河路交叉口 (2)黄河路现状 1)黄河路(西安路-北京北路段) 现状西安路—北京北路段道路两侧以居住用地为主,并分布有少量的商业用地。道路沿线主要建筑物包括北京如意国际花园、五洲龙湾等。西安路—北京北路段现状为双向四车道,断面宽度40m。 黄河路现状横断面图(西安路—北京北路段) 2)黄河路(北京北路—银川路段) 现状北京北路—银川路段道路两侧以居住用地为主,并分布有商业用地、教育用地和公园。道路沿线主要建筑物包括富豪花园小区、淮安医院、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黄河花园小区、荷花公园等。北京北路—银川路段现状双向六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断面宽度40m。 黄河路现状横断面图(北京北路—银川路段) 3)黄河路(银川路—承德北路) 现状银川路—承德北路段道路两侧以居住用地为主。道路沿线主要建筑物包括阳光花园、营东商住楼、幸福城(在建)等。银川路—承德北路段现状双向四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断面宽度40m。 黄河路现状横断面图(银川路—承德北路段) (二)与本工程相交道路

与本工程主要相交道路有17条,其中快速路1条、主干路3条,次干路3条,支路10条,平均间距349.553m, 具体相交道路情况见下表: 相交道路示意图 道路交叉一览表 北京北路现状图淮海北路现状图 银川路现状图承德北路现状图(三)沿线既有道路主要交叉口分布情况 西安路交叉口西坝路交叉口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5/08/19 --------------------------------------------------------------------------------------------------------------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拉动了对运输生产的需求。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运输组织,积极挖潜扩能,确保重点物资运输,努力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使运输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一、当前我国运输生产的主要特点 上半年运输生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铁路货运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前6个月, 铁路日均装车10.39万车,同比增加6345车,增长6.5%。货物运输完成11.3亿吨,同比增加7748万吨,增长7.3%。二是重点物资运输得到保证。铁路完成煤炭运量5.2亿吨,增长9.3%。煤炭新增运量占铁路新增运量的58%。煤炭港口发运1.85亿吨,增长11.7%。其中内贸煤炭发运增长23.7%,外贸出口同比减少19.8%。另外,石油、化肥农药分别增长7.1%和14.3%。港口共接卸外贸进口原油和海洋原油分别增长9.6%和11.2%。三是公路运输稳步增长。由于治超和降低大吨位车辆路桥通行费和高速公路网的延伸,各种大吨位车辆快速增加,全社会完成货物运输63.1亿吨,增长7.9%。四是水上运输增幅较大。中海、中远、长航三大航运集团水运量完成

3.5亿吨,增长15%;江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3.9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8%和18.1%;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122.4万箱,同比增长25.3%,增幅高出外贸货物吞吐量7.2个百分点。 二、当前运输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今年上半年,尽管运输生产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突出表现在运输能力与需求的矛盾得到缓解,运输需求有所下降。 (一)全社会运量增幅下降。上半年全社会不同运输方式运量尽管增长8.9%,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同比下降了5.9个百分点。从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看,除铁路仅增长0.2个百分点外,公路、水运、民航则分别下降7.4、4.4和28.6个百分点。 (二)铁路运输增幅减缓,部分省市增速回落较多。上半年铁路货物运输完成11.3亿吨,同比增长7.3%,增速同比减缓1.7个百分点。据广东、江西、福建、湖南、浙江等铁路运输比较紧张的省市反映,今年春运以来,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逐月缓解,尤其是进入二季度后,运输出现了负增长。上半年广东、江西两省铁路货运量同比分别下降4.6%和1.5%,增速同比回落24.2和23.7个百分点;湖南、浙江和福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 一:该项技术的概述及国内外发展概述 (1)、医用压敏胶、远红外陶瓷微粉共同组成的。是集光学、热学、医疗技术于一体的完美结合。当它吸收到皮肤的热能后,释放出8-15微米的远红外光线,与人体的细胞原子和水分子振动频率一致,从而活化人体组织细胞,快速透皮,作用于患处,阻断制痛介质合成。经数千家专科医院近千例临床病例验证表明:它既避免了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又克服了普通外用药贴透皮困难的缺陷,具有持续释放能量的功效,高效安全。它可以迅速止痛,缓解痉挛,消炎消肿,改善血液循环,加强代谢作用,增强肌体细胞活力,提高了人体的代谢功能,成功的实现了真正的内痛外治。 (2)、远红外贴最早起源于中国,在我国的应用由来已久,而其疗效也颇受认同。其悠久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文明承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选购心理。后流传到韩国、日本等亚洲其他国家,目前部分发达国家也在逐步使用远红外磁疗贴。远红外贴为也叫“透皮吸收剂”属于膏药的一种,它是由药材提取物、远红外陶瓷粉、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布上的外用制剂。相对于口服和注射两大用药方式来说,吸收剂可直接作用于病患处,不仅药效迅速而且降低了不良反应。

(3)、特别是上纪70年代中期,美国首先提出透皮控释给药(TDDS)治疗方案并制成东莨菪贴片以来,透皮给药系统不断完善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国际上透皮吸收剂是先进用药方式的代表。我国的膏药可以说是传统的“透皮吸收剂”,把膏药的传统特色与世界先进给药方式联系起来。随着传统医药和现代医学的进一步结合与推进,远红外贴被挖掘出越来越多的新用途,如降压、减肥、避孕、治疗流感、助眠、治疗糖尿病、退热等,而且随着对传统医药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远红外贴的认识会进一步加强。 (4)、据统计1999年,全球透皮控释制剂市场的销售额约为11亿美元,2005年达到127亿美元,2010年达到800亿~1000亿美元。美国医药界认为,今后5~10年内,有1/3的现用药将采用透皮吸收制剂。药物透皮吸收给药系统是药剂学中一个新领域,自1981年世界上第一个TTS(透皮制剂)产品----东莨菪碱由美国Alza公司推入美国市场以来,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国际上竞相研制生产TTS产品。据统计,目前透皮制剂用于激素替代治疗(治疗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和性腺机能减退)、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心绞痛)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戒烟、晕动病和疼痛/炎症)。 (5)、截至2004年,美国已有超过35个药物透皮制剂上市。2005年,美国20%以上的制药企业已经开始生产TTS。在众多企业的参与

国内外同类研究对比分析报告

国内外同类研究对比分析报告 随着汽车在安全及以及环保方面的发展,人们对汽车饰件在安全性及环保性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汽车仪表板来说,一个好的仪表板不仅要有设计新颖美观的外形,舒适的手感,而且还需具有优良的高低温性能及与乘客的良好相容性(优良的散发特性)。鉴于这些要求,对仪表板表皮制造的材料及工艺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过去仪表板表皮较多是采用PVC/ABS真空成型工艺生产,但由于PVC/ABS表皮存在老化性能差,高温下增塑剂等助剂易挥发,造成起雾现象,并且使车内环境变差,造成气味、散发等指标不合格。正由于PVC/ABS 表皮存在这些问题,目前使用PVC/ABS表皮的仪表板在市场中的占有率正不断下降。为了提高内饰材料的再生利用性和舒适性,内饰材料的发展总趋势是聚烯烃和聚酯纤维。传统的PVC表皮材料逐渐用TPO取代,因为TPO和PP能够相溶而且容易回收利用。 TPO 搪塑粉料在欧洲的几个车型上曾有过应用,如Inteva公司。但在应用过程中,TPO 搪塑表皮存在以下缺点未解决: 重要存在以下毛病待解决: 表皮耐刮擦性差,脱模时易产生明显脱模痕而造成大批报废;耐油性差;脱模较艰苦,对仪表板外形设计局限性较大;成型温度范畴较窄。鉴于TPO搪塑表皮的以上缺点,目前在欧洲市场上TPO 搪塑粉料的开发已经停止。 TPO阴模真空成型,工艺流程与目前普通真空成型的工艺流程类似,先将片材加热到必定温度,而后在成型工位进行真空成型,但阴模成型工艺应用的是镍壳真空模,并且片材表面无皮纹,皮纹是在真空成型过程中成型在表皮上的。可以单独成型表皮,也可直接复合在骨架上。 目前此工艺已经逐步成熟,在仪表板及门板上已经有较多利用。其重要长处为: 皮纹均匀;精良的物理机械性能、耐久性;精良的气息、低散发特征,可循环回收。 TPO阳模真空成型:

国内外同类技术的竞争力分析

国内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起步晚,从1992年开始,我国启动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在网络上传输农情、农业市场的信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农业信息网站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势头。我国目前农业专业网站总数已达2000多个,但地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主要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北京、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为前五位,其总和占全国总数的近一半。中部地区农业网站数量少,企业公司是农业网站的主力,占1/3强。政府部门和综合信息网均对农业网站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网站,许多涉农部门都建立了各种为农村农业提供信息服务及教育培训的平台,各大运营商也推出了相应的信息服务平台,如中国移动的“农信通”、联通的“农业新时空”,电信的“信息田园”等福建省“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成为农民实现村务民主管理,对外自由贸易的重要途。宁夏建设了自治区信息中心平台和IPTV 分平台,平台直接连接到行政村,行政村建设信息服务点,集中整合信息服务资源,向农户提供互联网知识、互联网经营和互联网培训等应用服务。浙江省针对本省农村信息服务建设存在重复建设、功能不全和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通过整合、开发各类涉农信息资源,实现与各涉农部门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互为接入,建立了面向“三农”,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平台,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便捷有效的综合信息服务。湖南省信息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目标为建好1 个省级中心,15 个基层分中心,100 个基层网点,大力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四个一”工程,实现科技信息的进村入户,为农村信息化建设闯出一条新路子,并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以湖南农业科技信息协会为龙头,以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为平台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信息服务员为纽带,以农业科技专家为支撑”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从总体水平看,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尚属起步阶段,缺乏宏观的规划和布局,资金支持也不足。农业信息化的管理建设薄弱、缺乏复合型人才。采用的信息技术和手段也相对落后。中国互联网用户调查统计显示,农林牧渔水利业是所有行业中网民数量最少的行业。 湖北省农业信息化的现状 湖北省科技厅相关人士表示,作为全国7个试点省份之一,到2015年,湖北将基本建成“资源共享、互为开放、实时互动、专业服务”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在全省搭建一条快速便捷的农村信息传输通道,探索一套政府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服务并行的农村信息化服务长效机制。据介绍,近年来,湖北初步建成省级农村信息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已注册录入平台的基层站点2.7万多个,农业企业1169家,协会和专业合作社1568家,种养专业户4951户,农技和民生服务专家676名。相关单位积极推进信息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已建设开发了“湖北智慧农村―党群通”、“产业通”手机智慧服务系统。目前,“党群通”正在为全省近7000个村级党组织、2.3万名党员提供免费服务;“产业通”对全省农业重点产业链资源进行搜集、分类、整理、建库,为农业重点生产领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综上所述,湖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较为迅速,各方面都已顺利起步,农业信息化的大力发展对湖北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整体上来看,湖北省农业信息化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引导作用得到重视,各级政府部门拨出专款进行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强信息的沟通。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和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湖北省“十五”信息化发展计划》将农村信息化列为“十五”湖北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提出要加快建设湖北农村科技信息网。湖北省科技厅始终将农村信息化建设列为农村科技工作的重点。 2. 农业信息系统开发成果显著。有关政府部门、涉农单位已建立了多个涉农网站,建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综述)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综述) 1. 银杏及其外种皮的基本概述 银杏(Ginkgo biloba.)被称为“活化石”,是地球现存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我国银杏资源相当丰富,是世界银杏的分布中心,银杏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1]。目前,银杏种植已普及到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江苏的“三泰”(泰兴、泰州、泰县),广西的灵川、兴安,湖北的孝感、随州,山东的郯城分布最广泛。 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叶形古雅,寿命绵长。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有利于银杏的繁殖和增添风景。适应性强,银杏对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范。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银杏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可用于园林绿化、行道、公路、田间林网、防风林带的理想栽培树种,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 银杏的种核俗称白果,品味甘美,略带苦涩,营养丰富,医、食俱佳,为上等干果,也作药膳或入药。银杏的叶子、种皮和树根均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可入中药。其药用作用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己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认为银杏“生食引疗解酒,熟食益人”。“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俏毒杀虫”。“嚼浆涂鼻面手足,去能疤脐期破皱,及疥癣疮匿阴虱”等。清代张璐璐的《本经逢源》中记载银杏有降痰、清毒、杀虫之功能,可治疗“疮疥疽瘤、乳痈溃烂、牙齿虫龋、小儿腹泻、赤白带下、慢性淋浊、遗精遗尿”等症。 近些年,国内外医药领域、化学领域等诸多领域的科学家、学者对银杏叶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EGB)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物质和内酯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血小板激活因子(PAF)作用和拮抗PAF特异性受体作用。药理分析及临床试验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对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动脉硬化、脑功能减退、老年性痴呆、老年性记忆减退、衰老等与心脑血管循环有关的疾病都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银杏叶的开发利用已日趋完善,由于提取工艺受到酚酸类物质残留的制约,产品开发成本比较高,因此还不能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由于银杏树及其产品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利用,银杏的经济效益逐步扩大,被广大农民、企业、商人所认可。银杏种植面积和加工生产模式迅速扩大,果叶产量显著提高,但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银杏外种皮。初步估计,全国结实的银杏树大约有100多万株;近年来,每年还以2000—2500万株小苗的发展速度递增,年产银杏果1.2万吨。银杏外种皮是银杏果仁的皮层,即种子硬壳外面部分,新鲜外种皮与种核的比例大致3:1,据此估计,每年全国至少有3万吨以上的新鲜银杏外种皮,除去60%的水分,干燥银杏外种皮约1.2万吨[2-3]。 目前,国内外对银杏外种皮的研究也在逐步增多,研究表明:银杏酚酸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过敏、抑菌、防治病虫害等作用,在化妆品、生物农药和医药方面有很好的应用价值。银杏酚酸存在于银杏叶、果和外种皮中,在外种皮中含量最高。由于种种原因,银杏酚酸类物质的开发利用还是比较欠缺,产品更是稀少,致使银杏外种皮等资源得不到很

国内外公路运输组织方式及其发展趋势的比较

国内外公路运输组织方式及其发展趋势的比较人们看来从货物运输看,国外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公路运输一直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在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里,公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居主导地位。美国国土面积较大,各种运输方式各有所长和不足的特点十分明显,1986年货运周转量中公路占25.48%、铁路占35.94%、国内水运占15.06%、管道运输占23.24%、国内航空占0.28%,公路运输居第二位。汽车运输承运货物的比重,美国1987年机械制造品占74%,水泥和水果、蔬菜占80%,所有的牲畜和运距在500公里以内的,全部由汽车来完成。日本1987年97%以上的食品、水果蔬菜、水产品、机械制造品、纤维工业品、木材、木炭、金属制品、特种制品等由汽车运送,所有的牲畜、全部日用品由汽车来完成。 在汽车货物运输中,又分为营业性运输和自用性运输两大部分。营业性货物运输主要包括包裹运输、零担运输、整车运输以及特种运输四种形式,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有很强的代表性。零担运输在美国十分发达整车运输同零担运输相比,生产过程简化了货运站装卸分拣作业,一般将整车货物从起点运到终点。整车运输对生产服务设施的要求不高,一般只要拥有一台运输车辆即可从事整车运输,因此整车运输一般由大量分散的小型运输企业甚至个体车辆来完成。 旅客运输目前国外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公路旅客运输在交通运输体系占有绝对的优势,客运周转量基本上占90%左右。铁路旅客运输十分发达的日本,1988年公路客运周转量也占到62%,但公路客运周转量中绝大部分是自用轿车来完成的。 概括地讲,国外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公路运输行业少数规模很大的大企业与大量、分散的中小企业并存。而国内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 ;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 ;掌握车辆驾驶技术容易 单车运量小,运输成本较高;

电池箔国内外同类技术的背景材料和对比分析报告

国内外同类技术背景材料及对比分析报告 锂电池的负极集流体由铜箔制造,铜箔在锂电池内既当负极材料的载体,又充当负极电子收集与传输体,因此锂电池在发展 初期,选择压延铜箔来制作电池负极集流体。但由于锂离子电池用压延铜箔价格高,且涂有活性物质的负极电极在干燥、辊轧等制造工序中的操作性较差,易产生皱纹,甚至断裂,生产效率较低。随着锂电池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电解铜箔质量的提高,目前国外大部分锂电池厂家都采用电解铜箔制作电池集流体,近期,国产电解铜箔替代进口铜箔在锂电池上应用的技术研究工作已取 得突破性进展:铜陵中金铜箔有限公司,惠州联合铜箔,上海金宝等几家企业都先后自主研制开发12微米锂电池用电解铜箔,我司也于2010年10月份设臵专项研究项目-12微米高延伸率双面光电解铜箔的研究与应用。 铜箔是生产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工艺和综合性能。 锂离子电池负极电极制作过程主要包括涂布和制片(滚压、分切)等工艺。锂离子最基本性能有:容量、电压等特性、内阻、循环寿命、储存性能、温度特性等。 电解铜箔的抗拉强度、延伸性、致密性、表面粗糙度、厚度均匀性及外观质量等对锂离子电池负极电极制作工艺和电池性

能影响较大。 铜箔的抗拉强度必须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如果抗拉强度过高,延伸率低时,将涂有石墨等活性物质的电极进行轧辊压延等压平工序过程中,铜箔无足够变形以适应活性物质表面特性,铜箔与活性物质间的接触性能变差;相反,如果抗拉强度较低时涂敷有活性物质的电极在进行轧辊压延等压平工序过程中,易使电极尺寸稳定性和平整性变差,且易产生断裂等问题。同时还必须要有足够的延伸率,如果延伸率低,涂有活性物质的电极在进行轧辊压延等压平工序时,铜箔自身将产生内应力,而出现分裂,直接影响电池容量、循环寿命等性能。我司使用的添加剂可以对铜箔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进行实施的调整,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而且波动幅度较小,抗拉强度可以控制在300-350Mpa之间,延伸率控制在7-9之间。梅县金像铜箔抗拉强度>380N/㎜2,抗拉强度偏高。 铜箔表面粗糙度则直接影响到与负极活性物质的而接触能力,进行影响到电池内阻和循环使用寿命等,表面粗糙度大时,铜箔与石墨等负极活性物质的接触性差,致使石墨等负极活性物质的脱落,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循环寿命,因此铜箔的表面粗糙度对电池负极点击制作工艺和电池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我司工艺研究可以将铜箔的粗糙度控制在2.0以下,如果需要甚至可以平稳的控制在1.3以下。

浅析交通设施行业现状

浅析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行业现状 作者:刘干(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公路路网建设,为保障道路通行安全的交通安全设施行业已经形成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壮大。据统计,目前我国具备公路行业交通安全设施承包分项专业工程资质的企业已经超过600家,从事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产品制造的规模企业(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超过500家,另外有着近万家小微型企业在行业中存在,催生了每年几千亿元的经济产值。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行业的形成壮大,为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行业的形成和壮大,同时也产生了诸如经营无序、良莠不齐、创新不力的发展瓶颈。 一是行业竞争过度,以拉笼关系、恶意压价、劣质产品和工程为竞争手段的现象大量存在。由于该行业的采购需求主要来自于政府部门,多年来形成了一个地方一个关系圈的经营格局,新生或外来的企业要想打破关系圈,大多通过压低价格、供应劣质产品、工程偷工减料、再找关系通过验收的方式获得业务。交通管理领域屡有因关系腐败导致的犯罪事件,其中也包括了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项目,产生了极为不良的社会形象。在各类道路上,诸如信号灯故障、交通标志视认性差、交通标线脱落、防撞桶犹如垃圾桶、劣质护栏导致二次伤害事故等等,数不胜数。 二是行业缺乏监管,经营者非法投机性利润机会较多。由于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在整体道路建设工程中,无论规模、造价在工程中占比都较小,通常得不到业主、设计、监理单位的重视。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三同时”制度缺乏

严格执行力,设计随意,施工资质挂靠,没有专业的监理制度等等。道路交通安全产品执行的大多是推荐性标准,验收过程中往往以产品来样委托检测的合格报告为准。监管缺失给经营者钻空子的机会,损害的是道路交通安全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技术创新缓慢,大量中小企业固步自封,只顾赚钱、不谋创新、粗制滥造。由于该行业内企业绝大多数属于5000万元以下小微型,很难在产品工艺、工程技术、应用学术方面开展研究。同时行业没有统一的组织平台,极少数创新型企业孤掌难鸣,在与行业管理者、设计者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沟通中存在障碍。企业的技术创新,大投入、小回报,常常遭遇低水平的技术模仿。受限于企业的普遍创新能力,国家高校、研究机构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很难得到成果转化,产品技术的产业化水平较低,创新型道路交通安全技术缺乏落地措施。 四是企业使命感和责任心不强,资本投入能力薄弱。每年几千亿的一个行业,没有上市公司、新三板也没有,处于低水平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工程商很难被资本青睐。没有行业组织引导,诸如成果评比、贡献表彰、创新奖励类的社会活动在这个领域也是少见。本来是预防交通事故、挽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公益型事业,却变成了唯利是图的纯粹生意。 中国的人口、车辆、道路数量均列于世界前列,道路交通事故的起数和生命财产损失也一直高居不下,道路交通安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着重要作用。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通常依靠人治、法治、技术处治三种形式,而技术处治是国际通用的一种道路安全防护形式,具有主动预防、降低损失的明显作用。美国为此专门编制了《公路安全防护技术手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产

城市道路施工区域的交通组织国内外研究现状

城市道路施工区域的交通组织国内外研究现状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交通系统硬件逐步升级,大量城市道路改扩建项目进入施工实施阶段,如何在城市交通日趋拥堵的背景下对施工中的道路车流进行合理的交通组织,目的让施工对正常的城市交通影响减小到最小,就是本文研究的立题之本。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组织,国内外,现状 1.研究背景 在目前经济发展与社会体制大趋势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城市的数量在增加,城市地域也在迅速而有步骤的向外扩张,各城市机动车也在保有量的逐年上升,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也随之升级与发展。交通系统的发展要求与土地使用发展结合,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因此需要对城市交通设施硬件进行必要的升级,以适应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设施硬件的升级往往带来路网的改造甚至是重新规划与建设,轨道交通(轻轨、地铁等)、快速路改造等手段被广泛的运用在改善城市交通系统性能上。 然而不论采取何种交通系统改造方式,必将牵涉到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大面积施工改建、扩建甚至重新建设的问题。由于城市交通改建项目工程所涉及的范围一般都比较大,而实际方案实施期间必然会对周边路网交通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目前的城市交通已经日趋拥堵,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大量的道路施工将会加剧这一情况。由于道路施工需要占用车道,干扰正常交通秩序,从而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使得供需紧张的城市交通面临严峻的挑战。所以针对各种道路施工项目进行的施工区域交通组织显得尤为重要。交通组织的目的就是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将对施工区域周边的交通影响降到最低。 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各类伤亡事故大约为2.5亿起,这意味着每天发生68.5万起,每小时发生2.8万起。而中国各类事故现象尤为突出,对人民的安全健康生活威胁严重[2]。 道路交通事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也是安全事故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其安全管理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指导下,我国政府各级领导历来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问题,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不少的对策和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用于安全管理。这些对策和措施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都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这引起了我们对交通组织的深刻反思。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