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东理工大学2001年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2001年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2001年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2001年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8)--单元测试卷

第十章 电化学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电池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可逆放电,则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应为 。 A :m r Δ H ; B :r m ΔG ; C :m r ΔS T 2. 适用于恒温恒压下电化学过程的可逆性判据为 。 A :W G ′≥?; B :0≤?G ; C :W G ′≤? 3. 关于阴极阳极和正极负极,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 A :电势较高的电极称为正极,反之为负极; B :在阴极上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反之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 C :正极就是阳极,负极就是阴极 4. 电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特征是 。 A :反应中吉氏函数的变化值大于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电功; B :反应中吉氏函数的变化值小于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电功; C :反应中吉氏函数的变化值等于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电功 5. 已知H 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285.85kJ mol ???,标准摩尔生成吉氏函数为 1237.14kJ mol ???。若采用电解的方法使1molH 2O 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且反应进度?ξ =1mol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理论上输入的电功至多为237.14 kJ ; B :理论上输入的电功至少为237.14 kJ ; C :理论上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为285.85 kJ 6. 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为o o 222H ()0.5O ()H O(l)p p +→,在298K 时o 1.229V E =,则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o K 为 。 A :1.0; B :1.44×1020; C :3.71×1041 7. 若o 2{Fe |Fe}E a +=,o 23{Fe ,Fe |Pt}E b ++=,则o 3{Fe |Fe}E += 。 A :(2a -b )/3; B :(2a +b )/3; C :(a +b )/2 8. 电池反应2-20.5Cu 0.5Cl 0.5Cu Cl +++的标准电势为o 1E ,2-2Cu Cl Cu 2Cl ++=+的标准电 势为o 2E ,则o 1E o 2E 。 A :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9. 若将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写为222H (g)0.5O (g)H O(l)+→,或写为 2222H (g)O (g)2H O(l)+→。相应电池反应的电势和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分别为12E E 、和o o 12K K 、。则它们间的关系为 。

物理化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分×15=30分) 1、·kg-1的CaCl 2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γ ± =,则其离子平均活度a ± 是: (B)。 (A)×10-4;(B)×10-2;(C)×10-2;(D)×10-4。 2、在下列电池中,其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的活度a(Cl-)无关的是:(D)。 (A)Zn|ZnCl 2(aq)| Cl 2 (p)|Pt; (B)Zn|ZnCl 2 (aq)|KCl(aq)|AgCl|Ag; (C)Pt|H 2(p 1 )|HCl(aq)|Cl 2 (p 2 )|Pt; (D)Ag|AgCl(s)|KCl(aq)|Cl 2 (p)|Pt。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B)。 (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与温度无关; (D)因电解质溶液种类不同,有的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的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的反应正好相反,则其充电时正极和负极、阴极和阳极的关系为:(C)。 (A)正负极不变,阴阳极不变;(B)正负极改变,阴阳极不变;(C)正负极不变,阴阳极正好相反;(D)正负极改变,阴阳极正好相反。 5、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与其浓度的关系为:(A)。 (A)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增强;(B)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变弱; (C)浓度不影响离子强度;(D)随浓度变化,离子强度变化无规律。 6、无限稀释的KCl 溶液中,Cl-离子的迁移数为,该溶液中K+离子的迁移数为:( C )。 (A) ; (B) ; (C); (D) 7、恒温下某电解质溶液浓度由mol·dm-3变为mol·dm-3,其摩尔电导率:( A )。 (A)减小;(B)增大;(C)不变;(D)不能确定。 8、在温度T时,若电池反应?Cu+?Cl2===?Cu2++Cl?的标准电池电动势为E1, Cu + Cl 2 === Cu2++2Cl?的标准电池电动势为E2,则E1和E2的关系为:( D )。(A)E1/ E2= 2;(B)E1/ E2= 1/2;(C)E1/ E2= 4;(D)E1/ E2= 1。

物化期末试卷

1 / 6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2)(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正确( ) (A)、热容C 不是状态函数 (B)、热容C 与途径无关 (C)、恒压热容C p 不是状态函数 (D)、恒容热容C V 不是状态函数 2.25℃时,将11.2升O 2与11.2升N 2混合成11.2升的混合气体,该过程( ) (A)、?S > 0,?G < 0 (B)、?S < 0,?G < 0 (C)、?S = 0,?G = 0 (D)、?S = 0,?G < 0 。 3、某单组分体系的V m (l)>V m (s),当压力升高时,其熔点将 (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4、某气体进行不可逆循环过程的熵变为 ( ) A. ΔS 系 = 0 , ΔS 环 = 0 B. ΔS 系 = 0 , ΔS 环 > 0 C. ΔS 系 > 0 , ΔS 环 = 0 D. ΔS 系 > 0 , ΔS 环 > 0 5、1mol 理想气体经一等温可逆压缩过程,则( ) A. ΔG >ΔF B. ΔG <ΔF C. ΔG =ΔF D. ΔG 与ΔF 无法进行比较 6、下面有关统计热力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统计热力学研究的是大量分子的微观平衡体系 ; (B) 统计热力学研究的是大量分子的宏观平衡体系 ; (C) 统计热力学是热力学的理论基础 ; (D) 统计热力学和热力学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关的两门学科 。 7、对于定位体系,N 个粒子分布方式D 所拥有微观状态数W D 为:( ) (A) W D = N !πN i g i /N i ! ; (B) W D = N !πg i Ni /Ni ! ; (C) W D = N !πg i Ni /Ni ; (D) W D = πg i Ni /Ni ! 。 8、苯(A)与甲苯(B)形成理想混合物,当把5mol 苯与5mol 甲苯混合形成溶液,这时,与溶液相平衡的蒸汽中,苯(A)的摩尔分数是:( ) (A) y A = 0.5 ; (B) y A < 0.5 ; (C) y A > 0.5 ; (D) 无法确定 。 9、下列气体溶于水溶剂中,哪个气体不能用亨利定律( ) (A) N 2 ; (B) O 2 ; (C) NO 2 ; (D) CO 。 10、注脚“1”代表298K 、p θ的O 2,注脚“2”代表298K 、2p θ的H 2,那么( ) (A) 2121,μμμμ≠≠; (B) 因为21μμ≠,1μ与2μ大小无法比较 ; (C) 2121,μμμμ=>; (D) 2121,μμμμ<< 11、NH 4HS (s )和任意量的NH 3(g )及H 2S (g )达平衡时,有( ) (A) C = 2,Φ = 2,f = 2 (B) C = 1,Φ = 2,f = 1 (C) C = 2,Φ = 3,f = 2 (D) C = 3,Φ = 2,f = 3 12、NaCl 水溶液和纯水经半透膜达成渗透平衡时,该体系的自由度是( ) (A) 1 (B) 2 (C) 3 (D) 4 13、在相图上,当体系处于下列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 ) (A) 恒沸点 (B) 熔点 (C) 临界点 (D) 低共熔点 14、化学反应体系在等温等压下发生Δξ= 1 mol 反应,所引起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改 变值Δr G m 的数值正好等于体系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 (?G /?ξ)T ,p ,i n 的条件是: ( ) (A) 体系发生单位反应 (B) 反应达到平衡 (C) 反应物处于标准状态 (D) 无穷大体系中所发生的单位反应 15、已知反应3O 2(g) = 2O 3(g) 在25℃时,Δr H m $=-280 J ?mol -1 ,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 件是: ( ) (A) 升温升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升压 (D) 降温降压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四川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卷)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代码:(Ⅰ)—1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任课教师:李泽荣、何玉萼适用专业:化学、应化、材化专业印数:200份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1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2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2200 2400 2300 t/℃ a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3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2010级物理化学(Ⅰ)-1期末考试题B卷答案

一、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B 2、A 3、B 4、C 5、C 6、D 二、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 ;> ;> ;= 2、 3、 ; 4、1 ;2 5、y A >0,B x >x A ;纯A ;纯B 6、- 三、(16分) 解:33.3kJ R P vap m Q Q H n H ==?=?= 4分 kJ 2.32.383324.81)(=??==≈?=nRT pV V p W g R 2分 kJ 1.302.33.33=-=+=?W Q U 2分 1-3vap K J 9.862 .383103.33?=?=?==?b m R T H T Q S 体 2分 -186.9J K R Q Q S T T ?==-=-?环环 2分 0R R G H T S Q Q ?=?-?=-= 2分 kJ 2.3-=-=-?=?-?=?R R W Q U S T U F 2分 四、(12分) 解: ∵ A A B B P x P x P ** +=总 ∴ 13 78.844 A B P P **+= 6分 1182.722 A B P P **+= 联立求解得 kPa P A 5.90=* 6分 kPa P B 9.74=* 五、(20分) 解:1.(7分) 2.

新物理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其答案详解

新乡学院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A 卷 课程归属部门:化学与化工学院 试卷适用范围:07级化学工程与工艺班 1.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Г=( ),若一溶质加入纯水中后使表面张力降低,则该溶 质在溶液表面发生( 正 )吸附。 2.不论是电解池或是原电池,极化的结果都是使阳极电势( 更高),阴极电势( 更 低 )。 3.kg 的CaCl 2水溶液,若γ± =,则平均离子活度 a ± =( )。 4.常见的亚稳态有四种,它们分别是(过冷液体),(过热液体 ),(过饱和蒸气),( 过饱和溶液 )。 5.在下图中画出γsl , γsg , γlg 和 θ 。 6.振动配分函数计算公式引入的k h V ν =Θ 的量纲为( K 或者温度 )。 7.由玻尔兹曼公式可知,任意两个能级的玻兹曼因子之比,等于(该两能级分配的粒子数之比 )。 8. 合成氨反应N 2(g )+3H 2(g )→2NH 3(g )若反应在恒容条件下进行时,则其反应速率可表示为ΥH 2=( 2H dc dt -; )或ΥNH 3=( 3NH dc dt ),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 2H dc dt - : 3NH dc dt =3:2 )。 9.碰撞理论的临界能C E 与Arrhenius 活化能a E 的关系为( a E = C E +12RT ) 在( )的条件下,可以认为a E 与温度无关。 10.憎液溶胶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它能相对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胶体粒子带电 ); ( 溶剂化作用)和( 布朗运动)。 1.原电池在恒温、恒压 可逆放电,ΔH 与Q r 的大小关系为ΔH ( )Q r 。 A.> B.< C.= D.无法判断 2.下列原电池中,其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的活度无关的是( ) A. Hg ∣ Hg 2Cl 2(s )∣KCl(a )∣Cl 2(p )|Pt B. Zn∣ZnCl 2(a )∣Cl 2(p )|Pt C. Zn∣ZnCl 2(a 1)‖KCl(a 2)∣Hg 2Cl 2(s) |Hg 3.一定体积的水,当聚成一个大水球或分散成许多水滴时,相同温度下,两种状态相比,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是( ) A.表面吉布斯函数 B.表面张力 C.比表面 D.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4.玻尔兹曼分布,( ) A. 只适用于定域子系统; B . 只适用于离域子系统; C. 只适用于独立子系统; D. 只适用于相依子系统。 5.酸碱催化的主要特征是( ) A. 反应中有酸的存在 B. 反应中有碱的存在 C. 反应中有电解质存在 D .反应中有质子的转移 6.某反应,当反应物反应掉5/9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1/3所需时间的2倍时,该反应是( ) A.一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三级反应 D.零级反应 7.反应 A 1k ?? → B ① , A 2k ??→ C ② 。已知反应①的活化能1E 大于反应②的活化能2E ,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B 和D 的比例。( )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9 分)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院系: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密…………………封…………………线………………………… (/)(/)T c RT c γΓ=-??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1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2页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1)(时间120分钟) 一、单 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2、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A Q > 0,W > 0,?U > 0 B Q = 0,W = 0,?U < 0 C Q = 0,W = 0,?U = 0 D Q < 0,W > 0,?U < 0 3、一种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PVm=RT+αP (α<0),该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将( )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在隔离体系中发生一个自发过程,则ΔG 应为( ) A. ΔG < 0 B. ΔG > 0 C. ΔG =0 D. 不能确定 5、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 ) A 、ΔS 体>0 ΔS 环>0 B 、ΔS 体<0 ΔS 环<0 C 、ΔS 体>0 ΔS 环<0 D 、ΔS 体>0 ΔS 环=0 6、下面哪组热力学性质的配分函数表达式与体系中粒子的可别与否 无关( ) (A ). S 、G 、F 、C V (B) U 、H 、P 、C V (C) G 、F 、H 、U (D) S 、U 、H 、G 7、在N 个独立可别粒子组成体系中,最可几分布的微观状态数t m 与配分函数q 之间的关系为 ( ) (A) t m = 1/N ! ·q N (B) t m = 1/N ! ·q N ·e U /kT (C) t m = q N ·e U /kT (D) t m = N ! q N ·e U /kT 8、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可能升高或降低 9、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 ) A 、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 C 、水分倒流 D 、肥料不足 10、在恒温密封容器中有A 、B 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 A 和c B (c A > c B ),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 ) (A) A 杯盐的浓度降低,B 杯盐的浓度增加 ; (B) A 杯液体量减少,B 杯液体量增加 ; (C) A 杯盐的浓度增加,B 杯盐的浓度降低 ; (D) A 、B 两杯中盐的浓度会同时增大 。 11、298K 、101.325kPa 下,将50ml 与100ml 浓度均为1mol·dm -3 萘的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化学势μ为:( ) (A) μ = μ1 + μ2 ; (B) μ = μ1 + 2μ2 ; (C) μ = μ1 = μ2 ; (D) μ = ?μ1 + ?μ2 。 12、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 2SO 4·H 2O (s )、H 2SO 4·2H 2O (s )、H 2SO 4·4H 2O (s ),在P θ 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3、A 与B 可以构成2种稳定化合物与1种不稳定化合物,那么A 与B 的体系 可以形成几种低共熔混合物( )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14、对反应CO(g)+H 2O(g)=H 2(g)+CO 2(g) ( ) (A) K p $=1 (B) K p $=K c (C) K p $>K c (D) K p $ <K c 15、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 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α,改变下列条件, 何者可使α增大?(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 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大学物理化学下_期末考试试卷

,反应 1 的关系为 212 = 1212121 2

A

?C2H2(g) + H2(g)是一级反应,在1073.2 K时,反应经10 h有三. 乙烯热分解反应:C2H4(g)?→ 转化率为50%的乙烯分解。已知上述反应的活化能为250.8 kJ?mol-1。欲使10 s内有转化率为60%的乙烯分解,问温度应控制在多少?(12分) 四.镉-甘汞电池反应式为Cd+ Hg2Cl2(s) === Cd2++2Cl-+2Hg,如果各物质均处在标准状态下,其原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E/ V = 0.67-1.02×10-4(T/K-298) -2.4×10-6(T/K-298)2 (1)写出原电池简式; (2)计算上述电池反应在40℃时的?r G,?r H和?r S各为多少?(12分) 五.反应C2H6+ H2?→ ?2CH4 的反应机理如下: C2H62CH3·; CH3·+ H2k1 ?CH4 + H·; ?→ H·+ C2H6k2 ?→ ?CH4+CH3·。 设第一个反应为快速平衡,平衡常数为K;设H·处于稳定态,试建立CH4生成速率的动力学方程式。 (12分) 六. 电池Zn|ZnCl2(b=0.555 mol·kg-1)|AgCl(s)|Ag,测得25℃时电动势E=1.015V。已知:E(Zn2+|Zn) =-0.763V,E(Cl-|AgCl|Ag) = 0.2223 V。 (1)写出电池反应(得失电子数为2); (2)求上述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3)求溶液ZnCl2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系数)γ±。 (12分)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 |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下)— ( A 卷) 一. 选择题答案 : (12分,每题2分) BACDBC 二. 填空题答案 : (40分,每空2分) 1. 0.9 mol ·kg - 1 2. 变大 变小 3. 小 小 4. (γ + 2·γ - 3)15 10815 (γ + 2 ·γ -3) 15(m /b ) 5. > 6. {[Al(OH)3]m n OH -·(n -x )Na +}x -·x Na + 负 7. mol 1-α·dm 3(α-1)·s -1 11y c t m c t k m c d d d d Y A A A =-=?α 8. < < < 9. 散射 大于 10. e r v t ln ln ln ln ln q q q q q +++= 或=q e r v t q q q q 11. 1 12. △p =4γ / r 三. 解:反应为一级,则 k T (.).../1073206930693 1000693121K h h = ==- =1.925×10-5 s -1 (2分) k T t x ()ln =-11 1A =1s 0916.060.011ln s 101-=?? ? ??- (3分) 由阿仑尼乌斯方程: ()()ln ..k T k E R T a 10732110732 1K K ??????? ?=-?? ??? (3分) 代入k (1073.2K),k (T )及E =250.8×103 J ?mol -1 得: T =1535.9 K (4分) 四. 解: (1)Cd ?Cd 2+(a =1) ?? Cl -(a =1) ?Hg 2Cl 2(s)?Hg(l) (3分)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0.001 mol ·kg -1 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6.0×10-3 mol ·kg -1 (B) 5.0×10-3 mol ·kg -1 (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 -1 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 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 (A) φθ(Na +/ Na) < φ θ(H +/ H 2) (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 (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 6、已知Λ ()K O H m 291,2∞=4.89×10-2-1 2 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 mol ·kg -1 ,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A)3.81×10-9 S ·m -1 (B )3.81×10-6 S ·m -1 (C)7.63×10-9 S ·m -1 (D )7.63×10-6 S ·m -1 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8、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 -1·dm 3·s -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 ·dm -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 ) (A) 43.29 s ; (B) 15 s ; (C) 30 s ; (D) 21.65 s 。 9、反应A + B → C + D 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 (A) 是二分子反应 ;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 (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 10、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 ; (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之差 ; (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 ; (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 。 11、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 (B) 化学吸附 ; (C) 液化 ; (D) 物理吸附 。

大学物理化学下_期末考试试卷..doc

B.表明了它是双分子反应 D.表明它为基元反应 衣泓理工槌考试试题纸(A 卷)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下)专业班级 备注: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 %1. 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 如图:,在毛细管中装入水,如果在左端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将() A. 保持不变 B.向左移动 C.来回移动 D.向右移动 2. 将2滴K 2[Fe(CN)4]水溶液滴入过量的CuCl 2水溶液中形成亚铁氤化铜正溶液,下列三种电解质聚沉值 最大的是 A. KBr B. K 2SO 4 C. K 4[Fe(CN)6] D. Na 3PO 4 1 H t 3. 298K 时,电池反应H 2(g)+- 02(g) ===H 2O(1)所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 ,反应 2 2 &0⑴===2 H 2(g) + 02(g)所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E : Ej e '和E 2e '的关系为 A. E?. = -2 Ep ' B ?E : =2 E? ' C. E 2° '= - E? ' D. ' 4. 在统计热力学中,若按组成子能否被分辨来对系统分类,那么 A. 气体与晶体均属定域子系统 B.气体与晶体均属离域子系统 C.气体属定域子系统,而晶体属离域子系统 D.气体属离域子系统,而晶体属定域子系统 5. 一定量纯理想气体等温变压时,在分子运动的各配分函数中与压力有关的是: A.电子运动的配分函数 B.平动配分函数 C.转动配分函数 D.振动配分函数 6. 对于任意给定的化学反应A + B — 2Y,则在动力学研究中:( ) A.表明它为二级反应 C.表明了反应物与产物分子间的计量关系

华东理工物理化学试题04

华东理工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451 物理化学 资料来源于网络,由 https://www.doczj.com/doc/3410723716.html,/ 友情整理 版权归原著作者所有,本作品只用于学习和交流,严禁用于商业用途。 转载请注明出自https://www.doczj.com/doc/3410723716.html,/ 欢迎光临免费考研网,更多更好的资料等你下载! 一、(24分) 1. 气体A 的临界温度高于气体B 的临界温度,则气体A 比气体B ___液化。(难、易) 2. 某实际气体的温度低于其波义耳温度,在压力较小时 pV ___nRT 。(<=>,,) 3. 对于封闭系统,在恒压和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H Q p D =,由于焓是状态函数,所以p Q 也是状态函数。___ (对,错) 4. 如图所示,一过程沿路径(1)由a 膨胀到b ,然后沿路径(2)由b 压缩到c ,试在图 上用阴影表示出整个过程所做的功。 5. 系统经过一个绝热不可逆过程从初态到达终态其S D ___0。(<=>,,) 6. 理想稀溶液中溶剂A 的化学势表达式为=A m _________。 7. 在式q q K RT G m r ln -=D 中,q m r G D 是化学反应到达平衡时的摩尔吉氏函数的变化值。 ___(对、错) 8. 在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所得溶液的表面张力___同温度下纯水的表面张力。 (<=>,,)

9. 表面张力在数值上等于恒温恒压条件下系统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环境对系统所做的可逆 非体积功。___(对、错) 10.当温度趋于0K 时,子配分函数0q 的值趋于___。 11.随着粒子数增大,max ln W 与W ln 的差别越来越___。(大、小) 12.某化合物能与水作用,若他的初浓度为3 1-×dm mol ,1小时后降为3 8.0-×dm mol ,2 小时后降为36.0-×dm mol ,则此反应的反应级数为___。 133/10=时可简化为 14) 1516的表示式为__ 二 1)(2l O H 的18.285-×-=D mol kJ H m f q , 试求)(42g H C 的q m f H D 。 (2)已知℃25时乙醇)(52l OH H C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和二甲醚 )()(23g O CH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数据如下)。 15269.277),(-××-=D mol kJ l OH H C H m f q , 1528.1366),(-××-=D mol kJ l OH H C H m c q ,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试卷(一)

一、 判断题(每题1分,5题,共5分) 1. 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与反应的压力无关。( ) 2. 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电解质溶液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 3. 盐桥的作用是导通电流和减小液体接界电势。( ) 4. 原电池正极的电极电势为正值,负极的电极电势为负值。( ) 5. 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可以指出它的反应级数。( ) 二、 选择题(每题2分,18题,共36分) 1. 1000 K 时 ,CO (g) +O 2 (g) == CO 2(g ) 其K 1= 5.246×1012; C(s) + CO 2(g) == 2CO(g) 其K 2= 1.719×10 -5 则反应C(s) +O 2(g) == CO (g) 的K 3为:()。 (1) 1.109×10-6 (2)1.036×10-10 (3) 9.018×107 (4)4.731×1020 2. 影响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值的因素为:()。 (1) 催化剂; (2) 温度; (3) 压力。 3. 对某些电解过程应用法拉第定律产生偏差的原因是:()。 (1) 应用的温度范围不当; (2) 应用的浓度范围不当; (3) 电解过程不可逆; (4) 过程中有副反应发生。 4. 准确测量通过电解池的电量用银电量计或铜电量计,而不用电流表和计时器 (如秒 表),主要原因是:()。 (1)电量计便宜;(2)电量计使用方便; (3)电解电流难于恒定;(4)物质质量的测准比较容易。 5. 在298.15 K 时,质量摩尔浓度为0.1 mol ·kg -1和0.01 mol ·kg -1HCl 溶液的液 接电势为E J (1);质量摩尔浓度为0.1 mol ·kg -1 和0.01 mol ·kg -1 KCl 溶液的液接电势为E J (2),则有:()。 (1)E J (1)=E J (2);(2)E J (1)>E J (2); (3)E J (1)

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26分,每空2分) 1.已知水在25~100℃之间平均恒压摩尔热容为75.48 J·K -1·mol -1,则在101.3kPa 下,将1kg 水从25℃加热至100℃所需的热为 。 2.某一温度下,反应C(s) + O 2 (g) == CO 2 (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1,反应 CO (g) + 1/2O 2 (g) == CO 2 ( 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 2,则同样温度下反应 2C (s) + O 2 (g ) == 2CO (g) 的标准平衡常数K 3与K 1和K 2的关系是K 3=??????????。 3.450 ?C 时,将NH 3(g)与N 2(g)混合,由于NH 3(g)的分解,最终得到NH 3(g)、N 2(g)和H 2(g)平衡共存的系统,求该系统的组分数C = ,自由数F =______。 4.克劳修斯不等式的形式是 ;其大于号适用于 过程。 5.对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S /?p )T = ;对理想气体,(?S /?p )T = 。 6.Cd(s)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lg(p /Pa) =5693K /T -6.439,Cd(l)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lg(p /Pa) = 5218K /T -5.772,则Cd 的三相点的温度为 ,压力为_______Pa 。 7.如果在溶剂A 中加入少量非挥发性溶质B 组成溶液,溶液凝固时析出的固体A 中也溶解有B ,则该液态溶液的蒸气压将比纯A 液体的蒸气压_________,沸点 ,凝固点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 二、选择填空题(30分,每题2分) 1.反应PCl 5(g) == PCl 3(g) + Cl 2(g)在473 K 时的离解度为48.5%,而573 K 时的离解度为97 %,则可判断为 A.平衡常数K =2 B.两温度的平衡常数K 相等 C.反应是放热的 D.反应是吸热的 3.由A 及B 双组分构成的α和β两相系统,则在一定T ,p 下物质A 由α相自发向β相转移的条件为 A.β A A μμα > B.β A A μμα< C.βα μμA A = D. β αμμB A = 3.理想气体等温自由膨胀过程的 A.Q > 0 B.?U < 0 C.W < 0 D.?H = 0 4.对于只作膨胀功的封闭系统(?A /?T )V 的值是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能确定 5.在温度为T 时,纯液体组分A 和B 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 A *和p B *,且p B *=3 p A *,若组分A 和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当气液两相平衡时,气相中组分A 和B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组分A 和B 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各应是 p ) = NH p p p ) = NO ) + p p

物化期末试卷样题及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B 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Ⅰ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 )1.在p θ,263.15 K 下过冷水结成同温度下的冰,则该过程中: (A) ΔS=0 ΔG=0 (B) ΔS>0 ΔG<0 (C) ΔS <0 ΔG<0 (D) ΔS>0 ΔG>0 ( )2.在系统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A) 一定有热交换 (B) 不一定有热交换 (C) 一定没有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 )3.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实际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 (A) 高温和低压 (B) 低温和低压 (C) 高温和高压 (D) 低温和高压 ( )4.偏摩尔量的加和公式 Z =∑n B Z B 的成立条件是: (A) 不需要任何条件 (B) 等容等熵 (C) 等温等容 (D) 等温等压 ( )5.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 2SO 4·H 2O (s )、H 2SO 4·2H 2O (s )、 H 2SO 4·4H 2O (s ),在p θ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 )6.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 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 ,改变

下列条件,何者可使 增大? (A) 增加压力使体积缩小一倍 (B) 体积不变,通入N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 (C) 压力不变,通入N2气使体积增大一倍 (D) 体积不变,通入Cl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 ( )7.在一定T,p下,某实际气体的V m大于理想气体的V m,则该气体的压缩因子Z: (A) 等于1 (B) 小于1 (C) 大于1 (D) 小于零 ( )8.在隔离体系中发生一个自发过程,则ΔG应为: (A) ΔG < 0 (B) ΔG > 0 (C) ΔG =0 (D) 不能确定 ( )9.A、B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0.7。现有一组成为x A=0.5的A与B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和恒沸混合物(B) 纯B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D) 得纯A和纯B ( )10.用相律和Clapeyron方程分析常压下水的相图所得出的下述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在水的凝固点曲线上,ΔH m(相变)和ΔV m的正负号相同 (B) 在每个单相区,自由度f=2 (C) 在每条曲线上,自由度f=1 (D) 在水的沸点曲线上某一点,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大于零( )11.关于热机的效率,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可逆热机的效率与工作物质的种类无关 (B) 可逆热机的效率与工作物质的种类有关 (C) 可逆热机的效率可以等于1,但不能大于1 (D) 任意热机的效率均可表示为η=1-T2/T1 ( )12.下列热力学变量中广度性质是 (A) 热力学温度T (B) 等压摩尔热容C p,m (C) 化学势μB(D) 质量m

(完整word版)太原理工大学期末试卷1_物理化学

考试类型: 太原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一) 试卷A 适用专业: 考试日期: 时间: 120 分钟 共 4 页 一、填空题(每小题 2分,共30分) 1.临界温度是气体能够液化的 ,超过此温度无论加多大压力均不能使气体液化。 2.压缩因子Z 的定义为Z = ,Z 的大小反映出 ; 对理想气体,在任何温度压力下,Z = 。 3.使一过程的?S = 0,应满足的条件是 。 4.25℃时,1 mol CH 3OH(l) 在等容条件下完全燃烧放热725.4 kJ ,则25℃时CH 3OH(l) 的标准 摩尔燃烧焓 ?c H = 。 5.25℃时水的蒸气压力为3.17 kPa ,若有一个甘油水溶液中甘油的摩尔分数为0.002(甘油为 不挥发性溶质),则溶液的蒸气压力为 。 6.亨利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为???????????????;其适用条件为 。 7.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微观模是 。 8.多组分均相系统中,组分B 的偏摩尔体积定义为V B ===def ????? ??????。 9.已知等温等压下化学反应:aA+bB == yY+zZ ,则该反应的平衡条件若用化学势 ???????????。 10.理想气体混合物中任一组分B 的化学势表达式为: 。 11.1mol 水在101325Pa 、100℃下向真空蒸发为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气,则该过程的 ΔG 0,?S 0,?H 0。(选填>,= 或< ) 12.反应 2NO(g) + O 2(g) == 2NO 2(g) 是放热的, 当反应在某温度、压力下达平衡时,若使平衡 向右移动。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或 。 13.方程2 ln RT H dT p d m ?=可适用于 。 14.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规律为 。 15.设阳极和阴极的超电势均为0.7V ,电极的平衡电极电势均为1.20V ,则阳极电势为 ,阴极电势为 。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B答案

2014 ~ 2015 学年 第 一 学期 化学与材料 学院(系) 2012 级 应用化学 专业 《物理化学(上)》期末试卷B 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予得分,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2. 把考生信息填入信息栏指定位置;3.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各图所示的速率分布曲线,哪一个图中的两条曲线是同一温度下氮气和氦气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A ) A. B. C. D. 2.速率分布函数f (ν)的物理意义为: (C ) A. 具有速率ν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B. 具有速率ν的分子数 C. 速率分布在ν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隙中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D. 速率分布在ν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隙中的分子数 3.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有一定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 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0ν,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为0Z ,平均自由程为0l 。当气体温度为4T 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ν,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为Z ,平均自由程为l 分别为: (B ) A. ν=40ν,Z =40Z ,l =40l B. ν=20ν,Z =20Z ,l =0l C. ν=20ν,Z =20Z ,l =40l D. ν=40ν,Z =20Z ,l =0l 4.下列对某物质临界点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D ) A. 饱和液体和饱和气体的摩尔体积相同 B. 临界参数T c , p c ,V c 皆有定值 C. 气体不能液化 D. , 5.假定某种分子的许可能级为0、ε、2ε和3ε,简并度为1、1、2、3。四个分子构成的定位系 统,其总能量为3ε时,系统的微观状态数Ω为: (A ) A. 64 B. 60 C. 40 D. 28 6.某双原子分子AB 取振动基态能级为零,在温度T 时的振动配分函数q 0v =为,则粒子分布在ν=0的基态上的分布数N 0/N 应为: (B ) A. B. C. 1 D. 0 7.已知CO(g)和N 2(g)的分子质量相同,转动特征温度基本相同,若电子都处于非简并的基态,且振动对熵的贡献可忽略,则CO(g)和N 2(g)的摩尔熵的大小关系是:(A ) A. S ?m (CO) > S ?m (N 2) B . S ?m (CO) 0,则该反应一定是: (D )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温度升高 D. 无法确定 10.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A 态变化到B 态,变化过程不知道,但若A 态和B 态两点 的压强、温度和体积都确定,那就可以求出: (B ) A. 气体膨胀所做的功 B. 气体热力学能的变化值 C. 气体分子的质量 D. 热容的大小 11.一种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pV m =RT+ap (a >0),经节流膨胀后其温度将: (A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2.对于吉布斯-杜亥姆公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 ∑=B B Z n Z B. 0=∑B B dZ n C. 0=∑B B Z n D. 各偏尔量之间有关系 13.某理想气体,在300K 时等温真空膨胀至体积增加一倍,则其ΔS =? (D ) A. J·K -1 B. 331J·K -1 C. ·K -1 D. ·K -1 14.在恒温密闭容器中有A 、B 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 A 和c B ,且c A >c B ,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 (A ) A. c A 降低,c B 增加 B. A 杯液体量的减少,B 杯液体量的增加 C. c A 增加,c B 降低 D. A 、B 两杯中盐的浓度会同时增大 15.100℃时,浓度为1mol·kg -1的蔗糖水溶液的蒸气压为100kPa ,那么该溶液中水的活度a 与活度系数r 是: (B ) A. a <1,r<1 <1,r>1 C. a>1,r >1 >1,r <1 16.部分互溶双液系,一定温度下若出现两相平衡,则: (B ) 0=??? ????c T V p 0 22=???? ????c T V 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