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曲靖城市规划报告

曲靖城市规划报告

曲靖城市规划报告
曲靖城市规划报告

关于“发展中的曲靖”的城市规划报告

————物流工程091 周纪全4106

曾用名:周高飞

目录

文章摘要 (1)

发展中的曲靖 (2)

1、曲靖城市简介 (2)

(1)城市地理 (2)

(2)城市性质 (2)

(3)城市规模 (2)

(4)城市发展 (2)

2、近期城市交通规划 (3)

(1)城市对外交通现状及规划……………………………………………

3

(2)城市市域交通现状及规划 (4)

3、浅析城市交通发展问题 (5)

4、解决城市交通发展问题 (5)

(1)大力发展公共汽车交通 (6)

(2)车辆的发展要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6)

(3)与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相适应 (6)

(4)引入先进的交通管理手段 (6)

文章摘要:曲靖是我国南方第一大河——珠江的发源地,曲靖也

因此得别名——珠江源头第一城。明代徐霞客曾遍踏滇东大地,写下

了《盘江考》一文,探明珠江源就在曲靖市沾益县的马雄山,并盛赞

了马雄山“一水滴三江”的地理奇观。曲靖市在云南省内的区位条件较好,属于以昆明为核心的滇中经济区的区域范围,是滇中城市群中的第二位城市。滇中城市群(即昆曲玉楚城市群)是云南省六个城市群中经济最发达,区位条件最好,对外交通条件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曲靖中心城区是云南省内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中心。曲靖市中心城距昆明市仅 135 公里,通过昆曲高速公路与昆明市相连,通过贵昆线和南昆线与贵阳、南宁相接。曲靖市是云南省内离省会城市昆明市距离最近的地级市之一,同时也是在西南地区范围内拥有相对较近出海通道(出海口为北海和湛江)的城市之一。

关键词:曲靖城市近期规划城市交通

发展中的曲靖

1、曲靖城市简介

(1)城市地理

曲靖市域地处大西南地区云贵高原,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部,处在滇东高原向黔西高原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2 ° 42 ′~105 ° 50 ′,北纬24 ° 19 ′~27 ° 03 ′。曲靖市域东与贵州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和广西百色地区毗邻,南与云南文山、红河州接壤,西与昆明交界,北靠云南昭通地区和贵州毕节地区。

曲靖全市总面积万平方公里,辖麒麟区、宣威市、陆良县、罗平县、富源县、师宗县、马龙县、会泽县、沾益县七县一市一区, 39 个镇、 75 个乡、 1555 个村公所。曲靖市人民政府驻麒麟区。

(2)城市性质

在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确定了曲靖城市性质为:滇东中心城市及陆路交通枢纽,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烟草、化工、能源、机械和生物工程为主导产业的现代综合工业城市。

(3)城市规模

曲靖市市区现人口规模为38万,用地规模为平方公里,

人均用地规模为98.2平方米

(4)城市发展

曲靖市中心城区工业经济基础条件较好。曲靖市工业发展方向主要是依据现状经济发展基础、发展潜势和资源条件特征,工业门类选择确定为以传统烟草工业、机械工业和其它资源依托型的工业为主,同时要积极发展其它市场导向型和高科技导向型的工业门类。具体说,就是要以烟草为龙头,形成农副产品加工及配套产业发展工业体系;以汽车工业为核心形成现代机械工业体系;以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冶金工业为核心形成能源工业体系及现代化工工业体系、现代化有色金属加工体系和建筑建材工业体系。按照昆曲玉楚城镇群发展规划的职能定位要求,曲靖市将成为云南省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基地。2、近期城市交通规划

(1)城市对外交通现状及规划

曲靖市域内现有昆曲高等级公路 ( 准高速公路 ) 一条,贵昆铁路、南昆铁路两条干线铁路,四条国道,即 320 国道、 326 国道、324 国道及 213 国道。曲靖中心城区距昆明国际机场 150 公里左右。

曲靖对外西通道昆曲高速公路是曲靖市主要对外联系通道,其次是贵昆铁路线。

曲靖对外东通道主要是贵昆铁路线,目前已经进行电气化改造。规划的内昆铁路线正在修建,并在曲靖市域内与贵昆线重合。贵昆线由于湘黔线、黔桂西线的限制,其运能尚有较大的富余和潜力。内昆线的修通,将更有利于提高本区域内贵昆线的运能和物资输送交流。对外东通道还有 320 国道通往贵阳。

曲靖对外东南通道主要是南昆线,现已全线铺通。该线可直达防城、北海等港口,是一条距离短、运能大、避开限制口的出滇物资捷径通道。不仅为云、贵两省磷、煤外运增加便捷的新通道,同时为改善西南、华南投资环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昆线设计能力昆明到威舍年输送能力 2000 万吨,威舍到南宁段 3000 万吨。这条线也是曲靖市通向出海口的最便捷的陆上通道。对外东南通道中的另一条次要通道是 324 国道。

曲靖对外西南通道主要是 324 国道和南昆铁路线。曲靖对外北部通道主要是 326 国道和 213 国道。曲靖市域范围内除会泽外,均已通铁路。

曲靖市域内将规划建设曲胜高速公路(曲靖—富源县胜境关)、曲陆高速公路(曲靖—陆良城区)、曲宣高速公路(曲靖—宣威城区),形成“十字型”的高速公路骨架网络,辐射全市域。

(2)城市市域交通现状及规划

曲靖市现状城市建设用地为平方公里,其中道路广场面积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 。从用地构成上看,比例偏小。由于现状城市形态呈南北狭长型,南北向交通量主要由环东路、麒麟南北路以及廖廓路承担,其中环东路主要承担过境交通。城市道路结构比较清晰,交通量较小,交通比较通畅。但占路市场对中心城区的局部地段造成一定的交通影响。

曲靖市现状道路交通特点及未来交通发展条件和未来交通发展的分析,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适当发展私人机动化交通,加速道路建设,建立现代化交通管理系统,加强交通的需求管理。

结合现状道路系统,延续历次规划的设想,规划不考虑形成全市性的环路,规划路网结构以方格网为主,道路等级主要分为三级: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规划范围内昆曲高速公路和曲胜高速公路在城区留有两个出入口,采用互通式立交。在城市东南部昆曲高速公路、曲胜高速公路和曲陆高速公路交接处采用定向单跨式立交。城市道路与贵昆线相交处建设道路下穿式立交桥。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立交口除出入口立交桥外,建设城市道路下穿式立交桥。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布置在城市出入口道路附近,主要停放货运车辆;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主要布置在交通枢纽和大型人流集散地及集中工业区。自行车公共停车场主要布置在商业中心和大型体育设施和文娱设施等地。服务半径以 500 米为宜。

3、浅析城市交通发展问题

(1) 道路网密度较大,但道路断面设计不尽合理,市场占道经营情况比较严重,造成部分路段道路通而不畅。

(2) 由于历史和地形原因,现状不规则交叉口较多,不利于交通组织,交叉口环岛半径偏小,随着未来交通量的增加,不能起到较好的交通组织作用。

(3) 静态交通设施缺乏,缺少停车场和广场。

(4) 城市机动车拥有量不大,现状交通阻塞问题主要与交通组织和交通管理有关。

4、解决城市交通发展的问题

根据对曲靖市现状道路交通特点及未来交通发展条件和未来交

通发展的分析,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适当发展私人机动化交通,加速道路建设,建立现代化交通管理系统,

(1)大力发展公共汽车交通,政府应对公共交通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支持,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保证公交服务的准时、快速。合理发展出租车,以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以公交为主的城市结构,建设成本较低,比小汽车为主的松散结构低 10 %左右,此外城市道路用地数量也要少 20 %。城市交通的能源消耗相对较少,城市环境也更加良好。对造成部分路段道路通而不畅的情况会缓和许多。(2) 车辆的发展要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合理引导私人机动车的发展,加强自行车管理,货运车辆应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3) 与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相适应,结合地形、地物、河流走向、铁路布局及原有道路,因地制宜地确定。

(4)引入先进的交通管理手段,完善交通管理设施,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根据道路网的合理容量和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能力,制定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宜宾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正确(6月10日)

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市城市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使城市规划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化,依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及城市规划技术规、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是在市城市规划区围编制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实施各类建设项目均按本规定执行; 编制了详细规划的地段、区域的各类建设工程项目按批准的详细规划实施; 城市规划区围的临时设施、个人建房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市规划区围外的其它县、镇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分类。 第五条部分具有兼容性的建设用地,其兼容的容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未编制的区域,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

总体规划和本规定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围表》的规定执行。 凡是《各类建设用地适建围表》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各类建设用地适建围表》规定围的,应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先按规定对原规划进行调整并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批准后执行。 各类建设用地适建围表附表一

注:√允许设置;×不允许设置;○允许或不允许设置,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条件和规划要求确定。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和规定 第六条凡新建、扩建和改建各类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应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无详细规划的,按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规定的用地性质和本规定表二《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表二》)的规定,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后执行。 第七条城市规划区成片建设用地必须按城市规划要求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不予审批。 学校、工厂、医院、大型单位等的建设用地必须编制修建性详

拉萨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拉萨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顺利实施,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根据《拉萨市城市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制定、实施城市规划及新建、改建、扩建各项建设工程,必须遵守《条例》和本细则。 第三条市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是本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核发。 堆龙德庆县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根据权限负责行政区域内的城镇规划管理工作。 乡、镇、办事处、村(居委会)应当积极配合做好城市规划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应当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管理 第五条城市规划应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集约节约用地、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快速发展和有利于提高城市经营水平、改善城市基

础设施为原则。 第六条市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近期建设规划和本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年度城市规划编制计划。 第七条城市规划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或者修订。 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或者修订后,相关城镇的总体规划应当进行相应调整或者修订。调整或者修订工作由原组织编制部门负责。调整或者修订后的总体规划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 市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或者修订后,及时组织对分区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修订。分区规划调整的内容应当报市人民政府备案,修订后的分区规划应当按原报批程序报批。 第八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市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依据调整或者修订后的上位规划,及时组织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调整或者者修订。调整或者修订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进行调整内容备案或者按原报批程序报批。 第九条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并应当取得市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编制要点。 城市环境风貌地段、历史文化街区及其他重要地区的修

城市规划专业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专业调研报告 篇一:城市规划专业历年获奖调研报告选题一览表 城市规划专业历年获奖调研报告选题一览表 篇二: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调研报告 精选范文: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调研报告(共2篇)据统计,截止到XX年8月,在所有的专业院校中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有18所,占总数的十分之一;通过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有33所,占总数的五分之一。绝大部分院校因办学时间太短或自知办学条件与水平存在差距而未申请参加评估。通过对建设部《评估标准》的学习,对我校建筑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现状的分析,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评估工作的紧迫性和严峻性:硬件(实验设备、教学科研面积、教学经费等)不足,软件(职称评定、成果认定、绩效考核)落后,迎评时间短,工作任务重。XX年6—9月,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先后考察浙江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等高校,对外校办学经验、评估经验进行了学习和借鉴,同时在“师生与教学管理用房”、“实验室”、“图书资料”、“科研与课程建设”四个方面与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进行了横向比较,提出基本问题与建设建议如下。 一、师生与教学管理用房建设建议1、提高城市规划专业招生数量提高城市规划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为30人以上,满足

评估标准。2、增加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科教师数量按目前的招生规模来计,建筑学专业需要引进10名专业教师,城市规划专业学要引进7专业教师,建议XX年达到1:12左右。 3、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评估前应达到“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职教师人数不低于本系(学院)专职教师总数的30%,并有正教授2人以上”的评估要求,并需增加2-3名副教授以上教师。 4、扩大职称成果认定范畴(1)认可教师获奖作品和学生竞赛获奖作品,提高其科研级别,划入职称成果认定范畴;(2)增设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核心期刊种类。 5、增加教学管理用房根据生均10平方米的评估要求和其它高校平均水平,我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需教学管理用房的建筑总面积6880 m2。现有设计教室、办公室总建筑2400 m2,需增加面积4280 m2,必须增加以下用房,并满足相应的面积:(1)教学用房(使用面积2400 m2 建筑面积3500 m2 )①专业教室20间,按每间容纳30人,每间80 m2 左右,使用面积1600 m2建筑面积xx m2。②多媒体教室二间 90~100 m2/间③计算机教室一间 150 m2/间(现有学院机房70 m2/间)④评图室一间 90~100 m2/间⑤报告厅 300 m2⑥师生展览厅 200 m2(2)办公管理用房(使用面积290 m2 建筑面积450 m2 )①教学与行政办公室 250 m2②接待室 40~50 m2 6、相对独立并集中教学管理用房(1)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水资源规划报告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水资源规划报告 一、环境现状 1、地理位置 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素有“滇东明珠”之称,居南盘江上游,北纬24°44′-25°18′,东经103°23′-104°02′。北与马龙县、麒麟区接壤,东与罗平县为邻,南与师宗县、石林县相连,西与宜良县为界。全县东西长65.6千米,南北宽62.8千米。境内海拔1840米,四面环山,中间是开阔平坦的湖积盆地,是云南省第一平坝,平坝面积772平方千米。最高点为龙海山海拔2687米,最低点为万家河石板潭海拔1640米,县城海拔1850米。 2、地形地貌 三面环山,中部是平坦开阔的陆良坝子,略呈三角形,自东北向西南伸展,南盘江从中穿越过境,形成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相间的地貌特征,是滇东北较典型的岩溶地貌。全县土壤分为红壤、黄棕壤、紫色土、沼泽土、石灰土、水稻土等六大类,十五个亚类,三十二个土属,六十六个土种。红壤在全县分布最广,海拔在1900——2300m之间,占全县总面积的64.5% 陆良县为云贵高原北亚热带植被区,森林类型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现有森林类型多为次生性森林类型,主要树种为云南松、栎类等耐旱树种。据资源调查,全县有木本植物84科425种。森林覆盖率为34%,有林地覆盖率为19%。 3、气候水系 陆良县地处乌蒙山南部延伸带,最高海拔2676.6米,最低海拨1660米,立体气候明显,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终年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春暖干旱,秋凉湿润,降水集中,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15.1℃,≥10℃的活动积温4458℃,年均降雨量958.2mm,太阳辐射总量125千卡/cm2,日照时数2242.5小时,相对湿度为74%,无霜期246天。陆良境内有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南盘江及其支流,大小河流24条,全长345km。水资源总量17.3亿m3。 二、陆良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1、陆良县水资源利用现状 陆良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型冬干夏湿气候区,其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月温差大,光照充足,积温稍偏低,干湿分明,降雨集中。多年平均降雨量976mm,雨季开始于每年的5月中、下旬,结束于10月底。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7%,其中,最集中的6~8月占全年的57.5%。全县水资源总量17.29亿m3。截止2007年底,全县共建成中型水库6座,总库容9648万m3,小(一)型水库18座,小(二)型水库61座,总库容8296万m3,小塘坝350座,总库容1061万m3,蓄水工程总库容1.9亿m3。农业灌溉用水2.05亿m3,工业用水0.25亿m3,城镇生活用水0.12亿m3。生态环境需水取农业灌溉用水的20%[1],用水量0.41亿m3。见表1,陆良县水资源利用情况表。 表1陆良县水资源利用情况表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宜宾市

《城乡规划设计与案例分析》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宜宾市城市规划分析及评价 实验学期:学年第学期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成绩:

宜宾城市规划 1.区域概况 宜宾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是川、滇、黔三省交汇地。区域地形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态势。全市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中低山地占46.6%,丘陵占45.3%,平坝占8.1%。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低丘、河谷兼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有气候温和、热量丰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50-1,618mm。境内水系属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金沙江、岷江汇合成为长江横贯市境北部,三江支流共有大小溪河600多条。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宜宾形成了具有本地区古老民族文化特色的僰文化、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及独特的川南民俗风情等,产生了诱人的魅力和影响。发达的水系为自然风光增添颜色,加之南方喀斯特地貌区独特石林景观以及蜀南竹海构成宜宾丰富的旅游景观。 宜宾市辖2区8县,幅员面积1.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54.29万。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53.05亿元,2016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55.91万人,城镇化率46.63%。 2.发展规划 在发展定位上宜宾市结合区域优势将城市定位分为三个层次: 形象定位: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功能定位:长江上游辐射吸纳川滇黔的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定位:三中心、六基地。三中心包括全省通江达海交通枢纽中心、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六基地包括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综合能源深度开发基地、重大装备机械制造基地、新型化工轻纺建材基地、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市域产业布局的规划主要由增长极和发展轴构成,包括中心城区部分的核心产业增长极、西北部的沿江综合产业发展轴、西部金沙江生态经济发展轴、南部特色能矿产业发展轴、东南特色文化旅游发展轴。各发展轴上布局点式产业园区,充分利用区域特色和资源,形成以区域优势为发展基础的城市综合发展规划。各个产业园区以交通线路作为连接轴,宜宾一方面利用便利的水运与外部进行经济

拉萨市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样本

拉萨市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 土地规划指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 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 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 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 经过土地规划, 一个城市将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进行合理配置, 首先是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进行配置, 其次在农业与非农业内部进行配置, 正确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土地规划能够促进城市发展, 反之, 不恰当的土地规划不但不能帮助城市发展, 还会破坏城市的环境、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等。 一、拉萨市土地规划及土地资源条件和利用现状 拉萨市1997—的土地规划充分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主要的任务是:根据拉萨市土地资源特点, 落实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指标, 按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方针, 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制定用途管制规则和实施规划措施。主要依循了国家和政府的关于土地的管理法规, 在保护土地资源的基础上作出有利于拉萨市城市发展的规划。 不同城市的土地资源状况各有不同, 拉萨市位于西藏自治区的腹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南坡, 雅鲁藏布江巾游谷地, 土地总面积21517.8平方公里, 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2.4%,其中市区面积约53平方公里, 其余大部为农牧区面积。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中部, 因此其境内地势起伏, 相对高差大。全市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最低点在曲水县雅鲁藏布江与拉萨河交汇处, 海拔3576米;最高点在当雄县境念青唐古拉山主峰, 海拔高达7111米。区内绝大部分山峰海拔都超过5000米, 最大高差达3535米, 地势总倾向西北高, 东南低。拉萨空气稀薄清洁, 云量少, 是全国太阳照射能髦最多的地方之一, 全年日照时数达3007.7小时, 年降水量在500--324毫米之间, 干湿季分明, 且年际降水变率较大。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霜冻、冰雹和

至2020年云南省曲靖城市规划纲要(33页)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提高曲靖市商业的整体水平,引导商业结构调整,优化市场布局,服务于“盘江作经,国道为纬,一区两片四组团,打造珠江源现代工业城”的大曲靖建设,满足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需要,特编制此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本规划依据《商务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发[]号)、《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云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编制曲靖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通知》(曲政发[]号)、《昆曲玉楚城市群规划》、《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曲靖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及《曲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 第三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范围为一区两片四组团,即曲靖中心城区、沾益县县城、马龙县县城、越州、珠街、三宝(温泉)、花山。规划内容包括城市商业中心、城市商业副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组团商业、社区商业、商业街、商品交易市场、酒店、物流业及会展业。 第四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规划为年,远期规划为年。

第二章指导思想、规划原则 第五条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市和珠江源大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商业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优化市场布局、调整市场结构为主线,立足于提高城市辐射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大力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加快商业网点市场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合理控制总量,突出发展重点,明确功能定位,突出商业特色,逐步建立起与曲靖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对外开放体系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城市商业网点体系。 第六条规划原则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结合“一区两片四组团”大曲靖建设,改造提升麒麟城市商业中心,建设完善南片区、西片区城市商业副中心,鼓励发展沾益县县城、马龙县县城及越州、珠街、三宝(温泉)、花山等周边小城镇的商业,促进商业网点布局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考虑本地经济发展与消费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商业网点布局和规模;积极发展服务农业生产基地和支柱产业的商品市场体系。 、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立足实际,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统筹兼顾、适度超前。处理好大中型商业网点与小型便民

拉萨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拉萨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 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进行深度剖析,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绿地总面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专题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 (1) 第二节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拉萨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拉萨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拉萨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拉萨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拉萨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拉萨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 第三章建筑容量 第四章建筑间距与退让距离 第五章公共设施 第六章道路交通 第七章市政及其它公用设施 第八章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 第九章户外广告设置 第十章城市综合防灾 第十一章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前的规划核实 第十二章附录

1 总则 1.1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提高湛江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特制定《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 术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1.2 本《规定》以国家和广东省有关法律、规范与标准为依据,参考国内先进城市和地区的同类技术规定,结合湛江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建设实际制定,是湛江市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依据。 1.3 湛江市域城市规划区内与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有关的工作,必须执行本《规定》的要求。湛江市原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性的规范性文件和规定,凡与本《规定》内容不一致时,以本《规定》为准。 1.4 凡本《规定》尚未涵盖到的相关技术性规定内容,原则上按国家和广东省颁布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执行,或就具体问题由湛江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按法定程序的要求进行处理。 1.5 本《规定》经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由湛江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如需对本《规定》的内容作增补或修订,应按法定程序进行。 2 城市用地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用地统计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 大类、53中类、81小类。 2.1.3 在湛江市域进行城市规划编制、实施规划管理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应符合表 2-1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的要求。 2.1.4 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分类,规划选址确定用地性质以中类和小类进行划分。表2-1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关于现代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思考——以云南曲靖规划建设为例

关于现代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思考——以云南曲靖规划 建设为例 摘要:现代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住宅小区 的价值定位的不同进行合适的规划设计,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供业主方选择。要 做好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居民对于生活品质的新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的人文特色,使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融入城市文化特色建设中,并 做到绿色环保,实现住宅小区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住宅区规划原则、规划理念与 规划重点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作参考。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原则;规划重点 1引言 现代城市住宅小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区域,其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 民居住环境的优劣,居住小区必须有恰当的功能和合理的经济性,但也同时必须 使人们感到愉快即环境优美和舒适。本文结合云南曲靖规划建设案例对现代城市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进行思考分析如下。 2项目规划背景 项目位于曲靖市麒麟区子午路;地块占地521.4亩。距离市政府5.2公里,沿子午路-麒麟南路-文昌街,驾车约10分钟。地块位处的曲靖市麒麟区南片区属于 城市的副中心,地块周边交通便捷。是房地产开发的热门板块,高档住宅众多, 未来升值前景大。 3突出现代化的规划原则 3.1根据规划设计技术规范及其它相关要求,在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用地功能布局及道路结构,加强其居住功能,高标准、高起点以适应现代化 高尚社区的要求。 3.2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功能划分及其物质设施布局合理体现现代生活特征、人文特征和生态特征。 3.3 本居住区规划响应社会的呼唤,推陈出新、精益求精,向社会和市场贡献 富有创意的佳作新品,创造出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高尚社区。 3.4在加强规划设计市场的适应性,开发性和公众参与性的同时,坚持规划设计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营造出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3.5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在住区的生态环境、服务设施项目、规模配套、静态交通组织几大方面着重优化。注重生态设计,加强环境景观规划。 3.6营造复合型大型社区。 4确立复合的规划理念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大众、面向未来,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配套 齐全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充分地结合起来。一是 城市住宅小区要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强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将 自然环境充分地融入建筑群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创造园林式的生态 型小区。二是城市住宅小区要通过设计,丰富住宅类型,合理地规划布局,运用 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创造具有现代风格的居住小区。三是城市住宅小区要 通过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体现“人车分流”的基本原则。四是城市住 宅小区要结合基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总体的景观规划和设计,为总体规划锦上添花。五是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城市住宅小区要以居住的舒适性 与经济性相结合为前提,创造绿色、自然、健康的生态环境,舒适、恰当、富有

宜宾市城市道路提升设计导则

宜宾市城市道路及建筑景观风貌整治 提升设计导则目录 一、总则 (一)背景——————————————————4 (二)编制目的————————————————4 (三)适用范围————————————————4 (四)规划设计应坚持的原则——————————4 二、综合整治提升内容要求 (一)墙面整治————————————————5 1、建筑风格—————————————————5 2、建筑立面—————————————————5 3、建筑屋顶—————————————————10 4、建筑店招—————————————————11 5、建筑围墙—————————————————12 6、建筑附属设施———————————————13 (二)路面整治————————————————13 1、道路断面—————————————————13 2、道路路面—————————————————14 3、交叉口——————————————————14 4、排水设施(井盖)—————————————15 5、桥梁(大桥、立交桥、天桥、地下通道)———15 6、交通标识及隔离设施————————————15 7、公交港湾—————————————————16

(三)街面整治————————————————16 1、人行道划分————————————————16 2、人行道铺装————————————————17 3、综合管线—————————————————19 4、信息设施(通讯、邮政报刊、交通指示)———19 5、卫生设施(垃圾箱、移动公厕)———————19 6、休闲设施(座椅、健身等)—————————20 7、交通服务设施(公交、出租、摩托等)————20 (四)绿化整治———————————————20 1、人行道绿化(行道树)———————————20 2、分车隔离带绿化——————————————21 3、路侧小绿化————————————————22 4、桥梁绿化(大桥、立交桥、天桥、地下通道)—23 5、公园、广场绿化——————————————26 6、滨水绿化—————————————————27 7、绿道等慢行系统——————————————28 8、其他绿化—————————————————29 9、绿化中的配套设施—————————————30 (五)美化整治———————————————33 1、广告整治—————————————————33 2、城市标识整治———————————————33 (六)亮化整治———————————————34 1、路灯———————————————————34

城市规划调查报告

城市规划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城市规划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规划的社会调查报告 报告名称:城镇规划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成都市青白江龙王镇 调查方法:实地访问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2日星期六 被访问者:青白江龙王镇村民 样本量:10 报告内容: 城镇规划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不仅要在现实生活中过的惬意,并且更要注重精神享受,更多的是对生活进步的回味,所以我们要注重精神世界,要敢于想象,敢于突破,让城市规划能深入乡镇,深入每个百姓的思想,让这个规划能够影响城镇生活的同时更要满足人们对现状的需求,让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城镇规划改变了他们生活,让他们不再对现实抱怨。 该调查于20XX年11月12日在成都市青白江龙王镇进行实地访问,由我们房地产经营估价二、三班学生分组进行对村民的访问。调查对象一般为60-80岁,家中基本都是老人。调查结果可以推论:不满意

据网上资料分析龙王镇 龙王镇位于成都市北郊的青白江西南部,距成都市22.5公里,距青白江区政府12.5公里,是青白江区毗河以南的一个浅丘纯农业乡镇,浅丘地形,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镇内以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为主。龙王镇西与新都区泰兴镇接壤,南和新都区石板滩镇相连,东边是该区福洪、姚渡镇,北与该区祥福镇交界。全镇幅员面积29.5平方公里,全镇辖9个行政村(分别为:梁湾村、清平村、红树村、双埝村、牟池塔村、青光村、天平堰村、三方村和清洁村)和1个社区(龙王社区),145个社,总户数7411户,总人口2.5万人。20XX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0736万元,全镇人均纯收入4232.5元。全镇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境内沟渠河流众多,塘库堰分布广,水面千亩以上;主要河流西江河及其支流涪江河自西南入境向东北横贯全镇9个村1个社区。龙王镇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洋芋;经济作物有花生、海椒、甘蔗、生姜等。全镇蔬菜常年种植面积在1.6万亩以上(含复种、间作面积),总产量3500万公斤,系成都市的重要蔬菜基地。近年水果种植面积扩大迅速,早熟梨、晚白桃、麻竹发展到5000亩,是该区规划的成都龙泉山脉伏季水果产业带的重要乡镇,系该区毗河以南的经济欠发达乡镇。 龙王镇2.5万人中有95%说客家话,和龙泉洛带黄土镇以及新都区石板滩镇、木兰镇等成都东山客家人聚居区一脉相 连,境内客家遗迹众多,客家风情浓厚,是青白江区唯一一个纯客家乡镇,发展客家文化农家旅游有较好条件。据我们实地调查访问分析

012 案例三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

案例三:: 案例三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1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与工作框架 一、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 湛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热带海滨港口城市。解放以来,历届市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都很重视。20世纪50-60年代,湛江曾掀起过园林绿化建设的高潮,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国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颗璀灿的南国明珠,并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1970年代后,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湛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曾长期停滞不前。2002年后,湛江市政府加大了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力度,城市景观焕然一新,全市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因此得到有效促进。 2003年初,湛江市政府进一步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科学地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积极组织编制了《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与《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步推进,同期报批,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和“绿地优先”的现代园林城市规划理念。 经过全市人民的努力奋斗,《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实施,城市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度提升,城市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都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12月,建设部经严格考核后,正式命名湛江市为“国家园林城市”,湛江成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热带花园城市。 工作框架 二、工作框架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历时15个月,规划成果的内容框架如下: 1 规划文本 规划总则与目标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1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于2003-2004年间进行,主编单位是湛江市市政园林局、湛江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参编单位有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精一规划勘测科技有限公司等。笔者作为湛江市政府的高级顾问应邀主持了该规划的编制,具体参与指导湛江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成功。本书编辑时,对部分规划内容作了简化或缩写。

曲靖城市规划报告

关于“发展中的曲靖”的城市规划报告 ————物流工程091 周纪全4106 曾用名:周高飞 目录 文章摘要 (1) 发展中的曲靖 (2) 1、曲靖城市简介 (2) (1)城市地理 (2) (2)城市性质 (2) (3)城市规模 (2) (4)城市发展 (2) 2、近期城市交通规划 (3) (1)城市对外交通现状及规划…………………………………………… 3 (2)城市市域交通现状及规划 (4) 3、浅析城市交通发展问题 (5) 4、解决城市交通发展问题 (5) (1)大力发展公共汽车交通 (6) (2)车辆的发展要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6) (3)与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相适应 (6) (4)引入先进的交通管理手段 (6) 文章摘要:曲靖是我国南方第一大河——珠江的发源地,曲靖也 因此得别名——珠江源头第一城。明代徐霞客曾遍踏滇东大地,写下 了《盘江考》一文,探明珠江源就在曲靖市沾益县的马雄山,并盛赞

了马雄山“一水滴三江”的地理奇观。曲靖市在云南省内的区位条件较好,属于以昆明为核心的滇中经济区的区域范围,是滇中城市群中的第二位城市。滇中城市群(即昆曲玉楚城市群)是云南省六个城市群中经济最发达,区位条件最好,对外交通条件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曲靖中心城区是云南省内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中心。曲靖市中心城距昆明市仅 135 公里,通过昆曲高速公路与昆明市相连,通过贵昆线和南昆线与贵阳、南宁相接。曲靖市是云南省内离省会城市昆明市距离最近的地级市之一,同时也是在西南地区范围内拥有相对较近出海通道(出海口为北海和湛江)的城市之一。 关键词:曲靖城市近期规划城市交通 发展中的曲靖 1、曲靖城市简介 (1)城市地理 曲靖市域地处大西南地区云贵高原,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部,处在滇东高原向黔西高原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2 ° 42 ′~105 ° 50 ′,北纬24 ° 19 ′~27 ° 03 ′。曲靖市域东与贵州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和广西百色地区毗邻,南与云南文山、红河州接壤,西与昆明交界,北靠云南昭通地区和贵州毕节地区。 曲靖全市总面积万平方公里,辖麒麟区、宣威市、陆良县、罗平县、富源县、师宗县、马龙县、会泽县、沾益县七县一市一区, 39 个镇、 75 个乡、 1555 个村公所。曲靖市人民政府驻麒麟区。 (2)城市性质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doc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文本评审稿) 广东省湛江市人民政府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 2011年3月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阮日生湛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组长:魏小安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林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李连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梁志鹏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吕冠嵘湛江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成员:李卫湛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林红市旅游局局长 罗锡平市城市规划局局长 杜林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罗滇南市建设局局长 张文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罗辉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陈康华市农业局局长 梁车生市林业局局长 车斯文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局长 李更盛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梁培市财政局局长 陈刘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许敏市体育局局长 黄丽萍市发展与改革局副局长 陈振华市旅游局副局长 周广超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 陈奇石雷州市副市长 李启明廉江市副市长 麦东生吴川市副市长 符贤徐闻县副县长 曾伟川遂溪县副县长 肖培舜赤坎区副区长 黄毅霞山区副区长 叶焕泉麻章区副区长 詹汉强坡头区副区长

课题组名单 首席专家: 魏小安教授博导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 课题负责人: 王林教授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专家组长: 许春晓博士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主要专家: 郑焱博士教授博导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翟辅东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叶文智中国旅游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旅游营销专家 吴甫成教授湖南省地理学会秘书长 赵玉燕博士后北京大学 粟路军博士厦门大学 蔡卫民博士北京理工大学 熊礼明博士四川大学 刘江龙博士后中南大学 李映辉博士教授长沙大学 唐健雄博士后中南大学 刘焱博士湖南大学 周亮博士中南大学 张慧硕士长沙大学 王洁硕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周慧硕士长沙大学 许杰兰硕士北京大学

《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主要内容

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5-2030 )》主要内容 曲靖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5-2030 )》主要内容综合交 中心城区对外交通规划 即绕城高速公路,是城市过境和出入境交通的重要载体; 射”由曲靖 -昆明、曲靖 -昆明长水机场、曲靖(沾益) 曲靖 -胜境关、曲靖 -宣威、曲靖 -陆良高速组成,是麒沾马 体化地区与周边城镇的主要联系通道。 G60 (昌隆铺立交-大 龙潭 立交)路段改造为城市快速路。 公路:逐步迁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国道、省道、县乡道。 综合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骨干道路网“环 +中 心放射式 +棋盘”模式,城市道路按功能分为快速路、准快 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建立轨道交通、快速公交 (BRT )、常规公交、出租汽车等多种公共交通方式为一体、 相互融合、功能互补的公共交通模式。在南盘江、潇湘河设 置滨水步行带系统,构建城市绿色交通廊道;完善人行道、 自行车道以及过街设施的布局,建设良好的无障碍慢行交通 环境;加强慢行系统与公交系统的衔接,发展公共租赁自行 车系统,构建引导“慢行 +公交”的出行方式。规划道路与 高速公路: 形成“1环 6射”的高速公路格局, “ A T 才” -寻甸、

交通设施用地2698.42 公顷,占15.07%。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 以寥廓山为核心,引领三山环绕、群山拱卫为特征的区域性整体生态风貌形象。?结合河道治理,将南盘江、白石江、潇湘河、西河、马龙河作为城市水体景观绿化带进行重点打造和生态建设,构筑城区“五水”为主体的水网交织相互连通的水系布局结构。?在城市各片区内部,结合水系、山体和片区中心布置23 处城市公园,按有关标准进行小区及组团级绿地配套建设。?铁路两侧设置宽度各50米以上的防护 绿带。?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高速公路两侧、河流两侧设置防护绿带。?保护原有生态系统,恢复和修复生态受损地区,实施低影响开发,构建海绵城市。打造“珠江源头第一城,爨乡福地”的城市名片,营造“山水相映、古今交融、宜居田园、滇东明珠”的城市特色景观设计意象。?规划绿地与广场面积2868.52 公顷(其中公园绿地2431.64 公顷),占15.74%,人均绿地面积16.68 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 面积14.14 平方米)。 市政设施和综合防灾工程规划规划7 个水库作为中心城 市供水水源,设置水厂12座,总供水规模达到100 万立方

宜宾市规划跟建设局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实施办法(doc160)(1)资料

宜宾市规划和建设局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实施办法 一、项目名称: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项目编码:001规建01。 二、审批项目依据: 《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号) 三、行政许可申请受理机关: 市规划和建设局 四、行政许可决定机关: 市规划和建设局 五、行政许可数量及方式: 无数量限制,城区及江北直接向建设行政机关申请办理。 六、行政许可条件: 1、各类房屋建筑及附属设施的建造,施工现场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施工现场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3、配套的线路、管道、装饰、装修和与其设备的安装现场是否符合要求。 七、申请材料: 1、建设单位、个人需填写:“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申请表”(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一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申请表一式二份,加盖单位公章,钢笔或签字笔填写,无缺项、填写规范;

2、建设工程项目基建计划文件(复印件),(依据计划委员会立项计划); 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依据规划局按《城市规划法》要求,已取得此证); 4、建设工程中标通知书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及监理合同(复印件),(依据:《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第四十八条); 5、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手续备案(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十条); 6、已按规定缴纳工程有关税费(依据《关于宜宾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费规定的通知》)(宜府发[2003]40号); 7、消防审查意见书(复印件)(依据《消防法》第十条,由消防部门核审); 8、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或施工图审查报告(依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34号,第三条); 9、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书、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项目经理资质证书、施工员岗位证书、质检员岗位证书、安全员岗位证书(原件、复印件);建设监理企业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原件、复印件); 10、施工组织设计; 11、建筑施工企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依据宜宾市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对有关部门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纳入目标管理的通知》宜府办发[2003]72号); 12、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依据《建

湛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湛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对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的理解,洞悉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1) 第二节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宜宾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正确(6月10日)

宜宾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宜宾市城市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使城市规划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四川省V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 律、法规、规章、《宜宾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及城市规划技术规范、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是在宜宾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编制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实施各类建设项目均按本规定执行; 编制了详细规划的地段、区域的各类建设工程项目按批准的详细规划实施;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临时设施、个人建房按有关规定执行。第三条本市规划区范围外的其它县、镇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 )进行分类。 第五条部分具有兼容性的建设用地,其兼容的内容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未编制的区域,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

市总体规划和本规定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的规定执行凡是《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 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规定范围的,应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先按规定对原规划进行调整并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批准后执行。 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表

注:2允许设置;X不允许设置;o允许或不允许设置,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具体条件和规划要求确定。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和规定 第六条凡新建、扩建和改建各类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 标(含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应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无详细规划的,按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规定的用地性质和本规定表二《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表二》)的规定, 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后执行。 第七条城市规划区成片建设用地必须按城市规划要求编制 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不予审批。 学校、工厂、医院、大型单位等的建设用地必须编制修建性详 细规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