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PS用户手册

BPS用户手册

BPS用户手册
BPS用户手册

业务流程服务器用户手册

目录

1 系统概述 (3)

1.1 概述 (3)

1.2特点及功能 (3)

2技术概览 (4)

2.1体系结构 (4)

2.2基础服务 (6)

2.3 管理与监控 (6)

3 快速开始 (6)

3.1 概述 (6)

3.2 基本功能快速入门 (11)

4安装指南 (14)

4.1 系统配置要求 (14)

4.2 产品安装 (14)

4.3 安装后的工作 (15)

5 管理指南 (15)

5.1 系统管理 (15)

5.2 系统日志 (21)

A.概述

BPS成为业务出服务(以下简称BPS)是一套完整的基于WEB界面的工作流管理系统(BPM),用于部署、管理、监控业务流程及其实例。

它是基于WSO2—Carbon平台开发的,以OSGi框架为基础,高度模块化,可根据SOA需要个性化增减系统模块。

B.特点及功能

BPS的主要特点:

高度模块化:模块间独立性强,可根据功能需求自由定制;

安全性高:具备完整的用户权限管理机制,并可对发布的业务流程加密,提高安全可靠性;

配置灵活:后台管理系统具有全面丰富的配置详单,可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监视,并可根据需要自由配置系统监视功能。

BPS的主要功能:

B PS主要用于部署、管理和监控业务流程及其流程实例。

A.体系结构

a)数据交互结构

上图说明WSO2—Business Process Server与其他WSO2产品的交互关系。在工作流服务器运行时,会与AppServer、DataService、ESB、Governance Registry、Gadget Server等不同类服务器发生数据交互。

前端交互:BPS作为SOA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Portal之后直接支持业务运转的关键服务器。BPS通过Gadget Server与用户发生交互,接收业务流请求,并将响应和执行结果及时通过Gadget

Server将呈现结果;

内部运行:BPS执行BPEL流程时,BPS借助Governance Registry扩展对BPEL的解析支持;在监控流程运行情况方面,系统通过事件监听(Event Listener)和消息拦截(Message Exchange Interceptor)对运行情况进行监控,获取数据并显示在WEB端管理后台;

底层交互:BPS运行时必然需要数据服务(DS)支持和应用服务

(AS)支持,同时也需要其挂载的ESB提供代理服务等支持。

b)体系结构组成

上图展示了BPS内部体系结构和组成。BPS是基于WSO2 Carbon平台,以编译运行BPEL文件为中心的一套BPM系统,包含UI层、发布模块、ODE整合部分和ODE BPEL运行时环境四个主要部分。下面对各组成部分进行说明:

BPEL Manager UI:管理BPEL的前端界面;

BPEL Deployer:负责BPEL流程的部署和发布;

Management API:用于整合ODE的管理API;

BPEL Compiler:用于编译BPEL文件;

JACOB:Java-COM组件,可通过该组件在Java环境中调用COM组件和Win32类库;

ODE Data Access Objects:ODE数据连接对象。

B.基础服务

BPS中的主要基础服务包括:

用户角色及权限管理;

业务流程和实例的查询与监控;

系统配置;

其他基础服务;

其中,业务流程和实例的查询与监控是最重要的一项服务,也是BPS的核心服务。

C.管理与监控

B PS系统除提供以上基础服务外,还具备强大的系统管理配置和监控服务。基于OSGi框架

的BPS,高度的模块化和模块间的低耦合度,使系统的管理配置十分方便;底层API广泛应用造就了实用的监控功能,配合对监控数据的图形化分析处理,将令管理员监控系统的工作变得十分轻松。

快速开始

A.概述

本章将介绍如何创建一个BPEL流程发布包,并发布在BPS系统中试用。

a)开始前准备

开始前请确认已安装以下软件:

JDK 1.5及以上版本;

WSO2 BPS 2.0.1及以上版本;

Eclipse 3.6.1(J2EE版);

在Eclipse中添加BPEL 2.0插件:进入“Help->Install New Software”,在“Work with”中键入以下网址,安装BPEL 2.0插件到Eclipse中。

https://www.doczj.com/doc/3313712294.html,/technology/bpel/update-site

b)创建BPEL流程包

1.添加BPEL

2.0插件成功后,在Eclipse中新建BPEL Project,命名为Hello World:

2.在工程中新建BPEL Process文件:

3.双击“HelloWorld.bpel”,进入BPEL Designer,创建流程:

初始流程只有receiveInput、receiveOutput、EmptyBusinessLogic三个主要节点,为确保流程运转,须将EmptyBusinessLogic节点更改为Assign活动节点;

4.配置流程节点属性:

进入“Details”,点击“New”创建新的Assign Procedure,做变量映射,即将"input->payload->input" 映射到 "output->payload->

result",过程中会要求变量初始化,点“Yes”即可;

5.配置“.wsdl”文件:

流程创建时,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wsdl”文件,描述流程节点的输入和输出数据类型,以及数据流端口信息。打开“.wsdl”文件,在右边出现的工作空间中(右键添加“Service”和“port”,分别命名为“HelloWorldProcessService”和“HelloWorldProcessPort”)->(右键添加“Binding”,命名为“HelloWorldSoapBinding”)

->并(“PortType”中选择“HelloWorld”)->(点击“Generate Binding Content”)->(“Protocal”中选择“SOAP”)->(“SOAP Binding”中选“Document Literal”)->(“HelloWorldProcessPort”的属性中选择“HelloWorldSOAPBinding”,地址设为:http://localhost:9763/services/HelloWorldService);

6.配置“deploy.xml”:

发布BPEL流程包之前,还需要创建ODE Deployment Descrip- tor。(用ODE Deployment Descriptor Editor打开“deploy.xml”,在“General”

标签下选择“activated”)->(在“Inbound Interfaces(Services)”标签下的“Associated Port”中选“HelloWorldProcessPort”,相应的“Related Service”

也会改变)->(用XML Editor打开“deploy.xml”,找到“retired element”,右键“remove”);

7.打包发布HelloWorld:

将“HelloWorld”工程的选定文件导出为“File System”,并打包成“.zip”

文件,准备部署到BPS系统中;

8.测试HelloWorld服务:

进入BPS的WEB端控制台,将HelloWorld.zip上传至服务器;进入“Service List”,找到“HelloWorld”服务->“Try this Service”即可测试刚刚创建好的

“HelloWorld”流程。

B.基本功能快速入门

a)启动/关闭服务器

假设BPS安装文件解压在“C:\bps-2.0.1”路径下,在C:\bps-2.0.1\bin中打开“wso2server.bat”,即可启动BPS服务器;

在WEB端控制台的“Manage->Shutdown/Restart”中可以智能/强制关闭服务器,或智能/强制重启服务器。

b)流程信息查询和监控

在WEB端控制台的“Business Process->Processes”中,可以查看已发布的流程信息,包括流程ID、版本号、流程状态、发布时间等信息。

点击流程ID,进入查看流程的更多信息:流程基本信息、相关实例状态、服务配置、WSDL 详细信息和流程的图例,同时可以编辑流程定义。

c)系统信息查询和监控

在WEB端控制台的“Monitor->System Statistics”中,可以查看系统的相关信息:服务器运行时间、服务器基本信息、数据统计和相关配置等信息。

安装指南

A.系统配置要求

安装系统所需基本配置信息请参考《WSO2-BPS系统配置手册》。

B.产品安装

a)获取安装包

可前往以下链接下载最新版的WSO2 Business Process Server安装文件。

https://www.doczj.com/doc/3313712294.html,/products/bps/2.0.2/wso2bps-2.0.2.zip

b)Windows系统下的安装

1.安装前请确认系统环境已配置完成;

2.解压安装包,将系统文件释放到不含中文的路径位置,以下表示该路径为C:\bps-2.0.1;

3.运行C:\bps-2.0.1\bin目录下的“wso2server.bat”,启动BPS服务器;

4.若需要将BPS注册为Windows系统服务,请运行同目录下的“install.bat”;

5.打开浏览器,访问“https://localhost:9443/carbon”前往BPS的Web端控制台;

6.使用用户名“admin”和密码“admin”登录控制台,即可开始操作使用。

c)Linux系统下的安装

1.安装前请确认系统环境已配置完成;

2.解压安装包,将安装文件释放到任意位置,以下用“C:\bps-2.0.1”表示该路径;

3.在SHELL控制台中进入“C:\bps-2.0.1\bin”目录下,运行如下命令,“sudo sh

wso2server.sh”,开启服务器;

4.打开浏览器,访问“https://localhost:9443/carbon”前往BPS的Web端控制台;

5.使用用户名“admin”和密码“admin”登录控制台,即可开始操作使用。

C.安装后的工作

a)BPS安装目录结构

\bin —系统可执行文件;

\dbscripts — bps和Registry的数据库脚本;

\docs —系统帮助文档;

\lib —系统库文件;

\repository — BPEL库(bpel),系统组件(components),配置文件

(conf),数据库文件(database),已发布服务(deployment),系统日志(logs);

\resources —待访问资源,相关安全文件;

\samples —样例;

\tmp —缓存文件;

b)卸载服务器

删除所有安装文件及目录即可卸载服务器。另外,若安装时将BPS注册为WINDOWS系统服

务,请在删除安装文件前先运行C:\bps-2.0.1\bin目录下的“uninstall.bat”卸载服务,然后再行删除。

管理指南

A.系统管理

a)用户角色管理

WSO2 BPS提供了完备的用户及角色管理系统,在BPS中管理员可根据需要添加、编辑删除系统用户信息,并赋予相应权限。具体操作如下:

?添加用户

?配置角色(权限)

系统默认有“admin”和“everyone”两个角色,“everyone”角色的权限是可以配置的,其他新建的用户权限也可做类似配置。

此外,也可以为系统加入新的角色,并配置权限:

?修改密码

?导入用户信息

BPS的用户角色管理系统还支持从外部导入和导出用户信息,为用户信息的备份转移提供了便利。

b)系统功能配置

1.在“Configure->Features”中可对系统的功能进行配置:添加新功能、启用或

禁用已安装的功能模块。

?添加新功能

?配置已安装的功能

查看安装历史

?管理资源库

2.在“Manage->Modules”中,可对系统模块进行配置。

?添加新模块

?查看模块列表

在模块列表中,可查看当前系统已部署的模块及其版本和功能描述,并可做相关配置。

c)KeyStore管理

KeyStore用于查看、保存和管理与对应CA证书匹配的Key。

吞吐量、带宽、bps、pps、转发能力

吞吐量、带宽、bps、pps、转发能力 、线速转发、交换带宽 2010-12-17 16:49:58 标签: 背板带宽包转发率交换容量吞吐量是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介质能够传输的数据量。 吞吐量VS带宽 吞吐量和带宽是很容易搞混的一个词,两者的单位都是Mbps.先让我们来看两者对应的英语,吞吐量: throughput ;带宽: bps: bit per second pps: packet per second 1 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 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 1.488Mpps。 所以一般來說二層能力(L2)用bps,三層(L3)能力用pps,支援第三層交換的設備,廠家會分別提供第二層轉發速率和第三層轉發速率。每一種設備所重視的規格都不一樣 1. L2 Switch重視的是交換能及背板大小

2. L3 Switch除了第一點外只要是進行Vian Routi ng及安全控管 3. Router重視的是效能…目前則增加重視功能面 4. Firewaii 重視的是效能及連接數 转发能力是如何计算? 考验转发能力以能够处理最小包长来衡量,对于以太网最小包为64BYTE,加上帧开销20BYTE因此最小包为84BYTE 对于1 个全双工1000Mbps 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 转发能力=1000Mbps/((64+20)*8bit)= 1.488Mpps 对于1个全双工100Mbps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 转发能力=100Mbps/((64+20)*8bit)= 0.149Mpps 线速转发: 端口在满负载的情况下,对帧进行无差错的转发称为线速~~交换机的背板 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 1 )线速的背板带宽 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 (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壻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

吞吐量、带宽、bps、pps、转发能力、线速转发、交换带宽

吞吐量是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介质能够传输的数据量。 吞吐量VS. 带宽 吞吐量和带宽是很容易搞混的一个词,两者的单位都是Mbps.先让我们来看两者对应的英语,吞吐量:throughput ; 带宽: Max net bitrate 。当我们讨论通信链路的带宽时,一般是指链路上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数。我们可以说以太网的带宽是10Mbps。但是,我们需要区分链路上的可用带宽(带宽)与实际链路中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数(吞吐量)。我们倾向于用“吞吐量”一词来表示一个系统的测试性能。这样,因为实现受各种低效率因素的影响,所以由一段带宽为 10Mbps的链路连接的一对节点可能只达到2Mbps的吞吐量。这样就意味着,一个主机上的应用能够以2Mbps的速度向另外的一个主机发送数据。 bps:bit per second pps:packet per second 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 所以一般來說二層能力(L2)用bps,三層(L3)能力用pps,支援第三層交換的設備,廠家會分別提供第二層轉發速率和第三層轉發速率。 每一種設備所重視的規格都不一樣 1.L2 Switch 重視的是交換能及背板大小 2.L3 Switch 除了第一點外只要是進行Vlan Routing 及安全控管 3.Router 重視的是效能...目前則增加重視功能面 4.Firewall 重視的是效能及連接數 转发能力是如何计算? 考验转发能力以能够处理最小包长来衡量,对于以太网最小包为64BYTE,加上帧开销20BYTE,因此最小包为84BYTE。 对于1个全双工1000Mbps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转发能力= 1000Mbps/((64+20)8bit)=1.488Mpps 对于1个全双工100Mbps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转发能力= 100Mbps/((64+20)8bit)=0.149Mpps 线速转发: 端口在满负载的情况下,对帧进行无差错的转发称为线速~~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

bit(bps)与Byte(Bs)的实质涵义

Bit(bit)意为位”或比特”是计算机运算的基础;Byte意为字节”是计算机文件大小的基本计算单位;说到U** 2.0标准接口传输速率。 许多人都将“480MbpS误解为480兆/秒。 其实,这是错误的,事实上“480Mbp”5为“48(兆比特/秒”或“48(兆位/ 秒”它等于“6(兆字节/秒”(即60MB/S),大家看到差距了吧。 这要从Bit(bit)和Byte说起: bit和Byte同译为"比特",都是数据量度单位,bit=比特”或位” Byte=字节即1Byte=8bits,两者换算是1: 8的关系。 (即1B=8b)Mbps=mega bits per seco nd兆位/秒)是速率单位,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说U** 2.0的传输速度是480兆位/秒,即480Mbps。 MB/s二mega bytes/s(兆字节/S)是容量单位,1MB/S (兆字节/秒) =8MbPS (兆位/秒)。 我们所说的硬盘容量是40G B、80G B、100GB,这里的B指是的Byte也就是字节” 1 KB = 1024 bytes =2八10 bytesl MB = 1024 KB = 2A20 bytesl GB = 1024 MB = 2八30 bytes比如以前所谓的56KB(56kbps的MODEM换算过来56Kbps除以8也就是7KByte(7KB)所以真正从网上下载文件存在硬盘上的速度也就是每秒 7KByte;也就是说与传输速度有关的B(b)一般指的是bit;与容量有关的B 一般 指的是Byte。

最后再说一点: U** 2.0 480Mbps=60MB/S的传输速率还只是理论值,它还要受到系统环境的制约(CPU硬盘和内存等),其实际读、取写入硬盘的速度约在11?16MB/S。 但这也比U** 1.1 的12Mbps( 1.5MB/S)快了近10 倍。 简单理解就是: 小b(bit)是比特(位),大B(Byte)是字节;小b表速率(传输速度),大B表容量(计算机文件大小)1B=8b(1Byte=8bits)

网络流量单位的详细说明及换算

bit、Byte、bps、Bps、pps、Gbps的详细说明及换算(2009-02-03 10:42:25) 标签:bit byte bps pps gbps it分类:电脑学习 bit、Byte、bps、Bps、pps、Gbps的详细说明及换算 bit 电脑记忆体中最小的单位,在二进位电脑系统中,每一bit 可以代表0 或 1 的数位讯号。Byte 字节单位,一般表示存储介质大小的单位,一个B(常用大写的B来表示Byte)可代表一个字元(A~Z)、数字(0~9)、或符号(,.?!%&+-*/),但中文字需要2个Byte。 1 Byte = 8 bits 1 KB = 1024 Bytes 1 MB = 1024 KB 1 GB = 1024 MB 注意:在计算存储介质大小时,需要用2的n次方来换算(1KB = 2^10 Bytes)。 bps “bits per second”常用于表示数据机及网络通讯的传输速率。例如GigabitEthernet端口: 5 minute input rate 38410000 bits/sec, 6344 packets/sec 382410000 bits/sec = 382.41Mbps 所以常说的快速以太网能达到百兆传输,其实实际传输文件大小只有10MB = 100Mb 注意:在计算传输速率时,直接用1000来换算(1 Mb = 1000 Kb = 1000,000 bit)。 Bps “Byte per second”电脑一般都以Bps显示速度,但有时会跟传输速率混淆,例如ADSL 宣称的带宽为1Mbps ,但在实际应用中,下载速度没有1MB ,只有1Mbps/8 = 128kBps 也就是说与传输速度有关的b一般指的是bit。 与容量有关的B一般指的是Byte。 pps - 包转发率 包转发率标志了交换机转发数据包能力的大小。单位一般位pps(包每秒),一般交换机的包转发率在几十Kpps到几百Mpps不等。包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Mpps),即交换机能同时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 包转发率以数据包为单位体现了交换机的交换能力。 Gbps - 背板带宽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 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判断一台交换机背板带宽的可用性: 1、(所有端口容量×端口数量×2)小于等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 = 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 [b]GE端口理论吞吐量-1.488Mpps[/b] 以太网传输最小包长是64字节。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

bit-Byte-bps-pps-Gbps的单位换算

bit、Byte、bps、Bps、pps、Gbps的单位详细说明及换算 bit 电脑记忆体中最小的单位,在二进位电脑系统中,每一bit 可以代表0 或 1 的数位讯号。 Byte 字节单位,一般表示存储介质大小的单位,一个B(常用大写的B来表示Byte)可代表一个字元(A~Z)、数字(0~9)、或符号(,.?!%&+-*/),但中文字需要2个Byte。 1 Byte = 8 bits 1 KB = 1024 Bytes 1 MB = 1024 KB 1 GB = 1024 MB 注意:在计算存储介质大小时,需要用2的n次方来换算(1KB = 2^10 Bytes)。 bps “bits per second”常用于表示数据机及网络通讯的传输速率。例如GigabitEthernet端口: 5 minute input rate 38410000 bits/sec, 6344 packets/sec 382410000 bits/sec = 382.41Mbps

所以常说的快速以太网能达到百兆传输,其实实际传输文件大小只有10MB = 100Mb 注意:在计算传输速率时,直接用1000来换算(1 Mb = 1000 Kb = 1000,000 bit)。 Bps “Byte per second”电脑一般都以Bps显示速度,但有时会跟传输速率混淆,例如ADSL宣称的带宽为1Mbps ,但在实际应用中,下载速度没有1MB ,只有1Mbps/8 = 128kBps 也就是说与传输速度有关的b一般指的是bit。 与容量有关的B一般指的是Byte。 pps - 包转发率 包转发率标志了交换机转发数据包能力的大小。单位一般位pps(包每秒),一般交换机的包转发率在几十Kpps到几百Mpps不等。包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Mpps),即交换机能同时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 包转发率以数据包为单位体现了交换机的交换能力。 Gbps - 背板带宽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

1kb.bit、Byte、bps、Bps、pps、Gbps的单位详细说明及换算

1kb.bit、Byte、bps、Bps、pps、Gbps的单位详细说明及换算 bit、Byte、bps、Bps、pps、Gbps的单位详细说明及换算 bit 电脑记忆体中最小的单位,在二进位电脑系统中,每一bit 可以代表0 或 1 的数位讯号。Byte 字节单位,一般表示存储介质大小的单位,一个B(常用大写的B来表示Byte)可代表一个字元(A~Z)、数字(0~9)、或符号(,.?!%&+-*/),但中文字需要2个Byte。 1 Byte = 8 bits 1 KB = 1024 Bytes 1 MB = 1024 KB 1 GB = 1024 MB 注意:在计算存储介质大小时,需要用2的n次方来换算(1KB = 2^10 Bytes)。 bps “bits per second”常用于表示数据机及网络通讯的传输速率。例如GigabitEthernet端口:5 minute input rate 38410000 bits/sec, 6344 packets/sec 382410000 bits/sec = 382.41Mbps 所以常说的快速以太网能达到百兆传输,其实实际传输文件大小只有10MB = 100Mb 注意:在计算传输速率时,直接用1000来换算(1 Mb = 1000 Kb = 1000,000 bit)。 Bps “Byte per second”电脑一般都以Bps显示速度,但有时会跟传输速率混淆,例如ADSL宣称的带宽为1Mbps ,但在实际应用中,下载速度没有1MB ,只有1Mbps/8 = 128kBps 也就是说与传输速度有关的b一般指的是bit。 与容量有关的B一般指的是Byte。 pps - 包转发率 包转发率标志了交换机转发数据包能力的大小。单位一般位pps(包每秒),一般交换机的包转发率在几十Kpps到几百Mpps不等。包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Mpps),即交换机能同时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 包转发率以数据包为单位体现了交换机的交换能力。 Gbps - 背板带宽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 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判断一台交换机背板带宽的可用性: 1、(所有端口容量×端口数量×2)小于等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pps协议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pps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pps协议 篇——:bit 、byte、bps、bps、pps 的区另U bit 、byte、bps、 bps、pps 的区另U 1、bit (比特、位) bit是英文binarydigit 的缩写,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 指一个数据位,是计算机最小存储计虽单位。因为计算机系统中只能使用高电平和低电平二种状态表示数字,所以使用这二种状态分别表示数字1和0,因此所有的数据在存储和 运算时都要使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的,二进制中每一位数有0或1两个数字组成,换句话说一个比特位中的数字只能是0或者是1。二进制数系统中,每个0或1就是一个位(bit), 位是内存的最小单位,比如一个二进制数值为“0”,它就占 用一个比特,如果一个二进制数值为“00 “它就是二个比特。 二进制中一位可以记做1bit或1b,字母为小写。 八进制中每一位是由0?7共八个数字组成;十进制中 第一位是由0~9共十个数字组成;而十六进制中每一位是由0~9及字母a~F共 十六个数字组成,各种进制中数据可以互相转换。 如一个二进制数:10001101,共有8位,转换成我们平 时的十进制数为215,在计算机系统中其中的每一数字就要 占用一个存储位,8位合计占用一个字节的存储位置。

2、byte (字节) 字节是计算机系统用于计虽存储容虽的基本单位,一个 字节包含8个比特位,也就是说8个比特位组成一个字节,即1byte=8bit 。 一个字节可以记为1byte或1b,字母为大写。 一个英文字符通常占用一个字节,字长为8比特;一个 汉字通常占用两个字节,字长为16比特,即16个二进制位。 1kbyte可以存储1024个英文字符或512个汉字。 换算关系: 1byte=8bit 1kb (kbyte ) =1024byte (1 干字节=1024 字节) 1mb (mbyte) =1024kbyte (1 兆字节=1024 干字节) 1gb (gbyte ) =1024mbyte (1 吉字节=1024 兆字节) 1tb (tbyte ) =1024gbyte (1太字节或百万兆字节=1024 吉字节) 3、bps和bps (网络传输速率) 在计算机网络网络传输中,一般用宽带速率来表示网络 的传输速度,单位用 bps(或b/s)表示,1bps=1bit/s ; bps表示每秒钟传输 多少位信息,是bitpersecond 的缩写。 实际使用时还以字节为计虽单位的表示方法,也就是

Bit、Byte与bps、Bps、Gbps之间关系

bit、Byte、bps、Bps、pps、Gbps 为什么从电信拉的2M的宽带到家里,发现下载只有200左右。 那个其实是正常的。这个就要说到bit和byte 的区别了。因为两者计数的单位是不一样的。电信的是以传输的比特来记的。而我们所谈论的下载速度都是用字节来计算的。这就是为什么2M的拉回来只有200多了。理论上2M的理论速度可以达到256K/S。换算如下2Mbps=2*1024/8=256kps. 下面讲点相关的。 bit 电脑记忆体中最小的单位,在二进位电脑系统中,每一bit 可以代表0 或 1 的数位讯号。 Byte 字节单位,一般表示存储介质大小的单位,一个B(常用大写的B来表示Byte)可代表一个字元(A~Z)、数字(0~9)、或符号(,.?!%&+-*/),但中文字需要2个Byte。 1 Byte = 8 bits 1 KB = 1024 Bytes 1 MB = 1024 KB 1 GB = 1024 MB 注意:在计算存储介质大小时,需要用2的n次方来换算(1KB = 2^10 Bytes)。 bps “bits per second”常用于表示数据机及网络通讯的传输速率。所以常说的快速以太网能达到百兆传输,其实实际传输文件大小只有10MB = 100Mb 注意:在计算传输速率时,直接用1000来换算(1 Mb = 1000 Kb = 1000,000 bit)。 Bps “Byte per second”电脑一般都以Bps显示速度,但有时会跟传输速率混淆,例如ADSL宣称的带宽为1Mbps ,但在实际应用中,下载速度没有1MB ,只有1Mbps/8 = 128kBps 也就是说与传输速度有关的b一般指的是bit。 与容量有关的B一般指的是Byte。

关于网络设备性能方面

关于网络设备性能方面:BPS,PPS讲解 网友:xjc2694 发布于: 2009.01.05 09:53(共有条评论) 查看评论 | 我要评论 包转发率标志了交换机转发数据包能力的大小。单位一般位pps(包每秒),一般交换机的包转发率在几十Kpps到几百Mpps不等。包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Mpps),即交换机能同时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包转发率以数据包为单位体现了交换机的交换能力。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bps(bits per second,每秒数据的位数,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所以一般来说二层能力用bps,三层能力用pps,支持第三层交换的设备,厂家会分别提供第二层转发速率和第三层转发速率。    另外,讲一下PPS是如何计算的 我们知道1个千兆端口的线速包转发率是1.4881MPPS, 百兆端口的线速包转发率是0.14881MPPS,这是国际标准,但是如何得来的呢? 具体的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会在每个包的前面加上64个(前导符)preamble也就是一个64个字节的数据包,原本只有512个bit,但在传输过程中实际上会有512+64+96=672bit,也就是这时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实际上是有672bit的千兆端口线速包转发率=1000Mbps/672=1.488095Mpps,约等于1.4881Mpps,百兆除于10为0.14881Mpps (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 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 1,000,000,000bps/8bit/(64 + 8 + 12)byte=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

bit、Byte、bps、Bps、pps的区别

bit、Byte、bps、Bps、pps的区别 1、bit(比特、位) bit是英文binary digit的缩写,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指一个数据位,是计算机最小存储计量单位。因为计算机系统中只能使用高电平和低电平二种状态表示数字,所以使用这二种状态分别表示数字1和0,因此所有的数据在存储和运算时都要使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的,二进制中每一位数有0或1两个数字组成,换句话说一个比特位中的数字只能是0或者是1。二进制数系统中,每个0或1就是一个位(bit),位是内存的最小单位,比如一个二进制数值为“0”,它就占用一个比特,如果一个二进制数值为“00“它就是二个比特。 二进制中一位可以记做1bit或1b,字母为小写。 八进制中每一位是由0~7共八个数字组成;十进制中第一位是由0~9共十个数字组成;而十六进制中每一位是由0~9及字母A~F共十六个数字组成,各种进制中数据可以互相转换。 如一个二进制数:10001101,共有8位,转换成我们平时的十进制数为215,在计算机系统中其中的每一数字就要占用一个存储位,8位合计占用一个字节的存储位置。 2、Byte(字节) 字节是计算机系统用于计量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一个字节包含8个比特位,也就是说8个比特位组成一个字节,即1Byte=8bit。 一个字节可以记为1Byte或1B,字母为大写。 一个英文字符通常占用一个字节,字长为8比特;一个汉字通常占用两个字节,字长为16比特,即16个二进制位。1Kbyte可以存储1024个英文字符或512个汉字。 换算关系: 1Byte=8bit 1KB(KByte)=1024Byte(1千字节=1024字节) 1MB(MByte)=1024KByte(1兆字节=1024千字节) 1GB(GByte)=1024MByte(1吉字节=1024兆字节) 1TB(TByte)=1024GByte(1太字节或百万兆字节=1024吉字节) 3、bps和Bps(网络传输速率) 在计算机网络网络传输中,一般用宽带速率来表示网络的传输速度,单位用

吞吐量、带宽、bps、pps、转发能力

标签:背板带宽包转发率交换容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吞吐量是在一个给定地时间段内介质能够传输地数据量. 吞吐量. 带宽 吞吐量和带宽是很容易搞混地一个词,两者地单位都是.先让我们来看两者对应地英语,吞吐量; 带宽: .当我们讨论通信链路地带宽时,一般是指链路上每秒所能传送地比特数.我们可以说以太网地带宽是.但是,我们需要区分链路上地可用带宽(带宽)与实际链路中每秒所能传送地比特数(吞吐量).我们倾向于用“吞吐量”一词来表示一个系统地测试性能.这样,因为实现受各种低效率因素地影响,所以由一段带宽为地链路连接地一对节点可能只达到地吞吐量.这样就意味着,一个主机上地应用能够以地速度向另外地一个主机发送数据. : : 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字节时地理论吞吐量为. 所以一般來說二層能力()用,三層()能力用,支援第三層交換地設備,廠家會分別提供第二層轉發速率和第三層轉發速率. 每一種設備所重視地規格都不一樣 . 重視地是交換能及背板大小 . 除了第一點外只要是進行及安全控管 . 重視地是效能...目前則增加重視功能面 . 重視地是效能及連接數 转发能力是如何计算? 考验转发能力以能够处理最小包长来衡量,对于以太网最小包为,加上帧开销,因此最小包为. 对于个全双工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转发能力=(()*)= 对于个全双工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转发能力=(()*)= 线速转发: 端口在满负载地情况下,对帧进行无差错地转发称为线速 交换机地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地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地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也叫交换带宽,一般地交换机地背板带宽从几到上百不等.一台交换机地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地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

bps和pps详解

bps和pps详解 ===========================bps============================= 在计算机科学中,bit是表示信息的最小单位,叫做二进制位;一般用0和1表示。Byte叫做字节,由8个位(8bit)组成一个字节(1Byte),用于表示计算机中的一个字符。bit(比特)与Byte(字节)之间可以进行换算,其换算关系为:1Byte=8bit(或简写为:1B=8b);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用简称,即1bit简写为1b(注意是小写英文字母b),1Byte简写为1B(注意是大写英文字母B)。 在计算机网络或者是网络运营商中,一般,宽带速率的单位用bps(或b/s)表示;bps表示比特每秒即表示每秒钟传输多少位信息,是bit per second的缩写。在实际所说的1M带宽的意思是1Mbps(是兆比特每秒Mbps不是兆字节每秒MBps)。 建议用户记住以下换算公式: 1B=8b 1B/s=8b/s(或1Bps=8bps) 1KB=1024B 1KB/s=1024B/s 1MB=1024KB 1MB/s=1024KB/s 规范提示: 实际书写规范中B应表示Byte(字节),b应表示bit(比特),但在平时的实际书写中有的把bit和Byte都混写为b ,如把Mb/s和MB/s都混写为Mb/s,导致人们在实际计算中因单位的混淆而出错。切记注意!!! 实例: 在我们实际上网应用中,下载软件时常常看到诸如下载速度显示为128KBps (KB/s),103KB/s等等宽带速率大小字样,因为ISP提供的线路带宽使用的单位是比特,而一般下载软件显示的是字节(1字节=8比特),所以要通过换算,才能得实际值。 然而我们可以按照换算公式换算一下: 64KB/s=64×8(Kb/s)=512Kb/s=0.5Mb/s即64KB/s=0.5Mb/s 128KB/s=128×8(Kb/s)=1024Kb/s=1Mb/s即128KB/s=1Mb/s 特别提示: (1) 关于bit(比特)/second(秒)与Byte(字节)/s(秒)的换算说明:线路单位是bps,表示bit(比特)/second(秒),注意是小写字母b;用户在网上下载时显示的速率单位往往是Byte(字节)/s(秒),注意是大写字母B。字节和比特之间的关系为1Byte=8Bits;再加上 IP包头、HTTP包头等因网络传输协议增加的传输量,

pps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pps协议 篇一:bit、byte、bps、bps、pps的区别 bit、byte、bps、bps、pps的区别 1、bit(比特、位) bit是英文binarydigit的缩写,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指一个数据位,是计算机最小存储计量单位。因为计算机系统中只能使用高电平和低电平二种状态表示数字,所以使用这二种状态分别表示数字1和0,因此所有的数据在存储和运算时都要使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的,二进制中每一位数有0或1两个数字组成,换句话说一个比特位中的数字只能是0或者是1。二进制数系统中,每个0或1就是一个位(bit),位是内存的最小单位,比如一个二进制数值为“0”,它就占用一个比特,如果一个二进制数值为“00“它就是二个比特。 二进制中一位可以记做1bit或1b,字母为小写。 八进制中每一位是由0~7共八个数字组成;十进制中第一位是由0~9共十个数字组成;而十六进制中每一位是由0~9及字母a~F共十六个数字组成,各种进制中数据可以互相转换。

如一个二进制数:10001101,共有8位,转换成我们平时的十进制数为215,在计算机系统中其中的每一数字就要占用一个存储位,8位合计占用一个字节的存储位置。 2、byte(字节) 字节是计算机系统用于计量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一个字节包含8个比特位,也就是说8个比特位组成一个字节,即1byte=8bit。 一个字节可以记为1byte或1b,字母为大写。 一个英文字符通常占用一个字节,字长为8比特;一个汉字通常占用两个字节,字长为16比特,即16个二进制位。1kbyte可以存储1024个英文字符或512个汉字。 换算关系: 1byte=8bit 1kb(kbyte)=1024byte(1千字节=1024字节) 1mb(mbyte)=1024kbyte(1兆字节=1024千字节) 1gb(gbyte)=1024mbyte(1吉字节=1024兆字节) 1tb(tbyte)=1024gbyte(1太字节或百万兆字节=1024吉字节) 3、bps和bps(网络传输速率) 在计算机网络网络传输中,一般用宽带速率来表示网络的传输速度,单位用 bps(或b/s)表示,1bps=1bit/s;bps表示每秒钟传输

Bps和bps的区别

请问Bps和bps的区别?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6-7-18 21:46 提问者:smalltom29 - 二级 最佳答案 如果用于存储容量1Mb=1024Kb=1/1024Gb 如果用于网络则:1Mbps=1024Kbps=256Kb/s 位:"位(bit)"是电子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每一位的状态只能是0或1。 字节:8个二进制位构成1个"字节(Byte)",它是存储空间的基本计量单位。1个字节可以储存1个英文字母或者半个汉字,换句话说,1个汉字占据2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KB:在一般的计量单位中,通常K表示1000。例如:1公里= 1000米,经常被写为1km;1公斤=1000克,写为1kg。同样K在二进制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只是这时K表示1024,也就是2的10次方。1KB表示1K个Byte,也就是1024个字节。MB:计量单位中的 M(兆)是10的6次方,见到M自然想起要在该数值的后边续上六个0,即扩大一百万倍。在二进制中,MB也表示到了百万级的数量级,但1MB不正好等于1000000字节,而是1048576字节,即1MB = 2E+20 Bytes = 1048576Bytes。 在标准10进制公制度量系统中,倍率关系如下所示 kilo (k)* = 10 ^ 3 = 1,000 thousand 千 mega (M) = 10 ^ 6 = 1,000,000 million 百万 giga (G) = 10 ^ 9 = 1,000,000,000 billion 十亿 tera (T) = 10 ^ 12 = 1,000,000,000,000 trillion 万亿 * 在公制系统中,"k" 或者"kilo" 前缀只使用小写字母 在计算机/通讯行业中,计算数据传送速度也使用每秒传送公制数据量来计算 1 bit (b) = 0 or 1 = one binary digit 一个二进制位元 1 kilobit(kb)=10^3 bits = 1,000 bits 一千位元 1 Megabit(Mb)=10^6 bits = 1,000,000 bits 一百万位元 1 Gigabit(Gb)=10^9 bits = 1,000,000,000 bits 一万亿位元 根据进制规定,传送速度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bps 和Bps,但是他们是有严格区别。Bps 中的B 使用的是二进制系统中的Byte字节,bps中的b 是十进制系统中的位元。 在我们常说的56K拨号,100M局域网都是bps计量,当用于软件下载时,下载工具一般又以Bps计算,所以它们之间有8 bit=1 Byte 的换算关系,那么56Kbps拨号极限下载速度是56Kbps/8=7KBps 每秒下载7K字节。 在数据存储,容量计算中,一般又结合公制的进制和二进制的数据计算方法来计算 (二进制)

包转发率PPS

一、bps和pps如何换算? 比特转发率:bps(bits per second)/包转发率:pps(packets per second) 两者采用最短64字节包进行换算。 1Gbps = 1000M bits/((84字节)*8(bit 每字节))=1.488095 Mpps . 包的转发率在最短字节的时候最难达到线速,所以,采用最短字节做为计算包转发率(pps)的包长参数。最短以太包长为64字节,包含DMAC(6) +SMAC(6)+Type(2)+IP Header(20)+填充+CRC(4)。 根据Ethernet的CSMA/CD的工作原理,报文在发送之前,要先侦听一段时间线路是否空闲,空闲才能发送。这个监听时间为帧间隙( IFG: Interframe Gap; IPG: InterPacket Gap),为发送12个字节的时间。 为了能接受同步,在以太网帧结构前增加了8个字节的前导码(Preamble),其中7个字节为AA(其二进制形式为01010101)用于与接收端同步,第8个字节为AB(帧定界符),用于定界,标明从现在开始后面的是以太网帧。 所以,最短帧的实际长度为: 64字节+12(字节帧间隙)+8(前导码)= 84字节,从而得出前面的转换公式。 二、为什么以太网最短是64字节? 全双工方式下,允许两个站点通过支持全双工数据传输的点到点链路来交换数据,站点能同时传输和接收。没有别的站点来竞争对链路的访问权限,从而也不会出现冲突,不促要CSMA/CD协议的限制,有帧要传输就可以马上发送。 半双工采用CSMA/CD:一个站点要么传输,要么接收,它不可以同时做这两件事,所以存在冲突。由于半双工来自古老的过去,而恰恰最短64字节来10M的自半双工的机制。 半双工里面的,碰撞槽时间在以太网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有如下特点: (1)它是检测一次碰撞所需的最长时间。 (2)要求帧长度有个下限。(即最短帧长) (3)产生碰撞,就会出现帧碎片。 (4)如发生碰撞,要等待一定的时间。t=rT。(T为碰撞槽时间) 最坏情况下,检测到冲突所需的时间描述如下:

bps和pps,bit和byte单位换算

1)首先了解下bit与Byte 在计算机科学中,bit是表示信息的最小单位,叫做二进制位;一般用0和1表示。Byte 叫做字节,由8个位(8bit)组成一个字节(1Byte),用于表示计算机中的一个字符。bit(比特)与Byte(字节)之间可以进行换算,其换算关系为:1Byte=8bit; 同时记下如下的公式: 1Byte=8bit 1KByte=1024Byte 1MByte=1024KByte 2)bps与pps的概念 bps:bit per second比特每秒即表示每秒传输多少位的信息。网络运营商所用的单位就是bps,比如我们常见的很多用户从电信或网通办理的2Madsl,这里的2M指的也就是2Mbps=0.25MBps=256KBps(也说明了用户为什么用迅雷等软件下载的时候2M为什么最大也就200多) pps: Packet Per Second 包每秒即表示每秒转发多少数据包。是路由设备性能的常用指标。 3)bps与pps之间的换算 由于以太网的包长是不定长的,因此,不同的包长在线速情况下的转发能力是不一样的。rfc2544也建议以下包长做为测试的标准,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https://www.doczj.com/doc/3313712294.html,/rfc/rfc2544.txt关于测试的标准文档) 此处给出千兆环境下有单向转发包长为64字节的理论PPS 1Gbps = 1000M bits/((84字节)*8(bit 每字节))=1.488095 M pps (根据IEEE802.3规范, 100Mbps=100,000,000bps即以太网速率的单位是以10进制为单位的。) 根据Ethernet的CSMA/CD的工作原理,报文在发送之前,要先侦听一段时间线路是否空闲,空闲才能发送。这个监听时间为帧间隙(IPG Inter-Packet Gap),为发送12个

Mbps、Kbps、Bps、MB、KB、B之间的关系

【导读】什么是Mbps、Kbps、bps、kb、mb及其换算和区别:Mbps 即Milionbit pro second;Kbps 即Kilobit pro second;bps 即bit pro second;1Mbps=1000000bps;1M的带宽下载的速度一般不会超过125KB每秒。 什么是Mbps、Kbps、bps、kb、mb及其换算和区别: Mbps 即Milionbit pro second(百万位每秒); Kbps 即Kilobit pro second(千位每秒); bps 即bit pro second(位每秒); 速度单位,bit即比特,通常用b(小写)表示,指一位二进制位, Milionbit=1000Kilobit=1000000bit; 所以1Mbps=1000000bps; 这是通常用来衡量带宽的单位,指每秒钟传输的二进制位数; 而通常软件上显示的速度则是指每秒种传输的字节数(Byte)通常用B(大写)表示; MB即百万字节也称兆字节; KB即千字节; B即字节; 之间关系为1MB=1024KB=1024*1024B; 1B=8b; 所以1M带宽即指1Mbps=1000Kbps=1000/8KBps=125KBps; 因此1M的带宽下载的速度一般不会超过125KB每秒。 2M、3M带宽分别是250KBps、375KBps;

2M、3M带宽的下载速度分别不会超过250KB、375KB每秒。 假设要对10kbps进行换算,则有10kbps=10000bps=0.01Mpbs. 数据传输速率的衡量单位K是十进制含义,但数据存储的K是2进制含义。1kbit/s就是1000bit/s,而KB是1024个字节,注意KB和kbit的区别,另外,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it/s 记作:bps 。 在实际应用中,1kbps=1000bps,1Mbps=1000,000bps. 1bps=0.000001bps 1Mbps与1m/s 是有区别的,1m/s指的是是1024KB/S 而1Mbps指的是1000/8KB/S也就是125KB/S, 记住K和k是没区别的,区别在于bps属于位每秒的单位,而 m/s ,KB/S这两个属于字节每秒的单位,一字节等于8位,即1k=8b

吞吐量、带宽、bps、pps、转发能力

吞吐量、带宽、bps、pps、转发能力、线速转发、 交换带宽 2010-12-17 16:49:58 标签:背板带宽包转发率交换容量 吞吐量是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介质能够传输的数据量。 吞吐量 VS. 带宽 吞吐量和带宽是很容易搞混的一个词,两者的单位都是Mbps.先让我们来看两者对应的英语,吞吐量:throughput ; 带宽: Max net bitrate 。当我们讨论通信链路的带宽时,一般是指链路上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数。我们可以说以太网的带宽是10Mbps。但是,我们需要区分链路上的可用带宽(带宽)与实际链路中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数(吞吐量)。我们倾向于用“吞吐量”一词来表示一个系统的测试性能。这样,因为实现受各种低效率因素的影响,所以由一段带宽为10Mbps的链路连接的一对节点可能只达到2Mbps的吞吐量。这样就意味着,一个主机上的应用能够以2Mbps的速度向另外的一个主机发送数据。 bps:bit per second pps:packet per second

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 所以一般來說二層能力(L2)用bps,三層(L3)能力用pps,支援第三層交換的設備,廠家會分別提供第二層轉發速率和第三層轉發速率。每一種設備所重視的規格都不一樣 1. L2 Switch 重視的是交換能及背板大小 2. L3 Switch 除了第一點外只要是進行Vlan Routing 及安全控管 3. Router 重視的是效能...目前則增加重視功能面 4. Firewall 重視的是效能及連接數 转发能力是如何计算? 考验转发能力以能够处理最小包长来衡量,对于以太网最小包为 64BYTE,加上帧开销20BYTE,因此最小包为84BYTE。 对于1个全双工1000Mbps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转发能力= 1000Mbps/((64+20)*8bit)=1.488Mpps 对于1个全双工100Mbps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转发能力= 100Mbps/((64+20)*8bit)=0.149Mpps 线速转发:

交换机背板带宽详解

交换机背板带宽详解2008-09-19 10:47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 1)线速的背板带宽 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 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3)第三层包转发线速 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那么,1.488Mpps是怎么得到的呢? 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快速以太网的统速端口包转发率正好为千兆以太网的十分之一,为148.8kpps。 *对于万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千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快速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0.1488Mpps。 *对于OC-12的POS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17Mpps。 *对于OC-48的POS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4.68MppS。 所以说,如果能满足上面三个条件,那么我们就说这款交换机真正做到了线性无阻塞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