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大纲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大纲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大纲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大纲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Internal control and risk management

课程号:09213020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3

2、学时:48 (其中: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

3、课程类别:专业限定选修课

4、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专业

5、先修课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6、后续课程:项目评估

7、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系

二、课程介绍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限定选修课程,也是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方式、各种经济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程序和方法等,为各类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操作建议。该课程是在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教学中主要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总论(4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

知识要点: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系统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企业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

第二节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知识要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现实意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会计资料控制、财产安全控制

第三节我国内部控制法规的发展

知识要点:我国内部控制法规的起步阶段、分部门制定内部控制相关法规的阶段、各部门联合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相关法规的阶段

第四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

知识要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教学重点: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

教学难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了解我国内部控制相关法规的发展历程。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构成要素、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三)实践与练习

1.内部控制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2.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哪些?

3.内部控制的局限性有哪些?

(四)考核要求

掌握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历经的几个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特点,掌握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框架体系。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10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内部控制的定义

知识要点: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

第二节内部控制目标

知识要点:合规目标、资产安全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战略目标、内部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第三节内部控制的原则

知识要点: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第四节内部控制的要素

知识要点:、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知识要点:越权操作、合谋串通、成本限制

教学重点:内部控制目标

教学难点:内部控制的要素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内部控制定义的变迁;

2、理解: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3、掌握: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要素

(三)实践与练习

1.什么是内部控制?

2.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什么?

3.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有哪些?

(四)考核要求

主要考核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要素。

第三章内部环境(7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内部环境概述

知识要点: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组织架构

知识要点:组织架构的定义、组织架构的设计、组织架构的运行

第三节发展战略

知识要点:发展战略概述、发展战略的制定、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节人力资源

知识要点:人力资源制度概述、人力资源控制制度设计

第五节社会责任

知识要点:社会责任制度概述、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六节企业文化

知识要点:企业文化概述、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点

第七节诚信和道德价值观

知识要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概述、影响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因素教学重点:组织架构的定义、组织架构的设计、组织架构的运行教学难点:企业文化概述、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点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内部环境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企业文化的意义

2.理解: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的关系、治理结构的主要风险

3.掌握: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组织架构的设计原则、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风险(三)实践与练习

1.内部环境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组织架构?其本质是什么?

3.企业文化指的是什么?

(四)考核要求

主要考核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组织架构的设计原则、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风险。

第四章风险评估(8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目标设定

知识要点:目标设定的含义、战略目标的设定、业务层面目标的设定、目标设定与风险偏好第二节风险识别

知识要点:风险识别的概念和内容、风险识别的过程、风险识别的方法

第三节风险分析

知识要点:风险分析的定义和内容、风险分析的方法

第四节风险应对

知识要点:风险应对的概念、风险应对策略、选择风险应对策略

教学重点:风险识别的过程、风险识别的方法、风险分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风险应对策略、选择风险应对策略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风险的概念及其特点,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

2.理解:风险评估的步骤、战略目标设定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3.掌握: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的具体方法

(三)实践与练习

1.风险评估有哪些步骤?

2.风险评估中如何设定目标?

3.如何运用风险分析的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主要考核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的具体方法。

第五章控制活动(8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知识要点: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定义、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内容

第二节授权审批控制

知识要点:授权审批控制的定义、授权控制、审批控制、“三重一大”制度

第三节会计系统控制

知识要点:会计系统控制的定义、会计系统控制的方法、会计系统控制的内容

第四节财产保护控制

知识要点:财产保护控制的定义、财产保护控制的措施

第五节预算控制

知识要点:全面预算和预算控制、全面预算的作用、全面预算的实施主体、全面预算的流程

第六节运营分析控制

知识要点:运营分析控制的定义、运营分析控制的流程、运营分析控制的方法

第七节绩效考评控制

知识要点:绩效考评控制的定义、绩效考评系统的内容、绩效考评的三种模式

第八节合同控制

知识要点:合同控制的定义、合同控制的意义、合同业务的一般流程、合同控制的措施教学重点:会计系统控制

教学难点:绩效考评控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控制活动的基本要求,控制活动的要素

2.理解:控制活动七个要素的基本内容、运营分析控制的主要指标、绩效考评控制以及财产保护控制的方法

3.掌握:企业各种岗位和交易的不相容职务、授权审批控制的要点、预算控制的流程

(三)实践与练习

1.如何理解全面预算?

2.预算流程及控制措施有哪些?

3.企业应如何实施绩效考评控制?

(四)考核要求

主要考核企业各种岗位和交易的不相容职务、授权审批控制的要点、预算控制的流程。

第六章信息与沟通(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内部信息传递

知识要点:内部信息传递的定义、信息的内涵、内部信息传递基本流程、内部信息传递的总体要求、内部信息传递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第二节信息系统

知识要点: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信息技术过程控制体系、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信息系统运营与维护的主要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第三节沟通

知识要点:沟通的内涵、内部沟通方式、外部沟通方式

教学重点:信息系统

教学难点:沟通的内涵、内部沟通方式、外部沟通方式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信息、沟通的含义及其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内、外部沟通的要点

2.理解:信息系统控制标准,内部信息传递的基本流程与原则

3.掌握:内部信息传递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各种信息系统开发方式的主要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信息系统开发个阶段各个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相对应的控制措施,沟通的渠道与方式

(三)实践与练习

1. 如何实施信息控制?

2. 沟通包括哪些方面?

3.企业如何利用“海量”的信息强化内部控制?

(四)考核要求

主要考核内部信息传递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信息系统开发个阶段各个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相对应的控制措施,沟通的渠道与方式。

第七章内部监督(5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内部监督的机构及职责

知识要点:内部监督的定义、内部监督的意义、内部监督体系的构成及其各机构的职责、内部监督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内部监督的程序

知识要点: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制定内部控制缺陷标准、实施监督、记录和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缺陷整改

第三节内部监督的方法

知识要点:日常监督、专项监督

教学重点:内部监督的机构及职责

教学难点:内部监督的程序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内部监督的意义和内部监督的基本要求

2.理解:内部监督体系的构成及其各机构的职责

3.掌握:内部监督的监督程序和监督方法

(三)实践与练习

1. 内部监督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2. 沟通包括哪些方面?

3.企业如何利用“海量”的信息强化内部控制?(四)考核要求

主要考核内部监督的监督程序和监督方法。

四、课内实验(上机)环节及要求

五、学时分配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习题演练教学方法。应用幻灯片、黑板、多媒体等手段七、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考试

2、期末考核形式:全校统考闭卷

3、成绩评定方案:

成绩构成应包含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60%

八、选用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选用教材:

蒙丽珍.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2、推荐参考资料:

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案例讲解.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

九、大纲说明

撰写人:邱玉兴教授审定人:武志勇副教授

批准人:苗雨君执行时间:2015、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