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企业管理》复习要点参考答案

《农业企业管理》复习要点参考答案

《农业企业管理》复习要点参考答案
《农业企业管理》复习要点参考答案

一、判断是非题

1.企业通常是指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通过商品或劳务交换去满足社会需要从而取

得盈利,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2.只有以土地为投入要素直接经营农、林、牧、渔业的经济组织才是农业企业。(×)

3.农业企业按产业链的长短可分为种植业企业、林业(园艺)企业、畜牧业企业、水产企业、农产品

加工企业五种类型。(×)

4.农业企业按大农业的范围可分为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经营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服务企

业四种类型。(√)

5.生存是企业最低级的或最基本的目标。(√)

6.承包经营是指在不改变财产所有权的前提下,资产所有者将其资产出租给承租者使用,并定期收取

租金的一种经营方式。(×)

7.公司制企业的缺点之一是设立手续复杂,组建费用较高。(√)

8.合伙企业的优点有:资金来源较多,较长的企业寿命,设立简单,税收负担较轻等。(√)

9.独资企业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清偿责任。(×)

10.合伙企业需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

11.企业制度是指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

12.在公司制度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密切结合,资本家既是资本的所有者,又是直接支配者。(×)

13.在公司制度中,股东(终极所有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法人以其掌握的全部财产

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14.有限责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特征。(√)

15.破产是指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法院依法将其全部财产抵偿其所欠各种债务,并依法免除其

无法偿还的债务的一种法律行为。(√)

16.只有债权人才能申请企业破产。(×)

17.跨国公司属于契约联合型企业组织。(×)

18.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单体型企业组织。(√)

19.战略联盟公司属于资产联合型企业组织。(×)

20.战略联盟公司组织是指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通过电子手段、信息技术、平台建设等而临时组成的

暂时性网络式联盟组织。(√)

21.广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22.企业文化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伦理、习俗习惯、规章制度、精神风貌等,其中价值观处于

核心的地位。(√)

23.业务层战略是企业的职能管理部门战略。(×)

24.总体战略是在充分考虑资源能力和协同作用的条件下,解决企业应在哪些经营领域里从事生产经营

活动的问题。(√)

25.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目的在于确认有限的可以使企业受益的机会以及企业应该回避的威胁。(×)

26.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宏观环境分析和产业环境分析。(√)

27.企业战略成功与否,企业所拥有的外部资源是关键。(×)

28.核心能力积累的关键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不断训练中增加企业的专用资产和不可模仿的隐性知

识等。(√)

29.专业经营是指农业企业只从事一个生产部门、一种产品或一个生产环节的经营。(√)

30.综合经营的缺点是缺乏应变能力。(×)

31.经营计划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具体化,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行动准则。(√)

32.滚动计划法能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边执行、边修正,使长期计划能保持对年度计划的指导作用。

(√)

33.经营风险指由不确定因素导致经营者蒙受风险损失的可能性。(×)

34.风险报酬是指风险项目收益高于无风险项目收益的额外收益。(√)

35.企业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分析公司的外部风险,制定系统的管理策略来处理这些风险,从而提高公司

的盈利能力和实现企业的目标。(×)

36.土地租赁经营是指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由出租方将土地的经营权或使用权出租给承租方经营,由

承租方向出租方支付租金。(√)

37.两田制属于土地的股份经营方式。(×)

38.土地、水利、劳动力并称农业企业的三大生产要素。(×)

39.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土地自然属性的反映,是在人类利用土地的过程中产生的。(×)

40.农业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土地开展种植业经营。(×)

41.土地租赁是指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由出租方将土地的经营权或使用权出租给承租方经营,由承租

方向出租方支付租金。(√)

42.对无形资产进行计价入账,应当从开始使用之日算起。(√)

43.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是企业的资源配置力。(√)

44.农业信息技术不属于现代农业高新技术。(×)

45.技术资源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掌握或拥有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等技术

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46.工资是直接薪酬的一部分。(√)

二、单项选择题

1.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D )。

A.模拟实验法 B.定性分析法 C.定量分析法 D.动态分析法

2.农业企业双层经营的"双层"是指( D )

A.投资主体和承包人 B.所有者和承租方

C.出资方和劳务方 D.集体和家庭

3.由一定人数(自然人或法人)以上集资并依法成立的以盈利为目的法人企业称( D )。

A.独资企业 B.合伙企业 C.合作企业 D.公司制企业

4.下列哪个不是农业企业的目标( C )

A.发展 B.生存 C.竞争 D.盈利

5.企业的最高目标是( C )。

A.生存 B.赢利 C.发展 D.服务社会

6.农业企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A )。

A.经济基础诸要素的良好组合 B.农业企业中生产力诸因素的合理组织

C.生产关系诸方面的正确调节 D.上层建筑的适时调整

7.企业制度外在表现为企业组织形态,其中,( D )是企业制度演变中的最重要内容。

A.家庭手工业制度 B.工场手工业制度 C.工厂制度 D.公司制度

8.下列不属于现代农业企业的特征是( B )。

A.生产立体化 B.资本集约化 C.经营综合化 D.发展外向化

9.下面不属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 )

A.产业专业化 B.经营多样化C.经营国际化 D.跨国公司合作化

10.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 A )制度。

A.产权 B.法人 C.公司 D.规章

1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是( B )制度。

A.产权 B.法人 C.公司 D.规章

12.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C )制度。

A.产权 B.法人 C.公司 D.规章

13.公司制度和工厂制度的区别不包括( B )

A.企业性质不同 B.规模不同C.适用范围不同 D.两权结合不同

14.法人治理结构不包括( B )

A.董事会 B.工会组织C.股东大会 D.高级经理人员

15.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B )。

A.股东 B.股东大会 C.董事会 D.经理层

16.公司的决策、管理机构是( C )。

A.股东 B.股东大会 C.董事会 D.经理层

17.公司的日常管理与执行机构是( D )。

A.股东 B.股东大会 C.董事会 D.经理层

18.下列不属于企业法律组织形式的是( D )

A.独资企业 B.合伙企业C.公司企业 D.外资企业

19.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形成的有层次的企业联合组织称( D )。

A.特许连锁经营企业 B.联营企业组织 C.战略联盟公司组织 D.企业集团

20.下列属于单体型企业组织的企业组织形式是( B )。

A.特许连锁经营企业 B.股份有限公司 C.跨国公司 D.企业集团

21.下列属于契约联合型企业组织的企业组织形式是( A )。

A.特许连锁经营企业 B.股份有限公司 C.跨国公司 D.企业集团

22.下列属于资产联合型企业组织的企业组织形式是( C )。

A.特许连锁经营企业 B.股份有限公司 C.跨国公司 D.联营企业

23.以下哪个不属于广义的企业文化范畴( C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科技文化 D.制度文化

24.企业文化的核心是( B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科技文化 D.制度文化

25.企业文化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理论体系,其中中层文化是( D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科技文化 D.制度文化

26.企业文化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理论体系,其中外层或表层文化是( A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科技文化 D.制度文化

27.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其中S表示( A )。

A.竞争优势 B.竞争劣势 C.机会 D.威胁

28.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其中O表示( C )。

A.竞争优势 B.竞争劣势 C.机会 D.威胁

29.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核心和重点是( C )分析。

A.社会环境 B.经济环境 C.产业环境 D.技术环境

30.在波士顿矩阵四种产品中,“利润高、稳定、增长中,现金流:中”的产品称之( A )产品。

A.明星 B.现金牛 C.问题 D.瘦狗

31.在波士顿矩阵四种产品中,“利润高、稳定,现金流:高、稳定”的产品称之( B )产品。

A.明星 B.现金牛 C.问题 D.瘦狗

32.在波士顿矩阵四种产品中,采用选择性投资战略的产品是( C )产品。

A.明星 B.现金牛 C.问题 D.瘦狗

33.在波士顿矩阵四种产品中,采用维持战略的产品是( B )产品。

A.明星 B.现金牛 C.问题 D.瘦狗

34.在波士顿矩阵四种产品中,采用撤退战略的产品是( D )产品。

A.明星 B.现金牛 C.问题 D.瘦狗

35.从层次结构上来划分,下列战略类型中不属于企业经营战略的是( D )。

A.企业总体战略 B.经营领域战略C.职能部门战略 D.发展型战略36.下列不属于企业竞争战略的类型是( B )战略。

A.成本领先 B.横向一体化发展 C.集中化 D.最优成本供应商

37.下列不属于企业竞争战略的类型是( D )战略。

A.成本领先 B.差异化 C.集中化 D.单一产品发展

38.使企业在某一行业或某一细分行业内,确立其市场地位和发展态势的战略是( A )。

A.经营领域战略 B.企业总体战略C.职能部门战略 D.紧缩型战略39.当企业已在同行业经营领域处于优势地位或当企业所在行业发生剧烈变化,为了保证企业在变动中不

至处于被动地位,应采取哪种战略( A )

A.发展型战略 B.紧缩型战略 C.低成本战略 D.稳定型战略40.横向一体化战略指( B )。

A.发展单一产品为主,以快于以往增长速度来扩大企业目前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利润和市场份额B.购买竞争对手的资产,或与之联合组成企业集团共同经营,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C.一种向前、后两个方向扩展企业当前业务的增长型战略

D.一种增加与企业现有产品或服务显著不同的新产品或服务的增长型战略

41.下列不属于企业经营规模决策的方法是( C )战略。

A.盈亏平衡法 B.期望损益值法 C.资金时间价值分析法 D.保本分析法

42.企业长期经营计划的时间跨度一般为( D )。

A.1年以内 B.1~2年 C.2~4年 D.5年以上

43.企业中期经营计划的时间跨度一般为( C )。

A.1年以内 B.1~2年 C.2~4年 D.5年以上

44.企业短期经营计划的时间跨度一般为( A )。

A.1年以内 B.1~2年 C.2~4年 D.5年以上

45.因为管理中的其他职能都是为了促进、保证目标的实现,只能在计划工作确定了目标之后才能进行,

这体现了农业企业经营计划的( B )特点。

A.目标性 B.主导性 C.普遍性 D.效益性

46.由于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复杂过程,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难以预

料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在农业企业经营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应注意遵守( C )原则。

A.生产指标 B.统筹安排 C.动态弹性 D.市场导向

47.综合平衡法是编制经营计划常用的方法。下列不属于农业企业综合平衡的内容是( D )。

A.产销(供需)平衡 B.企业内各部门间平衡 C.产能平衡 D.农业产业间平衡

48.风险项目收益高于无风险项目收益的额外收益是( B )。

A.风险损失 B.风险报酬 C.风险利润 D.经营风险

49.下列属于宏观领域中经营风险的识别的具体方法是( B )。

A.流程图分析 B.可行性分析 C.因果分析 D.专家调查法

50.下列属于宏观领域中经营风险的识别的具体方法是( B )。

A.流程图分析 B.背景分析 C.资产负债分析 D.因果分析

51.下列属于微观领域中经营风险的识别的具体方法是( D )。

A.投入产出分析 B.统计预测分析 C.决策分析 D.流程图分析

52.下列属于微观领域中经营风险的识别的具体方法是( D )。

A.可行性分析 B.投入产出分析 C.背景分析 D.资产负债分析

53.在对集体所有的土地经行征用的时候,应当严格按照那个法规来进行:( B )

A.物权法 B.土地管理法

C.农村土地承包法 D.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54.在对四荒地进行租赁经营时,不属于其运作过程的是( C )

A.评估作价,组织投标 B.签订合同,依法公证

C.纳入乡镇合作基金会专户管理 D.加强服务,管好资金

55.农户在进行股利分配时,对所拥有土地股份不能进行( C )

A.继承 B.买卖 C.退兑 D.转让

56.衡量土体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A )

A.土地的生产率 B.土地功能的永久性

C.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D.土地的利用率

57.下列工作不属于劳动集约型的是( C )

A.改良土壤 B.兴修农田水利

C.增加化肥农药使用量 D.修建水库

58.为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属于按经济用途划分的是( D )。

A.使用中的固定资产 B.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C.自由固定资产 D.经营性固定资产

59.不属于流通性流动资产的是( A )。

A.生产资金 B.结算资金 C.产品资金 D.货币资金

60.对员工进行适当的激励,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下列不属于内在激励的是( A )。

A.进行计件工资激励 B.满足员工的兴趣爱好

C.成就感 D.自我价值实现需求

61.新产品由于其决策方式不同,则属于根据新产品的新颖程度划分的是( A )。

A.改进新产品 B.国际新产品 C.国家新产品 D.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

62.新产品开发是一项科学性极强的工作,下列不属于其形成阶段的是( D )。

A.市场调研 B.产品构思 C.正式上市 D.产品的再研发

63.下列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土地( D )。

A.资源供给的稀缺性 B.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C.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D.面积的有限性64.对员工进行适当的激励,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下列不属于内在激励的是( A )。

A.进行计件工资激励 B.满足员工的兴趣爱好 C.成就感 D.自我价值实现需求65.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是( D )。

A.企业的增值力 B.企业的内聚力 C.企业的组织活力 D.企业的资源配置力66.下列不属于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是( D )。

A.农业生物技术 B.农业信息技术 C.设施农业技术 D.新繁殖技术

67.新产品由于其决策方式不同,则属于根据新产品的新颖程度划分的是( A )。

A.改进新产品 B.国际新产品 C.国家新产品 D.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

68.新产品开发是一项科学性极强的工作,下列不属于其形成阶段的是( D )。

A.市场调研 B.产品构思 C.正式上市 D.产品的再研发

三、问答题

1.什么是农业企业的承包经营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

承包经营: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企业投资主体把所有的资产经营权按约定条件,承包给承包人经营的一种特定经营形式。

双层经营:即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分散经营构成农业经营的两个层次,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2.什么是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出资者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利润共享、风险共担,并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的经营实体

3.有限责任公司有什么特点?

①股东对公司仅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资产对其债务承担全部清偿责任。

②股东人数较少且有严格的上限。《公司法》规定:股东必须在2~50人之间。

③不得发行股票。

④股份不得任意转让。

⑤“两权”常常合二为一。

⑥账目可以不公开。

4.农业企业的经营要素有哪些?

包括:有形要素(土地、物资、设备、人力资源)与无形要素(技术、信息)

5.试述经营与管理的的区别与联系

经营与管理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经营的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盈利,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以利于经营目标的实现

经营的核心在于市场,是以决策为重点;管理的核心在于生产要素及经营过程等具体的事物,是以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核算为重点

经营的侧重点在于对企业外部市场环境条件的协调;管理的侧重点在于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和工作的组织。

6.简述农业企业的特征。

经营对象:农作物和农产品

经济效益:较大的不确定性

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规模可大可小

经营周期较长

经营活动分散带来复杂性

7.农业企业的经营形式有哪些?

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经营、集团化经营、双层经营

8.简述企业制度发展演变经历的四种形态。

(1)家庭手工业制度 (2)工场手工业制度 (3)工厂制度(4)公司制度

9.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特征。

现代企业是产权分化型企业,是终极所有权相对边缘化,以法人财产权为核心的委托-代理型企业

10.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由若干具体制度组成的一种企业制度。

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法人产权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组织领导制度、内部管理制度、企业破产制度

11.简述有限责任的含义。

现代企业的有限责任制度是指企业与出资者各方,对企业债务清偿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均为有限的一种制度安排。

投资者在企业设立时负有按协议履行规定出资额的义务和责任。设立后的企业则对投资者的出资及其形成的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

在企业破产清盘时,企业要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所负债务承担清偿责任,投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金额为限,承担债务清偿责任。

12.简述现代企业的组织领导制度。

现代企业通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来行使领导职能。

所谓法人治理结构,是指由股东会、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三层管理组织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13.简述农户家庭经营组织创新的制约因素。

制约农户家庭经营组织创新的因素有: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缺乏弹性、土地使用权流转不畅、产业链延伸较困难14.简述企业内部对组织创新需求的动力。

企业内部对组织创新的渴望来源于:◆战略调整◆规模经济◆企业技术进步◆企业功能的变化◆企业文化的推动

15.企业文化具有什么功能?

企业文化具有如下功能:1.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3.优化功能;4.协调功能;5.造型功能;6.辐射功能

16.什么是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企业在不断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建立在共同信仰和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并为企业全体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群体意识

17.简述企业经营战略的构成内容。

企业经营战略主要由四方面内容构成:战略方针、业务范围、成长方向和战略对策

18.简述企业经营战略的特征。

企业经营战略的特征:(1)全局性;(2)长远性;(3)竞争性;(4)纲领性;(5)风险性;(6)稳定性

19.用SWOT法进行企业经营环境的机会分析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应考虑问题:市场中有什么适合我们的机会?可以学什么技术?可以提供什么新的技术/服务?可以吸引什么新的顾客?

怎样可以与众不同?组织在5-10年内的发展?

20.波特五力模型中的“五个方面的竞争压力”是什么?

“五力”即:行业中现有竞争者的压力、供应者的压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压力、消费者的压力21.什么是企业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特殊的技能(包括技术的、管理的等)以及相关的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品牌资源、企业文化等)组合成的一个综合体系,是企业独具的,与他人不同的一种能力。

企业持续竞争的源泉和基础在于核心能力。

22.简述企业总体战略中的发展型战略的内涵及特点。

发展型战略又称扩张型战略,指企业扩大原有主要经营领域的规模,或向新的经营领域开拓的一种战略。

其核心是利用企业竞争优势,谋求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特点:投入更多资源;扩大产销规模;提升竞争地位;提高现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用新产品开辟新市场

23.试述确定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方针的依据。

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方针确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内外因素条件:

企业外部因素:国家相关农业产业政策与指导规划;农业区划的基本特点;农产品市场状况和企业所在行业水平等等企业内部条件:企业自身经济、管理和技术条件,主要包括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研发能力、技术水平等24.试述确定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方针的原则。

(1)发挥优势原则。发挥优势就是要从本地区、本企业实际出发,合理安排生产项目,以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2)市场导向原则。农业企业应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在做好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力把握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按照市场供求及其价格变化来安排生产,按需求量的大小来确定产量。

(3)综合利用原则。只有综合利用才能做到物尽其用,提高经济效益

(4)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经营方针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平衡,这样经营方针才能更好地起指导作用

25.简述农业项目投资的特殊性特点。

(1)综合性强。(2)资源限制性较强。(3)效益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4)项日内容广泛,投资时间长,见效慢。

26.经营计划的概念及其作用。

经营计划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具体化,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行动准则。

其作用有:指导作用、协调作用、控制作用、鼓舞作用

27.风险管理的8要素是什么?

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活动、内部环境

28.简述经营风险三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经营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

风险因素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事故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风险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坐标的减少,是风险事故的直接后果。

29.简述经营风险处置的原则。

经营风险处置的原则:(1)风险和报酬相均衡。(2)采用的方法与企业承受能力相适应。(3)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统一。30.简述土地承包经营的形式。

我国现阶段承包土地仍应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同时存在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主要有:“两田制”、投标承包、抵押承包、双向承包

31.论述土地转包的意义。

土地转包优化了生产力要素的组合,有利于劳动力、土地及其他生产要素的合理使用

有利于农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专业化和商品化

土地使用权的适当流转,有利于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土地规模经营效益

随着规模的扩大,对各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才能产生,农业技术进步也才能有动力

32.简述土地集约经营的基本标志。

土地集约经营的基本标志是高投入、高成本、高产量、高收益,用较少的土地和较高的技术,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

2006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江苏版)

2006年高考历史试卷(江苏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右边示意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吴越争霸 D.葵丘会盟 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B.倭奴国奉贡朝贺: C.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D.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3.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A.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B.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C.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D.青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 4.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5.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B.科举试卷仅从信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旁行糊名法 6.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洪仁歼的《资豉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7.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①②③B.⑦③C.⑦③④D.③④ 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A.一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9.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同腰序捧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⑦“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制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③①④②D.②④①③ 10.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

高一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元素知识点

高一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元素知识点 1.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包含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六种元素.因为钫是人工放射性元素,中学化学不作介绍. 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相似性: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为8个电子(其中Li原子次外层只有2个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总是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显+1价. 递变性:Li、Na、K、Rb、Cs等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失电子水平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1)颜色:银白色金属(Cs略带金色光泽). (2)硬度:小,且随Li、Na、K、Rb、Cs,金属的硬度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之间的作用力逐渐减弱所致.碱金属的硬度小,用小刀可切割. (3)碱金属的熔点低.熔点的锂为180.5℃,铯的熔点是28.4℃.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4)碱金属的密度小.Li、Na、K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碱金属的密度逐渐增大.但钾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出现“反常”现象.这是因为金属的密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原子质量,另一方面是原子体积,从钠到钾,原子质量增大所起的作用小于原子体积增大的作用,所以钾的密度反而比钠的密度小. 4.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碱金属与钠一样都是活泼的金属,其性质与钠的性质相似.但因为 碱金属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其金属活泼性有所差异,化合物的性质也有 差异. (1)与水反应 相似性: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2R+2H2O=2ROH+H2↑(R代表碱金属原子) 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与水反应的剧烈水准增大,生 成物的碱性增强. 例如:钠与冷水反应放出热量将钠熔化成小球,而钾与冷水反应时,钾球发红,氢气燃烧,并有轻微爆炸.LiOH是中强碱,CsOH是碱. (2)与非金属反应 相似性:碱金属的单质可与绝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物都是 含R+阳离子的离子化合物. 递变性:碱金属与氧气反应时,除锂和常温下缓慢氧化的钠能生成 正常的氧化物(R2O)外,其余的碱金属氧化物是复杂氧化物. 4Li+O2=2Li2O 4Na+O2 2Na+O2 Na2O2 (过氧化钠,氧元素化合价-1) K+O2 KO2 (超氧化钾) (3)与盐溶液反应 碱金属与盐的水溶液反应时,首先是碱金属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生成的碱可能再与盐反应. 特别注意:碱金属单质都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较不活泼金属.如:

磁场中的原子复习要点及答案说课讲解

磁场中的原子复习要 点及答案

第六章 在磁场中的原子 基本练习 (1)在正常塞曼效应中,沿磁场方向观察时将看到几条谱线: A .0; B.1; C.2; D.3 (2)正常塞曼效应总是对应三条谱线,是因为: A .每个能级在外磁场中劈裂成三个; B.不同能级的郎德因子g 大小 不同; C .每个能级在外场中劈裂后的间隔相同; D.因为只有三种跃迁 (3)B 原子态2P 1/2对应的有效磁矩(g =2/3)是 A. B μ33; B. B μ3 2; C. B μ32 ; D. B μ22. (4)在强外磁场中原子的附加能量E ?除正比于B 之外,同原子状态有关的因子有: A.朗德因子和玻尔磁子 B.磁量子数、朗德因子 C.朗德因子、磁量子数M L 和M J D.磁量子数M L 和M S (5)塞曼效应中观测到的π和σ成分,分别对应的选择定则为: A ;)(0);(1πσ±=?J M B. )(1);(1σπ+-=?J M ;0=?J M 时不出现; C. )(0σ=?J M ,)(1π±=?J M ; D. )(0);(1πσ=?±=?S L M M (6)原子在6G 3/2状态,其有效磁矩为: A . B μ3 15; B. 0; C. B μ25; D. B μ215- (7)若原子处于1D 2和2S 1/2态,试求它们的朗德因子g 值:

A.1和2/3; B.2和2/3; C.1和4/3; D.1和2 (8)由朗德因子公式当L=S,J≠0时,可得g值: A.2; B.1; C.3/2; D.3/4 (9)由朗德因子公式当L=0但S≠0时,可得g值:】 A.1; B.1/2; C.3; D.2 (10)如果原子处于2P1/2态,它的朗德因子g值: A.2/3; B.1/3; C.2; D.1/2 (11)某原子处于4D1/2态,若将其放于弱磁场中,则能级分裂为: A.2个; B.9个; C.不分裂; D.4个 (12)判断处在弱磁场中,下列原子态的子能级数那一个是正确的: A.4D3/2分裂为2个; B.1P1分裂为3个; C.2F5/2分裂为7个; D.1D2分裂为4个 (13)如果原子处于2P3/2态,将它置于弱外磁场中时,它对应能级应分裂为: A.3个 B.2个 C.4个 D.5个 (14)态1D2的能级在磁感应强度B的弱磁场中分裂多少子能级? A.3个 B.5个 C.2个 D.4个 (15)钠黄光D2线对应着32P3/2→32S1/2态的跃迁,把钠光源置于弱磁场中谱线将如何分裂: A.3条 B.6条 C.4条 D.8条 (16)碱金属原子漫线系的第一条精细结构光谱线(2D3/2→2P3/2)在磁场中发生 塞曼效应,光谱线发生分裂,沿磁场方向拍摄到的光谱线条数为

房建注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必修课考试试题及答案5(80道题)

单选题 1、题目:以下哪项,项目的建设可以不进行招标()。 选项: A. 停建或者缓建后恢复建设的单位工程,且承包人未发生变更的,B. 大型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项目,C.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D. 采购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 请选择: A B C D 2、题目:以下关于监理合同变更的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在监理合同履行期间,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监理单位提出变更合同要求后即可以变更合同,B.监理合同生效后,如果实际情况发生变化使得监理单位不能完成部分工作时,监理单位应立即通知建设单位,C.在监理合同履行期间,因法律法规、标准颁布或修订导致监理与相关服务的范围、时间发生变化时,应按合同变更对待,D.因非监理单位原因造成工程投资额或建筑安装工程费增加时,监理与相关服务酬金的计算基数便发生变化, 请选择: A B C D 3、题目: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督管理、协调和决策,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确定的质量标准,是()的质量控制目标。 选项: A. 建设单位,B. 设计单位,C. 施工单位,D. 监理单位,,,,,,,,,,,,,,,,,, 请选择: A B C D 4、题目: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下列选项中()不是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责任和义务。 选项: A. 向施工单位提供有关资料,B. 及时报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C.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D. 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 请选择: A B C D 5、题目: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的提交方是()。 选项: A.项目业主 ,B.咨询工程师,C.工程承包商,D.项目使用人, 请选择: A B C D

2017 2018年九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九年级历史试卷2018.1) (分。50全卷考试时间为分钟,满分100说明:1. 本次考试分试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考生只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2.) 分。3分,共7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他生活在巨人辈出的时代,他的祖国曾宣称:我们宁愿失去一百个印度,也不愿缺少一个他。他1. 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西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的代表作品是A.《蒙娜丽莎》 B.《俄底浦斯王》 C.《哈姆雷特》 D.《天方夜谭》 2.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亚历山大东征B.郑和下西洋C.丝绸之路开通D.新航路的开辟 3.“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下列对这一“变化”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他此时正在运送大批外国雇佣兵,来从事其制造死亡、荒凉和暴政的勾当……他已完全不配当一个文明国家的元首。”这句话节选自美国的《独立宣言》,这里的“一个文明国家”指的是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西班牙 5.《大国崛起?美国》中的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他们分别领导了美国的 A.独立战争、南北战争B.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C.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A.处死了国王 B.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C.打败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D.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作出的贡献有 ①颁布《民法典》②领导法国赢得独立 ③打击欧洲封建势力④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8.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里“新的时代”是指 A.蒸汽时代B.文艺复兴时代C.殖民时代D.火车时代 9. 1963年美国黑人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说到:“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就像一束巨大灯塔所放射出来的希望之光,就像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的黎明。”马丁·路德·金所说的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华盛顿B.拿破仑C.林肯D.亚历山大二世10.“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尝试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建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九年级历史第1 页(共5 页)

高一化学《碱金属元素》知识点详解

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新课指南 1.掌握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理解它们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递变规律. 2.掌握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金属钠和钾以及它们的离子的操作技能. 3.通过学习碱金属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本节重点: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跟原子结构的关系. 本节难点: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跟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材解读精华要义 相关链接 1.钠的原子结构 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11个电子,分三层排布,最外层有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2.钠的典型化学反应 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够与多种物质反应.钠单质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还原性. 知识详解 知识点1 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从下表可以看出,锂、钠、钾、铷、铯的原子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是相同的,都是1个电子.这个电子对原子半径的大小是有影响的,一旦失去这个电子变成离子,离子半径就显著地比原子半径小了.例如,钠原子的

半径是1.86×10-10m,钠离子的半径则为0.97×10-10m. 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锂钠钾铷碱金属 项目 元素符号Li Na K Rb Cs 电子层结构 Ⅰ相同点: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 Ⅱ递变规律(从锂到铯):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知识点2 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里都以化合态存在,它们的金属由人工制得.下表列出了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 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 小结①相似性:碱金属除铯略带金色光泽外,其余都呈银白色.碱金属都比较柔软,有延展性,它们的密度 都比较小(Li、Na、K的密度小于1 g/cm3,Rb、Cs的密度大于1 g/cm3),熔点较低(Li大于100℃,其余小于 100℃),铯在气温稍高的时候,就呈液态.它们的导热、导电的性能都很强.碱金属,特别是锂、钠、钾,是 金属中比较轻的. ②递变规律(从Li→Cs):密度呈增大趋势(但K

碱金属单元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碱 金 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钠着火燃烧时,可用下列哪种物质灭火( ) ①泡沫灭火器 ②干粉灭火器 ③水 ④沙土 A .①② B .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2.在下列反应中,22O Na 只表现出强氧化性的是( ) A .2322 222 2O CO Na CO O Na ++ B .42222 MnO Na MnO O Na + C .↑+++2 242422222 2O O H SO Na SO H O Na D .O H O Mn Na H MnO O Na 22242285210 1625+↑+++++++- 3.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有固定熔点的是 A .烧碱 B .聚乙烯 C .漂白粉 D .氯化铵 4.下列各项中的“黄色”,不属于因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现象的是( ) A .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呈黄色 B .用玻璃片靠近在玻璃导管口燃着的硫化氢的火焰,玻璃片上附有的固体呈现黄色 C .久置的碘化钾溶液呈黄色 D .食盐在无色的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 5.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候德榜在20世纪20年代所创立的“候氏制碱法”誉满全球,“候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下列的( ) A .NaOH B .32CO K C .32CO Na D .3NaHCO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有一种向温室内定期施放2CO 的方法是:将工业废稀42SO H 按1:4用水稀释后,盛放在塑料桶内悬挂于1.2米的高处,每天向桶内加入适量的某物质。下列物质中最适宜加入的是( ) A .粉末3CaCa B .32CO Na 粉末 C .34HCO NH D .3BaCO 粉末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32 Fe Fe Fe B .漂白粉溶液中通 入过量二氧化碳:

公共课程考试必修课答案

(A接触传播)是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A邪犯肺卫)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主症为发热,咽痛,头身疼痛,咳嗽少痰,乏力倦怠,纳食呆滞等 (C.正虚邪陷)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治法为回元固脱,解毒开窍 (D.阳气暴脱证)黄热病的表现为身热骤降,面色苍白,气短息微,大汗不止,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肌肤斑疹或见各种出血。舌质淡红,脉微欲绝(D.以上均是)等医疗器具和物品要实行专人专用 (D.正虚邪恋)的推荐方剂为沙参麦门冬汤合竹叶石膏汤 (D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灵长类动物)为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源。 (邪犯肺卫)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主症为发热,咽痛,头身疼痛,咳嗽少痰,乏力倦怠,纳食呆滞等 2007年,首次在西太平洋国家密克罗尼西亚的(D.稚普岛)发生寨卡病毒疫情暴发 AAAAAAAAAAA 埃博拉病毒100℃( B 5分钟)即可灭活病毒 埃博拉病毒60℃灭活病毒需要(小时) 埃博拉病毒60℃需(A 1 )小时灭活 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对象不包括(A家禽)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C.狐蝠科的果蝠) 埃博拉病毒对(A、红外线)不敏感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C中度)抵抗力 埃博拉病毒对人不致病的类型为(E.菜斯顿型) 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B次氣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埃博拉病毒墓因组编码为(C 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属(D丝状)病毒科 埃博拉病毒在室温及4℃存放(A 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埃博拉病毒中(C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 埃博拉出血热病程5-7曰可出现麻疹样皮疹,以(D,肩部、手心和脚掌)多见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病理特点是(C.肝细胞点、灶样坏死)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C、2-21天)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一般为(C 5-12天) 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措施中有误的是(C.禁止血液净化治疗)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严格执行(C首诊医师负责制) 埃博拉出血热非重病患者发病后(D2周)逐渐恢复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病房地面(A每天)使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病房物体表面如床头柜、水龙头、门把手以及各种台面等,用(C 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它符合要求的表面消毒剂擦拭消毒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戴(D医用防护口罩) 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当在(A、2小时)之内通过传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接触之日起至第(D、21天)结束。

历史考试大题以及答案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坏处:给中华民族带来主要的是发展进步的障碍: 1、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了索赔款,抢掠 财富,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完整的主权。 3、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 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在经济上形成了对它们的依附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4、在传教的名义下,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好处:客观上也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1、新思想到来。(启蒙思想、资本主义民主思想、西方政法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等等) 2、民族觉醒与民族爱国主义(国家重新回到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格局,共同为民族解放努力) 3、新的科学技术 2、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 1、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历史意义】 1、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2、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这次会议在极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跟第10题一样) 4、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作用: 积极:1、虽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消极:1、有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 2、经营管理腐败

(完整版)碱金属元素知识点整理

第五讲碱金属元素 1.复习重点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焰色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碱金属元素相似性递变性 2.难点聚焦 (1)碱金属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O、1)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锂、钠、钾、铷、铯在性质上的相似性,碱金属都是强还原剂,性质活泼。具体表现在都能与 2 Cl、水、稀酸溶液反应,生成含R+(R为碱金属)的离子化合物;他们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是强碱; 2 O 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大,失电子渐易,还原性渐强,又决定了他们在性质上的递变性。具体表现为:①与 2 H O反应越来越剧烈,③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②与 2 CsOH RbOH KOH NaOH LiOH >>>>; (2)实验是如何保存锂、钠、钾:均是活泼的金属,极易氧化变质甚至引起燃烧,它们又都能与水、水溶液、醇溶液等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是易燃易

爆物质,存放它们要保证不与空气、水分接触;又因为它们的密度小,所以锂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或封存在固体石蜡中,而将钠、钾保存在煤油中; (3)碱金属的制取:金属Li 和Na 主要是用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取;金属K 因为易溶于盐不易分离,且电解时有副反应发生,故一般采用热还原法用Na 从熔融KCl 中把K 置换出来(不是普通的置换,而是采用置换加抽取的方法,属于反应平衡);铷和铯一般也采用活泼金属还原法制取。 (4).焰色反应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所用火焰本身的颜色要浅,以免干扰观察. (2)蘸取待测物的金属丝本身在火焰上灼烧时应无颜色,同时熔点要高,不易被氧化.用铂丝效果最好,也可用铁丝、镍丝、钨丝等来代替铂丝.但不能用铜丝,因为它在灼烧时有绿色火焰产生. (3)金属丝在使用前要用稀盐酸将其表面的氧化物洗净,然后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以除去能起焰色反应的少量杂质. (4)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因为钾中常混有钠的化合物杂质,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黄色火焰,以看清钾的紫色火焰. 3. 例题精讲 例1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Li 6.9,Na 23,K 39,Rb 85。今有某碱金属M 及其氧化物2M O 组成的混合物10.8 g ,加足量水充分反应后,溶液经蒸发和干燥得固体16 g ,据此可确定碱金属M 是[ ] A 、Li B 、Na C 、K D 、Rb 解析 设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当设混合物全是碱金属或全是碱金属氧化物时有如下关系: 22222M H O MOH H +=+↑ 222M O H O MOH += 10.8 g →10.8×[(A +17)/A]g 10.8 g →10.8×[2(A +17)/(2A +16)]g 但实际上该混合物中碱金属及其氧化物都存在,则可建立不等式:[10.8(17)/]16[10.8(17)/(8)]A A A A ?+>>?++。 解得:35.3>A >10.7,从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可知该碱金属只能是钠。 答案 B 例2 为了测定某种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足量的水)的总质量为ag 。将质量为bg 的某碱金属单质放入水中,立即塞紧瓶塞,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cg 。

碱金属(复习课)

碱金属(复习课) 备课人:黄军备课时间:2012-2-18 第四章碱金属 一、考纲要求 1.掌握钠的重要性质,了解钠的保存和重要用途. 2.掌握钠的氧化物的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及Na2CO3与NaHCO3的联系与区别. 3.掌握碱金属的性质,理解碱金属原子结构与性质递变规律,掌握用焰色反应检验金属钠和钾及其离子的操作技能. 二、知识结构

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1.通过钠的化学性质的学习,能正确分析钠长久露置于空气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现象和原 理. 2.通过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及实质的学习,能正确分析钠与酸溶液、盐溶液、碱溶液反应时的现象及实质. 3.通过Na 2O 2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能正确分析Na 2O 2在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得失及所起的作用. 4.通过Na 2O 2、NaHCO 3、NaOH 的性质的学习,掌握有关Na 2O 2与NaHCO 3混合加热 、NaOH 与NaHCO 3.混合加热类型习题的计算. 四、能力训练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其中最多的是碳酸钠 B.运用钠蒸气放电发光的性质,制造的高压钠灯能发出强烈的白炽光,其射程远,穿透力强 ,可作航船的探照灯. C.单质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钼等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氧化出来. D.钠着火后,可用砂子灭火,不能用水,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知识点:钠在自然界中存在.钠的化学性质和钠的用途. 能力点:再现能力、辨别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将一块金属钠投入到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看到的现象是:( ) A.置换出金属钙而有固体析出 B.置换出氢气单质 C.反应比在水中剧烈、引起燃烧 D.溶液变浑浊,并放出气体 知识点: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原理、平衡移动的条件、化学反应速率、晶体析出的条件能力点:再现能力、迁移能力、综合分析推理能力. 3.在某温度下,NaOH 的溶解度为ag ,该温度下,用bg 水溶解一定量的Na 2O 2形成饱和溶液,需加入Na 2O 2的质量为( )克。 A.a ab 9400039+ B. a ab 9400039- C.100ab D.400039ab 知识点: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性质以及溶解度概念理解。 能力点:再现能力、计算推理能力 4. 2.1g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O 与H 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 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 2O 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 A.2.1g B.3.6g C.7.2g D.无法计算 知识点:CO 、H 2、Na 2O 2的化学性质 能力点: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计算推理能力. 5.锂是一种活泼金属,它在工业上的用途有( ) ①作光电材料 ②化工生产中的催化剂 ③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④制取高强度玻璃 ⑤制热核反应的材料 A.①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知识点:考查锂的物理性质。 能力点:发散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再现能力。 6.Na 2O 2与NaHCO 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不可能是( ) A.Na 2O 2、Na 2CO 3 B.Na 2CO 3 C.Na 2CO 3、NaOH D.Na 2CO 3、Na 2O 2、NaOH 知识点:Na 2O 2、NaHCO 3的化学性质 能力点:综合推理能力 7.下列关于钾、钠、铷、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B.单质的密度均小于1 C.其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sOH D.氧化能力最强的是钠原子 知识点:碱金属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性质递变规律. 能力点:再现能力,分析比较能力、推理能力. 8.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只含钾元素的化合物 B.该溶液中一定含钠离子 C.该溶液可能含有钠离子,但一定含有钾离子 D.该溶液可能含有钾离子,但一定含有钠离子 知识点:焰色反应. 能力点:辨别能力、推理能力 9.碱金属如锂、钠、钾、铷等)溶于汞可形成良好的还原剂“汞齐”,取7g 碱金属的汞齐与 水作用得到 2.24L 氢气(标况),并得1L 密度为ρg/cm 3 的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是( ) A.% 8 .0ρ B. % 48 .0ρ C. % 32 .0ρ D. % 7 .0ρ 知识点:碱金属、汞的化学性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能力点:综合分析能力、计算推理能力 10.超氧化钾(KO 2)常用于急救,它能吸收CO 2生成碳酸盐和氧气.若用156g 金属钾在一定条件下与O 2充分反应生成KO 2,用此KO 2完全吸收CO 2,则生成的O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A.11.2L B.22.4L C.44.8L D.67.2L 知识点:气体摩尔体积 能力点:发散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计算推理能力. 11.工业上生产Na 、Ca 、Mg 都用电解其熔化的氯化物,但钾却不能用电解KCl 熔化物的方法制得,因金属钾易溶于熔化的KCl 中而有危险.现在生产钾是用金属钠和熔化的KCl 反应制取 .有关数据如下: 熔点(℃) 沸点(℃) 密度(g/cm 3 ) Na 97.8 883 0.97 K 63.7 774 0.86 NaCl 801 1413 2.165 KCl 770 1500升华 1.984 工业上生产金属钾的化学方程式和条件是:KCl+Na 850℃ NaCl+K

2017年安徽省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试题及个人答案

课程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100分) 一、单选 1、现代工程项目的风险(B) A:跟以前一样没变 B:越来越大 C:越来越小 D:范围变小 2、下列不是回避风险的是(D) A:选择风险小或者适中的项目 B:回避风险大的项目 C:及时中断风险项目 D:选择风险大、利润大的项目 3、下列那个不属于按管理的过程分析的风险。(A) A:生产能力风险 B:环境调查和预测的风险 C:运营管理风险 D:高层战略风险 二、多选 1、对于将来情况的正常预测以及正常的、理想的工程技术、管理和组织实施是工程项目(ABCDE)的基础。 A:规划 B:计划 C:可行性研究 D:设计 E:构思 2、风险评价的内容是(ABCDE) A:风险的影响和损失分析 B: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分析 C:风险级别 D:风险存在和发生时间分析 E:分析的起因和可控性分析 3、项目环境要素风险主要有(ABCDE) A:自然条件 B:政治风险 C:经济风险 D:社会风险 E:法律风险 三、判断 1、风险管理在项目组织中逐渐职能化趋势(A) A:正确

2、风险的管理为现代项目管理研究和应用的特点之一(A) A:正确 B:错误 3、决策树常常用于不同风险方案的选择(A) A:正确 B:错误 4、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消灭风险(B) A:正确 B:错误 课程二工程项目索赔管理案例分析(80分) 一、单选 1. 课程中通过案例一对承包人索赔的建议除了要牢固树立和强化索赔意识和索赔及时为自己,也是为业主外还有(A ) A:及时进行索赔 B:索赔及时为自己 C:在最后期限进行索赔 D:索赔及时为业主 2. 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标准文本对结算的约定是两个(D )天,即承包人报送结算的时间和发包人进行审价的时间都是这个时间。 A:10 B:15 C:7 D:28 3、因发包人的责任造成工期延误和(或)承包人不能及时得到合同价款及承包人的其他经济损失时,当该索赔事件持续进行时,承包人应当阶段性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在索赔事件终了后(C )天内,向工程师送交索赔的有关资料和最终索赔报告。 A:7 B:10 C:28 D:15 二、多选 1. 课程中案例一发生停窝工损失的三个阶段是(ACD ) A:开发公司延期提供完整施工图纸导致停窝工 B:开发公司延期提供水电导致停窝工 C:开发公司不能提供变更楼层高度的合法图纸导致停工 D:开发公司拖延提供施工场地导致开工延期 E:开发公司不能及时提供变工程款导致停窝工 2. 课程中案例一的开工时间和竣工时间分别为(DE)[这个题目选项,估计是系统错误] A:39696

九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年春学期九年级学情调研抽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25分) 1.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种人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从根本上确立封建制度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严刑峻法 C.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D.推行县制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4.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A.君权的强化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5.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在隋朝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②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③进士科、明经科是重要的考试科目④解答内容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7.都江堰、秦长城、大运河、赵州桥、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 A.杰出的水利工程B.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C.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8.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A.“仁”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法治”9.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元旦到来时,放烟花、鞭炮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说书人在娱乐场所“瓦肆”讲小说《水浒传》 D.人们传诵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 10.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光彩熠熠,下列人物与称号对应正确的是A.张仲景——诗圣B.王羲之——医圣 C.吴道子——画圣D.杜甫——书圣 1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她”是指 A.古代中国B.古代希腊C.古代埃及D.古代印度12.悠悠驼铃,漫漫古道,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中充当了和平使者的是A.亚历山大B.玄奘C.鉴真D.马可·波罗13.公元纪年是现在通行的纪年方式,它的产生与一种宗教有关,这种宗教是A.基督教B.道教C.伊斯兰教D.佛教 14.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A.赫赫战功B.《拿破仑法典》 C.加冕称帝D.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九年级历史第1 页共4 页

高考化学复习碱金属元素知识点小结

15-16高考化学复习碱金属元素知识点小结碱金属都是银白色的金属(铯略带金色光泽),密度小,熔点和沸点都比较低。以下是碱金属元素知识点小结,请大家掌握。 1.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包含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六种元素.由于钫是人工放射性元素,中学化学不作介绍. 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相似性: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为8个电子(其中Li原子次外层只有2个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总是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显+1价. 递变性:Li、Na、K、Rb、Cs等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1)颜色:银白色金属(Cs略带金色光泽). (2)硬度:小,且随Li、Na、K、Rb、Cs,金属的硬度逐渐减小.这是由于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之间的作用力逐渐减弱所致.碱金属的硬度小,用小刀可切割. (3)碱金属的熔点低.熔点最高的锂为180.5℃,铯的熔点是28.4℃.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4)碱金属的密度小.Li、Na、K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碱金属的密度逐渐增大.但钾的密

度小于钠的密度,出现反常现象.这是由于金属的密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原子质量,另一方面是原子体积,从钠到钾,原子质量增大所起的作用小于原子体积增大的作用,所以钾的密度反而比钠的密度小. 4.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碱金属与钠一样都是活泼的金属,其性质与钠的性质相似.但由于碱金属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其金属活泼性有所差异,化合物的性质也有差异. (1)与水反应 相似性: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2R+2H2O=2ROH+H2(R代表碱金属原子) 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生成物的碱性增强. 例如:钠与冷水反应放出热量将钠熔化成小球,而钾与冷水反应时,钾球发红,氢气燃烧,并有轻微爆炸.LiOH是中强碱,CsOH是最强碱. (2)与非金属反应 相似性:碱金属的单质可与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物都是含R+阳离子的离子化合物. 递变性:碱金属与氧气反应时,除锂和常温下缓慢氧化的钠能生成正常的氧化物(R2O)外,其余的碱金属氧化物是复杂氧化物. 4Li+O2=2Li2O 4Na+O2

碱金属复习要点及答案

第四章 碱金属原子和电子自旋 (1)单个f 电子总角动量量子数的可能值为: A. j =3,2,1,0; B .j=±3; C. j= ±7/2 , ± 5/2; D. j= 5/2 ,7/2 (2)单个d 电子的总角动量投影的可能值为: A.2 ,3 ; B.3 ,4 ; C. 235, 2 15; D. 3/2, 5/2 . (4)锂原子光谱由主线系.第一辅线系.第二辅线系及柏格曼系组成.这些谱线系中全部谱线在可见光区只有: A.主线系; B.第一辅线系; C.第二辅线系; D.柏格曼系 (5)锂原子主线系的谱线在不考虑精细结构时,其波数公式的正确表达式应为: A.nP S -=2~ν ; B. S nP 2~→=ν; C .nP S →=2~ν; D .S nP 2~-=ν (6)碱金属原子的光谱项为: A.T=R/n 2; B .T=Z 2R/n 2; C .T=R/n *2; D. T=RZ *2/n *2 (7)锂原子从3P 态向低能态跃迁时,产生多少条被选择定则允许的谱线(不考虑精细结构)? A.一条 B.三条 C.四条 D.六条 (8)已知锂原子光谱主线系最长波长为6707埃,辅线系线系限波长为3519埃,则Li 原子的电离电势为: A .5.38V B.1.85V C.3.53V D.9.14V (9)钠原子基项3S 的量子改正数为1.37,试确定该原子的电离电势: A.0.514V; B.1.51V; C.5.12V; D.9.14V (10)碱金属原子能级的双重结构是由于下列哪一项产生: A.相对论效应 B.原子实的极化 C.价电子的轨道贯穿 D.价电子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 (11)产生钠的两条黄谱线的跃迁是: A.2P 3/2→2S 1/2 , 2P 1/2→2S 1/2; B. 2S 1/2→2P 1/2 , 2S 1/2→2P 3/2; C. 2D 3/2→2P 1/2, 2D 3/2→2P 3/2; D. 2D 3/2→2P 1/2 , 2D 3/2→2P 3/2 (12)若已知K 原子共振线双重成分的波长等于7698.98埃和7664.9埃,则该原子4p 能级的裂距为多少eV ? A.7.4×10-2; B .7.4×10-3; C .7.4×10-4; D .7.4×10-5. (13)对锂原子主线系的谱线,考虑精细结构后,其波数公式的正确表达式应为: A.ν~= 22S 1/2-n 2P 1/2 ν~= 22S 1/2-n 2P 3/2 B. ν~= 22S 1/2→n 2P 3/2 ν~= 22S 1/2→n 2P 1/2 C. ν~= n 2P 3/2-22S 1/2 ν~= n 2P 1/2-22S 3/2 D. ν~= n 2P 3/2→n 2P 3/2 ν~= n 2P 1/2→n 21/2 (14)碱金属原子光谱精细结构形成的根本物理原因: A.电子自旋的存在 B.观察仪器分辨率的提高 C.选择定则的提出 D.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化 (15)已知钠光谱的主线系的第一条谱线由λ1=5890埃和λ2=5896埃的双线组成,则第二辅线系极限的双线间距(以电子伏特为单位): A.0; B.2. 48?10-3; C.2.07?10-3; D.3.42?10-2 (16)考虑电子自旋,碱金属原子光谱中每一条谱线分裂成两条且两条线的间隔随波数增加而减少的是什么线系? A.主线系; B.锐线系; C.漫线系; D.基线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