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的今天,环境监测技术成为了影响环保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对污染物进行准确、及时的监测和分析,对实现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结果的分析,总结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3S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科学技术在水、大气、土壤等环境介质的污染物监测中应用广泛。同时,本文对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将向着以有机污染物作为监测的主要目标、监控介质范围扩大、监测分析精度痕量化、分析技术快速化、实验室管理系统应用广泛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技术;污染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Abstract:Toda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increasingly seriou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is deepening,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environmental work to carry out. Using moder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to monitor and analyze the pollutants accurately and timel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By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existing stud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3S 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hysical and chem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widely used in the monitoring of contaminants in water, air, soil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media.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it will be toward to regard the organic pollutants as the main monitoring targets, expand the scope of monitoring media, analyze to achieve mark quantization, analyze fast, and use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widely i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echnology;Pollution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问题和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环境监测不仅是加强环境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环境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政府及社会各界不断地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对环境监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分析总

结当前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本文简要介绍了环境监测的内涵、作用及发展历史,总结分析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分析资料,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开发与完善,对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环境监测概述

2.1环境监测的内涵及作用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是指运用各种分析、测试手段,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进行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从而为开展环境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进行定量描述,用监测数据来表示环境质量受损程度,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保护人类正常生存与发展。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污染物及其浓度(强度)作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追踪,掌握污染物的来源、扩散、迁移、反应、转化,了解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污染作出预测、预报和预防;了解和评价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掌握其变化规律;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订和修订各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在深入广泛开展环境监测的同时,结合环境状况的改变和监测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与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环境监测在人类防治环境污染,解决现存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环境监测的对象大致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自然环境,包括水源、大气、土

壤等;另一种是人文环境,包括固体废弃物、环境生物、噪音、放射性物质等。环境监测通常包括背景调查、确定方案、优化布点、现场采样、样品运送、实验分析、数据收集、分析综合等过程。

2.2环境监测的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针对发达国家不断发生的化学毒物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事故,对环境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其组成和含量的环境分析便成为这个阶段环境监测的主要特征。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环境监测逐渐引入物理的、生物的手段,这一时期的监测工作以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为主要特征。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把环境监测焦点从对污染源监控转移到环境质量监控上来,使环境监测范围发展到面源污染及区域性环境质量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和宏观生态监测系统,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连续观察空气、水体污染状况变化及生态环境变化,预测预报未来环境质量,扩大了环境监测范围,提高了监测数据的获取、处理、传输、应用的能力,为环境监测动态监控区域环境质量乃至全球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极大促进了环境监测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了监测的实时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我国环境监测起步较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到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遥感、卫星监测,从间断性监测逐步过渡到自动连续监测。监测范围从一个断面发展到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全国。一个以环境分析为基础,以物理测定为主导,以生物监测、生态监测为补充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2]。

3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3S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科学等现代化监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水资源调查评价等监测工作。

3.13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S技术是以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基础,将这三种独立技术与其他高新技术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而形成的一项新的综合技术,它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于一身,凸显信息获取与处理的高速、实时与应用中的高精产度、可定量化等方面的优点[3]。

3.1.13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当前国内外3S的技术在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价上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其主要应用在流域水文模拟、水资源评价、生态环境变迁分析、生态耗水变迁分析、监测水体沼泽、监测水体富营养化等等[4]。在水质遥感监测方面,近几年来,对构成水的质量的一些要素进行定量监测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步,这些要素包括浑浊度、总悬移质泥沙含量、pH值、总含氮量等等。

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并取得良好成效。一般陆地卫星的多光谱扫描仪是用于沿海悬浮泥沙含量和其扩散状态的监测;用于工业排污与生活污水的监测。在1972—1977年间出现了3次大范围海上溢油问题,采用海洋水色成像仪与沿岸带水色扫描仪用于悬浮物浓度或者海域叶绿素的分析,实现全天24小时的海洋油污实时监测,具体监测溢油的分布范围、油膜厚度、移动扩散状况和溢油量等。

3.1.23S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

(1)3S技术在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运用多时相、多平台的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及时获取湿地的动态信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数据管理功能对遥感技术获取的湿地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可以获得湿地的动态变化情况[5]。

(2)3S技术在湿地制图中的应用。

迄今,中国、加拿大和爱沙尼亚等国已经出版了国家沼泽湿地图。中国运用

3S技术还编制了不同比例尺的湿地景观生态图[6];完成了黄河三角洲1:5万和1:10万地图的编制[7]等。

3.1.33S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过土壤波谱分析,应用高光谱遥感数据能较好地探测土壤表层或浅表层的性状,并且结合相应的野外采样测量或实地观察建立起各种不同类型的分析模型,对土壤机械组成、酸碱度、水、养分含量、矿物质等参量、土肥状况等实现定量观测[8]。自2003年起,中国科学院在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支持下对青藏高原地区2003—2010年表层土壤水分进行了成功反演[9],从而为脆弱生态区土壤环境的监测奠定了基础。

为了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面积不断扩大,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运用3S技术开展全国土壤资源调查,并且进行小流域调查与制图。在此基础上,美国国家土壤侵蚀研究实验室建立了诸如土壤侵蚀方程、评价土壤侵蚀模型、水蚀预报模型、风蚀预报系统等[10],从而为各种情况下土壤侵蚀预测和评价提供技术和方法支持。

此外,在草地、森林等生态系统相关领域的环境监测中,3S技术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环境科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综合性技术体系,它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为支撑,与化学、化工、计算机、微电子和环境工程等学科紧密结合和相互渗透,极大地丰富了各学科的内涵,推动了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发展。

现代生物技术正被利用或嫁接到环境监测领域,构成了现代生物监测技术。目前,在环境监测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技术和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此外,当今研究和应用比较广泛的生物技术还有单细胞凝胶电泳、生物传感器、酶联免疫技术等。

3.2.1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技术

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监测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阐述分子适应等生态问题的机制,具有预警性和广泛实用性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揭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生物大分子标记物及其检测技术有核酸分子损伤检测技术、报告基因标记技术、DNA芯片技术、酶分子标记物检测、金属硫蛋白的检测、抗氧化剂防御系统的检测等。

3.2.2PCR技术

多聚酶链式反应(简称PCR)技术是在体外合成特异性DNA片段的方法,其原理类似于生物体内DNA的复制。通过选择生物的一段特异性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再由凝胶电泳等DNA分析技术确定其种类及含量。近年来,依据PCR分析突变的相关技术进展很快,主要有[3]:寡核苷酸探针杂交;DNA直接测序;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等。

作为最现代的生物技术之一的PCR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简便、特异性强的特点,可以针对某种或某几种致病微生物作出检测判断,因此在水环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Tay等[11]利用特异性16S rDNA 引物扩增两种甲苯降解菌。荧光定量PCR 结果显示:自养黄色杆菌和分枝杆菌在甲苯污染地区的数量比非污染地区的高,这与先前调查结果一致。但自养黄色杆菌只在污染地区夏季有相对短暂的繁盛,而分枝杆菌超过5个月时数量仍很高,表明了分枝杆菌在甲苯降解方面比想象的更为重要[12]。

Cummings等[13]通过荧光定量PCR 技术监测了沿湖泊重金属污染浓度梯度中还原铁离子泥土杆菌家族的丰度与分布。结果表明其分布相对均匀,泥土杆菌家族的分布不受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何闪英等[14]为建立快速、准确鉴定和定量检测赤潮生物的方法,以圆海链藻为例,以其中18S rDNA序列为寻找种特异性引物的靶区域,通过分析18S rDNA 序列,设计出适合用于荧光定量PCR的引物与探针,并通过常规PCR验证确定其特异性,进而以圆海链藻荧光定量PCR的引物和探针,建立了定量检测圆海链藻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与传统的显微镜计数方法比较,两

者所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为我国沿海水域赤潮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检测途径。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种群动态监测中得到广泛使用[15]。赵兴青[16]等从玄武湖、莫愁湖和太湖沉积物中直接提取微生物总DNA,然后通过DGGE技术指纹图谱来分析湖泊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结合条带回收、扩增、序列测定,从而了解不同湖泊和相同湖泊不同位点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

3.2.3其他生物技术

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 ,即彗星试验是一种通过检测DNA链损伤来判别遗传毒性的技术。环境中的遗传毒物浓度一般很低,而彗星试验检测低浓度遗传毒物具有高度灵敏性,所研究的细胞不需要处于有丝分裂期。同时,这种技术只需要少量细胞[17]。Mirjana Pavlica等[18]用暴露在五氯苯酚(PCP)中的淡水蚌类血细胞进行彗星试验,观察血细胞中DNA损伤程度。在进行实验室实验和原位实验后,发现高浓度的PCP(80g/L)会引起血细胞中DNA断裂,表明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能够监测水体中的PCP污染。

生物传感器[19]是将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融为一体的一种新装置,可以根据生物的酶、亚细胞器以及细胞或组织对污染的反应,将其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放大系统显示,再用计算机系统处理检测信号,实现自动化监测。目前,这种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以对水质的BOD进行快速监测。

3.3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中。

3.3.1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环境监测应用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属于层次型的异构网络结构,最底层为部署在实际监测环境中的传感器节点。向上层依次为传输网络、基站,最终连接到网络。通过该技术能够将监测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监护人员(或用户)可以

通过任意一台连入网络的终端访问数据中心,或者向基站发出命令。

许妍等[20]研究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农田灌溉系统可实现对农田土壤的湿度、温度等参数的在线监测和实时控制,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3.2PLC技术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在结构上对耐热、防尘、防潮、抗震等都有精确考虑,在硬件上采用隔离、屏蔽、滤波、接地等抗干扰措施,非常适用于条件恶劣的户外及工业现场[21]。此外,可以用于雨水的远程监测,对于农业生产及防洪抗旱有着积极的意义,还可以对河水水位、流速、水质的测量实现远程监视。

3.4物理化学科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高分子化学、分析化学、物理科学等科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物理化学科学在环境监测中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3.4.1动态膜压法监测技术

动态膜压法的理论基础是Gibss用热力学的方法推导出的吸附公式,该方法不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处理,不同性质、不同浓度的有机成膜分子可以得到不同的动态膜压图谱,有效地将成膜分子的状态、结构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反应出来。并且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外界干扰因素小,测定速度快,灵敏度高。用此法可对受污染水体以及其他未知天然水系的微表层进行研究[22]。

3.4.2DOAS技术

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技术(DOAS)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分子的窄带吸收光谱来辨别气体的成分,通过其吸收谱的强度推导被测气体的浓度,其理论基础是朗伯比尔定律。DOAS系统通过一系列优化的数据处理流程和环节,可以成功地监测大气中多种气体成分的浓度。

此外,物理化学方法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激光熔蚀法(LA)、氢化物发生法(HG)、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在土壤样品分析,尤其是痕量元素的测定及分析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23]。

4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也在进一步的发展,从目前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来看,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4.1以有机污染物作为在线监测的主要目标

通过对大量的研究数据和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十分严峻,而且这些有机污染物都有毒有害。因此,对有机污染物进行监测已经成了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今后需要适时的、全面的、系统的开展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及时有效地将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监测出来。

4.2扩展监控介质范围,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全面监控

多环芳烃类、多氯联苯类以及某些重金属有毒污染物会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影响下,在不同的环境介质如大气、水、沉积物中迁移、转化和积累,因此,需要对多种环境介质进行监控,实现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全面监测,保证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4.3运用痕量分析,提高监测分析精度

环境中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尽管其浓度很低,但是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有必要发展和使用痕量和超痕量分析技术,进一步提高监测的精度,全面掌握受污染的状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4.4监测分析器小型化,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得到普及

在环境管理的实践中,往往需要对一些污染事故的现场进行监测,包括污染物排放源和现场污染情况等,这就需要对污染进行定性和分析,及时分析出某种污染物的类别、构成或浓度,因此,有必要发展和使用现场快速分析技术,以便能够更加有效的对现场污染进行监测,而监测仪器的小型化也为其提供了物质保障。

4.5实验室管理系统将得到广泛应用

使用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高实验室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进一步确保数据的原始性和准确性。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规范数据分析的目的,促进数据分析工作的流程化。还可以加深管理人员对实验室基本情况的认识和了解,及时发现不符合规定的管理行为,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从而规范实验流程,提高数据的可靠性,降低实验室的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5小结

环境监测技术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对防治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只有了解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坚持不懈地完善环境监测技术,才能保证环境监测的可靠性。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需要重视环境监测技术的运用,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规范环境监测的各项工作,提升监测技术、更新监测设备、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婉平.探讨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民营科技,2011(6):26.

[2] 徐丽. 浅谈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J]. 环境科学导刊,2010,29(S1):115—118.

[3] 乌云娜,冉春秋,高杰.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生态经济,2009(12):89—91.

[4] 石媛,陈宪伟.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 科技与企业,2012(24):62.

[5] 黄慧萍. 遥感技术在广东省湿地类型调查中的应用[J]. 国土资源遥感,1996,30(4):9—15.

[6] 李蓬莱. 1:100万东北区沼泽图编制的研究[J]. 地理科学,1984,4(4):350—356.

[7] 翟俊辉,杨瑞馥. 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和生物信息学[J]. 生物技术通报,2002,13(3):209—213.

[8] 周萍.高光谱土壤成分信息的量化反演[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9] 赵振亮.基于高光谱数据的盐渍化土壤光谱特征研究及信息提取[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3.

[10]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土壤学学科发展报告[ 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1] Tay S T,Hemond F H,Krumholz L R,et al.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wo toluene degrading bacterial species in a contaminated stream[J]. Microbial Ecology,2001,41(2):124—131. [12] 赵晓祥,庞晓倩,庄惠生.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12):125—128.

[13] Cummings D E,Snoeyenbos West O L,Newby D T,et al. Diversity of Geobacteraceae species inhabiting metal-polluted freshwater lake sediments ascertained by 16S rDNA analyses[J]. Microbial Ecology,2003,46:257—269.

[14] 何闪英,吴小刚. 赤潮研究中圆海链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水产学报,2007,31(2) :193—198.

[15] 毛海英,徐章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监测环境污染的研究进展[J]. 江苏环境科技,2007,20(S1) :66—68.

[16] 赵兴青,杨柳燕. PCR—DGGE技术用于湖泊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J]. 生态学报,2006,26(11):3610—3616.

[17] Woods J A,O'Leary K A,McCarthy R P,et al.Preservation of comet assay slides:

comparison with fresh slides.Mutation Research / Fundament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utagenesis,1999,429( 2) :181—187.

[18] Mirjana Pavlica,Gran I V Klobu,Nina Moja,et al.Detection of DNA damage in gametocytes of zebra mussel using comet assay[J].Mutation Research/Genetic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utagenesis,2001,490(2) :209—214.

[19] 戴舒雅,余俭,丁波,等. 生物监测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污染防治技术,2013,26(5):62—65.

[20] 许妍,吴克宁.欧盟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项目及其对我国农用地质量监测的启示[J].生态环境学报,2011(11):1777—1782.

[21] 谢克明.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和程序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2] 杨建标,秦菲,陈邦林. 动态膜压法测定江、污混合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探讨[J]. 上海环境科学,2002(4):230—232.

[23] 谢寅凯.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3):80.

环境监测人员述职报告(共5篇)

环境监测人员述职报告(共5篇)述职报告 王XX xx 年,本人在局领导和站长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同志的帮助支持下,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监测工作任务。自身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以身作则,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全站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为提高自身修养,本人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知识拓宽视野,通过学习汲取营养。重点学习了__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知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监测条例、《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等环境业务知识,自身的政治修养和业务素养在学习中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在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学习的基础上,把“学习强素质”做为全站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求分管的实验室全体人员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带领和督促全室人员进行学习,目前周五集中学、平时自己学的业务知识学习氛围在全站基本形成。 二、精益求精,严把监测技术关,全力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在分管的监测站技术负责工作中,每次监测任务都认真对待、细致安排,从采样、分析方法、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方面严格把关;对监测分析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能够深入分析和探讨,查找原因,现场指导,及时解决。一是对国家颁布的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自己首先研读和吸收并及时安排全站技术人员学习、讨论和落实,为监测站顺利完成各项监测任务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重 点在全站实施“传帮带”和“老带新”工程,让技术强者带技术弱者,让工作时间长有经验的老同志带新参加工作年轻同志。目前新进人员 都已基本适应监测工作,能够独立进行一项或两项实验操作。三是配合站长完成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验收达标工作。在站长的领导下,本人周密布置,精心准备,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建立健全各种记录表格等基本工全,使得我县环境监测站顺利通过标准化验收,使我站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管理的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恪尽职守,严格履行职责,着力高标准全面完成监测工作 在负责的实验室工作中,始终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环境检测管理条例》、《环境技术规范》、《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检测分析方法》的要求。一年来无一例实验安全事故、实验技术事故发生,较好的完成了环境现状排污许可证建设项目竣工 验收等委托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信访仲裁监测、地表水监测、环境质量周报

环境监测工作总结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我叫XXX,现年35岁,是XXX监测站的一位分析人员。从事环境监测工作至今。进入环保系统以来,我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对环境监测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经过多年的努力,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绩。现对我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 我本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随时关注本单位的情况,切身想到本单位的利益,坚信筠连县环境保护局以及筠连县环境监测站会不断发展、壮大,对筠连县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充满了热情和期望。其次,我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员和同事们的监督,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为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再次,我从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孜孜不倦

地作出成绩,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本领,努力精通本职岗位知识,争做环境监测工作的骨干和行家里手,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 二、工作态度 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我一直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工作。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不怕脏,不怕累,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一项环境监测任务,充分发扬我们环境监测人员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具体工作 我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环境监测采样以及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内审员及质量监督工作等。具体如下:(一)参加了筠连县环境监测站资质认证和计量认证考核,承担了包括水、气、声在内的三十余个项目的上岗考核任务,并且绝大部分通过了上岗考核。另外还部分承担了上级部门不定期对筠连县环境监测站进行比对考核的任务,均顺利通过了考核。 (二)参与完成了各年度的常规例行监测任务,包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省湘潭市,411201) 1 引言 摘要: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科学技术活动,其直接目的就是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环境信息,为科学的环境管理工作服务。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我国目前环境监测研究现状,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抓住其中的原因,不断地创新探索。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对策 2正文 2.1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一、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我国已经建立2223个环境监测站,大概36万人在岗工作,占整个环保系统总人数的4%,高级技术人员有2350人,中级技术人员8400人,再者,其他行业中还有大概1万人参加环境监测事业,其中,环境监测机构约有2634个,在岗人员约为21万。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拥有一定的环境监测能力。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对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噪声、海洋、酸雨、地下水、生态以及放射性物质进行监测,各个监测要素的监测站数量也初具规模了,多的已经达到了近1100个监测站,最少的也有30多个,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已经初步形成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环境监测能力。 已经具备较强的环境自动监测能力。就目前而言,全国已经约有70个城市具配备了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建立了50多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部分省市开展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试点工作,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再者,在全国31个省和1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开展了全国环保系统环境监测信息卫星通信系统。 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建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目前已经有400多项,其中大部分的污染因子,已经有了控制标准和监测方法标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于环境监测工作起着指导作用。 各类环境监测网络的完善。就目前而言,全国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网络。全国共有专业和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其中环保系统监测站约2200个,行业监测站约2600 个。共有103个空气质量监测站,113个酸雨监测站,135个水质监测站被国家控制。再者,国家还建立了噪声监测网络,辐射监测网络和区域监测网络等等。 二、国环境监测所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环境监测方法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对照环境监测部门现有的实验室分析检测能力以及国内外环境监测分析技术的发展水平,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

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发表时间:2015-03-12T10:28:02.94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陈奕红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形成了规范的环境监测理论和环境监测体系。陈奕红(四川省内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环境分析是环境检测的主要方法,主要对环境质量因素进行测定,通过测定值来研究环境变化的因素,并且通过环境变化曲线,来预测环境质量改变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进程的研究,并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对我国未来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此希望能够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分析,环境质量,环保事业 1.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变坏的负面影响。为此环境监测技术对环境的改变和监测具有重大的作用,他可以使我们及时了解环境的改变,作出相应的保护措施[1]。目前,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形成了规范的环境监测理论和环境监测体系。 现在,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在政府的支持下环境监测技术取得了很多的进步,同时,我国培养了大批的环境技术专家,为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环境监测技术的相关理论2.1 环境监测技术的概念环境检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新兴行业,监测的对象为人为因素、污染因素、自然因素。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依据,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测量,来评价环境质量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操作过程。在对环境污染物检测时,并延伸到对生物和生态变化的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依照规定的程序和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持续监控,,实现信息全面的获取、传输、和控制。环境监测一般包括:背景调研→制订方案→优化方案→现场采样→样品输送→样品分析→数据收集→分析综合等过程。环境监测的主要手段有通过对声学、光学研究的物理手段,使用化学方法进行分析的化学手段,还有对生态和生物研究的生物手段。环境监测技术包括放射分析法、仪表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分析测试技术,同时还应该包括数据采样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 2.2 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意义环境监测是对环境管理和进行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它是制订相应保护法规的重要基础。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包括:研究环境质量的改变,并且合理的预测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收集环境背景及其变化趋势数据和长期积累的监测数据,以保护人类健康和合理使用的自然资源,并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揭示了新的环境问题,识别新的污染因素,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方向。 3.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3.1 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不完善自从“十七大”我国提出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时,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政府也加大对环境的治理和投资力度,但是,由于过去我国对环境监测的技术比较落后,所以以往获得的环境数据大多数不精确,这对环境保护工作也没任何指导意义,显然我国目前的监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提高环境监测技术。 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逐渐摆在我们面前。 目前,我国旧的监测技术方法已经对我国未来环保工作失去了指导意义,而且现有的监测方法还不完善,存在较大的漏洞,在对环境质量监测时存在较大的差距[2]。此外,我国在环境监测设备的研发技术水平还不太高,这进一步制约了环境监测技术方法的发展。我们要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尽快找到一种快速、准确、完善的监测方法。 3.2 环境监测队伍薄弱目前,我国环境监测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太高,这与我们迫切解决环境问题不相符。由于,我国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人员流动性不大,所以,环境监测部门对新员工引进的数量比较小,同时,对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训练不够完善,很多地区环境监测部门对新进人员要求不严厉,这严重影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人才的发展。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加大高校在环境保护专业的发展和投资,但是由于受到环境监测部门人员的限制,很多毕业生不能从事该方面工作,这使得人才大量流失,并且现有的该方面人才发展的环境不乐观。 3.环境监测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也导致我国不同地区环境监测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缺乏先进的设备和留不住专业人才,使这一地区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落后。而在一些发达地区,环境监测部门已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大量该方面的专家。为使我国环境监测全方面的发展,我们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注重对该地区人才的培养,使我国环境监测均衡发展。 3.4 环境监测领域狭窄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领域比较狭窄,并且对监测的项目不深入、不全面、不具体,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监测领域差距很大[3]。 我国目前对环境监测只停留在表面的、可看的到的方面,而对更深一层次,比如光学污染、地下水监测、核污染等领域还处于刚起步阶段。 此外,我们对常规项目的监测要求也不严格,监测的数据不够精确,存在很大的误差,这无法真实的反应我国环境质量的现状。 4.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4.1 注重提高环境监测技术针对我国监测技术落后的现状,我们应重视环境监测技术的改善。在很多发达的国家已经具有完善的环境监测方法。在发达的国家开始采用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例如,3S 技术、信息技术、物理化学技术等,而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还很落后,我们应该努力朝着更高水平方面的发展。并且,加大对高精度环境监测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同时,我们对环境监测项目进行分析时,也应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状况,有针对性和逐次的改善环境监测技术,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2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技术发展的保证。我们应该严格规范新引进人才的制度,杜绝走后门的情况,不断地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对已引进的人才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采取有竞争性奖金的方法,激励工作人员的素质发展,注重引进复合型人才,加大对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成长空间,为他们的技术水平进步提供保证。进一步规范高校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科学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此外,也应加大对各个地区监测人员之间技术的交流,使好的技术和方法共享,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充分发挥各级环境监测站的作用环境监测站是环境监测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级监测站的协调作用。

2020年环境监测领域的发展趋势

2020年环境监测领域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ZHENG府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监测行业的扶持力度,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给予双重保障。“十二五”以来,坚决向污染宣战,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之后,国WU院又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央财政分别安排大气、水质、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12亿元、140亿元、91亿元。过去的一年,严格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工作方案》等政策要求,以十九DA精神为指引,推进散煤治理、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柴油车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长江水源保护修复等重点工作。 在体制改革方面,实行国家考核、国家监测、企业自行监测监督的模式,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并开始鼓励环境监测的第三方运营,鼓励环境监测行业开发研制高科技监测产品。如今环境监测体制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联合气水土领域,三维布局天地空,网状点位分布发展,加速环境监测市场发展。 在技术发展当年,网络化信息化的环境监测体系的完善,能够改善现阶段环境监测内容不全面的问题,网络化的监测体系的建立,能够方便环境监测部门之间的LIAN系,能够及时的了解各个地区同类环境问题发生的概率和现状。

到2020年,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还是对大气、土壤、水资源的污染以及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因此,2020年,环境监测领域行业、企业需进一步增加、扩大、提升专用产品技术,同时,需要进一步优化生态网络体系,构建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甚至建立覆盖全国的天地空一体化大数据多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2020年,环境监测行业的市场规模、市场发展空间同样巨大。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的今天,环境监测技术成为了影响环保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对污染物进行准确、及时的监测和分析,对实现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结果的分析,总结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3S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科学技术在水、大气、土壤等环境介质的污染物监测中应用广泛。同时,本文对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将向着以有机污染物作为监测的主要目标、监控介质范围扩大、监测分析精度痕量化、分析技术快速化、实验室管理系统应用广泛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技术;污染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Abstract:Toda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increasingly seriou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is deepening,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environmental work to carry out. Using moder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to monitor and analyze the pollutants accurately and timel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By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existing stud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3S 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hysical and chem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widely used in the monitoring of contaminants in water, air, soil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media.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it will be toward to regard the organic pollutants as the main monitoring targets, expand the scope of monitoring media, analyze to achieve mark quantization, analyze fast, and use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widely i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echnology;Pollution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问题和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环境监测不仅是加强环境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环境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政府及社会各界不断地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对环境监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分析总

环境保护监测站质控工作总结

环境保护监测站质控工作总结 篇一:环境保护监测站工作总结 监测站工作总结 20XX年,监测站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切实履行了环境监测的政府职能,为环境决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在监测能力建设、机构队伍建设、基础技术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发挥监测职能,为环境管理、经济建设提供科学高效优质服务 1、做好环境质量监测 一是地表水质量监测。在全县7条主要河流(地表水)设21个监测断面,9个主要监测项目,全年监测6次,共获得有效数据1260个;二是县城空气质量监测。设环保局1个点位、3个主要监测项目,全年发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周报52次,获得有效数据468个;三是降水、降尘监测。全年监测44次,获得有效数据44个;四是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设区域噪声14个监测点位、设道路交通噪声17个监测点位,共获得有效监测数据31个;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做到了定点准确、操作规范、数据可靠、上报及时。 2、做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全年对8家市级重点污染源、27家县级重点污染源、58

家非重点污染源进行了监测,共获取监测数据850个,基本满足了环境决策和管理和管理的需要。 3、做好委托服务性监测。全年完成排污许可证监测72家、建设项目现状监测71家、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24家,共提供有效监测数据19680个,为委托单位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及优质、高效的服务。 4、做好信访仲裁监测。全年参与信访仲裁11次,提供 有效监测数据64个。维护了群众、企业合法环境权益,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保障县域环境安全、信访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5、全年累计为相关部门上报各类监测数据报表36次,出具各类监测报告800余份,获得有效监测数据22397个,完成监测收费81 万元。 二、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为提高监测能力、监测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一是顺利通过了市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监督复审。通过对评审组提出的4项有缺陷的内容的整改,强化了三级审核制度,加强了在分析过程中密码平行样的控制以及技术资料、档案、仪器设备和试剂的管理,将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贯穿在环境监测全过程,保证了监测报告的准确性、公正性,有利地促进了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完成仪器设备的年度检定工作,确保了各类仪器设备在

分析环境监测的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环境监测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作为事业单位的环境监测行业在市场化经济中的改革问题。从市场发展的趋势是有挑战的;同时也是充满机遇;更适合发展趋势对策。 关键词:环境监测;市场;趋势;挑战;机遇;对策 中国进入WTO后,面临体制、机制转变,缺乏准则规范和工作效率低下,资金不足和人才流失,以及面对市场化经济不适应等问题。国内环境监测行业在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中,首先应改变无偿为政府提供数据服务的情况,要敢于摆脱落后机制的诸多束缚和思想观念上的因循守旧,将精力投入到开发市场和拓宽监测领域中去,同时提出了积极转变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开拓监测领域、适应市场机制、培育和规范环境监测市场的对策。 随着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市场化经济已日益占主导地位,作为事业单位的环境监测行业也面临着市场化经济的改革问题。在新形势下,环境监测以哪种体制、机制发展,是值得环境监测从业人员认真思考的。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许多行业在起步阶段都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导模式、以行政监管为主要手段来造就和规范市场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市场供求的逐渐活跃,单纯以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计划经济模式已无法解决多变的供需矛盾,在此情况下,走市场化道路,以“无形的手”作为经济指挥棒,采取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将成为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进入WTO后,相关市场将逐步对外开放,检测、检验市场也不例外。环境监测除涉及国家环境安全的大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督监测外,其余也将对外开放。当国外环境监测(检测)机构挺进中国,抢占中国市场份额时,国内的环境监测行业将面临竞争的挑战,当然也拥有无限的发展机遇。 1.挑战 首先,国外环境监测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拥有一套成熟、行之有效的行业规范、技术准则和科学合理的运作机制,其工作效率以及运作流程都将比国内环境监测行业更加顺畅,而国内环境监测行业普遍存在的是体制、机制不灵活,缺乏准则规范和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其次,国外投资者资金雄厚,能配置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并且拥有先进的专业监测技术,故在数据产出效率、数据精准度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必然胜出一筹。而国内环境监测行业在走向市场前,监测投入主要靠财政拨款,结果出现了很多仪器设备闲置、使用效率低下和仅用作充门面的资源浪费情况。进入市场后,环境监测机构的投入、产出将完全独立核算,环境监测站的每一笔投资都必须考虑投入产出比,做到仪器设备物尽其用,避免任何资源浪费和成本提高,这对依靠财政支持、习惯了“衣食无忧”的国内环境监测行业来说,将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另外,国外环境监测机构拥有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并能以优质高效的管理机制和丰厚的薪资待遇吸引国内的能人贤士,国外环境监测机构在达到人力资源重组、优化的配置目的同时,实现其异地本土化的进程。而国

(完整word版)环境检测人员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入职以来,在领导的悉心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将个人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 一、以身作则,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知识水平。为提高自身修养,本人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知识拓宽视野,通过学习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了《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环境技术规范》、《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检测分析方法》等相关环境检测与验收书籍,业务素养在学习中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在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学习的基础上,还要更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刻苦学检测技术关,全力提高环境检测能力。检测工作中,每次检测任务都认真对待、细致安排,从采样、分析方法、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方面严格把关;对检测分析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能够深入分析和探讨,查找原因,不懂的及时向相关的技术负责人咨询,及时解决。同时,一方面加强对国家颁布的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检测技术规范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继续加强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无论是实验室检测分析工作还是外出检测工作,都能时刻保持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对检测工作的职业道德。除此之外,对环境竣工验收等委托检测理论知识内容深入学习,对涉及到的标准规范等要求的关键点能够准确把握。 三、存在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在平时工作中虽然努力认真,但

距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理论知识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在环境检测的实际中遇到问题处理的速度和深度还不够,导致检测工作不够完美。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创造性开展性不够。在今后工作中要求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实际操作,同时本人将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以对工作、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让领导放心、让同志们满意。

环境监测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工作总结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我叫XXX,现年35岁,是XXX监测站的一位分析人员。从事环境监测工作至今。进入环保系统以来,我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对环境监测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经过多年的努力,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绩。现对我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 我本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随时关注本单位的情况,切身想到本单位的利益,坚信筠连县环境保护局以及筠连县环境监测站会不断发展、壮大,对筠连县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充满了热情和期望。其次,我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员和同事们的监督,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为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再次,我从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孜孜不倦地作出成绩,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本领,努力精通本职岗位知识,争做环境监测工作的骨干和行家里手,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 二、工作态度

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我一直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工作。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不怕脏,不怕累,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一项环境监测任务,充分发扬我们环境监测人员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具体工作 我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环境监测采样以及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内审员及质量监督工作等。具体如下: (一)参加了筠连县环境监测站资质认证和计量认证考核,承担了包括水、气、声在内的三十余个项目的上岗考核任务,并且绝大部分通过了上岗考核。另外还部分承担了上级部门不定期对筠连县环境监测站进行比对考核的任务,均顺利通过了考核。 (二)参与完成了各年度的常规例行监测任务,包括每月一次的饮用水源例行监测、逢雨必测的降雨降尘监测、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城区交通噪声监测、每季度一次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每年丰平枯三期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等。

2013年环境监测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2013年环境监测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时光如梭,转眼间XX年已经过去了一半,回首上半年的工作经历,内心不禁感慨万千,可谓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的考验和磨砺。 到7月份,也正是我来xxx工作刚好一周年,整整一年的工作锻炼,使我倍感骄傲,完全脱掉了学生时代的娇气,现在的我更加成熟,更富有责任心,也更深知要做好一份工作的不容易。 今年的上半年,扣在我们工程部每一位同事头上的只有两个字验收,可想而知这整整半年的时间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对于去年 xxxx 建设项目的验收。 按照工程部领导的安排,我被分在了xxx地区项目组,所以我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协助xxx地区项目经理xxx完成xxx地区在线监测项目的验收。 也许是我在烟气在线监测项目这方面的验收比较有经验,所以一开始我一直在协助xxx进行xxx地区的xxx项目的验收,尽管工作压力和强度很大,但是凭着敬业精神和责任心,积极配合监测站,终于还是较为出色的完成了xx和xx地区的验收任务,期间我还去协助xxx地区的烟气验收两个星期,当然我也是尽我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协助王磊的验收工作。

自5月12日以来,我就回到绍兴地区项目组,此时正是xxx地区验收最为紧迫之际,每个人都觉得身上压力巨大,但是我们并没有畏缩,大家都觉得上下拧成一股绳,奋战20天一定可以完成验收任务的,我作为绍兴地区项目组一员更深知要努力再努力,分担项目经理的工作压力,在xxx期间和运维部的同事一起出色的完成了验收任务,参与了多家烟气在线监测项目的改造和验收,期间田立峰还安排我去完成上虞12家企业的水质在线监测项目的验收比对工作,我克服种种困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验收比对工作。 这半年来可谓高强度的工作,对于我初涉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是相当难得的锻炼,我也对自己的表现感到十分满意,压力才有动力,这句话确实是有理的。胜不骄败不馁。 下半年的工作任务还是相当繁重的,xxxx项目的后续整改,尾款的回收,还有新的建设项目等等,接下来的工作肯定会更加困难,我深知我的职责就是协助服从配合项目经理的工作,更加努力,更富激情,相信肯定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出色漂亮,对公司作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监测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以下是关于环境监测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的文章! 我于 XX 年 7 月毕业于山西省太原冶金工业学校环保专业, XX 年 8 月分配到河津市环境保护局,从事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和管理工作。XX 年 8 月被评为环境监测助理工程师。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主要业务成果 1、恪尽职守,认真履责,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各项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监测方法、技术标准,限期治理老污染源,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真抓实干,一丝不苟,使我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稳步削减。在环保专项行动中加强对正常达标企业的现场日常监管,有效防止了企业擅停污染治理设施,偷排偷放污染物,造成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全市污染物达标排放率稳步提高。加强城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城市“烟控区”控制标准,拆除燃煤大灶、治理锅炉废气、推广清洁能源,大大改善了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为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好转作出了积极贡献。 2、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环

境保护工作具有综合性、技术性、社会性等特点,对于群众信访反映的污染案件和纠纷的解决,在依照环保法律、法规进行依法处理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监测技术的支持。环境保护方法标准和技术标准是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立场、观点是否正确、合理、合法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监测方法,公正、依法提供监测数据,为正确处理、调节环境污染纠纷和依法查处环境污染案件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保障,使群众关心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及时地解决。 3、具体监测成果 (1)XX 年至 XX 年期间,每年中考、高考期间参加中考、高考考点周边噪声监测、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城市区域噪声监测。 (2) XX 年至 XX 年期间,参与完成了各年度的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我主要负责废气部分的现场采样、废水的现场采样和部分水样的实验室分析、以及部分报告的编制工作。 (3)XX 年至 XX 年每年参加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分析。 (4)XX 年参加了河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资质认证和计量认证考核,承担了包括水、气、声在内的十余个项目的上岗考核任务,并且绝大部分通过了上岗考核。另外还部分承担了上级部门不定期对河津市环境监测站进行比对考核的任务,均顺利通过了考核。 (5)XX 年 10 月至 XX 年3 月参加城市锅炉废气治理监测。

环境监测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工作总结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我叫XXX,现年35岁,是XXX监测站的一位分析人员。从事环境监测工作至今。进入环保系统以来,我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对环境监测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经过多年的努力,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绩。现对我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 我本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随时关注本单位的情况,切身想到本单位的利益,坚信筠连县环境保护局以及筠连县环境监测站会不断发展、壮大,对筠连县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充满了热情和期望。其次,我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员和同事们的监督,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为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再次,我从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孜孜不倦地作出成绩,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

本领,努力精通本职岗位知识,争做环境监测工作的骨干和行家里手,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 二、工作态度 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我一直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工作。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不怕脏,不怕累,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一项环境监测任务,充分发扬我们环境监测人员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具体工作 我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环境监测采样以及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内审员及质量监督工作等。具体如下:(一)参加了筠连县环境监测站资质认证和计量认证考核,承担了包括水、气、声在内的三十余个项目的上岗考核任务,并且绝大部分通过了上岗考核。另外还部分承担了上级部门不定期对筠连县环境监测站进行比对考核的任务,均顺利通过了考核。 (二)参与完成了各年度的常规例行监测任务,包括每月一次的饮用水源例行监测、逢雨必测的降雨

环境监测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我于2001年7月毕业于山西省太原冶金工业学校环保专业,2001年8月分配到河津市环境保护局,从事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和管理工作。2015年8月被评为环境监测助理工程师。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主要业务成果 1、恪尽职守,认真履责,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各项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监测方法、技术标准,限期治理老污染源,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真抓实干,一丝不苟,使我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稳步削减。在环保专项行动中加强对正常达标企业的现场日常监管,有效防止了企业擅停污染治理设施,偷排偷放污染物,造成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全市污染物达标排放率稳步提高。加强城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城市“烟控区”控制标准,拆除燃煤大灶、

治理锅炉废气、推广清洁能源,大大改善了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为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好转作出了积极贡献。 2、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环境保护工作具有综合性、技术性、社会性等特点,对于群众信访反映的污染案件和纠纷的解决,在依照环保法律、法规进行依法处理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监测技术的支持。环境保护方法标准和技术标准是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立场、观点是否正确、合理、合法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监测方法,公正、依法提供监测数据,为正确处理、调节环境污染纠纷和依法查处环境污染案件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保障,使群众关心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及时地解决。 3、具体监测成果 (1)2010年至2013年期间,每年中考、高考期间参加中考、高考考点周边噪声监测、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城市区域噪声监测。 (2) 2010年至2013年期间,参与完成了各年度的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我主要负责废气部分的现场采样、废水的现场采样和部分水样的实验室分析、以及部分报告的编制工作。

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彭筱峻 袁文芳 朱艳芳 (江西省宜春市环科所) 摘 要:本文通过对几个基本概念的区分阐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及其基本内容,对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路线作了简要介绍,并阐述了生态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 环境 监测 1 区分几个重要的概念 1.1生态与环境 中文“生态环境”一词是已故中科院院士黄秉维在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针对草案中“保护生态平衡”这一说法提出来的。他当时认为“保护生态平衡”不够确切,建议改为“保护生态环境”。他的建议在政府报告和宪法中都被采用,“生态环境”从此成为法定名词。但以后,黄先生发现这个提法不当,在自己的文中明确地说:“顾名思义,生态环境就是环境,污染和其他的环境问题都应包括在内,不应该分开,所以我这个提法是错误的。” 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三位院士2005年提出应改正“生态环境”这一提法。他们认为“生态”是与生物有关的各种相互关系的总和,不是一个客体,而环境则是一个客体,把环境与生态叠加使用是不妥的。“生态环境”的准确表达应当是“自然环境”,外文没有“生态环境”或“生态的环境”的说法,《大百》中将“生态环境”译为“ecol ogical envir on ment”,是中国人的造词,未见于国外的科学著作。同时,“生态环境”所要表达的“自然环境”,是广义环境的一部分,还不能包括全部环境问题,例如,不能包含人类活动造成的某些污染问题。因此,将“生态环境”译成外文时,一般只能改译为“生态与环境”。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应当用“环境与生态”,或归总为“环境”。 1.2环境监测 根据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给出的定义,环境监测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间断地或连续地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污染等因素进行现场的监测和测定,做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随着工业和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的内容也由工业污染源的监测,逐步发展到对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包括对生物、生态变化的监测。 对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往往不只是测定其成分和含量,而且需要进行形态、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监测。对物理污染因素(如噪声、振动、热、光、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和生物污染因素,也应进行监测。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确切地说明环境污染对人群、生物的生存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从而做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1.3生态监测 目前,关于生态监测的定义尚不统一,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看法: 生态监测是生态系统层次的生物监测。持这种观点的认为,生态监测就是观测与评价生态系统对自然变化及人为变化所做的反应,包括生物监测和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两方面内容(刘培哲,1989)。 生态监测是比生物监测更复杂、更综合的一种监测技术。其观点是,从学科上看,生态监测属于生物监测的一部分,但因它涉及的范围远比生物学科广泛、综合,因此可把生态监测独立于生物监测之外(王焕校等,1986)。 生物监测包括着生态监测。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生物监测就是系统地利用生物反应以评价环境的变化,并把它的信息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的程序中去。从生物学组建水平观点出发,各级水平上都可以有反应,但重点放在生态系统级的生物反应上(沈韫芬等, 1990)。 实际上,无论是生物监测还是生态监测,都是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判定环境质量,都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这无疑又都属于生态学研究范畴。从这种意义上说,凡是利用生命系统(无论哪一层次)为主进行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手段都可称为生态监测。就是被视为生物监测开创者的科尔克威茨和马森也不主张简单地使用他们的生物表,强调不要根据某种生物,而应该根据其生物群落来评价环境。目前人们所说的生物监测,实际上大多都是生态监测。

总结:上半年环境检测个人工作总结

上半年环境检测个人工作总结 环境检测XX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如梭,转眼间XX年已经过去了一半,回首今年上半年的工作经历,内心不禁的感慨万千,可谓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的考验和磨砺。 到7月份,也正是我来____工作刚好一周年,整整一年的工作锻炼,使我倍感骄傲,完全脱掉了学生时代的娇气,现在的我更加成熟,更富有责任心,也更深知要做好一份工作的不容易。 今年的上半年,扣在我们工程部每一位同事头上的只有两个字“验收”,可想而知这整整半年的时间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对于去年“____”建设项目的验收。按照工程部领导的安排,我被分在了____地区项目组,所以我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协助____地区项目经理____完成____地区在线监测项目的验收。也许是我在烟气在线监测项目这方面的验收比较有经验,所以一开始我一直在协助____进行____地区的____项目的验收,尽管工作压力和强度很大,但是凭着敬业精神和责任心,积极配合监测站,终于还是较为出色的完成了xx和xx地区的验收任务,期间我还去协助____地区的烟气验收两个星期,当然我也是尽我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协助王磊的验收(来自范文大全)工作。自5月12日以来,我就回到绍兴地区项目组,此时正是____地区验收最为紧迫之际,每个人都觉得身上压力巨大,但是我们并没有畏缩,大家都觉得上下拧成一股绳,奋战20天一定可以完成验收任务的,我作为绍兴地区项目组一员更深知要努力再努力,分担项目经理的工作压力,在____期间和运维部的同事一起出色的完成了验收任务,参与了多家烟气在线监测项目的改造和验收,期间田立峰还安排我去完成

上虞12家企业的水质在线监测项目的验收比对工作,我克服种种困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验收比对工作。 这半年来可谓高强度的工作,对于我初涉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是相当难得的锻炼,我也对自己的表现感到十分满意,“压力才有动力”,这句话确实是有理的。 胜不骄败不馁。下半年的工作任务还是相当繁重的,____项目的后续整改,尾款的回收,还有新的建设项目等等,接下来的工作肯定会更加困难,我深知我的职责就是协助服从配合项目经理的工作,更加努力,更富激情,相信肯定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出色漂亮,对公司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