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1)

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1)

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1)
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1)

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教材整体介绍

有位著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重要凭借,只有深入研究教材特点,体会教材编写意图,弄清教材结构,我们才能有效地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教材所蕴含的新课程思想,才能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语文学习。

那么,要研究好教材,就要做到着眼整体,包括教材体系、文本特色等。下面重点从教材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两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依然采取主题板块式结构。其内容安排了现代文22篇,现代儿童诗3篇,古诗3首,幽默2则,口语表达6次,综合学习活动4个。通过这些内容构成了有机联系的12个板块。依次是:汉字家园(一),春天来了,孩子眼里的妈妈,汉字家园(二),书里的故事,我们爱科学,幽默,劳动,音乐世界,神话,与众不同,爱在我们中间。

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板块的集中识字,就是汉字家园(一)(二),有形近偏旁比较识字,字族识字,看图会意识字,儿歌识字等。其他均通过阅读中识字完成。在学习生字的同时,7个部首,列在《部首名称表》里。每篇课文之后都设计了一些丰富有趣的练习,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有机地在一些单元里安排了表达和综合学习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424,要求会写的字285。这个数量也不少。那么我们纵观长春版教材生字的编排,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347,要求会写159。下册:要求认识434,要求会写281。二年级上册:要求认识429,要求会写263。下册:要求认识的字424,要求会写的字285。三年级上册:要求认识259,要求会写272。

我们不难发现:一年级上期要求认识的字少,下期多,然后逐渐增多,从三年级又逐年减少。《课标》提出,小学阶段要认识3000左右个常用汉字,其中大部分在第一学段,要求认识1600个左右,要求会写的800个左右,占了总数一半还多,体现了识字写字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可以看出,第一学段的识字任务是非常重的。我们这套教材第一学段要求认识1626个字,要求会写989个字,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的。

(二)教材主要特点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专题的角度、内容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专题是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来的,如春天来了,孩子眼里的妈妈。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来的,如爱在我们中间。有的专题

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神话,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的内容的同时,了解这种题材的特点。另外专题的设计更加注重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安排了“书里的故事”“劳动”和“我们爱科学”这样的单元,激发学生爱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爱科学。这些专题的角度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内容更加丰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更加附合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有机地向三年级过渡!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本册教材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组围绕一个专题把各项教材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各部分都力求从内容和形式上凸现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集中识字课共9课,课课体现了识字学词、了解语言形式、积累语言、受到文化熏陶的整合。通过学习这些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的识字课,学生不再仅仅是识几个字,而是在识字的同时积累优美的语言,感受到人类的智慧,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

整合安排教学内容使表达的话题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话题,而是联系、围绕专题安排的。这样一来,使得阅读课文及相应的实践活动,成为表达的重要知识背景。表达是阅读的自然延伸。

综合学习活动主题不“特立”,不“独行”,而是与单元专题保持一致,有的提示与要求不是整体呈现,而是暗藏、分散在整组板块中。如《春天在哪里》这个综合学习主题,在《春天来到深山里》这篇课文的课后有“说一说你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时候到来的,是什么样的”,其他课文也在帮助学生体验春天,感受春天的到来。这充分说明了综合学习活动和整组语文教学互为融合、互为依存、互为推进的关系。

那么,整合安排教学内容,让我们认识到,教学过程不再是单打一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学生语文素养是整体提高的,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这样就能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3.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可读性强

本册教材课文既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又体裁风格多样,有神话,有故事,有儿歌,有幽默,有古诗,富有时代气息,而且难易适度,语言规范、生动,可读性强。有的课文生动有趣,如《春天来到深山里》《标点符号的争吵》《蜻蜓和蚂蚁》等等,能够大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有的课文很有意味,有着丰富的哲理和人文内涵。如《春风带我去散步》《最后一片银杏树叶》《宠物店里的故事》《与众不同的麻雀》《毛毛虫的故事》《书里的蚂蚁》等等,能够让学生读后产生深深地思索,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材还编排了3篇神话,《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精

卫填海》《夸父追日》,重在让学生感受古代优美的神话故事,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教材依旧编排了有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幽默感的两个幽默《雨后春笋》《一年以后》。是通过漫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的。一个是张乐平的,一个是德国卜劳恩的。这样的漫画,由于表达的是一个连贯的故事,在文字上有许多想象的空间,文字和绘图相得益彰,水乳交融,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审美教育,陶冶情操,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愿意接受的。

4.课后练习形式多样,注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新教材除了精选课文之外,还精心设计了不少富于童趣的活动与练习,吸引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氛围里打好语文基本功。

教材一共编排了154个活动与练习。最多的8个,最少的2个,多数是4个。其中积累的占总数的64.29%,说和写的占15.58%,体现学科沟通的占7.8%,倡导新的学习方式的占6.5%,其他的占5.8%.可以看出,教材的练习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①注重积累

课后活动与练习最多的就是读词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等样式。既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又重视语言积累。

一方面积累词句。教材中几乎每一课课后都安排了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词句,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既有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又有由生字派生出来的成语、句子。如《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后面“读一读,写一写”:P90不知不觉,起死回生,四通八达,不计其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其中,“通、计”是生字,“不知不觉,起死回生,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课文中出现的好词语。《春风带我去散步》后安排了“读一读”:P12我拉着春风温暖的手。我们去散步。这春天的眼睛格外明亮……《书里的蚂蚁》后安排了背一背:P48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样的例子很多,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新教材高度重视语言积累的力度和决心。

另一方面是文章的积累。学完《标点符号的争吵》背诵朱熹的《观书有感》。学习《四时田园杂兴》背一背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学完《夸父追日》后读一读《太阳》。学完《小小的声音》后背一背王维的《相思》。

那么,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根本途径,不是分析讲解,而是朗读背诵。语文学习靠的是日积月累。这套教材不仅在选文上便于学生熟读成诵,而且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实实在在地花在朗读、背诵及语言实际运用上,立足于为学生尽早阅读夯实基础。

②注重说写的训练

教材特别注重说和写的训练。如《春风带我去散步》后“玩一玩,说一说”:P12我和春风一起玩。出示了一些小朋友在春天玩的风车等玩具,引导学生玩一玩,说一说,并提示学生,愿意写的就写下来。《蜻蜓和蚂蚁》后“做一做”,P77,引导学生通过续编课文、给青蛙写封信、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的方式,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这些题型的设计,意在通过各种有趣的形式,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并逐步向三年级的习作过渡,为学生打下一个扎实地说写基础。这对二年级下期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③体现学科间的沟通

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本册教材在这方面体现得也很充分,如《春天的诗》P20后编排了“涂颜色,说春天”一题,《火车的故事》P63后“画一画未来的火车”,这是语文与美术学科的综合。P67页,找一找,说一说我知道的图标,语文、《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我们小乐队》P81后“设计一个小乐队”,语文与音乐学科的综合等等。通过整合,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和联系。

④积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课文后有很多这样的题型,几个小伙伴在一起,讨论、交流一些问题的场景,这些场景既是向学生提出一些学习的要求,又体现出了新课程倡导合作、交流,鼓励发表个体见解的重要思想。如幽默单元后,P68关于“幽默探索”一题,8个小伙伴围坐在一起,探讨关于幽默的问题。一个说“什么是幽默呢?”一个说““幽默就是乐”,一个说“幽默就是有意思”,一个说“幽默就是漫画”……《小老鼠去旅行》课后“看图讨论”,P105也是几个小朋友在一起,互相表达自己的意见,一个说“我找到了表示与众不同的成语,像‘鹤立鸡群’‘一枝独秀’……”其他人也分别说“我还知道……”“我也来发表一下看法……”,一方面引导学生合作沟通,另外也给学生留下了广泛的思考空间,促进学生思考。这样的题型目的是让学生在宽松、平等、愉悦的氛围中,通过多层面的交流,达到互相切磋、共享信息的目的。

另外,教材安排了一些游戏的题目,如说字、组词、说句子的“接力游戏”,猜字游戏的“我说你猜”等,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⑤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材当中安排了许多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调动他们主动学习语文、创造性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体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如《温柔的手》后“做一做”,P30观察妈妈的手,说一说;说一说,妈妈(爸爸)喜欢的东西是什么?经常用的东西是什么?说一说,妈妈(爸爸)的样子:眼睛……头发……手……。这些活动,不仅仅可以展现学生能够多方面的才能,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生活。

当然有一些活动和练习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如“涂颜色,说春天”,不仅体现学科整合,还体现了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这样的题型也很多。

这是活动与练习重点体现的五个方面。另外仔细阅读教材,我们就会发现,课后练习给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多方面的,不仅提供了学生学习的知识,还提供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如引导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来查字典,通过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通过自我评价来体会自身学习的进步,明确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等等,我们要认真钻研和挖掘教材的“方法”因素来组织教学,把“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行教学,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四、教材简析

识字仍然是二年级重点,会认424个,会写的285个,任务很重。不过学生已经有基础,形成一定的识字能力。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学时:分散难点,逐步占有。注重识字方法的迁移,充分利用汉字规律总结归纳方法,逐渐放手,重视培养识字能力。

第一和第四板块:主题是“汉字家园”

《汉字家园》(一)旨在通过图文对照、反义词组、词句表达、韵语诵读等形式识记生字新词,了解汉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积累好词佳句,训练口语表达。

本板块的主题突出“多种方法识字”,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识字教学规律,目的是增加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激励学生趣味识字。这样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为学生创设了趣味、灵活的识字环境,避免学生以往单一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词解意的学习思路,尤其这种灵活多变的呈现方式能让学生意识到识字有很多种途径,识字不是枯燥的学习,识字可以在生活中自然学习。

重点落实这几方面的学习任务:一是指导学生了解每一课识字环境的特点,根据提示掌握识记生字新词的多种方法。二是激励学生乐于借助这几种识字方式进行学习,并且通过练习能逐步提高识字能力。三是激发学生乐于运用学过的词语进行造句和交流识字方法。

本板块由浅入深地安排识字教学内容,并且突出体现了多样识记生字的方式。教师应该依据教材的编排,针对每一课生字呈现方式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图片、实物、录像、课件、练习题卡片,包括教师对于字理知识的讲解,由此让学生真正体验偏旁、部首对组成汉字的意义;识记汉字要与生活紧密地相联系;学习汉字的重要目的是表达和阅读。

(1、呈现的9个汉字富有特点,既有偏旁部首,又有图示,形象地体现了汉字的构成特征。每个汉字配有相应的偏旁或独体字与实物图组成的字理图,提示了识记字形、了解字义的重点。教学内容凸显浓厚的趣味性,体现出清晰、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方式。2、以真实的生活情境图形象地列出了六组反义词,从了解字义为切入点,进行识记生字,识字与生活中的人物活动、小动物之间的

故事相联系,增强了学生识字的效果。3、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10个生字,不是独立的识字学词学句,而是生字后面根据不同的字义编有词语和句子,便于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字义理解词义,结合词语学会表达运用。学习生字词,了解句子的意思是重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的多义性。4、韵语诵读,图文对照。本板块的主题突出“多种方法识字”,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识字教学规律,目的是增加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激励学生趣味识字。这样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为学生创设了趣味、灵活的识字环境,避免学生以往单一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词解意的学习思路,尤其这种灵活多变的呈现方式能让学生意识到识字有很多种途径,识字不是枯燥的学习,识字可以在生活中自然学习。重点落实这几方面的学习任务:一是指导学生了解每一课识字环境的特点,根据提示掌握识记生字新词的多种方法。二是激励学生乐于借助这几种识字方式进行学习,并且通过练习能逐步提高识字能力。三是激发学生乐于运用学过的词语进行造句和交流识字方法。)

《汉字家园》(二)主要编排了三节韵语识字课,一节识字学词学句课,一节情境识字课。本板块的主题突出了“多种方法趣味识字”,旨在体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从而学会运用字词”的识字教学宗旨,目的是拓宽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激励学生趣味识字。在朗朗上口,节奏鲜明的韵语儿歌中识记生字,为学生创设了趣味、灵活、愉悦的识字环境,并且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进行阅读、朗读的训练,突出了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规律。

重点落实这几方面的学习任务:一是指导学生读好每一课的韵语儿歌,了解情境识字的特点,根据儿歌呈现的顺序或者情境内容掌握识记生字新词的多种方法。二是激励学生乐于借助这几种识字方式进行学习,并且通过练习能逐步达成识字能力。三是激发学生乐于运用学过的词语进行造句和交流识字方法。

教学本板块,教师不仅要在培养学生喜欢朗读韵语儿歌和了解百家姓的顺序上下功夫,而且还要加强引导学生善于探究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因此,教学重点应落实在两方面:指导学生多识多写字词;乐于用多种方式朗读儿歌,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百家姓的知识。

(1、呈现了一首韵律鲜明的儿歌,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安排了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而且本课的生字主要属于字族识字——形声字“皮”字家族,有9个“皮”字加不同偏旁组成的“串字”,便于学生抓住形声字的规律巧妙进行字族识字。2、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12个生字,不是独立的识字学词学句,而是生字后面根据字义编有词语和句子,便于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字义理解词义,结合词语学会表达运用。学习生字词,了解句子的意思是重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句子中体会字词的意思。同时本课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12个生字没两个为一组,每组生字都在偏旁上有所区别。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重区别字形识记生字。3、本课呈现了一首韵语儿歌。儿歌中分别安排了8个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而且本课的生字主要以模仿动物的叫声——拟声词居多。这首儿歌最突出的特点是全文只有4句话,韵脚压在“a上,却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8个小动物或家禽,出现了8

个“嘎嘎、喔喔、咩咩、嗡嗡、咯咯、咪咪、喵喵”的拟声词。这样的安排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之节奏鲜明、音调和谐,非常适于诵读积累。便于学生把识字与模仿生活中的动物叫声联系起来。4、本课是韵文识字,语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内容情意真切,字词喜庆温暖。全文每一句的韵脚都压在“ong”上,节奏欢快。第一小节描写儿孙记得爷爷的生日,写对联为爷爷祝寿。第二小节讲的是儿孙祝愿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同时韵文的旁边还配有三幅情境图,与韵文的内容紧密相连。学生在诵读的时候,能体会到简洁的词语能表达深情厚谊,理解亲人之间应该关爱、尊重、快乐,对老人要孝顺。学生能在阅读韵文的基础上积累“祝语”。5、本课既是情境识字,又是韵文识字。一方面课文由一幅虚拟的情境图构成:在一座城市的“快乐小区住宅楼”里,住着48户人家,有48个姓氏。另一方面这48个姓氏组成了两段韵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苏林邓魏,任徐宋唐……”,由于尾字押韵在“ang”上(如王、杨、张,唐、黄、姜),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诵读积累。学习本课内容,利于学生对汉字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能促进学生更加愿意探究汉字的文化和历史故事,产生对汉字文化及汉语文化热爱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板块:主题是“春天来了”

选编了2篇散文《春风带我去散步》《春天的小雨》,1篇童话《春天来到深山里》和两首《春天的诗词》,同时还编排了以“春天在哪里”为主题的综合学习活动。

本板块的主题突出了“春天美”。2篇散文和1篇童话都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春天的风儿、雨儿、花儿、草儿、树儿、风筝、小动物等充满生机,充满情趣。3篇文章中还采用了有趣的对话,引发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同时,每篇文章里都运用了许多像“一丛丛”“高高的”“淅淅沥沥”的叠词,像“叮叮咚咚”“啪啦啪啦”“哗啦啦”“嗵嗵嗵”的象声词,不仅为二年级学生进行词语训练提供了很好的语言环境,而且增强了学生喜欢阅读的兴趣。

重点落实这几方面的学习任务:一是激励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感受散文的语言轻松、自由、清新的特点。二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词新词。三是指导学生在读对话和喜欢的词句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四是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大自然,关心周围的事物,并喜欢用学过的词句与他人交流自己眼中、心中的春天。

教学本板块,教师首先应该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上下功夫,要指导学生读好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读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引导学生善于探究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激发学生积极地在表达中运用新学习的字词。因此,教学重点应落实在两方面:指导学生多识多写生字新词;学生乐于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读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无限的向往。

第三板块:主题是“孩子眼里的妈妈”

编排的内容有一首儿童诗《妈妈的爱》和两篇感人的童话《鹅妈妈的故事》《温柔的手》及表达《我的心里话》。三篇诗文都是名篇佳作,选进教材内略有改动。

主题突出了“我们爱妈妈”。四篇诗文通过描写在生活实际中妈妈夏天为孩子扇扇子、雨天撑伞,“鹅妈妈”临危无私地保护鹅宝宝的感人故事,表达出母爱的细腻与温暖。尤其四篇文章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很浓,易于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由此在阅读中渗透人文主题。在阅读中孩子们会感受到伟大的母爱,能引领孩子们走入爱的神奇世界,从小懂得关心他人,学会感激别人!每一篇文章里妈妈的语言、动作及话语都像一块小石头时常碰击着心灵的火花,它让学生明白母爱就是孩子成长的一块块基石。

重点落实这几方面的学习任务:一是注重指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进行有感情朗读的训练,由此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注重词语的训练,引导学生懂得用恰当的词语表达事物不同的特点。三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阅读语境中识记生字词,并逐步学会运用。四是指导学生形成一边阅读一边产生联想的好习惯。

教学本板块,教师不仅要在指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进行有感情朗读的训练上下功夫,而且还要加强引导学生善于探究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因此,教学重点应落实在两方面:指导学生在重点词句的阅读中多识多写生字词;乐于抓住重点词句和标点符号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情。

第五板块:主题是“书里的故事”

选编的《书里的蚂蚁》《标点符号的争吵》2篇课文以童话的视角讲述了读书的趣味和意义。

本板块的主题突出了“读书的趣味”,两篇文章讲述了新颖独特,富于神奇的故事打开了学生阅读的新视野,体验到读书是一种快乐和享受。同时两篇故事中的对话描写易于学生读中识字,读中积累,读中表达。

重点要落实这几方面的学习任务:一是激励学生阅读中乐于想象书里的奥秘,乐于交流、表达。二是引导学生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读出语句的不同语气。三是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趣味识记生字。

教学本板块,教师不仅要在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童话故事,乐于探寻书本知识的兴趣上下功夫,而且还要加强引导学生善于探究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因此,教学重点应落实在两方面:指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写字词;乐于在阅读中想象主人公又说什么了、又做什么了、还会怎样想,并且愿意与他人交流、表达。

第六板块:主题是“我们爱科学”

选编的《植物妈妈有办法》《回声》《神奇的镜子》《火车的故事》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自然科学的奥秘与生趣。同时还编排了一次表达——学写日记,主要是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主题突出了“爱科学”,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科学,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尤其四篇文章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很浓,可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由此在阅读中渗透人文主题。

重点落实这几方面的学习任务:一是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自然科学的神奇。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科学童话故事时,乐于探寻科学的秘密,主动质疑,关心自然和生命的变化。三是引导学生学会借助书中插图产生联想的阅读方法。四是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大自然,关心周围的事物,并喜欢与他人交流。

教学本板块,教师不仅要在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科学童话,乐于探寻自然科学的兴趣上下功夫,而且还要加强引导学生善于探究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因此,教学重点应落实在两方面:指导学生多识多写字词;乐于在生活中观察和积累科学常识,并喜欢做记录或与他人交流。

第七板块:主题是“幽默”

由两组漫画组成。《雨后春笋》选自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的作品;《一年以后》选自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漫画集《父与子》。两组漫画名篇,内容颇具儿童情趣,能够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对幽默产生浓厚的兴趣。

两组漫画的学习,学生对中西幽默整体感知,感受幽默的乐趣;在“幽默探秘”“认识图标”等实践活动中,体验幽默的魅力;还可以创作简单的漫画作品,享受幽默的情趣,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一板块的教学任务有三:一是识字与写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二是以图画为重点,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启迪智慧;三是感受幽默的趣与乐。

教学时,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明确漫画上的人物或事物,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然后借助画面提供的要素及相关文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起来。比如,让人物说话,开展心理活动;使景物具有色彩,使周围的环境具有渲染作用等。接着,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过程中,教师要规范学生的表达。最后,帮助学生解读画面中的“幽默”,将抽象的道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相联结,启迪学生感受幽默的魅力所在。

第八板块:主题是“劳动”

共有三篇课文。《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田园诗,描绘了农村初夏时紧张的劳动氛围。《好日子》是我国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的作品,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三只老鼠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果实,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蜻蜓和蚂蚁》选自《克雷洛夫寓言》,讲述了蜻蜓在夏日里只顾纵情享乐,冬季来临时,则饥寒交迫。后来在蚂蚁的帮助下,终于明白了只有夏天劳动,冬天才能安乐的道理。

这一板块的教学任务有四:一是识字学词、积累语言。二是在读中想象语句描绘的情境,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三是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交流。四是感受劳动带来快乐,知道劳动创造美。

《四时田园杂兴》一课,在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好日子》一课,通过朗读、想象,感受三只老鼠通过劳动过上好日子,从中明白只有靠劳动才能过上好日子;只有靠勤奋和智慧,生活才会更加美好。《蜻蜓和蚂蚁》一课,通过朗读人物对话,感受蜻蜓前后的变化,从而知道,不能只贪图享受,幻想不劳而获。只有劳动,才有丰衣足食,才能享受劳动带来的回报。

三篇课文的学习,要结合体裁的特点,找准教学的着眼点。古诗教学,学生要了解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农村人们的生活是辛劳的,又是充满力量的。并通过有感情朗读再现诗境,从而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童话教学,学生要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童话表达的美好愿望,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寓言教学,着重是了解寓言内容,明白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从中受到思想的启迪和教育。

第九板块:主题是“音乐世界”

编排了三个内容,一是情境识字《我们的乐队》,二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作品《小音乐家扬科》,三是综合学习活动《我们周围的声音》。

这一板块的学习,意在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感受中西乐器声音的美妙,激发对音乐的热爱与向往。《我们的乐队》一课,通过情境学字识词,认识中西乐器,了解乐器的相关知识。《小音乐家扬科》一课,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音乐才能。《我们周围的声音》,通过采集声音,研究声音等实践活动,丰富体验,享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我们的乐队》,要通过创设中西乐队演奏的情境,指导学生认识乐器,了解乐器的相关知识,并认识一些表示乐器名称的词语。教学《小音乐家扬科》,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扬科爱音乐的语句,感受扬科的音乐才能。《我们周围的声音》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感受。

第十板块:主题是“神话”

编排了三篇课文《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和一次表达《复述故事》。

这一板块的学习,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了解神话,感受离奇的神话情节,学习神话中人物所表现的精神。练习复述故事。喜欢阅读神话,通过各种媒介了解中国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孙悟空大闹蟠桃会》一课,在了解孙悟空大闹蟠桃会这一故事中,感受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精卫填海》一课,在了解精卫及其子孙日日夜夜填海的故事中,感受精卫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夸父追日》一课,在了解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故事中,感受夸父为追求光明顽强不息、坚持不懈、勇于献身的精神。

三篇神话故事内容生动,浅显易懂,深受学生喜爱。教学中,在识字、写字基础上,要指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语句感受人物精神,通过朗读、复述、表演等形式丰富内心体验,通过不同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

第十一板块:主题是“与众不同”

由三篇课文组成。《毛毛虫的故事》讲述法国著名科学家法布尔做“毛毛虫实验”的故事。《与众不同的麻雀》讲述一只小麻雀与其它麻雀反方向站立,当大花猫来袭时,与众不同的小麻雀救了大家。《小老鼠去旅行》讲述一只小老鼠不顾父母的劝阻,执意去旅行的故事。

这一板块的学习,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表演、讲故事等方式感受人物的与众不同,从而明白:做事时,只有不受定势的影响,不拘泥于传统,不因循守旧,有勇气去做,有胆量去干,与众不同,才会开辟出一条新路。三篇课文对于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个故事内容生动,描写形象。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具体语句,了解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在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后,鼓励学生对人物和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启智明理。

第十二板块:主题是“爱在我们中间”

由四篇课文、一次综合学习活动和一次表达组成。

《小小的声音》是一首童趣诗,诗中借助小小的声音传递着儿童心中的渴望。《宠物店里的故事》描述一个小男孩在宠物店里买下了一只跛脚狗,他的举止言行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特殊情感。《老师的手》讲母亲节那天,老师叫班上的小朋友画一幅献给母亲的画,道格拉斯画了老师的一只手,表现孩子对老师的爱。《最后一片树叶》讲孩子们向银杏树爷爷提的请求,表现人与人之间浓浓的关爱。

综合学习活动的内容是《小组合作办手抄报》,表达的内容是《爱心卡》。

这一板块的学习,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感受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不需要任何矫饰,它是一种真情的自然流露,爱就在我们中间,同时更懂得用不同的方式回报爱。

四篇课文,体裁不同,承载的任务也各有不同。《小小的声音》是一首小诗,重在引导学生模仿小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梦想。《宠物店里的故事》和

《老师的手》这两个故事,重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感情,想象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最后一片银杏树叶》是一篇童话,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一板块的四篇课文,情感美、语言美。学习中,要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标点符号体会人物的感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想象、讲述、讨论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爱的感受。要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唤起心中美好的情感,联系身边的人和事体验人间真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