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考察报告

摘要:通过对贵阳、深圳、苏州等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学习考察,系统总结了各地的做法和经验,主要包括: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大力推进;纳入总体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加强法制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如贵阳市制定了《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实现方式,如苏州高新区在招商引资中有意识地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抓住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如贵阳市启动了一批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项目。同时,对牡丹江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六点建议。依托新理念确定思路;成立高层次组织机构;站在高起点制定规划;坚持高标准建立制度;搞好大范围宣传教育;构建多层次循环经济圈,即,在单个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在区域层面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建设,在全社会层面加强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

主题词: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为了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探索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8月17日至26日,先后赴贵阳、海口、深圳、苏州等地学习考察,对当地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学习考察,收获了很多有价值、有益处的做法和启示,形成了对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和建议。

一、做法与经验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企业获利,社会受惠,生态得益。从本次考察情况看,各地的做法和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大力推进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推进,责任首先在于各级政府。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结合“环境立市”战略,作出了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工作的重大决定。2002年5月,贵阳市被确认为全国循环经济生态城市首家试点城市。为了加大工作推进力度,贵阳市专门成立了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由市长亲自担任组长。三年来,贵阳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科学规划,点上实践;制度规范,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在生态建设、项目试点、制度保障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大量艰苦扎实的工作。《贵阳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在国内引起了极大反响。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的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地方政府能力建设试点项目》也正式实施。贵阳市还在工业、农业、消费等领域启动了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采用方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手段,使创建生态城市工作得到了市民的支持。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一个目标,转变两种模式,构建三个核心系统,推进七大循环体系建设”。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变两种模式,一是转变生产环节模式,二是转变消费环节模式。构建三个核心系统,一是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架;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为水、能源和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三是生态保障体系的建设,包括绿色建筑、人居环境和生态保护体系。推进七大循环体系建设,主要是磷产业、铝产业、煤产业、生态农业、中草药产业、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旅游和循环经济服务产业,七个行业体系占GDP的比重要逐年增加。

苏州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循环经济建设,全市及其所辖县级市都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称号,张家港、常熟、昆山等市在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加快启动了生态市创建工作。苏州高新区1999年被批准为全国首家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2年全面启动编制《苏州高新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2003年在全国高新区中首家通过了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论证,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二)纳入总体规划,制定实施方案

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只有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规划,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贵阳市自2002年起,相继委托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了《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磷化工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和《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规划》。其中,由清华大学编制的《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是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方面的城市规划。该

规划充分考虑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生态城市结构与功能的结合,以期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环境质量,从根本上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生态化转型。《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规划》,包含了从资源的开采、生产到高端产品加工,以及副产物和废弃物的再生循环过程,特别是以磷、煤多资源重化工业为主建立产业示范基地是国内先例。通过各类“规划”、“实施方案”的研究和编制,为贵阳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目前,贵阳市正在把循环经济内容纳入到“十一五”规划,在未来发展中全面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

苏州高新区制订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计划建成为以国际科研中心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融传统、生态、文化于一体的拥有完善配套设施的新城区。深圳市提出的总体目标是,用10年时间根本性改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使循环经济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主体。海口市成立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开发区二期重点实施“药谷”规划,扶持发展药业,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

(三)加强法制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制度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保障,法律的缺位会导致管理和监督无法可依。作为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必须通过立法规范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创造良好的法制氛围。贵阳市研究制定了《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于2004年9月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1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这部法规是我国第一部建设循环经济的

地方性法规,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条例》规定: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近期目标是,解决影响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突出问题,启动高起点、高效益和见效快的示范项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级政府提倡和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参与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建设,积极推进绿色采购和社会可持续消费;新建项目、新增城市公共设施,应当使用节能、节水产品。《条例》还规定,按照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项目,有关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方案组织实施,违反者由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建设。这部地方性法规,直接为国家循环经济立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除颁布条例外,贵阳市还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去年,在市经贸委安排了80万元,作为全市节能降耗奖励基金。今年,又出台了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同时,准备制定1—2部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配套性规章制度。

深圳市出台了《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在创建人文、产业和环境生态、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培育科技孵化体系等方面,都实施了不同以往的政策措施。同时,充分运用特区立法权,由市人大牵头制订《深圳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在全国率先将循环经济纳入部门评价体系。

(四)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实现方式

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和一定区域内处理,减少污染排放。各地从实际出发,围绕产业的延伸、资源的循环和废弃物的再利用,采取多种方式开发与创新。过去贵阳市SO2和酸雨污染严重,大气环境质量较差。经过组织专家论证,决定在贵阳开展中日环境合作示范项目,对一批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节能降耗、使用清洁能源、新建配套设施等措施治理污染。项目实施后将削减贵阳市SO2排放量16.4万吨,削减烟尘排放量7.8万吨,减少废水排放量228.2万吨。从而彻底根治水体汞污染状况,大幅度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苏州高新区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启动“补链”战略,在招商引资中有意识地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现工业链向生态链的转变。引进精密电子元器件、电子封装企业,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构成了5条生态工业链;针对电子类企业含重金属废弃物多的特点,引进同和公司,专门回收金属,解决了电子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问题。今年以来,该区已引进和开工建设“补链”项目15项,完成总投资近20亿元。苏州市还专门成立了循环经济推广中心,重点开展循环经济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目前,苏州高新区已有环保型企业170多家,区内万元GDP消耗、用水量等都低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指标。

(五)抓住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

项目建设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和载体,各地都进一步明确了重点任务,努力在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上寻求突破。贵阳市启动了一批清洁生

产和生态工业项目,筛选确定了6大类254个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总投资达479亿元。目前,已经启动了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清镇煤化工示范基地和息烽磷复肥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其中,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已经完成投资7亿多元。贵阳市还实施了南明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04年12月,该工程荣获了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为了推动对固体废弃物、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置,苏州高新区专门成立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中心,去年为200多家企业处理各类固体液体废弃物3900吨,并投资400万元兴建了生产再生塑料的工厂。该区万元GDP能耗为0.45吨标煤,万元GDP用水量为11吨,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0%,区域中水回用率达到30%,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从65%提高到7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从73%提高到80%,城市污水处理率保持100%,高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各地推进循环经济工作的学习考察,我们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一是各地都有强烈的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二是各地都有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体系;三是各地都以规划当先和典型引路组织实施;四是各地都十分注重调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组织各方共同参与、合力推进。与此同时,我们也眼睛向内看自身,对我市目前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反思:一是我们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干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和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构经济增长模式的必然选择,也没有认真研究建立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和制度保障体系。二是我市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落后,资源和能源消耗大,企业和产业效能低下,尚未形成有效的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新机制,实施难度大、进展慢。三是自身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产业链条和资源供给链条比较短,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四是在环境污染方面的代价仍然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城市环境的承载能力面临着严峻挑战。在借鉴外地经验和进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考察组的同志经过共同研究,对下一步我市如何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六点建议。

(一)依托新理念确定思路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和支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战略意识和循环经济理念,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加快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推进我市经济向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1、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去定义资源

按照循环经济倡导的“没有纯粹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这一理念,废弃物可以转变为再生资源、循环再利用,在这方面我们要多

做些文章。目前我市产生量较大的固废资源主要有粉煤灰、造纸废料、电石渣、食用菌废弃物等,我们应当进一步研究新的思路、新的手段,采取回收污泥作为填料回用造纸、利用冻融技术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开发有机生物肥料等有效办法,最大限度地“吃干榨净”、变废为宝。

2、突破常规的做法,以新的思路去创新技术

在全市企业中,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鼓励和支持一批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项目,比如新建风力发电、热电联产、循环用水等项目。

3、打破固有的模式,以新的概念去完善标准

加快建立我市促进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制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建立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和环境标志制度。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研究建立“绿色国民账户”和以循环经济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4、加快整合与再造,以新的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我市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要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比如,聚乙烯醇

对醋酸乙烯的吃配、顺达公司炉气的回收利用、电石渣用做草酸生产助剂等综合利用项目,可以依托产业载体组织实施。造纸产业可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开展纤维回收造纸、废纸回收制浆、造纸废料制肥、中水循环利用等,实现林浆纸一体化的循环发展。

(二)成立高层次组织机构

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和政策很重要,机构和机制更根本。只有政府高层指导、企业积极落实、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才能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当前,最为紧迫的是,应当成立牡丹江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门机构。从考察的几个地市看,组织架构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独立的区域管理委员会。苏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按照行政区划,赋予其区域经济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内设党政群34个部门,对区内行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务全权负责。海口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是市政府派出机构,对高新区的行政事务实施统一管理。二是行政区划与园区管理相结合的机构。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与高新技术产业带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各项行政事务。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之下,不改变政府各部门现有职权管辖范围,实行决策层、管理层、服务层的开放式三级管理体制。内设投资促进处、建设协调处、对外联络处等7个部门。在高新区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产业导向、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和提供服务。三是跨城区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贵阳市建立了以政府为中心、市循环经济

办公室牵头、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组织体系。市循环经济办公室挂靠市政府办公厅,直属市政府领导,先后由主管市长、副秘书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两名副局级干部任专职副主任,并由市直主要部门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内设5个职能部门。

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跨阳明区、东安区和爱民区三个城区,打破现有行政区划比较困难。建议采取第三种模式成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按第一种模式挂专门管理委员会牌子。即:成立牡丹江市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由主管市长和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经委、发改委、环保局、科技局等各相关委、办、局和各区、市县一把手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园区管理委员会),由主管市长兼任办公室和管委会主任。内部可设置综合部、外联部、项目部等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编制全市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拟定有关政策、标准和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向国家发改委争取试点园区政策和项目资金;负责和参与循环经济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使用和对外合作交流工作;负责宣传教育、示范试点、推广应用、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工作;督促检查相关行政部门在循环经济建设工作中的职责落实情况。在成立机构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一个管委会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全市各相关部门都要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节奖超罚,调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工作积极性。各试点单位和企业都要建立目标、责任和考核体系,提供必要的人力、技术和资金支持。

(三)站在高起点制定规划

我们应当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全市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原则,指导编制企业规划、产业规划、环境规划和社会规划。一要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二要建立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制定循环经济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三要研究以资源消耗降低率、回收率、循环利用率为基本框架的评价指标体系,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四要结合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按照国家考核指标的要求,设定环境控制目标,从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提高污染物的回收再利用率。在此基础上,组织各县区、各行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明确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步骤,确保按期同步推进。

(四)坚持高标准建立制度

循环经济不仅要成为一种理念、一种共识,更要成为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这是我们抓好循环经济的总纲领。而且,国家正在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专项法规。我们要在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建立我市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制度。一是探索通过人大、政协提案等方式,建立地方或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二是以市委、市政府的决定、通告、通知等方式,制定下发关于建设循

环经济试点园区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并建立健全环保标准体系,制定工业废弃物和社会废弃物回收目录,跨企业、跨地区的产业政策,以及为循环经济服务的相关制度。三是制订鼓励循环经济投资的优惠政策,对重大项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发挥财政、银行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以及水、电、汽、运等生产要素的比价关系,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招商引资上,对能够与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的项目,优先批办和进区,促进产业链的形成。有关部门要安排落实循环经济宣传培训、技术推广、示范试点等专项资金,继续完善鼓励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政策。通过法规强制执行和政策激励引导“双管齐下”,努力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

(五)搞好大范围宣传教育

发展循环经济是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事业,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因此,我们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一是针对不同需求,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邀请专家为各级干部讲课,采取专题讲座、研讨会、交流会、示范推广会、成果展示会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各级干部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二是建设开通循环经济专业网站,用网络技术手段,普及专业知识,传递相关信息。三是编印《循环经济

试点园区市民必读》手册,举行“循环经济巡展”、“公众意识调查”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支持和参与循环经济建设。

(六)构建多层次循环经济圈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核心在于“主动”地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经过不断探索,我国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专家归纳成“3+1”模式,即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废物处置和再生产业。我们要按照这个基本模式,结合具体情况,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组织实施。

1、在单个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

要选择一批典型企业,根据生态效率理念,通过清洁生产趋向“零排放”。重点是在产品设计上实行源头减量,在生产工艺上实行过程减量,在原料替代上实行有毒有害物料减量,在物料循环上实行排放减量,实现小循环的污染物排放最小化。鼓励和扶持恒丰、大宇、啤酒等清洁生产先进企业不断改造、创新和提高,为全市企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2、在区域层面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建设

通过引进和培育原材料供应商、吸收和引进市场互补高端产品,使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建立中循环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抓住当前国际原油涨价、煤化工产业加速发展的市场机遇期,引导顺达电石公司加快

4.5万吨环保节能型全密闭炉改造项目,支持东北化工和东北高新启动1.5万吨醋酸乙烯、1.5万吨聚乙烯醇和1万吨微悬浮树脂、2万吨氯醋树脂等项目。

3、在全社会层面加强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

在完善园区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区域共享机制,使废水、固废通过资源再生导向“循环利用”,通过绿色创建走向“节约型社会”,推动整个城市大循环经济的发展。抓好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项目调配,集中交换、利用和处置各类废弃物,引导林浆纸产业吃配煤化工产业的液氯、烧碱等副产品,形成两个产业链间的互动关联体系。抓好中远公司利用粉煤灰和电石渣生产新型墙体材料项目,拉起多产业间的循环链条。从而,突出重点,梯度推进,将循环经济逐步从企业推广到产业、园区和全社会。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工业立市”战略、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全市上下应当提高认识,多管齐下,大力推进,努力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全力打造“效益牡丹江”、“生态牡丹江”、“和谐牡丹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