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常人闪光视网膜电图的特征

正常人闪光视网膜电图的特征

正常人闪光视网膜电图的特征
正常人闪光视网膜电图的特征

正常人闪光视网膜电图的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闪光视网膜电图在正常人的变化规律,以获得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法国Metrovision 公司生产的Vision Monitor 视觉诱发系统检测正常人53例73眼。F-ERG的5个标准反应,包括暗适应25dB弱光刺激时的反应、暗适应0dB强光刺激时的反应、振荡电位、明适应白色标准闪光刺激时的反应和明适应快速

重复闪烁光刺激的反应。按照10岁为一年龄组分成4组:20~29岁,20眼;30~39岁,22眼;40~49岁,19眼;50~60岁,12眼。比较4个年龄组振荡电位总振幅和a 波、b波的振幅及潜伏期。结果:F-ERG暗适应25dB弱光刺激时a波无明显反应,b波潜伏期为±,振幅为±μV;暗适应0dB强光刺激时a波潜伏期为±,振幅为-±μV,b波潜伏期为±,振幅为±μV;明适应白色标准闪光刺激时a波潜伏期为±,振幅为

-±μV,b波潜伏期为±,振幅为±μV;明适应快速重复闪烁光刺激b波的振幅为

±μV;震荡电位总振幅为±μV。随着年龄的增加,振荡电位总振幅和其余4个标准反应的b波振幅逐渐降低,a波振幅与年龄的增加无明显相关性,50~60岁年龄组a、b 波的潜伏期较其他组延长,但各年龄组两两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确定了正常人F-ERG的5个标准反应的正常值,并比较了振荡电位总振幅和a,b波振幅及潜伏期与年龄的关系,振荡电位总振幅和b波振幅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a波振幅与年龄的增加无明显相关性,50~60岁年龄组a,b波的潜伏期较其他组延长,但各年龄组两两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正常人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flash electroretinogram in normal subjects Abstract AIM: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ash Electroretinogram (F-ERG) in normal subjects so as to obtain normal reference : By using Vision Monitor

visual evoked response imaging system, the standards for five obtained Flash Electroretinogram (F-ERG) were recorded on 53 normal subjects (73 eyes), including F-ERG to a weak flash (arising from the rods) in the dark-adapted eye,F-ERG to a strong flash in the

dark-adapted eye, oscillatory potentials, F-ERG to a strong flash (arising from the cones) in the

light-adapted eye, and F-ERGs to a rapidly repeated stimulus (flicker). The data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by age: 20-29 years old, 20 eyes; 30-39 years old, 22 eyes; 40-49 years old, 19 eyes; 50-60 years old, 12 eyes. The sum amplitude of oscillatory potential , the amplitudes and implicit time of a wave and b wave with 4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F-ERG to a weak flash (arising from the rods): a wave was no obvious, the implicit time of b wave was ± ms,

the amplitude of b wave was ±μV;F-ERG to a strong flash: the implicit time of a wave was ±, the amplitude of a wave was -±μV, the implicit time of b wave was ±, the amplitude of b wave was

±μV;F-ERG to a strong flash (arising from the cones): the implicit time of a wave was ±,the amplitude of a wave was -±μV, the implicit time of b wave was ± ms, the amplitude of b wave was ±μV;the amplitude of b wave of F-ERGs to a rapidly repeated stimulus (flicker) was ±μV; the sum amplitude of oscillatory potentials was ±μV. CONCLUSION: Our results record the normal reference values of F-ERG in normal subjects. The amplitudes and implicit time of a wave and b wave with four groups are analyzed. As the age increasing, the sum amplitude of oscillatory potentials and the amplitudes of b wave gradually reduce, the amplitudes of a wave and age groups

have no relevance, the implicit time of a wave and b wave of 50-60 years old groups is longer than other groups,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meaning(P >). · KEYWORDS: normal subjects; electroretinogram; oscillatory potentials

0引言

视觉电生理国际标准化学会对视觉电生理

标准做统一规定,并每4a更新1次,使视

觉电生理记录结果在全世界有可比性,我们遵照其最新标准已报道了正常人多焦视网

膜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1-3]。视网

膜电图是视网膜受不同形式光刺激后产生

的电位变化,反映光感受器到无长突细胞的视网膜各层细胞的电活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眼电生理检查的方法。我们旨在探讨正常人ERG的特征为眼科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1对象和方法

对象正常人53例73眼,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男30例,女23例;年龄21~58

岁;右眼33只,左眼40只。按照10岁为

一年龄组分成4组:20~29岁,20眼;30~39岁,22眼;40~49岁,19眼;50~60岁,12眼。裸眼或矫正视力均≥,屈光度在+~ -之间,经裂隙灯和检眼镜检查,无屈光间质和眼底病变,无全身性疾病。

方法应用法国Metrovision 公司生产的Vision Monitor 视觉诱发系统,该仪器包

括4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刺激器、放大器、计算机和打印机。刺激条件:选用高亮度、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50cm彩色光电刺激器。屏幕最大亮度为300cd/m2,最小亮度/m2,对比度为99%。以中央红点为固视点,同时

配有红外摄像系统,以监视眼球的固视情况。使用的电极包括记录电极、参考电极和地电极。分别置于双眼角膜,双眼外眦外2cm 处和鼻根上5cm处。检测前充分散瞳,同时暗

适应30min,检测时受试者取端坐位,面对

刺激屏,用地卡因表面麻醉角膜后,将角膜接触电极置于双眼角膜,参考电极置于双眼

外眦外2cm处,地电极置于鼻根上5cm 处。暗适应下,分别在25dB弱光刺激下检测视杆

细胞反应,在0dB强光下检测眼的最大反应和震荡电位,明适应下,在白色标准光刺激下检测视锥细胞反应,在30Hz白色标准闪烁光刺激下检测视锥细胞对快速重复刺激的

闪烁光反应。

统计学处理:将原始数据输入软件,应用

统计学进行频数分布分析和配对t检验。

2结果

用Vision Monitor 系统测试典型的F-ERG 波形由一个负向a波和一个正向b波组成,OPs是叠加在F-ERG的b波上的小波,包括

3个主要的波峰OP1、OP2、OP3后面常伴有第4个相似的峰OP4,a波潜伏期是由闪光

时刻到波峰的时间,a 波振幅的测量是从基线到a波波谷;b波潜伏期是由闪光时刻到

波峰的时间,b波振幅是由a波波谷到b波波峰;在30Hz白色标准闪烁光刺激下闪烁

光反应F-ERG波形在最初的60ms内的几个

反应是重叠在第一个F-ERG的b波上,以后的反应呈现与闪光频率一致的准正弦波,在记录a波和b波振幅时舍弃最初几个反应波,记录稳定后的振幅;OPs的总振幅是3个主

要的波峰OP1,OP2,OP3波谷到波峰的和。在暗适应25dB弱光刺激时F-ERG波形a波

的反应不明显,其后是一个缓慢上升的b波,没有次成分OPs;在暗适应0dB强光下的反

应F-ERG波形由一个负向a波和一个正向b

波组成,b波的上升支还可看到被称为OPs

的次成分;震荡电位包括3个主要的波峰OP1,OP2,OP3后面常伴有第4个相似的峰OP4;在明适应白色标准闪光刺激下的反应F-ERG 波形表现为较短潜伏期的a,b波,尖锐的

波形和较小的振幅;在30Hz白色标准闪烁

光刺激下闪烁光反应F-ERG波形在最初的

60ms内的几个反应是重叠在第1个F-ERG的b波上,以后的反应呈现与闪光频率一致的

准正弦波。暗适应25dB刺激时a波无明显

反应,潜伏期为±,振幅为-±μV;b波潜

伏期为±,振幅为±μV;暗适应0dB强光

下的反应a波潜伏期为±,振幅为-±μV,b波潜伏期为±,振幅为±μV;明适应白色标准闪光刺激下的反应a波潜伏期为±,振幅为-±μV,b波潜伏期为± ms,振幅为

±μV;明适应快速重复闪烁光刺激的反应b

波的振幅为±μV,震荡电位总振幅为± μV。对不同年龄组正常人在暗适应25dB弱光刺

激时的反应、暗适应0dB强光刺激时的反应、明适应白色标准闪光刺激时的反应、明适应快速重复闪烁光刺激的a波和b波振幅及潜伏期和振荡电位总振幅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暗适应25dB刺激时a波无明显反应;在暗

适应0dB强光刺激时、明适应白色标准闪光刺激时和明适应快速重复闪烁光刺激时,a

波振幅和潜伏期与年龄的增加无明显相关性,50~60岁年龄组的潜伏期较其他年龄组均延长,各年龄组两两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在暗适应25dB弱光刺激时、暗适应0dB 强光刺激时、明适应白色标准闪光刺激时和明适应快速重复闪烁光刺激时的b波振幅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潜伏期与年龄的增加无明显相关性,但50~60岁年龄组的潜

伏期较其他年龄组均延长,各年龄组两两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振荡电位总振幅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各年龄组两两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

图1 暗适应25dB弱光刺激时F-ERG波

图2 暗适应0dB强光下F-ERG波形

图3 震荡电位波形

图4 明适应白色标准闪光刺激下F-ERG波形

图5 白色标准闪烁光刺激下闪烁光反应

F-ERG波形

3讨论

我们的研究显示,在暗适应25dB弱光刺激时F-ERG波形表现为a波的反应不明显,其后是一个缓慢上升的b波,没有次成分OPs。在暗适应0dB闪光下眼的最大反应F-ERG波形由一个负向a波和一个正向b波组成,b 波的上升支还可看到被称为OPs的次成分。明适应白色标准闪光刺激下的反应F-ERG波形表现为较短潜伏期的a,b波,尖锐的波形和较小的振幅。OPs包括3个主要的波峰OP1,OP2,OP3,后面常伴有第4个相似的峰OP4。在30HZ白色标准闪烁光刺激下快速重复刺激的反应在最初的60ms内的几个反应是重叠在第一个F-ERG的b波上,以后的反应呈现与闪光频率一致的准正弦波。a波

起源于感光细胞的内段,它的振幅增长是和刺激光强度的对数成正比,我们的研究在25dB弱光刺激时a波的反应不明显,在暗适应0dB强光刺激和在明适应白色标准闪烁光刺激时有明显的负向a波和正向b波,b波的振幅较a波突出,与其观点一致。b波起源于Müller细胞,它的振幅取决于a波和视网膜内信号传递过程的完整性,因此a波直接感受外界刺激, 最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而b波对外界刺激有一定的总和作用,b波是F-ERG对光最敏感的成分,是F-ERG中最突出的成分,也是临床应用最多的观察成分,在年龄组比较中b波振幅为比较稳定的指标。目前工作只知道OPs起源于内网层,具体是由一种还是多种神经元产生还不十分清楚,Algvere 等[5,6]认为很可能产生于无长突细胞的抑制性反馈通路,是ERG中唯一能记录到的突触后成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我们的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振荡电位总振幅和暗适应25dB弱光刺激时的反应、暗适应0dB强光刺激时的反应、明适应

白色标准闪光刺激时的反应和明适应快速

重复闪烁光刺激的反应的b波振幅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50~60岁年龄组a波、b 波的潜伏期较其他组延长。以往有研究[7,8]表明: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网膜光感受器的数量减少,外核层和外丛状层排列发生紊乱的情况增加。Kergaot等发现视网膜的内丛状层的神经成分伴随衰老而发生改变。本研究中振荡电位总振幅和其余b波振幅随年龄的改变可能于上述视网膜年龄相

关性改变有关。a波振幅与年龄的增加无明显相关性,可能与a波直接感受外界刺激, 最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关。由于老年人多有屈光间质浑浊或眼底病变,我们只收集了50~60岁正常人12眼,在我们的研究中各年龄组相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样本大小以及老龄程度有关。

关于视网膜电图正常值的测定,国内外有

一些报道[10-12] ,但这些报道只描述了一个标准反应的正常值, 在视觉电生理国际

标准化学会的2004年临床ERG标准中规定[13],视网膜电图包括暗适应弱光刺激时的

反应、暗适应强光刺激时的反应、振荡电位、明适应白色标准闪光刺激时的反应和明适

应快速重复闪烁光刺激的反应5个标准反应。我们的研究记录了5个标准反应,基本上准确、客观的反映了正常人F-ERG的特征,为临床研究提供了较可靠的正常值。

【参考文献】

1谭浅,刘双珍,许雪亮,夏朝华.正常人多

焦视网膜电图的特征.国际眼科杂

志,2004;4(4) :626-630

2谭浅,夏朝华,丁之祥,刘双珍,许雪亮. 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增龄变化. 国际眼科杂志. 2005:5(2) :275-277

3宋伟琼,谭浅,夏朝华.正常人视觉诱发电

位的特征.国际眼科杂

志,2006;6(2):387-389

4李海生,潘家普.视觉电生理的原理与实践.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117-123

5 Algvere P. On the oscillatory potentials of the human ERG in light and dark adaptation. : Thresholds and relation to stimulus intensity on

adaptation to short flashes of light: A fourier analysis. Acta Ophthalmol ,1972; 50:737-742

6 Algvere P. On the oscillatory potentials of the human ERG in light and dark adaptation. : Effect of adaptation to background light and subsequent recovery in the dark: A fourier analysis. Acta Ophthalmol, 1972; 50:837-843

7 Gao H, Hollyfidld JG. Aging of the human retina-differential loss of neurons and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1992;33:1-7

8 Curio CA, Millican CL, Allen Ka. Aging of the human photoreceptor mosaic: Evidence for selective vulnerability of rods in central retina.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1993;34:3278-3296 9 Kergaot H, Kergaot MJ, Justino L. Age-related changes in the flash electroretinogram and oscillatory

potentials in individuals age 75 and older. Am Geriatr So ,2001;49:1212-1217 10吴乐正.正常人视网膜电流图的b 波.中华眼科杂志,1964;11 (2) :117-123

11何庆华,宋琛,杜力.正常人眼的叠加视网膜电图. 眼科研究,1988 ;6 (4) :200-205 12 Peterson H. The normal b-potential in the single-flash clinical electroretinography . Acta

Ophthalmol ,1968 ;99 :1-6

13 Marmor MF,Holder GE, Seeliger MW, Yamamoto S. Standard for clinical electroretinography (2004 update). Doc Ophthalmol ,2004;108:107-114

什么是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电图是光刺激视网膜时从角膜或相应部位记录到的视网膜总和电反应。根据刺激条件不同有闪光ERG、局部ERG与多焦ERG 。 1. ERG的成分及起源FERG是视网膜受到闪光刺激后从角膜面记录的生物电反应。正常FERG的主要成分有六个,即:早期感受器电位、a波、b波、振荡电位、c波和d波,主要反映视网膜第一、二级神经元的功能。FERG是用亮度呈周期性改变的光栅或棋盘方格刺激视网膜时从角膜面记录的生物电反应。 FERG波形与FERG相似,依次为一个小的负相a波、较大的正相b波和一个负相的负后电位PERG起源于神经节细胞,PERG与FERG联合应用可反映全视网膜功能。 2. ERG的基本检测技术及记录指标 (1)FERG的记录装置和标准要求: 1)电极:记录电极采用角膜接触镜电极,参考电极与地电极使用皮肤电极分别安置于前额正中与耳廓部。 2)刺激器:采用全视野刺激器。 3)正常波形与主要成分:常规应记录:①暗适应ERG:代表视杆细胞反应;②暗适应混合反应:即最大反应,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复合反应;③振荡电位:使用白色标准闪光刺激暗适应眼,两次闪光刺激间隔15秒,仅记录第二个反应或平均第二次以后的反应; ④明适应ERG:单次闪光视锥细胞反应;⑤闪烁反应:主要反映视网膜明视系统的功能。 ERG的测量,按标准化要求,均应测定所选取信号的振幅与潜伏期。如①a波振幅:是指从基线到b波波谷底部的垂直距离,单位为:μν。②b波振幅:是从a波波谷到b波波峰的垂直距离,单位为μν。③OPs子波总振幅:各子波振幅为该子波波峰到该子波波谷的垂直距离,单位为μν。④a波峰时:是指从光刺激开始到a波波谷的水平距离,单位为ms。⑤b 波峰时:是从光刺激开始到5波波峰的水平距离,单位为ms。⑥OPs子波峰时:各子波峰时分别为从刺激开始到该子波波峰的水平距离,单位为ms。 (2)PERG的记录装置和标准要求: 1)电极:记录电极可采用角膜接触镜电极、金箔电极或微纤维电极,参考电极、地电极同常规FERG。 2)刺激模式:常选用条状光栅与黄斑棋盘方格。 3)测试程序:首先矫正屈光不正,在自然瞳孔下双眼或单眼固视图像中央,记录其电位变化。由于PERG反应的电位极小,多采用平均叠加技术以减少误差。 4)正常波形与主要成分:PERG的反应振幅很小,临床主要测定正相b波的振幅和峰时。

正常人闪光视网膜电图的特征

正常人闪光视网膜电图的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闪光视网膜电图在正常人的变化规律,以获得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法国Metrovision 公司生产的Vision Monitor 视觉诱发系统检测正常人53例73眼。F-ERG的5个标准反应,包括暗适应25dB弱光刺激时的反应、暗适应0dB强光刺激时的反应、振荡电位、明适应白色标准闪光刺激时的反应和明适应快速 重复闪烁光刺激的反应。按照10岁为一年龄组分成4组:20~29岁,20眼;30~39岁,22眼;40~49岁,19眼;50~60岁,12眼。比较4个年龄组振荡电位总振幅和a 波、b波的振幅及潜伏期。结果:F-ERG暗适应25dB弱光刺激时a波无明显反应,b波潜伏期为±,振幅为±μV;暗适应0dB强光刺激时a波潜伏期为±,振幅为-±μV,b波潜伏期为±,振幅为±μV;明适应白色标准闪光刺激时a波潜伏期为±,振幅为 -±μV,b波潜伏期为±,振幅为±μV;明适应快速重复闪烁光刺激b波的振幅为

±μV;震荡电位总振幅为±μV。随着年龄的增加,振荡电位总振幅和其余4个标准反应的b波振幅逐渐降低,a波振幅与年龄的增加无明显相关性,50~60岁年龄组a、b 波的潜伏期较其他组延长,但各年龄组两两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确定了正常人F-ERG的5个标准反应的正常值,并比较了振荡电位总振幅和a,b波振幅及潜伏期与年龄的关系,振荡电位总振幅和b波振幅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a波振幅与年龄的增加无明显相关性,50~60岁年龄组a,b波的潜伏期较其他组延长,但各年龄组两两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正常人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flash electroretinogram in normal subjects Abstract AIM: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ash Electroretinogram (F-ERG) in normal subjects so as to obtain normal reference : By using Vision Monitor

多焦视网膜电图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

多焦视网膜电图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 发表时间:2015-09-16T10:05:36.93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2期供稿作者:苗源蒋模 [导读] 贵州省遵义医学院 mf-ERG可提供较为客观的中心视力参考依据,对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苗源蒋模 (贵州省遵义医学院 563000) 【摘要】多焦视网膜电图是在传统视网膜电生理技术基础上发展来的一种新的视功能检查方法,可通过记录光诱导的视网膜生物电信号,灵敏而准确地反映黄斑区及其周围区域视网膜局部区域的功能。作为常规闪光视网膜电图的一种互补检查方法,多焦视网膜电图已被用于多种累及黄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预后的判断。现将近年来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多焦视网膜电图,眼疾病,眼外伤,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169-02 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mf-ERG),是一种主要用于记录中心30°黄斑区敏感区域的视网膜电信号的技术。一般将黄斑区中心视网膜划分为60或103个细小的区域,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计算机程序测量各对应局域局部的视网膜电反应。各局部反应波主要有三个成分,第一个负向波为N1波,紧接着的第二个正向波为P1波,P1波后的负向波为N2波。通过观察一阶反应波形的潜伏期及振幅密度,以及根据不同区域反应密度绘制的三维地形图,评估局部视网膜功能的变化[1]。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焦视网膜电图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作为一项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测的可靠性及可操作性正在进一步的提高。本文将近年多焦视网膜电图的临床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1 在视网膜及视网膜血管疾病的应用 1.1 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眼mf-ERG振幅密度与中心视网膜厚度以及中央视野敏感度有关,患眼的CRT变薄与mf-ERG振幅密度下降及CVFS 降低有明显联系,三者的线性回归分析亦支持相互之间存在相关性;同时对于经过咖啡单宁酸(chlorogenic acid)治疗3月后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尽管最佳矫正视力及视野检查并无明显变化,但mf-ERG一阶反应1-5环的振幅密度均较治疗前提升,而这一改善能够解释咖啡单宁酸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发挥了作用[2]。 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较早的研究主要采用联合mf-ERG与临床上常见的视觉评估—Humphery视野检查和OCT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检测。Abdelkader等人的研究显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mf-ERG的一阶反应整体振幅降低,一阶反应和二阶反应潜伏期的增加,潜伏期增加程度在CME与无CME组中均体现出与OCT显示的黄斑中心凹厚度的相关性[3]。其相关程度准确的反映了视网膜功能的改变。他们甚至可以通过mf-ERG检测体现糖尿病患者视网膜早期功能异常,可有助于监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但是mf-ERG一阶反应的振幅并未提示与糖尿病病程、血糖的相关性,仅表现为潜伏期的改变(2型糖尿病病史≥5年)[4]。说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功能的变化似乎发生在视网膜形态学变化之前,而mf-ERG则能够反映这一变化。 1.3 在羟氯喹毒性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前,羟氯喹毒性视网膜病变相关的mf-ERG研究较为热门,大多数研究均指出了在服用羟氯喹的患者mf-ERG波形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变,改变主要集中在振幅密度降低,尤其是三维图形中圆锥的锥差降低,中心部呈现特征性的低振幅密度[5],并且mf-ERG检查羟氯喹毒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阳性率(98.1%)高于10-2快速视野检查的阳性率(78.1%)及OCT检测的阳性率(9 2.9%),这一改变主要集中于每天服用羟氯喹剂量>6.5mg/kg的患者,对于≤6.5mg/kg/天的患者则不存在这一变化。 2 在黄斑病变中的应用 2.1 黄斑裂孔 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 IMH)发生后mf-ERG图形变化主要以裂孔区域波形减弱或消失,周边视网膜根据其是否存在视网膜脱离而表现为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呈正相关的增高趋势,至术后12月时1、2环P1波振幅密度均有增加,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其振幅密度同BCVA依然具有一致性,第3、4、5环P1波反应密度与术前比差异则不具有统计意义[6]。值得一提的是,在发生玻璃体视网膜牵引而未发生IMH时,mf-ERG已出现诸如1-3环反应密度下降,以及三维图中围绕黄斑水肿囊腔的波浪状改变,而这一变化可以用来作为是否应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解除牵引的参考指标之一[7]。 2.1 老年黄斑变性(AMD)湿性AMD患者与正常老年患者mf-ERG对比中可以看到在不同阶段的湿性AMD患眼中mf-ERG的N1波、P1波及N2波振幅密度依次下降,N2波潜伏期延长。而通过观察进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前后湿性老年黄斑变性mf-ERG及OCT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发现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随着注射后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至90天时不再变化,而mf-ERG在注射后30天第1环即产生明显变化,潜伏期延迟减少,并在随后扩展至第2环及第3环,至90天时,仍可观察到mf-ERG的变化,mf-ERG反应了在雷珠单抗注射后视网膜功能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在视网膜结构不再改变后,仍反应出视网膜功能产生了一定的提高[8]。 3 在眼外伤的应用 眼外伤合并视网膜震荡时,mf-ERG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在发生视网膜震荡早期,mf-ERG即出现各环N1、P1波振幅密度减低,但潜伏期较正常眼无明显变化。当眼底恢复正常后,mf-ERG的改变仍然会持续一定时间,这一时间长短和预后有密切关系。振幅密度恢复较快常常预后较好,而振幅密度恢复较慢甚至没有变化则提示较差的预后[9]。mf-ERG同样可以运用于眼外伤所致的黄斑裂孔,其结论接近于特发性黄斑裂孔,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在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随时间推移进行随访的一系列检查中,尽管OCT提示黄斑裂孔已区域闭合,mf-ERG均显示出裂孔区域及周边局部的持续性低反应密度区域,对应位置视野检查中亦存在相对暗点,提示mf-ERG反应外伤所造成的视网膜永久损伤[10]。因此,mf-ERG亦可应用于外伤后视功能的评估,尤其有助于外伤性黄斑裂孔及视网膜挫伤的诊断及评估。对于不能配合视力等主观检查的患者,如老人、婴儿、创伤性癔症患者等,mf-ERG可提供较为客观的中心视力参考依据,对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4 在青光眼中的应用 在青光眼动物模型中, mf-ERG四个象限的反应的振幅密度降低,程度与黄斑视网膜变薄程度并不一致,颞侧降低最为明显[11]。早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