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科)《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本科)《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本科)《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本科)《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单位:信息管理系适用专业:全校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文献信息能力的科学方法课,它以“授人以渔”为宗旨、以实用为原则、以网络检索技术为主线,系统地介绍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选择性地介绍常用的、有代表性的各类网络数据库的检索技术与获取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文献信息的技能的能力,达到掌握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文献信息的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和综合创新能力为目的,为后续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课程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献信息及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的各种类型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获取专业知识的信息交流能力,并培养其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2、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信息检索技能,具备信息获取与信息分析的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

3、理解如何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及信息素养,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1信息与信息检索基本概念

1.2文献的特点与特征

1.3文献的类型

1.4信息素养与信息意识

重点:

理解信息及信息检索的概念及特点,掌握文献按不同划分的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难点:

理解信息、知识、文献及情报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2.1 信息检索的原理、类型和方式

2.2 信息检索语言

2.3 信息检索方法和途径

2.4 信息检索系统和检索工具

2.5 信息检索技术

2.6 信息检索过程与策略

重点:

掌握信息检索方法、途径和步骤。

掌握布尔检索技术、截词检索技术、限制检索技术和原文检索技术。

难点:

理解信息检索的原理、类型和方式。理解加权检索技术、聚类检索技术。

第三章中文数据库检索

教学内容:

3.1 CNKI中国知网的使用简介

3.2 维普数据库的使用简介

3.3 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的使用简介

3.4 超星数字图书馆的使用简介

3.5 外文数据库检索

重点:

掌握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难点:

理解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的检索结果。

了解外文数据库的检索。

第四章特种文献检索

教学内容:

4.1 会议文献检索

4.2 学位论文检索

4.3 标准文献检索

4.4 专利文献检索

重点:

掌握学位论文和标准文献的检索方式

难点:

掌握国外内专利文献的检索方式

第五章网络信息检索

教学内容:

5.1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5.2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及应用

5.3 网络搜索引擎

重点:

掌握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对信息的检索。

难点:

了解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及应用。

第六章信息的综合利用

教学内容:

6.1 信息收集与分析

6.2 科研选题

6.3 学术论文的写作

6.4 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

重点:

掌握信息收集的方式,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

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

难点:

了解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查

考试用时:2学时

成绩评定:本课程成绩构成比例为: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的构成及比例为:考勤占50 %,课堂测验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0%,作业占30%。

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 (期末成绩×50%)。

补考方法:总评成绩低于60分的学生,须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的补考。

补考总成绩=(平时成绩×0%)+ (补考成绩×100%)。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信息检索,曾健民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参考书:

[1]胡春、王筱明. 现代信息检索教程.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8

[2]刘廷元、邵卫东、唐凝.信息检索教程.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8

[3]陈冬花.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陈树年.大学文献信息检索教程.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

[5]陈雅芝.信息检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八、大纲编写必要的说明

1、完成本教学大纲的学时数为32学时。本教学大纲中的学时分配是建议性的。

2、本课程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除了在课堂上讲授一定的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充分结合具体上机操作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执笔人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教学主任签字:

制订日期:年月日

文献检索复习题(名解-简答)

文献检索复习题(名解-简答)

文献检索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二次文献信息: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它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 2.学科化服务:指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相互沟通,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的收集和提供文献信息的服务。 3.网络电子图书:以电子图书形式发行,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交易为主要支付手段的图书。 4.专利文献: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地区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5.引文分析法: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

6.书目数据库:是指存储某些或某一个领域的二次文献书目数据的一类数据库。 7.个性化导读服务:又称阅读指导服务,是图书馆针对各类型读者,采取各种措施主动诱导读者的阅读行为,提高其阅读意识,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益的一种教育活动。 8.双词频控制检索:指对一个检索项中的两检索词分别实行词频控制,也就是一个检索项使用了两次词频控制。是针对单项双词组合检索而设置的。 9.专利法:专利法是确认发明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规定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的法 10.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具体的说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 11.参考数据库:指为用户提供信息线索的数据库,它可以指引用户获取原始信息。参考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Bibliographic Database)和指南数据库(Referral Database)。

文献检索课学习心得(精选3篇)

[标签:标题] 篇一:文献信息检索的学习心得 文献信息检索的学习心得 内容提要:通过本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我们的信息意识、自学意识和知识创新能力,使我们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了解了信息社会中文献信息检索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及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让我明白了学习科技文献检索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让我了解到了更广阔、更科学的途径来搜集相关资料,这对我撰写论文或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总之,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 关键词:文献信息检索的意义文献信息检索的体会和收获文献信息检的索利用文献信息检索的意见与建议 一、文献信息检索意义 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可以让我们更快的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信息,从而避免重复研究或走弯路,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学习节省了不少时间。学习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让我们了解了文化的宽广魅力,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促使我们从这获取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新知识。通过信息检索,可以快速了解所参与的工作、生活、业务、设计等的基本知识。可以继承和借鉴他人的成果,避免重复或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可以开拓思路、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减少人力或投资费用。可以建立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行业动态信息的获取渠道与范围,随时收集和掌握相关信息,培养行业信息的敏锐性。另外,通过信息检索,可以帮助识别信息,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是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找到适应自己的方法,按时上课,认真做好笔记,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多看书本,按照老师说的进行上机实验。 二、文献信息检索的体会和收获 学习文献信息检索,能很好的帮助我们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不论是纸质,还是电子资源。之前,我对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的馆藏很是不熟悉,每次查找一本书都是像大海捞针一样,总是要浪费很多的时间,并且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学校的机房还可以查找很多网上资源,可以做题、看书等等。学习了这门课程,我就能很快的查找我所需要的图书,不用再浪费很多的时间去找了。而且,我也会利用电子室的数据库来帮助自己学习。我个人觉得对在校学生开设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能更快的、更好的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这样图书馆的作用也发挥到最大,对我们学生的学习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文献信息检索的利用 本来我们在网络上搜索资料,一般都是用的“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搜索的资源有限,而且重合率较高,权威性也不高。当学习了这门课程后,让我了解到了更广的资源库。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里面的图书资源和期刊论文资源都非常的宝贵,搜索起来也非常的方便。通过一定的搜索步骤,可以将大量的同主题的图书或期刊一起寻找出来,这很大程度上为我们寻找资料者带来便利。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中国期刊网)”,它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的、多功能的、集成化的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它提供全文服务,8000多种学术性期刊数字化。为我们搜集资料带来很大帮助。现在,这些数据库已经成为我搜集资料、撰写论文时,经常使用的信息搜集途径了。 我们作为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固然要学习和掌握好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学会和善于运用搜集、积累与整理文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主动和源 究能力的提高。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终身学习是跟上时代要求的唯一途径,而善于搜集、积累与整理文献,就是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基本功夫。

诊断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教学大纲(供口腔、法医、预防、医检、妇幼、医技、营养等)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二O一五年九月 目录

前言………………………………………………………………………………………………绪论………………………………………………………………………………………………常见症状………………………………………………………………………………………… 一、发热……………………………………………………………………………………… 二、疼痛……………………………………………………………………………………… 三、呼吸困难……………………………………………………………………………… 四、咳嗽、咳痰、咯血…………………………………………………………………… 五、水肿、心悸、紫绀…………………………………………………… 六、腹泻、腹痛…………………………………………………………………………… 七、消化道出血……………………………………………………………………………… 八、黄疽………………………………………………………………………………………问诊、书写病历……………………………………………………………………………… 检体诊断………………………………………………………………………………………… 一、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状态检查……………………………………………………… 二、头、颈部检查………………………………………………………………………… 三、胸廓、肺部检查……………………………………………………………………… 四、心、血管的检查…………………………………………………………………… 五、腹部检查……………………………………………………………………………… 六、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七、神经系统检查………………………………………………………………………… 八、病历编写及诊断方法概述……………………………………………………………器械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二、超声波检查…………………………………………………………………………… 三、实验诊断学(检验系)、血常规检查(讲、习)………………………………… 前言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文献检索》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 1.信息成为情报必须具有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 )。 A.选择、综合、分析 B.综合、筛选、重新组合 C.知识、传递、效益 D. 筛选、组合、系统化 2.下面对查全率和查准率描述错误的是( A )。 A.若某检索工具的查全率较高,则查准率也会相对较高 B.查准率为检出的相关文献量占检出文献总量的百分比 C.查全率和查准率是反映文献标引深度的两个最主要的指标 D.查准率和查全率存在互逆关系 3.下面对叙词语言描述正确的是( A )。 A.叙词语言是后组式语言 B.叙词语言是非规范性语言 C.叙词语言是字面组配 D.叙词直接取自文献中有实际意义的词 4.下面哪项不是代查代检的服务项目( D ) A.专题文献检索服务 B.论文发表快速通道检索证明 C.论文收录与引用情况报告 D.电子阅览服务 5.个性化导读服务的原则是( C )。 A.预测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 B.选择性原则与针对性原则 C.主动性原则与双向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与及时性原则 6.读秀电子图书的专用全文阅读器是( C )。 A. DjVu Reader C. ApabiReader

7.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能检索出含有“肝炎疫苗”、“肝炎病毒基因疫苗”、“肝炎减毒活疫苗”、“肝炎灭活疫苗”等文献的检索式是( B )。 A.肝炎疫苗 B.肝炎%疫苗 C.肝炎*疫苗 D.肝炎$疫苗8.EMBASE com数据库中检索韩冬季(Han Dongji)的文章,检索式输入错误的是( C )。 A.Han B.Han D J C.Han DJ D.Han D. 9.支持视觉搜索的数据库是( D )。 A.PubMed B.SinoMed C.EMBASE.com D.CINAHL 10.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师生发表的文献,可用的检索式是( B )。 A. Peking Univ AND hosp Univ SAME hosp C. Peking Univ WITH hosp Univ NEAR hosp 11.以下不属于特种文献的是( B )。 A.专利文献 B.期刊论文 C.学位论文 D.会议论文 12.我国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专利的有效期分别为( C )。 A. 20年、15年、10年 B.10年、20年、10年 C.20年、10年、10年 D.15年、10年、10年 13.下面错误描述Google的是( B )。 A.Google属于综合性搜索引擎 B.Google属于元搜索引擎 C.Google属于通用型搜索引擎 D.Google不属于专题搜索引擎14.下面为开放获取期刊网站的是( D )。

《文献检索》总复习题参考答案

2012-2013经济学院《文献检索与利用》总复习题库 单选题 1.下列属于布尔逻辑算符的是(D)。 A、与 B、或 C、非 D、以上都是 2、信息素养的核心是(C). A、信息意识; B、信息知识; C、信息能力; D、信息道德 3、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 B )发展. A、终身学习; B、学习型社会; C、创新发展; D、信息素质 4.参考文献的标准著录格式是( A )。 A、著者篇名来源出处; B、篇名著者来源出处 5.请标出文献:马品仲. 大型天文望远镜研究. 中国的空间科学技术,1993,13(5)P6-14,ISSN1000-758X 属于哪种文献类型( C )。 A、图书; B、科技报告; C、期刊; D、报纸 6.常用的检索系统有( D )。 A、目录检索系统 B、文摘检索系统 C、全文检索系统 D、以上都是 7、哪一种布尔逻辑运算符用于交叉概念或限定关系的组配?( A )。 A.逻辑与()B.逻辑或(OR)C.逻辑非(NOT)D.逻辑与和逻辑非 8、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文献的定义是指“记录有关( C )的一切载体。” A.情报B.信息. C.知识D.数据 9、( D )是指通过文献信息资料的主题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 A.题名检索途径 B.作者检索途径 C.分类检索途径 D.主题检索途径 10、搜索含有“data bank”的PDF文件,正确的检索式为:( A) A."data bank" filetype:pdf B.data and bank and pdf 11、从文献的( B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电子型文献。 A.内容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 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 12、按照出版时间的先后,应将各个级别的文献排列成( C) A.三次文献、二次文献、一次文献B.一次文献、三次文献、二次文献 C.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D.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 13、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A )。 A.追溯法B.直接法. C.抽查法D.综合法 14、《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给出的检索结果为( D )。 A.仅题录B.仅文摘. C.仅全文D.题录、文摘和全文三种 15、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论文、报告等,并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各种文献,称为( B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16、学术论文写作的六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C ): ①搜集资料②研究资料③执笔撰写④选择课题⑤明确论点⑥修改定稿 A.①⑤④③②⑥ B.⑤③④②①⑥ C.④①②⑤③⑥ D.②④③①⑤⑥ 17、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是( B ) ①学生答辩②学生作说明性汇报③毕业答辩小组提问④评定成绩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范文1

“案例教学”在现代文献检索课中的应用 Abstract:a literature search was the students must master a skill,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technology,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facing many new challenges.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case teaching"in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摘要:文献检索是大学生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随着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课的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文章主要探讨了“案例教学”在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文献检索教学改革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以介绍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查找方法和技巧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获取信息文献、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科研、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服务。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的信息技术、网络信息资源、电子出版物的大量涌现,对读者自如地检索和利用各种(载体)文献信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积极探索文献检索课教学新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检索信息、获取文献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1 教学改革的意义 以往的文献检索教学方式,主要采取逐个讲解文献数据库,向学生灌输具体的检索方法及检索技巧。相对来说这是一种比较枯燥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缺乏信息意识和学习兴趣。随着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专业文献数据库越来越多,已经无法也没有必要像以前那样对数据库进行逐个逐个地讲解[1];另外,信息爆炸和信息饥饿之间的矛盾要求学生具有更高的信息筛选能力。所以,现代文献检索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掌握一定的信息筛选和分析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能有效地查寻、评价和利用信息,并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据此,现有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目的就是为了把枯燥的教学内容用更加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从而最终提高学生文献检索和利用的能力。笔者结合对本校商学院学生的文献检索教学工作,不

教学大纲-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绿色化学(Ⅱ)教学大纲 (非化学类专业用)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绿色化学课程组 2004.10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绿色化学(Ⅱ)-1(Green Chemistry(Ⅱ)-1) 课程号(代码):20318620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绿色化学(Ⅱ)”是非化学类(文管等类)本科生的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总学时数36学时,一学期完成。 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如何节约资源、开发新资源和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化学,是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技术基础。在大学生中普及绿色化学基本知识,培养绿色化学意识,普及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十分重要。 本课程面对全校非化学类学生开出,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系统学习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了解如何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使用、节约使用和循环使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延长现有资源的使用时间;了解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课程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线,通过绿色化学发展的实例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普通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解决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课堂讨论、演算习题、自学和课程小论文等教学环节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讲授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10学时) 第一节化学是中心的、适用的、创造性的学科 化学是中心的、适用的、创造性的学科;化学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由猿到人――火(燃烧化学反应的利用);铜器时代(还原反应的利用);铁器时代(还原反应、合金技术的利用);聚合物时代(聚合反应的发明与使用);可持续发展时代(绿色化学)。 英国的发达与化学,德国的发达与化学,美国的发达与化学,日本战后的发展与化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疾病的防治,基因工程;化学与信息科学,硅革命与计算机的发展,分子器件,量子计算机; 第二节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危机与化学 造成目前人类社会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核冬天的威胁;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臭氧层破坏的化学本质;光化学烟雾的化学本质;大气污染的化学本质及其危害;酸雨及其危害;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的破坏;荒漠化。 第三节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与化学 能源问题,能源对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石油、煤和天然气的有效使用与化学,生物质资源与化学。 其他资源问题,矿产资源,土地资源。 第四节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与化学 现代医药的发展与化学,手性分子的概念,治疗目前不治之症的新药的开发与化学,分子修饰的概念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减少药

文献检索考试复习资料

第四章 1、知识产权、专利、专利制度、专利类型、专利申请条件等基本概念? 答:1)知识产权:智力性与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据知识产权所享有的权利。 2)专利: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即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3)专利制度:用法律的、经济的手段,鼓励发明创造,保护发明人权益,促进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一种管理制度。 4)专利类型:①发明专利:技术含量高,是新的技术方案,经济效果好,创造性高。 我国的保护期(专利有效期)为20年。 ②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性产品,具有固定形状的实物或产品。我国保护期10年 ③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三者结合,富有美感,适用于工业 上的应用于产品新设计方案。 2、“国际专利分类法”(IPC)概况及分类原则? 答:1)概况:1986年第一版,5年一个版数,有中译本。共有9册,1~8册是8大类,1~9册是指南。五个等级:部→大类→小类→主组→分组。共有8个部:A生活必需品B作业运输C化学冶金D纺织造纸E固定建筑物F机械工程G物理H电学 2)IPC分类原则:功能分类与应用分类相结合。以功能分类(内在固有性质与功用)为主。 3、中国专利的主要检索工具书? 答:《中国专利公报》:周刊、3个分册 据最新专利、文摘、工具书:发明专利公报、实用型专利公报、外观设计专利公报。 4、标准的类型、等级、编码体系? 答:1)标准文献的类型: 按标准性质分: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与环境标准 按使用范围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专业(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按成熟度分: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 2)标准文献的等级: 3)标准的代码与编号: 标准的编号:标准代码+序号+颁布年份 代码:①国家标准--GB、GB/T ②专业标准--ZB、行业2个拼音字母 ③地方标准--DB ④企业标准--Q ⑤国际标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5、标准的主要检索工具书? 答:1)中国标准文献检索工具: ①《中国国家标准汇编》--1983年开始出版,已出版200余分册,现行国家标准,按标准号顺序排列,查找全文 ②《中国标准化年鉴》--1985年至今,收入当年最新资料和标准目录 ③《林业标准汇编》--1991年出版,收入有关林业类标准,7个分册 2)国际标准文献检索工具: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1 Basic Japanese(1) 课程号:10501880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128 学分:8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为零起点的本科日语专业学生而设置。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达到使学生对日语的发音、文字、书写、语法、词汇等日语基础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及掌握的目的,为其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要求学生在学期结束时掌握初级语法知识,100个左右的日语汉字,1000个左右单词,能进行简单对话,读写简单句子及文章,即达到日语能力水平考试的4级水平。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第一部分拟用一个月时间(32个学时)教授日语语音知识并进行系统的语音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日语标准音的发音、声调及语调的基本规律。其余部分即二、三、四单元基本按教学大纲及教材编排,阶梯式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日语的四大基本句式,十大格助词,部分助动词、提示助词、副助词及初级句型。每课包括正文、对话文、功能用语、语法词法解释,练习及阅读文。 四、教材 《新编日语》第一册,周平,陈小芬编,上海外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新编日语习题集》第一册,陆静华编,上海外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五、主要参考资料 六、成绩评定 本教材附有相应的练习册,平时对每一课的练习进行抽检,并以十分制打出分数,各单元作相应的测试,并以百分制打分,二者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百分之十计算。 另外,平时的语音语调操练、背诵、朗读、写作等都将作为考核项目供期末参考。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2 Basic Japanese(2) 课程号:10501980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128 学分:8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该课程的设计对象为日语专业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本科学生,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第一学期约150个学时,掌握基本语音、语法、词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语法知识,增加词汇量(400个汉字,1,500个单词),熟练日常会话,具备初级写作能力。总课时在150小时以上。最终水平达到日语能力测试3级。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教材编排为主要依据,分为四个单元,每单元有五课,每单元最后一课为复习总结。每课仍包括正文、会话文、功能用语、语法、句法、词法、阅读、练习等部分,题材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诸方面,并兼有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教学重点放在语法、词法、句法的讲解上,使学生基本掌握日语所有的格助词、助动词及大部分提示助词、副助词、形式体言、掌握几十种惯用句型。教学进度为每课8学时,单元复习课4学时。 四、教材 《新编日语》第二册周平陈小芬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新编日语习题集》第二册陈静华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五、主要参考资料 六、成绩评定 本教材附有相应的练习册,平时对每一课的练习进行抽检,并以十分制打分,各项各单元作相应的测试,并以百分制打分,二者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百分之十计算。 另外,平时的朗读、背诵、写作、情景对话等都将作为考核项目供期末参考。

文献检索练习题

文献检索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档案文献检索系统包括两大部分,其中_______部分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著录标引等手段,使档案信息有序化。 2.“范畴_______”结构只表明同一范畴的那些检索词都属于某一学科或专业范围,因而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明确指出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按构成原理,检索语言可分为分类检索语言、主题检索语言和_______检索语言三大类型。 4.不论是体系分类法还是组织分类法,从其结构言都具有_______、类号和注释等三种构成要素。 5._______是体系分类法编制中的主要环节。 6._______式分类法是根据概念的分析和综合原理编制的文献分类法,又称分析—综合分类法,最早起源于1896年。 7.在各种主题检索语言中,出现较晚的_______法体现了检索语言的发展趋势,为绝大部分计算机检索系统所采用。 8.《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主题词字顺表、范畴索引、_______索引和专有主题词索引。 9.用计算机可对词表、分类表随时修改,从而消除手工修订中不可避免的_______问题。 10.档案著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和_______化。 11.档案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规定,档案分类标引应充分考虑实际的检索需求和检索方式,根据档案的具体内容和用途,选定适当的_______。 12.计算机检索系统与手工检索系统比较,虽然_______大体相同,但在结构原理、物质形态、著录格式、编制方法、使用方法以及检索效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 13.档案检索工具按载体形式划分,有书本式、卡片式、缩微式和_______式等几类检索工具。 14._______是介绍和报道立档单位及其所形成档案情况的一种档案检索工具。 15.检索策略就是为实现检索目标而制定的计划和_______。 16.广义的档案文献检索包括存储和________两个具体过程。 17.检索语言由________和语法组成。 18.《中国档案分类法》的________是由类目、标记符号和注释构成的。 19.普通主题词是表达各种事物及其________的名词。 20.要使两种或多种检索语言能自动转换,条件是在计算机中存放一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________。21.档案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指出,档案分类标引应依据《中国档案分类法》及其________进行。 22.档案检索工具按编制方式划分,有目录、________、指南等几类。 23.制定一个好的检索策略需要掌握很多信息和知识,一是利用者的需求信息;二是现有检索系统的特性与功能、数据库的标引规则及________结构等;三是必要的检索方法与调节技术等。 24.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开发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即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运行与 ________。 25.利用者对档案信息需求的第一种获取方式是,利用者阅读经档案工作人员加工编写的档案________文献,如大事 记、组织沿革等,从中获得档案信息。

文献检索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医学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信息、知识、情报、文献(选择、判断改错) 1、信息:是物质存在或运动方式与状态的表现形式或反映,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反映,它提供了客观世界事物的消息、知识,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2、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经验的综合,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 3、情报:是指人们以各种方式传递与交流的具有一定目的与时效的信息,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搜集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的重要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4、文献:是指以文字、图象、公式、声频、视频、代码等手段记录或描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储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内容上的知识或信息;揭示和表达知识信息的表示符号;记录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的包含关系:信息、知识、情报必须固定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形成文献后才能进行传递,才能被人们所利用,文献是信息、知识、情报存储、传递、利用的重要方式。信息可以成为情报;信息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情报是知识或信息经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 第二章医学文献信息资源 一、文献信息资源类型的划分 1、按载体类型划分: (1)书写型文献:古代文献、书法作品、手稿、书信、原始记录等 (2)印刷型文献:图书、期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产品资料、学位论文、技术档案 (3)缩微型文献:微缩胶卷、微缩胶片、微缩照片等 (4)视听型文献: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电视片等 (5)电子型文献: 电子型文献按发布形式分为:①参考数据库:A.书目数据库:中药在线、CBM、PubMed B.文摘和索引数据库 ②全文数据库 ③事实数据库 ④搜索引擎/分类指南 ⑤网络学术资源学科导航 ⑥FTP资源 ⑦其他 2、按出版类型划分: (1)图书:是现代出版物中最普通的一种类型,有封面、书名、作者、出版地、出版者,并装订成册。在每一种正式出版图书的版权页或其他明显部位都标有一个由10位或13位数组组成的国际标准书号ISBN,形式如ISBN 978-7-117-10172-1,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出版物代码,代表某种特定图书的某一版本,具有唯一性和专指性,读者可借此通过某些文献信息系统查询某种特定图书。图书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供读者阅读的图书,包括专著、教材;一类是供读者查阅的图书(工具书)。 (2)期刊:是一种连续出版发行的文献。(期刊的内容新颖、出版周期短,通报速度快,信息量大,是情报的主要来源。) 期刊特点:①有固定的名称(刊名) ②相对固定的版式、篇幅和内容范围 ③定期连续出版发行 ④按一定的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连续出版 每种期刊均有一个由8位数字组成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例如 ISSN 0317-8471 前7位代表期刊代号,末位是校验号。

化工文献检索论文题目及要求

《科技文献检索》论文题目 一、论文要求 1、严格按点名册序号选择以下题目,不能自拟题目,否则取消课程成绩; 论文严禁抄袭,如果论文内容重复率超过30%,将取消课程成绩。 (1)我国汽车尾气污染危害及防治(学生记分册排序1—3号) (2)餐厨垃圾管理现状、污染问题及对策建议(学生记分册排序4—8号)(3)浅析城市环境保护中污水治理问题与对策(学生记分册排序9—10号)(4)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学生记分册排序11—12号)(5)我国农村环境趋恶原因与制度策略(学生记分册排序13—14号) (6)我国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探讨(学生记分册排序15—20号) (7)浅议我国水生态环境现状及修复途径(学生记分册排序21—25号)(8)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学生记分册排序26—28号) (9)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现状及发展研究(学生记分册排序29—33号)(10)浅析我国地下水源保护(学生记分册排序34—36号) (11)我国绿色包装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方向(学生记分册排序37—41号)(12)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学生记分册排序42—46号)(13)我国酸雨危害的现状与防治对策探讨(学生记分册排序47—51号)(14)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学生记分册排序52—53号)(15)我国磷石膏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学生记分册排序54—55号) 2、论文字数为4000—4500字,论文必须包含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3-5个关键词。 3、论文格式 (1)中文标题为三号黑体,题目居中,作者署名(五号、宋体)及单位信息(五号、宋体)标在题目下; (2)摘要和关键词(五号、黑体)写在题目后、正文前,摘要和关键词的内容部分为五号仿宋体;如下图所示: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文献检索复习要点—Jinying 第一章绪论 信息、知识、情报及三者关系;文献,文献按载体划分,文献按出版形式划分,文献级次(各级次的概念、代表文献及异同);ISBN和ISSN(概念、组成及检验方法) 信息含义:是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千差万别的反映。是物质存在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的反映。(P3-P4) 知识的概念: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概括,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和系统化了的信息,是信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情报的定义:为了解决一个特定问题从一定文献资料中提取或经过传递获得的知识。 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知识性传递性针对性 信息,知识,情报之间的关系从信息,知识和情报的定义可以看出,信息无处不在,信息的范围很大,信息中被人们认识的部分成为知识,而知识中被人们用来解决问题的部分成为情报,因此信息,知识和情报的关系是前者包含后者的关系。 ISBN:(P8) 概念:即国际标准书号,它是由10位数字组成,共分4段,其间用“—”相连,组成:1组号2出版社号3书序号4校验码算法:用1分别乘ISBN前12位中的奇数位,用3乘以偶数位,所得结果之和除以10可得,值的范围为0—9 文献的含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包含知识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记录方式四个基本要素(P5) 文献按载体划分:1印刷型2缩微型3视听型4电子型(P5-P6) 文献按出版形式划分:1.图书2.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3.会议文献4.学位论文5.科技报告6.专利文献7.标准文献8.政府出版物9.产品样本10.技术档案(P7-P11) 文献级次:人类开发、利用文献的先后顺序。(P6-P7) 1零次文献:非正式出版物或非正式渠道的最原始的文献。如日记、手稿、个人通信、口头言论 2.一次文献:依据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创作的文献。如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 3二次文献:按一定的方法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如目录、索引、文摘 4三次文献:围绕某个专题或出于特定目的,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进过筛选分析综合和浓缩等深度加工而形成的文献。如进展报告、教科书、字典、

信息检索课程论文

四川农业大学 题目:图书馆与读者间的有效沟通 姓名: 李英凯 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 班级: 农资13-1 学号: 20137380 《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程论文

【关键词】 图书馆;读者;有效沟通 【摘要】 笔者长期关注回音壁,发现许多川农同学在回音壁上反映一些关于图书馆的问题和意见,甚是不错,其中有些是关于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问题,笔者对此十分重视。本文将对图书馆与读者间的有效沟通展开叙述。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的教育政策沟通化正活泼地生长和壮大,我国的教育也正在走向以建立沟通理性为主导的教育模型。高校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的三大支柱之一,为教学与科研提供重要的支撑,是广大师生员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阵地。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主动走向沟通服务的新道路,建立起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融洽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笔者试就高校图书馆与读者群之间有效沟通的策略作下粗略探讨,以期对做好图书馆工作有所帮助。 【正文】 1.影响图书馆(馆员)与读者沟通的障碍 在图书馆这一特定环境下,馆员与读者要想达到有效的沟通,就要求两个互动主体在读者服务过程中,彼此在目标、理念、情感、欲望、利益等方而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从而达到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的一致。否则二者在交流过程中就会造成沟通障碍。 1.1馆员与读者之间期望值差距 在馆读互动的过程中,彼此都有一个期望值。一方而,读者对图书馆有一个期望的服务,当实际感受的服务与期望服务存在差距时,心中就会产生沮丧、不满甚至愤怒。相反,馆员对读者亦有一个期望,希望自己的劳动被读者所承认、尊重和赏识,自己的工作能得到读者的支持和配合。当这种期望得不到回应和满足时,便产生失望、委屈和抵触心理,双方之间形成隔阂,阻碍他们进行沟通。 1.1仪表的美与丑

四川大学华西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影像医学专业用) 前言 神经病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临床课程之一,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有重要作用,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影响着其它课程的学习。神经病学与其它医学学科有着密切关系,首先与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等基础学科互相渗透,互相推动,其次又与其它临床学科密切联系。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可导致其它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如丘脑出血常引起消化道溃疡,重症脑病可导致心律失常;而其它系统疾病同样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均可促进脑梗死的发生。因此,神经病学与基础、临床多门学科密切相关。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学习本学科的目的在于:掌握神经病学的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法和神经科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病、危重病的诊治原则,熟悉神经病学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了解辅助检查的方法和意义。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由贾建平主编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6版配套使用,适用于临床、影像等专业的教学。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本大纲指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它为普通熟悉及一般了解的内容。理论课总学时为30学时。 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 各章的参考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时数 第一章绪论0.5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损的定位诊断自学 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4 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1 第五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1 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0.5 第七章头痛 1 第八章脑血管疾病 6 第九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2 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 第十一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1 第十二章运动障碍疾病 1.5 第十三章癫痫 1.5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2 第十五章周围神经疾病 2 第十六章自主神经系统疾病自学 第十七章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2 第十八章神经系统遗传性病自学 第十九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疾病自学 第二十章睡眠障碍 1 第二十一章内科系统疾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1 合计30

文献检索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讲: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信息2.知识3.情报4.一次文献5.医学文献 6.搜索引擎 二、填空: 1.情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属性。 2.常见的三次文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按照存储内容,数据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4.描述文献外表特征的检索语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常用的限制字段检索符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科技文献按载体形式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种类型。 7.科技文献按文献的加工程度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8.广义的文献检索包含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过程。 9.文献的外表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献的内容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文献检索按手段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1.逻辑符号AND作用_________,逻辑符号OR作用_________。 12. _________是著者的原始创作。 三、选择题:

1.下列哪种文献的存储密度最高? A.印刷型B.缩微型C.视听型D.机读型 2.下列哪项不能体现检索工具的根本质量? A.装帧版式B.标引程度C.收录范围D.时差 3.下列哪项是计算机检索中的截词符? A.in B.not C.+ D.* 4.下列哪项不是检索工具的评价指标 A.检索途径B.页面设计精美C.文献时差长短D.著录内容详略5.下列哪项可以扩大检索范围? A.AND B.NOT C.OR D.() 6. 在布尔检索法中,“A or B”表示查找出() A.含有检索词A而不含检索词B的文献 B.含有检索词A而不含检索词B的文献 C.含有A、B之一或同时包含AB两词的文献 D.含有检索词B而不含检索词A的文献。 7. 在布尔检索法中,“A AND B”表示查找出(C) A.含有A或者含有B的文献 B.含有A或者含有B的文献 C.同时含有这两个词的文献 D.含有检索词B而不含检索词A的文献 8. 在布尔检索法中,“A not B”表示查找出() A.含有A、B之一或同时包含AB两词的文献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1)(1)(1)

文献检索与应用 1.信息素养:又称信息素质、信息教养、资讯素养等,是个人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第一节文献与相关概念 1.信息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 2. 知识 知识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类通过对信息的感知、获取、选择、处理和加工等思维过程,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3. 情报 情报是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是被传递的知识或事实,具有以下属性: 知识性情报来源于知识,经过加工并为用户所需要的特定知识或信息。 传递性知识、信息要转化成为情报,必须经过传递,并为用户接受和利用。 效用性启迪思维、增进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 文献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凡是以文字、图像、符号、音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并保存在一定的物质形态载体上的结合体,都可以称为文献。 5.文献三要素:1.知识性 2.物质性 3.记录性 第二节文献的类型 1.时间分类:文献分为古代典籍(简称古籍)和现代文献,古籍一般是指辛亥革命(1911年)以前的文献。 2.中医药文献的特点:1.学术价值久远,知识历久弥新 2.数量庞大,版本众多 3.数量庞杂,著录方式多样 4.内容相互关系,交叉重复,分化不足 5.文字古奥,简错佚漏多 6.文种不断增加,交流传播速度加快 3.按文献级别划分 零次文献主要指原始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或者未正式出版的文献。如书信、手稿、笔记、实验记录、设计草图等。 一次文献作者以本人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写成的原始文献,包括专著,期刊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 二次文献又称检索工具,是将大量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收集、分析、归纳和整理,并按一定规则编排而成的文献,包括目录、索引(题录)、文摘及相应数据库。 三次文献:在二次文献的指引下对检索到的一次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而成的文献,包括综述研究类文献,参考工具等 一次文献是科技工作中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二次文献是有效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 三次文献来源于一次文献,高于一次文献,是高度浓缩的再生文献,更具参考意义。 目录: 所著录的单元是一个完整的出版物,一般只描述出版物的外表特征,如出版物的名称、著者、出版项等。 索引(题录):以单篇文献为著录对象,系统揭示其名称、著者和所在出版物的位置。 文摘: 以单篇文献为著录对象,系统揭示其名称、著者、所在期刊的刊名、年卷期号、页码与内容摘要。 注意:目录,索引,文摘熟悉即可,选择题 4. 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 图书:凡有出版社出版的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在内49页以上的印刷品,具有特定的书名和著者名,编有国际标准书号。有定价并取得版权保护的出版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