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设计者:刘兰芳

【教学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的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联系课文中语言环境,理解“渺小”、“恩赐”、“慷慨”、“枯竭”、“再生”、“邀游”等重点词语,。

2、能用“渺小、贡献”造句。

3、掌握本课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层次、段落间的关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能回答课后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地球资源有限,树立环保意识,激发从我做起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要一个地球”的道理【资源准备】

PPT课件

互联网搜索:《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图片

https://www.doczj.com/doc/341173343.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fmq=133******** 18_R_D&fm=rs1&cl=2&lm=-1&st=&fr=&pv=&ic=&z=0&se=&word=%CE%D2%C3%C7% D6%BB%D3%D0%D2%BB%B8%F6%B5%D8%C7%F2&s=&sme=0&pn=0&ln=1732&tab=&widt h=&height=&face=&fb=&istype=2#pn=0

空间站俯瞰地球全貌

https://www.doczj.com/doc/341173343.html,/show/cuFQ1sGObG7VC2dY78nRhA...html

【教学方法】

引导、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1课时

一、谜语导入,明确目标

1、猜谜

请读谜面:“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这是什么?

(地球)(展示地球照片)

2、关于地球,你知道多少?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生起读课题。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4、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我们把地球叫做家园、摇篮,那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又是怎样评价地球的呢?(默读课文,找出句子,读一读)

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如此的感叹呢?自主学习课文,感受地球母亲的可爱。

2、感悟地球的可爱

(1)学生交流描写地球美丽的词和句。

重点指导:“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和蔼可亲”。

指名读——师生评——齐读(出示相关句子)。

(2)除了美丽之外,地球的可爱还表现在哪个方面?

地球是无私的,慷慨的。

(3)配乐欣赏组图,进一步直观感受地球的美丽可爱。

小结:欣赏完图片,让我们由衷地说一句……(学生自由补充)。是啊,地球就是一个宝库,它毫无保留,无私地提供着各种资源,哺育着我们人类。然而,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呢?

3、感悟地球的容易破碎

(1)演示图片:砍伐树木,乱倒垃圾,捕杀动物。排放浓烟等。

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

(2)看到这些,我们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的一面,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示重点句子: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指导学生理解“本来”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与严谨。

4、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既然这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那我们干脆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可以吗?

(1)学生读相关内容,表明观点,说明理由。

(2)出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亿万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引导学生理解“40亿万千米”的范围以及“至少”的含义,进一步感受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四、讨论交流,提升情感

1、既然我们暂时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那目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又是什么呢?(用书中的话回答)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为保护地球母亲做点什么。

3、郑重宣誓:加入环保行列!激发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我是一名小学生,我向地球妈妈宣誓,我决心加入环保行列,珍爱地球、善待地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争创环保小卫士!

——宣誓人:

五、总结全文,写法指导

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分四部分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这篇文章用词准确,条理清晰,层层深入,说服力强,很好地体现了“按一定顺序写”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

六、布置作业

以《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为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七、板书设计

活动范围很小

只有一个地球自然资源有限

不能移居别处

精心保护地球

八、课后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是紧紧围绕“地球的样子”“地球小、人类活动范围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和“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这几个方面介绍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九、课外拓展

让学生课余观看《空间站俯瞰地球全貌》视频。

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教案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3)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视频导入同学们,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它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个美丽的星球。(播放视频) 2、揭示课题大家知道这美丽的星球名字叫什么吗(对,地球)(板书:地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 3、谈感受我们刚才看了视频,请你根据刚才的视频谈谈地球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1 :地球是动物的美丽家园。 生2 :地球是五彩缤纷,包罗万象的。 生3 :地球是的一切都是和谐、美丽的。 生4 :地球上的动物非常可爱。 生5 :地球是伟大的,它养育了许多动物。 4、面对这美丽的地球,同学们发出这么多的感叹,那么飞上太空的宇航员,面对美丽的地球,又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4、同学们想一想,宇航员为什么会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 5、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三、探究地球的可爱 1、我们首先交流一下地球的可爱之处,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地球的可爱生1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纱衣是很美丽的,我从纱衣这个词体会到地球是很美丽的,生 2 :我从晶莹这个词看出地球十分漂亮,像珠宝店的水晶球一样。 生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我从摇篮这个词看到了地球的温暖。 2、大家找的都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把第一自然段美美地齐读一遍。 3、除了第一自然段,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了地球的可爱 生: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我从无私可以看出地球是可爱的。 四、学习地球的渺小 1、师:地球这么美丽、这么无私、这么慷慨,那地球有多大呢生:它只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2、是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所在的第二自然段,一起来读一读。出示: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3、这三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把什么跟什么作比较(把茫茫宇宙和地球)我们来看一下地球在宇宙中有多大(出示四幅图)这里有四句话,地球跟星星相比,地球大不大(大)地球跟土星、木星比,地球小,地球跟太阳相

【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严谨用词准确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总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三、教学准备: 1. 重点词句、段落的文字课件 2.美丽地球动画课件 3.人类破坏地球图片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谜语。大家想不想猜一猜? 出示谜语: 不用发动日夜转, 春夏秋冬自己变。 每天能行八万里, 满载人类千千万。 (学生猜谜)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爱的地球(板书:地球) 2.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 3.大家的知识很丰富,真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根据课题提出疑问。预设: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检查预习课文情况,根据预习单。 2.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语句读通顺。思考: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 3.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请同学们看屏幕,对照课文,看看你能不能很快的找到答案。同桌互相说一说,抽生说。刚才我们通过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是很有效的概括方法。让我们把括号里的词语牢牢地记在你的小脑袋里,齐读。 4.当宇航员在太空目睹地球之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课件出示)板书:可爱;易碎 5.请同学们快迅浏览课文,分别标出表现地球“可爱”“易碎”的语句,再在旁边标注体会。准备交流。

2017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优秀教学设计

《项链》 教材分析 《项链》是一篇散文,描述了小娃娃在海边拾海螺、拾贝壳、做项链,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用诗意的语言来表现,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本课图文并茂,语言优美,节奏明快,适合学生朗读。识字教学应力求在美的语境中进行,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识记字词;朗读方面应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蓝、又、黄”等11个生字,会写“白、的”等4个字,学习2个偏旁“ 、禾”。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边的美丽和小娃娃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学习2个偏旁“ 、禾”。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边的美丽和小娃娃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实物、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贝壳项链图,提问:这是什么? 2.提问:看一看这是用什么做的项链?你还见过哪些项链?学生说一说。 3.教师做动作要求学生说句子。相机出示“挂”,学习“挂”的读音。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项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4.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5.学习“蓝、又、笑、着、向、和、贝、娃、活、金”。 (1)指名读生字,齐读。

18.只有一个地球 优秀教案

18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12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12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观察图片: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2.助读资料:世界地球日( The 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

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宗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整体环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12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课文主要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7.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莹:“冖”横要长,上边没有点;“玉”稍扁窄,下横要长,右下角有一“点”。 裹:整体要窄。“果”稍小,捺变为一点;“”要扁宽,撇和捺起笔靠左、要舒展。 蔼: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日”稍扁,“勹”稍宽大,里边是“人”。 矿:左窄右宽。顶部“石”低,底部“广”低。 慨:三部分都要窄。“既”左边窄框内有一横,竖提上有一点,右边第二笔是竖折。

公开课《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曾观中心小学校 袁中平设计思路 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力求将“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新课程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读书、读中感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展示出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的自信心及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最后,精心设计选择性作业,促进学生把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情感延伸到课外的语文实践中去。 教学目的 1、理解“只有一个地球”,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激发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并付诸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准备 1、安排学学生收集地球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那现在谁来结合提示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2、当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课件出示1、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2、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齐读。 读了这句话你能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吗?(若提不出教师补充) 预设:①为什么说地球可爱?

②地球容易破碎表现在什么地方? ③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的同时又容易破碎? ④如果地球破碎了人类将(别无去处) (板书:可爱、易碎、别无去处) 现在我们就从这几个问题入手来展开学习。 二、自主学习,理解“可爱”。 1、请看自学提示: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1到4自然段,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说说你从文章哪些地方读出了地球的可爱,画出相应句子并说说理解或体会。(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 同学们刚才的学习非常投入。现在请同学来说一说。 片段A:“地球可爱”篇 根据学生的交流相应出示课件 (1)“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生自由谈,应结合晶莹、纹痕交错、纱衣,生答不好就引导)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学生从比喻的角度谈喜欢的原因) (1)作者为什么将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是地球赋予万物以生命,是地球养育了万物生灵。) 可以说,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 (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就象一叶扁舟。半径6300千米(小而可爱,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有理由就行。)这段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若找不出教师提示。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联系上下文,从整体上去把握内容。请快速地浏览下面的内容,看一看,除了外观上的美,还有没有描写地球可爱的地方。 (4)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地球无私地向我们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抓住无私和慷慨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脉络清晰、通俗易懂的说明文。课文介绍了地球的知识,告诉我们要细心呵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倍加珍惜地球的资源。作者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引导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并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课文的特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一、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式朗读课文,在反复的朗读中,品味用词用语的妙处,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容。二、本篇文章是文艺性说明文,其文字背后告诉我们一些有关地球的科学知识和人类生存所存在的现象,凭借单调浮躁的文字学生是无法理解其中蕴含的知识以及道理的,于是我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幻灯片出示文字所描述的画面、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画面,刺激学生的眼球,唤醒学生的心灵,从而融入

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重要词语复述课文,掌握复述课文的方法,进一步熟悉文本,积累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四、学习语文这门课程就是学习语言运用的本领。积累在于运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是为了以后在语文实践中得以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挖掘课文的空白处,加强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另外,还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语言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学习本篇课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自主认识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慷慨、有限、本来”等词。 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又太容易破碎了!” 3、理解课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又太容易破碎了!”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难点】

公开课《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张小平 教材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逻辑严谨、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普知识说明文。这篇文章以题目贯穿全文,主题重大,立意深远,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获得地球的有关知识,而且能增强环保意识,为他们将来自觉地担负起环保的责任打下初步基础。全文条分缕析,说服力强,先讲人类拥有的地球美丽而渺小,接着讲地球上资源有限,然后讲人类不能够居住别的星球,最后呼吁人类精心保护这唯一可赖以生存的星球。从而使得“保护地球,势在必行”的观念深入读者之心,达到作者写作之初衷。另外,作者还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不仅把地球的特点、地球与人类的关系说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而且说得准确、生动、形象,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 设计思路 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力求将“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新课程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读书、读中感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展示出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的自信心及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借助“劝说会”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语文综合能力的锻炼。最后,精心设计选择性作业,促进学生把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情感延伸到课外的语文实践中去。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取。 2、通过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激发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并付诸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3.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3.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 教师寄语:大自然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预习案 【学法提示】 采用多中读书方法,反复读文,运用学过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理清课文脉络,梳理课文内容。【资料链接】 1、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10月14日第十一版)报道:全球生态环境亮起红灯,表现在: 23%的耕地面积严重退化; 臭氧层出现漏洞,面积大于美洲总面积; 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即将融化; 50%的江河水流量减少或被严重污染; 25%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濒临灭绝; 1/4人类所患疾病与环境恶化有关; 1/3土地面临沙漠化; 80个国家严重缺水; 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 【预习自测】 学习建议:自测题体现一定的基础性,又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有“细心才对思考才会”。 1、我要用多种读法反复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并且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通过读课文会认这几个词并给带点的字标音: 遨.()游渺.()小璀.()璨.()慷.()慨.()恩赐.() ②我要抄写下列词语,争取会听写。 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 2、我要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地球哪几方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读文,我对地球的初步认识是: 4、读文后我有几点疑问 疑问一: 疑问二:

探究案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作者为什么说地球是美丽的,又是渺小的? 2.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感叹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3.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学习建议:请你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以上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质疑探究】 1、作者说地球是美丽的,渺小的,是否有道理,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1)美丽是因为: (2)渺小是因为: 2、我懂了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感叹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1)太可爱是因为: (2)太容易破碎是因为: (3)为什么要强调“同时”: 3.我读懂了作者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拓展延伸】 你想对地球、对人类或对自己说些什么? 【课堂检测】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就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结合课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随意: 滥用: 不能再生: “生态灾害”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生态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的严重威胁。 训练案 学习建议:完成课后训练案需要定时训练,时间不超过25分钟。独立完成,不要讨论。 1.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我知道这句话写出了地球的,采取的说明方法是 2. 课文还运用了很多说明方法,我要举例说明。

项链教学设计及设计说明

11项链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 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 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 1.出示谜语,引导学生猜一猜:金光闪闪一个圈,终天戴在脖项间。 2.引入课文题目。(教师出示贝壳项链图片)师:看,这串项链美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穿成的吗?(贝壳)你知道它来自哪里么?(海滩)你去过海滩么?你去过大海么?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沙滩游玩,让我们一起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猜测、爱幻想的特点,让他们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 1.师范读课文。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王崧舟《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王崧舟《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 ⒈《时代周刊》1998年评选的新闻人物——地球 吃惊吗?为什么吃惊?(不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的家园,是我们唯一的生活环境;没有出现什么状况。)——[经典的引入,可以作整理,作为资料] ⒉为什么地球会被评为新闻人物?答案在课文中。 二、自学课文 ⒈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完之后,你心里有什么感想? ⒉沉痛、有点可惜;非常可惜;难过;讨厌破坏资源的人;伤心;可怕——心情很沉重,很复杂。 ⒊课文中哪几行文字给了你这样的心情,用“~”划下来,轻轻读,静静问,为什么课文中的这几句话会给我这样的心情? ⒋把你的心情搞得复杂的句子给揪出来。 ⒌第一个学生讲后的教师评语:我特别注意你的第一点,你说地球本来就很渺小,人类可以生存的环境有多少?我注意你讲的第二点,人数在膨胀,到2080年人类会达到多少?(120亿) ⒍第二个学生:难受、没有第二个星球。——还有谁也有同感?——人类会灭亡——40万亿里公里是一个什么概念?航天飞机速度最快,每小时2000公里你估算要多少年?(20万年) 你想去吗?(太长了,都死了。) 读书:“科学家已经证明” ⒎讲同一意思还有一段话,读读。 即使找到第二个地球,也会有同样的悲剧产生。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谁来读这句话。——学生朗读——语调沉稳,但是背后是一颗焦虑的心——教师范读——齐读 ⒏第四自然段——憎恨那些人——读,让大家感受你对他们的憎恨——你憎恨时会这样温柔地跟大家说——学生朗读——你的感情我体会到了,可能你平时不太会发火,谁再来读——女生读——这是那些贪婪的人在不加节制的地开采,使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同样的意思还有一段话,谁来读。 ⒐读,表明资源不是无限的,地球上的资源会被开采完的。——体会得多么细腻,特别强调资源要多少年才能重新形成——几百万年——如果人们乱砍乱伐,地球上的资源必将枯竭,如果资源都开采完了,人们还能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吗?(板书: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轻轻地读一读这句话。把你复杂的心情朗读出来。 学生朗读——“都”强调、停顿为什么————学生再读 学生二读——齐读 ⒑板书: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⒒把四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王老师相信你肯定会有许多了不起的发现。 ⑴地球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那不是你的发现,是这几句话已经告诉你了 ⑵作者是很感慨,抒发自己的感情,告诉大家保护地球——发现写作的用意眼光犀利。 ⑶我们要对地球负责任——联想丰富,但那还不叫发现

《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预习学案 13 只有一个地球 设计人:李翠利吴子锐校版:陈清廉 【课前预习】 (三步读书法:一读扫障碍二读知大意三读品词句) 一、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温馨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遍,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哦!) 1.我通过读课文会认这几个词并给带点的字标音。 遨.游渺.小恩赐.慷慨 .. ..璀璨 2.抄写下例词语,争取会听写。 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滥用 威胁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 二、整体认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2.《只有一个地球》从四个方面对地球进行了介绍: (1—2)段讲 (3—4)段讲 (5—7)段讲 (8—9)段讲 3.通过读文,我对地球的初步认识是 4.初读后几点疑问 疑问一 疑问二 三、温故知新。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

【课后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áo yóu cuǐ càn miǎo xiǎo jīng yí ng( ) ( ) () ( ) ēn cìwēi xié yáo wàng kāng kǎi ( ) ( ) ( ) ( ) 2.能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扁( )观( ) 供( ) ( )( )( )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8分)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举例子 D.作比较 ⑴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 ⑵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 ⑶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⑷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4.按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读读背背。 遥望地球,这光晶莹透亮的球体…… ⑴周围裹着 ⑵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 ⑶地球是无私的,他向人类 5.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就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结合课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随意: 滥用: 不能再生: 3.“生态灾害”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生态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的严重威害。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中导学

《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

《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课文,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理解“本来、至少”等词在句子中的作用,领悟课文的说明方法。 重点难点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具准备地球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一、复习检查: 1、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听写 2、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概况? 二、精读课文: 1、哪些段落可以看出地球的可爱,哪些段落可以看出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A、宇航员感叹地球太可爱了,表现在: ① ② B、宇航员感叹地球太容易破碎了,表现在:

① ② 2、“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如果不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请在最后一段里用“~~~~~~~~~~ ”划出相关语句。 3、找出一句作者赞美地球的句子,用“——”划记。 4、我们把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分成二类,它们是()资源和()资源。 5、“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的原因是:()。 6、“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这个句子中的“本来”的意思是(),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是: 7、宇航员在感叹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又强调“同时”。我们认为强调“同时”就是强调地球的()性:它既有()的一面,又有()的一面,提醒人们,如果()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从而进一步强调()的重要性。

三、检测: 1、填空 ()的球体()的宇宙 ()的威胁()的事情 ()的地球()的范围 2、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3、你能写一句关于环保的口号吗?

《项链》教学设计(正式上课完整三课时)

《项链》马蒂尔德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通过人物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并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通过人物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心理及变化的方法,并探讨人物如何在逆境中保持诚信的抉择。 3.情感与态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感悟人物的诚信抉择,并从中获取人格的提升与修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心理描写关键词语,把握人物心理特征,客观、全面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对人物心理及命运抉择的品读,引发对自身品质的思考。 【教学方法】 阅读点拨法、小组探究法、启发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围绕“抉择”的主题认真阅读文本,渗透思考,并在线与教师交流。 2. 利用网络搜索马蒂尔德人物形象评价等信息进行自主学习。 新课导入 美好的事物未必都能带来美好的命运,灰姑娘因为美丽的水晶鞋获得了她的王子和爱情,而小说的女主人公却因为一挂灿烂的钻石项链遇到了彻底颠覆的命

运,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一个由项链引发的故事。 文学常识 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漂亮朋友》等。 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的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交代本课任务:看图说话(展示四幅插图) 要求: 1.阅读小说,弄清人物及相互关系、身份、地位、大体性格 2.看图复述相关情节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2分钟) 上节课通过大家的复述,我们已经对故事情节有了了解,情节大致按照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开展(PPT展示情节),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玛蒂尔德。 二、初读人物(5分钟) 1.十年前后,玛蒂尔德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找出具体的句子吗?(5分钟)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设计者:刘兰芳 【教学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的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联系课文中语言环境,理解“渺小”、“恩赐”、“慷慨”、“枯竭”、“再生”、“邀游”等重点词语,。 2、能用“渺小、贡献”造句。 3、掌握本课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层次、段落间的关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能回答课后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地球资源有限,树立环保意识,激发从我做起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要一个地球”的道理【资源准备】 PPT课件 互联网搜索:《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图片 https://www.doczj.com/doc/341173343.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fmq=133******** 18_R_D&fm=rs1&cl=2&lm=-1&st=&fr=&pv=&ic=&z=0&se=&word=%CE%D2%C3%C7% D6%BB%D3%D0%D2%BB%B8%F6%B5%D8%C7%F2&s=&sme=0&pn=0&ln=1732&tab=&widt h=&height=&face=&fb=&istype=2#pn=0 空间站俯瞰地球全貌 https://www.doczj.com/doc/341173343.html,/show/cuFQ1sGObG7VC2dY78nRhA...html 【教学方法】 引导、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1课时 一、谜语导入,明确目标 1、猜谜 请读谜面:“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这是什么? (地球)(展示地球照片) 2、关于地球,你知道多少?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生起读课题。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只有一个地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只有一个地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只有一个地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第三学 段《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教学主题:珍爱我们的家园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 (2)基于阅读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 说明方法。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2.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从人类生 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 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引出对地球的介绍;接着用事实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居住的星球上; 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课文配有一

幅插图,画面形象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第一段内容。课后有3道题,第1题引发了学生对课文的思考,第2题帮助学生体会说明文用词的严谨、准确,第3词帮学生巩固本文用到的说明方法。 3.学情分析通过五年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能较独立完成 识字任务,但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稍弱; 在阅读方面,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但部分学生课后题和短文根本对不上号,不知道两者集合起来,边阅读边思考,造成了读不懂文章的现象。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方法。 评价任务1 .通过自读、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是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地球的渺小” “自然资源有限” “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类应该保护地球。 2 .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课后第二题,先让学生把加点的词语去掉语句,与原句作比较,体会这些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活动过程环节学习过程评价要点环节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3分钟活动一(3分钟)1.复习课文前两部分分别讲了哪些问题。 2.导入。 3.问:人类能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回顾旧知,导入 新知。 (评价目标一)环节二学习新知13分钟活动一(8分钟)

项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文邓小学陈春果

项链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感受美 1.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来描绘一下。 2.引入课文题目。 (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玩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 1.课件播放课文内容和朗读动漫。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

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3.师: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4.师: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预设: 形声字:蓝、笑、和、活、金 数笔画:又、向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一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一换:着(看) 反义词: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师随机引导: 挂:做动作“挂”。

《项链》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项链》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吴川市第一中学余迅 [教学目标] A、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及其表现主题的作用。 B、体会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及其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C、学习根据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创作背景等要素理解小说的主题,训练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 目标A、B [教学难点] 目标C [教学设想] 1、第一课时,完成目标1、2,第二课时完成目标3。 2、通过品析文章的“出人意料”而“情理之中”的结尾,“失项链”的“偶然”与“必然”,开头六段“背景”的描写来理解“情节的作用”;通过“背景”与“借项链”“失项链”来理解“心理描写”,通过分析讨论“赔项链”“还债务”“明真相”来领会把握主题的方法。

3、抓住各部分的要点、关键词句和片断,从具体的语言 出发去理解内容与体会技法。 4、组织学生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整体阅读训练与检测 2、品析、讨论情节 3、体会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一、导入、出示目标 从“预习提示”中对玛蒂尔德这一形象的概括和所引起的争论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消除“预习提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给学生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 二、整体快速阅读训练 要求:理清小说的情节,明确线索、顺序;批注人物描写,将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词句批注出来。 三、整体阅读练习与检测 一.字词 1.选择正确的注音 寒伧(A、chan B、chen) 誊(A、teng B、 juang)

租赁(A、lin B、len)褶(A、zhe B、zhe) 面面相__(qu)气__(gai) ____(wei)幕__(an)淡 2.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A.因为自己的样子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B.因失望.失意而引起不愉快的情绪()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按什么顺序组织的? 2、小说以什么这线索来将情节串连起来? 3、说说你最欣赏的地方,并简述理由。 4、给分开的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5、根据小标题简要概括复述情节(不看课本,用自己的话)。 明确:(一)1、B、A、A、B、觑、慨、帷、黯 2、A、自惭形秽 B、惆怅 (二)1、事件的自然进程 2、项链(物线) 3、不 作具体要求4、背景、得请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 债务、明真相(说得通即可,不强求统一)5、不能照本宣 科,需概括 四、品析、讨论情节的安排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只有一个地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下面是分享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课前准备: 搜集地球相关资料,如:地球遭破坏的一些数据,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课件展示地球美丽的面貌)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唯一生存的家园──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生起读课题。

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意,交流沟通,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二、熟读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xx课文内容。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接着让学 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 (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2、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

《只有一个地球》学案

《只有一个地球》学案 一.交流资料 1、在课前预习时,我收集了有关地球的资料(知识): 二.掌握生字词 1.通过预习,我觉得有()个生字词的读音(字形、意思)要提醒大家的: 请大家跟我读(写)。 三.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浏览课文后,小组交流讨论后汇报。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1)A:通过学习交流,我们小组采用抓住事物几个方面特点的方法,概括出主要内容。 B:课文主要讲了: C:我想用小标题概括了这些内容: D:上台写小标题) A:我们小组汇报完了,其他小组有补充吗? 四、1、深入读文,感悟“可爱”(1小组汇报)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第一小组:A:请同学们看到第1段,(小组读句子)我们从这句话中看到了一个 地球母亲。 B:在这里,作者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地球的。 C:读着这个句子,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 的地球母亲。D:请大家跟我读读这句。A:我们小组汇报完了,其他小组有补充或建议吗? 第二组:“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A:请同学们看到第2段,(齐读句子)我从这句话中读懂了 B:作者在这里采用了说明方法,写出了地球的渺小。C:这里的描写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人类的活动范围太有限了,人类更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D:请大家跟我读。 A:我们小组汇报完了,其他小组有补充或建议吗? 第三小组: A:请同学们看到第三段的这句(齐读)“地球是无私的,她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我从这句感受到了。 B:我查了资料,了解到矿产资源包括 而这些矿产资源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这些资源太珍贵了。C:我还想补充,地球母亲还向人类提供 等资源,她真的是太慷慨、太无私了。 D:我想对地球母亲说:。A:我们小组汇报完了,其他小组有补充或建议吗? 2、继续深入,感悟“破碎”(小组汇报) A:“我们这个地球母亲太可爱了,太慷慨无私了。可她的资源却是有限的。请大家看到这句(小组齐读句子):“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用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空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B:“本来”在这儿是的意思,用在这里表示这些资源原先的时候是,但现在。 C:造成这威胁的是,我从这些词看到了人类 读到这,我想到了自已, D:课前我收集了地球的现状: A:我们小组汇报完了,其他小组有补充的吗? 五:感受“只有一个地” 我知道,地球只有一个,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至少”说明 五、此时此刻,我想对地球(对人类)(对自己)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