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用本安电源产品说明(MK系列电源)

矿用本安电源产品说明(MK系列电源)

矿用本安电源产品说明(MK系列电源)
矿用本安电源产品说明(MK系列电源)

DWJ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标准要点

Q/YQ 四川省乐山宇强电机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YQ 74469700-7.32-2009 DWJ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 2009-07-01 发布2009-10-01 实施四川省乐山宇强电机车制造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型号、命名与分类 (2) 4 技术要求 (2) 5 试验方法 (6) 6 检验规则 (9) 7 标志、包装、使用说明书、运输及贮存 (11)

前言 为规范DWJ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保证DWJ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的安全可靠,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程》的规定进行编写的,同时还引用部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乐山宇强电机车制造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乐山宇强电机车制造有限公司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乐山宇强电机车制造有限公司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勿楚、苟怀树、黄华 本标准第一次发布。 本标准备案号:

DWJ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DWJ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的命名、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DWJ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以下简称电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温热(12h+12h循环)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e和导则:振动 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GB 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隔爆型“d” GB 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i”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0111-2008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13384-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AQ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MT 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 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MT 286-92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T 408-1995 煤矿用直流稳压电源 MT/T 1078-2008 矿用本质安全输出直流电源

开关电源测试规范

开关电源测试规范 By ZGQ 一、概述 本文主要阐述了开关电源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测试,使其符合所有功能规格、保护特性、安规(如UL、CSA、VDE、DEMKO、SEMKO,长城等之耐压、抗燃、漏电流、接地等安全规格)、电磁兼容(如FCC、CE等之传导与幅射干扰)、可靠性(如老化寿命测试)、及其他特定要求等。 测试开关电源是否通过设计指标,需要各种精密的电子设备去模拟电源在各种环境下实际工作中的性能。下面是开关电源一些测试项目: 1.功能(Functions)测试: ·电压调整率测试(Line Regulation Test) ·负载调整率测试(Load Regulation Test) ·输出纹波及噪声测试(Output Ripple & Noise Test) ·功率因数和效率测试(Power Faction & Efficiency Test) ·能效测试(Energy Efficiency Test) ·上升时间测试(Rise Time Test) ·下降时间测试(Fall Time Test) ·开机延迟时间测试(Turn On Delay Time Test) ·关机保持时间测试(Hold Up Time Test) ·输出过冲幅度测试(Output Overshoot Test) ·输出暂态响应测试(Output Transient Response Test) 2.保护动作(Protections)测试: ·过电压保护(OVP, Over Voltage Protection) ·短路保护(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过电流保护(OCP,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3.安全(Safety)规格测试: ·输入电流、漏电电流等 ·耐压绝缘: 电源输入对地,电源输出对地;电路板线路须有安全间距。 ·温度抗燃:零组件需具备抗燃之安全规格,工作温度须於安全规格内。 ·机壳接地:需於0.1欧姆以下,以避免漏电触电之危险。 ·变压输出特性:开路、短路及最大伏安(VA)输出 ·异常测试:散热风扇停转、电压选择开关设定错误 4.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liance)测试: 5.可靠性(Reliability)测试: 6.其他测试: 二、电气特性(Electrical Specifications)测试

KDW66018B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说明书

KDW660/18B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产品使用说明书 山东中煤电器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25日

目录 1.概述 (3) 1.1 主要用途及使用范围 (3) 1.2 型号组成及意义 (3) 1.3 使用环境条件 (3) 2.结构特性与工作原理 (3) 2.1 结构 (3) 2.2 工作原理、特性 (4) 3.技术特性 (4) 3.1 执行标准 (4) 3.2 主要性能 (4) 3.3 主要参数 (5) 4.尺寸重量 (5) 4.1 外型及安装尺寸 (5) 4.2 重量 (5) 5.安装、调整 (5) 5.1 安装条件及技术要求 (5) 5.2 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6) 5.3 试运行前准备 (9) 6.使用操作 (9) 7.故障分析与排除 (9) 8.保养维修 (10) 9.运输和储存 (10) 10 开箱及检查 (11) 11 订货 (11)

安装使用产品前,应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使用说明书 1.概述 1.1主要用途及使用范围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以下简称电源)提供一路不间断相互隔离的本安直流稳压电源,主要用于煤矿井下电子设备供电,适合在煤矿井下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环境中使用。 1.2型号组成及意义 1.2.1防爆型式 电源为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为“Exd[ib]ⅠMb”。 1.2.2型号定义 1.3使用环境条件 ——温度: 0℃~40℃; ——平均相对湿度: ≤95%RH(+25℃); ——大气压力: 80kPa~106kPa; ——机械环境: 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 ——适用于有瓦斯和煤尘爆炸的危险环境中; ——周围介质无腐蚀性气体。 2.结构特性与工作原理 2.1结构及尺寸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安全技术要求(试行)

附件4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 安全技术要求 (试行) 随着煤炭工业发展和矿山装备技术进步,监测通信系统、紧急避险设施、井下运输车辆等对防爆电源的容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GB3836.2-2010《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中明确禁止“在正常使用时可能释放电解气体的电池”在隔爆外壳内使用。为满足目前煤矿装备的迫切需要,在充分研究、反复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以及进行相关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安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产品分类、型号命名、安全技术要求、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矿井下使用的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的安全标志管理,其中锂离子蓄电池的容量在20~100Ah范围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 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 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GB 3836.4-2010 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GB 14048.1-200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MT 209-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T 408-1995 煤矿用直流稳压电源 MT/T 1078-2008 矿用本质安全输出直流电源 3 术语和定义 3.1 电池管理系统

通过检测单体电池与热、电相关数据,对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充放电管理、保护与控制的装置。 3.2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 能量存储、转换装置,由隔爆外壳、锂离子蓄电池或锂离子蓄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等组成。有时还可包括充电系统、放电系统、显示系统、电源输入系统、电源输出系统等。 4 产品分类 4.1 按用途分 a)监测通信系统用后备电源,包括安全监控、人员管理、通信等系统后备电源; b)紧急避险设施用后备电源,包括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等后备电源; c)运输车辆用电源,包括防爆蓄电池电机车、防爆无轨胶轮车、单轨吊等用动力电源; d)防爆柴油机起动机用电源; e)其它。 4.2 按使用类型分 a)后备电源; b)动力电源。 5 产品名称与型号 5.1 产品名称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以下简称为电源)。 5.2 防爆标志 ExdI 或Exd[ib]I。 5.3 产品型号

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源的介绍

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源的介绍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矿用本安型直流电源各部分的组成及设计原理,该电源采用两级保护设计,具有保护完善、体积小、成本低、本质安全型输出、带负载能力较好等特点,有效的解决了煤矿井下设备配套电源的需求。 关键字:本安电路;电源;LM317; 0 引言 煤矿井下环境特殊,存在有瓦斯、粉尘、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物质,因此矿井下的各类通信、监控、仪表和自动化等系统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满足防爆要求,本质安全型是防爆的最佳形式,所谓本质安全电路是指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路[1]。 本文所介绍的电源,是针对煤矿井下复杂的环境要求,设计了的具有两级保护的矿用本质安全型直流电源,该电源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下,其输出的最大电流和电压均满足本安要求。在正常工作时,电源能稳定的提供12VDC/的驱动能力,可满足矿井下大多数低压电气设备的供电需求。 1 电源总体设计 该本质安全型电源有降压、整流、滤波,直流稳压及保护电路组成,如图1所示: 图1:本安电源总体框图 2 各单元电路介绍 降压、整流、滤波电路 降压电路主要有电源变压器构成,它的作用是将交流高电压降低到所需的电压值,由于矿井下常采用AC127V或AC36V为低压设备供电,故本电源采用AC127V/AC36V双输入,AC20V输出的工频变压器实现降压; 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降压电路输出的交流电转化成具有单向脉动性的直流电,本电

到三端可调稳压模块LM317,输出得到稳定的电压,为后面的过流、过压电路模块提供工作电压,同时得到ref V 比较电压,为过压、过流控制提供基准比较电压[4] 。 图3:LM317稳压输出 在本文介绍的电源电路中,采用2级LM317双重稳压保护,正常情况下U2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压差大于,三极管Q1导通通,R3和R5并联,过合理设置电阻R3、R4、R5、

开关电源 安规要求

安规知识解读 以下如未特别说明,安规要求均指GB4943-2001 1、基本绝缘: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 2、加强绝缘:除基本绝缘外施加的独立的绝缘,用于确保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 能防止电击。 3、电气间隙(clearance):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 4、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的最短 路径。 5、Y1电容可以认为具有加强绝缘的功能。 初—次级跨接的电容用Y1 初—地之间可用Y2电容(1.5.7.1) ?工程师设计时常见错误: 没有Y1和Y2电容的使用概念,以致初---次级之间也“不知不觉”地用了Y2电容。 6、设备的防电击保护类别: Ⅰ类设备:采用基本绝缘,而且有保护接地导体; Ⅱ类设备:采用双重绝缘,这类设备既不依靠保护接地,也不依靠安装条件的保护措施; Ⅲ类设备:SELV供电,且不会产生危险电压; 7、电源上的铭牌标示 i.电源额定值标志 1)额定电压及电流 对具有额定电压范围的设备:

100V—240V; 2.8A 100V—240V; 2.8—1.1A 200V—240V; 1.4A 对多个额定电压: 120/ 220V ; 2.4/1.2A 2)电源的性质符号: 直流——交流~(GB8898-2001) ii.制造厂商名称或商标识别标记 iii.型号 iv.符号“回”,仅对Ⅱ类设备适用。

?工程师设计时常见错误: Ⅱ类设备大标贴没有“回”字符 没有LOGO或LOGO与认证证书不是同一公司 交流输入性质用“AC”表示,不用“~”表示 具有额定电压范围或多个额定电压的设备,电流标示本应是“100V—240V; 2.8—1.1A”或“120/ 220V ; 2.4/1.2A”,错写成“100V—240V; 1.1—2.8A” 或“120/ 220V ; 1.2/2.4A” 8、保护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端子标示 预定要与保护接地导线相连的接线端子 应标示符号,该符号不能用于其它接地端子。 对保护连接导线的端子不要求标示,

KDY127-12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电源企业标准

D98 Q/ZBHT KDY127/12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电源 xxxxxxxxxxxxxxx发布

目录 前言..................................................................... I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型号命名与类型 (2) 4 技术要求 (2) 5 试验方法 (6) 6 检验规则 (6) 7 标志 (8)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同时参照GB3836-2010等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结合产品开发实践而编写制定的。 本标准替代Q/xxxxx-2010《KDW127/12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与Q/xxxxx-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引用文件GB 3836.1-2000修改为GB 3836.1-2010; 将GB 3836.2-2000修改为GB 3836.2-2010; 将GB 3836.4-2000修改为GB 3836.4-2010。 ——依据更新后的引用标准的要求,对相应的技术要求、型号命名、产品参数进行了规范,除编辑性修改外无其他技术变化。 本标准由淄博海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淄博海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由淄博海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 本标准批准人:xxxx。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ZBHT08-2010。 本标准备案有效期为5年,到期复审。

矿用防爆锂离子蓄电池电源安全技术要求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安全技术要求(第三次征求意见稿)随着煤炭工业发展和矿山装备技术进步,监测通信系统、紧急避险设施、井下运输车辆等对防爆电源的容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 GB3836.2-2010《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c保护的设备》中明确禁止存在析氢危险的蓄电池在隔爆外壳内使用。为满足目前煤矿装备的迫切需要,在充分研究、反复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以及进行相关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安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产品分类、型号命名、安全技术要求、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煤矿井下使用的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的安全标志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第 1 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 3836.2-2010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c保护的设备 GB 3836.3-2010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 $保护的设备 GB 3836.4-2010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 i保护的设备GB 14048.1-200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 1 部分总则 MT/T 154.2-1996 煤矿用电器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T 408-1995 煤矿用直流稳压电源 MT 209-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 MT/T 1051-2007 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 MT/T 1078-2008 矿用本质安全输出直流电源 QC/T 743-2006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3 术语和定义 3.1单体电池构成蓄电池最小电气单元的电极和电解质的组合。 3.2电池组以串联方式连接起来,增加电压的两个或多个单体电池。 3.3电池管理系统通过采集、检测单体电池与热、电相关数据,对单体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保护与控制的装臵。 3.4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能量存储、转换装臵,由隔爆外壳、单体电池或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等组成。有时还可包括充电系统、放电系统、显示系统、电源输入系统、电源输出系统等。 4.产品分类 4.1按用途分 a)监测通信系统用后备电源,包括监测监控、人员管理、通信系 统等后备电源; b)紧急避险设施用后备电源,包括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等后备电源; c)运输车辆用电源,包括防爆蓄电池电机车、防爆无轨胶轮车、单轨吊等用电源;

KJ90-F16(A)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井下分站电源箱使用说明书

警告:1)严禁改变本安电路和本安电路有关的电器元件的名称、型号、规格及其参数1 2)未经防爆联机检验的设备不得与本产品连接! KJ90-F16(A)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井下分站电源箱 (原KDF-2型井下分站电源箱) 1概述 1.1产品特点 KJ90-/F16 (A)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井下分站电源箱(以下简称分站电源箱)是一种以89C61单片机为 核心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可挂接多种传感器,能对井下多种环境参数诸如瓦斯、风速、一氧化碳、负压、设 备开停状态等进行连续监测,具有多通道、多制式的信号采集功能和通讯功能,通过工业以太网能及时将监 测到的各种环境参数、设备状态传送到地面中心站,并执行中心站发出的各种命令,及时发出报警和断电控

制信号。 1.2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1.2.1主要用途 1.2.1.1 为井下所挂接的各种传感器、断电器提供工作电源: 1.2.1.2采集各传感器的实测参数,设备运行状况、开停状态: 1.2.1.3 向位于地面的系统中心站传送巡检参数: 1.2.1.4执行地面中心站发往井下的各种控制命令: 1.2.1.5对异常状况进行断电控制。 1.2.2适用范围 1.2.2.J 煤矿井下所有存在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炀所: 1.2.2.2煤矿井下所有需要使用传感器监测、监控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及设备运行状态的地方及场所。 1.3品种、规格 1.3.1品种: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井下分站电源箱。

1.3.2规格:KJ90-F16 (A)。 1.4型号的组成及其代表的意义 1.5环境条件 1.5.1工作条件 a)工作温度: -5℃~40℃; b)相对湿度:≤95%; c)大气压力:80 kPa—116 kPa; d)具有甲烷混合物及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T; e)在无滴水的地方;

KDW49 660∕18型煤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

KDW49-660∕18型煤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 KDW49型 煤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 用 户 手 册

常州市亚中监控设备有限公司 1 概述 KDW49-660(127)∕18型煤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以下简称电源)是一种承诺在甲烷、煤尘等爆炸危险环境中使用的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等特点,现场安装、拆卸、移挪极为便利,后备电源的充放电及投入切换具备智能化,适用于各种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的供电,是KJ218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要紧组成设备。 规格及型号: 2 结构 防爆标志:“Exd[ib] I” 尺寸:406×296×180(mm) 重量:43.1kg

3 使用环境条件 3.1 环境温度:0℃~+40℃; 3.2 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 %(+25℃); 3.3 大气压力:80 kPa~106 kPa; 3.4 无明显振动和冲击的场合; 3.5 煤矿井下有爆炸性混合物,但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场合。 4 要紧技术参数 4.1 供电电压:AC 660V∕127V,50Hz。 4.2 电压波动范畴:75 %~110 % 4.3 三路独立本安输出,每路参数如下: 额定输出电压DC 18V ,额定输出电流450 mA 过压爱护值≤19V 过流爱护值≤500 mA 输出电压偏离值≤5 % 源效应 5 % 负载效应 5 % 周期与随机偏移峰—峰值≤250mV 4.4 爱护方式:双重过压、过流爱护,自动复原。 4.5 工作方式:连续

4.6 备用电池:电池容量24V∕7Ah(两节),供电时刻>2 h 5 工作原理 电源由交流变换、操纵板、本安板、备用电池及防爆外壳等组成。原理示意框图如图1: 图1 5.1 交流变换(变压器) 变压器输入电压为交流660V/127V。 变压器付边输出27V和33V两组交流电压,整流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分不作为本安板、操纵板及电池充电的电源。 5.2 本安处理、输出电路 变压器二次交流27V,整流滤波、DC/DC变换及本安处理后,输出18V直流(单路额定电流为450mA)。 5.3 过流、过压爱护电路

开关电源通用技术规范要求

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分公司传输中心机房工程大容量高频开关电源 技术规书 二○一七年六月

目录 1.概述 (1) 1.1.定义 (1) 1.2.必须满足的技术标准/规 (3) 2.主要技术要求 (3) 2.1.系统规格 (3) 2.2.环境条件 (4) 2.3.系统总体 (4) 2.4.交流配电 (9) 2.5.整流模块 (10) 2.6.直流配电屏(不含高阻配电屏) (11) 2.7.监控模块 (12) 2.8.外观与结构 (14) 2.9.补充要求 (15) 2.10.节能环保 (18) 3.技术服务要求 (20) 3.1.设备检验 (20) 3.1.1.工程技术协调会 (20) 3.1.2.出厂检验 (20) 3.1.3.供货 (21) 3.1.4.到货检验 (21) 3.1.5.到货抽检 (22) 3.2.工程服务 (23) 3.2.1.安装调测服务(交钥匙工程) (24) 3.2.2.督导调测服务 (25) 3.2.3.督导服务 (25) 3.3.设备验收 (26) 3.3.1初验 (26) 3.3.2.试运行 (26) 3.3.3.终验 (27) 3.4.保修 (28) 3.4.1.保修期 (28) 3.4.2.设备巡检服务 (28) 3.4.3故障件修理 (28) 3.4.4.故障响应及技术支持服务 (29) 3.4.5备件供应 (31) 3.4.6.技术文件 (32) 3.4.7.软件补丁 (32) 3.4.8.特殊情况下的服务 (32) 3.4.9.电子文档提供服务 (33) 3.4.10.资料共享 (33) 3.5.技术培训 (33)

矿用本安型产品企业执行标准模板(本案部分)

型号、名称按安标办意见修改,如有疑问及时沟通。 复合型设备企业标准本安防爆要求(典型产品:电源、起动器、断电器) 1通用要求 1.1产品的用途和使用场所(标准与说明书应一致)。 1.2范围。 1.3规范性引用文件(导语应准确: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于本标准。) 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AQ 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1.3.1按照GB,GB/T,MT,MT/T,AQ排序,标准一定是现行、有效标准。 1.3.2在企标中未引用标准,在此处不要引用。 1.4产品型号及其含义: 1.5防爆型式及防爆标志: (如: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Exd[ib]I) 1.7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0~40℃; 相对湿度:<96%RH(+25℃时); 大气压力:80~110kPa; 在有甲烷、煤尘爆炸性混合物的煤矿井下使用。 (以上是常用范围,仅供参考,但标准和说明书应一致) 1.8给出所用电缆的最大长度及其分布参数,分布电感:≤1mH/km,分布电容:≤0.1μF/km。 1.9(如有)关联设备及配接设备:应详细说明产品的关联设备及配接设备,主要包括:名称、型号、防爆型式、防爆标志、防爆合格证号(在有效期内)、安全标志编号(在有效期内)、生产厂家等。以附录形式(格式参照国标)给出,放置在最后一页. 2防爆性能技术要求 2.1应采用矿用本质安全型的防爆结构且满足GB3836.1-2000、GB3836.4-2000的规定。 2.2外壳防护性能应符合GB 4208-2008中防护等级IP54的规定(带有本安腔的有此要求)。2.3应能通过GB 3836.4-2000第10.1~10.4规定的火花点燃试验。 2.4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其元器件、导线及外壳的最高表面温度不得大于150℃。 2.5本安电路与外壳间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3mm,涂层下爬电距离≥0.7mm本安与非本安接线端子间距离≥50mm,本安端子旁设“ib”标志。(若不满足,可设隔板;隔板材质、厚度应给出),本安与非本安裸导体间电气间隙、爬电距离≥3mm, (应符合GB 3836.4-2000中第6条及表4的规定,以上为参考值). 2.6印刷线路板的板厚大于 mm、线宽不小于 mm、线厚大于μm线距 mm;焊接调试后应涂三防漆至少两遍。(此条应与图纸一致) 2.7 “ib”等级的电子保护必须双重化,且元件经过老化筛选;本安电路元器件在正常工作及故障状态下,其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及功率不得超过其额定值的2/3。 2.8本安电路与接地部分(外壳)间应能承受500V的介电强度试验,本安电路与非本安电路之间的绝缘,应能承受1500(写出具体值,如有660v,则值改为2500)伏,但不低于1500伏的耐压试验;交流50Hz,历时1min不应出现击穿与闪络现象,且漏电流不得大于5mA.

5、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技术要求

包2、石壕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交货期: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 付款方式:货到验收合格,挂账后分期付款。(响应性条款,否则视为无效投标) 技术规格书 一、系统技术指标 (1)不低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煤安监函〔2016〕5号)(2)不低于AQ6201-新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性能要求; (3)系统容量:不少于200台分站; (4)系统最大测点数量:不少于2000个传感器; (5)系统巡检周期指标:≤10S; (6)本地断电时间:≤2S; (7)异地断电时间:≤5S; (8)分站存储能力:不少于128M,存储不小于24小时数据量 (9)采用大容量数据库实现密采监测值数据存储,保证监控系统数据完整性; (10)抗干扰能力不低于以下要求: a)地面设备3级静电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 b)2级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 c)3级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评价A) d)交流电源端口3级、直流电源与信号端口2级浪涌(冲击)抗扰度 试验,评价等级为B 二、系统软件技术要求 1、简单方便的设备搜索功能

软件提供智能搜索功能,能够自动搜索当前网络上存在的智能网关和网络分站等设备,供用户选择并自动进行初步的配置,节省配置时间,大大提高配置准确性。 2、灵活便捷的逻辑报警模型 为用户提供多种常用的逻辑报警模型,可有效帮助用户更加直观的进行逻辑运算,监控某些特殊逻辑量的运行状况。 3、增加分级报警功能 完善当前监控系统的报警机制,提供分级报警功能,实现分级报警、分级响应。 4、提供常用传感器安装配置,简化配置操作 根据AQ1029标准,软件预制了常用的传感器安装地点及其报警、断电、复电门限参数,用户只需选择对应安装地点,系统自动完成报警和断电值配置,节省系统配置工作量。 5、智能即插即用识别 系统软件支持传感器、电源、执行器等设备的即插即用智能识别功能,能够自动识别新接入分站上传感器、电源、执行器等设备,并自动弹出配置界面供用户配置和保存,界面简洁明了、使用简单方便,可以一键将传感器接入到监控系统中来,节省配置时间,保证配置准确性。 6、断线续传功能 分站同上位机软件通信中断后,分站会自动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断线存储,在上位机软件恢复同分站的正常通信后,自动或手动读取分站存储的数据,并在上位机上进行存储,保证系统数据完整性,提高了监控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和稳定性。 7、安全可靠的数据加密功能 系统提供了高效的数据加/解密功能,系统各种配置、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等密文存储、明文展示,从而有效阻止非法篡改或删除关键数据(如:瓦斯断电、瓦斯超限等)的行为,保护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8、灵活强大的自定义报表功能 系统内置了AQ6201所规定的所有报表,同时提供自定义报表功能,用户可

KXJ12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控制箱使用说明书

安装使用本产品前请详细阅读说明书并妥善保管 KXJ12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控制箱 使用说明书 执行标准:GB GB GB MT209-1990(抗干扰及可靠性除外) Q/SDYJ003-2015 山东宇进机械有限公司 2015年2月1日

安全警示: 严禁改变本安电路和与本安电路有关的元、器件的电气参数、规格和型号。 本安输入、输出不得随意与其它未经联检的设备连接、维修时应注意防止“失爆”。 警告:严禁带电开盖。 注意保护隔爆面以免划伤碰上。 注意紧固件和引入装置里的橡胶密封圈防止丢失。 产品使用说明书 1 用途及执行标准 KXJ12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控制箱(以下简称控制箱)用于矿井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的远程无线控制,可实现启动、预警、急停闭锁、集中控制及语言对讲等功能。主要原理是利用该控制箱做为主控台与运输设备电控装置相连接,控制运输设备启动、急停闭锁、预警等;同时植入无线控制技术,以实现工作人员通过手持机无线控制运输设备急停闭锁和接收启动预警等功能。 该控制箱主要用于矿井。 该控制箱主要执行标准: MT209-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Q/SDYJ001-2015 《KXJ12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控制箱》 2 环境条件 工作环境条件要求为: a)环境温度:0℃~40℃; b)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 c)大气压力:80kPa~106kPa; d) 环境噪声:≤75dB(A) e)机械环境:无显着振动和冲击的场合;无直接滴水、淋水的场合; f)有爆炸性混合物,但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的场合。 控制箱应能承受的最恶劣的贮运条件 a)高温:60℃; b)低温:-40℃; c)平均相对湿度:≤90%(25℃); d)振动:20m/s2;

(完整版)开关电源的用途

开关电源的用途 开关电源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军工设备、科研设备、LED照明、工控设备、通讯设备、电力设备、仪器仪表、医疗设备、半导体制冷制热、空气净化器,电子冰箱,液晶显示器,LED灯具,通讯设备,视听产品,安防,电脑机箱,数码产品和仪器类等领域 开关电源的主要类型和分类 开关电源的主要类型 现代开关电源有两种:一种是直流开关电源;另一种是交流开关电源。这里主要介绍的只是直流开关电源,其功能是将电能质量较差的原生态电源(粗电),如市电电源或蓄电池电源,转换成满足设备要求的质量较高的直流电压(精电)。直流开关电源的核心是DC/DC转换器。因此直流开关电源的分类是依赖DC/DC转换器分类的。也就是说,直流开关电源的分类与DC/DC 转换器的分类是基本相同的,DC/DC转换器的分类基本上就是直流开关电源的分类。

直流DC/DC转换器按输入与输出之间是否有电气隔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隔离的称为隔离式DC/DC转换器;另一类是没有隔离的称为非隔离式DC/DC转换器 隔离式DC/DC转换器也可以按有源功率器件的个数来分类。单管的DC/DC转换器有正激式(Forward)和反激式(Flyback)两种。双管DC/DC转换器有双管正激式(DoubleTransistor Forward Converter),双管反激式(Double Transistr Flyback Converter)、推挽式(Push-Pull Converter)和半桥式(Half-Bridge Converter)四种。四管DC/DC转换器就是全桥DC/DC转换器(Full-Bridge Converter)。 非隔离式DC/DC转换器,按有源功率器件的个数,可以分为单管、双管和四管三类。单管DC/DC转换器共有六种,即降压式(Buck)DC/DC转换器,升压式(Boost)DC/DC转换器、升压降压式(Buck Boost)DC/DC转换器、Cuk DC/DC转换器、Zeta DC/DC转换器和SEPIC DC/DC转换器。在这六种单管DC/DC 转换器中,Buck和Boost式DC/DC转换器是基本的,Buck-Boost、Cuk、Zeta、SEPIC式DC/DC转换器是从中派生出来的。双管DC/DC转换器有双管串接的升压式(Buck-Boost)DC/DC转换器。四管DC/DC转换器常用的是全桥DC/DC转换器(Full-Bridge Converter)。

矿用本安型手机说明书

深圳市翌日科技有限公司KT132-S矿用本安型手机 使用说明书 执行标准:Q/YRKJ005-2009 GB 3836-2000 MT 209-90 深圳市翌日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6月

声明 用户手册所包含的内容均受到版权法的保护。未经深圳市翌日科技有限公司的批准,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手段或形式对其进行复制、传播。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它原因,本手册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恕不另行通知。除非另有约定,本手册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手册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担保。

目录 1、警告和注意 (3) 2、序言 (3) 3、概述 (4) 4、环境条件 (4) 5、使用说明 (5) 6、主要技术指标 (9) 7、标准和包装 (10) 8、运输和贮存 (11) 9、其它事项 (11) 10、常见故障与排除 (11) 附录A KT132-S矿用本安型手机的配套设备 (12)

1、警告和注意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各零部件和紧固件应装配齐全,安装正确、可靠。 ◆不得在井下带电开盖、拆卸、更换器件; ◆在维修时不得改变本安电路和与本安电路有关的元器件的电器参数、规格和 型号; ◆严禁手机电池在井下充电,或使用其他未经联检的充电器充电; ◆发生故障必须经过我公司指定的专业维修人员维修,其他人员不得进行维修 工作。 ◆不得与未经联检的设备连接! 2、序言 承蒙购买矿用本安型手机(以下简称手机),请在使用前认真阅读本说明书。 该手机属于煤矿用本安型设备,是由深圳市翌日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手机型号为KT132-S。为了使您能够正确使用以及充分发挥手机的本身性能,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充分理解有关事项,尤其是说明书中标有“警告”、“注意”的部分。在使用过程中,请正确理解该手机的工作性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感谢您的合作。 本说明书由深圳市翌日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6月发行,内容解释权归深圳市翌日科技有限公司,阅读或使用本说明书时,如有不明之处,请与我单位联系。 用户手册所包含的内容均受到版权法的保护。未经深圳市翌日科技有限公司的批准,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手段或形式对其进行复制、传播。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技术要求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技术要求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本安型电气设备分单一式和复合式两种,单一式本质安全型电气 设备的外壳可采用金属、塑料及合金制成。外壳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并具备一定的防尘、防水、防外物能力。对一般环境使用的设备,其 防护等级不低于IP20;对用于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的外壳,应具有防 化学腐蚀能力;对用于采掘面工作的电气设备,其外壳防护等级应达 到IP54。使用塑料外壳时要防止产生静电,且塑料外壳的材质要采用 不燃性或难燃性材料制成。采用合金外壳的材质中的含镁量不超过0.5%,以防止由于摩擦产生危险火花。本安型电气设备的电源有两种:独立电源和外接电源。独立电源是指干电池、蓄电池、光电池、化学 电池等。外接电源是指经动力电阿引入、经电源变压器供电的电源。 常用的独立电源是干电池和蓄电池,这是电阻性电路的电源。如果电 池的实际最大短路电流不超过最大安全电流,那么电池可作为本质安 全电源直接使用;如果最大短路电流超过了设计允许值,则应串联限 流电阻后方能使用。煤矿井下使用的本安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大多数是 从动力电网引入经电源变压器变压整流后的电源,一般为隔爆兼本质 安全型。对于电源变压器的输入绕组应设有熔断器或断路保护装置, 变压器铁芯要接地,变压器的本安电路接线端与非本安端子应分两侧 布置,以防碰触和击穿,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电源变压器绕组的分布可采用不同的方式:①向本安电路供电的绕组 与其他绕组分开布置;②向本安电路供电的绕组与其他绕组内外分布,但在两种绕组间要采取加强绝缘的措施,并按表2,的规定进行变压器 的绝缘耐压试验;③向本安电路供电的绕组与其他绕组内外分布,但

(完整版)矿用本安直流电源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切勿外传 矿用本安直流电源的设计 摘要 电力是现代煤炭工业的主要动力,在煤炭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保证矿业生产的先决条件。矿井供电要求保证可靠,矿井供电中断时不仅会影响原煤的生产产量,而且会导致矿井排水系统停止工作,同时井下停电停风后,还会造成瓦斯积累,从而导致设备损坏、生产停顿、危害井下人身安全,造成矿井的破坏,后果比较严重。随着煤矿管理现代化的提高, 本安设备越来越多地被煤矿所采用。本安电源作为本安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关系到矿井安全生产、抗灾能力和矿工安危,其技术先进性和产品质量决定了本安设备的可靠性 , 从而直接影响到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据资料统计 ,电子设备的故障大约有80%是由于电源引起的。因此 ,本安电源的质量、技术发展水平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新版国家标准 GB3836. 4 -- 2010 和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的相关要求, 介绍了一种矿用本安直流电源的设计,并通过仿真软件Multisim的调试验证,基本实现了矿用电源的要求。 关键词:本安直流电源故障 Multisim 调试验证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modern coal mining industry, coal production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s to ensure that the mining production prerequisites.Mine power supply requirements to ensure reliable power supply interruption, the mine will not only affect the coal production yield, but also causes the mine drainage system to stop working, and the underground power to stop the wind, can cause gas accumulation, leading to equipment with bad, production to a standstill, endanger personal safety under the coal mine well, causing damage, more serious consequenc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mine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to improve, intrinsically safe equipment is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in coal mine. Intrinsically safe power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intrinsically safe system, its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roduct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reliability, stability, matter to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of coal mine, the ability that fight calamity and miner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fault about 80% is the result caused by power supply. Therefore, intrinsically safe power supply quality, developing level of technology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kind of mine intrinsically safe DC power supply design, and through the Multisim simul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