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轮胎使用管理制度

轮胎使用管理制度

轮胎使用管理制度
轮胎使用管理制度

轮胎使用管理制度

目得:加强轮胎管理,及时总结推广减少轮胎消耗,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以及确保行车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车用轮胎得使用规定:

1、驾驶员应科学合理使用轮胎,加强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对轮胎得检查.检查有无异物扎伤,观察轮胎得磨损情况,及时清除轮内夹杂得异物,经常检测轮胎气压,严禁轮胎气压过低或过高,加强责任心,不断提高驾驶员得自身素质,确保车辆安全运行。

2、轮胎出现早期磨损,驾驶员应及时报修,查找原因.轮胎破损或缺气,驾驶员应及时更换或补气.因更换不及时导致轮胎报废,一律按事故考核。

3、轮胎使用要掌握六要素:

①必须使用相同厂家同种品牌得轮胎;

②使用相同花纹得轮胎;

③使用新旧程度一样得轮胎;

④使用磨损程度一样得轮胎;

⑤使用相同气压得轮胎;

⑥使用相同厂家品牌得轮辋.

4、当两前轮轮胎花纹深度达5mm时,应进行两前轮后移,新轮胎只准用于两前轮。

5、车用轮胎达到翻新标准后,必须及时下车更换。因下车不及时造成漏线或漏钢丝不能翻新得追究使用者责任,并纳入事故考核.

6、报废轮胎属非正常报废一律纳入考核,报废胎由轮胎技术员鉴定交轮胎技术员统一管理,达到一定数量报材料科统一处理。

7、轮胎在维修车间保养时丢失(或被换)得,由作业者负责;在车上丢失得由驾驶员负责。出现责任事故及时上报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轮胎得领用管理制度:

1、驾驶员领用轮胎时,必须经技术员鉴定,由技术员开据逐级审批领料通知单进行逐级审批后到仓库开具领料单,持单到设备处配件库领用新轮胎。

2、严格执行交旧领新制度。驾驶员不交旧胎,有关部门不得开具领料单。

三、周转轮胎仓库管理制度

1、周转胎得库存量由技术人员根据车辆得使用频率确定周转胎得库存量,对周转胎库存量得维护坚持报废与新轮胎领用得平衡为原则。

2、更换轮胎人员,在更换轮胎时,要建立记录台帐,详细记录所换车辆轮胎得车号、位置、轮胎得种类(新胎、翻新胎、小修胎),下车轮胎写明车号,由技术员鉴定后开据逐级审批领料通知单进行周转胎库存量得补充。

3、技术设备科夜班值班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对发放更换得轮胎详细记录交接班台帐。当班人员于第二天9:00前向轮胎技术员汇报值班情况。

4、备胎或在用胎丢失由当车驾驶人员写出事故经过,经车队领导签字报技术设备科,经分析考核报有关领导批复后,方可发放备胎或其它轮胎.

三、轮胎管理技术员职责

1、车辆大修、二保时,由技术人员进行鉴定,对全车轮胎进行保养、更换,保持轮胎得完好。

2、深入现场,检查车胎气压、花纹及其她缺陷,如车用轮胎达到翻新标准后,必须及时反馈车队或驾驶员进行下车更换。因下车不及时造成漏线或漏钢丝不能翻新得追究使用者责任,并纳入事故考核.

3、按统一技术标准,做好送修、翻新轮胎得鉴定,并做好送修轮胎胎号得记录,对修好返回得轮胎做好验收工作,并对批次返回得轮胎进行送修胎号核对,同时做好下车轮胎与台账中胎号得比对工作。

4、负责监控修补翻新胎得实际行驶里程,做好外修质量监督

5、对不正常磨损得轮胎,应从车况技术加以分析,为使用人员、维修人员进行指导改进

6、对报废轮胎进行鉴定,做好设备台账,并对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按制度进行考核

7、做好原始记录与有关报表工作,配合单车成本核算工作,做好日清月结,随时掌握轮胎动态分析,加强轮胎得日常管理工作,控制费用消耗

8、对领用新胎进行质量监督,并做好相关胎号、更换车号、位置得动态台账

四、轮胎库管员职责

1、新轮胎发放前必须严格审核逐级审批领料通知单就是否手续齐全,方可开具领料单据,同时落实下车轮胎得去向,做好相关台账。

2、对经技术员鉴定后需修补(翻新)得外胎做好入库统计工作,并对其按外修类型、型号进行入库分类存放。

3、根据现有可用外修轮胎库存数及周转量、需外修轮胎库存数进行外修计划上报工作

4、修回得轮胎经技术员得相关鉴定工作后,入库存放,并做好台账记录。

5、做好报废轮胎库存及台账得记录工作。

6、定期上报各轮胎库得相关工作与记录。

五、轮胎考核管理制度

1、有下列情况之一得,全部纳入考核(考核标准按照新胎价值得10%):

①凡新轮胎无故造成一次性报废得;

②凡因轮胎报废驾驶员没及时停车造成钢圈报废得;

③凡因驾驶员没有及时检查,轮胎螺丝松旷而使轮胎螺丝孔变形造成轮辋报废得;

④凡新轮胎因驾驶员检查不及时,造成磨出钢丝或线层不能继续翻新

使用得;

2、在行车中或停修中无故丢失轮胎或钢圈,均按设备事故得规定考核。凡隐瞒不报,一经查实给予责任者双倍考核,并连带单位领导考核100元。

3、轮胎维修工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按照工艺标准进行轮胎得拆装保养作业,在作业过程中不执行工艺标准,操作不规范发生事故或损坏,严肃追究岗位责任,考核责任者一次100元。

4、维修人员对轮胎充气或补气时严格执行轮胎气压标准,气压过高或过低一次考核作业者50元。

5、技术人员应具有高度得责任心,对每条下车轮胎进行技术鉴定,因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检查不细造成损失一次考核技术人员100元。

6、轮胎技术人员没有按规定执行交旧领新制度,一次考核100元;因反馈信息不及时影响车辆用胎需要,一次考核50元.

蓄电池得管理制度

蓄电池就是汽车得重要电源之一,也就是比较贵重得装置,它得管理、使用、维护得好坏直接影响着车辆得生产效率与运输成本.因此,科学管理、合理使用、经常维护就是努力延长蓄电池得使用寿命得关键.为了保证正常生产与降低运输成本,加强蓄电池得管理工作特作如下规定:

一、蓄电池得管理

1、蓄电池实行专人管理,设一名技术员。

2、实行单车考核、统一建立台账与档案。

3、蓄电池领用时必须执行交旧领新,由技术员作出技术鉴定,填写逐级审批领料通知单后到仓库开具领料单。

4、蓄电池使用时间执行定额管理.使用周期定额就是根据我单位不同车型所配备蓄电池规格得不同与多年来对蓄电池使用情况得考核确定得.具体使用期限按技术指标中规定得执行.

二、蓄电池得使用与维护

1、驾驶员应经常做好蓄电池得维护,做到:

(1)安装牢固;(2)联接可靠;(3)清洁卫生;(4)通气孔畅通;(5)液面保持高于极板10—15mm ;(6)根据蓄电池得检查情况补充蒸馏水在定期检查时发现有维护不合格者处以罚款10-20元。

2、每次使用起动机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需重复起动时应间隔15秒钟以上.

3、专业技术员应按季及时指导驾驶员与维修人员,调整电解液浓度。电解液浓度:夏季应保持在1、25—1、27之间,冬季应保持在1、29-1、31之间。(测试时蓄电池应完全充足电,且在15℃时进行)

4、补充蒸馏水时必须在发动机运转,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得情况下进行,以免造成水与电解液混合不均而结晶。

5、驾驶员不经技术员批准,不得随意更换,转借蓄电池,否则后果自负。

6、由于保管不当损坏或丢失蓄电池得责任人必须按照原价赔偿。

7、在用充电机对新、旧蓄电池充电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否则造成蓄电池损坏得要追究责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